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1dac60f111f18583d05af9.png)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1995年6月2日,卫生部注:1996年5月29日卫监发(1996)第33号文中指出本文中的“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改为“卫生行政部门”,文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保证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质量,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指对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学生等按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从业前、从业和就学期间的健康检查。
第三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由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二章单位管理第四条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在指定范围内开展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五条健康检查单位应设置候诊室、化验室、档案室及卫生间等,并配备相应仪器设备;要有健全的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X光检查和档案管理等常规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医护技术操作规范。
第六条健康检查单位应根据健康检查对象和内容确定相应的专业人员参加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主检人员应由主治(管)医(技)师以上或相应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第七条健康检查单位不得随意增减健康检查项目和频次。
必须接受上级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卫生监督机构质量控制、技术考核等全面监督管理。
每年定期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情况,按规定做好疫情、职业病报告和卫生统计工作。
第八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人员必须遵纪守法、恪守医德、秉公办事、廉洁自律。
第九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要对本地区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单位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第三章工作程序和内容第十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制定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计划。
第十一条受检单位应按规定向卫生监督机构提交受检人员名单,并由受检单位负责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fbfd2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a.png)
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一、引言预防性健康体检作为一种重要的健康管理手段,能够帮助个人尽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为了强化对预防性健康体检的管理,制定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二、管理原则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性原则:依据健康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制定合理的体检项目,确保体检结果准确可靠。
2.便捷性原则:提供便捷的预约、办理和查询服务,方便个人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
3.公平性原则:遵循公平的体检机会分配原则,不偏袒任何个体或群体。
4.保密性原则:严格保护个人隐私,确保体检结果只对个人本人和相关医务人员可见。
5.有效性原则:通过健康指导和干预建议,促进个人健康意识的提高,并预防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三、体检项目为了满足个人健康管理的需求,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办法明确了体检项目的划分和内容安排。
1.常规体检项目:包括身体测量(身高、体重、体质指数等)、血压测量、视力测试、听力测试等常规项目,以评估个人身体状态。
2.健康评估项目: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进行健康评估,包括心血管健康评估、肿瘤筛查、糖尿病风险评估、骨密度检测等。
3.特殊项目:面向具有特殊需求群体的预防性健康体检,如孕产妇体检、儿童体检、老年人体检等。
四、体检机构为了确保预防性健康体检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管理办法对体检机构的选择和管理进行了规定。
1.选择要求:个人可选择具备合法资质、设备齐全、医务人员专业素质过硬的体检机构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
2.机构管理:对体检机构进行资质审查和监督检查,确保其按规定开展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并及时发布体检结果。
五、数据管理与保密个人健康数据的管理和保密是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1.数据采集:体检机构合法采集个人健康数据,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体检结果等。
2.数据存储与传输:合理选择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和传输方式,确保个人健康数据的安全性。
3.数据保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个人健康数据的隐私,禁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学校预防性健康筛查规定
![学校预防性健康筛查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19f5b5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6.png)
学校预防性健康筛查规定1. 背景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学校制定了预防性健康筛查规定。
该规定旨在通过定期健康筛查,及时发现和预防健康问题,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研究效果。
2. 健康筛查范围学校的健康筛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身高、体重测量:通过测量身高和体重,评估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
- 视力检查:检查学生的视力情况,及时纠正视力问题。
- 听力检查:检查学生的听力情况,发现和处理听力问题。
- 牙齿检查:检查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提供相应的口腔保健指导。
- 心理健康评估:通过问卷和面谈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3. 筛查程序学校的预防性健康筛查程序如下:- 学生在每学年开始时,需接受一次全面的健康筛查。
- 针对特定筛查项目,学校会根据需要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筛查。
- 筛查结果将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评估,并向学生及其家长提供相应的健康建议和处理方案。
4. 筛查结果处理根据筛查结果,学校将采取以下措施:- 对于发现的健康问题,学校将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和处理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转诊到医院治疗、与家长协商等。
- 学校将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健康情况和处理结果,并妥善保管相关信息。
5. 隐私保护学校将严格遵守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对学生的健康信息进行保密处理。
只有获得学生及其家长的明确授权,学校才能在必要情况下与相关医疗机构共享健康信息。
6. 家长合作学校希望家长积极配合健康筛查工作,及时提供学生的健康信息,并参与相关健康指导和处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7. 效果评估学校将定期评估健康筛查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以不断提高筛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8. 生效日期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以文明惯办学街道办事处颁布的最新版本为准。
以上为学校预防性健康筛查规定的内容,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共同关注和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健康校园环境。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74b8d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4.png)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与定义第一条为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保障公民健康权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指对公民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体格检查,旨在早期发现健康问题和疾病,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开展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单位和组织。
第二章单位管理要求第四条开展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医疗资质和条件,并定期进行自我评估。
第五条单位应建立健全健康检查管理制度,确保检查过程规范、结果准确。
第三章工作程序与内容第六条健康检查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便捷的原则。
第七条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第八条单位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健康检查方案。
第四章健康检查项目与频次第九条健康检查项目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科学依据确定,确保项目既有针对性又全面覆盖。
第十条健康检查的频次应根据不同人群的风险因素和健康状况进行合理设置。
第五章工作人员职责第十一条健康检查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第十二条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健康检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章行政部门监督第十三条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的监督,确保其依法依规开展。
第十四条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开展健康检查单位的评估和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第七章健康检查结果处理第十五条健康检查结果应及时、准确地告知受检者,并提供相应的健康建议和干预措施。
第十六条对发现的健康问题和疾病,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确保受检者的健康权益。
第八章附则与处罚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行政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制定单位:[单位名称]制定日期:[日期]。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3878a528ea81c759f57828.png)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保证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质量,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指对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学生等按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从业前、从业和就学期间的健康检查。
第三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由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二章单位管理第四条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在指定范围内开展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五条健康检查单位应设置候诊室、化验室、档案室及卫生间等,并配备相应仪器设备;要有健全的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X光检查和档案管理等常规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医护技术操作规范。
第六条健康检查单位应根据健康检查对象和内容确定相应的专业人员参加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主检人员应由主治(管)医(技)师以上或相应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第七条健康检查单位不得随意增减健康检查项目和频次。
必须接受上级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卫生监督机构质量控制、技术考核等全面监督管理。
每年定期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情况,按规定做好疫情、职业病报告和卫生统计工作。
第八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人员必须遵纪守法、恪守医德、秉公办事、廉洁自律。
第九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要对本地区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单位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第三章工作程序和内容第十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制定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计划。
第十一条受检单位应按规定向卫生监督机构提交受检人员名单,并由受检单位负责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第十二条承担健康检查的单位根据卫生监督机构确定的受检人员名单,按规定的应检项目安排健康检查。
具体健康检查工作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
第十三条健康检查单位应将受检人员的检查、检验等原始记录及健康检查结果报送卫生监督机构。
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c4f84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f.png)
解体检结果,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04
体检结果反馈:将体检结果反馈给体
检者,并提出健康建议和注意事项
体检报告解读
体检报告的基本 信息:包括姓名、 性别、年龄等基 本信息
01
体检结果的分析: 根据各项检查结 果,分析健康状 况,提出健康建 议
03
02
体检项目的结果: 包括各项检查项 目的结果,如血 压、血糖、血脂 等
体检结果应用
体检结果分析:对体检结果进行 详细分析,找出健康隐患
健康建议:根据体检结果,提供针 对性的健康建议和改善措施
健康档案建立:将体检结果纳入个 人健康档案,便于长期跟踪和管理
健康教育:根据体检结果,开展健 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体检后续措施
体检报告解读:对体检结果进行详细解读, 提供健康建议
预防性健康体检管 理办法
演讲人
目录
01. 体检目的 02. 体检项目 03. 体检流程 04. 体检管理
体检目的
保障员工健康
01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 员工健康问题
02
预防疾病:降低员工 患病风险
03
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 工身体健康,提高工作 效率
04
降低企业成本:减少员 工因健康问题导致的缺 勤和医疗费用支出
02
预约方式:可以通过电 话、网络、现场等方式 进行预约
03
预约信息:需要提供姓 名、性别、年龄、联系 方式等信息
04
预约确认:预约成功后, 会收到确认短信或电话 通知
体检实施
01
体检前准备:了解体检项目,准备相
关证件和资料
02
体检过程中:按照体检流程,依次进
行各项检查
03
浙江省实施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细则
![浙江省实施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bbf7712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6.png)
浙江省实施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细则浙江省实施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细则第一条根据卫生部《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工作生产人员、直接从事供水工作人员以及应接受健康检查的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和在校学生,其预防性健捡查的实施要求,按本细则规定执行。
第三条省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全省的预防性健康检查丁作。
市(地)、县(区、市)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辖区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实施直接管辖的区域或单位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四条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单位的确认:(一)要求承担预防性健跟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须向直接管辖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并提交《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申请表》。
(二)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申请单位进行人员和健康检查等方面的审查,确定是否符合条件。
(三)经审查合格,核发注明健康检查类别(项目)的《预防性健康检查资格证》,有效期二年,并报省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四)社会团体、个体行医者,不得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五条承担各类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分别具备下列条件;(一)人员:应有医(技)师以下职称8人以上,其中主治(管)医师职称2人以,参加相应项目的健康检查工作。
(二)承担食品和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化妆品生产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人员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必须具备以下仪器和实验室检测能力;1、X光机、自动稀释机、水浴箱、培养箱、分光光度仪;2、能进行大便细菌培养和肝功能测定。
(三)承担有害作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必须具备以下仪器和实验室检测能力:l、肺功能机旧超、听力计、高千伏X光摄片机;2、能进行尿中铅、汞、砷、镐、氟、锰、尿粪叶淋及血铅、血锌、伞血胆碱脂酶等与接触毒物有关的特定项目的测定。
(四)承担放射工作人员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必须具备以下仪器和实验室检测能力:1、灯光视力箱、裂隙灯、眼底镜;1、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及甲状腺功能T3、T4的测定。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41号)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41号)](https://img.taocdn.com/s3/m/e4102a77af1ffc4ffe47ac4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1号)——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1995年6月2日卫生部令第41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保证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质量,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指对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学生等按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从业前、从业和就学期间的健康检查。
第三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由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二章单位管理第四条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在指定范围内开展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五条健良检查单位应设置候诊室、化验室、档案室及卫生间等,并配备相应仪器设备;要有健全的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X光检查和档案管理等常规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医护技术操作规范。
第六条健康检查单位应根据健康检查对象和内容确定相应的专业人员参加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主检人员应由主治(管)医(技)师以上或相应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第七条健康检查单位不得随意增减健康检查项目和频次。
必须接受上级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卫生监督机构质量控制、技术考核等全面监督管理。
每年定期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情况,按规定做好疫情、职业病报告和统计工作。
第八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人员必须遵纪守法、恪守医德、秉公办事、廉洁自律。
第九条各级政府行政部门每年要对本地区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单位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第三章工作程序和内容第十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制定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计划。
第十一条受检单位应按规定向卫生监督机构提交受检人员名单,并由受检单位负责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第十二条承担健康检查的单位根据卫生监督机构确定的受检人员名单,按规定的应检项目安排健康检查。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b9036402768e9951e738ce.png)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保证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质量,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指对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学生等按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从业前、从业和就学期间的健康检查,自1995年6月2日起执行。
基本信息条文卫生部令第41号执行时间自1995年6月2日起执行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保证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质量,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指对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学生等按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从业前、从业和就学期间的健康检查。
第三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由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二章单位管理第四条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在指定范围内开展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五条健康检查单位应设置候诊室、化验室、档案室及卫生间等,并配备相应仪器设备;要有健全的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X光检查和档案管理等常规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医护技术操作规范。
第六条健康检查单位应根据健康检查对象和内容确定相应的专业人员参加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主检人员应由主治(管)医(技)师以上或相应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第七条健康检查单位不得随意增减健康检查项目和频次。
必须接受上级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卫生监督机构质量控制、技术考核等全面监督管理。
每年定期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情况,按规定做好疫情、职业病报告和统计工作。
第八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人员必须遵纪守法、恪守医德、秉公办事、廉洁自律。
预防性健康检管理制度
![预防性健康检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655f74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e.png)
预防性健康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药品生产、化妆品生产、消毒产品生产、饮用水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等行业的从业人员。
第三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应遵循科学、公正、保密的原则,确保从业人员健康权益得到保障。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建立健康档案。
第六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应与职业病防治、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等工作相结合,形成联动机制。
第三章检查内容第七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包括以下内容:(一)一般项目:身高、体重、血压、视力、听力等;(二)传染病检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等;(三)职业病检查:根据不同行业特点,进行相应的职业病检查;(四)其他检查: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要求,进行其他相关检查。
第四章检查程序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提前向从业人员告知预防性健康检查的时间、地点、项目及注意事项。
第九条从业人员应当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预防性健康检查。
第十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应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承担,检查结果应当由具备资质的医生出具。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将检查结果告知从业人员,并对检查结果异常的从业人员进行跟踪管理。
第五章健康档案管理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一)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等;(二)预防性健康检查记录:检查时间、检查项目、检查结果等;(三)其他相关检查记录:如职业病检查、食品安全检查等;(四)健康评估及跟踪管理记录。
第十三条健康档案应当真实、完整、有效,并按照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要求进行保存。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对健康档案信息保密,不得泄露从业人员个人隐私。
预防性体检最新规定
![预防性体检最新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a5d5c5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8.png)
预防性体检最新规定
根据最新规定,预防性体检是一项重要的健康管理措施,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前进行干预和治疗,保障身体健康。
预防性体检的最新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预防性体检的内容和频率可能会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成年人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身体检查、实验室检验和特殊检查。
但是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人可能需要更加频繁的体检。
其次,预防性体检的项目也有所调整和增加。
除了传统的身高、体重、血压、视力等基本检查外,新规定还加入了一些新的检查项目,例如心脏超声、肺功能检查、骨密度检查等。
这些项目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此外,预防性体检也涉及到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遗传疾病风险,定制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此外,数字化医疗和远程医疗等新技术也可以为预防性体检提供更多的便利和选择。
最后,预防性体检的结果和隐私保护也得到了更加重视。
新规定强调医生对体检结果的解读和告知,为每个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此外,个人的体检数据和隐私也得到了更严格的保护,不会被滥用或泄露。
综上所述,预防性体检的最新规定主要包括调整体检的内容和
频率、增加新的检查项目、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加强体检结果的解读和隐私保护。
这些规定的出台旨在改善人们的健康管理水平,提高健康素养,促进全民健康。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预防性体检,关注自身健康,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ef7dd1551810a6f4248619.png)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法规类别】医疗保健【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1号【修改依据】卫生部关于修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部分内容的通知【法宝提示】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务院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失效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废止《农村助产人员管理条例(试行)》等25件部门规章的决定【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发布日期】1995.06.02【实施日期】1995.06.02【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1995年6月2日卫生部令第41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保证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质量,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指对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学生等按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从业前、从业和就学期间的健康检查。
第三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由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二章单位管理第四条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在指定范围内开展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五条健康检查单位应设置候诊室、化验室、档案室及卫生间等,并配备相应仪器设备;要有健全的临床检查、实施室检验、X光检查和档案管理等常规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医护技术操作规范。
第六条健康检查单位应根据健康检查对象和内容确定相应的专业人员参加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主检人员应由主治(管)医(技)师以上或相应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第七条健康检查单位不得随意增减健康检查项目和频次。
必须接受上级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卫生监督机构质量控制、技术考核等全面监督管理。
每年定期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情况,按规定做好疫情、职业病报告和统计工作。
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8f981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1f.png)
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预防性健康体检的管理,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预防性健康体检机构和个人。
第三条预防性健康体检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保密的原则。
第二章体检机构与人员
第四条预防性健康体检机构应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并按照规定开展体检服务。
第五条体检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和专业人员。
第六条从事预防性健康体检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并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体检项目与程序
第七条体检项目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个体健康需求确定。
第八条体检程序应包括预约、登记、体检、结果反馈和健康指导等环节。
第九条体检机构应制定详细的体检操作规程,并确保体检质量。
第四章体检结果与应用
第十条体检结果应真实、准确,并及时通知受检者。
第十一条体检机构应对受检者的个人信息和体检结果保密。
第十二条体检结果应用于指导受检者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对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体检机构和个人,将依法予以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如与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按新法律法规执行。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示例性的规定草案,实际的管理办法应由相
关领域的专家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制定,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批后
实施。
2023年预防性检查制度
![2023年预防性检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fabb5e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5.png)
2023年预防性检查制度是指在该年度中实施的一系列预防性健康检查措施,旨在通过早期发现和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2023年预防性检查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检查项目2023年预防性检查制度的检查项目将以全面、系统的方式进行设计,根据不同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进行分类,并结合流行病学数据和医学研究结果确定。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1. 基础检查项目:体重、身高、血压、体温、血液常规、尿液常规等。
2. 生活习惯及危险因素评估:吸烟、饮酒、饮食、运动、精神状态、职业暴露、遗传因素等。
3. 年龄相关性检查:例如针对特定年龄段人群的乳腺癌筛查、近视筛查、妇科检查、前列腺癌筛查等。
4. 常见疾病筛查: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乳腺癌、宫颈癌、大肠癌等。
5. 特殊人群定向检查:针对职业性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高危人群进行特殊的定向检查。
二、检查方式与周期2023年预防性检查制度将重点推行的检查方式为定期体检和巡回义诊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手段,使检查更加方便和高效。
具体方式如下:1. 定期体检: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制定相应的体检周期,例如成年人每年一次,老年人每半年一次,高危人群每季度一次等。
2. 巡回义诊:根据地区需求和人口分布,设置定期的巡回义诊点,提供免费或低价的预防性检查服务。
3. 远程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为一些偏远地区和特殊人群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预防性检查的便利。
三、宣传与鼓励机制2023年预防性检查制度将特别注重宣传与鼓励机制的建立,以增强公众对预防性检查的意识和参与度。
1. 多渠道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普及预防性检查的重要性、好处和方法。
2. 教育活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3. 社会激励措施:设立相关奖励制度,例如推出“健康先锋”称号、提供优惠福利等,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预防性检查。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9156cda1c7aa00b52acbf5.png)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文号】卫生部令第4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保证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质量,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指对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学生等按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从业前、从业和就学期间的健康检查。
第三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由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二章单位管理第四条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在指定范围内开展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五条健康检查单位应设置候诊室、化验室、档案室及卫生间等,并配备相应仪器设备;要有健全的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X光检查和档案管理等常规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医护技术操作规范。
第六条健康检查单位应根据健康检查对象和内容确定相应的专业人员参加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主检人员应由主治(管)医(技)师以上或相应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第七条健康检查单位不得随意增减健康检查项目和频次。
必须接受上级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卫生监督机构质量控制、技术考核等全面监督管理。
每年定期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情况,按规定做好疫情、职业病报告和卫生统计工作。
第八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人员必须遵纪守法、恪守医德、秉公办事、廉洁自律。
第九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要对本地区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单位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第三章工作程序和内容第十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制定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计划。
第十一条受检单位应按规定向卫生监督机构提交受检人员名单,并由受检单位负责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第十二条承担健康检查的单位根据卫生监督机构确定的受检人员名单,按规定的应检项目安排健康检查。
具体健康检查工作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
江西省涉及公共卫生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江西省涉及公共卫生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7f48e06c175f0e7dd137e1.png)
江西省涉及公共卫生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我省涉及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为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的管理,统一规范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的项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规定的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从事食品和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公共场所为顾客服务的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和消毒产品生产的人员等所进行的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以上所有从业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有毒有害作业、放射工作等从业人员所进行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另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从业人员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按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同级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确定符合条件的健康检查机构,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条健康检查机构必须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其开展的检查项目应与其获准的医疗执业范围(诊疗科目)相符.第六条健康检查机构应设候诊室、抽血室、肠道检查室、化验室、档案室等,并配备相应仪器设备及有健全的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X光检查和档案管理等常规体检工作程序。
健康检查机构应根据预防性健康检查的项目和内容确定相应的医学临床专业人员,主检人员应由具有临床类别相应科目执业医师资格的专业人员担任.第七条健康检查机构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履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职责,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自觉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每年定期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情况,按规定做好疫情报告和统计工作。
健康检查收费应严格按我省有关医疗收费统一标准执行,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和自设收费项目.健康检查机构应将检查收费标准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
第八条健康检查工作程序:(一)卫生监督机构应严格按照《江西省涉及公共卫生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项目一览表》(以下简称《一览表》,详见附件2)的规定确定相应职业的检查项目,并负责书面告知生产经营单位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告知内容包括规定的检查期限及检查项目、经批准的健康检查机构名单及地址、参加健康检查相关注意事项等。
《卫生局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卫生局健康检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b87becd4b73f242326c5fda.png)
《卫生局健康检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保证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质量,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指对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学生等按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从业前、从业和就学期间的健康检查。
第三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由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二章单位管理第四条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在指定范围内开展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五条健良检查单位应设置候诊室、化验室、档案室及卫生间等,并配备相应仪器设备;要有健全的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x光检查和档案管理等常规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医护技术操作规范。
第六条健康检查单位应根据健康检查对象和内容确定相应的专业人员参加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主检人员应由主治(管)医(技)师以上或相应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第七条健康检查单位不得随意增减健康检查项目和频次。
必须接受上级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卫生监督机构质量控制、技术考核等全面监督管理。
每年定期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情况,按规定做好疫情、职业病报告和统计工作。
第八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人员必须遵纪守法、恪守医德、秉公办事、廉洁自律。
第九条各级政府行政部门每年要对本地区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单位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第三章工作程序和内容第十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制定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计划。
第十一条受检单位应按规定向卫生监督机构提交受检人员名单,并由受检单位负责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第十二条承担健康检查的单位根据卫生监督机构确定的受检人员名单,按规定的应检项目安排健康检查。
具体健康检查工作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
第十三条健康检查单位应将受检人员的检查、检验等原始记录及健康检查结果报送卫生监督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1995 年6 月2 日卫生部令第41 号发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保证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质量,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指对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学生等按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从业前、从业和就学期间的健康检查。
第三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由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二章单位管理第四条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在指定范围内开展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五条健良检查单位应设置候诊室、化验室、档案室及卫生间等,并配备相应仪器设备;要有健全的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X 光检查和档案管理等常规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医护技术操作规范。
第六条健康检查单位应根据健康检查对象和内容确定相应的专业人员参加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
主检人员应由主治(管)医(技)师以上或相应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第七条健康检查单位不得随意增减健康检查项目和频次。
必须接受上级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卫生监督机构质量控制、技术考核等全面监督管理。
每年定期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情况,按规定做好疫情、职业病报告和统计工作。
第八条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人员必须遵纪守法、恪守医德、秉公办事、廉洁自律。
第九条各级政府行政部门每年要对本地区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单位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第三章工作程序和内容第十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制定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计划。
第十一条受检单位应按规定向卫生监督机构提交受检人员名单,并由受检单位负责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第十二条承担健康检查的单位根据卫生监督机构确定的受检人员名单,按规定的应检项目安排健康检查。
具体健康检查工作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
第十三条健康检查单位应将受检人员的检查、检验等原始记录及健康检查结果报送卫生监督机构。
第十四条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健康检查结果,对预防性健康检查合格者签发健康合格证明。
对不合格者提出处理意见并监督执行。
原始材料同时交受检单位或规定的存档单位存档。
第十五条卫生监督机构须按年度将管辖范围内的预防性健康检查情况统一汇总、分析并及时报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卫生监督机构。
第十六条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内容:(一)对从事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化妆品生产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人员,主要检查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和皮肤病等疾病。
(二)对有害作业人员和放射工作人员主要检查职业禁忌症、职业病及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三)对在校学生主要检查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以及常见病、传染病和地方病。
(四)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对预防性健康检查内容另有规定的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
(五)根据实际情况,确需增减的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具体项目,须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