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第二章植物物组织)
药用植物学(含中药拉丁语)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学(含中药拉丁语)教学大纲前言药用植物学是应用植物学知识、方法来研讨和运用药用植物的一门迷信,是中药、中药资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中药的基源研讨、质量评价、临床成效及开发研讨亲密相关。
因此本学科在中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药、中药资源专业先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基本内容分为植物器官的形状与显微结构、药用植物的分类两局部。
经过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及野外实习,要求先生掌握药用植物各器官的形状特征和显微结构特征;准确地观察、描画药用植物,比拟熟练地运用科、属检索表;掌握植物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和被子植物中18~24个科及重点属的特征;识别常用的药用植物。
同时适当引见国际外药用植物研讨的新效果和新停顿,为学习有关专业课、承袭和开展我国中药学事业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为128学时,其中实际课为72学时〔含药用拉丁语16学时〕,实验课为56学时,8.0学分,分上、下两学期完成。
上篇内容在第一学期完成,计80学时,实际48学时〔含药用拉丁语16学时〕、实验32学时。
下篇内容在第二学期完成,计48学时,实际24学时、实验24学时。
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并适当运用多媒体等方法停止教学。
在第二学期有早春实习和野外实习两周,在实习中增强先生的采、认、制造标本的才干。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上篇植物器官形状和显微结构绪论【目的要求】明白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内容】1、药用植物学的概念、研讨内容及义务。
2、药用植物学的开展简史和开展趋向。
3、药用植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目的要求】1、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熟习细胞的生理功用。
3、了解植物细胞的分裂。
【教学内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用。
2、植物细胞的分裂。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目的要求】1、掌握维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基本组织、分泌组织的形状特征。
03药用植物学-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秋海棠叶
第17页,共91页。
4.吸收薄壁组织
吸收组织 (根毛)
吸收薄壁组织主要
位于根尖端的根毛区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和无机盐。
吸收薄壁组织可将 吸收的物质经皮层运 输到输导组织中去。
第18页,共91页。
5.储藏薄壁组织
多存在于植物 的地下部分及果
实、种子中。
细胞较大,其中 含有大量淀粉、 蛋白质、糖类、 脂肪等营养物质 。
吸引昆虫传粉。存在于花 的结构中的为花蜜腺,存
在于花部外的为花外蜜腺。
由一层表皮细胞及其下面数 层细胞分化而成。
第38页,共91页。
(1)分泌细胞(secretory cell)
具有分泌能力的细胞,以单个 细胞或细胞团(列)存在于各种 组织中。分泌物积聚于该细胞中
,当分泌物充满整个细胞时,发 育后期细胞往往木栓化成为失去
① 无节乳汁管(nonarticulate laticifer)
每一个乳汁管仅由
一个细胞构成,也称 为乳汁细胞。细胞分
枝,长度可达数米,如 夹竹桃科、萝摩科、桑
科以及大戟科的大戟 属等一些植物的乳汁 管。
第45页,共91页。
② 有节乳汁管(articulate laticifer)
每一个乳汁管是由许
作用:有的可以防止组织腐烂;有的还可
以引诱昆虫,以利于传粉;有许多分泌物可做 药用,如乳香、没药、松节油、樟脑、蜜汁 、松香以及各种芳香油等。
第35页,共91页。
六、分泌组织
分类:根据分泌细胞所排出的分泌物是积 累在植物体内还是排出体外分。
外部的分泌组织
(分泌物排出植物体外)
内部的分泌组织
(分泌物积存植物体内)
河医大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02植物的组织
实验二植物的组织一、目的要求(一)掌握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的特征及在植物体内的存在部位。
(二)认识几种常见的分泌组织。
(三)学会徒手切片的制作方法。
二、仪器用品、实验材料①新鲜藿香茎②南瓜茎纵切片(每人一片)桔皮横切片(一片示教)川芎根茎横切片(一片示教)南瓜茎横切片(一片示教)黄柏粉末(每室一份)何首乌粉末,50%水合氯醛,稀甘油、蒸馏水、酒精灯。
5%氢氧化钾溶液关木通茎,党参根三、实验内容与方法(一)保护组织:藿香茎横切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取藿香嫩茎切成2~3厘米一段,将横切面削平,沾上一点水,以防止新鲜材料变干,并增加润滑,使组织不易切碎。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材料,下端用中指托住,右手拿刀片,使刀刃向内并与材料的断面平行。
自材料的左前方向右后方反复拉移刀片,即可将材料切成很薄的片。
反复切时,要随时在断面上沾水。
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一片,按正规操作制成的临时装片。
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茎呈现四方形,四角具有突出的棱脊。
茎最外为一层表皮,表皮外具有许多毛茸状附属物,尤其在四角处更多。
选取清楚的一角,换高倍观察非腺毛,腺毛及腺鳞的特征。
(二)机械组织1、厚角组织取上述藿香茎徒手切片进行观察,在四个棱脊处表皮下均可见厚角组织。
细胞呈多角形,每一细胞角隅处壁显著增厚。
2、厚壁组织(示教)石细胞及纤维——黄柏皮粉末示教在示教镜下观察石细胞及纤维,比较其结构有何异同?(三)输导组织:导管与筛管取南瓜茎纵切片于低倍镜下,首先自一侧逐渐向内观察切片的整体情况。
其中染成粉红色的带有环状或网状花纹的部分即木质部中的导管。
在木质部两侧即为韧皮部,分清各部后,可观察下列结构:导管:细胞壁加厚部分呈环状、螺旋状或网纹状。
注意你所观察的切片中有几种类型的导管。
筛管:位于导管的两侧,由长筒形细胞上下相连而成,细胞间的横隔壁上有许多小孔即筛孔。
此横隔壁即筛板。
在示教镜下观察南瓜茎横切片中的筛板,与纵切片中的筛板比较。
药用植物学习题集
药用植物学习题集药用植物学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复习思考题:1.植物的细胞是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的2.质体可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功能3.淀粉粒有几种类型怎样区别单粒淀粉与复粒淀粉及半复粒淀粉4.草酸钙结晶有几种类型如何区分草酸钙结晶与碳酸钙结晶5.细胞壁的特化有哪些类型如何区分木质化细胞壁与木栓化细胞壁6.什么叫初生壁、次生壁、胞间层、纹孔、纹孔对、胞间连丝第二章植物的组织复习思考题:1.什么叫植物的组织可分为几种类型2.什么叫分生组织其主要特征是什么3.气孔轴式有哪几种如何确定气孔轴式的类型4.什么叫周皮周皮与表皮有何不同5.什么叫气孔气孔与皮孔有何不同6.腺毛与非腺毛在形态与功能上有什么区别7.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有哪些不同8.导管有哪几种类型如何鉴别各种类型导管9.导管与筛管分别存在于植物维管束的什么部位,各有什么功能10.分泌腺与分泌细胞的形态及存在部位有什么不同11.什么叫溶生式和裂生式第三章植物的器官第一节根复习思考题:1.根的外形特征有哪些2.什么叫定根由它组成的根系叫什么根系哪些植物具有这种根系3.什么叫不定根由它组成的根系叫什么根系哪些植物具有这种根系4.根有哪些变态5.根的初生构造有什么特点6.什么叫内皮层何谓凯氏点7.根的次生构造与初生构造相比较有什么区别8.中药材中所说的“根皮”是指哪些部分9.根的异常构造有哪些类型第二节茎复习思考题:1.从外部形态上怎样区分根和茎2.茎有哪些类型各类型的特点是什么3.比较块根与块茎、根与根状茎、块茎与小块茎、鳞茎与小鳞茎的区别点.4.解释下列术语:叶轴、合轴分枝、节、皮孔.5.双子叶植物茎与根的初生构造有何不同6.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有何特点7.什么叫“年轮”它是怎样产生的8.单子叶植物茎有什么特点第三节叶复习思考题:1.叶由哪几部分组成确定叶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如何区分单叶和复叶3.脉序有哪几种类型4.叶序有哪几种类型5.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有何特点6.何谓“等面叶”何谓“两面叶”第四节花复习思考题:1.典型的被子植物花由哪几部分组成2.常见的花冠类型有哪几种常见的花被卷迭方式有哪几种3.雄蕊由哪几部分组成常见的雄蕊类型有哪几种如何区分4.雌蕊由什么构成分几部分何为腹缝线、背缝线如何判断雌蕊由几张心皮组成5.雌蕊的类型有哪几种如何区别子房着生的位置有哪几种如何区别6.何为胎座有哪些类型如何区分7.何为花程式 K 5C 5G 5:5:2表示什么 某植物的花为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合生;花瓣5枚,分离;雄蕊10枚,9枚合生,1枚分离,成二体.雄蕊,子房上位,1心皮,1室,每室胚珠数不定.请写出花程式.8.如何区别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各有哪些类型9.解释下列术语:花萼、副萼、宿存萼、离瓣花、合瓣花、重瓣花、雌雄异株、倒生胚珠.第五节 果实复习思考题:1.果实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何主要特征如何区别2.如何识别真果和假果3.聚合果是由何种类型的雌蕊发育而成的第六节 种子复习思考题:1.种子由哪几部分组成2.解释下列术语:种脐、种脊、合点、种阜、假种皮、外胚乳下篇药用植物的分类第四章植物分类概述复习思考题:1.植物分类等级主要有哪些其大小顺序如何2.植物学名是怎样组成的举例说明.3.植物界分哪些门请解释:孢子植物、隐花植物、种子植物、显花植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无胚植物、有胚植物.4.植物分类检索表有哪几种形式第五章藻类植物复习思考题: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2.海带、昆布属哪一门藻类主要特征如何第六章菌类复习思考题:1.菌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与藻类植物有何异同点2.解释下列术语:菌核、子实体、子座、菌丝体.第七章地衣门要求:自学、了解第八章苔藓植物门要求:自学、了解第九章蕨类植物门复习思考题:1.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主要有哪些2.真蕨植物和拟蕨有什么区别3.水龙骨科的主要特征有哪些4.解释下列术语:大型叶、小型叶、营养叶、孢子叶、孢子叶穗.第十章裸子植物门复习思考题: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2.比较松科、柏科的不同点.3.麻黄科在裸子植物中有何特殊性4.银杏、侧柏、麻黄分属哪一科主要特征有哪些入药部位是什么第十一章被子植物门复习思考题:1.和裸子植物相比,被子植物有哪些特点2.如何识别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3.被子植物各重点科要求掌握的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各举出两种以上药用植物名称.4.现在多数学者根据什么理由主张把芍药属从毛茛科中独立出来成芍药科5.为什么说木兰科植物是现存植物中的原始类群6.比较木兰科与毛茛科的异同点.7.豆科植物分哪三个亚科,有何区别8.比较玄参科、唇形科、马鞭草科的主要异同点.9.说明菊科头状花序的结构和小花有哪些类型.10.菊科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分成二个亚科各有什么依据11.菊科植物有哪些特征可以说明其进步性这些特征在适应环境时有什么意义12.比较姜科和兰科的异同点.13.试总结具有下列特征的科各有哪些1植物体有乳汁的科2植物体含挥发油,有香气的科3植物体地下茎发达的科4有托叶的科5叶对生的科6花两侧对称的科药用植物学作业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着作是 .A、本草纲目B、唐本草C、植物名实图考D、神农本草经2.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典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神农本草经集注3.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B、质体C、高尔基体D、细胞核4.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代谢废物有 .A、淀粉粒B、糊粉粒C、脂肪油D、草酸钙晶体5.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的构造之一是 .A、细胞间隙B、导管C、原生质体D、木纤维6.脂肪是植物细胞内的 .A、质体B、线粒体C、活性物质D、后含物7.导管、木纤维、石细胞等次生壁内常填充和附加的主要物质是 .A、木栓质B、纤维素C、角质D、木质素8.在发育成熟后,全部组织细胞均为死细胞的是 .A、输导组织B、机械组织C、分泌组织D、木栓组织9.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合称 .A、表皮B、树皮C、周皮D、根被10.次生保护组织上的通气结构是 .A、气孔B、筛孔C、纹孔D、皮孔11.被子植物韧皮部主要的输导组织是 .A、导管B、管胞C、筛管D、筛胞12.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是 .A、导管B、管胞C、筛管D、筛胞13、小茴香果实中贮藏挥发油的是 .A、油细胞B、油管C、腺鳞D、油室14.桔子果皮和叶子中贮藏挥发油的是 .A、油细胞B、油管C、腺鳞D、油室15.“雨后春笋”迅速生长主要是由于分裂活动的结果.A、节上的组织B、顶端分生组织C、居间分生组织D、侧生分生组织16.茶叶的气孔轴式是 .A、直轴式B、平轴式C、不定式D、环式17.下列除外是不定根.A、须根系B、纤维根C、支持根D、攀援根18.由茎的基部节上生出许多大小、长短相仿的不定根构成的根系是 .A、定根B、须根系C、不定根D、直根系19.南瓜、扁豆、牵牛等同属 .A、灌木B、木质藤本C、草质藤本D、肉质茎20.葡萄茎、南瓜茎以攀附它物攀援生长.A、不定根B、吸盘C、卷须D、变态叶21.人参、五加的叶同属 .A、奇数羽状复叶B、二回羽状复叶C、三出复叶D、掌状复叶22.桑、樟、桃等植物的叶序同属 .A、簇生叶序B、轮生叶序C、对生叶序D、互生叶序23.水稻、小麦、玉米、麦冬等的叶脉同属 .A、射出平行脉B、二叉分枝脉C、羽状网脉D、直出平行脉24.马齿苋、景天、芦荟等的叶同属 .A 、膜质B 、肉质C 、草质D 、革质25.等面叶的构造特征是叶的 .A 、两面均有栅栏组织和气孔B 、两面都没有栅栏组织和气孔C 、两面都有海绵组织,没有气孔D 、两面均没有海绵组织和气孔26.一花中雄蕊多数,花药连合成筒状,而花丝彼此分离,这种雄蕊是 .A 、单体雄蕊B 、四强雄蕊C 、二强雄蕊D 、聚药雄蕊27.由合生心皮雌蕊形成,子房1室,胚珠沿相邻二心皮的腹缝线着生,这是 .A 、边缘胎座B 、侧膜胎座C 、中轴胎座D 、基生胎座28.柑橘、百合、棉等的胎座同属 .A 、基生胎座B 、侧膜胎座C 、中轴胎座D 、特立中央胎座29.梨、苹果、南瓜、黄瓜等的子房位置同属 .A 、子房下位B 、子房半下位C 、子房中位D 、子房上位30.某花序的花轴较长,其上着生许多无柄的两性花,从花轴基部渐次向顶部开放,这是 .A 、总状花序B 、穗状花序C 、葇荑花序D 、单歧聚伞花序31.花轴肉质肥大呈棒状,外具佛焰苞的花序为 .A 、穗状花序B 、肉穗花序C 、头状花序D 、隐头花序32.花程式为伞 K 5C 5A ∞G 5:5:∞的植物可能来自 .A 、桑科B 、木犀科C 、锦葵科D 、五加科33.单粒种子的果实,成熟时果皮与种皮愈合不易分离,是 .A 、颖果B 、瘦果C 、坚果D 、胞果34.由一朵花的多数离生心皮形成的果实是A、聚合果B、聚花果C、假果D、双悬果35.桂圆肉、荔枝肉同属 .A、种子的胚乳B、果肉C、种子的胚D、假种皮36.木质部与韧皮部构成内外排列的维管束类型是 .A、辐射维管束B、外韧维管束C、周韧维管束D、双韧维管束37.厚角组织最发达的是 .A、单子叶植物茎B、裸子植物茎C、双子叶植物草质茎D、双子叶植物进行次生生长的木质茎38.不属于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构造组成部分的是 .A、表皮B、维管射线C、皮层D、髓39.属于有限花序的是 .A、伞形花序B、复伞花序C、聚伞花序D、头状花序40.枸杞、番茄、葡萄等的果实属于 .A、浆果B、核果C、瓠果D、梨果41.属于假果的是 .A、蓇葖果B、角果C、瓠果D、颖果42.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科B、属C、种D、品种43.中药龙眼肉原植物的学名是 .A、龙眼B、桂圆C、LonganD、Euphoria longan44.下列哪项不是褐藻门的特点A、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B、生活方式为异养C、植物体常呈褐色D、细胞中常含碘45.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又无叶绿素的植物是 .A、藻类植物B、菌类植物C、苔藓植物D、蕨类植物46.海带属于 .A、藻类植物B、菌类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47.中药茯苓为真菌的 .A、菌丝B、菌核C、菌索D、子实体48.下列植物中, 属于担子菌亚门.A、茯苓B、冬虫夏草C、石耳D、酵母菌49.真蕨亚门区别于拟蕨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A、叶是大型叶B、具孢子囊C、有根、茎、叶分化D、孢子体内有维管组织的分化50.中药海金沙、石韦、槲蕨同属 .A、石松亚门B、真蕨亚门C、松叶蕨亚门D、楔叶亚门51.现有一落叶乔木,其叶扇形,具二叉状叶脉,花单性异株,心皮杯状,种子核果状,其来源于 .A、银杏纲B、苏铁纲C、松柏纲D、买麻藤纲52.松科的球果是 .A、假果,为花被成木质鳞片和翅果集生而成B、真果,外为木质果皮内有种子C、由多数种鳞和种子聚生而成D、由许多花聚生形成的果实53.下列植物中哪一组属于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分化的植物 .A、银杏和人参B、黄连和枸杞C、卷柏和侧柏D、土茯苓和茯苓54.下列植物具有托叶鞘的一组是 .A、何首乌和掌叶大黄B、麻黄和黄连C、乌头和白芷D、胡萝卜和芹菜55.雄蕊和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突起的花托上,有聚合果的一组是 .A、毛茛和厚朴B、锦葵和蓖麻C、百合和人参D、大黄和天麻56.下列描述,除外属于十字花科的特征.A、草本,无托叶B、四枚雄蕊,二枚较长C、花两性,花瓣四枚D、雌蕊由二心皮合生,具假隔膜57.下列植物中具有木本,子房下位,梨果的一组是A、龙牙草和桃B、掌叶复盆子和杏C、野山楂和贴梗海棠D、金樱子和地榆58.下列植物具有蝶形花冠和二体雄蕊的一组是 .A、合欢和苦参B、决明和甘草C、皂荚和槐D、膜荚黄芪和野葛59.下列植物均有乳计,属大戟科的一组是 .A、无花果和薜荔B、罂粟和延胡索C、甘遂和续随子D、桔梗和蒲公英60.下列植物中具卷须,侧膜胎座,瓠果的一组是 .A、黄瓜和南瓜B、冬瓜和蓖麻C、栝楼和黄芩D、南瓜和葡萄61.以下除外均为桑科的特征.A、木本,常有乳汁B、叶常互生、托叶早落C、花小、两性,成葇荑或隐头花序D、聚花果62.现有一小乔木,茎具刺,单身复叶,其果和叶揉后具辛辣味,柑果,此植物可能来源于 .A、玄参科B、芸香科C、樟科D、蔷薇科63.茄科植物的主要特征为 .A、叶常互生,萼宿存,花冠常漏斗状,多为浆果B、叶常对生,萼宿存,花冠常辐射状,多为浆果C、叶互生,萼宿存,子房下位,多为浆果D、叶对生,萼宿存,子房上位,多为浆果64.桔梗科区别于茄科的主要特征为 .A、多为木本,常具乳汁B、多为草本,常具乳汁C、花萼5裂,宿存D、中轴胎座65.茜草科植物具有的特征是 .A、木本或草本,单叶对生或轮生,具各式托叶,花常两性,子房上位B、木本或草本,单叶对生或轮生,无托叶,花常两性,子房上位C、木本或草本,单叶对生或轮生,具托叶,花常两性,子房下位D、木本或草本,单叶对生或轮生,无托叶,花常两性,子房下位66.姜科植物花中的唇瓣来自于 .A、花萼B、苞片C、花瓣D、退化雄蕊67.下列植物具有块茎,蒴果和粉尘状微小种子的一组是 .A、天南星和知母B、黄精和石仙桃C、半夏和石斛D、天麻和白芨68.裸子植物不同于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为 .A、多为木本B、多为草本C、心皮叶状展开,胚珠裸露D、心皮联合成子房,胚珠包藏于子房内69.毛茛科与木兰科的共同特征为 .A、均为草本B、均具挥发油C、雄蕊、心皮均多数,合生,排列于隆起的花托上D、雄蕊、心皮均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隆起的花托上70.百合科植物具有的特征为 .A、单被花,单性花,花被4枚,子房1室B、单被花,两性花,花被3基数,两轮排列,子房l室C、单被花,单性花,花被缺或5枚,子房3室D、单被花,两性花,花被6枚,两轮排列,子房3室71.下列植物中属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真菌和地衣B、真菌和绿藻C、放线菌和绿藻D、蓝藻和细菌72.细胞中具有遗传物质的载体是 .A、细胞质B、线粒体C、核质D、染色体73.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是因为其表皮属 .A、腺毛B、非腺毛C、通气薄壁组织D、吸收薄壁组织74.木本植物茎、根加粗后起保护作用的是 .A、木栓形成层B、栓内层C、木栓层D、皮层75.菊科植物头状花序外围常有多数绿色的 .A、总苞片B、刺状片C、小苞片D、鳞片76.厚角组织的细胞壁是 .A、次生壁B、木质化C、木栓化D、纤维素77.以下除为伞形科的特征.A、草本,茎具纵棱B、具明显托叶鞘C、复伞形花序D、双悬果78.两面叶的气孔常是 .A、上、下表皮一样多B、下表皮比上表皮多C、上表皮比下表皮多D、上、下表皮都没有79.禾本科的果实为 .A、瘦果B、蒴果C、颖果D、翅果80.唇形科的花序为 .A、伞房花序B、圆锥花序C、穗状花序D、轮伞花序81.叶的主脉一条,两侧分出相似侧脉,侧脉再分细脉交织成网状为 .A、掌状网状脉B、直出平行脉C、弧形脉D、羽状脉82.夹竹桃科与萝藦科的共同特征为 .A、均具乳汁B、均具合蕊柱和合蕊冠C、叶柄顶端均具腺体D、均具花粉块83.某植物为草本,托叶鞘状,花具上位子房,瘦果.该植物属于 .A、MoraceaeB、PolygonaceaeC、RanunculaceaeD、Rosaceae84.双子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植物根茎的皮层中均分布有 .A、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B、导管和筛管C、筛胞和管胞D、纤维和乳管85.单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类型是 .A、无限外韧维管束B、有限外韧维管束C、双韧维管束D、辐射维管束86.单子叶植物根和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的维管束类型是 .A、无限外韧维篱束B、有限外韧维管束C、双韧维管束D、辐射维管束87.下列植物中具有副萼和单体雄蕊的一组是 .A、草棉和木芙蓉B、木槿和木瓜C、苘麻和草莓D、向日葵和百合88.属玄参科植物的一组是 .A、地黄和阴行草B、浙玄参和沙参C、胡黄连和黄连D、毛地黄和大黄89.下列植物中具有掌状复叶和伞形花序的一组是 .A、前胡和柴胡B、人参和五加C、大戟和小蓟D、蓖麻和南瓜90.某植物具有唇形花冠和四分小坚果,该植物属于 .A、LeguminosaeB、UmbelliferaeC、LabiataeD、Compositae 91.下列植物中属桔梗科的一组是 .A、党参和沙参B、党参和人参C、桔梗和三七D、五加和半边莲92.下列植物中属菊科的一组是 .A、菊叶三七和景天三七B、华泽兰和地瓜儿苗C、红花和番红花D、茵陈蒿和白术93.下列植物中属天南星科的一组是 .A、独角莲和乌头B、天南星和七叶一枝花C、半夏和菖蒲D、石菖蒲和石蒜100.大戟科、葫芦科、百合科具有 .A、复雌蕊B、离生雌蕊C、单雌蕊D、多心皮多雌蕊二多项选择题1.单子叶植物茎和双子叶植物茎的主要区别有 .A、无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B、内皮层显着C、维管束散生D、维管射线明显2.组成中药材上所谓“树皮”的部分是 .A、木栓层B、木栓形成层C、栓内层D、次生韧皮部3.某蕨类植物的孢子囊群无盖,则可能属于 .A、蚌壳蕨科B、槲蕨科C、水龙骨科D、乌毛蕨科4.高等植物的特征是 .A、有胚胎B、以孢子繁殖C、生殖器官为多细胞D、通常无维管束5.来源于木犀科的中药材有 .A、金樱子B、女贞子C、连翘D、秦皮6.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是 .A、有细胞壁B、有线粒体C、有液泡D、有染色体7.腺毛的组成是 .A、蜜腺B、腺头C、油细胞D、腺柄8.担子菌亚门的主要特征有 .A、具双核菌丝B、形成担子、担孢子C、菌丝具横隔D、形成子实体9.芍药属从毛茛科中独立出来成为芍药科的原因有 .A、花大,两侧对称B、雄蕊离心发育C、心皮离生,蓇葖果D、不含毛茛甙和木兰花碱10.有乳汁的植物可能来自 .A、茄科B、菊科C、大戟科D、百合科11.唇形科与马鞭草科共有的特征有 .A、叶对生B、核果C、花冠唇形D、二强雄蕊或雄蕊二枚12.双子叶植物木质茎中,次生木质部的主要组成分子有 .A、木纤维B、导管C、木薄壁细胞D、伴胞13.属于雌蕊组成部分的是 .A、花盘B、子房C、花丝D、柱头14.低等植物包括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地衣植物D、菌类植物15.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特点主要有 .A、保留表皮,不产生周皮B、有限维管束C、维管束多数,散生在基本组织中D、木质部部分有年轮16.某草本植物具香气,可能属于 .A、LabiataeB、MagnoliaceaeC、LiliaceaeD、Zingiberaceae17.对茯苓描述正确的有 .A、属于多孔菌科B、表面粗糙C、子实体伞形D、孢子不透明18.无限花序包括 .A、轮伞花序B、伞房花序C、二歧聚伞花序D、伞形花序19.羽状三出复叶的特点是 .A、顶叶有柄B、顶叶无柄C、小叶三枚D、小叶三枚以上20.禾本科的主要特征包括 .A、由小穗组成各种花序B、浆片2~3,雄蕊3C、子房上位D、颖果二、填空题1.淀粉粒的主要形态特征有和 .根据其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链淀粉遇碘变 ,支链淀粉遇碘变 .2.晶体,一般是指细胞生活中所产生的废物,常形成和 .3.由于质体所含的色素和功能的不同,可将质体分为叶绿体、、等三种.叶绿体主要含有的色素有、、、四种.4.细胞壁主要是由构成的,相邻两细胞所共有的细胞层可分为、、三层.5.气孔轴式常见的有、、、、、 .6.成熟的花粉粒具二层壁,外壁较厚,常具各种;内壁上有的地方没有外壁,形成 .7.地下变态茎仍具有茎的一般特征,如根状茎,具有、、可与根相区别.8.使根延长的生长称 ,使根增粗的生长称 .9.是辨别木材三个切面的最好标志.10.构成雌蕊的单位是 .典型的雄蕊可分为和两部分.11.果实是由发育来的,包括和两部分.种子是由发育而成的,由、、三部分组成.12.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其拉丁学名包括、、三部分.13.完全叶的组成可分为叶片、、三部分,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显微构造可分为、、三部分.叶片的形状主要是根据它的比例以及的位置来确定.15.被子植物可分为两个纲,即和 .16.单子叶植物纲的根系为 ,叶脉为 ,花各部分基数为 .17.周皮包括、和三层.18.豆科植物的共同特征为具有果.根据花冠的排列和雄蕊的情况可分为、、三个亚科,它们的花冠依次为、、 .20.植物的组织按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组织、组织、组织、组织、组织、组织等六类.23.天南星科植物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花序.24.珠鳞与苞鳞紧密愈合是科的特征.25.菊科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花序,小花多为花或花,花萼常变为 ,果实为 .它可分为、两个亚科.26.百合科植物的花为数花, 胎座.28.机械组织根据细胞的形态和细胞壁增厚的方式,可分为和 .29.姜科植物主要特征之一是能育雄蕊枚,退化雄蕊成 .39.植物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40.蔷薇科分为、、、等四个亚科. 42.维管束有、、、、、几种类型.43.输导组织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木质部中的和 ,主要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另一类是韧皮部中的和 ,主要运输有机营养物质.44.细胞壁的特化常见的有、、、粘液化、矿质化等.45.伞形科植物体具 ,含挥发油,叶柄基部扩大成 ,花多成花序,子房顶部有盘状或圆锥状;果实为 .47.唇形科植物多含 ,茎形,叶 , 花序常再组成穗状或总状花序,花冠常为 ,雄蕊常 ,为雄蕊;花柱常着生;果实为 .三、名词解释纹孔蝶形花冠内皮层子实体晶鞘纤维维管束组织气孔轴式两面叶无限花序辐射维管束胎座双悬果聚药雄蕊中轴胎座瓠果凯氏带年轮细胞器孢子囊穗四、问答题1.简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并绘简图标明各部.2.简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3.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如何4.如何区分单叶和复叶5.如何区别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6.何谓心皮如何判断雌蕊心皮的数目7.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与根区别8.如何识别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9.比较Magnoliaceae与Ranunculaceae的异同点.10.以显着不同的特征,列出以下科的检索表.唇形科马鞭草科玄参科爵床科茜草科11.豆科植物可分为哪三个亚科说明三个亚科的区别点.12.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有何特点13.菊科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分成二个亚科各有什么依据14.举例说明蔷薇科四个亚科的主要区别点.15.写出下列科的主要特征及5种以上药用植物.伞形科唇形科百合科天南星科十字花科芸香科大戟科锦葵科茜草科葫芦科禾本科姜科水龙骨科松科后两科只需举出一种代表植物16.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有哪些不同17.导管与筛管分别存在于植物维管束的什么部位,各有什么功能18.什么叫溶生式和裂生式的分泌腔。
XX大学药用植物学--组织ppt
理上和结构上的变化,又重新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即细
胞的脱分化而成。
•分生组织的类型
(二)按分生组织在植物体内所处的位臵分类
1、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茎最顶端的分生组织,也是根、茎 顶端的生长锥,长久保持旺盛的分生能力。使植物的根、茎进行 长度生长; 2、侧分分生组织:主要存在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内, 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分布于植物体的周围,成环状排列并 与轴平行,使植物体进行加粗生长; 3、居间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保留下来或已经分化的薄壁组
分生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薄壁组织 基本薄壁组织 同化薄壁组织 贮藏薄壁组织 吸收薄壁组织 石细胞 通气薄壁组织 分泌细胞 分泌腔(分泌囊) 分泌道和乳汁管 内部的分泌组织 保护组织 表皮 周皮 机械组织 厚角组织 厚壁组织 输导组织 管胞与导管 筛管、伴胞与筛胞 腺毛 分泌组织 外部的分泌组织
1.毛茸
(1)腺毛
(2)非腺毛
水 苦 荬 果 柄 上 的 腺 毛
1)腺毛:能分泌挥发油、树脂、粘液等物质的毛茸,
可分为腺头和腺柄两部分。腺头通常呈圆球形,具分泌
作用,由一个或几个分泌细胞组成。腺柄也有单细胞和 多细胞之分。 2)腺鳞:一种特殊的腺毛。在薄荷等唇形科植物的叶 上,有一种短柄或无柄的腺毛,其头部通常由8个或6、 7个细胞组成,略呈扁球形,排列在一个平面上,特称 为腺鳞。
三、保护组织
保护组织包被在植物各个器官的表面,保护着植物的内部组 织,控制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的过度散失、病虫的侵害以 及机械损伤等。根据来源和形态结构的不同,分为初生保护组 织——表皮和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一)初生保护组织——表皮
•来源:是由初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分化而来的。通常由一层生
(完整word版)药用植物学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一、单选题1.基本分生组织从其性质上看属于()A.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D.侧生分生组织 E.居间分生组织2.单子叶植物的根茎增粗有限,是因为其没有()A.原形成层 B.原分生组织 C.原表皮层D.顶端分生组织 E.侧生分生组织3.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的组织是()A.基本薄壁组织 B.同化薄壁组织 C.贮藏薄壁组织D.吸收薄壁组织 E.通气薄壁组织4.判断气孔的轴式是观察与气孔保卫细胞直接相连的副卫细胞()A.大小 B.形态 C.来源 D.数目和排列关系 E.特化程度5.属于初生壁不均匀加厚的细胞是()A.厚角细胞 B.厚壁细胞 C.薄壁细胞 D.导管细胞 E.管胞6.厚角组织细胞多直接位于植物体幼嫩器官的()A.表皮下方 B.周皮内侧 C.皮层中 D.维管束中 E.髓中7.蜜腺一般位于萼片、花瓣、子房或花柱的()A.顶部 B.上部 C.中部 D.中下部 E.基部8.不属于分泌组织的是()A.腺毛 B.蜜腺 C.乳汁管 D.油室 E.角质层9.筛胞的存在部位是()A.被子植物韧皮部B.蕨类和被子植物韧皮部C.蕨类和裸子植物韧皮部D.蕨类和裸子植物木质部E.蕨类和被子植物木质部10.豆科植物番泻叶的气孔大多为()A.不等式B.直轴式C.不定式D.平轴式E.环式11.属于输导薄壁组织的是()A.导管 B.筛管 C.髓射线 D.管胞 E.伴胞12.气孔周围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副卫细胞狭窄,围绕气孔排列呈环状。
该气孔类型是()A.直轴式B.平轴式C.环式D.不等式E.不定式13.气孔周围副卫细胞的数目3~4个,其中有一个显著的小,该气孔是()A.直轴式 B.不等式 C.环式 D.平轴式 E.不定式14.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3个以上,其大小相近,形状与其他表皮细胞相似。
该气孔为()A.平轴式B.直轴式C.不定式D.不等式E.环式15.叶表面具星状毛的药材是()A.苏叶B.大青叶C.石韦D. 枇杷叶E.淡竹叶二、多选题1.构成植物的组织的细胞,哪些相同或相近?()A.来源 B.形态 C.结构 D.功能 E.位置2.保卫细胞一般的特点是()A.细胞含有叶绿体 B.比周围的表皮细胞小 C.细胞壁不均匀加厚D.细胞较周围细胞大 E.有明显的细胞核3.影响植物气孔开闭的环境因素有()A.温度 B.湿度 C.酸碱度 D.光照 E.二氧化碳浓度4.石细胞可存在于()A.果肉中 B.叶中 C.果皮中 D.种皮中 E.维管束中5.在器官形成中出现较早,多存在于植物体幼嫩部位的导管是()A.环纹导管 B.螺纹导管 C.梯纹导管 D.网纹导管 E.孔纹导管6.属于外分泌结构的有()A.腺毛 B.油室 C.分泌道 D.蜜腺 E.乳汁管7.属于分泌道的有()A.树脂道 B.油管 C.筛管 D.粘液管 E.微管8.不同类型的维管束分类的依据是()A.韧皮部与木质部的排列方式 B.形成层的有无C.韧皮部与木质部的在器官中的部位 D.有无维管射线 E.有无髓射线9.下列属于分泌组织的是()A.非腺毛B.腺毛C.腺鳞D.黏液细胞E.树脂道10.具有分泌功能的毛茸包括()A.腺毛 B.非腺毛 C.根毛 D.腺鳞 E.密腺11.韧皮部的细胞主要有()A.筛管 B.导管 C.韧皮薄壁细胞 D.木薄壁细胞 E.木纤维12.既属于保护组织,又属于分泌组织的是()A.腺毛 B.非腺毛 C.腺鳞 D.表皮细胞 E.鳞毛13.韧皮部细胞主要由下列细胞组成()A.导管 B.管胞 C.筛胞 D.筛管 E.伴胞14.属于次生分生组织的是()A.束中形成层 B.木栓形成层 C.顶端分化组织D.原生分生组织 E.束间形成层15.筛管不同于筛胞的特征是()A.有筛板和筛孔 B.筛管旁有伴胞 C.有筛域 D.为输导组织E.存在于被子植物韧皮部16.筛管的主要特征是()A.端壁上有筛板和筛孔B.筛管旁有伴胞C.侧壁上有筛域D.存在于裸子植物韧皮部E.存在于被子植物韧皮部17.维管束散在的双子叶植物是()A.毛茛科B.百合科C.木兰科D.天南星科E.石竹科F.睡莲科三、判断题1.成熟的筛管分子是长管状的生活细胞,多年生的双子叶植物老的筛管分子会不断被新筛管取代,而被挤压成颓废组织。
药用植物填空题选择题有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1.细胞壁的组成有几部分答:①胞间层果胶②初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填充生长③次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附加生长2细胞壁的特化有哪些答:①木质化间苯三酚试液和浓盐酸—红色②木栓化苏丹三试液-橘红色③角质化④粘液质化⑤矿质化9.植物细胞一般都有初生壁,但不是都有次生壁;3晶体的类型有哪些答:①草酸钙结晶:a.方晶b.针晶c.簇晶d.沙晶e.柱晶②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区别碳酸钙和草酸钙:碳酸钙结晶遇醋酸时放出二氧化碳;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区别的三大特征:细胞壁、液泡、质体纹孔处只有胞间层和初生壁,没有次生壁;纹孔的类型:①单纹孔②具缘纹孔③半缘纹孔8淀粉粒:具有脐点和层纹淀粉粒有单粒、复粒、半复粒第二章植物的组织1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答:①分生组织:位置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居间分生组织②:薄壁组织:纹孔为单纹孔,分布最广,占有最大体积③保护组织:分为表皮初生保护组织:气孔和毛茸和周皮次生保护组织,皮孔; ④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双子叶草质茎和尚未进行次生生长的木质茎中,不含木质素和厚壁组织死;⑤输导组织:a.导管和管胞:输送水分及溶于水中的无机养料,存在于木质部自下而上;b.筛管、伴胞和筛胞:输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存在于韧皮部自上而下;⑥分泌组织:无原生质体a.外分泌组织:腺毛、蜜腺 b.内分泌组织:分泌细胞、分泌腔=油室、分泌道和乳汁管2.气孔是植物体表面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能控制气体交换和调节水分蒸散;①平轴式气孔栀子豆科、茜草科②直轴式气孔薄荷唇形科③不定式气孔细辛菊科、桑科、蔷薇科④不等式气孔菜心十字花科、茄科⑤环式气孔茶叶单子叶植物气孔的类型:哑铃状3.毛茸的类型答:①腺毛:是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来的,有腺头和腺柄之分;腺头具有分泌功能,能分泌挥发油、黏液、树脂等物质;②腺鳞:腺鳞是一种具短柄或无柄的腺毛; ②非腺毛:无腺头和腺柄之分;无分泌功能;5.导管的类型:①环纹导管②螺纹导管③梯纹导管④网纹导管⑤孔纹导管;7.维管束的类型:①无限外韧维管束②有限外韧维管束③双韧维管束茄科、葫芦科④周韧维管束百合科、蓼科、某蕨类⑤周木维管束单子叶根状茎:石菖蒲⑥辐射维管束双子叶根初生构造4.保护组织:保护组织包被在植物各个器官表面,保护着植物的内部组织,控制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的过度散失,病虫的侵害以及机械损伤等;8.机械组织:机械组织在植物体内起着支持和巩固作用;9.根据细胞形状的不同,厚壁组织可分为纤维加厚成分:木质素和纤维素和石细胞均木质化;木纤维仅存在被子植物的木质部,是主要成分;裸子植物是管胞;韧皮纤维增厚成分是纤维素;10.根据输导组织的构造和运输物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木质部中的管胞和导管,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无机盐;死细胞另一类是韧皮部中的筛管、伴胞和筛胞,主要是运输有机营养物质;周皮:木栓层死,很好的保护组织、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导管:由一系列长管状通过横壁彼此首尾相连的导管分子组成,横壁溶解后穿孔;成熟后,原生质体水解成死细胞;管胞:单个长管状细胞,不形成穿孔,通过相邻管胞侧壁上的纹孔疏导水分;细胞壁次生加厚,并木质化,原生质体消失成死细胞;第三章植物的器官2.根的变态:贮藏根何首乌、天门冬、支持根玉米、攀缘根常青藤、气生根石斛、榕树、呼吸根红树、水生根浮萍和寄生根菟丝子;1.茎与根的外形区别:茎上着生叶和腋芽的部位称节,节于节之间称节间;具有节和节间是茎在外形上区别于根的主要形态特征;2.茎的类型:按茎的质地分:木质茎和草质茎、肉质茎;按茎的生长习性分: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和平卧茎;4.地下茎的变态:根状茎或根茎如人参、黄连、块茎如马铃薯、天麻、球茎如慈菇、鳞茎如洋葱;1.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分别有哪些答:①营养器官:根、茎、叶②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2.根的生理功能: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输导、支持、贮藏、繁殖、合成和分泌等作用;3.根尖的构造: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4.根的初生构造包括几部分::①表皮不具气孔②皮层外皮层-增厚并栓质化,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凯氏带③维管柱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中柱鞘其中木质部和韧皮部呈辐射状相间排列,其分化成熟的顺序均为外始式;根的次生构造是由次生分生组织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的;5.根的次生构造与初生构造比较,有如下几个特点1最外方为周皮;2表皮、皮层及中柱鞘一般已不存在;3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4在次生维管组织中具维管射线;1.⑴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由表皮、皮层、维管柱共同构成,其中:①表皮:由原表皮发育而成;活细胞,通常单层;具角质层、气孔、毛茸或其他附属物.②皮层:由基本分生组织发育而成;活细胞,多层;皮层细胞壁薄而大,排列疏松,具有间隙,常具有厚角组织,茎皮层的最内层细胞仍为一般薄壁组织;③维管柱:占有茎的较大部分,主要包括环状排列的初生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维管束同样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束中形成层构成;初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组织、木纤维构成;初生韧皮部由是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组织和韧皮纤维共同组成;⑵根的初生构造由表皮、皮层、维管柱共同构成,其中:①表皮:排列紧密、整齐,无间隙,细胞壁薄,非角质化,没有气孔②皮层:为多层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疏松,常有显着间隙,在根中所占比例较大;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常增厚并栓质化,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内皮层为一层排列整齐紧密的细胞,细胞壁常增厚,有凯氏带,不增厚的细胞称为通道细胞;③维管柱:中柱鞘由一层或几层薄壁细胞构成,在一定的时期可产生侧根,不定根、不定芽、以及一部分木栓形成层和形成层;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成熟的顺序是外始式;6.茎的生理功能:茎的主要功能有输导、支持、贮藏和繁殖的功能;7.叶脉是叶片中的维管束,起着输导和支持作用;79.叶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气体交换、蒸腾作用、吐水、呼吸、贮藏、繁殖等作用;10.双子叶植物叶的内部构造:①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②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③叶脉11.花的生理功能:开花、传粉、受精12.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成的适应生殖、节间极度缩短、不分枝的变态枝;12.花的组成包括:花梗、花托、花被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13.果实的内部构造:果皮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和种子14.胚的组成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15,叶的组成包括:叶片、叶柄和托叶16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它有单雌蕊、离生雌蕊和复雌蕊构成;灵芝,银耳和蘑菇都是子实体蕨类植物松叶蕨亚门:植物体仅具假根;茎多具二叉状分枝,具原生中柱;单叶,孢子囊着生于叶基;松叶蕨石松亚门: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茎具二叉式分枝;小型叶,常螺旋状排列;孢子叶集生在分枝的顶端形成孢子叶球;卷柏、石松楔叶亚门:茎具节和节间,节间中空,表面有纵棱,含硅质;木贼、节节草真蕨亚门: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和叶的分化;多具根状茎;茎的表皮上往往具有保护作用的鳞片或毛;生不定根;孢子囊形态多样;紫萁、海金沙、金毛狗脊、野鸡尾、贯众、石韦、水龙骨2.苔藓植物的特征:高等植物、非维管植物、孢子植物、颈卵器植物;3.苔藓植物门分为两个纲:苔纲和藓纲;9.裸子植物既是颈卵器植物,又是种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群维管植物;10.裸子植物的特征:孢子体发达、花单性,胚珠裸露,不形成果实、具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具颈卵器构造、常具多胚现象;12.被子植物的特征: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具有独特的双受精作用、高度分化的孢子体和简化的配子体、多种营养和传粉方式;姜科的唇瓣是由内轮的两枚退化雄蕊联合而成,兰科的唇瓣是内轮的1个花瓣特化而成;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是繁衍后代维持物种稳定的重要器官,形态稳定,变异较小,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小,因而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1、变态茎的类型有地下变态茎和地上变态茎两大类;2、雌蕊是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3、果实依据来源和结构不同分为单果、聚合果、聚花果三大类;4、低等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和地衣三大类;5、真菌门中常见的药用植物有冬虫夏草、灵芝、银耳;6、五加科的主要特征中花序多伞形,果实为浆果或核果;7、唇形科的主要特征为草本,常含挥发性芳香油,茎四棱,叶对生或轮生,果实为四个小坚果;8、植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与质体;9、植物细胞中包含两种类型的色素,一种为脂溶性色素,主要分布在细胞的质体中;另一种为水溶性色素,主要分布在细胞的液泡中;10、高等被子植物在开花后,经传粉、受精,由子房生长膨大发育形成果实,而胚珠发育形成种子,其中, 珠被发育形成种皮,受精极核发育形成胚乳;受精卵发育形成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12、叶的组成有叶片、叶柄、托叶;14、薏苡为禾本科植物;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石斛来源于兰科;17、根尖的细胞分裂主要发生在分生区,而对水分的吸收则主要发生在根毛区;18、植物细胞的后含物包括淀粉、蛋白质、晶体、菊糖、脂肪油19、草坪的草割掉后,很快会再长起来,这是由于其叶片中具有居间分生组织的缘故;子房下位;五加、伞形、茜草、菊、姜、兰、葫芦、桔梗子房半下位:夹竹桃、桔梗花单性:桑、五味子、天南星、大朝、葫芦中轴胎座:马鞭草、茄、玄参、百合、姜3、大、桔梗侧膜胎座:十字花、兰、葫芦、姜1边缘胎座:豆基生胎座:蓼上位花盘:伞形下位花盘:茄、唇形二强雄蕊二唇形花瓣:马鞭草、玄参、唇形四强雄蕊:十字花二体雄蕊:豆两侧对称:马鞭草、唇形、玄参、姜、兰、桔梗聚合果:毛茛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木兰聚合蓇葖果、五味子聚合浆果有苞片:伞形、菊瘦果花萼宿存:马鞭草、唇形、茄、玄参、桔梗、蓼科种子有胚乳:蓼科、大有叶鞘:伞形、姜、蓼科托叶鞘、天南星单被花:桑、蓼科、天南星有乳汁:桑、大、夹竹桃、菊、天南星具花盘:马、唇、玄、茄、五、伞、大、芸辐射对称又两侧对称:毛茛、豆、桔梗、菊15. 具有1-2个雄蕊的植物是天麻兰科6单身复叶出现在芸香科8.花中只有一个雄蕊的科是姜科9、茯苓、灵芝、猪苓、冬虫夏草的药用部分分别是菌核、子实体、菌核、菌核 ;20、原生木质部的导管一般较细,导管类型一般为螺纹、环纹,而后生木质部的导管一般较粗,导管类型一般为梯纹、网纹、孔纹;21、表皮附属物包括气孔、腺毛、非腺毛等;22、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部分组成;23、单子叶植物由于没有次生分生组织,因此不能进行持续加粗生长,只有初生构造;24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三大结构是质体、液泡细胞壁;25、低等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6、被子植物的三大科为菊科、兰科和蔷薇科;27、地下茎的类型有根茎、块茎、球茎、鳞茎1、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着是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国家药典是唐代的新修本草 ,享誉世界的本草学宏篇巨着是明代的本草纲目;3、向日葵茎中输导水份的细胞是导管分子 ,输导有机养料的细胞是筛管分子;油松茎中输导水份的细胞是管胞 ,输导有机养料的细胞是筛胞 ;4、韭菜割掉一茬后,很快会再长起来,这是由于韭菜叶片中具有居间分生组织的缘故;6、心皮边缘相联合的部分称为腹缝线;而心皮背部相当于叶子中脉的部分称为背缝线 ;9、植物细胞中包含两种类型的色素,一种为脂溶性色素,主要分布在细胞的质体中;另一种为水溶性色素,主要分布在细胞的液泡中;12、树木的功能性木质部位于形成层附近,因此空心的树仍能正常生长存活;14、蔬菜变老难吃是由于厚壁组织增多的缘故;17、维管形成层由两种原始细胞组成,即纺锤状原始细胞与射线原始细胞 ,其中前者的分裂活动产生了次生维管组织 ,后者的分裂活动产生了维管射线 ;2、根尖的细胞分裂主要发生在分生区,而对水分的吸收则主要发生在根毛区;5、组成雌蕊的单位是心皮 ,胚珠着生的位置称为胎座 ,花粉附着萌发的部位称为柱头 ;6、薄荷叶具有特殊的辛凉气息,这是由于薄荷叶表面分布有腺毛之故;7、原生木质部的导管一般较细,导管类型一般为螺纹、环纹 ,而后生木质部的导管一般较粗,导管类型一般为环纹,梯纹,网纹,孔纹10、豌豆的根系类型是直根系;玉米的根系类型是须根系 ;12、单子叶植物由于没有次生分生组织,因此不能进行持续加粗生长;1、目前在全世界采用的对物种进行科学命名的方法称为双名法 ,是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创;该方法采用的命名语言是拉丁文 ,命名中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加词 ,第三个词是命名人姓名的缩写;2、关于被子植物演化的两大学派是真花学派与假花学派 ,与其相对应的代表性分类系统分别是哈钦松系统与恩格勒系统4、姜、牡丹和枸杞的药用部位分别为根状茎、根皮、浆果 ;5、一般种下分类等级主要有亚种、变种和变异 ;6、按照真花学派的观点,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科为木兰科,最进化的科为兰科 ;1、由胚根直接发育形成的根是主根 ,间接发育形成的根是侧根、纤维根 ;2、具有叶柄、叶片和托叶的叶称为完全叶 ;3、双子叶植物的叶脉常为羽状网脉和掌状网脉 ;4、子房一室的胎座类型有边缘胎座、侧膜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基生胎座、顶生胎座 ;除了中轴胎座5、种子可分为有胚乳 ,和无胚乳两种类型;6、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分别由花的子房和胚乳形成;7、种子的胚和胚乳分别由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形成;8、地衣植物门是由藻类和真菌高度结合的共生植物体,举出一药用植物松萝、雪茶 ;11、最原始的有维管束的植物类群是松叶蕨亚门 ;12、银杏的叶脉为分叉叶脉 ,白果是植物银杏的种子 ;17、被子植物可分为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具直根系、网状脉、4-5基数花、维管束散生的是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具须根系、3基数花、平行脉特征;22、花被多数排成多轮,每轮3枚的科是木兰科 ;24、2心皮、2个侧膜胎座、中间有假隔膜的科是十字花科 ;25、果实具假隔膜的科是十字花科,其果实类型是角果 ;30、果实成熟时沿背缝线和腹缝线裂成两瓣的科是豆科 ;31、具单身复叶、柑果的科是芸香科 ;33、叶、花、果常有透明腺点的科是芸香科34、具有杯状聚伞花序的科是大戟科 ;35、雄蕊3心皮3室形成中轴胎座的科是百合科 ;37、具有伞形花序的科是五加科、石蒜科 ;38、具有复伞形花序的科是伞形科 ;40、具有双悬果的科是伞形科 ;45、具有合蕊柱和合蕊冠的科兰科 ;46、草本、茎方形、叶对生、有香味、具轮伞花序的科是唇形科 ;47有轮伞花序—唇形科;隐头花序—桑科;带总苞的头状花序—菊科;肉穗花序—天南星科;复伞形花序—伞形科;有柑果—芸香科;梨果—蔷薇科;瓠果—葫芦科;角果—十字花科;荚果—豆科;四个小坚果被宿存花萼包围—唇形科;浆果密集生于肉质花序轴上—天南星科;聚花果—桑科;瘦果具冠毛—菊科;双悬果—伞形科48、具有唇形花冠的科是唇形科、马鞭草科、玄参科;50、具有2强雄蕊的科是唇形科、马鞭草科、玄参科;54、含菊糖的科是桔梗科、菊科;55、同一植株上既有辐射对称花又有两侧对称花的科是毛茛、菊科、桔梗科;56、具有肉穗花序,佛焰苞的科是天南星科;57、天南星科植物虽然是单子叶植物,但其叶脉为网状脉;58、姜科科、兰科植物的花具有唇瓣;61、木质化细胞壁遇间苯三酚和浓硫酸呈红色;62、木栓化和角质化细胞壁遇苏丹Ⅲ分别呈橘红色、红色;68、中药中的根皮类药材主要包括韧皮部和周皮69、大黄根状茎的髓部出现异型维管束;5.豆科蝶形花亚科的主要特征是 ABDEA .常有托叶B、花两侧对称C、旗瓣位于最内方D、二体雄蕊E .荚果6 .木兰科与毛茛科相同的特征有 BDA .均为草本毛茛科B、雄蕊多数且离生C、环状托叶痕木兰D、聚合果E、含油细胞木兰7.五加科植物的主要特征为_ ACD___A .多为木本B、茎常中空C、伞形花序D、子房下位E、双悬果伞形浆果或核果8 .十字花科植物大多有__ADE__A .四强雄蕊B、二强雄蕊C、花托隆起蔷薇D、假隔膜E、角果10、花序下常有总苞的植物是 AB ;A、蒲公英菊科B、伞形D、桔梗E、半夏13、以全草入药的植物是 ABE ;A、鱼腥草B、薄荷C、黄柏D、百合E、蒲公英I、具乳汁,花单性,子房3室,中轴胎座:大戟科;J、花三基数,花被花瓣状,子房上位,中轴胎座:百合科;卷丹、黄精、华重楼、知母18、下列植物均具乳汁A、党参:桔梗科;B、蒲公英:菊科;C、无花果:桑科;D、油桐:大戟科;E、夹竹桃:夹竹桃科B、手参:兰科;C、人参、西洋参和树参:五加科;D、丹参:唇形科;E、玄参:玄参科;F、党参和沙参:桔梗科;A、黄连:毛茛科;B、天麻和石斛:兰科;C、厚朴和辛夷:木兰科;D、三七:五加科;H、萝芙木:夹竹桃科;L、七叶一枝花、川贝母和知母:百合科;22、下列有毒、甚至是有剧毒的药用植物A、巴豆:大戟科;F、半夏:天南星科;G、乌头:毛茛科;23、由2枚退化雄蕊联合形成唇瓣的科是: DA、木兰科B、兰科C、唇形科D、姜科24、具假种皮的科是: DA、百合科B、伞形科C、禾本科D、姜科25、仅具1枚发育雄蕊的科是: DA、桑科B、兰科C、天南星科D、姜科27、子房下位具叶鞘的科是: ACA、伞形科B、五加科下位C、姜科D、桔梗科下位28、子房下位具花盘的科是: ACA、五加科B、桔梗科C、伞形科D、马兜铃科31、具中轴胎座的科是: ABCDA、茄科B、桔梗科C、百合科D、姜科32、天南星科植物的花是: ABCDA、单性花B、两性花C、无被花D、单被花33、花序具总苞片的科是: ACA、菊科B、天南星科C、伞形科D、禾本科35、具下位子房、瘦果的科是: DA、伞形科双悬果B、姜科蒴果或浆果C、五加科浆果或核果D、菊科36、含菊糖、植物体具乳汁的科是: A CA、菊科B、蓼科C、桔梗科D、天南星科38、具两侧对称花的科是: ABCDA、毛茛科B、马兜铃科C、桔梗科D、姜科39、子房下位的科是: BDA、桔梗科B、姜科C、马兜铃科D、兰科45、具唇形花冠、二强雄蕊、蒴果的科是: DA、姜科B、唇形科4枚小坚果C、兰科D、玄参科46、雄蕊长短不一的科是: ABCA、十字花科B、唇形科C、玄参科D、龙胆科47、花两侧对称的科是: ABCA、姜科B、毛茛科C、兰科D、木兰科48、花萼宿存的科是: BCA、蓼科花被B、桔梗科C、茄科D、木兰科49、茎具双韧维管束的科是: ABCDA、茄科B、夹竹桃科C、萝藦科D、葫芦科50、叶对生、叶腋的聚伞花序成轮状排列的科是: DA、木犀科B、龙胆科C、萝藦科D、唇形科53、伞形科植物特征是: ACA、果实分成两个分果B、具4条主棱5C、主棱下具维管束D、合生面有1-多条维管束油管54、花序为有限花序的科是: DA、十字花科B、菊科C、天南星科D、唇形科56、木兰科植物是: AA、托叶早落、并在枝条上留有环状托叶痕B、单被花C、聚合浆果D、无托叶57、具叶鞘的科是: ABCDA、姜科B、天南星科C、伞形科D、蓼科托叶鞘60、具唇瓣的科是: ACA、Orchidacer兰科B、IridaceaeC、 Zingiberaceae姜科D、Araceae 天南星科62、下列科中,以营养器官气味作为主要特征之一的科有 ; BCFA、毛茛科B、伞形科C、姜科F、唇形科G、兰科64、唇形花冠可见于B、马鞭草科C、唇形科E、玄参科67、伞形科植物的主要特征为 ABCDEA、常含挥发油B、茎常中空C、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D、子房下位E、双悬果69.兰科植物常见的特征有ACDEA.唇瓣B.上位子房C.合蕊柱 D.花被片E.花粉块72.豆科蝶形花亚科的主要特征是ABDEA.常有托叶 B、花两侧对称C、旗瓣位于最内方D、二体雄蕊E、荚果75、蓼科植物的特征是A木本植物 B草本植物C花两侧对称D花辐射对称E托叶形成鞘状BDE96、具有单性花的科是A大戟科B桑科C天南星科D百合科E鸢尾科ABC99、雄蕊多数的科是A蔷薇B毛茛科C豆科D木兰科104 .由单雌蕊发育形成的果实有 A .核果B、浆果 C、蓇葖果D、荚果。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无节乳汁管-单个乳细胞构 成,随器官长大而伸长,有 的发育过程中还有细胞核分 裂。彼此之间无联系。
有节乳汁管-一系列管状乳 细胞错综连接而成的网状管 道系统,连接处的细胞壁溶 化贯通,乳汁可以相互流动。
五、机械组织
细胞壁明显增厚的一群细胞。有支持植 物体或增加其巩固性以承受机械压力的作 用的细胞群。 根据细胞壁增厚的方式和部位程度不同, 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大多数一年生植物器官表面终生只具表皮。多 皮层、韧皮部或 年生木本植物,除叶外,茎与根幼年保持表皮, 维管柱鞘的薄壁 细胞恢复分生能 随其增粗,表皮破坏,而产生周皮。
力转变而成
周皮由侧生分生组织即木栓形成层向外分 化木栓细胞层,向内分化成栓内层,合称 周皮。
木栓层-细胞扁平、 排列紧密、细胞壁 木栓化 木栓形成层-来源于 表皮、皮层、韧皮部 薄壁细胞。 栓内层:是生活的薄壁细胞,常只有一层,茎 的栓内层细胞常含叶绿体,所以又称绿皮层
其他薄壁组织
通气薄壁组织
分布:水生或沼泽植物体内,如莲叶柄和灯心 草髓部。 功能:具贮存空气作用。 特征:具发达的细胞间隙、间隙互相联结,形 成大气腔。
吸收组织
吸收薄壁组织
分布:根尖的根毛区,细胞壁薄。 功能:从土壤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运送到输导 组织中。
贮水组织
组织细胞储藏 有丰富水分, 细胞较大,液 泡中含有大量 的粘性汁液。 一般存在于旱 生的肉质植物 中。
伸长生长(如水稻拔节)
现将两类分生组织的对应关系表解
顶端分生 组织 侧生分生 组织 居间分生 组织 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 织 次生分生组 织
存在部位 根尖、茎尖顶 端分生区 根茎等器官的 周围 穿插于成熟组 织间
细胞特点 作用 短轴或近于 使根茎伸长、芽形 等径 成与分化 长梭形 使根茎等器官加粗 生长
药用植物学课件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不等式气孔 (白花车轴草叶)
不等式气孔 (辣椒叶)
2.毛 茸trichome
(1) 腺 毛glandular hair:是由表皮细胞分化 而来的,能分泌挥发油、树脂、粘液等物 质,分为腺头和腺柄两部分。
腺毛示意图 1,2 金银花腺毛:头部类圆形或扁圆形,单细胞,
柄1-2细胞。3 绞股蓝腺毛:头部圆形或纺锤形。
②直轴式气孔diacytic type:又称横列型气孔。 副卫细胞2个,长轴与气孔长轴垂直,如石 竹科、唇形科、爵床科等植物的气孔。
③不定式气孔anomocytic type:又称无规则 型气孔。副卫细胞3个以上,大小基本相同, 并与其他表皮细胞形状相似,如毛茛科、 玄参科等植物的气孔。
不定式气孔 (地黄叶)
图2-40 半边莲属初生木质部示导管
(二)筛管、伴胞和筛胞:
1.筛 管sieve tube 为多数薄壁长棱柱状活 细胞纵向连接而成,为生活细胞(称筛管分 子sieve element),但当细胞成熟后,胞核消 失。其上下两端横壁由于不均匀孔状纤维 质增厚而成筛板(sieve plate ) ,其上具筛孔 (sieve pore),彼此相连形成同化产物输送的 通道。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
组织(tissue)就是具有来源相同、形态结 构相似、机能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 所组成的细胞群。
植物的组织,按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 同,分为下列六类:分生组织、薄壁组 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 分泌组织。
一、分生组织meristem
1、定义:分生组织是一群具有分生能力的 细胞,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 数目,使植物不断生长 。
图3-23 双子叶植物茎次生构造
药用植物学(第二章2)
木质部(Xylem): 主要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 壁细胞组成,坚硬,故称木质部。
形成层(Cambium): 木质部与韧皮部之 间的分生组织.
类型:形成层的有无来分 开放性(无限)维管束: 有形成层,能继续增生生长。 (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茎、根维 管束)
闭锁性(有限)维管束: 无形成层,不能增生生长。 (蕨类、单子叶植物维管束)
二)、 筛管、筛胞、伴胞 分布:韧皮部 功能:输导有机养料 • 1. 筛管(sieve tube)由一系列 长管状细胞头尾 相接而成。
筛管分子:组成筛管的细胞,为生 活的细胞,细胞核消失。 筛孔:端壁及侧壁上的一些小孔
筛域:筛孔成群分布,称为筛域 筛板:端壁上有许多筛孔而成筛状, 称为筛板
• 单筛板:端壁上只一个筛域 • 复筛板:端壁上有多个筛域
维
嵌晶纤维:纤维壁上嵌合有砂 晶的纤维。
2. 石细胞 stone cell 近等径、壁明显增厚且木质化 的一种厚壁细胞。
特征:壁厚、有壁孔、层纹、孔沟、 孔沟有时有分枝,单个或成群。
形状:类圆、类方、三角形、长方、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分枝状等。如:茶 叶、黄柏。
厚角组织 *细胞壁不均匀增 厚 *加厚部分为初生 壁 *不含木质素 *为生活的细胞 *弹性、可塑性大
联络索:通过筛孔的原生质丝
2. 伴胞 Companion cell 位于筛管旁与筛管伴生的1个或 几个较小的细胞。
• 特点:生活的细胞、 质浓、核明显,线粒 体较多;与筛管分子 共同起源于一个细胞。
功能:为筛管分子运输有机养料提 供能量。 • 3. 筛胞 单个细长的细胞、直径较小、 两端尖、没有特化的筛板,但有筛 域,在组织中重叠而生,无伴胞。 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输导有 机养料的组织。
药用植物学复习总结
药用植物学复习总结第一章植物的细胞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一、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质体三部分。
(一)细胞质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二)细胞核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三)细胞器包括质体、液泡、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微管、高尔基体、圆球体、溶酶体、微体等。
前三者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其余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
质体: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它们起源上均由前肢体衍生而来,而且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的的各种非生命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一)淀粉淀粉由多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其分子是为(C6H12O5)n。
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同化淀粉→葡萄糖→贮藏淀粉。
贮藏淀粉是以淀粉粒的形式贮藏在植物根、块茎和种子等的薄壁细胞。
淀粉按脐点分单粒、复粒和半复粒。
含有直链淀粉的淀粉粒遇稀碘液显蓝紫色,支链淀粉则显紫红色。
(二)菊糖菊糖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多含在菊糖、桔梗科和龙胆科部分植物根的细胞里。
菊糖遇25%α-萘酚溶液再加浓硫酸显紫红色二溶解。
(三)蛋白质植物中的贮藏蛋白质是化学性质稳定的无生命物质,在种子的胚乳和子叶细胞里多含丰富的蛋白质,它们通常是以糊粉粒的状态贮存在细胞质或液泡里,体积很小。
它们遇碘呈暗黄色;遇硫酸铜加苛性碱水溶液显紫红色。
(四)脂肪和脂肪油脂肪和脂肪油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酯,也是贮藏的一种营养物质,存在于植物和器官中,特别是种子中。
它们遇碱则皂化,遇苏丹Ⅲ溶液显橙红色、红色和紫红色,遇锇酸变成黑色。
(五)晶体1、草酸钙晶体:形状有单晶、针晶、簇晶、砂晶和柱晶。
草酸钙结晶不溶于醋酸,但遇20%硫酸便溶解并形成硫酸钙针状结晶析出。
2、碳酸钙结晶:加醋酸则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可与草酸钙结晶区别。
3、其他结晶三、细胞壁细胞壁中也含有少量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区别的三大结构。
药用植物学1-4章复习资料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一.选择题(一)A型题1.不属于原生质体组成部分的是A.叶绿体B线粒体C.内质网D细胞液E.质膜2.不属于细胞器的是A.叶绿体B.质体C.结晶体D.线粒体E.高尔基体3.一般不含叶绿体的器官是A.根B.茎C.叶D.花E.果实4.能积累淀粉而形成淀粉粒的是A.白色体B.叶绿体C.有色体D.溶酶体E.细胞核5.观察菊糖,应将材料浸入( )中再做成切片A乙醇B.水合氯醛C.甘油D.乙醚E.稀盐酸6.糊粉粒多分布于植物的A.根中B.茎中C.叶中D.果实中E.种子中7.液泡内含有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质的混合液称A.原生质B.细胞质C.细胞浆D.细胞液E.原生质体8.穿过细胞壁上微细孔隙的原生质丝,称A.细胞质丝B.染色丝C.大纤丝D.胞间连丝E.微纤丝9.碳酸钙结晶多附在于植物叶表层细胞的A.细胞核上B.质体上C.细胞壁上D.细胞质中E.胞间隙中(二)B型题A.类圆形B.纺锤形C.长管状D.长方形E.多面体形1.游离的或排列疏松的植物体的细胞多呈2.执行输导作用的细胞常呈3.执行支持作用的细胞多为4.排列紧密的细胞多为A.细胞质中B.细胞核中C.细胞液中D.细胞壁中E.薄壁细胞中5.质体分散在6.色素溶解在7.淀粉粒贮藏在(三)x型题1.组成细胞初生壁的物质有A.果胶质B.木质素C.纤维素D.半纤维素E.木栓质2.叶绿体可存在于植物的A花萼中B.叶中C.幼茎中D.根中E.幼果中3.草酸钙结晶的鉴定方法有A.不溶于稀醋酸B.溶于稀盐酸而有气泡产生C.溶于稀盐酸而无气泡产生D.溶于10%~20%的硫酸E.溶于稀醋酸4.属于细胞后含物的有A.淀粉B.贮藏蛋白质C.结晶D.植物激素E.菊糖5.贮藏蛋白质可存在于细胞的A.细胞壁中B.细胞核中C.质体中D.液泡中E.细胞质中二、填空题1.模式植物细胞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
2.植物细胞的分裂通常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
药用植物学
绪论药用植物学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分类鉴定、生理功能、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
液泡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含有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质的混合液,是无生命的。
主要成分是水分、糖类、生物碱、苷类、结晶,其中不少化学成分具有强烈生理活性,是植物药的有效成分。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是生药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重要依据,包括淀粉粒、菊糖、糊粉粒、脂肪油、各种结晶。
淀粉粒的分类单粒淀粉只具有一个脐点的淀粉粒。
复粒淀粉具有两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有各自层纹的淀粉粒。
半复粒淀粉具有两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除有它各自的层纹外,在外面另被有共同层纹的淀粉粒。
直链淀粉粒遇稀碘液显蓝紫色菊糖果糖分子聚合而成,多在菊科、桔梗科,扇形结晶,+25%α萘酚+浓硫酸→紫红色蛋白质化学物质稳定的无生命物质,种子中多含,以糊粉粒状态存在于细胞质或液泡+碘→暗黄色;+硫酸铜+苛性碱→紫红色脂肪、脂肪油多存在于种子中,固态半固态的称脂肪,液态的称脂肪油。
+苏丹Ⅲ溶液→橙红色晶体草酸钙结晶解毒作用,对植物有毒害的多量草酸被钙中和。
形状包含:方晶、针晶、簇晶(人参根)、沙晶,这些特征可作为鉴别生药的依据。
草酸钙结晶不溶于醋酸,但+20%硫酸→溶解,并析出针状硫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醋酸→溶解+二氧化碳气泡细胞壁的分层a:胞间层(中层)是相邻两个细胞共用的薄层 b.初生壁c:次生壁:在初生层内侧纹孔是次生壁在加厚过程中并不是均匀加厚,在很多地方留下的没有增厚的空隙。
细胞壁的特化木质化:增加了木质素,+间苯三酚,待片刻+浓盐酸→红色木栓化:增加了脂肪性的木栓质,+苏丹Ⅲ→红色角质化:增加了脂肪性的角质,+苏丹Ⅲ→橘红色黏液质化:+玫红酸钠醇→玫瑰红色矿质化:含有硅质或钙质,硅质能溶于氟化氢,但不溶于醋酸或浓硫酸。
药用植物学(第二章植物物组织)
仍然可以获得氧气。
皮孔的形状、颜色和分布的密度可以作为皮类 药材的鉴别特征。
植物的组织——保护组织
皮孔
(lenticel)
第四节 机械组织
机械组织为一群细胞壁明显纤维质或木质 增厚的细胞所组成。有支持植物体或增加其巩 固性以缓冲机械压力的作用。
机械组织以其细胞形状结构的不同分为:
以分布部位的不同,而有皮层纤维、韧皮 纤维和木纤维之别。
3.2 木纤维:
木纤维一般较短,次生壁木质化强烈增厚,细胞腔 通常较小,壁上具具缘纹孔至裂隙状的单纹孔,细 胞坚硬而无弹性,脆而易断,支持力强。 木纤维 仅见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 裸子植物的木质部中无木纤维,主要由管胞组成。
大 血 藤 中 的 木 纤 维
植物体短期迅速 伸长 (活动时间有限)
第二节 基本组织
基本组织(ground tissue):由分生组织所 分出的细胞初步分化而来。细胞较大、壁薄、有 细胞间隙(intercellular space)。所以又称为薄壁 组织。
依其结构、作用的不同又分为: 基本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同化 薄壁组织、贮藏薄壁组织、吸收薄壁 组织等。
能,不断产生新的细胞的细胞群。
细胞特征: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壁
薄,细胞质浓,细胞核大,没有 明显的液泡和质体的分化,壁上 无纹孔。
一、分生组织
(一)按性质、来源不同分
原分生组织 分裂能力极强的未分化胚性细胞 根、茎的最顶端
分
生 组
初生分生组织
织
原表皮层 表皮
成
基本分生组织
皮层、髓
熟 组
原形成层 初生维管组织 织
贯穿于植物体各部分。
药用植物学课件 2-3组织
39
1.纤维——长梭形,壁厚或薄,腔大或小
韧皮纤维
(木质部外纤维)
多位于 多在韧皮部
木纤维 木质部
壁 腔 长度 特性
常为纤维素增厚 木化增厚
小
小或大
长
短
韧性,拉力强 坚硬,支持力强
40
川黄柏的韧皮部纤维群(横切面)
41
特殊: (1)分隔纤维:胞腔中有菲薄的横隔膜。 (2)晶(鞘)纤维:纤维周围的薄壁C中含结晶 (3)嵌晶纤维:纤维壁密嵌细小结晶 (4)分枝纤维
描点表示有色 60
2.分泌腔(分泌囊,油室) ——分泌C围成腔室
形成方式: ①溶生式——
C破裂溶解而成 →周围C常 破碎(桔子等)
②裂生式—— 胞间隙扩大 →周围C完整
61
62
3.分泌道 ——分泌C分离形成间隙 腔道,其分泌C称上皮C, 分泌物贮腔道中。
分类: 树脂道——分泌树脂 油 管——……挥发油 粘液道——……粘液
16
6.通气薄壁组织: 位于:水生和沼泽植物。 特点:C间隙特大,形成互相贯通的通道或气 腔,内贮大量空气。
17
三、保护组织
——包被植物表面,起保护作用 (一)表皮
——常1层(少数2-3层),排列密,无间隙, 外壁较厚,常有角质层、蜡被、茸毛等。
非 腺 毛
18
表皮——最上方1列 特点……
19
夹竹桃的复表皮(叶横切)
piánzhī
55
颓废组织的形成:
——筛管一般只活1年 树木增粗 → 老筛管(1-2年)受挤压破碎 → 颓废组织
*单子叶植物 茎增粗小 → 筛管长期起作用
56
2.伴胞—— 筛管旁的1-多个细小薄壁C(促运输)
药用植物学复习重点
药用植物学复习重点
上篇
第一篇
第一章细胞壁、细胞后含物
第二章植物组织全部
第三章第一节花、果实全部
第二节根、茎包括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全部
下篇
第四章植物分类概述
植物学名、植物分类检索表编制及使用
第五章低等植物
第一节藻类植物概述、药用藻类植物(讲过的药用藻类的分类地位、药用部位。
分类地位指属于哪个门)
第二节菌类植物概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药用植物所属的分类地位(门)及药用部位。
第三节地衣(略)
第六章高等植物
第一节苔藓植物(略)
第二节蕨类植物门
蕨类植物的特征、蕨类植物常用药用植物所属的分类地位(门)、药用部位
第三节种子植物
1.裸子植物的特征、药用裸子植物所属的分类地位(门)及药用部位
2.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讲过的各科科特征、讲过的各科药用植物的分类地位(科)及药用部位。
3.除讲过的各科药用植物外,还应记住下列各药用植物所属的科、药用部位及中药名:
三白草科鱼腥草
金栗兰科草珊瑚
马兜铃科北细辛
苋科川牛膝
杜仲科杜仲
芸香科黄檗(黄柏)
无患子科龙眼
鼠李科枣
桃金娘科丁香
马钱科马钱
龙胆科龙胆
夹竹桃科罗布麻
旋花科牵牛菟丝子
紫草科紫草
玄参科地黄
爵床科穿心莲
忍冬科忍冬戎
葫芦科栝楼绞股蓝泽泻科泽泻
禾本科淡竹薏苡
棕榈科槟榔
薯蓣科薯蓣(山药)兰科天麻。
药用植物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和习题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组织是由许多具有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成熟组织一、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类型按来源和功能分原表皮层—表皮次生维管形成层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基本分生组织—皮层、髓分生(细胞分裂)(分裂和分化)原形成层—初生维管组织组织木栓形成层二、薄壁组织薄壁组织称基本组织,在植物体中分布最广,占有最大的体积,是植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常分为:基本薄壁组织、同化薄壁组织、贮藏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三、保护组织气孔气孔轴式:组成气孔器的保卫细胞与周围的副卫细胞的排列方式,通常分为:直轴式、平轴式、不等式、不定式、环式;保卫细胞比周围的表皮细胞小,是生活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并含有叶绿体。
毛茸的类型腺毛——有分泌功能,由腺头和腺柄两部分组成,头部能分泌挥发油、粘液、树脂等;非腺毛——无分泌功能,无头、柄之分,单纯起保护作用周皮木本植物只是叶始终有表皮,而根和茎的表皮仅见于幼年时期,随着茎和根的加粗,表皮被破坏,形成次生保护组织。
①木栓层:木栓层向外丰盛的细胞,扁平、排列整齐紧密、壁木栓化、成熟时为死细胞(不透水、不透气、不透光)周皮②木栓形成层:茎中由表皮、皮层或韧皮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转化而成;根中一般由维管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而形成;③栓内层:木栓形成层向内分生形成的活细胞,常为薄壁组织皮孔:周皮形成时,原来位于气孔内方的木栓形成层,向外产生许多椭圆行、圆形的薄壁细胞,排列疏松,有比较发达的胞间隙,成为填充细胞。
由于填充细胞的累积,结果将表皮突破形成皮孔。
茎、枝上一些颜色较浅而突出或下凹的点状物,是周皮上气体交换的通道。
四、分泌组织外部分泌组织:腺毛、腺鳞、蜜腺内部分泌组织:分泌细胞(油细胞、粘液细胞、单宁细胞)、分泌腔(离生式、溶生式)、分泌道(树脂道、油管、粘液道)、乳汁管(有节、无节)乳汁管植物的科类有节乳汁管:夹竹桃科、萝藦科、桑科以及大戟科的大戟属无节乳汁管:菊科、桔梗科、罂粟科、旋花科、番木瓜以及大戟科的橡胶属五、机械组织根据细胞结构、形态及细胞壁增厚方式,机械组织可以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六、输导组织1、导管和管胞导管和管胞根据纹理不同,可分为: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2、筛管、伴胞和筛胞位于韧皮部,功能是向下输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养料维管束维管束是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输导组织,为束状结构,贯穿于整个植物体的内部,除了具有输导功能外同时对植物起着支撑作用。
最新药用植物学教案――第二章 植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单细胞的低等生物,在一个细胞中可行使各种不同功能,无组织的分化。
高等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异,逐渐由单cell到多细胞个体,导致细胞分工。
产生了组织——器官。
植物界的大类群组织: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机能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群。
中药材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特征,是鉴定一种常用和可靠的方法,称为显微鉴定。
第一节植物组织的类型一、分生组织分生组织:植物体内凡能持续保持细胞分裂的机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细胞群。
存在位于植物生长的部位,使植物生长。
1、按来源的性质分类1)原分生组织:来源于种子的胚,位于根茎的最先端,是由没有任何分化的、最幼嫩的,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的胚性细胞组成。
2)初生分生组织:来源于原分生组织衍生出来的细胞所组成。
一方面仍保持分裂能力,但次于原分生组织,一方面开始分化。
可看作是原分生组织到分化完成的成熟组织之间过渡形式。
3)次生分生组织:由已成熟的薄壁组织(如表皮、皮层、髓射线等)经过生理上和结构上的变化,重新恢复分生能力,转变过程中,原生质变浓,液泡缩小。
如木栓形成层,根的形成层,茎的束间形成层及单子叶植物茎内特殊的增粗活动环。
2、按位置分类1)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茎顶端,细胞能长期保持旺盛的分裂机能,进行长度和高度生长。
2)侧生分组织:种子植物(除单子叶)根、茎内的侧方周围部分,形成环状。
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使根、茎增粗,并使增粗破坏的表皮形成新的保护组织木栓层,并不断更新。
3)居间分生组织:存在于茎的节间基部,叶的基部,总花柄的顶端,子房柄处,是顶端分生组织细胞遗留下来的或已分化的薄壁组织重新恢复分生能力,只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即转成成熟组织使植物进行居间生长。
分布于裸子植物、蕨类、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双子叶植物(豆科)二、薄壁组织(基本组织)分布: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布广、体积大,如根、茎的皮层,髓部,叶肉细胞,花的各部分,果实的果肉,种子的胚乳全部或主要由薄壁组织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管胞和导管
1.导管
(1)环纹导管——玉蜀黍、凤仙花茎中 (2)螺纹导管——马兜铃茎中(易与初生壁分离—— “藕断丝连”) (3)梯纹导管——葡萄茎中 (4)网纹导管——大黄、南瓜茎中 (5)孔纹导管——向日葵、甘草、红藤茎中
管径、输导能力、进化方向
(一)管胞和导管
1.导管
注:(1)在一种植物器官中,常可存在一 种以上类型的导管; (2)在观察导管类型时,一般作器官 的纵切片或组织解离片。 侵填体:由导管邻接的薄壁细胞连同其内含 物由纹孔侵入导管内形成,可防止病菌侵 害,但使导管失去输导功能。
2.管胞
绝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输水组织, 兼具支持作用。被子植物的叶柄、叶脉中亦 有。
(一)管胞和导管
2)导管结构
导管由多数导管分子连接而成,横壁溶 解,形成穿孔,使之输水效能高。相邻导 管的横向运输靠侧壁的纹孔完成。
一般认为导管分子为死细胞。
导管在形成过程中,根据其木质化的次 生壁增厚的纹理不同而分为五种类型。
2.伴胞
与筛管分子由同一个母细胞经过不等分 裂而产生。是位于筛管旁边的小型薄壁细 胞,每个筛管常有1至多个伴胞。伴胞有浓 厚的细胞质和明显的细胞核,与筛管相邻 的壁上往往有许多纹孔。伴胞含有多种酶, 生理活动旺盛,可为筛管分子提供能量, 推动输导。一旦筛管死亡,伴胞也随之死 亡。
(二)筛胞、筛管和伴胞
居间分 生组织
初生维管组织
原表皮层 基本分生组织 原形成层 顶端分生组织
一、分生组织
按来源分 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部分
顶端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二、薄壁组织(基本组织)
薄壁组织为植物体的基本组织,是植物体 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为营养组织。 作用:同化、贮藏、吸收、通气等。
孔隙
狭义的气孔: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 气孔的作用:控制气体交换和调节水分蒸散
(一)表皮——初生保护组织
气孔的类型(轴式):根据保卫细胞 与副卫细胞的排列关系不同分
双 子 叶 植 物 叶 表 皮 平轴式 直轴式 不等式 不定式 副卫细胞长轴与气孔长轴平行
副卫细胞长轴与气孔长轴垂直
副卫细胞3~4个,大小不等
细胞特点:生活细胞,细胞壁薄,由纤维素 和果胶质构成,为初生壁;液泡较大,具胞 间隙,纹孔为单纹孔,细胞体积较大,形状 多样,分化程度较浅,具潜在的分生能力等。
二、薄壁组织
基本薄壁组织 同化薄壁组织 存在于植物体内各处 植物体的表面而易受光照部分 植物根、根茎、果实和种子中 根的尖端
薄 壁 组 织
能,不断产生新的细胞的细胞群。
细胞特征: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壁
薄,细胞质浓,细胞核大,没有
明显的液泡和质体的分化,壁上
无纹孔。
一、分生组织
(一)按性质、来源不同分
原分生组织 分裂能力极强的未分化胚性细胞 原表皮层 表皮 根、茎的最顶端
分 生 组 织
初生分生组织
基本分生组织
皮层、髓
初生维管组织
3.筛胞
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输导有机养料的 细胞。细胞狭长,两端倾斜,无筛板,在 端壁和侧壁上有筛域,其中在侧壁为多, 直径小,无伴胞。
六、分泌结构
分泌结构:在植物体中产生分泌物质的细胞 或细胞组合称为分泌组织。包括分泌细胞和 分泌组织 分泌细胞:能分泌某些特殊物质(如挥发油、 乳汁、粘液、树脂和蜜液等)的细胞。 分泌组织:由分泌细胞所构成的组织。
(一)管胞和导管
2.管胞
管胞为两端斜类的长管状细胞, 直径小,两端不形成穿孔,细胞壁 次生增厚木化形成各种纹理(环纹、 螺纹、梯纹、孔纹等)。管胞间的 物质运输通过侧壁上的纹孔,运输 效能低,为较原始的运输组织。细 胞常因细胞壁次生加厚木化而渐成 死细胞。 纤维管胞:是管胞和纤维之间的过渡类 型——沉香、天门冬、威灵仙等。
三、保护组织
(一)表皮
表皮
地上部分:有角质层、毛茸、气孔等
地下部分:根表皮(吸收表皮)
(一)表皮——初生保护组织
1.毛茸:表皮细胞特化而成的突起 物
单纯起保护作用(有单、多细胞之分) 腺头—分泌作用 顶端尖锐 均有单 多细胞 腺柄—支持作用 之分
非腺毛 腺毛
分泌、保护作用
(一)表皮——初生保护组织
1.筛管
是被子植物输送有机养料的结构。 筛管分子一般生活一年,随着新筛管的 产生,老的筛管常于冬末被胼胝质所堵塞 而形成垫状的胼胝体,使联络索中断,筛 管失去输导功能,有些植物的胼胝体于第 二年春天溶解,筛管恢复功能,有的则在 茎增粗过程中被挤压成颓废组织。
(二)筛胞、筛管和伴胞
1.筛管
筛管构成与导管相似,由多数细胞(筛管分子) 连接成长管状,但构造与导管完全不同: (1)筛管分子为生活细胞,成熟后细胞核消失; (2)筛管的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不木质化,亦 不如导管壁增厚; (3)筛管分子端壁不似导管形成大穿孔,而形成 小孔——筛孔。
栓内层:细胞圆形,为生活细胞,常含叶绿体。
恢复分生能力 根、茎中成熟组织
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木栓层
栓内层
木栓形成层
内
周皮
(二)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皮孔:周皮形成时,气孔内方的薄壁细胞开始分裂,
由这些具分生能力的细胞形成了木栓形成层,向外 产生许多补充细胞,补充细胞的积累,将表皮突破 形成皮孔。在木本植物的茎、枝上,呈直的、横的 或点状的突起。
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组织。 细胞一般呈管状,上下贯通。
水 分 和 无 机 盐
(运输方向)
导管、管胞 (木质部)
(运输方向)
筛管、筛胞 (韧皮部)
溶 解 态 同 化 产 物
(一)导管和管胞
1.导管
被子植物主要的输水组织。(少数低等 被子植物无——草珊瑚),少数裸子植物 (麻黄)和蕨类植物(蕨属)有导管。
作用:可以防止植物组织腐烂,帮助创伤愈 合,免受动物啮食,排队或贮积体内废物等, 还可以引诱昆虫,以利传粉等。在鉴别上也 有一定的价值。
六、分泌结构
分类:根据分泌细胞所排出的分泌物是 积累在植物体内还是排出体外分。
外部的分泌结构
(分泌物排出植物体外)
腺毛 蜜腺 分泌细胞 分泌腔 分泌道 乳汁管
内部的分泌结构
贮藏薄壁组织 吸收薄壁组织
通气薄壁组织
水生植物和沼泽植物的体内
三、保护组织
保护组织包被于植物体各个器官的表面, 保护植物的内部组织,控制和进行气体交换、 水分散失、防虫及防机械损害等。 表皮 周皮 初生保护组织 次生保护组织
根据来源 和形态结 构分
三、保护组织
(一)表皮
细胞特点:侧面观为扁平长 方形,顶面观为不规则形或波 状;排列紧密,无胞间隙,有 细胞核、大型液泡及细胞质少 量贴壁;不含叶绿体。壁厚薄 不一,外壁最厚并常角质化而 形成角质层,内壁和侧壁常薄。 表皮细胞外壁常被有毛茸、气 孔、腊被等。
原形成层 次生分生组织
成 熟 组 织
保护
填充、贮藏
输导
初生分生组织、成熟组织反分化
木栓形成层、形成层
一、分生组织
(二)按位置分
顶端分 生组织 侧生分 生组织 植物器官的最顶 端(生长点) 植物器官的内侧 (圆柱) 保留在节间基部、 叶基部、花梗基 部、子房基部 植物体伸长、长高 (根尖、茎尖) 植物体增粗(形成 层、木栓形成层) 植物体短期迅速 伸长 (活动时间有限)
纤维与石细胞的主要区别点
横切面 纵切面或组织解离
纤维
常呈圆形或多边形, 全形狭长,两端狭 壁极厚,胞腔很小, 尖,壁孔常呈斜裂 可见层纹,壁孔少 隙状,胞腔狭长
全形与横切面相似, 不规则长方形或卵 形,略等径,壁厚, 壁孔多呈圆形 壁孔多,孔沟状, 并常呈分枝状,胞 腔较大或稍狭长
石细胞
五、输导组织
(一)厚角组织
作用:较柔韧,既 有一定的坚韧性, 又有可塑性和延 伸性,可以支持 器官直立,也适 应于器官的迅速 生长。
(一)厚角组织
存在位置:存在于草本茎和尚未进行次生生 长的木质茎中,以及叶片主脉上下两侧、 叶柄、花柄的外侧部分,多直接位于表皮 下方,成环或成束分布。 分类:
真厚角组织-细胞多角形,排列紧密 板状厚角组织-细胞切向排列 腔穴厚角组织-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
木纤维:
(二)厚壁组织
(二)厚壁组织
(二)厚壁组织
(二)厚壁组织
2.石细胞——植物体内特别硬化的厚壁细胞,一般
由薄壁细胞的细胞壁强烈增厚分化而成。种类多, 形状不一,呈等径、椭圆形、圆形、分枝状、星 状等,细胞壁极度增厚,均木质化,细胞腔极小。 成熟后原生质体通常消失,成为具坚硬细胞壁的 死细胞,具有坚强的支持作用。
(二)筛胞、筛管和伴胞
筛管 是被子植物的主要输送养分的 管状结构。 特征:无核的生活细胞;细胞壁由 纤维素构成,不木化,不增厚;具 有筛板、筛域、筛孔。
伴胞 与筛管由同一母细胞不等地纵 裂而成,与筛管相伴存在。
筛胞 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输送有 机养料的分子。为单个狭长的细胞, 形态与管胞相似。
(二)筛胞、筛管和伴胞
(二)厚壁组织
细胞特点:具有全面增厚的次生壁,常有
层纹和纹孔,大都木质化,细胞腔很小, 成熟后一般没有生活的原生质体,成为死 的细胞。
分类:根据细胞形状的不同分。
纤维 石细胞
(二)厚壁组织
1.纤维——两端类的细长形
细胞,具增厚的次生壁, 常木质化而坚硬。细胞腔 很小甚至没有,细胞质和 细胞核消失。细胞壁加厚 的物质是纤维素和木质素, 壁上有少数纹孔,末端彼 此镶嵌,形成器官的坚强 支柱。
四、机械组织
机械组织
壁局部增厚,非木化 壁全面增厚,多木化
厚角组织
纤维
木纤维
厚壁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