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吴汉何尝杀妻》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10《吴汉何尝杀妻》课件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10《吴汉何尝杀妻》课件 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96d1da04a1b0717fd5dd9a.png)
提示:课文用于否定“吴 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的证据, 既有具体的史料,又有对史料 的整体把握。
论 据 四 《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
匆忙、仓促
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从吴汉的为人来看,“杀 妻”不可能。如有,史书定要大 书特书,决不至于一字不提。
对史料的总体把握:
“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 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 的事实根据。”
《三国志》记载,曹操在三国历史上 “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 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 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 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 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 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 望施,分毫不与”。从正史中看,曹操是 中国历史上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 家。
课题释疑
吴汉何尝杀妻
吴汉未尝/没有杀妻
作者用一个问句做题目有什么好处?
为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 兴趣;而且题目用反问句,感情强烈, 充分而明确的表达了作者对这类舞台 剧本的看法,使读者一目了然。
整体感 知课文,复 述《吴汉杀 妻》的故事 情节。
思 考探 究
作者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 实性,提出了哪些论据?哪个论据是 说服力最强的?
• 读准字音 马南邨 篡位 燕薊 自刎 诬害 校订 祠堂 • 理解词义 (1)死心塌地: 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由衰微而复兴(多指国家)。 (2)中兴: 匆忙,仓促。 (3)造次: (4)殊不知: 竟不知道。 (5)无稽: 毫无根据。稽,查考。
吴汉何尝杀妻
从题目中可以知道作者的态度吗?
‚何尝 ‛是什么意思?
观点: 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 杀妻《后汉书》必记 论据充分
论 据 四 《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
匆忙、仓促
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从吴汉的为人来看,“杀 妻”不可能。如有,史书定要大 书特书,决不至于一字不提。
对史料的总体把握:
“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 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 的事实根据。”
《三国志》记载,曹操在三国历史上 “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 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 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 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 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 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 望施,分毫不与”。从正史中看,曹操是 中国历史上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 家。
课题释疑
吴汉何尝杀妻
吴汉未尝/没有杀妻
作者用一个问句做题目有什么好处?
为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 兴趣;而且题目用反问句,感情强烈, 充分而明确的表达了作者对这类舞台 剧本的看法,使读者一目了然。
整体感 知课文,复 述《吴汉杀 妻》的故事 情节。
思 考探 究
作者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 实性,提出了哪些论据?哪个论据是 说服力最强的?
• 读准字音 马南邨 篡位 燕薊 自刎 诬害 校订 祠堂 • 理解词义 (1)死心塌地: 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由衰微而复兴(多指国家)。 (2)中兴: 匆忙,仓促。 (3)造次: (4)殊不知: 竟不知道。 (5)无稽: 毫无根据。稽,查考。
吴汉何尝杀妻
从题目中可以知道作者的态度吗?
‚何尝 ‛是什么意思?
观点: 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 杀妻《后汉书》必记 论据充分
10.《吴汉何尝杀妻》公开课优质课课件
![10.《吴汉何尝杀妻》公开课优质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a547c87f1922791688e8d5.png)
作者要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 提出哪些论据?
《后汉书·吴汉传》“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 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 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以吴汉家庭关系很正常,证明没有“杀 妻”之类的变故。
二、找一找
你都找对了吗?
作者要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 提出哪些论据?
尝:曾经 让:责怪,埋怨 之:指代吴汉之妻 遂:于是 以:把 昆:哥哥
翻译:吴汉曾经出征,妻子在后方置买 了田地。昊汉回来(后),责怪她说: “军队在外打仗,将士的给养都不够, 你在后方为什么还要买这么多田宅呢 ?” 于是(把田宅)都分给了兄弟亲戚家。
第7段:“汉但修里宅,不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 不作祠堂也。”
汉代刘珍的《东观记》:“汉但修里宅,不 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也。”
以吴汉夫人的名位正常,证明没有引起 “杀妻”之类变故的可能。
二、找一找
你都找对了吗?
《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 次不能以辞自达”。
以吴汉的为人,证明“杀妻”不可能。
二、找一找
你都找对了吗?
作者要否定“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 提出哪些论据?
《后汉书·吴汉传》的记载:“吴汉字子颜, 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 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 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从吴汉的生平,证明吴汉未尝杀妻。
二、找一找
你都找对了吗?
初三(4班)语文公开课
何尝 吴 汉 杀 妻
邓 拓
一、说一说
对此,你有何感想?
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罗贯中《三国演义》笔下的曹操是奸诈、 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吴汉何尝杀妻》课件(81张PPT)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吴汉何尝杀妻》课件(8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08ba355901020207409ce6.png)
说说你对曹操的认识
戏曲舞台上的的曹操是奸诈、残 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三国志》记载,曹操在三国历史上 ‚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 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 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 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 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 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 望施,分毫不与‛。从正史中看,曹操是 中国历史上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 家。
《燕山夜话》包括一百五十多篇文章。林彪 、江青等人,出于整垮北京市委,进而搞 乱全国,乱中夺权的阴谋,对《三家村札 记》和《燕山夜话》最先举起了屠刀。文 痞姚文元《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 的作者横加罪名,《燕山夜话》变成了“ 反党黑文,“三家村”被打成“反党集团 ”,制造了一起震动全国的特大冤案。邓 拓因此而含冤自尽,成为“四人帮”一九 六六年大兴文字狱的第一个牺牲者。 邓拓的杂文重史识、史论,抓住现实,旁 征博引,含蓄委婉,可谓雅俗共赏。
邓
拓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利用论据说明自己的观点,学习怎样 更有效地组织论证过程。 2.仔细学习作者严密的逻辑论证过程,提高 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文章结构,找出论点、论据及论证 方法。 2.找出作者的观点和要表达的思想、态度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不迷信盲从的独立精神。 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质疑精神。
一九六一年,邓拓应《北京晚报》的要求 ,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以马南邨 为笔名。在此之后,他又与吴晗、廖沫 沙同志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了 《三家村札记》的专栏。这些杂文旗帜 鲜明、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 炼、妙趣横生、富有寓意,博得了广大 读者的欢迎和支持。全国许多报刊、杂 志效仿这一做法,开设了类似的杂文专 栏,为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文苑增添了生气。
秋语文九上第10课《吴汉何尝杀妻》教学课件
![秋语文九上第10课《吴汉何尝杀妻》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02320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2.png)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D ) A.燕.蓟(yān) 篡.位(chuàn) 无稽.(jī) B.王莽.(mǎng) 自刎.(wěn) 质.厚(zhǐ) C.潼.关(tóng) 典籍.(jì) 名臣.(chén) D.奉诏.(zhào) 给.事(jǐ) 校.定(ji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A.投机取巧 面面俱到 死心踏地 B.杀父之仇 举一反三 漠不关心 C.大书特书 披星带月 滔滔不绝 D.自以为是 事半工倍 埋头苦干 (【解析】A项踏—塌 C项带—戴 D项工—功)
12.作者为何对好友读成功学著作少有赞赏之意? (1)成功学著作只能暂时刺·激一下阅读者的神经。 (2)成功学著作并不能真 正使阅读者精神焕发,志存高远。 (3)为下文引出“读书是关乎心灵的事” 的观点作铺垫。 13.作者认为好书具有怎样的特点? (1)好书应当触动思想和心灵而不以励志为直接目的。 (2)通过帮助读者一 步步建设心灵,使读者自觉地实现自我价值。
1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好书的作用? (1)好书让人心生敬畏,并激励人不断地学习。 (2)好书能培养人的心性, 砥砺人的品格。 (3)好书促人自省自知,教人成为自己。 (4)好书可使人心 境开阔,学会尊重他人、环境和自己。 15.作者认为成功的含义和条件各是什么? (1)真正的成功是在自身最喜欢的领域做出成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__(2)走向这种成功的条件是心灵丰盈,意念坚定。
10.吴汉何尝杀妻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吴汉何尝杀妻配套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吴汉何尝杀妻配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dafa3a3b3567ec102d8af3.png)
14.这篇课文告诫编者不可捏造史实,胡编乱造。现实生活中, 戏说历史的电视剧屡见不鲜,请以“我看‘戏说’”为题,谈 一谈你对这类作品的创作原则或社会效应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戏说”能增强故事的娱乐性,满足人们的好 奇心理,同时能使故事符合现代人的理想和主观愿望。 示例二:“戏说”对历史人物、事件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张冠 李戴,移花接木,不利于人们学习真正的历史文化知识,使人 们特别是青少年很难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出正确观点,随即以四个可信的史料从吴汉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加以论证,在确立自己观点的同 时达到驳倒对方论点的目的。结论鲜明有力,结构清晰完整。 答案:叙述剧情 生平 吴汉的家庭和夫妇关系 吴汉为人
阅读“然而,这些证明还不够有力”至结尾,回答5~8题。 5.从内容判断,选文第一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特殊段落的作用。可抓住关键词和句意进行 判断。“然而”说明本段意思与上段不同;“这些”与上段意思 关联;最后一句为设问,答案必定在下段。由这些内容可知, 本段作用应为承上启下。 答案:承上启下。
3.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 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 ) (2)汉朝潼关总兵吴汉,娶了王莽的女儿为妻。王莽篡位以 后,下令捉拿汉宗室刘秀。( ) 答案:(1)议论 (2)记叙
4.根据课文结构内容填空。 作为驳论文,作者首先________,作为批驳的靶子,并提
九年级语文上册《吴汉何尝杀妻》课件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吴汉何尝杀妻》课件 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bc09e158f5f61fb7366679.png)
作者简介
邓拓,笔名马南邨,当代历史学家、 杂文家。曾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 晋察冀新华分社社长等。解放后曾任 《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等。 邓拓毕生笔耕不辍,热情讴歌中国 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 成就,对“左”倾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了 无情的揭露和坚决的斗争。 在广大群众的心目中,邓拓的名字是 与《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连在 一起的。
《康熙王朝》此剧中不乏涉台的“历史败笔”:
一是康熙二十八年施琅替郑经夺回金厦。史实是施琅 在清顺治十三年即已降清,在康熙元年被封为福建水师提督, 而金厦在康熙十九年即被大清收复。 二是康熙三十二年收复台湾。历史事实是,康熙二十二 年施琅率军收复台澎。 三是清军功陷台湾,郑经自刎。历史上,郑经早死于康 熙二十年正月,台湾由其次子郑克爽降清。 四是康熙把台澎合成一县,命魏东亭去当县令。实际上, 清在台设立一府县,由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 五是康熙下密旨给姚启圣,令施琅不得入台。而事实是, 收复台湾后,施琅不仅入台接受郑克爽投降,而且在台三个 多月进行安抚。
• 读准字音 马南邨 篡位 燕薊 自刎 诬害 校订 祠堂 • 理解词义 (1)死心塌地: 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由衰微而复兴(多指国家)。 (2)中兴: 匆忙,仓促。 (3)造次: (4)殊不知: 竟不知道。 (5)无稽: 毫无根据。稽,查考。
课 题 释疑
作者用一个问句做题目,是为了造成悬念, 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它本身就是答案,读 者一目了然。
从吴汉夫人的名位正常,证明没有引起 “杀妻”之类变故的可能。
论 据 四 《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少文,
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匆忙、仓促
从吴汉的为人来看,“杀妻”不可能。 如有,史书定要大书特书,决不至于一 字不提。
吴汉何尝杀妻课件ppt
![吴汉何尝杀妻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4b7434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7.png)
作者根据收集到的素材,开始构思小说的情 节和人物关系。
写作过程
出版发行
作者在构思完成后,开始了漫长的写作过程 ,期间多次修改和润色,力求使小说更加完 美。
经过几年的努力,小说终于在某出版社出版 发行,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04
《吴汉何尝杀妻》的主要内 容和思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吴汉何尝杀妻》的主要内容
背景介绍
该剧是中国现代话剧的代表作之一, 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03
艺术价值
该剧的艺术价值非常高,不仅在思想 上具有深刻的意义,而且在艺术表现 上也具有很高的水准。
06
总结与反思
对《吴汉何尝杀妻》的总结
故事背景
讲述了吴汉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和影响,以及他在战争中的表现 和成就。
故事情节
描述了吴汉在战争中如何指挥军 队,如何战胜敌人,以及他与士 兵之间的关系。
故事主题
探讨了吴汉的性格特点、领导风 格以及他在战争中的思考和决策 方式。
对《吴汉何尝杀妻》的反思与启示
历史角度
重新审视了吴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以及他在战争中的作用和意义。
文化角度
探讨了《吴汉何尝杀妻》这一故事的 文化内涵和价值,以及它在中国文化 中的地位和影响。
个人角度
反思了吴汉的领导风格、思考方式和 行为举止,以及这些因素对自己在生 活和工作中的启示和影响。
探讨《吴汉何尝杀妻》所反映的历史 意识,包括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 对历史事件的看法等。
要点三
文化内涵
分析《吴汉何尝杀妻》所蕴含的文化 内涵,包括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等。
05
《吴汉何尝杀妻》的艺术风 格和影响
《吴汉何尝杀妻》的艺术风格
吴汉何尝杀妻.ppt
![吴汉何尝杀妻.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2df07731b765ce0508144f.png)
一些作品对原有经典著作的改编新编也 “蔚然成风”。新编话剧《红岩》中,江姐与 许云峰成了一对男欢女爱的情人,叛徒甫志高 一口天津话,满嘴骂大街,说江姐“越来越 骚”,若招供可以奖励别墅、帅哥……新编小 说《沙家滨》面世,更使民怨沸腾,秀外慧中 的抗日女英雄阿庆嫂竟成了胡传魁的姘头、郭 建光的情妇,成了一个风流成性的“潘金莲”, 令人瞠目结舌。照此下去,包公也会被“改造” 成为一个贪官,岳飞可以“改造”成为大卖国 贼,雷锋也将被“改造”成一个缺德的自私 鬼……
决不至于一字不提。”
探究:上述论据是如何推理出“吴汉杀妻” 的结论的?
“如果吴汉确曾杀过王莽的女儿而后投 奔刘秀,那末,在《后汉书》上一定要大书 特书,夸奖他的忠孝,决不至于一字不提。”
本文的论据和结论可组成如下推理:
如果吴汉确曾杀妻,那么《后汉书》必有记载 《后汉书》没有吴汉杀妻的记载 所以,吴汉未尝杀妻
作者简介
邓拓,笔名马南邨,当代历 史学家、杂文家。曾任《晋察冀 日报》社社长、晋察冀新华分社 社长等。解放后曾任《人民日报》 社社长、总编辑等。 邓拓毕生笔耕不辍,热情讴 歌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和社 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对“左”倾 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和坚决的斗争。 在广大群众的心目中,邓拓的 名字是与《燕山夜话》和《三家 村札记》连在一起的。
匆忙、仓促
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从吴汉的为人来看,“杀妻”不可 能。如有,史书定要大书特书,决不至 于一字不提。
最主要、具有根本意 义的是哪一条证据?
文中的哪一句话最重要?
“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 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 前 据。” 后
照 应
学会对史料的总体把握
“如果吴汉确曾杀过王莽的女儿而 后投奔刘秀,那末,在《后汉书》 上一定要大书特书,夸奖他的忠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文章第四段引用史料的作用是什么? 引用史料,增强论据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10.《吴汉杀妻》这一出戏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是什么?作者写此文的 目的是什么? 剧作者的本意是通过“杀妻”来体现吴汉的“忠”“孝”,抬高吴汉的身价,但 “杀妻”完全是无中生有地强加在吴汉的头上的,所以却反而诬害了吴汉。 作者一方面告诫人们“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 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另一方面指责剧作者“把历史 故事编成戏剧,虽然不必要照搬史实,但是也不应该捏造情节,胡编乱 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D ) A.燕.蓟(yān) 篡.位(chuàn) 无稽.(jī) B.王莽.(mǎng) 自刎.(wěn) 质.厚(zhǐ) C.潼.关(tóng) 典籍.(jì) 名臣.(chén) D.奉诏.(zhào) 给.事(jǐ) 校.定(ji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A.投机取巧 面面俱到 死心踏地 B.杀父之仇 举一反三 漠不关心 C.大书特书 披星带月 滔滔不绝 D.自以为是 事半工倍 埋头苦干 (【解析】A项踏—塌 C项带—戴 D项工—功)
10.吴汉何尝杀妻
1.走近作者 邓拓(1912~1966),当代历史学家、杂文家,1961年3月,开 始以“马南邨”为笔名在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开设《燕山夜 话》专栏,在《前线》杂志开设《三家村札记》专栏,发表了 大量切中时弊的杂文。
2.结构图解 舞台艺术 ↓
吴汉不忍杀妻
妻自刎
历史真实 ↓
吴汉未娶王莽之女 夫妻未见变故 名位正常 为人质厚,少文
4.(2014,包头)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包头的夏季,绿树成行,鲜花盛开,让人感觉到不仅是生产钢 铁的钢城,也是使人心旷神怡的树城、花城。 B.“神舟”回归地,煤海书法城——如今内蒙古的中西部,也与科技 文化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C.寸草不生的戈壁滩,高大连绵的胡杨林,纵横起伏的大沙漠, 构成了阿拉善盟独特的自然景观。 D.一个人能不能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要有远大的理想, 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的。 (【解析】A.结构混乱 B.赘余 D.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句式杂糅)
6.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 (1)汉朝潼关总兵吴汉,娶了王莽的女儿为妻。( 举例论证 ) (2)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引用论证) (3)必定要从正面找出更有力的证明材料,才可以令人心服。 ( 道理论证 )
认真阅读课文第二、三、四段,思考问题。 7.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写这一段内容有什么作用? 主要介绍《吴汉杀妻》的剧情。简要交代剧情,树立起批驳的靶子,为 后文反驳做准备。 8.文章第三段中“那位剧作者显然以为这样可以抬高吴汉的身份,殊不知 在我们看来,这样反而诬害了吴汉”这一句,该怎样理解? 实际上是在批评剧作者的愚昧以及封建观念。按照今天的观念,每个人 都有独立的人格与尊严,因此,即使吴汉真娶王莽的女儿为妻,后来扶 助刘秀也不该杀妻。因为王莽有罪,女儿并没有罪。
5.难点突破 如何理解“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 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澄清“吴汉何尝杀妻”的具体史实, 为吴汉平反,而是借对它的澄清来指导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 的认识,为现实生活服务。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尚书·大禹谟》) 【译文】不加考据、捕风捉影的话不要随便听,没有经过广泛 咨询的计谋不要随便用。 【感悟】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现实生活中,不能 道听途说,轻信妄言,凡事都要深入调查,以事实为根据,善于 听取众人意见,集思广益,认真分析参考。
差距大
3.主题解说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以丰富的史料,批驳了“吴汉杀妻”的说 法,有力论证了“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 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的观点,从而说明了 历史剧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态度:不可胡编乱造。
4.重点聚焦 师:请你从文中找到直接否定“吴汉杀妻”论据的句子。 生甲:《后汉书·吴汉传》记载:“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 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 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生乙:《后汉书·吴汉传》“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 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 家。” 生丙:汉代刘珍的《东观记》:“汉但修里宅,不起第。夫人先 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也。” 生丁:《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 达”。
11.文章第二、三段证明了什么?最后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文章第二、三段证明“吴汉杀妻”是无稽的,最后得出“不应该捏造情节, 胡乱编造像《吴汉杀妻》这样的剧本”。
读书关乎心灵(2014,包头) 胡晓红
近日见三五好友在网上发表读书照片,并附几句评价。对此我最初只匆 匆一扫,觉得朋友很勤奋,工作之余仍能把一些时间腾给读书,心中颇 为赞赏。但是再关注他们读的书,发现其中成功学著作、名人自传、励 志书籍居多,赞赏之意便少了几分。
3.下列词语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D ) A.为什么要无.中.生.有.地硬把“杀妻”的情节,安在吴汉的头
上。(本来没有的事,凭空说成有) B.吴汉果然死.心.塌.地.随刘秀去打天下。(形容主意已定,决不
改变) C.这些都证明“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毫无根据) D.在《后汉书》上一定要大.书.特.书.。(装订成册的著作)
5.请在横线处填写对应的人物。 阅读名著能启迪思想,引领人生。读施耐庵的《水浒传》,能让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景阳冈打虎”的_____武__松__等梁山好汉的英雄气 概;读鲁迅的《朝花夕拾》,能让我们从 _____藤__野__先__生__身上,学 到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读罗曼·罗兰的 《名人传》,能让我们在贝多芬、米开朗琪罗、___列__夫__·_托__尔__斯_三泰 位伟人身上,体会到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勇于担当的伟大情怀; 读《傅雷家书》,能让我们领悟到遇困难不气馁,要有国家民族荣 誉感的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