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案(1)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等奖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3篇(一)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目的:1. 理解并理解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演技巧以及团队合作才能。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 向学生介绍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2. 故事讲解- 向学生详细讲解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情节,包括皇帝的虚荣心、小孩子的直率和智慧等。
- 引导学生考虑关于虚荣、直率和智慧的含义,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络起来。
3. 角色分配-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来扮演,例如皇帝、小孩子、骗子等。
- 提醒学生要仔细观察选定的角色在故事中的行为和言语,以便更好地表演。
4. 分组讨论和演练- 让每个小组根据故事情节进展讨论和排练,确保每个角色都可以理解并准确表达其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演方式和声音,以增加戏剧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5. 表演展示- 每个小组在班级面前表演他们的角色和故事情节,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观看和给予反应。
- 为每个小组的表演提供积极的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6. 总结反思- 与学生一起总结他们对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理解和体会。
- 引导学生反思故事中的教训和价值观,并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相联络。
- 鼓励学生考虑虚荣心和老实度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实例以加深理解。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表演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2. 搜集学生的反应和考虑笔记,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体会。
3. 向学生提供时机分享他们对课堂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教学资:1. 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文本材料。
2. 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以增加表演的真实性和乐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独立的故事情节,并进展表演。
2. 鼓励学生从其他文化中寻找并分享类似的故事,以促进多元化的理解和尊重。
《皇帝的新装》教案【4篇】

《皇帝的新装》教案【4篇】皇帝的新装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其写作思路2.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对文学的“真实性”有感性认识。
3.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教学重点、难点〗关于“真实”的理解及对于童话寓意的理解一导入同学们,我们虽是首次见面,但我想大家肯定都是文学有自己远大的理想。
如果一次机遇,使你成为一国之君,那么,你会怎样实现你的雄才大略?……不过在很多年以前,有一个皇帝却不如此。
大家一定想了解吧?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皇帝。
板书:《皇帝的新装》二学习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它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学生浏览课文,看一看,作家是如何安排故事情节来展示它们的丑行。
※在括号内分别补充一个字,使故事情节合理完整。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四)整个故事情节中,以骗开始,以骗结束,在不存在的“新装”面前,哪些人不敢说真话?讨论;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浏览课文,思考讨论,然后回答)※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细读他们的语言和心理,思考讨论:他们不敢说真话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皇帝:维护他独断专行的统治大臣、诚实的官员、骑士们:保住他们的地位、职务老百姓:怕别人说自己太愚蠢,怕招来杀身之祸(六)故事最后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孩来揭开黄的新装的奥秘,来戳穿游行大典的骗局?(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回答)教师提示: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
既天真大胆,又率直肯定。
指导学生思考讨论※本文分别讽刺鞭挞赞扬了谁的什么特点?(提示:可选用下列词语)至高无上、道貌岸然、愚蠢、虚伪、自欺欺人、天真烂漫、无私无畏三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课堂讨论。
课文中有些情节是荒唐可笑的,如结尾处,大臣手里托着并不存在的后裙,皇帝光着身子在大街上游行等。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案(精选篇1)【导学目标】1.理解童话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学生合作探究的主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3.体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步骤一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三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三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针对步骤四中的品析语言,赏析人物理解词语在句中含义的方法指导:1.确定某词的具体含义或指代义。
2.结合语句,分析该词作用。
3.结合全文,分析艺术效果。
4.结合全文,分析表达情感。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像《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哪位同学能流畅地讲述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给大家听呢?(待学生讲完后)精彩动人的故事总是令人难忘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倾听19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给我们讲《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1)字音滑稽(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钦差大臣(qīn) 随声附和(hè) 炫耀(xuàn) 勋章(xūn)称职(chèn)(2)词义炫耀:本课指夸耀。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优秀11篇)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优秀11篇)皇帝的新装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3.领会文章深刻的内涵,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1.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增补课文情节,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教学难点对童话主旨和借助夸张、想像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1.朗读法。
在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激发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讨论法。
就情节发展、传神写法和课文主旨的解读设疑,更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组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深入品评童话故事。
学习过程:一、预习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1)炫耀(xuàn):本课指夸耀。
(2)称职(chèn):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称:适合。
(3)妥当:稳妥适当。
(4)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5)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救药:用药救活。
(6)呈报(chéng):报告(上级)。
(7)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8)精致:精巧细致。
(9)陛下(bì):对君主的尊称。
(10)头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11)爵士(jué):欧洲君主国最低的封号,不世袭,不在贵族之内。
(12)骇人听闻(hài):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惊吓。
(13)随声附和(hè):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14)滑稽(jī):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这里是荒唐的意思。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1.理清故事情节,准备复述课文。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
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160余篇。
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皇帝的新装》的教案篇一教材分析: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来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
它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都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比现实生活中所实有的更具代表性。
因而能够让读者感到信服。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就很有这种特点。
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在于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深刻体会作品的揭露力量,并在这基础上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学情分析: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学生很早就接触到了童话这种形式,所以从内容来看本文是一篇浅文。
但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局限,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核的把握往往不够深入,而且大部分学生对童话的`写法特点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所以课文理解常常稍显肤浅,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法方面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问题的认识一定要言之有据,逐步深入。
浅文趣教,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读出兴趣、体会谐趣、悟出理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3、培养感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艺术特色,感悟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2、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学习复述课文;(2)赏析文章写作特色。
2、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皇帝的新装》教案篇二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
2、练习阅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剧本,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试着用自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4、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体会虚荣者的愚蠢和虚伪,懂得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诚实、不虚荣的人。
5、表演课本剧,初步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点:1、能复述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七篇

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七篇皇帝的新装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唱《皇帝的新装》中的七个音乐片段,主动参与音乐的表现。
2.积极体验,在歌曲表现中培养同学们的表现能力和不错的心理素质。
3.大胆表现,在实践中增多同学们对音乐表现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聆听欣赏七个音乐片段,并能富有表现力的演唱。
教学难点合作探究,利用七个片段展开联想,表演音乐剧,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方法欣赏法、表演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同学们,前几天我听到了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它给我带来了快乐。
今天,我把这首歌曲带来,让大家共同来分享我的快乐。
播放歌曲《国王的新衣》。
同学们,你们欣赏完这首有趣的歌曲,知道它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学生回答:皇帝的新装(若学生难以回答,那教师提示歌词大意)。
教师介绍:《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吗?(教师做举手手势)指名回答:《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根据安徒生同名童话改编的综合艺术表演《皇帝的新装》。
三.新课教学:1.理清故事情节。
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快速浏览剧本,了解一下《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
2.音乐赏析。
分片段听赏音乐,并教学生分段演唱。
3.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加深理解,培养学生们的表现能力和不错的心理素质。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综合艺术表演——《皇帝的新装》,这里的皇帝整天爱慕名虚荣,以至他的官员、老百姓都说假话,但一个率真的小孩让他们的丑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任何时候,真、善、美都应是社会的主流,是永恒的真理。
因此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要爱慕虚荣,学习上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皇帝的新装》篇2趾高气扬的皇帝在那个小孩一句天真的话出口以后,便听到所有的百姓都说自身什么也没有穿,虽然在心里感到耻辱,但又要举行完典礼,于是只好硬着头皮,更“高傲”的走完了全程。
2024年初一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课文及教案

《皇帝的新装》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与魅力。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理解皇帝、大臣、骗子和民众的特点。
3.学习通过对比、讽刺等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领悟故事寓意。
2.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对比、讽刺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课文《皇帝的新装》2.多媒体教学设备3.课堂讨论话题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论皇帝: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的皇帝是怎样的吗?他们有什么特点?2.简介童话:童话是一种充满奇妙色彩的文学体裁,它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讲述了一些富有寓意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故事梗概1.教师简要复述故事梗概,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认为故事中最有趣、最感人的部分。
二、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皇帝:皇帝在故事中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会受骗?2.分析大臣:大臣们有什么特点?他们为什么不敢说出真相?3.分析骗子:骗子有什么特点?他们为什么能骗过皇帝和大臣?4.分析民众:民众有什么特点?他们在故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三、讨论话题1.故事中的讽刺手法: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故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
2.故事的寓意: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第三课时2.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二、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讨论,写一篇关于《皇帝的新装》的读后感。
2.预习下一课《海的女儿》。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二、拓展阅读1.教师介绍其他著名童话故事,如《丑小鸭》、《灰姑娘》等。
2.学生阅读故事,交流阅读感受。
三、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深入了解童话故事,选择一篇感兴趣的童话进行阅读。
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5篇

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5篇《皇帝的新装》教案篇一皇帝的新装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要敢于正视现实,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
分析人物形象。
理解文章寓意。
角色扮演、问答法、讨论法、教师总结点拨法2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同学们喜欢童话吗?(喜欢)喜欢童话的同学没有读过安徒生的童话呀?读过安徒生的什么童话呢?(《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大家都读过安徒生那么多童话,那大家了解安徒生吗?有谁给老师谈谈安徒生的?(安徒生是十九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出生在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
童年生活贫苦。
他的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
刚刚同学们说到的《白雪公主》、《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都是他的名篇。
他的童话一直以来都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因为他的童话通常很幽默风趣,同时也揭示了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安徒生的一篇童话,大家知道是什么麽?(《皇帝的新装》)设计意图:以轻松的心态融入课堂,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对童话初步认识,更有利于课堂的进一步学习。
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童话并不直接说明一个道理,而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揭示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
我们这篇文章是怎样揭示生活的美与丑、真与假的呢?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让大家更好地把握其中的真善美、假丑恶)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分到角色的同学能够把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读出来。
① 旁白:如作者给孩子讲故事,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
② 皇帝:微胖、富态,语调傲慢,神情自负。
③ 骗子:油头滑脑,油腔清调,阿泱奉承。
④ 老大臣:年迈、苍老,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
⑤ 诚实的官员:对皇帝毕恭毕敬,貌似“诚实”实则狡猾。
故作姿态,语调低沉。
⑥ 骑士们:庸庸碌碌,阿谀奉承,随声附和。
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范文(1)

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皇帝的新装》。
该故事讲述了一个自负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欺骗,穿上了一件并不存在的新装,而他的臣民们也因为恐惧和虚荣心而不敢说出真相。
一个小孩子勇敢地说出了真相,使皇帝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的能力。
3. 教育学生诚实、勇敢,抵制虚荣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重点:分析皇帝、骗子、臣民等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学生用书、笔记本。
3. 画笔、彩纸等美术用品(用于课后拓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童话故事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童话世界。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 讲解与分析:b. 讲解故事背后的寓意,教育学生诚实、勇敢,抵制虚荣心。
4. 例题讲解:以故事中的某个情节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皇帝的新装》2. 人物形象:皇帝、骗子、臣民、小孩子3. 故事寓意:诚实、勇敢,抵制虚荣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分析皇帝、骗子、臣民等人物形象。
2. 答案:a. 皇帝:自负、虚荣;骗子:狡猾、欺骗;臣民:恐惧、虚伪;小孩子:诚实、勇敢。
b.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布置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要求故事具有教育意义。
b. 组织一次课堂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编写的故事,互相学习、交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分析。
2. 教学目标的确立。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皇帝的新装》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自主和合作的方式研读生动的人物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究文章的主题。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3、在比较阅读中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方法,珍视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感受,培养阅读的兴趣。
4、培养说真话、做真人的勇气。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艺术特色,感悟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2、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突破方法:以听、说、读、写为载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与教师适当引导相结合,加深认识。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这篇童话作品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许多学生都曾读过《皇帝的新装》,但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了解和对人物的简略分析的层次上。
这篇文章怎样上出新意,怎样上出深度?我思考了很久,决定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先创设“钓鱼”的情境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在分析人物和主题时,不是架空的分析,而是着眼于文本的研读,在朗读、品味、揣摩中感悟。
我又引入了两则课外的材料,不是为引申而引申,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狂人之细布》的主题与课文相似,表现手法不同,《狂泉》则让学生明白说真话是多么可贵。
教学方法:情境激趣法、教师引导,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初步探究文章主题。
第2课时:理解想象与夸张的手法,采用“添枝加叶”法进行补写、续写训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从调查学生日常生活中看过的童话入手,导入本文。
安徒生,丹麦作家。
代表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
《皇帝的新装》教案

《皇帝的新装》教案•相关推荐《皇帝的新装》教案(精选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皇帝的新装》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皇帝的新装》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各自特点。
2、初步学会运用想象、夸张的方法续写童话故事。
3、初步认识故事反映的荒唐社会现象的根源,感受诚实的重要性及其人生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平等对话,自主解读文本,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文本。
预习要求:1、掌握146页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以《皇帝回宫以后》为题,写一字左右的短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引领学生走进童话王国,共同欣赏安徒生作品——《皇帝的新装》。
二、检查预习1、读一读:实物投影拼音、词语,学生单读、齐读。
2、讲一讲:学生概括故事内容。
3、议一议:揭示主要人物关系的核心(1)用一个字揭示故事中主要人物间的关系。
(2)具体说明主要人物之间“骗”的关系。
(3)理解皇帝、大臣、骗子各自行骗的目的。
[过渡]:没想到这个骗局在游行大典上经一个小孩子点破而被所有老百姓识穿了,那么,皇帝回到宫中会有怎样的行动呢?三、学生交流续写的故事1、引导选择不同角度进行续写的学生来交流(朗读,实物投影);2、说明自己续写的理由。
[过渡]:如此盛大隆重的游行大典,却因为一个小孩子而使皇帝脸面丢尽,洋相大出,皇帝、大臣、骗子们会不会恼羞成怒而把孩子告上法庭呢?四、模拟法庭审理1、明确角色:第一原告:皇帝;第二原告:大臣;第三原告:骗子;被告:孩子。
法官:执教老师。
其余同学为法庭听众。
(可各邀请5位同学组成智囊团;被告可另邀请一位教师为律师,只能出谋划策,不能发言。
)2、宣布规则:三原告分别确定被告的罪名,并陈述理由;被告依此就原告的起诉,作自我辩护。
(1)学生准备。
(2)开庭审理:原告、被告双方分别陈述、辩护。
2024年《皇帝的新装》教案

2024年最新《皇帝的新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童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能够运用汉语表达故事内容和自己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通过比较、联系等方式,理解童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2. 童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童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的理解。
2. 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讨论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童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 写作表达: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演讲展示:引导学生通过演讲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出《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故事,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童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4. 写作表达:学生写一篇关于《皇帝的新装》的读后感或观点文章。
5. 演讲展示:学生选择一个角色或情节,进行演讲展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演讲等,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写作表达等,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3. 分析思考能力:通过学生对童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讨论分析,评估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分析能力。
《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9篇)

《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这次牛牛范文为您整理了9篇《皇帝的新装》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皇帝的新装》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梳理故事情节,领会童话的内涵。
2.学习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
重难点:1.梳理故事情节,领会童话的内涵。
2.学习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那么你都读过谁的童话?(学生可能说:郑渊洁、安徒生、格林等),看来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
小学时,我们学过他的哪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围绕“新装”共写了五部分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理清文章的大意。
明确:1.滑稽(jī) 陛下(bì) 头衔(xián)骇人听闻(hài)更衣(ɡēnɡ)随声附和(hè)自称(chēnɡ)称职(chèn)2.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
3.一位奢侈的国王每天只顾着穿新衣服,不管其他任何事情,他为了穿新衣上当受骗到什么都没穿就去游行的地步!竟然没有人去揭穿谎言,甚至还夸耀并不存在的新装,最后,一个孩子天真的一句话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二、梳理思路——探究文意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以“新装”所具有的奇怪特性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第1段):皇帝爱新装。
(故事的引子)第二部分(2~4段):骗子做新装。
(故事的开端)第三部分(5~22段):君臣看新装。
皇帝的新装教案1

皇帝的新装教案1一、教材分析《皇帝的新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
当时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如此的社会现实,安徒生依照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光着身子游行的诙谐故事,幽默而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昏庸、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课文具体描述的是看不见的、实际上是全然不存在的“漂亮的新装”,深刻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
二、学生分析《皇帝的新装》极富魅力,学生爱读,也能读明白,符合七年级学生自己的特点。
学生关于其中讲述的故事,能够专门快明白得,本课将从“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与人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进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谐、实施的能力”的理论指导。
三、设计理念1、第一让学生复述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全面把握本文的故情况节。
2、抓住“骗局”这一关键,重点明白得各种人物对“骗局”的态度,专门是认真体会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分析人物性格,体会本文深刻的思想。
3、重视朗读和使用圈点评注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适应。
4、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一课时完成本文的教学。
四、教学目标1、把握通话以及安徒生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积存文中显现的生字词;(预习完成)2、理清作者行文脉络,体会童话巧妙的构思和曲折的情节;体会文章主题。
(重点)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真诚求实、不喜爱虚荣的品行;五、教学预备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备: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提早预习,为复述课文作预备老师预备:对课文涉及到的课外知识进行充分预备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几幅安徒生作品图片二、学习过程1、介绍童话、走近作者、写作背景2、学习目标-------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3、检查预习4、快速理读课文❖皇帝有何嗜好?❖两个骗子是如何样设的圈套?❖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说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最后谁说了真话?❖结果如何?看图片复述故事,要求:1、按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顺序复述,要紧情节不能遗漏。
《皇帝的新装》教案(精选6篇)

《皇帝的新装》教案〔精选6篇〕《皇帝的新装》教案〔精选6篇〕《皇帝的新装》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作品及童话的有关知识。
2.熟悉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体会文中角色所提醒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自觉抵抗社会丑恶行为的意识和勇气。
教学重点:熟悉情节,把握形象,体会角色的社会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童话这一文学体裁。
导学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爱美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有一个人,却求美不成反当众出丑,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将讲讲这个故事。
二、简介作家作品:这是一篇著名的童话,它的作者很了不起,是安徒生。
周扬说:“丹麦出了一个安徒生,赢得了世界的、不只限于少年儿童的广阔读者。
”下面哪位忠实的读者想大家推荐一下他的主要作品?〔学过的有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另外还有得意的《丑小鸭》、美丽的《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等等。
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三、学习新课:1.〔请再读一遍题目〕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谁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新装、皇帝〕如何展开的?速读课文,看谁能填对老师出的题目。
每空只能用一个字。
情节线索:〔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说出起止。
2.请一位同学照此顺序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情节完好,语言连接,口齿清楚,态度大方。
说得简要明白。
3.你认为哪个情节最精彩?〔或你最喜欢哪个内容?〕〔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哪句话最生动?〔举例说明并说说〕为什么?〔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描写鲜明生动、逼真传神,活灵敏现,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老师引导〕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几个精彩的片段。
看新装〔分角色朗读〕穿、展新装〔课本剧表演〕略4.考虑讨论:1找出在故事情节中开展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想想起什么作用?〔推动作用〕人们都怕这一点,才让骗局步步得通。
〔它的作用从下面的问题中也可看出来〕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老大臣、“另外一位老实的官员”、甚至皇帝本人都不敢说真话,老百姓一开场也不敢说真话。
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9篇

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9篇皇帝的新装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使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二、教学重点:1、熟悉把握本文故事情节。
2、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学生体会并学习如何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
三、教学过程(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游行”大家听得多了吧?近段时间既有香港学生游行反对赌球合法化,也有纽约举行波多黎各日庆祝游行。
而现在却有这样一场奇特的游行,主角是一个皇帝,他不穿上衣,光着身子在老百姓面前游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故事的始末。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皇帝的新装》,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应该知道,本文的体裁是什么呀?(明确:童话。
)2、作者简介:这篇童话的作者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
安徒生共写了168篇优美童话。
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3、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音及注意加粗字的字形:滑稽(jī)陛下(bì)头衔(xián)炫耀(xuàn)勋章(xùn)称职(chèn)钦差大臣(qīnchāi)随声附和(hè)骇人听闻(hài)请一生读一遍,明确读音后全班齐读两遍。
差:差chā别差chà不多参差cī钦差chāi和:和hé平附和hè和huó面和huò药和hú牌暖和huo称:称chèn职称chēng呼称chèng东西(2)解释下面的词语:①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称:适合。
②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救药:用药救活。
③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惊吓。
④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毫无望已见、一味盲从。
附和:跟着别人说。
4、明确学习目标:一课时: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精选8篇)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精选8篇)《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篇一教学重点一、童话的想象和夸张二、童话的朗读教学难点1、本文是怎样运用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
2、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预习提示》,明确课文的出处、作者、国籍,文章的体裁。
教师小结童话的特点,突出“幻想、想象和夸张”,启发进入课文。
二、观看录相(或听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诵):《皇帝的新装》1、要求: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2、教师注意在关键处停下指导学生猜读:例如,听到“为了要穿得漂亮”,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可能会到什么地步?听、想、读结合,体会作者想象丰富精妙之处。
三、学生读,要注意正音正字。
1、学生各选一个角色的几句话画出朗读标记后试读。
(标记按下要求作:/表示节奏,→表示平调,↗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折调。
)教师作示范,指导朗读。
2、列出课文中出场人物名单及人数。
3、选定角色,起立朗读。
同学朗读完毕,要互相评议指出优缺点。
四、概括故事情节。
(略,参见教材分析)五、作阅读提要,具体要求:1、抓全篇的基本内容,即主要故事情节,勾勒轮廓;2、各情节之间用连贯的语句叙述,可适当加以评论;3、语言要简洁。
4、课外朗读全文录音。
第二课时一读读、讲讲、议议,把握各个角色的社会意义。
(提示: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分析、说明)1、故事开头为什么要着意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2、骗子为什么要介绍“新装”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3、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介绍“新装”特性的那段话?4、皇帝、官吏明明一无所见,为什么还要交口称布料“美极了”?5、从皇帝、官吏、骗子的所作所为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6、小孩子为什么能一语道破真相?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7、讨论故事中“诚实”的含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6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目的要求一、了解童话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二、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
三、掌握本文的记叙要素。
了解本文怎样以“新装”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层层深入地展开故事情节的。
四、了解用第三人称叙述的特点和方法。
要点难点1.认识、理解本课反映的想象世界,理解课文“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方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既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2.体会联想、想象、夸张在童话中的运用及其表达作用,了解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3.了解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及表达作用,学习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心理活动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4.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揣摩课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皇帝的新装》一文中带有夸张和嘲讽意味的语句,这也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
5.学习用正确的语调朗读课文。
6.学习做阅读提要。
7.了解作家安徒生的一般情况。
写作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
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
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
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
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皇帝的新装
教学重点:一童话的想象和夸张
二童话的朗读
教学难点:1.本文是怎样使用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
2.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
第一课时
(-)导入
1.中外历史上封建统治者昏庸无能、骄奢淫逸、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例子不鲜见,请同学举个例子。
(例如,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导致“安史之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著名的童话家安徒生创作的、揭露19世纪初丹麦丑恶而黑暗的社会现实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指导学生结合提示掌握要点。
安徒生,丹麦人,世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你读过他的什么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歌颂劳动人民的善良、纯洁,同情不幸的穷人,鞭挞统治阶级和剥削者的残暴、贪婪、虚伪、愚蠢,批判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是安徒生童话的主题。
3.关于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育儿童的一种文学形式。
[二]明确目标
教学目标:体现诚实的涵义。
重点分析课文一、二部分。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或范读①标出生宇同②了解内容,③理清结构层次及线索。
2.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简介故事,并概括一下本文主题。
(不要求十分准确,深刻点到即可,教师简单肯定一下,保护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但要提示学生通过课文分析加深理解。
)
3.标题的作用——线索具体表现为爱新装一做新装一看新装一试新装一展新装。
由此能够把全文分成三部分——引子(1)发展(2—22)高潮、结局(23-结尾)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分析第一部分
提问。
正如中国的很多皇帝经常沉溺声色犬马一样,故事中的皇帝有什么特别的嗜好?(爱新装。
)爱到什么积度?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也不、除非、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总是。
)生活中爱一种东西真能达到这种水准吗?(不能。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从哪些方面夸张?(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
)皇帝是一国之主,却不理朝政,不关心国家大事,沉溺于“新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昏庸、荒唐、不称职等。
)总结:这样的皇帝落入骗子的圈套也就不足为怪了。
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故事的开端、引子,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
)找出为下文埋
伏笔的地方。
(除非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
2.讲析第二部分
这个部分是故事的发展,从情节上看能够分为几层。
(三或四层:骗子做新装,老大臣看新装,官员看新装,皇帝亲自看新装。
)
首先让我们来看荒唐的骗局的制造者两个骗子的狡猾之处。
他们为什么说能织出“最美丽的布?”(因为皇帝喜欢,投皇帝所好。
)为什么说做出的衣服有一种奇怪的特性?(这是骗子最狡猾的地方,因为他们知道①愚蠢的皇帝肯定愿意用最简单的办法来分辨是非,以巩固统治。
②所有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的愚蠢。
真可谓一箭双雕。
果然,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落入他的圈套,以下种种奇妙的想象都是由“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引出的。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关键的作用。
)看新装的三个场面,写法上同中有变,请学生细读体会以下问题,四人小组讨论并明确答案
(1)老大臣、官员和皇帝看新装时的心理描写有什么相同之处,(都经历了惊、怕、赞的过程。
)描写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写老大臣一再写眼睛睁得怎样大,写其心理多用悲叹的语气,语言突出衰朽的特点,写官员没有动作描写,写其心理活使用不肯定的语气,突出其狡猾。
写皇帝心理用了反问,既写其恐惧,又突出骄横。
)为什么这样写?(年龄、身份、资历等不同,所以表现也有别。
)
(2)文中提到老大臣、官员以及后面提到皇帝的随员时,用了以下褒义词,“诚实”“有理智”“称职”“善良”“高贵”,特别是多次提到“诚实”,用意是什么?真的是在赞
扬吗?(讽刺。
他们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欺骗皇帝——不诚实、不称职;他们为虎作怅——不善良;他们在皇帝面前奴颜婢膝——不高贵;他们的理智就是用来保全自己利益,又是多么自私。
)
(3)所有的人都没有看到布,为什么嘴里却极力称赞并不存有的布,找出最能解释原因的心理描写并简单分析。
老大臣:“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个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官员:“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
皇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不过最可怕的事情。
”
(4)骗子在这场骗局中名利双收(得到很多生丝和金子,得到御聘织师的头衔,爵士的封号,只有为国立功的人才能得到的勋章。
)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代表回答讨论结果,教师补充总结)作者不留痕迹,不露声色地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可笑,他们自以
为聪明,口是心非,自欺欺人,原因就是一个“怕”字。
怕丢了权势(皇位、官位),怕丢了性命,而这样做又恰恰表现了他们的愚蠢至极,虚荣透顶,骗子的骗术的得逞,又从反面证明了这个点。
本部分是故事的发展主体,集中揭露了皇帝、大臣的虚伪愚蠢。
(五)作业
1.整理字词。
2.准备片断朗读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