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 汉唐古典舞的一代宗师

合集下载

孙颖先生的舞蹈作品

孙颖先生的舞蹈作品

孙颖先生的舞蹈作品
孙颖先生,威妥玛戏剧研究中心艺术总监,中国和东北亚地区最受尊
敬和尊重的戏剧舞蹈指导。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师级舞蹈指导,著
名舞蹈演员,配乐设计师和指挥家。

一、《唐言秦语》
《唐言秦语》是由孙颖先生主导编舞的一部重要舞剧作品。

这部作品
充满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诉说了曾经发生在秦朝的一段著名
历史故事。

描繪出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度神话性,通过精彩的舞台表演,表达出统一的怨恨和仁慈的慈悲两种思想。

二、《宫廷之舞》
《宫廷之舞》是孙颖先生编舞的一部传统中国舞剧,展示了宋朝的古
湘园宫舞的精彩历史。

这部作品以舞者灵巧的动作把宋朝的宫心悦描
绘出来,向观众提供了体验古风流迹的难得机会,是一部绝美而且虔
诚的表演。

三、《塞外飞客》
《塞外飞客》是孙颖先生编舞的另一部非凡作品,它以英雄般的主角
形象舞动着宁静而内敛的舞动,勾勒着新中国与国外融合地区文化的
浓烈气息。

通过舞蹈语言表达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将中国精神传递到
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四、《桃花潭水》
《桃花潭水》是孙颖先生的另一部传统舞蹈作品。

在演出中,舞者以
轻快优美的动作勾勒出宋朝传统文化中桃花潭水的美丽外表,表达了
对中国传统文化美好回忆的缅怀,向观众展示了宋朝独特文化的荣耀。

五、《日出海外》
《日出海外》是孙颖先生主持编排的另一部传统舞蹈作品,它根据现
代的舞台表演技术诠释中国古典文化,以其独特的舞蹈表情形象,展
现中国古代文化的傲人历史,向全世界展示日出的中国文化之美。

汉唐古典舞踏歌作品赏析

汉唐古典舞踏歌作品赏析

汉唐古典舞踏歌作品赏析摘要:一、汉唐古典舞《踏歌》的背景介绍二、舞蹈《踏歌》的审美价值三、舞蹈《踏歌》的表现形式与特点四、汉唐古典舞《踏歌》的时代精神五、总结正文:汉唐古典舞踏歌作品赏析汉唐古典舞《踏歌》是一支充满文化气息的舞蹈作品,它通过优美的舞姿和歌声,展现了古代俪人携手游春的踏青场景,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久违的美景之中。

本文将从舞蹈的背景、审美价值、表现形式与特点、时代精神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汉唐古典舞《踏歌》的背景介绍舞蹈《踏歌》由北京舞蹈学院汉唐古典舞学派创始人孙颖教授创作。

孙颖教授在古代踏歌的基础上,借鉴了大量的汉画像中的舞姿造型复原改编而成。

这支舞蹈以边歌边舞的形式,展现了古代佳人携手游春踏青的良辰美景。

二、舞蹈《踏歌》的审美价值《踏歌》舞蹈的审美价值在于它重现了汉唐时期积极向上、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通过分析舞蹈中的舞姿、服饰、动作等特点,观众可以感受到古代舞蹈的韵味和情感表达。

此外,舞蹈中所展现的少女神情欢愉、娇羞无邪、情窦初开的形象,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

三、舞蹈《踏歌》的表现形式与特点舞蹈《踏歌》以阳春三月的江南春色为背景,表现了一行踏青少女联袂歌舞的场景。

舞者们穿着古朴别致的服饰,舞姿流动绵延,重心微倾生新韵,节奏洒脱步均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舞蹈中的衣袖运用别具一格,如同古籍所载:“若来若往,若仰若俯”,罗衣从风、长袖交横”,展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

四、汉唐古典舞《踏歌》的时代精神《踏歌》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汉唐时期积极向上、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在这个时期,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安康。

舞蹈《踏歌》通过展现古代佳人踏青的场景,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富强的祝愿。

这种时代精神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以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总结汉唐古典舞《踏歌》是一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舞蹈作品。

它展现了古代俪人携手游春的踏青图景,传递了汉唐时期积极向上、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漫谈中国汉唐古典舞

漫谈中国汉唐古典舞

漫谈中国汉唐古典舞作者:卿婕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23期【摘要】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创建与发展,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

在创建与发展的过程中,老一辈舞蹈家们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在实践、学习、摸索中,创建了一套趋于成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

如今,中国古典舞已经发展出了身韵派、汉唐派、敦煌派,形成了一体多元的态势。

本文通过回顾孙颖老师创建中国汉唐古典舞的历程和创建理念,勉励我辈继承老一辈舞蹈家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发展中国古典舞,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懈奋斗。

【关键词】中国汉唐古典舞;孙颖;创建历程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3-0076-02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创建与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

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批有志于复兴、传承、发扬中国传统舞蹈的舞蹈工作者们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在实践、学习、摸索中,创建了一套趋于成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

如今,中国古典舞已经发展出了身韵派、汉唐派、敦煌派,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古典舞的壮大和发展。

本文主要谈中国古典舞中的“汉唐派”——由孙颖教授创立的中国汉唐古典舞。

一、中国汉唐古典舞的产生背景回顾历史,中国古典舞在创建之初,采取了向传统戏曲学习的做法,这来自于我国横跨数个艺术领域的著名艺术家欧阳予倩的启发。

欧阳先生指出,中国古代文学中记载了很多辉煌灿烂的舞蹈篇章,但都失传了,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戏曲中保留的古典舞蹈。

为创建中国新的古典舞,欧阳予倩在担任中央戏剧学院首任院长时期,邀请了吴晓邦和盛婕筹备中央戏剧学院舞蹈运动干部训练班,邀请了崔承喜组建舞蹈研究班,还聘请了院外戏曲教员及名师,来给两班的学生传授戏曲舞蹈片段及身段训练方法,希望这两班可以从传统戏曲舞蹈中发展出新中国的舞蹈艺术。

欧阳予倩也是最早提出“中国古典舞”这个词汇的人,他的理念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建立新中国的舞蹈艺术,要运用戏曲舞蹈中发展而来的古典舞,表现当代人对历史的审美眼光。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
【原创版】
目录
1.介绍孙颖及其舞蹈作品
2.汉代舞蹈的特点和影响
3.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对现代舞蹈的影响
4.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的价值
正文
孙颖是一位杰出的舞蹈家和编舞家,在我国舞蹈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她的汉代舞蹈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汉代舞蹈是我国古代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动作优美、韵律和谐、表情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汉代舞蹈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还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对中亚和欧洲的舞蹈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不仅继承了汉代舞蹈的传统特点,还融入了她对现代舞蹈的理解和探索。

她的作品,既有古典舞蹈的优美韵律,又有现代舞蹈的新颖创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对我国现代舞蹈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我国现代舞蹈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同时,她的作品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让人们感受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是我国舞蹈艺术的瑰宝。

她的作品,不仅为我国舞蹈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世界舞蹈艺术增添了新的色彩。

第1页共1页。

舞剧《铜雀伎》的身体语言建构

舞剧《铜雀伎》的身体语言建构

DANCE FASHION 2023漫谈DANCE FASHION 在《中国古典舞评说集》当中,孙颖从切身经历的角度对汉唐古典舞的文化语言构建方法进行了详述,在他看来,汉唐古典舞动作语汇的构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

其中第一步是“理论研究”,即对过去特定时期的政治、社会、文学、艺术等成果进行总结梳理;第二步“形象解读”,是对过去不同朝代中的典型性舞姿、气韵审美、动静关系、动作连接等进行细致解读;第三步“验证调整”,即对已经提炼成型的文化语言与相邻艺术的气韵和时代的文化审美风尚进行对照修正。

“通过以上步骤形成了‘研究古典舞蹈文化资源———解读古代舞蹈基本形态———构建古典舞语言体系———实现对古代传统舞蹈形象具有指向性的精准复刻’这一整体发展思路”,孙颖对于文化语言的建构,其根本是为了汉唐古典舞身体语言的当代“复现”,通过对汉代、唐代等古代艺术形象的解读,以便新时期的研究者能够更好地体悟传统舞蹈的风格韵味,精准地把握舞蹈身体语言背后的深刻意味。

本文依据文化语言建构的三大准则,分步骤剖析舞剧《铜雀伎》的身体语言建构路径,继而说明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的相互印证。

1.舞剧《铜雀伎》文本概述“铜雀伎”一名最初源自曹操于建安十五年所修建的“铜雀台”,据史书记载,铜雀台是曹操于邺城西城墙的北部所修筑的三大台中的主台,是曹操处理政事的场所,更是邺城文人墨客即席赋诗、雅俗共赏的中心。

《广韵·纸韵》中所言:“伎,侣也。

”“‘伎’字与‘技’字含义相同,指代水平、技艺,铜雀伎实际上就是指在铜雀台上从事歌舞表演的专职人员。

”《铜雀伎》是孙颖基于曹操的“遗诏”而创编的作品,舞剧文本讲述了铜雀伎郑飞蓬与卫斯奴之间凄婉的爱情故事,其文本内容重在讲述中国最底层歌舞乐人的悲惨命运,他们的故事令人惋惜、引人哀叹。

作品当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名为“郑飞蓬”与“卫斯奴”,郑、卫二姓,取意“郑卫之音”。

“郑卫之音”亦称为“俗乐舞”,原本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卫国等地的民间音乐,后被正统思想与统治阶级所抨击。

舞蹈《相和歌》的舞美呈现

舞蹈《相和歌》的舞美呈现

舞蹈《相和歌》的舞美呈现舞美的呈现可以表现在音乐、服装、道具、妆容、作品的动作、空间、队形和灯光效果等方面。

群舞《相和歌》的动作是以踏鼓为主,上身动作配合而形成的,踏鼓清脆、舞姿柔美轻盈;整个作品的空间构图干净流畅,始终保持对称美,在变换当中有序流动;相对外化直观的就是服装道具,服装具有汉代服饰的影子,主要体现在“袖”。

整个作品的舞美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达到和谐的审美视觉效果。

标签:相和歌;动作之美;空间构图之美;服装道具之美女子群舞《相和歌》是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汉唐舞蹈的创始人孙颖先生所创,该作品是以二十个女子一人一鼓,踏鼓而歌的一种舞蹈形式,演员们在鼓上轻盈柔美,翩翩起舞,表现了一群年轻女子心中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舞蹈演员们始终与鼓联系在一起,时而在鼓面上用脚打击节奏,时而在鼓上和鼓下之间交替做出富含技术难度的动作,整个舞蹈的呈现也充分彰显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韵味。

舞美是能够让观者在观看舞台作品表演时达到的一种审美,从而与舞蹈作品所要表现的情感思想形成共鸣。

舞蹈《相和歌》继承了汉代时期“百戏”边歌边舞的表演形式特点;在服装上有巾袖舞的长袖;道具上也有道具舞的踏鼓。

在舞蹈中继承了汉代舞蹈中的“技艺结合,技艺并重”的特点,也继承汉代歌舞百戏的表演形式表现人物、舞蹈风韵,形成具有汉代舞蹈特色的“长袖细腰,扬袖踏鼓”的美学舞韵。

汉代时期的“相和大曲”是一种边歌边舞的歌舞表演形式,同时它也是汉代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歌舞曲,这类歌舞最初的表演形式只是清唱,后来经过发展加入了一些乐器用于伴奏,从而形成了艺术歌曲“相和歌”,再后来融入了舞蹈动作,就成为了“相和大曲”,它是汉代时期歌舞的最高表现形式。

本文分别从《相和歌》的动作之美、空间构图之美、服装道具之美这几个方面来谈这个作品的舞美呈现。

一、动作之美在舞蹈中,以脚下的踏鼓和上身的舞袖为主要动作,脚下整齐划一有节奏的踏鼓,同时配合身体的姿态,动作轻盈柔美。

中国古典舞与乐舞文化(2017下)答案整合

中国古典舞与乐舞文化(2017下)答案整合

中国古典舞与乐舞文化(2017下)答案整合by集美大学诚毅学院151.1古舞新韵1【单选题】身韵派——强调“形、神、劲、律”,教学流派创始人为北京舞蹈学院_________先生、李正一女士。

A、高金荣B、欧阳予倩C、孙颖D、唐满城正确答案:D2【单选题】“中国古典舞”这个名词是1950年由_________提出的,当时是指京剧、昆曲中的舞蹈。

A、欧阳予倩B、唐满城C、李正一D、戴爱莲正确答案:A3【多选题】中国古典舞是形成于新中国之初,建立在深厚的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以民族性为主体,以_________为载体,并借鉴芭蕾体系建构起来的更新、更现代的新古典舞。

A、戏曲舞蹈B、芭蕾C、武术D、民间舞正确答案:AC4【判断题】一般来说,古典舞一般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较为高超的技巧。

视频中提到的世界各地古典舞如欧洲的芭蕾、印度的班耐舞、印尼的婆罗多舞等。

正确答案:×2.1美目盼兮——“眼”1【单选题】黄豆豆表演的《醉鼓》不仅从肢体语言上进行细致的刻画,眼神也很好的把握了______的意境。

A、形醉神不醉B、酣醉如泥C、醉生梦死D、酩酊大醉正确答案:A2【判断题】戏曲中,武生要拧眉瞪目、花旦要流光四顾、小生要舒眉展眼、青衣要含蓄垂目,这些人物形象的眼神描述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人物的特征,让人马上就能够抓住人物性格的特点所在。

正确答案:√3【判断题】眼睛是传神的工具,“形已动、神未领;形已止、神未止”这一口诀形象、准确地解释了古典舞身韵中形和神的联系及关系。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应该是“形未动、神已领;形已止、神未止”的形神关系。

2.1.1眼神1【单选题】斜定法要求所视目标与视者的眼睛成________度斜角。

A、45度B、90度C、25度D、0度正确答案:C2【判断题】练习收神时,眼神经过下弧线,同时上身慢慢形成立腰拔背的体态,眼看肚脐;放神时依然经过下弧线,同时上身慢慢形成松腰弓背的体态。

汉唐古典舞赏析《相和歌》北京舞蹈学院已故孙颖教授复原代表作

汉唐古典舞赏析《相和歌》北京舞蹈学院已故孙颖教授复原代表作

汉唐古典舞赏析《相和歌》北京舞蹈学院已故孙颖教授复原代表作相和歌是一首绝代古典舞作品,由北京舞蹈学院已故孙颖教授复原。

这首舞蹈是在汉唐时期的经典作品,通过优雅的舞姿、精妙的编排和动人的音乐,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本文将对《相和歌》这一舞蹈作品进行深入的赏析。

相和歌是一种传统的汉唐古典舞,起源于古代宫廷乐舞。

它以柔美的舞姿和舒展的动作为特点,融合了古代音乐和舞蹈的精华,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相和歌》以其高雅精致的风格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瑰宝之一。

首先,通过动作的流畅和舞姿的优雅,《相和歌》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祥和宁静的境地。

舞者们穿着华丽的汉唐服装,身姿端庄,舞步轻盈,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和纤细。

舞者们的动作有机地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美意象,如扇子、花、月亮等元素。

这些动作与姿势都经过精心设计,使得整个舞蹈的呈现更加流畅自然,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

其次,在编排上,《相和歌》巧妙地融合了汉唐时期的音乐元素和舞蹈形式。

整个舞蹈分为多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独特的旋律和编舞。

舞者们的动作与音乐完美地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编排师充分考虑了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表达,使得舞蹈更加生动、感人。

舞蹈中的起伏和转折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到舞蹈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除了动作和编排,音乐在《相和歌》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首舞蹈配乐采用了古乐元素,以独特的乐器演奏和旋律构成,营造了一种古韵悠长的氛围。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使得整个作品更加完美。

音乐与舞蹈的默契配合,使得观众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仙境。

《相和歌》作为北京舞蹈学院已故孙颖教授复原的代表作,通过对这首古典舞蹈的发掘和复原,世人得以重新欣赏到了这一经典之作。

孙颖教授在复原过程中,致力于保留古代舞蹈的原汁原味,同时又融入了现代的舞蹈理念,使得这个作品更加贴近观众的心灵需求。

她的细致研究和精湛技艺,为《相和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得这首舞蹈作品在今天依然充满了活力。

“汉唐古典舞”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形象研究

“汉唐古典舞”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形象研究

“汉唐古典舞”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形象研究作者:李梦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2期摘要:“汉唐古典舞”作为中国古典舞继承历史的创新方式,已成为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古典舞话语体系文化意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从肢体语言创作的角度看,“汉唐古典舞”不是“复古”,而是以当代创作的形式确立的。

在追溯历史的过程中,我们用文化形象回归历史和传统,见微知著。

关键词:“汉唐古典舞”;传承;文化形象在现代文化语境下,全球化的发展不断深化着文化同质性。

中国古典舞一方面与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交流融合,一方面迎接着西方文化的激烈挑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汉唐古典舞”的创始人孙颖先生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舞蹈作品。

他以独特的舞姿,理解和思考着传承中华舞蹈文化的途径和手段。

2016年,《踏歌》成为中国古典舞文化意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1.汉唐古典舞的古典文化传承1.1传承的方式汉唐以来,许多史料难以得到完好保存,实现传承。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汉唐古典舞的保存相对完好。

一般包括文本、口头、表演和传播传承几个方面。

在创始人的研究中,口传和表演传承是汉唐古典舞文化的普遍传承方式。

文传史料相对较少,大部分是指汉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例如,唐代的舞蹈记录至今仍存于西藏大召寺。

1.2传承的有效性在灿烂的汉唐文化中,留下了許多文字记载,如初唐时的《秦王破阵曲》,体现了盛唐代的舞蹈氛围,当然这与唐朝经济的繁荣与民风的开放密不可分。

在孙颖等学者的文献考证中,西藏那曲和陕西米脂在今天的舞蹈中仍然有汉唐的痕迹。

1.3传承的价值汉唐的古典舞蹈文化的继承,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有利,还为中国的相关学者们的研究学习给予了有效的保障。

学者还可以进一步调查其研究的文化价值,并提供历史文化研究支持。

2.舞台形象的文化隐喻第一,在“汉唐古典舞”的艺术创造中,“文化意象”的确立是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概念。

通过形象本身隐喻国籍、历史、传统,是构筑“汉唐古典舞”形象的重要手段。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
孙颖是中国舞蹈家,他的汉代舞蹈作品是指他创作或演出的以汉代为背景的舞蹈作品。

具体的汉代舞蹈作品有:
1. 《刘邦与项羽》: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楚汉战争为背景,描绘了刘邦和项羽的战斗、和解和战争的结束。

2. 《汉宫秋夜》:通过舞蹈展现了汉代宫廷中秋夜的景象,舞者们通过优美的舞姿表达出深情、浪漫的氛围。

3. 《长安乐舞》:以当时中国首都长安的繁荣兴旺为背景,展示了长安城里百姓们欢快的舞蹈。

4. 《踏歌行》:这是一部以汉代民间舞蹈为题材的舞蹈作品,舞者们展示了汉代百姓的生活和喜乐。

这些汉代舞蹈作品通过舞蹈艺术形式,展现了汉代的历史背景、文化风貌和社会生活,同时也凸显了孙颖作为一名舞蹈家的创作才华和演技。

中国汉唐古典舞蹈文化研究

中国汉唐古典舞蹈文化研究

中国汉唐古典舞蹈文化研究作者:朱玉红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朱玉红[1][ 内容提要] 中国汉唐古典舞的创始人是孙颖老师,他从戏曲舞蹈入手,将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以史为鉴,开启了中国古典舞的新纪元。

汉唐舞是中国古典舞的一种,它起源并兴盛于汉唐时代,传承至今。

本文阐述了中国汉唐文化精神及其特质,概述了中国汉唐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与风格特征,继而对中国汉唐古典舞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

[ 关键词] 汉唐文化/ 汉唐舞/ 古典舞/ 华夏文明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7)02-0163-6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东方古国,舞蹈艺术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渊源。

在中国舞蹈艺术的历史上,保存着大量的遗存史料,这为我们研究中国古典舞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素材。

中国舞蹈史书中,有文字系统论述了中国古典舞的兴起及发展过程。

中国古典舞来源于中国古代的舞蹈形式,其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以及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

中国汉唐舞蹈乃是中国古典舞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重点从汉唐文化出发,研究中国汉唐舞蹈文化。

一、中国汉唐文化概论(一)中国汉唐古典文化中国汉唐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华夏儿女五千年来的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兼备中国古代文化的共同特质和特征。

中国历史上,汉唐是国力强盛、声威远震的朝代,集聚了中华民族璀璨文化,为后人留下了时代无法淹没和流失的文化与精神风貌,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唐古典文化体系。

汉唐文化源远流长,通常所说的汉唐文化是广义上的文化精神,是指汉唐时期所产生的种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汉唐文化精神对后世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社会制度、人文艺术等方面。

1. 中国汉唐古典文化的物质文化表征在物质文化方面,汉唐文化精神的基础是百姓的勤劳与智慧。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土地是中华民族的衣食父母,赋予了整个国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命力。

皱纹上的舞蹈--访汉唐古典舞大师孙颖

皱纹上的舞蹈--访汉唐古典舞大师孙颖

皱纹上的舞蹈--访汉唐古典舞大师孙颖
汤旭梅
【期刊名称】《国际人才交流》
【年(卷),期】2004(000)005
【摘要】@@ 孙颖是中国汉唐古典舞大师,他的汉唐古典舞在中国舞蹈界名气很大,人们称他是舞蹈界的"奇才、怪才".由于他的作品大多数是在年过半百之后创作的,因而人们又誉他为大器晚成之人,将他的舞蹈称为"皱纹上的舞蹈".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汤旭梅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山高水长——谈孙颖的“汉唐古典舞”和他的当代艺术贡献 [J], 王海涛
2.浅谈汉唐古典舞蹈形式美 [J], 杨嘉
3.北京体育大学舞蹈专项汉唐古典舞步伐训练的研究 [J], 赵晋珊
4.陈情溢古韵捷足登汉唐
——访孙颖嫡传大弟子陈捷 [J], 何际峰
5.传统舞蹈的当代创作理念
——以孙颖"汉唐古典舞"为例 [J], 肖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唐古典舞赏析《相和歌》——北京舞蹈学院已故孙颖教授复原代表作

汉唐古典舞赏析《相和歌》——北京舞蹈学院已故孙颖教授复原代表作

汉唐古典舞赏析《相和歌》——北京舞蹈学院已故孙颖教授复原代表作“北国的冬天寒冷⽽漫长,春⽇姗姗来迟。

舞台上,轻纱罗裙的少⼥怀着迎接春神的喜悦,和⿎和乐、载歌载舞,⽤清亮的歌喉、婀娜的舞姿尽情抒发对春天的期盼与眷恋。

那轻快的旋律,那蓬勃的朝⽓,不正昭⽰着更加绚丽的明天吗?”相和歌是中国汉代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等传统⽽形成的⼀种⾳乐。

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也⽤于宫廷的元旦朝会与宴饮、祀神乃⾄民间风俗活动等场合。

“相和歌”之名最早记载见于《晋书?乐志》:“相和,汉旧歌也。

丝⽵更相和,执节者歌。

”其特点是歌者⾃击节⿎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得名。

相和歌所⽤的宫调,主要有瑟调、清调、平调3种,也叫相和三调。

与后世所谓“清商三调”相同,简称“三调”。

词: 青青⼦衿,悠悠我⼼ 纵我不往,⼦宁不嗣⾳ 青青⼦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不见,如三⽉兮这⼀段《相和歌》选⾃《铜雀伎》的⽚段,此为盘⿎舞,于汉代最为流⾏。

北京舞蹈学院汉唐古典舞⼥⼦群舞《相和歌》盘⿎舞是汉代著名舞蹈,它是将盘、⿎置于地上作为舞具,舞⼈在盘、⿎之上或者围绕盘、⿎进⾏表演的舞蹈。

这种舞蹈以使⽤七盘为多,所以⼜称七盘舞.盘、⿎的数量、陈放的位置⽆统⼀的格式,可以根据舞蹈动作的要求灵活掌握,要求舞⼈必须且歌且舞,并且⽤⾜蹈击⿎⾯。

盘⿎舞有独舞和群舞,以独舞为主。

舞⼈有男有⼥。

独舞见于⼭东沂南画像⽯,刻有排列在地上的七盘⼀⿎,⼀男⼦头戴冠,⾝着长袖舞⾐,正从盘⿎上跃下,回⾸睨顾盘⿎,舞袖冠带飞扬,动作豪放。

群舞见于⼭东济宁画像⽯,刻有三个⾼⿐鸦鬓的男⼦,⾚膊跣⾜,在五个⿎上作虎跳、倒⽴的动作。

迄今所见的群舞,最多为四⼈。

舞伎在盘、⿎之上纵跃腾踏,蹈击出有节奏的⿎声,还要准确⽽且富于感情地完成许多⾼难度的舞蹈动作,表现出舞蹈的美感和意境。

汉代辞赋家和⼯匠们将盘⿎舞动⼈的舞姿表达得淋漓尽致。

中国汉唐古典舞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汉唐古典舞的传承与创新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作者: 李建勋[1];邓文英[1]
作者机构: [1]北京舞蹈学院,北京100081
出版物刊名: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页码: 23-29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2期
主题词: 孙颖;“和如羹焉”;汉唐古典舞;“接着讲”
摘要:文章将1985年至1999年孙颖先生舞蹈作品进行归纳分析,并将这些作品分为三类,从
中分析出孙颖先生作品的创作特征,总结出'和如羹焉'的创作理念。

文章同时发现,孙颖先生对待
中国古典舞的态度和冯友兰先生对待中国哲学的态度是一致的,两位先生都认为应该承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

由此,文章认为当下汉唐古典舞的发展也应承继'接着
讲'的精神,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不断创新和发展。

汉唐舞《踏歌》背后的故事!

汉唐舞《踏歌》背后的故事!

汉唐舞《踏歌》背后的故事!编创踏歌的初衷邓文英老师转给我的微信谈到:“孙颖老师创编的《踏歌》最早是在舞剧《铜雀伎》里,那是1987年。

因为,舞剧的历史背景是曹魏时期,所以,舞剧《铜雀伎》里的‘踏歌’彰显的是汉代‘俗乐雅化’的历史风貌。

1990年吕艺生院长在任时,我院承担了电视剧《唐明皇》中舞蹈的创作与表演,孙颖老师任艺术顾问,同时,编创了‘凌波曲’和‘踏歌’。

因为,是为电视剧《唐明皇》编创,所以,复现的是唐代的宫廷舞风,我们戏称‘唐踏歌’。

吕院长主持将电视剧《唐明皇》中舞蹈做成专题,并命名《开源舞典》在民族宫公演。

1998年的获奖作品《踏歌》,取自舞蹈学院69级(应该是93和95级)毕业晚会《炎黄祭》。

孙颖老师称《炎黄祭》为他系列作品《寻根述祖谱华风》之一,《炎黄祭》是以断代舞蹈展示了不同时代的审美特征,其中‘踏歌’定位在魏晋南北朝。

魏晋风度在传统美学史中独领风骚,神清气朗、气韵生动成为南朝艺术的突出特征。

孙颖老师熟读古诗十九首,每每赞叹其诗韵歌风之质朴爽朗,因此,成为创编《踏歌》的灵感源泉。

”我收到邓老师的微信十分感动,感受到她对孙老师和历史的理解、尊重和负责。

关于踏歌的创作为此,出于对事实的认真,我必须作以补充与大家分享,不然自感缺憾。

《踏歌》自在北舞创作上演,经历了古典舞87级第二届教育专业;93级第三届教育专业;95级表演专业;96级表教专业后,一举获奖,一展世人,历经古典舞三个专业,四个班的磨砺铸就,至今已有26年,感叹经典的路程如此经典。

由此说明经典不是打造的,是滴水穿石积淀而成。

26年大家对《踏歌》念念不忘,尽管因为一个世界舞蹈日邮票的起因引起共鸣,真实仍然在于它深刻的价值。

我始终认为《踏歌》不在于它复现了古代舞蹈,正如史博跟我说孙颖老师说“用现代人的观念,进行有选择的创造,不是复古,而是一种创造。

”而创新的根基仍然基于悠久的历史传统,彰显的是自古至今不变的精神永恒。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飞跃发展期,其美学思想开始具体深入地研究美与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在美的本质上从与人的审美结合转向与艺术的审美凝为一体,特别是在玄学哲学的影响下,魏晋清淡成风,多以超脱礼法观点直接欣赏人格个性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颖汉唐古典舞的一代宗师
孙颖1929年出生,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孙颖教授是北京舞蹈学院建院元老之一,著名舞蹈理论家、舞蹈教育家和编导。

孙颖教授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历经了二十余年的理论思考和准备,曾发表《试论中国古典舞》、《再论中国古典舞》、《三论中国古典舞》、《天足与小脚时代的分歧》、《驳传统舞蹈还需“舞蹈化”的奇谈》、《争论的是什么?分歧在哪里?》等多篇论著。

在中国舞蹈界引起极大的反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入舞蹈创作,主要作品有:以建安时期为历史题材的古典舞剧《铜雀伎》;电视剧《唐明皇》、《三国演义》、《司马迁》、《炎黄始祖》中的舞蹈部分;大型古典舞蹈晚会“寻根述祖谱华风”之一《炎黄祭》(其中《踏歌》获中国舞首届“荷花杯”大赛金奖);“寻根述祖谱华风”之二《龙族风韵》,以及《小破阵乐》、《小胡旋》等多个经典作品。

二十世纪初开始受聘于重庆大学,任舞蹈系主任。

二零零一年,北京舞蹈学院为孙颖教授设立“汉唐古典舞教研室”,开始招收本科生并担任研究生导师。

2006年孙颖教授被评为第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孙颖是我国现当代民族舞蹈体系的创建者,他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意象成为其学科标志,富有新意且意味深远。

他一生付诸"汉唐古典舞"(中国古典舞流派)及其艺术贡献。

孙颖教授留下了重建中国古典舞的理念与途径,对中国古典舞的创作理论和方法以及对中国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有着细致的设想与具体的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