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技术指标

合集下载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标准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标准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标准1施工作业标准Ll填料要求1)基层表层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层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

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必须严格控制O.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

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

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

2)基床表层填料采用级配碎石,其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1)粒径大于L7mm的集料的洛杉矶磨损率不大于30%。

(2)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6%o(3)粒径小于0.5mm的细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数小于6。

(4)不得含有粘土及其它杂质。

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应符合下表定基床表层填料材质、级配必须经室内试验及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保证其孔隙率、地基系数、变形模量及动态变形模量符合设计要求并确定填筑工艺参数,方可正式填筑。

1.2施工方法及工艺1)施工方法⑴施工前应做好级配碎石备料工作,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砂砾等集料应分别堆放。

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必须采用厂拌法施工。

拌和设备应计量准确,混合料必须进行材质及级配试验,材质及级配均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正式拌合前,调试厂拌设备。

⑶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

(4)在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混合料颗粒密度、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等工艺参数。

⑸基床表层的填筑宜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

区段的长度一般宜在IOOm以上。

各区段或流程只能进行该区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级配碎石(碎砾石)基层

级配碎石(碎砾石)基层

级配碎石(碎砾石)基层1、引用文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 —20082、施工准备2.1作业条件级配碎石(碎砾石)的下承层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运输、摊铺、碾压等设备及施工人员已就位;拌合击摊铺设备已调试运转良好。

施工现场运输道路畅通。

级配碎石(碎砾石)已检验、试验合格。

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已完成。

施工前进行ioo~2oom式验路段施工,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配合比、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实地铺筑试验,确定在不同压实条件下达到设计压实度时的松铺厚度、压实系数、压实机械设备组合、最少压实遍数和施工工艺流程等。

2.2材料及机具2.2.1材料1)轧制级配碎石的材料可谓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砾石。

轧制碎石的砾石粒径应为碎石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碎石中不应有黏土块、植物根叶、腐殖质等有害物质。

2)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3)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的颗粒组成及技术指标应满足表 1.2.1-1的规定。

同时级配曲线宜为圆滑曲线。

表1.2.1-1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的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②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组成接近高限。

③底基层所列为未筛分碎石颗粒组成范围。

4)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的压碎值应满足表121-2的规定表121-25)碎石或碎砾石应为多棱角块体,软弱颗粒含量应小于5%扁平细长碎石含量应小于20%2.2.2机具主要机械:装载机、推土机、摊铺机、平地机、压路机、水车、运输卡车等。

小型机具及检测设备:蛙夯或冲击夯、手推车;水准仪、全站仪、3m直尺、平整度仪、灌砂桶等。

一般机具:测墩、3mn或5mm直径钢丝绳、倒链、铝合金导梁等。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一施工放样一级配碎石(碎砾石)材料拌合一运输一摊铺(平地机布料、整平或摊铺机摊铺)—碾压—接缝处理—养护3.2准备下承层下承层应平整、坚实,具有路拱。

粗、细集料、级配碎石作业指导书

粗、细集料、级配碎石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批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批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级配碎石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批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目录1技术指标及要求 (1)1.1混凝土用粗集料 (1)1.2路面基层用集料(水泥稳定粒料) (3)1.3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 (4)2主要参数试验细则 (7)2.1粗集料筛分试验 (7)2.2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 (10)2.3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 (12)2.4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15)2.5针片状颗粒含量(规准仪法) (19)2.6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游标卡尺法) (20)2.7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21)2.8粗集料磨耗试验(洛杉矶法) (22)2.9粗集料对沥青粘附性试验 (24)2.10粗集料含水率快速试验(酒精燃烧法) (25)2.11粗集料有机物含量 (26)2.12粗集料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27)2.13粗集料坚固性 (29)2.14粗集料岩石抗压强度 (31)2.15碱集料反应 (32)2.16粗集料冲击值试验 (33)2.17粗集料磨光值试验 (35)2.18粗集料超逊径颗粒含量试验 (38)2.19粗集料抑制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试验 (39)公路工程用粗集料试验1技术指标及要求1.1混凝土用粗集料1.颗粒级配粗集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表4-1的要求。

粗集料颗粒级配范围表1-12.主要技术指标(1)桥涵隧道结构混凝土用粗集料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2规定。

碎石或卵石主要技术要求(JTG/T F050—2011)表1-2粗集料主要技术指标(JTG F30—2003)表1-31.2路面基层用集料(水泥稳定粒料)1.颗粒级配用于底基层的碎石最大粒径为37.5mm,用于基层的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碎石颗粒应接近立方体;细集料质地应坚硬、耐久、洁净,并具有良好级配,其合成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参见表1-4的要求。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1、引用文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2、施工准备2.1作业条件级配碎石(碎砾石)的下承层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运输、摊铺、碾压等设备及施工人员已就位;拌合击摊铺设备已调试运转良好。

施工现场运输道路畅通。

2.2材料及机具2.2.1材料1)级配砾石做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用做底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

2)天然砂砾应质地坚硬,含泥量不应大于砂质量(颗粒小于5mm)的10%,砾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应不超过20%。

3)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的颗粒组成及技术指标应满足表1.2.1-1的规定。

同时级配曲线宜为圆滑曲线。

表1.2.1-1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的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4)级配砾石用做基层时,石料的集料压碎值应满足表1.2.1-2的规定。

表1.2.1-2 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压碎值2.2.2机具主要机械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水车、运输卡车等。

小型机具及检测设备:蛙夯或冲击夯、手推车;水准仪、全站仪、3m直尺、平整度仪、灌砂桶等。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级配砾石(砂石)材料拌合→运输→摊铺(平地机布料、整平)→碾压→接缝→养护3.2准备下承层下承层应平整、坚实,具有路拱。

新建下承层应通过验收,达到本规程规定;对于老路面,应检查其材料是否符合底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翻松老路面并采用必要的处理措施。

下承层不宜作成槽式路面。

3.3施工放样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上明显标记出基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中线、边线、标高标记明显。

3.4级配砾石(砂石)材料拌合。

级配砾石(砂石)可在拌和厂用多种机械进行集中拌合,如强制式拌合机、卧式双转轴桨叶式拌合机、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合机等。

完整版)级配碎石技术指标

完整版)级配碎石技术指标

完整版)级配碎石技术指标级配碎石技术指标是指在公路建设中使用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的质量标准。

为确保公路的质量和耐久性,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粗集料,并符合表1的规定。

根据公路等级和抗(盐)冻要求,粗集料的级别应不低于Ⅱ级。

具体而言,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应使用Ⅱ级粗集料,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Ⅲ级粗集料。

在使用Ⅰ级集料时,应注意其吸水率不应大于1.0%;使用Ⅱ级集料时,吸水率不应大于2.0%。

表1列出了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的技术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压碎指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岩石抗压强度、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和碱集料反应。

不同级别的粗集料有不同的技术要求。

例如,Ⅰ级碎石的压碎指标应小于10%,而Ⅲ级碎石的压碎指标在用于路面时可以小于20%。

另外,用于路面和桥面混凝土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表2合成级配的要求。

碎卵石或碎石中粒径小于75μ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

表2列出了粗集料级配范围。

根据不同的粒径级别和方筛孔尺寸,粗集料应采用不同的类型配。

例如,对于粒径在4.75~16mm之间的粗集料,应采用95~100%的类型配。

对于粒径在4.75~19mm之间的粗集料,应采用85~95%的类型配或95~100%的类型配。

对于钢纤维混凝土和碾压混泥土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

在使用碎卵石或碎石时,应注意其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6.5mm或31.5mm。

在使用不同级别的粗集料时,还应注意其针片状颗粒含量和压碎指标等指标的要求。

The given data represents a range of values for different parameters。

The first set of values ranging from 95 to 100 is not clear as there is no ___。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摘要: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本文旨在介绍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施工质量和道路使用寿命。

引言:级配碎石基层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层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能够为上层结构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因此,在道路建设中,合理施工级配碎石基层并控制其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的要点。

一、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1. 原材料选择和加工:级配碎石基层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石子和碎石。

在选择原材料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石子和碎石应具备坚硬、耐磨、抗压等性能,以确保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石子和碎石的清洗、筛分和机械破碎等工艺,以保证其级配合理。

2. 基层施工工艺:(1)基层平整:在施工之前,应对基层进行平整处理。

平整度要求根据道路的用途和等级来确定,一般要求高。

可以采用机械平整或手工平整进行,保证基层无明显凸凹不平。

(2)基层厚度控制: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级配碎石基层的厚度。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保证基层的厚度符合要求。

(3)基层湿润: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时,应保持适当的湿润状态。

湿润程度要适中,既不宜过湿也不宜过干,以确保基层材料的黏结和稳定。

(4)基层均匀铺设:在铺设碎石材料时,应尽量保持均匀。

铺设时可采用机械铺设或手工铺设,确保基层均匀性和密实性。

二、级配碎石基层质量控制措施1. 施工前质量控制:。

4级配碎石垫层、底基层、基层

4级配碎石垫层、底基层、基层

4 级配碎石垫层、底基层、基层4.1一般规定4.1.1级配碎石构造层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 5 C 以上,严禁雨天施工。

4.1.2应严格掌握垫层、底基层、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和超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4.1.3级配碎石构造层应承受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使用摊铺机摊铺。

4.1.4级配碎石构造层应在最正确含水量下进展碾压,直到到达以下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垫层 96%,底基层、基层 98%。

4.1.5级配碎石构造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 20cm。

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为 10cm。

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展找平。

分层铺筑时,每层都要做压实度检验,并应到达规定要求。

4.1.6应合理组织施工,确保级配碎石构造层施工后能封闭交通,避开表层在车辆的行驶作用下松散。

4.2材料要求4.2.1集料1、级配碎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要求:垫层不大于 30%,底基层、基层不大于26%。

集料必需清洁,不含有机物、块状或团状的土块、杂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2、用于垫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37.5mm,用于底基层、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31.5mm。

级配碎石底基层、基层集料应预先筛分成 31.5mm~19mm、19mm~9.5mm、9.5mm~4.75mm 及 4.75mm~0mm 四种规格,垫层集料应预先筛分成 37.5mm~19mm、19mm~9.5mm、9.5mm~4.75mm 及4.75mm~0mm 四种规格。

各种规格集料中超尺寸数量不得超过 10%,欠尺寸数量不得超过 15%。

3、集料质量应符合表 4.1 的规定。

级配碎石用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4.1试验工程粗集料细集料液限,不大于-25%塑性指数,不大于-6砂当量,不小于-45%压碎值,不大于26%-洛杉矶磨耗值,不大于35%-针片状含量,不大于20% -水洗法<0.075mm 颗粒含量,不大于1%*13%*软石含量,不大于5%-注:用于垫层时,水洗法<0.075mm 颗粒含量粗集料可放宽至 2%,细集料可放宽至 15%。

四、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技术要求

四、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技术要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技术要求1、材料:1)水泥:选用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水泥。

2)碎石:来源于蓟县,要求碎石的压碎指标、最大粒经、扁平长条颗粒及土块和植物等有害物质含量符合设计要求。

3)石屑:来源于蓟县,石屑用一般碎石场的细筛余料的土石屑。

4)水:符合规范要求。

2、配比及实验: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在施工前,根据设计强度指标,首先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压实)容重,配制同一级配碎石、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即取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按要求的压实度制取试件,7天浸水强度不低于3-4Mpa,据此选定配合比和水泥含量,并且对现场单集料进行筛分,最后定出单集料的配比。

试验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混合料组成设计。

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在开工前在现场铺筑长度200m的试验路段,铺筑试验段的任务是:检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计划投入及使用设备的可靠性;检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质量要求及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用于大面积施工的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松铺系数;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和一次松铺的合理厚度;压实的顺序、碾压遍数及压实度检查方法和数量。

3、设置拌和站二灰碎采用场拌方法进行拌和,拌和站配有发电机组、自卸汽车及装载机等相关机械设备。

混合料拌和采用连续式拌和,石料先配成符合级配的混料。

对于连续式拌和机,应根据确定的二灰碎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流量试验和拌和试验,确定各种材料的流出速度和单位时间流量。

4、施工放样:1)在底基层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2)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的批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碎石边缘的设计标高。

3)本工程采用摊铺机摊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用基准钢丝法调平,并根据标高设置挂线标准桩,借以控制摊铺厚度和标高,钢丝挠度不超过规定值。

3)拌合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厂拌设备,配备2台阿伦300粒料拌和机,生产能力为280--300T/h。

级配碎石指南

级配碎石指南

XX高速公路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指南(试行)1 一般规定1.1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 C以上,严禁雨天施工。

1.2应采用专用的拌和机集中厂拌生产。

各种规格的集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堆放集料的场地应进行硬化。

1.3级配碎石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

摊铺时,应该采取两台摊铺机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碾压以避免纵向接缝。

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碾压,指导达到按照重型压实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要求,级配碎石基层的压实度要求为》98%。

1.4设计厚度不超过20cm的级配碎石进行一层摊铺,应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级配碎石在施工中出现离析现象。

1.5级配碎石碾压完毕后,必须立即封闭交通,以避免表层在车辆轮胎作用下出现松散与车辙。

1.6级配碎石施工后不宜立即洒布透层,应在表面水分蒸发后略显潮湿的状态下洒布。

应及时洒布粘层,在洒布透层油和粘层及石屑后,应封闭交通,避免表层在车辆的行驶作用下松散。

1.7级配碎石透层油应严格控制沥青含量,含量过高表层易起皮;含量太低,粘结不牢。

1.8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2材料要求2.1原材料要求原材料应用预先筛分的19mnrr 31.5mm 9.5mm^ 19mm 4.75mm-9.5mm 及Omnrr 4.75mm四档进行备料。

集料必须清洁,不含有机物、块状或团狀的土块、杂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粗集料:应采用耐久、坚硬的岩石轧制而成,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见表1。

细集料:即4.75mm以下集料,采用石屑或天然砂,细集料必须洁净,干燥, 其质量技术要求见表1。

水:应洁净,不能含有有害物质,来自可疑水源的水应该按照《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试验,一般可以采用饮用水。

级配碎石材料技术要求表3 混合料组成设计3.1级配范围级配碎石的强度主要来源于集料的嵌挤,因而应选用碎石强度高、水稳性好、不含细粒土、符合级配要求的密实型结构。

级配碎石基层的级配采用GRH-25其级配范围见表2。

级配碎石指南

级配碎石指南

滨海公路级配碎石调平层施工技术指南1 一般规定1.1 级配碎石调平层施工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 C以上,严禁雨天施工。

1.2 应采用专用的拌和机集中厂拌生产。

各种规格的集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堆放集料的场地应进行硬化。

1.3 级配碎石调平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

摊铺时,宜采取两台摊铺机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碾压以避免纵向接缝。

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碾压,指导达到按照重型压实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要求,级配碎石调平层的压实度要求为≥96%。

1.4 设计厚度不超过20cm的级配碎石进行一层摊铺,应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级配碎石在施工中出现离析现象。

1.5 级配碎石碾压完毕后,必须立即封闭交通,以避免表层在车辆轮胎作用下出现松散与车辙。

1.6 应严格控制调平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基层、面层一致。

2 材料要求2.1 原材料要求2.1.1集料集料组成宜选用0mm~5mm、5mm~10mm、10mm~20mm及20mm~30mm四档进行备料。

集料必须清洁,不含有机物、块状或团狀的土块、杂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粗集料:应采用耐久、坚硬的岩石轧制而成,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见表1。

细集料:即4.75mm以下集料,采用石屑或机制砂,细集料必须洁净,干燥,其质量技术要求见表1。

级配碎石材料技术要求表12.1.2 水水:应洁净,不能含有有害物质,来自可疑水源的水应该按照《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试验,一般可以采用饮用水。

3 混合料组成设计3.1 级配范围级配碎石的强度主要来源于集料的嵌挤,因而应选用碎石强度高、水稳性好、不含细粒土、符合级配要求的密实型结构。

级配碎石调平层级配范围见表2。

级配碎石调平层级配范围表2注:①集料的筛分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的规定采用水洗法进行。

3.2 混合料技术要求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重型击实方法进行设计,确定最佳含水量,最佳含水量下的混合料技术要求见表3。

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基层

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基层

一、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为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砾石。

轧制碎石的砾石粒径应为碎石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碎石中不应有黏土块、植物根叶、腐殖质等有害物质。

2、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应超过20%。

3、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颗粒范围和技术指标应符合《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表7.7.1-1规定。

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通过质量百分率(%)项目基层次干路及以下道路5337.531.5筛孔尺寸(mm)19.09.54.752.360.60.075液限(%)塑性指数4、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石料的压碎值应符合《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表7.7.1-2规定。

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压碎值项目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次干路以下道路压碎值基层<26%<30%<35%底基层<30%<35%<40%—10090~10073~8849~6917~378~200~7<28<6(或9)城市快速路、主干路——10085~10052~7429~5417~378~200~7<28<6(或9)底基层次干路及以下道路10085~10040~6519~4310~308~256~180~10<28<6(或9)城市快速路、主干路10083~10054~8429~5917~4511~356~210~10<28<6(或9)5、碎石或碎砾石应为多棱角块体,软弱颗粒含量应小于5%;扁平细长碎石含量应小于20%。

二、摊铺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机械摊铺符合级配要求的厂拌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

2、压实系数应通过试验段确定,人工摊铺宜为1.40~1.50;机械摊铺宜为1.25~1.35。

3、摊铺碎石每层应按虚厚一次铺齐,颗粒分布均匀,厚度一致,不得多次找补。

4、已摊平的碎石,碾压前应断绝交通,保持摊铺层清洁。

三、碾压应符合下列规定1、碾压前和碾压中应适量洒水。

水泥稳定碎石级配。doc

水泥稳定碎石级配。doc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说明书[hide=4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江苏省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修定版)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J057—94。

4.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051—93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6.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7.公路路基路面物理测试规程JTJ059—95。

8.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F80/1—2004。

二.技术指标1.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压碎值不大于28%,针片状含量宜小于15%,集料中小于0.6mm的颗粒必须做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

2.水泥宜采用早强缓凝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水泥各龄期抗折、抗压强度、安定性、细度等应达到相应技术要求。

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间不小于6h。

3天胶砂强度≥18MPa。

三.原材料1.碎石碎石:采用湖州长兴石灰岩1#料粒径9.5~31.5mm、石灰岩2#料粒径4.75~9.5mm;石灰岩3#料粒径2.36~4.75mm、石灰岩4#粒径0~2.36mm四种规格的集料。

2.水泥采用苏州南新水泥厂P.032.5早强缓凝型水泥。

四.混合料组成配合比设计1.级配:4.75mm、0.075mm的通过量应接近级配范围中值。

其通过量要求见表(一)表(一)级配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 26.5 19.0 9.5 4.75 2.36 0.6 0.075范围100 90~100 72~89 47~67 29~49 17~35 8~220~7矿质混合料组成比例:1#料(%)2#料(%)3#料(%)4#料(%)30 32 16 22混合料级配范围:级配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 26.5 19.0 9.5 4.75 2.36 0.6 0.075范围100 90~100 72~89 47~67 29~49 17~35 8~220~7中值100 95 80.5 57 39 26 15 3.5混合料100 96.7 82.2 56.5 32.9 20.3 12.8 4.4矿质混合料组成配合比设计见详见(图表一)2. 根据省高指指导意见按不同水泥剂量3.0%、3.5%、4.0%、4.5%、5.0%五种比例进行试验,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级配碎石执行标准

级配碎石执行标准

级配碎石执行标准一、级配碎石的概念和用途1.1 级配碎石的概念级配碎石是指采用一组或多组筛网将沙石或其他矿物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筛分,得到一系列不同规格的破碎石料,经过进一步加工和筛分后,得到符合要求的砂石产品。

级配碎石的特点是粒径大小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填充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桥梁等工程建设和民用建筑等领域。

1.2 级配碎石的用途级配碎石在工业和民用建筑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途包括:- 作为铁路、公路、桥梁等工程建设所需的基础材料,用于路基、路面、盖面、护坡、桥梁、隧道等工程施工;- 作为民用建筑的建材,用于混凝土、水泥、砖、瓦等制品生产,也可以用于地基、墙体等的填充和加固。

二、级配碎石的执行标准2.1 国内执行标准中国执行的级配碎石标准有GB/T14684红磨石、GB/T14685水泥磨石、GB/T14686铁路碎石等。

其中GB/T14686-2011《铁路碎石》是铁路建设中主要参考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级配碎石的颗粒分布、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指标要求,为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2.2 国际执行标准国际上常用的级配碎石标准有ASTM、EN、BS等。

其中ASTM D448规定了多种不同规格的碎石,并规定了颗粒分布的百分比要求;EN 12620是欧洲掌握的重要标准,其中定义了级配碎石的分类方法和颗粒分布的国际标准。

三、级配碎石标准的重要性级配碎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工业和民用建筑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规范了级配碎石的品质,提高了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

2.为建筑企业提供了技术参考和质量保障。

3.对于发挥级配碎石在建筑工程中的优势,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级配碎石质量控制

级配碎石质量控制

级配碎石质量控制一、引言级配碎石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对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级配碎石的质量符合工程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级配碎石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

二、材料要求1. 级配碎石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如GB/T 14685《建造碎石》等。

2. 级配碎石的物理性质应满足以下要求:- 破碎值:根据工程要求确定。

- 塑性指数:不大于4%。

- 吸水率:不大于2%。

-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

- 石粉含量:不大于5%。

- 粒形系数:不小于0.9。

- 颗粒强度:根据工程要求确定。

三、质量控制措施1. 采样与试验- 采样方法:按照GB/T 17671《建造材料取样方法》进行采样。

- 试验项目:破碎值、塑性指数、吸水率、针片状颗粒含量、石粉含量、粒形系数、颗粒强度等。

- 试验方法:按照GB/T 14685等相关标准进行试验。

- 试验频率:每批次不少于3个样品,每一个样品进行3次试验。

2. 质量控制指标- 破碎值控制:根据工程要求确定破碎值的上下限,每批次的平均值应在上下限范围内。

- 塑性指数控制:塑性指数应不大于4%。

- 吸水率控制:吸水率应不大于2%。

- 针片状颗粒含量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不大于10%。

- 石粉含量控制:石粉含量应不大于5%。

- 粒形系数控制:粒形系数应不小于0.9。

- 颗粒强度控制:根据工程要求确定颗粒强度的要求。

3. 质量控制记录- 采样记录:记录采样日期、地点、样品编号等信息。

- 试验记录:记录试验日期、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等信息。

- 质量控制指标记录:记录每批次级配碎石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破碎值、塑性指数、吸水率、针片状颗粒含量、石粉含量、粒形系数、颗粒强度等。

- 异常处理记录:记录发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四、质量控制流程1. 采样:按照规定的采样方法进行采样,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 试验: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工程道路施工级配碎石(3篇)

工程道路施工级配碎石(3篇)

第1篇一、引言级配碎石作为工程道路施工中常用的基层材料,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廉、稳定性好等优点。

在道路建设中,级配碎石基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级配碎石的定义、特性、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级配碎石的定义及特性1. 定义级配碎石是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不同粒径的碎石,通过筛分、拌和、压实等工艺制成的基层材料。

级配碎石基层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良好的级配特性,能提高基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2)施工简单,便于施工管理;(3)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4)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有利于排除路面水。

2. 特性(1)级配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级配碎石基层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碎石颗粒的级配、粒径、含量等因素。

级配碎石基层的强度随粒径的增大而提高,但过大的粒径会导致基层的稳定性下降。

(2)级配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级配碎石基层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碎石颗粒的级配、含量、压实度等因素。

级配碎石基层的稳定性随级配的改善和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3)级配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级配碎石基层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碎石颗粒的级配、含量、压实度等因素。

级配碎石基层的透水性随级配的改善和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三、级配碎石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1)场地平整: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满足施工要求;(2)材料准备:按照设计要求,准备符合标准的级配碎石;(3)施工机械准备:准备摊铺机、压路机、装载机等施工机械;(4)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步骤(1)下承层处理:对下承层进行平整、清理,确保平整度、密实度符合要求;(2)摊铺:采用摊铺机将级配碎石均匀摊铺在路基上,虚铺厚度按照设计要求;(3)碾压:采用压路机对摊铺好的级配碎石进行碾压,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4)养护:采用洒水或覆盖等方式对级配碎石基层进行养护,确保基层稳定。

四、级配碎石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1)级配碎石颗粒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粒径、含量、压碎值等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2)级配碎石颗粒应具有良好的级配特性,避免颗粒分布不均;(3)级配碎石颗粒应具有良好的强度、稳定性、透水性等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配碎石技术指标
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并应符合表1的规定。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Ⅱ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Ⅲ级粗集料。

有抗(盐)冻要求时,Ⅰ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1.0%;Ⅱ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0%。

表1 碎石、碎卵石和卵石技术指标
注:①Ⅲ级碎石的压碎指标,用做路面时,应小于20%;用做下面层或基层时,可小于25%;
②Ⅲ级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用做路面时,应小于20%;用做下面层或基层时,可小于25%。

用做路面和桥面混凝土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表2合成级配的要求。

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

钢纤维混凝土与碾压混泥土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

碎卵石或碎石中粒径小于75μ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

表2 粗集料级配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