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人格精神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性善论作基础,孟子提出一个著名观点,就是 “人皆可为尧舜”。“人皆可为尧舜”不等于 人皆可为尧舜” 人皆可为尧舜” “人皆为尧舜”,而是说人世间不存在不可逾越 人皆为尧舜” 的等级鸿沟,这就包含了早期的社会平等思想。 这是孟子和孔子思想的一大区别。孔子强调“ 这是孟子和孔子思想的一大区别。孔子强调“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臣父子要各 守本位,不可逾越其间的等级名分,同时孔子非 常强调“君子” 常强调“君子”、“小人”之别,“上智”、 小人”之别,“上智” “下愚”之别、“先知”、“后觉”之别,“大 下愚”之别、“先知” 后觉”之别,“ 人”、“小人”之别,简而言之,孔子重视的是 小人” 人间社会的等级差异,而且强化了这些差异,孟 子则认为人与人有共同性,而且更强调人和人的 共同性是以人性中本来就有的“ 共同性是以人性中本来就有的“善”为基础的。
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和人生观呢?我们可以从下面几 个方面来概括: 第一,中国文化首先肯定人性本善,凡是人皆有向善的本能,都可以 通过教育和学习而达到善的境界,而善的最终社会目标,乃是行“ 通过教育和学习而达到善的境界,而善的最终社会目标,乃是行“仁 政”与“王道”; 王道” 第二,中国文化围绕着向善的主题,对人的道德伦理提出了一系列规 范,其终极目标乃是造就“君子” 范,其终极目标乃是造就“君子”,人的一生,也就是不断向君子迈 进的过程; 第三,中国文化推崇人的智慧、毅力和勇气,认为智慧、毅力和勇气 是解决人生困境必不可少的因素,人应该是道德君子,但又不能只是 道德君子,同时还应该是智者、强者和勇者。
真正把人性本善的思想理论化的是孟子。孟子在中国最早 提出来人性本善的命题。他说:“ 提出来人性本善的命题。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 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在孟子 孟子·告子上》 看来,所谓“人性之善” 看来,所谓“人性之善”,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善性,是 不学而能” 良能” 不虑而知” 良知” “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是 超越人的出身经历和社会地位而为人所天然具有的东西, 他说:“ 他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 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告子 孟子· 上》)既然人之于口味、音乐、美色都有同样的取舍标准, 可见,人心都是相通的,人心相通的原因,又在于人心之 中都有一个“理义”,有了这个“理义” 中都有一个“理义”,有了这个“理义”,所以人心具有 同构性,这种同构性决定了人和人不仅是平等的,而且都 具有向善的本能。
孟子说过这样一段有名的话: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 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 侯危社稷,则变置。 侯危社稷,则变置。” (《孟子·尽心下 》) 孟子·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人民比国家重要,国家 比君王重要。君王得到老百姓拥护,才可以做君 王;诸侯、大夫是得到君王支持才能在其位的, 一旦诸侯、大夫对国家有威胁,那就要采取措施, 加以变更。
中国文化基本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后人 所说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所说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百 家虽然在很多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如何做 人、怎么生活这些基本问题上有着大体一致或相 近的结论,正是这种基本观念上的大体一致或接 近,决定了中国文化从此形成了思想的基本面。 这些思想的基本层面为社会不同阶层、族群所接 受,又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结构。文化的同构 型决定了中国必然趋向于同一,以后即使政权不 断更迭、朝代兴衰不止,中国文化的基本结构始 终不变,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人生观一直延续 至今。
为什么中国文化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一个根本的原因, 是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对人的关注上,中国文化从 根本上说就是人的文化,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对自 然的认识和了解上,中国文化相对较为薄弱。例如,在哲 学上,中国古代众多的哲学家就很少有人去探索世界的本 源、物质的构成等基本问题。把孔子、老子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等略作比较,马上就可以发现双方的差异——后者 柏拉图等略作比较,马上就可以发现双方的差异——后者 有关世界、物质等问题的论述构成了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 而老子、孔子很少涉及这方面的问题,他们谈论最多的乃 是人生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怎样做人、怎么生活的 问题。这样一个特点,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 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孟子把人性的善看成是人的“良知” 孟子把人性的善看成是人的“良知”、“良能”, 良能” 而“良知”、“良能”是人先天就具有的本能, 良知” 良能” 他特别举儿童为例来加以说明: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 无不知敬其兄也。 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尽心上》 ) 孟子·尽心上》 孟子的这些见解很值得我们注意。我们现在所说 的“良心”、“公德”,其实都是建立在性善论 良心” 公德” 和人生而平等的基础上的。
一个孩子掉进井里面临生命危险,这就立即激起旁观者的 惊骇与同情,以至于对孩子伸出援救之手。但是旁观者此 时的心理与行为并非为功利目的所驱使( 时的心理与行为并非为功利目的所驱使(结交其父母或博 取名声),亦非由生理原因所决定(不喜欢孩子的叫喊) 取名声),亦非由生理原因所决定(不喜欢孩子的叫喊),而 是旁观者会因为心被触动而采取行动。孟子由此断言,恻 隐之心是人的本性——“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隐之心是人的本性——“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人有这 样的恻隐之心就象有身体四肢一样必然。人们应该做的只 是在自己内心去找到、了解、保存、扩充它。假如一个统 治者能够把这种“不忍人之心”发扬光大,则“ 治者能够把这种“不忍人之心”发扬光大,则“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所以“不忍人之心” 足以保四海”。所以“不忍人之心”是人的本能,帝王的 成功是把这种本能加以发挥。儒家所说的“仁政” 成功是把这种本能加以发挥。儒家所说的“仁政”,实质 就是把人性的善发扬光大。
现在所说的“炎黄子孙” 现在所说的“炎黄子孙”,其问世的时间不过百余年。所 谓“炎黄子孙”,其实质是试图从族源上寻找华夏民族的 炎黄子孙” 最早起点。实际上华夏民族从来就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 而是由东西南北多个不同的民族融合而成的。现代考古发 现证明,中国文化存在着多个起源,北方的红山文化,黄 河流域的半坡文化,长江流域的姚姆渡文化,就体现了中 国文化的多样性。在历史上,中国和欧洲很相似,都存在 着多种文明,多个民族,但是欧洲最终是由多种文明、多 个民族而形成多个国家,中国则逐渐走向统一,统一的基 础,并不是因为某一个族群特别强大,而是因为存在着一 个统一的文化。中国是统一于文化,而非统一于某一族群、 某一政权。
人性本善的思想发源于孔子,孔子的学说是以“ 人性本善的思想发源于孔子,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 心的。《论语》中谈的最多的是“ 心的。《论语》中谈的最多的是“仁”,在孔子看来, “仁”并不是什么玄妙难言的东西, “仁”其实就是人的 本性,所以孔子简而言之:“仁者,人也” 本性,所以孔子简而言之:“仁者,人也”。但人到底是 什么,孔子并没有深入、系统的论述。孔子的论述很多, 但很少具体谈论人性。整部《论语》中只有一句“ 但很少具体谈论人性。整部《论语》中只有一句“性相近 也,习相远也”。以至于孔子的弟子子贡慨叹:“ 也,习相远也”。以至于孔子的弟子子贡慨叹:“夫子之 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虽然缺乏深入系统的论述, 但是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但是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概括,却奠定了中国 人生观的一个最基本的观念,就是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平 等、平均的思想后来在中国深入人心,在社会上影响非常 广泛,很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都与此思想紧密关联。
在孟子看来,人间的道德并不是后天形成的,也不是圣人 制定的,也不是只有个别人才能达到的,更不是上天强加 给人类的,而是在人的本性中本来就有的。正因为是人类 天性中本来就有的,所以,世间所有的人在理论上都可以 达到最高的境界,用孟子的术语说,就是人人皆可为尧舜。 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人高人一等,也没有任 何人低人一等,所有人都处在同一个等级上,没有例外, 没有特殊,没有差异。孟子的这些思想,是把人性论和国 家政治联系在一起,这和两千多年以后美国著名的《 家政治联系在一起,这和两千多年以后美国著名的《独立 宣言》 宣言》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当时制定美国宪法的那些先驱 者,也是开宗明义首先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者,也是开宗明义首先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并以此来 反抗早期资本主义的殖民制,从而赢得了人民大众的广泛 支持。
中国文化的人格精神
清华大学人文Baidu Nhomakorabea会科学学院 丁夏
“仁者,人也”——《论语》 仁者,人也”——《论语》
中国文化未必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化,但却 是传承最为稳定的文化。就起源的时间而言,中 国文化较之西亚的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要较为 晚出,但这两种文明都像是划过夜空的彗星,未 能长久留存于世,而中国文化则如横亘大地的长 城,历经劫难,虽然伤痕累累,却表现出惊人的 生存能力,至今仍屹立于世,影响卓著。在最近 的一个世纪,中国文化就走过了一个明显的“ 的一个世纪,中国文化就走过了一个明显的“否 定之否定”的过程,在日本“明治维新” 定之否定”的过程,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 中国也曾经试图同样“脱亚入欧” 中国也曾经试图同样“脱亚入欧”,五四新文化 运动以“打倒孔家店” 运动以“打倒孔家店”为标志,而过了将近百年 之后,传统文化又重回中国大地。
孟子同时又举人们都具有同情弱者、同情苦难的 倾向为例,说明即便不是儿童而是成人,也会面 对他人的不幸和苦难,自然而然地产生同情之心, 这种同情,孟子称之为“不忍人之心” 这种同情,孟子称之为“不忍人之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 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 孟子· 上》)
孟子又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 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 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告子上》 这里的“人皆有之” 这里的“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一方面体现了人性的共同性,另一方面,它们 是非之心,一方面体现了人性的共同性,另一方面,它们 又构成了人间道德的基础,也就是说,人间最基本的四种 道德品质“仁义礼智” 道德品质“仁义礼智”其实就是从这四种人性最基本的共 同性中分别生长出来的。
因为强调人性本善,强调人的共同性,从这样的 “人性论”出发,孟子发展出他的“民本论”观 人性论”出发,孟子发展出他的“民本论” 念。“人性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础,“民本论” 念。“人性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础,“民本论” 是“人性论”在社会方面的延伸和运用,如果没 人性论” 有“人性论”,自然也就不可能有“民本论”, 人性论”,自然也就不可能有“民本论” “人性论”和“民本论”之间,是因果关系,也 人性论” 民本论” 是逻辑关系,“民本论” 是逻辑关系,“民本论”最核心的内涵,是建立 在人性本善上的社会公平,是以社会最大多数人 的利益为重,而不是只强调少数人的利益,同时 反对把少数人凌驾于多数人之上,在孟子看来, 理想的社会是以“ 理想的社会是以“民”为基础的,民之所愿,民 之所欲,民之所利,应该成为整个社会追求的最 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