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历史文化名人初探
聊城红色故事人物及事迹
聊城红色故事人物及事迹
聊城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和文化。
以下是一些聊城红色故事人物及其事迹:
1. 革命先驱杨根思:他是聊城堡垒革命的开拓者之一,曾在1885年加入了兴中会,后参加了辛亥革命。
他发起了聊城的第一次农民运动,被誉为“聊城的孙中山”。
2. 陈毅元帅: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元勋之一,曾在聊城担任过公安局长。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率领部队参加了多次战斗,取得了许多胜利,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刘胡兰:她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革命烈士,出生在聊城市东昌府区。
她年仅17岁就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并在河北遵化县因抗日活动被捕并遭到处决。
她的英勇事迹激励了无数革命者继续前行。
4. 苏区女战士李希凡:她出生在聊城市茌平县,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活动家和红军女战士。
她曾参加了井冈山会议和长征,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新四军中担任过政治委员。
以上是一些聊城红色故事人物及其事迹,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聊城历史上的文化名人
聊城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一)聊城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
悠悠数千载,这片土地上无数的英才相继辉耀,茂郁林立,其中既有万民敬仰的人文始祖,又有彪炳史册的哲后高士;既有治国安邦的名卿贤相,又有青史留名的清官良吏;既有经纶满腹的鸿儒硕学,又有名扬天下的学者文人……这些人或出生在聊城,或在聊城生活过,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构筑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放射出光照千秋的文化精神。
伏羲:人文始祖曾在阳谷长居伏羲,远古时期部族领袖,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传说为中华远古帝王“三皇”之一。
据史志记载,伏羲在今阳谷县北境长期居住生活。
清康熙十二年修《阳谷县志》载:“阳谷北境有宓城,太皓伏羲氏之城也。
故宓城传言为伏羲城。
伏羲或谓宓羲。
城在阳谷安乐镇以北,阳谷在伏羲城以南,为伏羲教民种谷之地。
”伏羲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推出了24节气,开辟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新纪元;他以超人的智能,将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描述下来,制作了八卦,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
相传,他造书契、正婚姻、创乐器、教人结网,从事渔猎畜牧,使原始社会进入渔猎畜牧经济时期。
仓颉:制字先师长眠东阿县仓颉是上古时期黄帝的史官。
相传中国汉字在今东阿县境内由其创造。
汉许慎《<说文>序》中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相别,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自他创字后,中国结束了“结绳而治”,进入以字记事时代。
仓颉死后葬于今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东南。
颛顼:上古帝王多次临视聊城颛顼乃上古帝王,系黄帝之孙,“初国于高阳,故号高阳氏,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岁”。
他是上古时期华夏族与东夷族融合的部族首领,主要活动在冀、鲁、豫一带,聊城为其属区并多次临视。
其墓葬于何处,历来说法不一。
《一统志》载:"帝颛顼高阳氏陵有二:一在开州,一在东郡城西北二十里。
江北水城——聊城介绍
• 许营西瓜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是经历代选优汰劣选育出的优良品 种。许营西瓜果实为圆球形,果面 平滑,表皮墨绿,间有细网纹或条 带。该西瓜的果肉淡红,肉质为紧 肉型,汁多味甜、口感好的品质特 征。
特色美食
沙镇呱嗒
• 呱嗒,是聊城市的传统名吃,一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尤以沙 镇呱嗒最为有名。该小吃色泽金黄,内外有油,皮酥里嫩。加 肉、蛋馅的味更佳。呱嗒创制于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已被收入《中国名吃谱》一书。馅料有肉类馅、鸡蛋馅、肉蛋 混合馅(又名“风搅雪”)等多种。
山陕会馆
• 山陕会馆,俗称关帝庙, 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城区的南 部,运河西岸,始建于乾隆 八年(1743年),至嘉庆十 四年(1809年)。是乾隆八 年(1743年)山陕商人集资 合建供奉武圣关羽的神庙与 商业会馆相互结合的古代建 筑群。
• 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 戏楼、左右夹楼、钟鼓二楼、 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 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 160多间。1988年,国务院 将它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琅环之府、群玉之山”……众多学
界泰斗,给予中国藏书史上久负盛
名的海源阁高度评价。
孔繁森纪念馆
•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坐落在聊城市东昌湖西北隅。为纪念领导干部的 楷模孔繁森、弘扬孔繁森精神,馆占地面积约1.04万平方米,建筑 面积1400平方米。馆高15米,外形为双重檐、四周为换廊式结构。
• 经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同意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老
口味极佳,老少皆谊。山东人早
豆 腐
餐时常食用烧饼和老豆腐。其中
山东聊城高唐县的老豆腐最出名,
故名高唐老豆腐。
美
聊城红色故事人物及事迹
聊城红色故事人物及事迹一、背景介绍聊城市位于中国东部山东省中部,因其丰富的红色资源而闻名于世。
聊城红色故事中的人物及其事迹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用鲜血和牺牲铸就了共和国的辉煌。
本文将介绍几位在聊城市产生过的红色人物及其振奋人心的事迹。
二、张学良恢复新四军势力张学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大将领,也是聊城红色故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在抗日战争期间,致力于恢复新四军在聊城地区的势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背景介绍在日军占领大片中国领土期间,中国共产党组建了新四军,成立了苏中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然而,新四军在一些地区受到了国民党军阀的打压,势力受到了严重削弱。
2.恢复新四军势力张学良作为当时辽宁省的军阀,他深知恢复新四军势力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他积极投身抗日战争,并与共产党建立了紧密联系。
张学良利用自己的军队与实力,采取秘密手段,重新组建了在聊城地区的新四军势力。
他深入农村,开展群众工作,壮大了新四军在聊城的基层组织。
他还抓捕了一些卖国贼和日军特工,为新四军提供了重要情报。
在张学良的努力下,新四军在聊城地区恢复了势力。
他以智勇双全赢得了农民和士兵的拥护,为中国革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三、王树福保卫根据地王树福是聊城红色故事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奋勇保卫了聊城地区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斗争做出了杰出贡献。
1.背景介绍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聊城地区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然而,这片地区受到了日军和国民党军阀的严密封锁和打压,聊城区域成了抗日斗争的前沿。
2.保卫革命根据地王树福作为当地的农民领袖,他率领着一支游击队,奋勇保卫了聊城地区的革命根据地。
他采取了多种策略,如地下抗日、暴露抗日、游击战等,有效地瓦解了日军和国民党的封锁和打击。
王树福和他的部队经常袭扰敌军,破坏其补给线,骚扰其后方,有效牵制了日军和国民党的力量。
他还深入农村,开展群众工作,壮大了革命根据地的基层组织。
聊城名人
聊城名人季羡林———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孔繁森———山东聊城人。
他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
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
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他牺牲后,江泽民记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武训———堂邑县(今冠县)武庄人。
1888年创建义学,花钱40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
清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
清朝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
其名声由此大振。
孙膑———战国时齐国阿(今阳谷县阿城镇)人。
著名军事家,孙膑所著兵法失传久已,1973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之竹简,经鉴定内有《孙膑兵法》残编,整理得440简,11000余言。
伏羲———远古时期部族领袖,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传说为中华远古帝王“三皇”之一。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
历史学家,“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民国时期的学界领袖。
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
张自忠———(1891-1940),1891年出生,山东临清人,爱国将领,参加过察北抗战。
1935年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1938年,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担任主要指挥官之一,表现卓著。
1940年在对日作战中壮烈牺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的五十多个国家中,张自忠是阵亡将士中军衔最高的将领。
李苦禅———山东高唐人,著名画家,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尤德民———山东高唐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淄博市美协理事,淄博市周村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傅衍鲲———山东聊城人,原聊城第三中学语文教师。
“金三角”卧底人员,为禁毒机关作出卓越贡献。
徐本禹———山东聊城人,1982年出生,高中就读聊城市第三中学,大学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
聊城历史文化名人研究
聊城历史文化名人研究制作者:黄晓彤,刘偌冰聊城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
悠悠数千载,这片土地上无数的英才相继辉耀,茂郁林立,其中既有万民敬仰的人文始祖,又有彪炳史册的哲后高士;既有治国安邦的名卿贤相,又有青史留名的清官良吏;既有经纶满腹的鸿儒硕学,又有名扬天下的学者文人……这些人或出生在聊城,或在聊城生活过,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构筑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放射出光照千秋的文化精神。
一:伏羲:人文始祖曾在阳谷定居伏羲,远古时期部族领袖,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传说为中华远古帝王“三皇”之一。
据史志记载,伏羲在今阳谷县北境长期居住生活。
清康熙十二年修《阳谷县志》载:“阳谷北境有宓城,太皓伏羲氏之城也。
故宓城传言为伏羲城。
伏羲或谓宓羲。
城在阳谷安乐镇以北,阳谷在伏羲城以南,为伏羲教民种谷之地。
”伏羲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推出了24节气,开辟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新纪元;他以超人的智能,将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描述下来,制作了八卦,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
相传,他造书契、正婚姻、创乐器、教人结网,从事渔猎畜牧,使原始社会进入渔猎畜牧经济时期。
二:孙膑:著名军事家孙膑(约前380~前320),战国时齐国阿(今阳谷县阿城镇)人,孙武的后代,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
著名军事家,本名失传。
因在魏国受过“膑”刑(古代酷刑,即挖掉膝盖骨),故名孙膑。
孙膑少时家贫,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得老师鬼谷子真传。
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后,忌其才能,骗他到魏国,将其处以膑刑(去膝盖骨)。
从此,孙膑发愤读书,研究兵法。
后由齐国使者秘密将其载回齐国,被齐威王任为军师。
齐威王十三年(前344),庞涓率魏军围困赵国国都。
赵国向齐国救援,孙膑围魏救赵,避实击虚,大败魏军于桂陵(今河南长垣附近)。
齐威王十五年(前342),魏军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
孙膑先带军队攻入魏国境内,后又用减灶法,诱敌深入,大败魏军于马陵(今山东莘县),庞涓兵败自杀。
【聊城历史上的文化名人】
聊城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一)聊城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
悠悠数千载,这片土地上无数的英才相继辉耀,茂郁林立,其中既有万民敬仰的人文始祖,又有彪炳史册的哲后高士;既有治国安邦的名卿贤相,又有青史留名的清官良吏;既有经纶满腹的鸿儒硕学,又有名扬天下的学者文人……这些人或出生在聊城,或在聊城生活过,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构筑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放射出光照千秋的文化精神。
伏羲:人文始祖曾在阳谷长居伏羲,远古时期部族领袖,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传说为中华远古帝王“三皇”之一。
据史志记载,伏羲在今阳谷县北境长期居住生活。
清康熙十二年修《阳谷县志》载:“阳谷北境有宓城,太皓伏羲氏之城也。
故宓城传言为伏羲城。
伏羲或谓宓羲。
城在阳谷安乐镇以北,阳谷在伏羲城以南,为伏羲教民种谷之地。
”伏羲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推出了24节气,开辟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新纪元;他以超人的智能,将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描述下来,制作了八卦,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
相传,他造书契、正婚姻、创乐器、教人结网,从事渔猎畜牧,使原始社会进入渔猎畜牧经济时期。
仓颉:制字先师长眠东阿县仓颉是上古时期黄帝的史官。
相传中国汉字在今东阿县境内由其创造。
汉许慎《<说文>序》中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相别,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自他创字后,中国结束了“结绳而治”,进入以字记事时代。
仓颉死后葬于今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东南。
颛顼:上古帝王多次临视聊城颛顼乃上古帝王,系黄帝之孙,“初国于高阳,故号高阳氏,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岁”。
他是上古时期华夏族与东夷族融合的部族首领,主要活动在冀、鲁、豫一带,聊城为其属区并多次临视。
其墓葬于何处,历来说法不一。
《一统志》载:"帝颛顼高阳氏陵有二:一在开州,一在东郡城西北二十里。
有关聊城名人_作文素材
有关聊城名人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有关聊城名人,感谢您的阅读!朱延禧在东昌府区古城内的朱府口,有一处被人们称为“老府院”的地方。
四百多年前,曾有一位明代万历、天启年间的朝廷重臣居住于此。
晚年时,他因不阿谀奸党,被弹劾贬职还乡,他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畸斋”、“遁斋”,显露出不随流俗、不涉世事的风雅情志。
他就是史称“朱相国”,世称“朱阁老”的朱延禧。
朱延禧,字允修,晚年自号“遁斋老人”。
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以文才闻名城乡,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
初授翰林检讨,累迁礼部右侍郎。
任日讲官时(日讲官是为皇帝敷陈经史、回答皇帝咨询、兼记皇帝言行的官员),讲《尚书》“可爱非君”一章,旁征博引,援古喻今,阐明义理,颇有独到见解。
熹宗大悦,称赞朱延禧为“讲官第一”,拜为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
未几,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至由他负责编修的两代皇帝的政令集《两朝实录》成书,以及由他负责督修的皇帝陵墓竣工后,天启五年(1625),又升任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当时,大宦官魏忠贤与熹宗乳母客氏相勾结,朋比为奸,专权自恣,深得熹宗信赖。
尽管朱延禧身居相位,却奈何不得那帮阉党,只能空抱一颗忧国忧民之心。
朝令内阁传旨称魏忠贤为“元臣”,延禧认为不可。
御史田景新阿权附势,遂魏忠贤之意上书弹劾延禧。
熹宗听信谗言,将朱延禧革职为民。
朱延禧罢官回归故里,栖隐故园,养花种竹,陶情养性,不闻世事。
有一则故事说明了朱延禧的睿智与博学。
一日,正是晚秋季节,他穿了件土布长衫,拿把折扇,想到东郊外玉皇阁看一下农村秋收之景。
走到东关姚园村头,只见路西一户人家,竹篱柴扉,几间草房。
院里摆满菊花,断定主人是个知音,便走入院内,尽自欣赏。
正徘徊间,那草房主人出来笑着招呼,并邀请屋里坐坐。
朱延禧赞许他养的菊花品种繁富,真乃超俗,主人笑道:“我一生别无所好,只是爱菊,天天为菊花服役,与菊花为友,简直是把菊花当作我的性命了。
”因问到客人姓名,才知道,这位先生就是他所钦佩的当朝一品宰相朱阁老,接着他便要求阁老给写副对联,以光耀蓬荜。
聊城市高考知识点
聊城市高考知识点一、地理知识点1. 聊城市地理位置及基本情况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中腹地,东南邻山东京津冀,西北接烟台经济区,总面积为8000多平方公里。
2. 聊城市的自然地理特点聊城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丘沟壑为主,境内河流众多,其中包括九龙河、小清河等。
3. 聊城市的气候特点聊城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雨炎热,冬季寒冷干燥。
4. 聊城市的资源分布聊城市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同时农田资源也很丰富,以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为主。
二、历史知识点1. 聊城市的历史渊源聊城市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后来经历了秦朝、汉朝、唐朝等多个朝代的变迁。
2. 聊城市的文化名人聊城市是故居文化名人众多的地方,其中包括古代文学家曹操和现代作家茅盾等。
3. 聊城市的历史建筑物聊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历史建筑物,如沂水桥、晋国城遗址等,这些建筑物见证了聊城的历史与文化。
三、经济知识点1. 聊城市的经济发展聊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农业、工业、服务业为支撑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2. 聊城市的农业特色聊城市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其中小麦、玉米、棉花、猪肉等农产品是该地区的特色产业。
3. 聊城市的工业发展聊城市拥有一批重点企业,涵盖了煤炭、石化、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为该市的工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聊城市的服务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聊城市的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涉及旅游、金融、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四、教育知识点1. 聊城市的教育资源聊城市拥有多所高等学府和中小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2. 聊城市的高等教育聊城市有聊城大学等高等学府,其中聊城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涵盖了理工科、文科、医学等多个专业。
3. 聊城市的中小学教育聊城市的中小学教育发展较为完善,各级学校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五、旅游知识点1. 聊城市的旅游资源聊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美丽的山水风光、古老的文化遗址等。
聊城的3个历史名人
1. 杨以增(1787~1856) 清代藏书家。
2.王旦(957~1017) 北宋名相。
字子明。
今莘县人。
王旦自幼好学,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
淳化二年(991),任右正言、知制诰,并被封为礼部郎中、兵部郎中。
至道三年(997),真宗即位,4年之中连续晋升,初为中书舍人,后为参知政事。
景德二年(1005),加封为尚书左丞。
次年,升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
王旦为相10余年,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他推荐提拔的,但从未推荐自己的亲属做官。
天禧元年(1017)9月,王旦病逝,册封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
仁宗即位后,为其立碑,并亲笔御书“全德元老之碑”。
其后,欧阳修奉旨为其撰写碑文,苏轼为王氏宗祠撰写了《三槐堂铭》。
王旦有文集20卷传世。
3.成无已(1063~1156) 宋代医学家。
今茌平县人。
世代行医,无己尤精。
著有《注解伤寒论》10卷、《伤寒明理论》3卷、《伤寒明理药方论》1卷,是中国最早注释《伤寒论》的医学家。
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从理论上阐述了各种症候的`病机、病变及处方用药,阐明了辩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揭示了《伤寒论》的隐奥,使其增强了理论色彩。
《伤寒明理论》共50论,每论一证,均包括释义、病因、病理、分型、鉴别及不同治法等。
《伤寒明理药方论》则选常用20方,每方包括方义、方制、药理、加减及注意事项等。
成无己对张仲景的辩证与方义有所阐发,形成了系统的中医理论体系。
他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聊城历史名人
巢父,传说中的高士,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
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居聊城,以放牧了此一生。
聊城古有巢陵,为巢父葬处,在今聊城市东昌府区许营村西北二里许。
聊城县治曾移此。
其墓旁传为当年巢父遗牧处,为聊城古八景之一,曰“巢父遗牧”。
大禹,姒姓,名文命,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
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
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
禹之子启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
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
大禹姓姒(si四),名文命,古涂山氏国(今安徽怀远)人,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伊尹,相传夏末商初助汤伐桀的商代大臣。
生于空桑(今河南嵩县),长于伊水,耕于有莘之野。
孟子说:“伊尹,圣之任者也。
”“任”近似“狂者进取”。
伊尹有志肯负责任,积极向前。
他生的时代也是一个乱世,夏之末,商之初,孟子书里讲他“五就桀,五就汤。
”夏桀哪能用伊尹,伊尹为要使这个社会变成一个像样的尧舜之世,一次去了不得意,再去。
再不得意,三去,四去,五去。
他从桀处回来,又到汤处去。
商汤也不能知得他,他只是耕于有莘之野的隐士,相传古曲《平沙落雁》为伊尹所作。
他五次到汤那里,终于帮助商汤平天下。
——钱穆《黄帝》伊尹名挚,一说名伊,又称阿衡,保衡为官名者,夏末商初人,生卒年月不详。
《墨子尚贤》称:“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
”师仆就是奴隶主贵族子弟的家庭教师。
这可以和古希腊教育史上以教仆身份任奴隶主子弟的家庭教师相媲美。
在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
可以说伊尹是中国第一个见之于甲骨文记载的教师。
伊尹,奴隶出身,经中国权威历史学家论证为今山东曹县。
因后被商汤封官为尹(相当于宰相)。
故以伊尹之名传世。
晏婴(?—前500年),又称晏子,字仲,谥平,春秋时齐国夷维(山东高密)人,齐国大夫。
聊城的名人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聊城的名人季羡林———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孔繁森———山东聊城人。
他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
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
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
武训———堂邑县(今冠县)武庄人。
1888年创建义学,花钱40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
清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 匾额。
清朝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
其名声由此大振。
孙膑———战国时齐国阿(今阳谷县阿城镇)人。
著名军事家,孙膑所著兵法失传久已,1973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之竹简。
伏羲———远古时期部族领袖,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传说为中华远古帝王“三皇”之一。
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今茌平县王老乡望鲁店村)人,是战国末年著名的平民思想家、辩论家和卓越的社会活动家。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
历史学家,“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
张自忠———(1891-1940),1891年出生,山东临清人,参加察北抗战。
1935年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爱国将领。
范筑先———(1882-1938),山东馆陶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爱国将领。
1936年,升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
李苦禅———山东高唐人,著名画家,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傅衍鲲———山东聊城人,原聊城第三中学语文教师。
“金三角”卧底人员,为禁毒机关作出卓越贡献。
徐本禹———山东聊城人,23岁,央视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吕才旦———(957~1017)北宋名相。
成无已———(1063~1156)宋代医学家。
成无己对张仲景的辩证与方义有所阐发,形成了系统的中医理论体系。
他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聊城的名人
聊城的名人季羡林———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孔繁森———山东聊城人。
他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
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
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
武训———堂邑县(今冠县)武庄人。
1888年创建义学,花钱40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
清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 匾额。
清朝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
其名声由此大振。
孙膑———战国时齐国阿(今阳谷县阿城镇)人。
著名军事家,孙膑所著兵法失传久已,1973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之竹简。
伏羲———远古时期部族领袖,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传说为中华远古帝王“三皇”之一。
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今茌平县王老乡望鲁店村)人,是战国末年著名的平民思想家、辩论家和卓越的社会活动家。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
历史学家,“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
张自忠———(1891-1940),1891年出生,山东临清人,参加察北抗战。
1935年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爱国将领。
范筑先———(1882-1938),山东馆陶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爱国将领。
1936年,升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
李苦禅———山东高唐人,著名画家,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傅衍鲲———山东聊城人,原聊城第三中学语文教师。
“金三角”卧底人员,为禁毒机关作出卓越贡献。
徐本禹———山东聊城人,23岁,央视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吕才旦———(957~1017)北宋名相。
成无已———(1063~1156)宋代医学家。
成无己对张仲景的辩证与方义有所阐发,形成了系统的中医理论体系。
他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傅以渐———(1609~1665)清开国状元、一代名相。
杨以增———(1787~1856)清代藏书家。
山东聊城高一历史知识点
山东聊城高一历史知识点山东聊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在高一历史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到各种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将帮助他们了解聊城的历史演变以及相关重要事件。
以下是一些主题,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和相关的信息。
1. 聊城的起源与发展聊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聊城周边地区已有人类活动痕迹。
随着时间的推移,聊城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它曾是吴越国的前身之一,也是历代王朝的重要军事要塞。
2. 古代聊城的建筑与文化古代聊城拥有许多重要的建筑和文化遗址。
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昌府古城,它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明代古城之一。
东昌府古城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此外,聊城还有许多重要的古建筑,如反Snep博物馆,五岳庙等。
3. 聊城的历史事件与重要人物聊城在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重要的事件,并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人物。
在明代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曾在聊城起兵,建立了大顺王朝,这对于聊城和中国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聊城还孕育了许多文化名人,如文学家张皋、书法家孙过庭等。
4. 聊城的历史博物馆与文化节庆聊城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许多历史博物馆和文化节庆活动。
聊城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博物馆,陈列着聊城的文物和重要历史资料。
此外,聊城还有许多文化活动和民俗节庆,如春节庙会、文化艺术节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5. 近现代聊城的发展与变革近现代以来,聊城经历了许多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发展。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聊城人民为保卫家园和追求自由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聊城加快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形成了现代化的城市格局。
总结:山东聊城高一历史课程涵盖了聊城的起源和发展、古代聊城的建筑与文化、聊城的历史事件与重要人物、聊城的历史博物馆与文化节庆以及近现代聊城的发展与变革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聊城的历史演变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山东历史文化名城聊城
山东历史文化名城聊城
聊城位于鲁西平原,古运河畔,曾为沿古运河九大商埠之一,因位于古聊河西岸而得名。
聊城在西周为郭国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聊城邑(今市区西北7.5公里聊古庙)。
秦置聊城县,两汉相沿不改。
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属平原郡、平原国和济州。
北魏置平原郡,治聊城县(今东昌府区)。
唐宋为博州治所。
元置博州路,后改为东昌路,为路治所。
明清为东昌府治所。
明清两代聊城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而兴盛,繁荣昌盛达400年之久,被誉为“江北一都会”。
聊城历史名人有辅佐商汤的贤相伊尹,战国时期的名相晏婴、军事家孙膑、射书喻燕将救聊城的义士鲁仲连,汉代贤臣良将贾琮、才高八斗的曹植,唐代有考功员外郎孙逖、大理寺正卿王志憧,宋代有以文章著称的李垂,明代有礼部尚书朱延禧、职方郎中耿如杞,清代有首科状元兵部尚书傅以渐、刑部尚书任克溥、状元书画大家邓钟岳,近现代有抗日英雄张自忠、范筑先,著名学者傅斯年、季羡林、李苦禅等。
聊城是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共同孕育的一座历史名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均有发现。
城中央的光岳楼和城内的山陕会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北宋时建的铁塔、运河小码头、傅氏祠堂、海源阁、范筑先纪念馆等文物古迹。
有文献可考的古城有聊古庙、王城、巢陵城、孝武渡西城等。
聊城十大名人
聊城十大名人1、程昱(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三国魏国名臣。
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
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
后从曹操于兖州,封寿张令。
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
仓亭之战中,程昱向曹操献“十面埋伏”之计,令袁绍军队一败涂地,元气大伤,汉献帝定都许昌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
后文帝践阼,程昱为圲尉,增邑三百户,并前共有八百户。
分封少子程延及孙程晓为列侯。
朝廷正欲以程昱为公,程昱却在此时去世,寿八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2、王旦(957—1017)北宋大臣。
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王祜子。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
真宗咸平时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景德三年拜丞相,监修《两朝国史》。
善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
天禧元年,以疾罢相。
有文集。
3、鲁仲连(约公元前305年-约公元前245年),战国末期齐国人,又叫做鲁仲连子、鲁连子和鲁连。
长于阐发奇特宏伟卓异不凡的谋略,却不肯作官任职,愿意保持高风亮节。
在鲁仲连的早期活动中,他是以口才超群、谈锋机警的“辩士”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位卑未敢忘忧国”,不把爱国挂在嘴上,言必行,行必果,将自己的辩才直接应用到帮助田单收复失地,光复齐国的斗争实践中。
4、左良玉(?—1645年),字昆山,临清人。
官至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封南宁侯。
初在辽东与清军作战,曾受侯恂提拔。
后在镇压农民军的战争中,不断扩大部队,日益骄横跋扈,拥兵自重。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封宁南伯。
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后,又晋为侯,镇守武昌。
此时,弘光政权中马士英、阮大铖用事,排斥东林党人。
他袒护东林党人,且怀有个人野心,于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从武昌起兵,以清君侧为名,进军南京。
未几,病死于九江舟中。
祖籍山东聊城的国学
祖籍山东聊城的国学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
智慧和哲理。
作为祖籍山东聊城的人,我对国学有着特殊的情感和认同。
聊城地处山东东部,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孕育了众多
的文化名人和学者,为国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学是一
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和道德的学问,涵盖经、史、子、集四大
经典,以及诗、书、礼、乐等内容。
国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伦理的
追求。
其中最为著名的经典是《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通过对这些经典的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先贤们的智慧和
思想。
国学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这些价值观对于今天的社
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国学不仅仅是古老的文
化遗产,更是一种精神财富,能够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增强个人修
养和社会责任感。
聊城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成为国学研究的重要地区
之一。
聊城的学者们传承和发扬了国学的优良传统,通过教育和研究,促进了国学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祖籍山东聊城的国学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成长和思考方式。
通过学习国学,我更加了解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传统
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作为一名聊城的人,我会继续传承和发扬国学的
精神,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城历史文化名人初探课题组成员张寨中学8.5班全体学生组长吴丹阳段思雨杨亚蓉郭军磊苏子豪张敬军指导导师申兆龙【摘要】聊城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悠悠数千载,出现过众多的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其中既有治国安邦的贤臣良相,又有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既有经纶满腹的饱学之士,又有名扬天下的墨客文人,这些人或出生在聊城,或在聊城工作、生活过,他们为聊城做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构筑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放射出光照千秋的文化精神。
搜寻、整理和探究聊城历史文化名人那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及其辉煌的成就,是聊城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聊城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对于将来建设家乡,报效祖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聊城历史文化名人【引言】聊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因位于古聊河西岸而得名,有“江北水城”的美誉。
下辖一区一市六县(东昌府区、临清市和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6县),皆为古老名邑。
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
可以追溯到距今约六七千年的8座龙山文化城,它们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
几千年来,涌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不可尽举。
现摘其要者,以飨读者。
【研究方法与过程】借鉴已有资料,在校图书馆查阅历史典籍,微机课时上网搜寻资料,周末走访附近老人名人。
五一、十一、寒暑假参观名人故居、纪念馆。
【需要的材料】纸笔,历史典籍,照相机。
【结果】根据全班同学的调查研究,现在把研究成果汇总如下,供大家参阅,如果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伏羲:人文始祖曾在阳谷定居伏羲远古时期部族领袖,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传说为中华远古帝王“三皇“之一据史志记载.伏羲在今阳谷县北境长期居住生活。
清康熙十二年修(阳谷县志》载:“阳谷北境有毖城,太皓伏羲氏之城也.故毖城传言为伏羲城。
伏羲或谓毖羲。
城在阳谷安乐镇以北阳谷在伏羲城以南,为伏羲教民种谷之地。
“伏羲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 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推出了24节气, 开辟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新纪元:他以超人的智能,将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描述下来.制作了八卦,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
军圣孙膑军圣孙膑,战国时齐国阿(今山东阳谷阿城镇)人,孙武四世孙,著名军事家。
孙膑早年与魏人庞涓共同习艺于战国时隐士鬼谷子。
庞涓忌孙膑之才,借故施以“膑”刑,意欲使孙膑从此隐迹于世。
其后齐国使者暗中将孙膑载回,威王任孙膑为军师。
孙膑先为田忌设攻魏救赵之计,大败魏军于桂陵(今河南长垣附近),后又用“减灶”之法惑敌,于马陵(今莘县西南)预设伏兵,再败魏军。
庞涓势穷自杀,孙膑因此而名显天下。
后隐居,著《孙膑兵法》。
但失传久已,1973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之竹简,经鉴定内有《孙膑兵法》残编,整理得440简,11000余言。
旧时阳谷阿城镇有孙膑庙,阳谷城北有孙膑阁及大、小迷魂阵,莘县有马陵之战古迹等多处。
呗圣曹植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人,三国魏杰出文学家,太和三年封东阿王,期间“登鱼山,闻岩岫诵经,清婉遒亮,远俗流响,遂拟其声,而制梵呗”,“纂文制音,传为后世”(《法华玄赞》),世称“鱼山梵呗”或“鱼山呗”。
我国最早的佛教梵呗就是从曹魏时代开始的,曹植就是“改梵为秦”的中国化佛曲--梵呗之音创始者。
作为最早的中国佛教音乐,“鱼山梵呗”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仍兴盛世界。
旧志将“鱼山闻梵”列东阿古八景。
今东阿县鱼山麓有曹植之墓,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学士傅以渐傅以渐(1609—1665年),字于磐,号星岩。
聊城人。
清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为清代开国状元。
初任弘文院修撰,后任国史院侍读学士、秘书院大学士,顺治十四年加封太子太保,次年授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曾奉旨纂修《明史》、《清太宗实录》,任清太祖、太宗《圣训》总载,又奉命屯曹本荣合著《周易通注》,还曾奉旨总编《通鉴全书》、著作仅《四书易经制义》尚存。
傅以渐在政治、文化上多有建树,深得顺治帝器重。
后因病辞仕归家,曾主持编撰《聊城县志》。
康熙四年病故,葬于聊城傅家。
傅斯年傅斯年(1896年-1950年),字孟真,聊城人,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第七世孙,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被誉为“通才”。
一生著述丰厚,对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有卓越的贡献。
无论作为学者,还是作为社会活动家,傅斯年先生在中国现代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抗日名将张自忠张自忠(1891—1940年),字荩忱,临清唐园村人。
著名抗日爱国将领。
1914年投笔从戎。
曾率部重创日军,取得喜峰口之役大捷。
1938年任27集团军团长。
率部在鲁南重创日军,为台儿庄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
6月又率部在信阳得胜关一带阻击日军西进,并升任33集团军总司令。
1939年5月10日两次重创日军,取得“鄂北第2次大捷”,荣获“宝鼎勋章”,晋升为第5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
1940年5月在日军10万重兵三路进攻下,坚决迎击日军,重创敌人,后因寡不敌众,率部撤至南瓜店附近杏仁山。
16日,日军进攻,最后伤亡殆尽,张身负七处重伤,壮烈殉国。
这是抗战时期牺牲在疆场的唯一一位集团军总司令。
重庆和延安分别举行盛大隆重的葬礼和追悼大会。
1982年4月16日,国家民政部追任为“革命烈士”光荣称号。
李苦禅李苦禅(1899—1983年)原名李英杰,号超三,聊城市高唐人。
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
幼年受民间艺术启蒙。
1922年考入徐悲鸿主持的北平艺专,学习西画。
1923年,拜师齐白石,学习国画。
师古又不泥古,独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一代风范。
为白石老人生平最得意门生和尊友,曾为之题“弟子苦禅画,白石门下只此人也”。
1 939年,因“抗日爱国罪”被捕入狱,坚贞不屈。
1949年,被徐悲鸿聘为北平国立艺专教授,当年并被推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等职。
1983年6月11日病逝。
季羡林:国学大师季羡林(1911—)山东清平(今临清)官庄人,高唐县也有季羡林故居。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作家。
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5年赴德国留学。
1946~1983 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78~1984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
其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建树颇多。
主要著作有《1957-1959印度民族起义》、《天竺心影》、《牛棚杂记》、散文《月是故乡明》、译品《大唐西域记今译》等。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孔繁森孔子第74代子孙,聊城市堂邑五里墩村人,1961年7月于聊城技校毕业后,应征入伍,1964年被评为济南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同年10月赴京参加国庆15周年观礼。
1966年9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复员回到聊城,任聊城技工学校革委会副主任。
1971年到聊城地革委生产指挥部工作。
曾任共青团聊城地委常委。
1975年3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
1979年7月赴西藏自治区。
任中共岗巴县委副书记。
1981年4月回聊城,历任中共莘县县委副书记,聊城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聊城地区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聊城行署副专员、党组成员。
1988年,再次赴藏,任拉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
1992年11月,调任阿里地委书记、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政协阿里地区委员会主席。
1994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1994年11月29日,在带领工作组赴新疆塔城地区考察时,不幸以身殉职。
为纪念孔繁森、发扬孔繁森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共聊城地委、聊城地区行署,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先后作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决定。
《人民日报》发表《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社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乔石,先后为孔繁森题词,对孔繁森同志给予极高的评价。
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孔繁森“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的称号。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内涵底蕴非常丰厚,其历史上出现的文化名人谓是灿若星河,不胜枚举,是聊城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亮丽品牌,也是一个地方文化发展中的最有力武器。
鉴于此,整理发掘在全国知名度较高的各行各业的“历史文化名人”,加以大力宣传,打造聊城文化品牌,提高本地知名度,逐渐提高对外开放、发展的水平,从而带动整个聊城文化乃至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挖掘历史内涵,展示文化底蕴,促进聊城的进步与发展,作为聊城人我们责无旁贷!参考文献[1]聊城市初中教学研究室编著《聊城历史》青岛出版社,2005年版[2]聊城等文化网站[3]《莘县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