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第三章 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

合集下载

贵州省情教学大纲

贵州省情教学大纲

《贵州省情》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贵州省情”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照“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开展教学。

了解: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知道,对其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及人物、事件等能够清楚;掌握: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并把握,对一些基本特点和知识要点能够识记并适当分析;重点掌握: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把握,对重点问题能够深入分析,同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课程教学以文字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为依据,采用课堂教学、网上辅导、教学讨论、学生自学等形式开展教学。

文字教材是整个课程的主要框架和总体内容,需要学生全面阅读和深入理解;课堂教学主要讲授课程的主干线索,进行重点和难点分析;网上辅导以丰富全面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课件、互动式的测试,全面强化课程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并拓展思维方式;教学讨论是对课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专题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网上讨论,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学生自学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所提供的教学媒体和资源,系统而全面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消化、吸收,认真完成平时作业,深入思考实际问题,切实提高知识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系统讲授课程的主干线索,进行重点、难点内容分析,布置平时作业并进行讲评,组织教学讨论,给学生答疑解惑,并指导学生开展网上学习、小组讨论和课程实践等。

要求详细批改学生的平时作业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环节,正确评定学生的平时考核成绩。

课程教学内容结束后认真组织期末复习,负责期末考试出题和评阅试卷,并最终评定学生课程学习的综合成绩。

二、教材及参考资料文字教材:贵州省高校统编通用教材《贵州省情教程》。

参考资料:主要是“贵州省情”课程网页上的教学媒体和资源。

网址: 三、课堂教学课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特殊的地理环境(一)教学重点、难点问题1、贵州地貌的特征和类型。

2、贵州在生物、能源、矿产、自然风光等方面的自然资源优势。

贵州省情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贵州省情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贵州省情教程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3.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4.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

5.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6.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

7.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8.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二、单项选择题1.从点上看,全省最高点是:(A)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2.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B)位。

A、5B、6C、7D、83.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D)。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4.解放后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不断变化,体现了工业化加快的过程。

按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贵州在1999年实现了(B)的历史性转变。

A、由一、二、三向三、二、一B、由二、一、三向二、三、一C、由二、三、一向三、一、二D、由二、一、三向一、三、二5.2008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B)亿元大关,比1949年增长63.33倍。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作业一一、填空题: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3、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4、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5、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 176167 )平方千米。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6、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7、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8、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3年12月31日共设了( 4 )个地级市、(3 )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二、单项选择题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A )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2、贵州从面上看,全省最低处是:( B )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3、贵州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 D )A、赫章韭菜坪B、玉屏C、威宁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B )A、綦江B、乌江C、南盘江D、清水江5、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气候是( A )A、干旱B、秋风C、凌冻D、冰雹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 D )A赫章 B 玉屏 C 威宁 D 铜仁7、( B )是贵州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

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B、喀斯特地貌发育C、高原山地 D、盆地8、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 D )位A、7B、8C、9D、69、在贵州省总面积中耕地面积占( C )。

A、43、55%B、%C、%D、%10、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C)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1、( C )文化能证明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

贵州省情

贵州省情

2009年05月22日赵汝昌“贵州省情”课程期末复习指南安顺市电大赵汝昌孙中云2009年5月期末复习纲要第一章特殊的地理环境第一节自然环境一、喀斯特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

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优势。

三、乌江,赤水河,南、北盘江和红水河的特征。

四、耕作条件的特点。

五、植被的种类和分布特点。

第二节自然资源一、主要生物资源的特点。

二、能源资源的优势条件。

三、矿产资源的突出特征。

四、自然风光资源的特点。

第三节行政区划一、目前贵州的行政区划现状。

第二章悠久的发展历史第一节从古夜郎到贵州一、“观音洞文化”的特点和地位。

二、夜郎的区位和突出特点。

三、隋唐时期的“土流并治”,以及经制州、羁縻州和藩国的含义。

四、贵州名称的由来。

第二节从贵州建省到贵州解放一、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意义。

二、改土归流对贵州发展的影响。

三、乾嘉起义、咸同起义的概念和“三大教案”在全国的历史影响。

四、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贵州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一、“三大改造”的含义。

二、计划经济及“一五”时期贵州的工作重点。

三、“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开创贵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开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

二、90年代制定和实施的“三大战略”。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

第三章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第一节人口发展与多民族共同繁荣一、当代人口发展特点。

二、当前贵州的民族构成。

第二节贵州民族的主要特点一、贵州民族的分布及居住特点。

二、贵州民族的语言文字状况及文化、宗教概况。

第三节民族区域自治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目前贵州民族区域自治的现状。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第四章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第一节经济发展概况一、贵州国民经济的发展现状。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意义。

第二节农业和农村经济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

贵州省情作业

贵州省情作业

贵州省情作业一、填空题: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3、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4、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5、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 )平方千米。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6、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7、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8、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3年12月31日共设了(4 )个地级市、(3 )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二、单项选择题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 C )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2、贵州从面上看,全省最低处是:( B )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3、贵州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D )A、赫章韭菜坪B、玉屏C、威宁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B )A、綦江B、乌江C、南盘江D、清水江5、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气候是(A )A、干旱B、秋风C、凌冻D、冰雹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D )A赫章 B 玉屏 C 威宁 D 铜仁7、( B )是贵州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

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B、喀斯特地貌发育C、高原山地D、盆地8、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 D )位A、7B、8C、9D、69、在贵州省总面积中耕地面积占( C )。

A、43、55%B、9.38%C、26.68%D、3.6%10、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C)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1、( C )文化能证明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第四版平时作业答案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第四版平时作业答案

6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人口(A )活动而形成的。 A、迁徙 B、出生 C、战争 D、动荡
2.贵州少数民族有的存在自己的文字。有一种从字形看有的类似于甲骨文或金文,有的 则是仿汉字倒写或反写,被称为“反书” 。它是(C )族的古老的文字。 A、彝 B、仡佬 C、水 D、瑶
5
7. 在 1915 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 茅台酒)和( 都 匀毛尖) 。 8. 解放时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为一、二、三,第一产业占有绝对优势。在(1992) 年第二产业超过第一产业,使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变化为二、一、三。 9.贵州在(1998)年实现了自 1957 年以来全省农村粮食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 10. 贵州工业的结构比例 1978 年是资源开发型的重工业占优势,到 2011 年从轻重工业 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看, (重工业)仍占优势。 11. 1949~2010 年,贵州已探索出一条与轻工业相协调的(资源)型、 资源转换)型 ( 相结合的重化学工业道路。 12.贵州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根据山区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的原则,小城市建设(突出重点) ,全面推进。 13.贵州的交通运输以陆路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 ) 、高 等级公路和(电气化干线铁路)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支线铁路相配合,以内河航道、民 用航空为延伸的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南 下出海大通道。 14. 贵州电信业,已具备有完善的包括装备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的电信通信网络, 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以国际接轨,以( 光导纤维电缆 )传输为主、 (数字微波)和卫星 传输为辅的,综合化、立体化、数字化的现代电信通信网络。 15.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 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 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颇受旅游者 欢迎。 16.金融业包括( 银行)业、 保险)业和(证券业 ) ( 。

贵州省情复习思考题

贵州省情复习思考题

贵州省情复习思考题第一篇:贵州省情复习思考题贵州省情复习思考题1、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

P33-35答: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

既有水上石林又有旱地石林,既有高山石林又有洼地石林,既有灰白色石林又有黑褐色石林,天星桥石林、银滩石林、修文回水石林、奢香石窗石林、兴义泥凼石林、荔波喀斯特石林。

2.瀑布与峡谷多而壮丽。

黄果树瀑布群、赤水十丈瀑布群、中洞瀑布、马岭河大峡谷、乌江三峡、六广河七峡、关岭花江大峡谷、黄平飞云大峡谷、开阳南江峡谷。

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

织金洞、龙宫、天河潭、晴隆大厂石膏巨晶洞、修文多缤洞、兴义飞龙洞、铜仁九龙洞。

4.森林美景多。

梵净山林海、习水原生林、茂兰卡斯特原始森林、大方百里杜鹃、赤水竹海。

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

潕阳河、赤水河、杉木河、红枫湖、百花湖、万峰湖、草海、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石阡县城南温泉。

2、贵州有哪些土壤类型?其耕作条件有何特点?P23-24 答:1.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

2.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达。

3.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4.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3、为什么说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P42 答:贵州高原纬度低,海拔较高,气候温和,不仅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繁衍生长,也适宜人类生存和繁衍。

大量的天然溶洞为古人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多种动植物资源为古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出露有利于古人类打制各种石器。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P45 答: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是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

二是在贵州大规模的屯田。

5、改土归流对贵州的发展有什么影响?P47-48 答:使贵州真正意义上进入封建社会,改土归流后,朝廷对贵州的行政区划和行政建制作了较大的调整。

二是对贵州的疆域作了较大调整。

6、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贵州省情题目及答案1

贵州省情题目及答案1

贵州省情题目及答案1第一篇:贵州省情题目及答案1一、填空题1.(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2.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3.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4.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6.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8)个县级单位。

7、(黔东南州)的重晶石储量居全省第一,具有“中国重晶石之乡”的美称。

8、贵阳市的市树为樟树和(竹子)10、贵阳市被称为(森林之城),12、遵义市素有(黔北粮仓)之称,13、(娄山关)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

14、(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

15、六盘水市,即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特区字头而得名。

16、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因其境内煤矿资源丰富,素有(西南煤海)之称。

17、六盘水夏季“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具有唯一性,可称(凉都)。

18、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安顺地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19、贵州省现有的四个地级市分别是(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安顺市)。

22、安顺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21、毕节地区是(乌江)、(赤水)、(北盘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2、(咸宁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2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亚洲最大的(磷矿肥)基地。

2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黔东南)25、(欠发达、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26、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27、.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30、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贵州省情》第三章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

《贵州省情》第三章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

《贵州省情》第三章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第三章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1【单选题】1949-2011年,贵州全省人口由1416.4万增加到( )万。

A、4233.44B、4333.44C、4238.44D、4438.44我的答案:C2【单选题】贵州省1953年7月1日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人口有( )万。

A、1603.73B、1503.73C、1416.5D、1416.53我的答案:B3【单选题】2015年贵州省全省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A、3529.5B、3528.5C、3326.5D、4500.5我的答案:A4【单选题】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为( )万。

A、401.12B、402.3C、403.2D、401.16我的答案:D5【单选题】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 )。

B、33%C、26%D、21%我的答案:C6【单选题】贵州省侗族主要分布在( )各县。

A、黔西南自治州B、六盘水市C、毕节市D、黔东南自治州我的答案:D7【单选题】贵州省彝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市各县,( )各县。

A、铜仁市B、遵义市C、贵阳市D、六盘水市我的答案:D8【单选题】贵州省羌族主要分布在石阡县、( )。

B、黄平县C、纳雍县D、金沙县我的答案:A9【单选题】贵州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平塘、独山、( )等县。

A、黔西B、惠水C、瓮安D、开阳我的答案:B10【单选题】贵州瑶族主要分布地不包括下列那个地方( )。

A、丹寨县C、荔波县D、麻江县我的答案:D11【单选题】贵州白族主要分布地不包括下列那个地方( )。

A、独山县B、大方县C、织金县D、赫章县我的答案:A12【单选题】贵州蒙古族主要分布地不包括下列那个地方( )。

A、大方县B、赫章县C、织金县D、石阡县我的答案:B13【单选题】贵州壮族主要分布地不包括下列那个地方( )。

A、从江县B、黎平县C、纳雍县D、独山县我的答案:C14【单选题】解放前,贵州( )、水族、布依族、侗族有过“土俗字”。

贵州省情教育4-6章课件

贵州省情教育4-6章课件

第四章 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贵州民族的主要特点
民 族 特 点
贵州民族的分布及居住特点
1.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 主要分布汉族; 2.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及毕 节、六盘水等各县主要分布苗 族; 3.黔南、黔西南及安顺、六盘 水等主要分布布依族; 4.铜仁玉屏、江口、石阡、万 山区及黔东南自治州各县主要 分布侗族。 1.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 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 侗、藏缅等语族; 2.少数民族语言均属汉族语系, 分属苗语、瑶语、壮傣语、侗 水语、彝语5个雨支。 1.民族文化:音乐、舞蹈、喜 剧、民族节日、民族风俗; 2.宗教信仰,贵州少数民族中 有多种信仰。
年龄构成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城乡构成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1.0-14岁人口为8764581人, 占25.22%; 2.15-64岁人口为 23004671 人,占66.21%; 3.65岁及以上人口为 2977216人,占8.57%。
城镇人口1174.81万人, 占33.81%,低于全国 49.68%的平均水平
上学期内容回顾
1 2 3
贵州“绪论 ”
“三无”: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
特殊的 地理环境
1.生态类型多样的自然环境 2.组合态势良好的自然资源 3.行政区划 1.从古夜郎到贵州 2.从贵州建省到贵州解放 3.贵州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悠久的 发展历史
本学期教学内容
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
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
第五章 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
拓展知识点
它的重要意义是:
国发〔2012〕 2号文件 是国务院首次出台促进贵州 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是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发 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 它的出台,意味着贵州 获得了史无前例的重大发展 机遇,它将单一的贵州发展 上升到了国家层面,进一步 为贵州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出了要求、给予了支持。

教学大纲-贵州省情(完整资料).doc

教学大纲-贵州省情(完整资料).doc

《贵州省情》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贵州省情课程英文名称:the Provincial Conditions of Guizhou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课程归属单位:马列主义教学部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贵州省情是贵州省教育厅要求开展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在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贵州省情教程”课,是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05]10号)文件精神,使贵州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贵州这篇充满希望、大有作为的热土,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家乡,并从先辈开发建设贵州的历程中吸取力量,增强自豪感、责任感和自信心,激发出“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巨大热情。

2、课程适用专业与学时及考核授课对象:全校各专业授课学时:18学时学分:1学分考核: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贵州省情是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相联系的一门具有贵州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4、推荐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用书推荐教材:贵州省高校统编通用教材《贵州省情教程》。

参考用书:主要是“贵州省情”课程网页上的教学媒体和资源,以及所提供的教学光碟和参考书。

5、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课堂教学与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授课。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2学时)1.基本内容:特定的地理条件对贵州发展的特殊影响、各族人民共同为贵州的开发做出了历史的贡献、贵州发展前景2.基本要求:掌握贵州的气候特点、贵州的地貌特点;理解贵州气候特点、地貌特点对贵州发展的影响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贵州气候特点和地貌特点对贵州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教学难点:贵州发展与贵州气候、地貌特点相结合的发展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具体教学内容:①特定的地理条件对贵州发展的特殊影响;②各族人民共同为贵州的开发做出了历史的贡献;③美好发展前景。

贵州省情教案

贵州省情教案

期末考试:由各开课高校自行命 题、统一考试。贵州电大是系统内全 省统考,专科与本科考试试卷和时间 不同。考试内容以文字教材和教学大 纲为依据,难度适中,题量适度。 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70% ,即 70分。
3、教学大纲要求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特定的地理条件 对贵州发展的特殊影响 一、“天无三日晴”的气候特点对贵州 发展的影响。掌握其有利和不利影响。 二、“地无三里平”的地貌特点对贵州 发展的特殊影响。掌握其有利和不利影响。 三、贵州的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山区客观 自然规律。这部分内容需要结合实际来进 行掌握。
第二章 特殊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喀斯特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重点掌握 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和类型。 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掌握 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条件的优势。 三、处于长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掌握 乌江,赤水河,南、北盘江和红水河的特征。 四、类型多样、肥力不高的土壤条件 。掌 握主要土壤类型和耕作条件的特点。 五、种类繁多、分布呈现过渡性的生态植被。 了解该部分内容,知道贵州植被的种类和分布特 点。
(9)交流共享 对贵州省情有兴趣的师生,在平 时的学习中,可以制作一些小课件、 拍摄一些DV、图片或制作一些动画, 甚至是学习“贵州省情”课程的一些 感想和体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 (Zhangdi40688@),经审核后 上传到网上交流共享平台,供大家共 同学习和交流。
(10)拓展学习 这是为了进一步拓宽教师和学生 对“贵州省情”课程知识的深度和广 度而提供的一些参考书目、光碟目录、 电子图书馆网址、课外文本及视频资 料,以及相关网站地址,广大师生可 通过这些途径开展广泛深入的学习。
(1)课程教学网页 这是一个网上自主学习的导航系 统。用便捷的检索方式来帮助使用网 上教学资源。提供了课程的教学文件、 各章重点难点解析、视频课件、电子 教案、平时作业、期末复习、在线测 试及拓展学习等资料,还建立了教学 互动和交流共享栏目,便于大家开展 学习讨论。

贵州省情教程文稿--第 三章 悠久的发展历史(缩减版)

贵州省情教程文稿--第 三章  悠久的发展历史(缩减版)

第三章悠久的发展历史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

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贵州历史发展悠久。

早在2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史前文化。

春秋以前,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

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夷地区的大国。

秦汉以后,郡县制在今贵州地区逐步建立。

宋代,“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

明代,贵州建省。

清代,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

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期在贵州活动,在贵州播下了革命火种。

1949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贵州省省会贵阳,贵州的历史从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第一节从古夜郎到贵州一、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考古学家认为,北京周口店、山西西侯度和贵州黔西观音洞,分别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

岩灰洞的人牙化石被命名为“桐梓人”。

此外,还在贵州高原先后发现了属于早期智人阶段的“水城人”和“大洞人”,发现若干晚期智人化石,已定名的有“兴义人”、“穿洞人”等。

盘县大洞遗址是一个规模巨大、文化内涵丰富的古文化遗址,被列为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水城人”开创的打制石器方法,被称为“锐棱砸击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二、古夜郎的兴起秦统一中国以后,派常“略通五尺道”,在夜郎地区发展交通,在部分地区设置郡县,派遣官吏治理,加强对夜郎国的控制。

三、郡县制在夜郎地区的建立四、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牂牁的发展五、贵州名称及区划的由来第二节从贵州建省到贵州解放一、贵州行省的建立明代是贵州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其主要标志,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二是在贵州大规模地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屯田与贵州的开发屯田源于屯戍,具有移民实边、寓兵于农、军食自赡等意义。

屯田分为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

军屯系卫所官兵屯田,目的是“且耕且战”,以足军粮。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69118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69118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作业一一、填空题: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3、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4、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5、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 )平方千米。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6、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7、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8、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3年12月31日共设了(4 )个地级市、(3 )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二、单项选择题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A )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2、贵州从面上看,全省最低处是:( B )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3、贵州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D )A、赫章韭菜坪B、玉屏C、威宁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B )A、綦江B、乌江C、南盘江D、清水江5、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气候是(A )A、干旱B、秋风C、凌冻D、冰雹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D )A赫章 B 玉屏 C 威宁 D 铜仁7、( B )是贵州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

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B、喀斯特地貌发育C、高原山地D、盆地8、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 D )位A、7B、8C、9D、69、在贵州省总面积中耕地面积占( C )。

A、43、55%B、9.38%C、26.68%D、3.6%10、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C)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1、( C )文化能证明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重点复习资料1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重点复习资料1

1、贵州省情课程全面阐述了贵州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提供认识贵州的基本情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具体包括绪论、特殊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发展历史、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坏境、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贵州。

2、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3、农业(夜郎时期的铁制农具),纺织业(秦汉时期的蜡染工艺),制陶业(汉代的制陶工艺)矿冶业(唐代的土法开采),酿造业(魏、晋时期烧酒蒸馏技术)。

4、贵州位于东经103036`-109035`、北纬24034`-29013`之间,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内陆山区;贵州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又自中部向北部、东部、南部三面倾斜。

5、贵州总面积是176167平方千米,地貌类型主要是山地、丘陵和盆地。

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2.5%,山间小盆地只占7.5%,是一个典型的山区。

(地无三里平)6、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类型多样,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贵州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

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3-6℃之间;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在22-26℃之间。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

)7、贵州河网密度较大。

苗岭以北属长江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纂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包括南、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贵州还有丰富的地下河。

8、贵州的河流大都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形成了丰富的水力资源。

同时又都位于长江和珠江的上游河段,对中、下游的泥沙含量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河流两岸的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

9、贵州林地多、耕地少,没有平原支撑的耕作条件。

贵州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其次是石灰土,最少的是水稻土。

10、贵州植物错综复杂、分布呈过渡性的多种植被。

最新贵州省情第四章 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精品课件

最新贵州省情第四章 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精品课件
第五十七页,共88页。
第五十八页,共88页。
第五十九页,共88页。
第六十页,共88页。
第六十一页,共88页。
• 布依族同宗或同姓严禁通婚,有些地方还有 “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习俗 。青年男女婚前恋爱自由,都喜欢(xǐ huan) 借助节庆和集会时机,通过对歌,寻找终身 伴侣。
第六十二页,共88页。
• (二)宗教信仰 • 贵州少数民族信奉多种宗教。 • 苗族、瑶族、水族、仡佬族、侗族、彝族和
有3524.77万人,共有(ɡònɡ yǒu)56个民族成 分。汉族占全省总人口的62.16%,少数民族 占37.84%。 • 有18个世居民族。
第十二页,共88页。
第十三页,共88页。
• 世居名族除汉族外,有17种少数民族,其中 四种(sì zhǒnɡ)少数民族人口超过百万。
苗族(Miáozú): 人口有430万人,占 贵州总人口的12%。
• 女子上穿大襟无领无扣上衣,衬胸布,下穿 百褶裙或长裤,束腰带,裹绑腿,挽发簪或 包头帕,戴银饰。服饰上刺绣出各种图案花 纹,色彩绚丽。
第六十九页,共88页。
第七十页,共88页。
第七十一页,共88页。
• 侗族以大米为主食,还喜欢(xǐ huan)吃酸味 ,有“侗不离酸”的俗语。
• 喝油茶是普遍嗜好,也是待客佳品。
• 虽然(suīrán)还不构成比例失调问题,但已应 该引起重视。
第九页,共88页。
• 在年龄(niánlíng)构成方面: •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 0-14岁人口占25.22%; • 15-64岁人口占66.21%; • 65岁及以上人口占8.57%。 •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 • 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94个百分点, • 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34个百分点, •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6个百分点。

《贵州省情教程》思考题

《贵州省情教程》思考题

《贵州省情教程》思考题第一章特殊的地理环境1、贵州地貌的特征是什么?贵州有哪些地貌类型?2、为什么说贵州的气候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3、贵州的主要河流水系有哪些?4、贵州土壤的现状特点是什么?5、试述贵州在生物、能源、矿产、旅游等方面的自然资源优势。

6、简述贵州行政区划的现状。

第二章悠久的发展历史1、为什么说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2、简述贵州名称的由来。

3、试述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改土归流对贵州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5、简述乾嘉起义与咸同起义的作用。

6、发生在贵州的“三大教案”在全国的反帝斗争中产生了什么影响?7、试述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

8、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9、试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开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

10、试述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第三章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1、解放后贵州的人口发展出现了哪些主要变化2、试述贵州民族在分布、语言文字、文化及宗教信仰方面的主要特点。

3、简述贵州的民族区域自治现状。

4、试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四章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1、解放后贵州经济的主要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2、贵州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说明了什么?3、简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

4、试述贵州以森林营造为核心的生态建设和以产业化为核心的林业发展。

5、贵州乡镇企业发展呈现的主要亮点是什么?6、简述贵州工业的发展概况。

7、贵州的工业结构具有什么特点?8、贵州工业中有哪些优势产业?试述它们的优势所在。

9、简述贵州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的发展现状。

10、贵州的商业贸易有何特点?11、贵州有哪些旅游区和旅游线?并说明其旅游的特色。

12、目前贵州已形成了什么样的金融体系全面开展金融业务?13、贵州的城乡建设有什么特点?14、贵州房地产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第五章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1、简述贵州教育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1【单选题】1949-2011年,贵州全省人口由1416.4万增加到( )万。

A、4233.44B、4333.44C、4238.44D、4438.44我的答案:C2【单选题】贵州省1953年7月1日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人口有( )万。

A、1603.73B、1503.73C、1416.5D、1416.53我的答案:B3【单选题】2015年贵州省全省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A、3529.5B、3528.5C、3326.5D、4500.5我的答案:A4【单选题】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为( )万。

A、401.12B、402.3C、403.2D、401.16我的答案:D5【单选题】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 )。

A、36%B、33%C、26%D、21%我的答案:C6【单选题】贵州省侗族主要分布在( )各县。

A、黔西南自治州B、六盘水市C、毕节市D、黔东南自治州我的答案:D7【单选题】贵州省彝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市各县,( )各县。

A、铜仁市B、遵义市C、贵阳市D、六盘水市我的答案:D8【单选题】贵州省羌族主要分布在石阡县、( )。

B、黄平县C、纳雍县D、金沙县我的答案:A9【单选题】贵州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平塘、独山、( )等县。

A、黔西B、惠水C、瓮安D、开阳我的答案:B10【单选题】贵州瑶族主要分布地不包括下列那个地方( )。

A、丹寨县B、榕江县C、荔波县D、麻江县我的答案:D11【单选题】贵州白族主要分布地不包括下列那个地方( )。

A、独山县B、大方县C、织金县D、赫章县我的答案:A12【单选题】贵州蒙古族主要分布地不包括下列那个地方( )。

A、大方县B、赫章县C、织金县D、石阡县我的答案:B13【单选题】贵州壮族主要分布地不包括下列那个地方( )。

A、从江县B、黎平县C、纳雍县D、独山县我的答案:C14【单选题】解放前,贵州( )、水族、布依族、侗族有过“土俗字”。

A、彝族B、苗族C、白族D、蒙古族我的答案:A15【单选题】除了苗语,贵州的( )也比较复杂,各地差异很大。

A、土家族语B、彝语D、瑶语我的答案:D16【单选题】贵州( )是一种音缀文字。

A、苗文B、侗文C、彝文D、毛南文我的答案:C17【单选题】贵州( )是一种古老的文字,使用单字共有400个左右。

A、侗文B、水文C、土家文D、苗文我的答案:B18【单选题】贵州少数民族文字有的仿汉字倒写或反写,所以也称为( )。

A、反书B、倒文C、仿汉书D、反汉书我的答案:A19【单选题】解放后,国家帮助贵州的苗族、布依族、( )创制了文字。

A、水族B、彝族C、侗族D、傣族我的答案:C20【单选题】贵州布依族的歌曲根据歌词使用情况,其民歌可分为布依语民歌与( )。

A、汉语民歌B、情歌C、风俗歌D、生产劳动歌我的答案:A21【单选题】水族的主要民歌形式不包括( )A、双歌B、小歌C、单歌D、调歌我的答案:B22【单选题】苗族最著名的乐器是( )。

A、大锣B、二胡C、唢呐D、芦笙我的答案:D23【单选题】侗族主要乐器形式不包括( )。

A、钹B、琵琶C、芦笙D、唢呐我的答案:A24【单选题】贵州布依族舞蹈有模拟鸟类和兽类的( )。

A、鸟舞B、鸟兽舞C、兽舞D、生活舞我的答案:B25【单选题】贵州侗族服饰可分为( )两类。

A、东、西B、东、南C、南、北D、西、北我的答案:C26【单选题】据有关史料介绍,贵州古老的民族有仡佬族,其先民被称为( )。

A、百越B、濮C、叟D、九黎我的答案:B27【单选题】据有关史料介绍,贵州古老的民族有彝族,其先民被称为( )。

A、百越B、濮C、叟D、九黎我的答案:C28【单选题】据有关史料介绍,贵州古老的民族有布依、侗、水等民族,其先民被称为( )。

A、百越B、濮C、叟D、九黎我的答案:A29【单选题】( ),中原地区的人口开始进入今贵州地区。

A、春秋末年B、战国早期C、明朝时期D、汉朝时期我的答案:A30【单选题】( ), 今贵州地区成了“发配充军”的地区之一,许多官吏和文人因触犯朝廷而被谪贬到贵州。

A、春秋以后B、战国以后C、秦汉以后D、隋唐以后我的答案:D31【单选题】( ),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封建王朝派遣大量军队戍边屯垦。

A、春秋以后B、战国以后C、元代以后D、隋唐以后我的答案:C32【单选题】( )平定云南以后,其归路被秦切断,只好易其服,从其俗,留在云南为王。

庄蹻所率兵士,大部分留居云南,也有少数散居于今贵州地区,逐步与当地少数民族结合。

A、蒙恬B、庄蹻C、韩信D、白起我的答案:B33【单选题】目前,在贵州全省公务员队伍中,少数民族公务员占到( )。

A、39%B、29%C、35%D、25%我的答案:A34【单选题】目前,在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中,少数民族占到( )。

A、36.6%B、28.6%C、36.8%D、29%我的答案:C35【单选题】2014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第( )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贵州省有32个先进集体、38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A、五B、六C、七D、八我的答案:B36【单选题】1951年2月,省人民政府遵照政务院《关于地方民族民主政府实施办法的决定》,召开了全省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成立( )。

A、民主政府B、民族政府C、民主民族政府D、民族民主联合政府我的答案:D37【单选题】近年来,贵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数博会升格为( )博览会,建成“云上贵州”,列为国家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体系南方节点。

A、省级B、国际C、国家级D、地方级我的答案:B得分:0.0分38【单选题】近年来,贵州把发展大数据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 )。

A、引擎B、支点C、支撑D、支柱我的答案:A39【单选题】近年来,贵州率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率先( )、率先实现医疗卫生“五个全覆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A、全面免除中职学生学费B、全面免除中小学生学费C、全面免除大中专学生学费D、全面免除大中小学生学费我的答案:A40【单选题】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实施“双千工程”,深入推进“千企引进”和( )工程,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A、千企改造B、千企搬迁C、千企融合D、千企改组我的答案:A41【单选题】1955年,贵州省将( )个自治区更名为自治县。

A、5B、6C、7D、8我的答案:C42【单选题】到2015年,全省有( )个自治州。

A、2B、3C、4D、5我的答案:B43【单选题】( )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民族关系最和谐、民族地区发展最快、少数民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A、十五B、十一C、十二五D、十三五我的答案:C44【单选题】截止到2016年底,贵州已有( )个通航机场。

A、10B、11C、12D、13我的答案:A45【单选题】在全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中工作重点县中,有( )个属于民族自治地方。

A、40B、38C、36D、34我的答案:C46【单选题】“十三五”时期,贵州少数民族事业要着力推进现代化山地高效农业、( )、大健康医药养生、农林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品发展。

A、山地旅游B、民族旅游C、文化旅游D、红色旅游我的答案:C47【单选题】“十三五”时期,贵州要集中力量建设基础设施,夯实( )发展基础。

A、民族地区B、贵阳地区C、全省D、部分地区我的答案:A48【单选题】贵州在“十三五”时期的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目标中提出要全面提升民族地区的( )经济发展水平,努力缩小发展差距。

A、集约型B、开放型C、综合型D、复杂型我的答案:B49【单选题】1987年,( )300“娘子军”南下广东番禺务工,开创我省有组织劳务输出先河。

A、湄潭B、余庆C、道真D、正安我的答案:D50【单选题】湄潭县“( )”的改革试点,被纳入贵州省人大颁布的法规,中央以〔1993〕11号文件加以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成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模式。

A、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B、包产到户C、包干到户D、增人增地、减人减地我的答案:A51【多选题】2011-2015年,贵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各年提升幅度为( )、2.18、2.0个百分点。

A、1.12B、1.15C、1.45D、1.42E、1.43我的答案:BCD52【多选题】贵州省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排名前三位是( )万。

A、苗族B、彝族C、水族D、布依族E、侗族我的答案:ADE53【多选题】贵州省汉族在( )等地较为集中。

A、天柱B、贵阳C、遵义D、安顺E、六盘水我的答案:BCDE54【多选题】贵州省苗族主要集中在( )3个自治州各县。

A、黔东南B、黔南C、黔西南D、都均E、赫章我的答案:ABC55【多选题】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 )等语族。

A、藏缅B、苗瑶C、苗蒙D、壮侗E、彝苗我的答案:ABD56【多选题】贵州少数民族分属苗语、瑶语、( )5个语支。

A、彝语B、白水D、侗水语E、穿青语我的答案:ACD57【多选题】苗族的歌曲可分为飞歌、游方歌、( )。

A、游艺歌B、风俗歌C、祭祀歌D、叙事歌E、山歌我的答案:BCD58【多选题】南侗的音乐大致可分为( )种。

A、大歌B、小歌C、礼歌D、情歌E、叙事歌我的答案:ABCE59【多选题】彝族乐器主要有唢呐、( )、鼓、钹等。

A、皮鼓B、月琴C、二胡D、锣E、唢呐我的答案:BCD60【多选题】贵州少数民族的葬俗种类有土葬、火葬、( )等。

A、水葬B、海葬C、天葬D、停棺待葬E、岩洞葬我的答案:DE61【多选题】贵州布依、侗、水等民族的先民“百越”主要分布在贵州的( )地区。

A、东部B、南部C、西部D、北部E、中部我的答案:ABC62【多选题】相传苗族的先民是( ),因为在与华夏部落的战中失败,所以被迫向西迁徙,大约在秦汉之际,已在今湘西、铜仁、松桃等地的五溪地区居住,称“五溪蛮”。

A、九黎B、濮C、叟E、红苗我的答案:AD63【多选题】楚威王时( ),派庄蹻率兵循江而上,略巴、黔中以西,经( ) 入滇。

A、且兰B、六盘水C、夜郎D、遵义E、贵阳我的答案:AC64【多选题】贵州是推行屯田的主要地区之一,元明至清,随着屯田制的推行,大批省外人口迁入并留居贵州,除汉族人口外,还有( )等少数民族,逐步成为贵州的世居民族。

A、满B、蒙C、回D、藏E、白我的答案:ABC65【多选题】中国共产党在贵州的民族工作包括( )。

A、民族干部培养B、民族识别C、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表彰D、民族古籍整理E、民族戏剧整理我的答案:ABCD66【多选题】“十三五”时期,贵州民族地区要围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实现( )、民主法制健全、人民幸福安康。

A、经济快速发展B、社会协调进步C、民族文化繁荣D、生态优势凸显E、文化自信增强我的答案:ABCD67【多选题】到1953年,确认贵州省有( )等民族以外,又识别确认了壮、布依、侗、水等少数民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