基础学科拔尖学生计划
珠峰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是国家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推出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中国自己的学术大师。
该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原则的过程当中,教育部门对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了筹备,已经选择清华、北大、复旦、浙大、南大、中科大等20所中国顶尖大学的数、理、化、信、生5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力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社会、家庭、学校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从而营造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
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亦称“珠峰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培育21世纪科坛“三钱”即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而出台的一项顶尖人才培养计划。
截至2011年,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19所大学入选。
其中,首批试点“珠峰计划”的高校共有11所,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该计划将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5个基础学科开始试验,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新培养方式,构筑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国家设立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聘请一流师资,包括聘用有关学科国外高水平教师、国内一流教师授课和担任导师;提供奖学金、国际交流、科研训练等经费;营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等,努力使受该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高校全国入选国家“珠峰计划”的20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为了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基础性培养和超前开发,根据《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施方案》,特制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大学生优选计划”)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遵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用通道,促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二)基本原则1.少而精,高水平,国际化。
国家集中力量支持十余所基础学科较强的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
每年动态选拔优秀学生,配备一流教师,提供一流学习条件,营造一流学术氛围。
通过国内外交叉培养,使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人才培养主体为主,政府支持。
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以学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充分调动人才培养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探索多种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国家对人才培养实行特殊政策,中央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3.定期评估和改进质量。
通过长期的探索和相互交流,参与计划实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不断提高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培养水平。
国家持续支持,定期组织和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科学评估。
二、主要内容(一)目标任务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优势基础学科青年人才国家培养基地,建立拔尖人才重点培养体系和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参与基础科学研究,形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努力使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的领军人才,逐步跻身世界一流科学家行列。
参与计划实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体制机制和教育教学两方面开展有深度、有力度的改革,采取以下九项措施:1、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
在参与计划实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内建立“试验区”,作为计划实施的载体。
“试验区”可在高校已试办的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的试点学院基础上加以完善,也可设在学校和科研院所优势突出、教学质量好的二级学院和单位,还可根据学校和科研院所承担国家重点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组建跨学科的试点学院。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在现代社会中,基础学科的发展对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更多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许多国家纷纷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本文将探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意义、目标和实施方式。
一、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意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于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需求。
这些拔尖人才具备深厚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不仅能够推动学科前沿的研究,还能够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其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对于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
培养一批才华横溢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不仅能够为国家争取更多的科技项目和奖项,还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科学家来华合作,推动国家学术水平的提升。
最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还能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科学创新。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通常会鼓励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和独立创新能力。
这种跨学科的培养方式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出更具创新性和综合能力的人才。
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培养计划将注重学生对于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之后深入学科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计划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等。
3. 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计划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
4. 建立国际化视野。
培养计划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开阔学生的眼界,加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概述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是一项为培养具有深厚基础知识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学生而设立的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目标提高基础知识水平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学生将掌握学科的核心理论和基本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这将为学生未来深入学习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还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参与科学实验和研究项目,学生将学会提出新颖的问题、构建科学的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培养其探索未知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这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也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学科竞赛和团队实践,学生将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并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问题。
这将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方式系统学习课程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将提供系统的学科课程,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技巧的讲授。
学生将通过丰富而深入的学习,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方法,并培养其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科研实践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还将提供科研实践项目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学科研究和实验。
学生将与导师和同伴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并锻炼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竞赛和团队实践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还将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团队实践活动。
学生将有机会与其他拔尖学生一起合作,解决复杂问题和面对竞争。
这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主题报告尊敬的领导、评审专家:大家好!我是某某高校XX学院的XXX,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基础学科教学和拔尖人才培养,其中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培养尤为重要。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是国家针对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不足而开展的一项重要计划。
为了更好的发掘优秀学生,推动基础学科领域的创新发展,2019年,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该计划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以期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那么,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首先,我们需要完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选拔制度。
在学生选拔过程中,要高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认知能力测试、学科竞赛等。
同时,要打破地域限制、审美偏见和流程繁琐的问题,让更多有潜力的学生有机会参与拔尖计划。
其次,要加强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对一指导。
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一名专业导师进行全程指导,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形成科研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第三,应该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
我们可以安排科研项目实践、学术交流、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学科知识,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们可以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学术成果和科研水平,还要考察他们的领导力、创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旨在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这需要我们从选拔、指导、实践和评价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让更多的人才在基础学科领域崭露头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强基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强基计划一、背景介绍1.1 强基计划的意义1.2 强基计划的目标和任务二、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1 学科拔尖学生的定义2.2 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目标2.3 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内容1.丰富的学科知识2.科研能力的培养3.创新思维的培养4.社会实践的机会5.学术交流和竞赛参与三、强基计划的重要性3.1 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3.2 强基计划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3.3 强基计划对培养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四、强基计划的实施策略4.1 优化课程设置4.2 提升教师水平4.3 加强科研支持4.4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4.5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五、强基计划的评估和监测5.1 评估指标的确定5.2 监测机制的建立六、成功案例分析6.1 某省强基计划的实施效果6.2 强基计划对学生的影响6.3 强基计划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七、结论7.1 强基计划的意义和价值7.2 强基计划的前景和挑战通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可以培养出具有深厚学科基础、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强基计划的实施需要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师水平、加强科研支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策略的支持。
同时,评估和监测机制的建立也是强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通过成功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强基计划在提升学科发展水平、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强基计划也面临着前景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总之,强基计划的实施对于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中国拥有众多优秀的学生,而且在新的环境中不断增长。
为了帮助学生发展技能,培
养拔尖学科的人才,尤其是在基础学科方面,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
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年轻学生在基础学科方面的全面素养,帮助他们
实现自身潜在潜力。
计划将提供专业的课程,让学生学习最前沿的知识,增强素质,激发
学生思考,同时让他们在学习中收获乐趣。
课程内容将涵盖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以及现代教育流行的话题,如科技、信息化等,以及对学科的深入理解,如研究和创新。
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程内容,本计划将联合各级学校开展特色活动,以扩大学
生的能力范围。
参与的学校可以向学生提供有关基础科学的专业训练,以及课外活动,比
如建立科学社团、参加比赛等,让他们熟悉和练习各种技能。
另外,学校也可以举办专业素质讲座和讨论会,与企业专家交流,吸取他们的宝贵经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拓宽思维,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变得更加成功。
除了课堂学习外,我们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实践经验的学习机会,比如短期赴国
外考察以了解其在基础学科发展方面的经验;参加实验中心和科研机构的实习项目,让学
生真正体验科学研究带来的乐趣;以及内部设置机构和课题,为学生提供独立的研究机会。
最终,“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将有助于培养勤奋、聪明的学生,他们能够在
社会中担当重要的角色,推动国家在基础学科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专业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专业一、概述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培养拔尖人才已成为各个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专业旨在选拔和培养具有深厚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力量。
本文将从该专业的定位、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等方面展开探讨。
二、专业定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专业是一个面向基础学科领域,着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流培养项目。
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学术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
三、培养目标1. 掌握扎实的基础学科知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专业注重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基础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并具有跨学科学习和思维能力。
2. 具备科研创新能力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科研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并在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3. 全面发展学生素质除了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外,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专业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
四、实施方案1. 课程设置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专业的课程设置着重于学科核心知识的教学,并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导师制度该专业实行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都有相应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学生规划科研方向、解决科研难题,指导学生在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
3. 科研实践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专业注重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积累科研经验。
4. 学术交流为了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该专业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国际合作项目等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交流渠道。
五、结语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专业的实施,旨在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人才。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发布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发布1500字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提高我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等六部门决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以下为相关意见的具体内容:一、目标和任务1. 目标:通过培养选拔优秀学生,提高基础学科研究及人才培养能力,助力我国基础学科研究和科技创新取得重要突破。
2. 任务:选拔并培养一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领域,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和实验室。
二、选拔条件和方式1. 条件:选拔基础理论知识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科学竞赛成绩、科研成果和面试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
2. 方式:省级教育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选拔方案并组织实施,选拔工作由省级教育部门和相关高校共同承担。
三、培养模式和措施1. 独立培养:拔尖学生按照个人学习和科研计划独立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可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
2. 导师指导: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模式,由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 科研实践:拔尖学生必须参与一定时间的科研实践,积累科研经验,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4. 学术交流:鼓励拔尖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著名学者、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5. 支持措施:为拔尖学生提供奖学金、科研经费和交流津贴等支持措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四、评价和激励机制1. 评价:对拔尖学生进行定期评价,综合考核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科研项目完成情况、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表现。
2. 激励:对取得优秀成绩的拔尖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包括奖学金、科研经费、推荐免试研究生等激励措施。
五、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实验室1. 建设目标:通过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实验室。
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引言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是一项旨在培养优秀学生的计划。
通过提供专门的课程和资源,该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在基础学科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
目标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知识和扎实基础的优秀学生。
通过提供更高难度的课程和专门的学习资源,计划旨在挑战学生,激发他们对基础学科的兴趣,并提高他们在这些领域中的表现。
该计划还致力于发现和培养潜力,为未来的研究和创新做好准备。
通过提供独特的机会和资源,计划希望引导学生发展其独特的才能,并为他们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内容1. 课程设置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的核心是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和理解,并深入探索各个基础学科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课程设置:•数学:高级数学、数理统计与概率、离散数学等•物理学:经典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等•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计算机科学:数据结构与算法、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等这些课程不仅涵盖了基础知识,还包括实验室实践和研究项目,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2. 学习资源为了支持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的实施,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资源:购买相关书籍和期刊,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领域内的经典著作。
•实验室设施: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空间,以支持学生的实验研究。
•学术导师:每位学生都会分配一位导师,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研究,并提供个人化的支持和建议。
3. 研究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项目。
这些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并提供实践机会。
学生可以选择加入现有的研究团队或自主开展个人研究项目。
在研究项目中,学生将通过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撰写论文等方式,深入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还为他们未来从事科研工作做好了准备。
基础学科拔尖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计划是国家为了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基础学科人才而实施的一项重
要计划。
基础学科是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拔尖计划则是为了选拔和培养这些学科中的顶尖人才,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首先,基础学科拔尖计划的实施对于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学
科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这些学科中培养和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才能够推动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因此,通过拔尖计划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基础学科人才,可以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基础学科拔尖计划可以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推动科技创新。
在拔尖计
划的实施过程中,优秀的学科人才往往具有跨学科的能力和视野,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进行交叉和融合,从而推动科技创新。
这对于解决一些复杂的科学问题和推动前沿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基础学科拔尖计划还可以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和科技
领军人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学术和科技领军人才,他们可以在国际上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和竞争,为国家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基础学科拔尖计划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举措,对于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推动科技创新、培养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基础学科拔尖计划的支持力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基础学科人才,推动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够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班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班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班是国内一项重要的高等教育计划,旨在培养出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的优秀学生。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招生选拔、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学生支持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培养目标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班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培养高层次的人才。
培养计划旨在通过提供一流的教育资源、创新的教学模式和强化的学科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招生选拔招生选拔是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班的重要环节。
招生选拔不仅会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学术潜力,还会注重选拔具有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学生。
选拔过程通常包括笔试、面试和综合评价等环节,以确保选出最为优秀的学生加入基地班。
三、课程设置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班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多样。
在培养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还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设置涵盖了国内外前沿知识、学术研究方法和学科拓展等方面,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四、师资力量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班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学术成长的重要保障。
基地班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或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以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到高水平的学术指导和培养。
五、学生支持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更好地发展,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班还提供了全方位的学生支持。
学生可以享受到定期学术研讨会、实验室资源、学术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会得到心理健康指导和个性发展的关怀。
综上所述,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班是一项重要的高等教育计划,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学科基础、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的优秀学生。
通过培养目标的设定、招生选拔的严格要求、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全方位的学生支持,该计划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助于他们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强基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又称强基计划,是中国教育部于2005年启动的一项重要计划,旨在培养我国基础学科领域的优秀人才,提升我国基础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强基计划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选拔优秀学生。
强基计划通过各种方式选拔优秀学生,包括高考成绩、学科竞赛、面试等,选拔出的学生将获得各种奖励和资助,包括奖学金、实习机会、国内外交流等。
二、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强基计划通过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建设实验室、购买设备、引进优秀教师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开展科研活动。
强基计划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包括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推进国际化教育。
强基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实习,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语言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强基计划的实施,对于我国基础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强基计划可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提高我国基础学科的人才储备。
其次,强基计划可以提高我国基础学科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推动我国基础学科的发展。
最后,强基计划可以促进我国基础学科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基础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强基计划的实施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强基计划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和学校而言,难以承担。
其次,强基计划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包括政府、学校、企业等,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
最后,强基计划的实施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持续的投入,需要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总之,强基计划是我国基础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我国基础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同时也需要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强基计划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在教育领域中,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这个计划旨在培养我国的高端人才,提升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作为文章写手,我的任务是根据提供的主题,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综合评估并深入探讨这一话题,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
我们需要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概念入手,明确这一计划的核心目标和意义。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旨在为那些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基础学科领域具有出色天赋和潜力的学生提供更系统化、规范化的培养计划。
新时代下,这一计划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同时也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好地融入时代潮流,为国家长远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储备。
在评估这一计划时,我们需要考察基地名称的选择对学生培养的影响。
基地名称的选择应当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该基地的特色和培养目标。
一个好的基地名称不仅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该基地的定位和特色,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基地名称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基地内涵的传播和学生培养效果的提升。
撰写这篇文章过程中,我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问题,更是一个对教育质量和未来人才培养的关注。
在评估之后,我认为一个好的基地名称应当具有以下特点:一、准确传达基地的特色和培养方向;二、富有创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易于记忆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只有这样,基地名称才能够真正帮助基地实现学生培养目标,提升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选择,更是对教育质量和未来人才培养的考量。
通过深入评估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基地名称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学生培养的实际影响。
希望未来在教育领域中,这一话题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探讨,从而为我国的基础学科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我们制定了一项全面的培养试验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基础学科领域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先,我们将通过选拔优秀学生参与该计划。
选拔标准将主要基于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成绩和潜力。
同时,我们也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以确保参与计划的学生具备较高的学术潜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术培训和指导。
学生将接受由资深教师和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进行的系统化学习和训练。
这些培训和指导将涵盖基础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科研方法和技能的培养,以及学术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能力的提升。
通过这些培训和指导,学生将逐步形成扎实的学科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研实践机会。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导师指导的科研项目,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生还将有机会参与学术交流和竞赛活动,与
国内外优秀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竞争,从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
最后,我们将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的学术成绩和科研成果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考核,我们将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计划,确保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这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我们将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基础学科人才做出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将会有更多的学生在基础学科领域脱颖而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高校进展
“元培学院”(北大)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原名:元培计划、元培计划实验班),北京大学已在数、 理、化、生、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创新培养建设项目,项目将通过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兴趣和发展潜质, 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培养计划。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决定选拔优秀本科生开设“未名物理学子班”。其目的是不 断探索和完善素质教育培养机制,为年轻才俊迅速成长为国际一流的物理学家和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打下坚实基础。 而元培学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自主设置专业”,即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不同院系的特定课程,经 审核通过后即可按照这一量身定做的培养计划完成学分,获得学位证书。北大曾经给一位学生专门开出一门课, 这可谓真正的人才培养计划
01 计划进程
03 政策改革
目录
02 实施背景 04 高校进展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是国家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推出的一项人才培 养计划,旨在培养中国自己的学术大师。该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在《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原则的过程当中。
政策改革
珠峰计划“泰山学堂”(山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2010年3月2日表示,教育部门2009年对基础学 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了筹备工作,已经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数、理、化、计算机、生五 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想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教育部2日举行2010年第3次新闻发布会,请参与《规划 纲要》起草工作的专家解读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张大良在会上作以上表示。
实施背景
钱学森(3张)“珠峰计划”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 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道关于 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我们制定了一项全面
的试验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
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将从课程设置入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入的
学习内容。
通过增加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学科专长和创新思维。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交叉融合,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
其次,我们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除了在课堂上的理论
学习,我们还将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验室实践和社会实践,
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
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科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另外,我们还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学术能力,我
们还将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通过开展各种综合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
身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拔尖学生。
最后,我们将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我们还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公正的成长反馈。
总之,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试验计划,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学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对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需求更加迫切。
为了培养更多高水平、创新性的基础学科人才,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应运而生。
1. 背景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是在之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的。
之前的计划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需要对原有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旨在更好地培养基础学科方面的顶尖人才,使其具备国际水平的学术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2. 目标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目标是培养更多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顶尖人才。
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希望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 改革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是对选拔机制进行了优化,采用更加科学、公平的选拔方式,确保选拔出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潜力。
其次是在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还加强了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4. 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教育机构和相关单位的积极配合。
各级政府需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教育机构需完善教学体系和培养机制,相关单位需提供实践和创新评台。
学生本身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积极参与培养计划,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5. 成效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实施将会带来丰硕的成果。
首先是培养出更多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其次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建设方向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建设方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革,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为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
建设一套符合当前国情和时代要求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至关重要。
为此,我们需要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势,以及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制定一系列科学的建设方向。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
这包括学术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学生应该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做到扎实,同时还应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当今社会更加强调团队协作与合作,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应该在理论知识的学习的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验、实训等形式,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融入社会。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应该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国际视野,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机会,让学生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通过国际学术交流、联合培养项目等形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素养,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应该注重学术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实际中深入研究学科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拔尖人才。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建设方向应该是全面的、国际化的、实践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推动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基础学习拔尖计划
基础学习拔尖计划一、引言学习是一个人终身的事业,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学习都是我们不断进步的源泉。
而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要想走上拔尖之路,就需要通过一个系统化的学习计划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本文将从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和学习心态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制定一个基础学习拔尖计划。
二、学习方法1.坚定学习目标拔尖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
所以在制定拔尖计划的时候,要将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列出,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去做。
2.合理规划学习时间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必须要有明确的学习时间表。
在这里,可以先制定一个周计划,再分解成每天的学习计划,这样不仅能使学习的每一天充实而有序,还可以让自己更容易坚持下来。
适当安排休息时间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保持学习状态的最佳效果。
3.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不同的学科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比如,语文学科可能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记忆,数学学科可能需要多做练习题和思考,外语学科则需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在选择学习方法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要盲目跟风。
4.不断总结和反思学习并非一次性能够成功的,也许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是这些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三、学习环境1.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更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的时候,可以选择安静的环境来学习,远离嘈杂的环境。
而且在学习时,最好不要选择睡觉前和饭后学习,因为这样会影响学习效果。
2.适合的学习工具适合的学习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数学时,可以选择使用计算器和几何工具等,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语文时,可以选择一些辅助工具,比如笔记本和字典等,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3.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是国家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推出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中国自己的学术大师。
该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原则的过程当中。
[1]教育部门对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了筹备,选择了20所中国大学的数、理、化、信、生5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力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入选高校是国内11所高校开始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
[2-3] 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入选。
[2]中文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创办时间2009年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计划学科数、理、化、生、计算机5个学科实施部门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试点高校20所使命宗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钱学森之问)协助部门中组部、财政部目录.1实施背景2政策改革3高校名单4实施进展实施背景“珠峰计划”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
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珠峰计划最开始从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校长在2009年暑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传出。
郑南宁校长在讲话中说,“珠峰计划”只在五个学科——数、理、化、生物和计算机科学中实施。
“前提是要求学校在基础学科,尤其在理科方面很强。
”该计划是面向世界开放,教师来源除了组织学校最优秀的师资,还要从世界各地通过中央专项高薪聘请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来实施教学。
[4]“珠峰计划”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开始,在高等教育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一度以“珠峰计划”的代号流传,为避免这项计划被用于其他用途,教育部在出台方案时并未做大张旗鼓的宣扬工作,并希望各入选校不宣传,不张扬,埋头苦干,切实开拓出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途径。
各高校不约而同地在2010年高校招生宣传时,向中学生大力介绍这项计划的重要性,以增加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
复旦大学的保送生方案称,被数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和生命科学学院录取的考生,入校后成绩优秀者,可进入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这项计划也引起了中学教育界的注意。
天津南开中学校长杨静武认为,这项计划具有前瞻性,对于将来可能是具有导向性的,中学也应积极呼应拔尖人才培养的尝试,与大学合作,将有冒尖潜质的学生输送进去。
[4]2017年3月25日,来自国外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学府和国内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25日齐聚山东大学,参加“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交流拔尖人才的培养经验,为中国高等教育“开药方”。
[5]此次研讨会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为指导,邀请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的学科代表专家前来参会。
[5]政策改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2010年3月2日表示,珠峰计划“泰山学堂”(山大)教育部门2009年对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了筹备工作,已经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数、理、化、计算机、生五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想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
教育部2日举行2010年第3次新闻发布会,请参与《规划纲要》起草工作的专家解读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张大良在会上作以上表示。
张大良指出,十多年来,一批高水平大学不断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很多很好的有益尝试,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他们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他表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多样化的,要在原有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因为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深化改革。
所以,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形势下,应该要很好地抓住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这个有利时机。
他表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用人部门,包括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要营造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
其中,政策方面,主要是在如下七个方面来抓改革:一、在学生的遴选方面,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潜质,实行动态统筹机制、自由选择专业的机制,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到培养计划当中。
珠峰计划“吴玉章学院”(川大)二、教师的配备,要安排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担任专业的导师和授课老师,聘请海外知名学者主持和参与教学。
三、培养模式,要突出个性化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志向更加远大,心态也要是平和的,德才兼备,成为未来的一流的学者和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四、营造氛围,要通过世界级的科学家的访问、高水平学术报告等等形式,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平等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的愿望。
五、制度上要创新,学生管理实行导师制和班级管理相结合,制定灵活的课程选修、免修、缓修等等制度。
六、条件方面的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试验教学试验中心等等,都要向参与这个计划的学生开放,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支持,经费的支持、条件的支持、空间的支持。
七、国际合作,通过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利用国外的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尽快地融入学科领域或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的群体当中去高校名单实施进展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原名:元培计划、元培计划实验班),北京大学已在数、理、化、生、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创新培养建设项目,项目将通过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兴趣和发展潜质,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培养计划。
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决定选拔优秀本科生开设“未名物理学子班”。
其目的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素质教育培养机制,为年轻才俊迅速成长为国际一流的物理学家和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打下坚实基础。
而元培学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自主设置专业”,即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不同院系的特定课程,经审核通过后即可按照这一量身定做的培养计划完成学分,获得学位证书。
北大曾经给一位学生专门开出一门课,这可谓真正的吃小灶。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2009年开始实施“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选拔各不相同,首批进入该计划的有4个项目:数学班、物理班、计算机科学班和钱学森力学班,预期还有化学班、生命科学班两个项目进入计划。
这些实验班的入门选拔各不相同。
钱学森力学班,采取“高考录取+校内分流”的申请体制;计算机班则施行“奥赛+校内二次测试”的方式选拔;报考数学、物理、化学实验班的学生,在经过相关教授考核后,也可直接就读;而生物班等重点实验班则将统一在本科高段学生中选拔人才。
南京大学:“英才培育计划”,建立在“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但做出很多变革,对学生培养的优惠政策可谓前所未有,进入拔尖人才培养方案的学生会比“匡亚明学院”学生的选择权更大,教师队伍的组成也将有变革。
借助这一计划,2010级新生有机会进入基础学科理科强化班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5个院系英才班享受“英才培育计划”。
此外南大也拥有全国第一个通识教育学院,匡亚明学院。
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实施,按学科群打基础,以一级学科方向分流,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培养立志献身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
学院推行通识教育在人文科学类、应用文科类、数理科学类、大地学类、化学与生命科学类、建筑学和教育技术学等大学科类实施多学科、宽口径教学模式,并将逐步推广到社会科学、金融工程学等领域。
学院通过不断的教育创新,在培养有开拓精神、善于在学科交叉领域发展的个性化基础科学人才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001年世界顶尖学术杂志《Science》第293卷上,专门提到南京大学大理科教育:“北京大学在改进本科科学教学努力中极大地借鉴了另一所顶尖大学南京大学的教改经验,南京大学大学在1989年成立了强化部,给优秀学生在基础研究方面更深的基础,同时鼓励学科间的交叉和互相影响。
”这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
[6]复旦大学:“望道计划”,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在数、理、化、生几个基础学科开始实施“望道计划”,构筑“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创新培养模式,努力使这些优秀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望道计划”(复旦)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该项目将分以下几个阶段目标来完成:第一阶段,探索优秀学生的选拔机制,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专业机制,最终将最优秀的学生通过该计划地培养,脱颖而出;第二阶段,为优秀本科学生构建学习平台,通过聘请国际一流专家学者,采用最新进的教材,以及小班化的研讨与探究,使这些学生具备该领域深厚的理论知识以及思考和学习能力;第三阶段,为优秀本科学生参与某专业领域前沿研究搭建平台,形成从学校到院系直至实验室完整的、系统的学术研究培养体系;第四阶段,为优秀本科生的搭建国际化教育平台,通过聘请国际一流学者来校教学以及选派学生到国际一流学校进行交流,使学生具备国际视野;第五阶段,在结束本科阶段学习之后,优秀学生将被选送到国际一流的研究小组进一步深造,使他们能在最优异环境下,培养成为一流科学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开始实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英才班”,大多以中国科大建校初期的大师命名。
中国科学院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相关研究所联合创办了11个“科技英才班”(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师昌绪材料科学科技英才班、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王大珩光机电科技英才班、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钱学森力学科技英才班、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天文英才班、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学科技英才班、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
其中基础科学类英才班7个,高技术类英才班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