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经济法》第七章破产法-PPT文档资料
破产法课件课件PPT学习教案

4、决定债务人的日常开支和其他必要开
支
;
第26页/共36页
5、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决定 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营业; 6、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 7、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他 法律程序; 8、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 9、人民法院认为管理人应当履行的其他 职责。
第27页/共36页
八、破产程序中的别除权、抵销 权、取回权的概念及特点
第8页/共36页
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 的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 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将破产主体资格确定为所有企业法人。
第9页/共36页
四、破产受理和破产宣告
㈠ 破产受理的概念
破产受理是指破产申请人向人民 法院提交破产申请,人民法院审 查认为符合破产立案条件的,作 出破产受理裁定。
第32页/共36页
九、破产清偿顺序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 法》的相关规定,破产财产在优 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 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第33页/共36页
㈠ 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 、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 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 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 补偿金;
破产法课件课件
会计学
1
一、破产的含义和意义
㈠ 破产的含义
法学含义当债务人不
能以其财产清偿到期债 务时,法院对债务人的 总财产进行概括的强制 执行,以使全体债权人 获得公平清偿的程序。
经济学含义:
破产是指债务人 严重资不抵债, 不能清偿到期债 务的事实状态。
第1页/共36页
㈡ 破产的意义
对于债权人
经济法课件——破产法

第七章破产法第一节破产法概述一、破产的概念和作用(一)破产的概念破产是一个法律概念。
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依法将其全部财产抵偿其所欠的各种债务,并依法免除其无法偿还的债务。
这里说的“到期债务”,是指已经到了必须还债的期限;“清偿”是指全部偿还;“不能”清偿,是指没有按期清偿的可能性。
(二)破产的作用1、对债权人来说,通过破产程序,可以使他们的债权请求得到公正的待遇,避免了在缺乏公平清偿秩序的情况下可能受到的损害。
2、对债务人企业来说,破产制度可以起到两种作用:一是淘汰落后企业,二是给一些企业提供了起死回生的机会。
3、对社会来说,首先,通过规范破产行为,维护正常的债务清偿秩序。
其次,妥善处理破产事件,减少其消极影响,维护社会安定。
再次,通过优胜劣汰机制,实现资源优化组合,促进经济发展。
二、破产法的概念破产法起源于罗马法。
破产法包括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两个方面。
所以,破产法是关于破产的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总称。
三、我国的破产法律规范及其适用范围(一)我国关于破产的法律规范目前我国关于破产的法律规范主要有:1986年《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法》),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19章“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审理破产案件的规定》)。
除此之外,1995年5月公布的《商业银行法》第71条对商业银行破产作了特别规定。
(二)破产法的适用范围1、国有企业根据《破产法》第2条的规定,该法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即国有企业。
2、非国有企业《民事诉讼法》“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适用于非全民所有制的企业法人,包括具有法人资格的集体企业、联营企业(联营各方均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除外)、私人企业以及设在中国领域内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无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不适用该规定。
四、破产原因(一)国有企业根据《破产法》第3条的规定,国有企业法人的破产原因有:一是企业经营不善;二是严重亏损;三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第七章 经济法[64页]
![第七章 经济法[64页]](https://img.taocdn.com/s3/m/77a30155d4d8d15abf234e72.png)
第一,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
清偿全部债务;第二,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前者适用于债权人提出破 产申请以及债务人提出破产申请、资不抵债现象明 显、易于判断的案件。后者适用于债权人提出破产 申请以及债务人提出破产申请、资不抵债现象不易 判别的破产案件。
第二节 企业破产的申请和受理
❖ 清算程度
❖
破产是对债务人现有的全部法律关系较为彻底的清理和结算。在 企业破产情形下,施宗旨
❖
破产程序的实施宗旨是要保证对债权人的公平清偿和对债务人正当权益的合理 保护,并进而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
第一节 破产法概述
一、破产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第一节 破产法概述
一、破产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 (一)破产的概念和特征
❖ 破产概念的法律特征:
❖ 特征区分点
法律特征介绍
❖
❖ 债务清偿
❖ ❖
从对债务的清偿角度看,破产具有执行程序的属性。执行程序 属于司法程序,故破产必须在法院的管辖和支配下进行,其他 机构没有承接破产案件的权力。
❖ 启动原因
❖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 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是启动破产程序的原因。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 按照互惠原则进行审查,认为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 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不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 公共利益,不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债权人的 合法权益的,裁定承认和执行。
第二节 企业破产的申请和受理
一、破产原因
发生破产的原因是指当事人提出破产申请的基 本条件,也是法院裁定受理案件时的判断标准。企 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 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法清理债务。 破产原因实际分为两种情况:
破产法第七章优秀课件

三、法院对重整申请的受理
关于重整申请的效力有两种做法: 一是自动中止主义 二是裁定中止主义
自动中止主义是指,重整申请一经提出,某些 行为或程序自动中止,无需法院裁定。裁定中止主 义是指,当事人的重整申请并无自动中止的效力, 能产生自动中止效力的是法院接受申请的裁定。
二、重整程序的启动要件
(3)公司股东。赋予股东重整申请权是重整程 序的特色。重整程序需要调动各方利害关系人的积 极性以挽救困境企业,只依靠企业原有资金很难达 到积极的拯救企业的目的。企业的存亡与股东的利 益密切相关。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有追加资金的可 能性。
股东的重整申请权也应设置一定的条件。
二、重整程序的启动要件
破产法第七章
绪言
一、破产制度的消极影响
破产法的最初产生是为了弥补个别 强制执行制度的不足而作为集体性偿债 工具发挥作用的.其贯彻的理念是债权 至上.当债务人不能清偿多个债权人债 务时,为了保证各个债权人之间能够公 平地分配债务人有限的财产,法律规定 具体的分配方式,分配顺序和分配措施。
一、破产制度的消极影响
二、重整程序的启动要件
《破产法》第二条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 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 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企 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 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二、重整程序的启动要件
美国破产法中对不同的重整程序规定了 不同的重整原因。非自愿型重整(由债权人 申请的重整)要求申请人证明债务人无清偿 能力。自愿型重整则不要求债务人证明自己 无清偿能力,企业债务人申请第11章破产程 序时,不必达到失去清偿能力的界限,旨在 鼓励负债公司尽早抓住重整时机。
第七章 破产清算 破产法课件

▪ 四、分配方案
▪ 第一百一十五条 管理人应当及时拟订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提交债 权人会议讨论。
▪ 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 (一)参加破产财产分配的债权人名称或者姓名、住所; ▪ (二)参加破产财产分配的债权额; ▪ (三)可供分配的破产财产数额; ▪ (四)破产财产分配的顺序、比例及数额; ▪ (五)实施破产财产分配的方法。 ▪ 债权人会议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后,由管理人将该方案提请
▪ (一)发现有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 三十六条规定应当追回的财产的;
▪ (二)发现破产人有应当供分配的其他财产的。
人民法院裁定认可。
▪ 第一百 破产程序的终结
▪ 一、原因(第120条) ▪ 二、程序 ▪ 三、效力 ▪ 四、追加分配(第123条)
▪ 自破产程序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四款或者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 终结之日起二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 按照破产财产分配方案进行追加分配:
第7章经济法知识讲解

7.7.2 破产财产
(1)破产财产概念:是指能够依据破产程序分配给 债权人的、属于债务人的所有财产,包括债务人在 破产宣告时所有的或者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债务 人在破产宣告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取得的财产,以 及应当由债务人行使的其他权利。
(2)和解协议的表决 (3)和解的法律后果 (4)和解失败处理
了解概念、偿付原则
7.7.5 破产财产的变价和分配
(1)破产财产的变价: ❖ 以金钱分配为原则,以实物分配为例外。
(2)破产财产的分配: ❖ 分配顺序 ❖ 有关多次分配 ❖ 一般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破产财产分
配的不同。
7.7.6 破产程序的终结
是破产程序的最后阶段,也是每一破产程 序的必经环节。 分为:正常终结和非正常终结。 非正常终结:因整顿成功而终结、因破产财 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而终结。
7.7.7 破产责任
❖ 案例1:
❖ 甲公司系一国有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于1996年3 月18日被债权人申请破产。3月24日人民法院受理了 此案,并将有关消息通知了甲公司。1996年5月14日, 甲公司的上级主管单位申请对甲公司进行整顿。7月 2日,甲公司与债权人达成了和解协议,7月10日发布公 告,中止破产程序。
❖ 整顿期间,债权人乙公司发现甲公司不但经营状况没 有好转,反而又负了一笔新债,于是乙公司就向人民法 院申请甲公司破产,法院裁定后于1997年10月21日宣 告甲公司破产。1997年11月30日,破产程序终结。
❖ 但是1997年12月底,人民法院在审理其他案件时发 现,1997年11月,甲公司曾放弃对某大医院的20万元 债权,条件是该公司职工在该医院治疗时享有优厚待 遇,于是人民法院依法追回了这20万元财产。
7.5 债权申报
经济法破产法ppt课件

破产案件的受理
1、审查
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通知 债务人。债务人对申请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5日 内通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自异议期满之日起10日内裁定是否 受理。其他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破产申请之日起15日内裁定是否 受理。
2、立案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5日内送达申请人。 债权人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5日内送达债务人。 债务人应当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 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 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申报债权 终止程序
清偿处理
OK 终结破产程序
NO
破产程序终结
案例分析
案例:2002年12月下旬,一家机械配件厂与一家机械销售公司发生合同纠纷。销售公司 因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期支付配件厂的29万元的货款。几经催讨未果,机械厂的厂长 一怒之下提出:如果销售公司再不支付货款,将向法院申请宣告它资不抵债,让销售公 司破产,让它在法院的破产公告中“亮丑”,看以后谁还和它做生意。
《企业破产法》是集实体与程序内容合一的综合性法律;
《企业破产法》的基本制度主要源于民事债权和民事诉讼 执行制度,并根据破产程序的特点、原则加以适当的变更, 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予以必要的扩张或限制,同时兼顾 对社会利益的维护。
破产法的作用
1
公平保护债权人利益;
2
弥补传统民事救济手段的不足;
3
给予债务人以重新开始的机会;
破产申请
破产申请的提出,是破产程序启动的依据。
申请的实质条件是:符合破产界限,且无破产障碍。
并非“资不抵债”就该破产
《破产法第七章》PPT课件_OK

保物权在破产程序上的折射。从性质上说,别除权
是破产法对民法担保物权的承认,而非为破产法新
成立的权利。 2021年7月21日星期三
20
二、破产别除权的行使
• 1、行使的一般规则 • (1)经破产管理人承认。当然如发生争议应通过诉讼程序解决。 • (2)行使别除权依一般民事程序为之。
• 2、别除权行使的法律效力 • 第一百一十条 享有本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权利的债权人行使优先受偿权利未能完全受偿
• 破产宣告是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审查并宣告债务人 破产的裁判行为。
• 法院依照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申请作出破产宣告时, 债权人就其债权的存在以及破产原因的存在仅承担 “释明”之责,不负担严格的证明责任。法院在裁 定宣告债务人破产之前,应依职权对申请事项以及 债务人的破产原因进行调查。
• 在立法例上,世界各国有申请主义与职权主义两种,
2021年7月21日星期三
7
款。)
• (4)监禁(第一百二十九条 债务人的有关人员违 反本法规定,擅自离开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可以予 以训诫、拘留,可以依法并处罚款。 )
• (5)说明义务。(我国未规定)
• (6)公法或私法上的资格限制
• 第一百二十五条 企业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 员违反忠实义务、勤勉义务,致使所在企业破产的, 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2)居住迁徙自由的限制。破产法第15条第(四)项:债务人的有关 人员“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不得离开住所地”;
• (3)拘传(第一百二十六条 有义务列席债权人会议的债务人的有关
人员,经人民法院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列席债权人会议的,人民法
院可以拘传,并依法处以罚款。债务人的有关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拒
不陈述、回答,或者作虚假陈述、回答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处以罚
第七章 企业破产法《经济法概论》PPT课件

(二)有关债权申报的特别规定
1.未到期的债权,在破 产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 附利息的债权自破产申 请受理时起停止计息。
2.附条件、附期限的债 权和诉讼、仲裁未决的
债权,债权人可以申报。
5.连带债权人可以由其 中1人代表全体连带债权 人申报债权,也可以共
同申报债权。
Hale Waihona Puke 3.职工债权不必申报, 由管理人调查后列出清
期摆脱危机、实现复兴的债务清理制度。
(一)重整申请 (二)重整期间的管理
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至重整程序终止,为重整期间。 1.债务人自行管理 2.管理人负责管理
(三)重整计划 (四)重整程序的终止
第四节 重整与和解
二、和解
(一)和解申 请
(三)和解 协议的无效
(二)和解 协议的生效
第五节 破产清算
7.连带债务人数人被裁定适 用本法规定的程序的,其债 权人有权就全部债权分别在
各破产案件中申报债权。
8.管理人或者债务人依照本 法规定解除合同的,对方当 事人以因合同解除所产生的 损害赔偿请求权申报债权。
10.债务人是票据的出票人, 被裁定适用本法规定的程序, 该票据的付款人继续付款或 者承兑的,付款人以由此产
第五节 破产清算
二、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一)破产费用 (二)共益债务 (三)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清偿 三、破产宣告
第五节 破产清算
四、破产财产变价 五、破产财产分配 (一)破产财产分配的顺序 1.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 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2.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3.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二)破产财产分配方案 管理人应当及时拟订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应当载明下列 事项: 1.参加破产财产分配的债权人名称或者姓名、住所; 2.参加破产财产分配的债权额; 3.可供分配的破产财产数额; 4.破产财产分配的顺序、比例及数额; 5.实施破产财产分配的方法。
经济法中的破产法ppt课件

(2)根据人民法院、管理人的要求进行工作,并如实回 答询问;
(3)列席债权人会议并如实回答债权人的询问;
(4)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不得离开住所地;
(5)不得新任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4、破产受理裁定的法律效力
(1)债务人对个别债权人的债务清偿无效。 (2)债务人的债务人或者财产持有人应当向管理人清偿债务或者
破产案件的受理(立案:破产程序开始的标志)
1、审查和裁定(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 2、指定管理人
(1)由有关部门、机构的人员组成的清算组; (2)依法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 等社会中介机构; (3)人民法院根据债务人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征询有关社会中 介机构的意见后,指定该机构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取得执业资 格的人员担任管理人(参加执业责任保险)。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管理人:
交付财产。 (3)管理人对破产申请受理前成立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
行完毕的合同有权决定解除或者继续履行,并通知对方当事人。 (4)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 (5)已经开始而尚未终结的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或者仲裁应当
中止,在管理人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后,该诉讼或仲裁继续进行。 (6)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只能向受理破产申请的法院提起。
[案例]某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长期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 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该公司于2008年7月16日向法院提出破产 申请,法院7月20日裁定受理此案,同时指定甲会计师事务所为 管理人,管理人接管企业后发现以下情况(1)7月1日与乙企业 签定一份买卖合同,按照合同约定,乙企业应先向贸易公司发出 100万元的货物,发货后10日内由贸易公司付款,管理人决定继 续履行该合同,鉴于贸易公司濒临破产的事实,乙企业要求管理 人提供一定的担保后才予以发货。(2)2008年6月,贸易公司 因有逃税行为,其一批价值为120万元的货物被当地主管税务机 关依法采取了税收保全措施,予以扣押。(3)法院于2008年8 月1日通知了所有已知债权人,并进行了公告,确定的债权申报 期限为8月1日-9月15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2 管理人的选任
• 管理人由法院指定 ,向法院报告工作,并接受债 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的监督。
• 管理人可以由有关部门、机构的人员组成的清算组 或者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 等社会中介机构担任。
• 管理人应当列席债权人会议,向债权人会议报告职 务执行情况,并回答询问。
• 管理人的报酬由法院确定。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的 报酬有异议的,有权向法院提出。
第七章 破产法
7.1 概述 7.1.1 破产法的概念
• 狭义法律上的破产专指破产清算制度,即在 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时,由法院强制执行其 全部财产,公平清偿全体债权人的法律制度。
• 广义的理解,将破产清算以外的各种以避免 破产为目的的和解、重整法律制度也视为破 产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将破产法律 制度仅狭义地理解为破产清算制度。
• 二、破产是在特定情况下适用的一种法律程序。
1. 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是破产程序发生的原因。 2. 具有对一般债务清偿程序的排它性。 3. 破产案件受理之后,所有违背对全体债权人公平
清偿原则的行为均不得进行。
• 三、破产是对债务人全部法律关系的彻底清算, 并且可能直接导致债务人民事主体资格的消灭。
A.无偿转让财产的 B.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 C.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 D.债务人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的 E.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
7.6.1 破产费用
• 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 • 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 • 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
员的费用。
7.6.2 共益债务
7.2 破产的申请 7.2.1 破产原因
• 破产原因是指认定债务人丧失债务清偿能力, 法院据以启动破产程序、宣告债务人破产的 法律标准。
• 我国的破产法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 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 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有前述情形或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 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
7.2.4 例题
• 根据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哪些主体 可以作为破产申请人。( ) A.债务人 B.债权人 C. 准债权人 D.准债务人
7.2.5 破产申请书
• 破产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 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2. 申请目的; 3. 申请的事实和理由; 4. 法院认为应当载明的其他事项。 • 债务人提出申请的,还应当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债
7.3.3 不受理破产申请的情况
• 法院裁定不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 起5日内送达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对裁定不 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 提起上诉。
• 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至破产宣告前,经审查发现债 务人不符合破产规定的,可以裁定驳回申请。申请 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 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 共益债务是指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发生的债务: 1. 因管理人或者债务人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双方均未履行完毕
的合同所产生的债务; 2. 债务人财产受无因管理所产生的债务; 3. 因债务人不当得利所产生的债务; 4. 为债务人继续营业而应支付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用以及
由此产生的其他债务; 5. 管理人或者相关人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 6. 债务人财产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
7.2.2 破产界限的实质标准
• 破产界限的实质标准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其要点包括: 1. 债务人明显丧失清偿能力,不能以财产、信用或者能力等
任何方式清偿债务; 2. 债务人不能清偿的是已到期、债权人提出清偿要求的、无
争议或者已有确定名义(指已经生效判决、裁决确定)的 债务; 3. 债务人对债务在可预见的相当长期间内持续不能偿还; 4. 债务人停止支付到期债务并呈连续状况,如无相反证据, 可推定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效。
7.3.6 例题
• 根据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属于债 务人的有关人员应负的义务。() A.未经法院许可,不得离开住所地 B.因为有事而未列席债权人会议 C.如实回答管理人、法院的问题 D.到其他企业当高级管理人员
7.4. 管理人制度 7.4.1 管理人的概念
• 破产管理人——是指破产程序启 动后,由法院指定有关人员或组 织成立,全面接管破产企业并负 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 处理和分配,总管破产清算事务 的专门机构。
清偿的,除非个别清偿使债务人财产受益,管理人有权请 求法院予以撤销。
7.5.3 无效的债务人行为
• 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 • 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
7.5.5 例题
• 【例题1】下列哪些涉及债务人财产的行为,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 请前1年内,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撤销。()
A.放弃债权的 B.无偿转让财产的 C.债务人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的 D.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 E.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 • 【例题2】下列哪些涉及债务人财产的行为是无效的。()
1. 债务人对申请没有异议的,法院应当自收到破产申请之日起15 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2. 债务人对申请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法院的通知之日起7日内 向法院提出;法院应当自异议期满之日起10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 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5日内送达申请 人,同时指定“管理人”。
• 债务人应当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 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及职工工资的支 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7.2.3 破产申请的提出
• 破产申请是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出的要求宣告债务 人破产以清偿债务的请求。
• 享有提出破产申请权利的人称为破产申请权人。通常包括债 权人、债务人、准债务人,有的国家还赋予特定国家机关提 出破产申请的权利。
• 准债务人包括法人的董事、理事;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或合 伙企业的无限责任股东或合伙人;前述企业的清算人;受遗 赠人、继承人、遗嘱执行人及继承财产的管理人等。
7.3.3 例题
• 【例题1】对于人民法院在破产程序中作出的下列各项裁定, 当事人不能上诉的有( )
A.宣告企业破产的裁定 B.对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裁定 C.驳回破产申请的裁定 D.终结破产程序的裁定
• 【例题2】在破产程序中,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 定,可以上诉的是( )。 A.驳回破产申请的裁定 B.宣告企业破产的裁定
• 【例题2】根据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不得担任管理人的情 形有()。 A.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 B.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C.行业主管人员 D.曾被吊销相关专业执业证书
7.4.5 管理人须经债权委员会和 法院许可的行为
1. 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的转让; 2. 探矿权、采矿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的转让; 3. 全部库存或者营业的转让; 4. 借款; 5. 设定财产担保; 6. 债权和有价证券的转让; 7. 履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 8. 放弃权利; 9. 担保物的取回; 10. 对债权人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其他财产处分行为。
7.2.4 破产申请人
1. 债权人申请破产,亦称非自愿破产。
2. 债务人提出破产申请的案件称为自愿破产。既是权利--可 为债务人带来破产清偿后的免责利益,又是义务--防止债 务人隐瞒破产情况,恶意膨胀债务,加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3. 在法定情况下,准债务人负有提出破产申请的义务,如违背 其义务,不依法提出破产申请,则给予法律处罚。
C. 不受理破产申请的
D.终结破产程序的裁定
7.3.5 通知和公告
• 法院应当自裁定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25日内通知已知债权 人,并予以公告。
1. 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名称或者姓名; 2. 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时间; 3. 申报债权的期限、地点和注意事项; 4. 管理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及其处理事务的地址; 5. 债务人的债务人或者财产持有人应当向管理人清偿债务或
的营业(注:须经法院许可); 6. 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 7. 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 8. 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 9. 其他。
7.4.4 例题
• 【例题1】根据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管理人由受理破产申 请的人民法院指定,其报酬也由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 确定,其他人不得有任何异议()。
7.4.3 不得担任管理人的情形
1. 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 2. 曾被吊销相关专业执业证书; 3. 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4. 法院认为不宜担任管理人的其他情形。
7.4.4 管理人的职责
1. 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 2. 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财产状况报告; 3. 决定债务人的内部管理事务; 4. 决定债务人的日常开支和其他必要开支; 5. 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
7.1.2 破产的法律特征
• 一、破产是一种概括的执行程序:
1. 破产是为全体债权人的利益而对债务人的全部财产 进行的执行程序;普通的民事执行程序则是为个别 债权人的利益而进行的。
2. 执行程序属于司法程序,所以破产必须在法院的管 辖支配之下才能进行,其他机构没有处理破产事项 的权力。
3. 只有无争议的或已经法院和仲裁机关裁判生效确定 的债权债务关系,才能在破产程序中得到执行。
1. 破产法主要解决的是多数债权人之间因债务人有限财产不 足以清偿全部债权而发生的相互冲突,针对一些问题的处 理设有专门的制度,例如关于破产撤销权、破产抵销权、 别除权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2. 破产程序对债务人的正当权益也作有一些特殊的保护规定, 如通过和解制度、重整制度与免责制度的设置,达到避免 破产,以及免除诚实的债务人通过破产程序未能清偿的剩 余债务的立法目的,以鼓励其在破产之后仍能积极参与社 会经济活动,为社会和个人创造新的财富。
7.5 债务人财产的处理规定 7.5.1 债务人财产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