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__加速度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题组通关】 【示范题】(2013·杭州高一检测)关于小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 不可能的是( ) A.小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小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 C.小汽车在某一段时间,速度变化量很大而加速度较小 D.小汽车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变化得很慢
【解题探究】(1)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量的 大小有什么关系? 提示: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必然联系,速 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的变化量大加速度也不一定大。 (2)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提示: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率,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 慢。
【规范解答】选D。小汽车在刚启动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 零,B可能。小汽车高速且匀速行驶时,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 零,A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小汽车加速度较小,速度变化量也 可以很大,C可能。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 大,速度变化一定快,D不可能。
【通关1+1】 1.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表示该物体( ) A.每秒运动2m B.每经过1s,其速度增大2m/s C.每经过1s,其速度变化大小为2m/s D.每经过1s,其速度减小2m/s
符号是__m_/_s_2或__m_·_s_-_2_。
【自我思悟】 1.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吗? 提示:不一定。速度大,某一时间间隔Δt内,速度的变化量Δv不 一定大,因此加速度不一定大。 2.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吗? 提示:不一定,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与时间间隔的选取有关,速 度的变化量Δv大,可能对应的时间间隔Δt更大,因此加速度不一 定大。
【微思考】 (1)加速度不等于零的运动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吗?为什么? 提示:不一定。加速度不等于零,表示物体的速度在发生变化, 可以是速度的大小在增加,也可以是速度的大小在减小,甚至也 可以是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 (2)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增大时,其速度也一定增大吗?为什么? 提示:不一定。加速度增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可以增大也可 以减小)得快了。速度增加还是减小由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 系决定。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运动的描述PPT精品课件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问题情境:如图所示
问题
1.上一节课,我们通过打点计时器,绘制出 速度-时间关系图像,你能从中找到加速度 吗?
图2
高中从物理v必-修t第图一册像第看一章加运动速的描度述 ⒈ 由v-t图像计算加速度的大小
2. v-t图像的斜率值
表示:加速度值
3. 从v-t图像的____倾__斜__程___度___判断加速度的大小
联系
三者无必然联系,v很大,速度的变化量可能很小,甚至为0,a也可大可小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是标量 B.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一小球以10 m/s的速度与墙相撞,弹回时速度大小也为10 m/s,小球的
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20 m/s D.物体加速度为正值,速度一定增加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每辆汽车的最终速度都是100km/h,它们拉 开距离的原因是什么?
2.它们加速过程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
3.你能精确的比较出车辆这种性能优劣吗?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表一:赛车0~100km/h竞速大比拼记录表
初速度( 末速度( 所用时间(
30
乙v/(m·s-1 )
10
30
50
丙v/(m·s-1 )
35
30
25
丁v/(m·s-1 )
50
35
20
变1化5量 3150 740 20 5
6.你还能用其他方式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吗?观 察自学稿表一,甲和乙那个物体速度变化快?
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变化 量越大,速度变化的越快。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及其物理意义,认识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科学思维:通过实例分析和数学推导,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理解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或生活实例,探究加速度的存在及其影响因素,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加速度在物理学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对物理学的兴趣和探索欲。
2. 导入•教师行为:教师播放一段赛车加速和减速的视频片段,提问:“为什么赛车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或降低速度?这背后有什么物理规律在起作用?”•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可能会联想到速度的变化与某种“力量”或“速率”有关。
•过程点评: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引出加速度这一核心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加速度概念讲解:结合赛车视频,教师讲解加速度的定义,即物体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强调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实例分析:选取不同情境下的实例(如自由落体运动、汽车启动等),分析这些情境中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数学推导:引导学生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进行数学推导,理解加速度、速度变化量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掌握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影响物体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因素,如外力作用、物体质量等,并尝试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教师总结: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加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强调加速度在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中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加速度的相关知识点。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同学交流思想。
高一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加速度部分)与练习题(含答案)

1、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tv v a t 0-=(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知识梳理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变化量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
3.公式:a=t v v t 0-,单位:m/s 2是速度的变化率。
由此推导出:at v v t +=0 4.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
5.注意v,tvv ∆∆∆,的区别和联系。
v ∆大,而t v ∆∆不一定大,反之亦然。
2、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点,其中T=0.02 S)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1、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2、常见计算:(1)2B AB BC T υ+=,2C BC CDT υ+=(2)2C B CD BCa T T υυ--==图2-5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2)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练习题1.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增大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C.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D.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及方向无关2.某物体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A.任意1s的末速度都是该1s初速度的2倍B.任意1s的末速度都比该1s初速度大2m/s C.任意1s内的平均速度都比前1s内的平均速度大1m/sD.任意1s的初速度都比前1s的末速度大2m/s3.两物体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大小决定于:A.谁的加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B.谁的初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C.谁的末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D.谁的平均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4.我们知道,要拍打蚊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这是因为蚊子在感受到突然袭击而飞走时,具有很大的A.速度 B.加速度 C.速度的改变量 D.位移5. 某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从5m/s均匀加速到25m/s需要多长时间?经过总时间的一半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6. 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弹射系统可以减短战机起跑的位移,假设弹射系统对战机作用了0.1s 时间后,可以使战机达到一定的初速度,然后战机在甲板上起跑,加速度为2m/s2,经过10s,达到起飞的速度50m/s的要求,则战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弹射系统所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7. 小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约为2.5m/s2,如果其初速度为72km/h,则经过10s的时间,小汽车的速度为多大?8.一个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为10m/s,则在这1s 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多少?9.滑雪运动员不借助雪杖,从静止由山坡以加速度a1为匀加速滑下,测得20s时的速度为20m/s,50s到达坡底,又沿水平面以加速度a2匀减速滑行20s停止,求,(1)a1和a2(2)到达坡底后6s末的速度10. 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0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图像应是:11. A 、B 、C 三个物体从同一点出发,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A 物体做曲线运动;C. 三个物体在0~t 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A >v C >v B ;D. 三个物体在0~t 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A =v B =v C 。
七年级上册科学力学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科学力学知识点科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
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力学知识点。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1.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或者相对于某个参照系改变位置的现象。
运动的描述包括速度、位移、加速度等。
2. 速度和位移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数学公式为v=d/t (其中v为速度,d为距离,t为时间)。
位移是指物体从开始位置到结束位置的直线距离,数学公式为Δx=x2-x1(其中Δx为位移,x2和x1分别为结束位置和开始位置的坐标)。
3.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量,数学公式为a=(v2-v1)/t(其中a为加速度,v2和v1分别为结束时刻和开始时刻的速度,t为时间)。
二、牛顿运动定律1. 第一定律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当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伽利略定律。
2. 第二定律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它表明当力作用于物体时,它将产生加速度。
数学公式为F=ma(其中F为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3. 第三定律第三定律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且方向相反。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
三、重力和滑行摩擦力1. 重力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数学公式为Fg=mg(其中Fg为重力,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2. 滑行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在相互接触表面上的阻力。
滑行摩擦力是指物体在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力。
四、简单机械简单机械包括杠杆、轮轴、轮轮、斜面和螺旋。
它们的作用是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1. 杠杆杠杆是一种受力物体,在固定支点处转动的装置。
杠杆可以增大或缩小力的大小,同时改变力的方向。
杠杆的力矩为M=F×L (其中M为力矩,F为力,L为力臂)。
2. 轮轴轮轴是由轮轴和轮轮组成的简单机械。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⑶ 作图法寻找 △v
a
① 加速直线运动
v1
Δv
v2
在加速直线运动中,v2>v1,速度增大,Δv 的方向与 v 的方向相同,故 a 的方向与 v 的方向相同。
板书设计
②减速直线运动
v1
v2
Δv
100km/h(约28m/s)
a
在减速直线运动中,v <v ,速度减小,Δv 直线越平,斜率越小,则加速度越小。
a
v1
Δv
v2
甲 速度增加时的情况
加速度的方向
在减速直线运动中,v2<v1,速度减小,Δv 的方向与 v 的方向 相反,故 a 的方向与 v 的方向相反。
v1
v2
Δv
a
乙 速度减小时的情况
板书设计
二、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⒈ 速度的变化量△v
⑴ 定义: 末速度减去初速度
⑵ 定义式 :△v = v2-v1
“速度变化得快” ,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大。
v t
板书设计
一、加速度
⒈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⒉ 定义式:a v 或a v v0
t
t
v0----初速度(时间△t开始时的速度)
v----末速度(时间△t末了时的速度)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m/s2,读作“米每二次方
t
3s
加速度为负的含义是什么呢?
加速度变化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变
a增大,v增加得快
a和v0同向→加速运动→
a不变,v均匀增加
a减小,v增加得慢
a增大,v减小得快
a和v0反向→减速运动→
a不变,v均匀减小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公式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公式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在物理学中,对于运动的描述可以通过一些公式进行表达。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描述运动的公式。
1. 位移公式:位移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位移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位移。
位移公式的数学表达式为:Δx = x2 - x1,其中Δx表示位移,x1和x2分别代表物体在两个不同时刻的位置。
2.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公式的数学表达式为:v = Δx / Δt,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间隔。
3. 平均加速度公式:平均加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的速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加速度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平均加速度。
平均加速度公式的数学表达式为:a = Δv / Δt,其中a表示平均加速度,Δv表示速度变化,Δt表示时间间隔。
4. 速度-时间关系公式: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在匀加速运动下的速度变化。
速度-时间关系公式的数学表达式为:v = v0 + at,其中v表示物体的速度,v0表示物体的初始速度,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t表示时间。
5. 位移-时间关系公式: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在匀加速运动下的位移变化。
位移-时间关系公式的数学表达式为:x = x0 + v0t + (1/2)at^2,其中x表示物体的位移,x0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v0表示物体的初始速度,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t表示时间。
这些公式是描述运动的基本工具,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参数,进一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运动的描述公式不仅在理论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通过位移公式和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汽车行驶的位移和速度,从而掌握汽车的运动状态;通过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下落距离,进一步了解物体的自由落体规律。
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与加速度

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与加速度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运动状态可以用速度与加速度来描述。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而加速度则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本文将深入探讨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一、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静止和运动两种。
静止的物体表示其位置不改变,即速度为零。
而运动的物体则表示其位置随时间推移而改变,即速度不为零。
二、速度的概念与计算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指标,它用于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速度(v)等于物体的位移(Δx)除以所经历的时间(Δt)。
即:v = Δx / Δt其中,Δx表示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的位移,Δt表示该时间段的时间。
三、速度的单位速度的单位通常采用米每秒(m/s),表示物体在每秒钟内移动的米数。
当物体的速度为1m/s时,说明物体每秒钟可移动1米的距离。
四、速度的正负值速度的正负值表示了物体的运动方向。
当速度为正值时,表示物体向正方向运动;当速度为负值时,表示物体向负方向运动。
同时,速度值的大小表示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值越大代表物体移动越快。
五、加速度的概念与计算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即速度的变化率。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a)等于速度的变化(Δv)除以所经历的时间(Δt)。
即:a = Δv / Δt其中,Δv表示速度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改变量,Δt表示该时间段的时间。
六、加速度的单位加速度的单位同样采用米每秒平方(m/s²),表示物体速度每秒的改变值。
当物体的加速度为1m/s²时,即表示物体每秒速度的变化量为1米每秒。
七、加速度的正负值加速度的正负值表示了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当加速度为正值时,表示物体的速度增加;当加速度为负值时,表示物体的速度减小。
同时,加速度值的大小表示了物体变速的快慢,值越大代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八、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速度和加速度是密切相关的物理量。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可以通过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三个概念来描述。
在物理学中,这三个概念是我们研究和理解运动过程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所经历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
它是一个矢量量,因为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位移可以用Δx来表示,其中Δ表示变化的意思,x表示位置。
例如,当一个物体从原点出发,向右移动了10米,位移可以表示为Δx = 10m。
当物体向左移动时,位移的数值会带有负号,表示向左的方向。
位移的单位通常是米,因为它表示了一个物体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率,它描述了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和方向。
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它的大小是位移的绝对值,方向是位移的方向。
速度可以用v表示,位移Δx可以用Δt表示,其中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表示物体每秒钟移动的距离。
速度可以用公式v = Δx / Δt来计算。
例如,当一个物体在10秒内移动了100米,它的速度就是10m/s。
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了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
加速度也是一个矢量量,它的大小是速度的绝对值,方向是速度的方向。
加速度可以用a表示,速度v可以用Δt表示,其中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表示物体每秒钟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可以用公式a = Δv / Δt来计算。
例如,当一个物体在5秒内速度从10m/s加速到20m/s,它的加速度就是(20m/s - 10m/s) / 5s = 2m/s²。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运动过程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位移是速度和时间的乘积,速度是加速度和时间的乘积。
即Δx = v × Δt, v = a × Δt。
利用这些关系,我们可以在已知两个参数的情况下,计算出第三个参数的数值。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与加速度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与加速度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与加速度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变换位置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来描述运动。
一、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之间的位置变化量。
它是矢量量值,包括方向和大小。
通常用符号Δs表示。
位移可以用直线、曲线等方式表示,具体取决于物体运动的轨迹。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最终位置与初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即Δs = s终 - s初。
如果物体回到了起始位置,位移等于零,即Δs = 0。
在曲线运动中,位移的计算稍微复杂一些。
我们可以将轨迹分成无穷小的小段,然后对每个小段的位移进行累加,得到整个曲线运动的位移。
二、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率,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速度是矢量量值,包括大小和方向。
速度的大小通常用符号v表示。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平均= Δs / Δt,其中Δs是位移,Δt是时间。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某一瞬间的速度,即极限速度。
瞬时速度可以通过求取极限来计算,也可以通过计算物体位移的微小变化量除以时间的微小变化量来近似计算。
在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则沿着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三、加速度加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加速或减速情况。
加速度也是矢量量值,包括大小和方向。
加速度的大小通常用符号a表示。
平均加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平均= Δv / Δt,其中Δv是速度的变化量,Δt 是时间。
瞬时加速度是指物体某一瞬间的加速度,即极限加速度。
瞬时加速度的计算方法与瞬时速度类似,可以通过求取极限或近似计算。
加速度的方向的变化可能与速度的方向一致,也可能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例如,在向右运动的物体突然向左减速,加速度的方向将指向左侧。
四、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ppt课件

A.10 m/s2,方向向下 C.70 m/s2,方向向下
B.10 m/s2,方向向上 D.70 m/s2,方向向上
课堂练习
2、(多选)某物体运动的v-t 图像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CD)
A.物体在第1 s末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B.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C.物体在第2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D.物体在前4 s内的加速度不变
减速直线运动
C.在2~3 s内质点沿负方向做加速度a=2 m/s2的减速直线运动 D.在2~3 s内质点沿负方向做加速度a=-2 m/s2的加速直线运动
课堂练习
1、拍球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一项游戏,如图所示。若一次拍球中
球落地时速度大小为4 m/s,接触地面后弹起时的速度大小为3 m/s,假设球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为0.1 s,则这段时间内球的平
课堂练习
5、(多选)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4 m/s,1 s后速
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BD)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
二 加速度的方向及计算
例2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
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v1=8 m/s的竖直速度 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v2=10 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 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Δt=0.9 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
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B )
课堂练习
3、上海中心大厦总高为632米,是中国第一高楼,如图所示。在顶楼外壁固 定保温材料时,装修人员不小心掉落一颗螺钉,由静止加速下落,在空气阻 力作用下,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然后进入收尾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变加速直线运动
变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为一条曲线。
速度 表示运动的快慢 v
速度的改变 表示速度的变化 Δv=vt-v0
加速度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a vt v0
t
t
1、定义: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2、公式:a vt v0
t
t
3、单位:m/2s
4、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
D.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 不变
5.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 定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6.下列说法中的“快”,指加速度较
大的是 ( AD)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 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自行车下坡
初速 度
v0(m/s)
经历 时间
t(s)
末速度
vt(m/s)
速度的 变化量
Δv
(m/s)
每秒速 度变化 量(m/s)
2 3 11 9 3
公共汽车出 0 3 6
站
62
某舰艇出航 0 20 6 6 0.3
火车出站
0 100 20 20 0.2
A.小轿车比大卡车启动得快 B.协和式客机能在两万米高空飞行 得很快 C.乘汽车从烟台到济南,如果走高 速公路能很快 到达 D.汽车在紧急刹车的情况下,能够 很快地停下来
7.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 度为3 m/s2,对于任意1s来说,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CD )
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 总是大3 m/s
阿赵物理笔记

阿赵物理笔记
1.运动的基本概念
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相对位置随时间而改变的过程。
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运动的描述
运动可以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位移是物体位置变化的结果,速度是位移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率的变化率。
3.运动的分类
运动可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匀速运动速度不变,变速运动速度不断改变。
1.力的概念
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改变速度的原因,力的大小用牛顿(N)来表示。
2.牛顿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受力平衡时,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作用力时,会产生加速度,其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力的合成
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可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通过力的三角形法则或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来确定。
第三章能量与动量
运动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成正比。
物体的动量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守恒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条件下,物体的动量总是不变的。
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常见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阿赵物理笔记就是这样,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在物理学中,对运动的准确描述至关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变化规律。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总结一下运动的描述相关知识点。
一、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参考系。
参考系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
比如,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这里我们是以汽车为参考系来观察树木的运动。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例如,在地面上观察飞机的飞行,和在另一架飞行中的飞机上观察它,结果会有所差别。
二、质点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可以把物体看成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这就是质点。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比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由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远远大于地球的半径,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对公转的影响极小,此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但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了。
三、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
比如 8 点上课,这里的 8 点就是时刻。
时间间隔则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
比如一节课 45 分钟,这 45 分钟就是时间间隔。
四、位移和路程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例如,一个人绕着操场跑一圈,他的位移是 0,因为他最终回到了起点,但路程是操场的周长。
五、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它反映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它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六、速率速率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七、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运动是物体在一定时间内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
我们常常用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概念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一、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的。
速度的定义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
它的计算公式是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v=Δx/Δt,其中v代表速度,Δx 代表位移,Δt代表时间。
二、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变化程度的物理量,它是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量来表示的。
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时就需要引入加速度这个概念。
加速度的定义是速度的变化率,即a=Δv/Δt,其中a代表加速度,Δv代表速度变化量,Δt代表时间。
三、位移位移是描述物体运动位置改变的物理量,它是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有向距离。
位移的计算公式是位移等于终止位置减去起始位置,即Δx=x终-x初,其中Δx代表位移,x终代表终止位置,x初代表起始位置。
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运动学公式来阐述。
根据基本的运动学公式v=Δx/Δt,我们可以化简得到Δx=v*Δt。
这个公式说明了,在已知速度和时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速度乘以时间来计算位移。
另外,速度和加速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即a=Δv/Δt。
根据速度的定义v=Δx/Δt,我们可以将速度代入得到a=Δv/Δt=Δ(Δx)/Δt=Δ²x/Δt²。
这个公式说明了,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等于位移对时间的二阶导数。
综上所述,运动的描述中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导数,而加速度则是速度对时间的导数。
这些关系是运动学研究的基础,对于理解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速度、加速度和位移是描述运动状态的基本物理量。
机械运动的描述方法

机械运动的描述方法一、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进行的运动。
在描述直线运动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 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位移可以用矢量来表示,其大小为位移的长度,方向为位移的方向。
2. 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速度可以用矢量来表示,其大小为速度的大小,方向为速度的方向。
速度的单位可以是米每秒(m/s)或千米每小时(km/h)等。
3.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可以用矢量来表示,其大小为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为加速度的方向。
加速度的单位可以是米每平方秒(m/s²)或千米每小时每秒(km/h/s)等。
二、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条曲线上进行的运动。
在描述曲线运动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 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位移可以用矢量来表示,其大小为位移的长度,方向为位移的方向。
2. 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速度可以用矢量来表示,其大小为速度的大小,方向为速度的方向。
3.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可以用矢量来表示,其大小为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为加速度的方向。
三、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是指物体围绕一个轴进行的运动。
在描述旋转运动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 角度:角度是指物体围绕轴旋转的程度。
角度可以用弧度或度来表示,弧度是角度的一种单位,度是角度的另一种单位。
2. 角速度:角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角度的变化量。
角速度可以用弧度每秒(rad/s)或度每秒(°/s)来表示。
3. 角加速度:角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角速度的变化量。
角加速度可以用弧度每平方秒(rad/s²)或度每平方秒(°/s²)来表示。
四、周期运动周期运动是指物体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运动。
在描述周期运动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 周期:周期是指物体完成一次完整运动所需要的时间。
运动的描述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教学备课教案

运动的描述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教学备课教案教案:运动的描述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运动的描述,包括位置、位移以及速度;2. 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加速度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运动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运动描述的基本概念a. 位置:物体所在的位置,在直角坐标系中可用坐标表示;b.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是矢量量值;c.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是矢量量值。
2. 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a.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量值;b. 加速度的计算方法:i. 平均加速度:在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ii. 瞬时加速度:在某一瞬间速度的变化率,是速度-时间图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描述运动的方式。
2. 运动描述的基本概念a. 位置的描述:以某一参考点为原点,引入直角坐标系,通过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b. 位移的描述:引入起点与终点的概念,物体从起点移动到终点的位移可用位移矢量表示;c. 速度的描述:引入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可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表示。
3. 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a. 加速度的引入: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引入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概念;b. 平均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平均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c. 瞬时加速度的计算方法:通过绘制速度-时间图线,得到某一瞬间速度的变化率。
4. 应用与拓展a. 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关系:对比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分析加速度的影响;b. 加速度的应用:通过计算加速度解决运动问题。
c. 扩展运动描述概念:引入曲线运动的描述,包括与曲线相关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四、教学资源:1. 课件:包括运动描述、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图示与示例;2. 黑板/白板:用于解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3. 计算工具:如计算器。
五、课堂活动:1. 概念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课件讲解运动描述的基本概念与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给出相应示例;2. 学生练习与解析:学生围绕课件上的示例进行个人或小组的练习与解析,教师及时给予指导与反馈;3. 课堂讨论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对运动描述与加速度的应用进行总结与扩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描述2一、 考点热点回顾1、 速度(1)平均速度:物体运动的位移△x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 的比值叫做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①速度的公式: v= △x/△t ②物理意义: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
它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
③单位: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 或m ·s ˉ1.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 )厘米每秒(cm/s )等④矢量性:速度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它的方向跟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
⑤对应性: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2)瞬时速度(常称为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①瞬时速度的物理意义:精确的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
(3)速度-时间图像:①匀速直线运动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考点一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区别: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区别:1、加速度(1)加速度:物体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①表达式: a=t v v t v t 0-=∆∆②单位:m/2s③矢量性:加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是矢量④加速度产生条件:无论是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还是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或者是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同时发生变化,物体的速度都发生了变化,就具有加速度。
考点三:加速度的符号表示方向。
(其正负只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比较的结果)。
为正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但并不表示加速运动。
为负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但并不表示减速运动。
二、经典例题:例一、对于速度的定义式v=x/t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CD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x 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 成反比B 、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 和时间t 都无关C 、此速度定义适合用于任何运动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例二、某质点由A 点出发做直线运动,前5秒向东行驶了30m 经过B 点,又行驶了5s 前进了60m 到达C 点,在C 点停了4s 后又向西行驶,经历6s 运动120m 到达A 点西侧的D 点。
(1)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6m/s 方向向东;12m/s 方向向东; 0;-20m/s 负号表示向西 (2)全段的平均速度 (30+60+0-120)/(5+5+4+6)=-1.5m/s 负号表示方向向西 例三、汽车从A 地出发经B 地达到C 地,A,B,C 在一条直线上,AB=BC ,AB 间路况较好,汽车以1v 速度行驶。
BC 路况较差,汽车以2v 速度行驶,则汽车从A 到C 的平均速度为(D )A 、(1v -2v )/2B 、(1v +2v )/2C 、(1v -2v )/ (1v +2v )D 、21v 2v / (1v +2v ) 例四、下列几种速度,不是瞬时速度的是( A ) A 、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一段路程 B 、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50km/hC 、城市路口速度标牌上有“15km/h,注意车速”字样D 、足球以12m/s 的速度射入球门例五、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 图象。
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 .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例六、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CD ) 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例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 C 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无关三、实战演练:不定项选择题(共50分,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2、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速度方向为负,加速度方向为正,物体做减速运动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3、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4、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5、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B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物体的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却很小是可能的C.物体的速度在增加,加速度却在减小是不可能的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加速度又在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6、某列火车在一段长30km的笔直铁轨上行驶,行驶的平均速度是60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这列火车如果行驶60km的路程一定需要1hB.这列火车一定以60km/h的速度在这段铁轨上行驶C.这列火车通过这段铁轨的时间是0.5hD.60km/h是火车在这一路段中的最高速度7、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C)A.35 km/hB.40 km/hC.45 km/hD.50 km/h8、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 s末的速度为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C)A.9 m/sB.9.6 m/sC.10 m/sD.10.2 m/s9、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C)A.13.75 m/sB.12.5 m/sC.12 m/sD.11.75 m/s10.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B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0<t<2s的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四、课后反馈:1、足球守门员在发门球时,将一个静止的质量为0.4 kg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踢出,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s,则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7________m/s2;足球沿草地作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设加速度大小恒为2m/s2,3s后足球运动到距发球点20 m的后卫队员处,则此过程中,足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5____m/s,2、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后速度达到10m/s,然后匀速运动了20s,接着经2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是___100___m/s2,在减速阶段的加速度是__6.7____m/s2.3、如图所示v-t图象,表示质点做运动,它的初速度为,加速度为______,前20s内的加速度是_____,第30s末的加速度_______。
4、一个皮球从4m高的地方竖直落下,碰地后反弹跳起1米,它所通过的路程是m,位移大小是m,该皮球最终停在地面上,在整个过程中皮球的位移是m,方向5、物体做直线运动,(1)若在前1/3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6m/s,后2/3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2)若在前1/3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4m/s,后2/3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6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 加速度大,则速度也大B. 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就越大D. 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7、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x-t图象如图1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8、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路程不为零,其位移可能为零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时,位移可能相同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x-t图象,根据图象求:(1)第2s内的位移,第4秒内的位移,前5秒的总路程和位移;(2)各段的速度;(3)画出对应的v-t图象.(1)A、B各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沿s轴的正方向运动;A沿s轴的负方向运动;(2)A的位移的大小是3 m;B的位移的大小是5 m(3)A运动中每秒的位移的变化是1 m ,B运动中每秒的位移的变化是5 3 m10、一支300m长的队伍,以1m/s的速度行军,通讯员从队尾以3m/s的速度赶到队首,并立即以原速率返回队尾,求通讯员的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解:设追上队首所用时间为t1,则t1+300=3t1t1=150s从队首返回队尾所用时间为t2,t2+3t2=300 t2=75s则队伍前进位移即通讯员的位移为:s1= v1(t1+t2)=225m通讯员的路程:s2=v2(t1+t2)=67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