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程建设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

自评报告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及实验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理学(07)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生物科学类(0704)

课程负责人杨翔华

申报日期2006年4月28日

二○○六年四月

一、《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简介

《微生物学》系列课程是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为一体的专业基础课。教改后的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教学16学时。

微生物学即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现代遗传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等前沿学科的基础课程;更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发酵工业、生物化工、生物农药、食用菌生产、生物肥料、抗生素生产等领域。微生物学的发展对上述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校开设微生物学课程的专业和办学层次共8个,见表一:

本课程师资力量雄厚,课程组教师目前承担或参加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共5项,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教学及教改成果奖,在我校的学科建设中占有突出地位。

在校院系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的《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具有良好的课程建设基础,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具有比较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和采用综合与分散结合、抽象与形象结合、师生互动启发式等教学法,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任课教师以国内外的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班等途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同行之间的交流,将科学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以科研促教学,具备了丰富的精品课程建设的能力和经验。在以后的课程建设当中,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加强《微生物学》的双语教学工作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教学效果的科学检测,不断完善和调整建设的内容和方法。该课程的建设对其它相关学科,如环境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工艺学、环境生物工程等课程的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为我校以后申报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一级学科及博

士点、生物化工博士点打下良好基础。

二、师资队伍建设

《微生物学》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课程组全体教师一致认为教书育人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要素,这是本课程组多年来形成的风气也是我们最大的特色,曾多次获国家、省、市有关部门表彰,至今仍持之以恒,不断发展,同时也伴随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与此同时,教师的榜样力量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从正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学生反映强烈。

《微生物学》课程任课教师现有教师6人,其中2人为研究生导师,高级职称占66%。学科队伍学历结构合理,研究生以上学历占多数;年龄结构为老、中、青相结合;教师的学缘结构为分别来自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国内名牌大学;其中4人有实际工作经验,整体素质较高。具体情况见表二:

表二教学队伍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课程组的任课教师能做到一专多能,任课教师能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开课能力强。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下厂实习等教学环节上全过程打通。对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要求每门课程保证能有二人以上同时开课,以观后效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表三是课程组教师系统开出两门课以上教师的比率表,除一名新毕业从事实验准备的教师外,其余均能开出三门以上课程。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对教师的培养做了统筹安排,近期将继续派出教师去做访问学者和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三、积极开展教研(改)和科研活动

为了更好地提高《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我们坚决的贯彻学校关于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就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乃至教学心理开展相关的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方法及技巧。同时在教研活动中就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培养市场需求人才、教学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前后的衔接、学生的考研究生等问题进行热烈交流探讨。坚决贯彻学校的听课制度,其中要求必须相互听课,便于取长补短。目前课程组教师立项和进行的教研教改项目多项,在已完成的项目中有的还获得了国家、省和学校的教学成果奖及表彰。

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目前课程组教师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如:纳米级硫酸钙晶须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国家863项目)、微生态调节剂的研制(省基金项目)、丙烯腈生化水解技术开发、抚西河流域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研究、安全快速染色液的开发、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质安全与对策研究等项目,获省部、市(校)级奖多项。

教师进行教研(改)和科研项目及实施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为用人单位培养高水平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课程教学自评总结

1、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根据教学教学培养计划和我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环境

工程专业实行“3+1”教学方式的特点和生物化工特色,充分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重德育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又要使环境科学理科专业具备一定的工科能力。要求三个本专业学生掌握系统的微生物学理论基础及扎实的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物工程和给排水工程专业分别选用了“面向21世纪教材”中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和水处理微生物学。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我们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将其共性的东西归纳在一起做平台课的改革,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基本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生长规律、遗传变异、生态,以及微生物在环境科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内容及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二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4学时

第三章原核微生物6学时

第四章真核微生物4学时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理6学时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4学时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4学时

第八章微生物生态4学时

第九章微生物在环境科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2学时

微生物学的课程重点较集中在第五章和第六章,另外,微生物学的很多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初次学习感到难以理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加强综合与分散结合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法、抽象与形象结合教学法、师生互动启发教学法,以强调并解决课程的重点、难点。

实验课的设计,包括内容、时间安排等,均是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的,所安排的内容均是在微生物学学习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再者,实验课的内容前后连贯,每个实验即要求自成章节,又要求上下有机的相连,使之具有整体性,便于学生系统掌握;三是要求学生以两个人为一组,相互合作,完成实验。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来看,学生对微生物实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态度很认真,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这也反过来促进了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

针对给排水专业对的学科特点还设计了参观水处理厂等社会实践活动。

2、实践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