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的野外观察实验报告
野外植物调查实习报告
野外植物调查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为了深入理解和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提高我们对植物的识别和分类能力,培养我们的实践操作技能,激发我们对植物学研究的兴趣,我们参加了本次野外植物调查实习。
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 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 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 学习掌握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野外实习还可以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以及保护自然、热爱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野外植物调查实习于2022年7月1日至7月10日,在四川农业大学校园及其周边地区进行。
实习地点包括校园内的植物园、实验农场、周边的山林和河流等地。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习内容:1. 植物识别与分类:我们在指导下,对校园内的植物园进行了系统的参观和学习,观察和识别了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学习了植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系统。
2. 植物标本制作:我们采集了各种植物的标本,并按照标本制作的要求,进行了整理、压制、干燥和装订等操作,掌握了标本制作的基本技能。
3. 植物生态调查:我们对周边的山林和河流进行了生态调查,观察了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分布特点,了解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4. 植物种群数量统计:我们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了数量统计,分析了植物种群的分布和数量特征。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野外植物调查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收获:1. 知识方面: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系统,掌握了植物识别和分类的方法,扩大了我们的植物知识范围。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7篇)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7篇)植物学野外篇1说这一次实习,其实也不是一次实习,因为这次实习中有一天,而且是在野外进行的,没有直接参与到公司工作中去,不过这次实习的收获还是不小的,虽然不是很正式的,但是总是有收获的!实习完全结束已经两天,虽说实习报告里面已经写很长的感想,但是这里还是想对这一次野外实习做一下总结,主要是经验和教训。
我不是地质专业的,所以一开始就没有很用心,这是第一个教训:即无论做什么,一旦做了就必须要认真对待,并且必须无条件高要求完成,不然就不做。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时间怎么办,次要的任务要不要放一放?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在任何时候只能全神贯注做一件事,选择主次,一件一件地来。
以前的经验证明同时做两件事,我达不到那样的水平。
有了第一个问题,后面的也就必然发生:在实习之前没有作任何的准备工作。
至少应该了解一下,地质实习应该注意些什么,实习过程中要记录一些什么,实习要求有哪些知识准备的要求(包括学过又已经忘记了的)。
还有就是有必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一来做到心中有数,二来防止实习完了之后书已经被借完了。
到要写报告的时候,我去图书馆没有借到一本书。
如果说前一个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就是提醒我时刻记得复习。
每天实习之后,完全应该把一天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一个日志,以使以后的总结更方便一些。
我也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一拖再拖,一天也就很快过去了,结果到最后对每天实习的内容没有一点印象,图也会不出来。
这也说明了今日事今日毕的重要性。
事实上,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每天必做的至少包括晚上留出一段时间来复习一天的功课,回顾一天的收获。
无论是实习还是其它的学习,绝对不能再像前两个学期一样在最后一个月临时抱佛脚。
一个实习最终就是要得到一个报告,这也是实习的目的之一。
因此对实习报告的准备一点也不能含糊,除了前面讲的实习前的预习之外,还包括每天的日志整理。
每天整理的时候就应该标出来重点,绘出必要的图形,当然这要在你知道实习报告要写什么的前提之下(可以问上一届)。
植物野外实习报告(精选3篇)
植物野外实习报告(精选3篇)植物野外篇120____年5月22日早上,我们专业准备前往深圳大亚湾东山珍珠岛进行为期五天的“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野外实习。
这是我们第一次外出实习。
实习时间:20____年5月22日——20____年5月26日地点:深圳大亚湾东山珍珠岛任务:常见的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植物,采集和压制标本环境: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
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大亚湾位于其东面。
大亚湾地处惠州市东南,在惠东县、惠阳区和深圳市之间。
东考红海湾,西临大鹏湾。
实习内容:(一)辨认标本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内容以及平时积累的,为这次野外实习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出其所属的科。
在实习过程中,植物学老师几乎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植物,老师除了介绍植物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
(二)采集和制作标本在这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压制标本。
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
采集完好的标本只是压制标本的开始,在压制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更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压法,还要经常换纸。
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植物的分类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几十个科的植物,所达的的种类超过一百种,以下就列举一些常见的种类:被子植物:木兰科:木兰榆科:朴树桑科:垂叶榕、斜叶榕、木菠萝桃金娘科:乌墨葡桃、番石榴苋科:红龙草、刺苋、野苋菜、土牛膝、空心莲子草锦葵科:大红花、赛葵、黄花棯含羞草科:中国台湾相思,含羞草椴树科:布渣木大戟科:细叶洒金榕、土密树、大飞扬、小飞扬、毛果算盘子、叶下珠、蓖麻炸酱草科:炸酱草无患子科:龙眼、荔枝、倒地苓炸酱草科:炸酱草葡萄科:爬墙虎茄科:少花龙葵、水茄茜草科:龙船花,九节,白花蛇舌草菊科:白花鬼针草、银交菊、加拿大飞蓬、一点红、胜红蓟、长柄菊裸子植物:杉科:杉树蕨类植物:海金沙科:柳叶海金沙:为期五天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在26号下午压制完标本后宣告结束了。
植物观察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增强对植物形态结构的认识,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 通过实地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生态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3.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三、实验地点某植物园四、实验材料1. 树木:松树、柳树、杨树、槐树等。
2. 草本植物:小麦、水稻、玉米、杂草等。
3. 花卉:牡丹、菊花、月季、玫瑰等。
五、实验内容及过程1. 观察树木(1)观察树木的树冠、树干、树枝、树叶等部位的特征,记录不同树木的形态特征。
(2)观察树木的生长环境,分析树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 观察草本植物(1)观察草本植物的生长状态,记录植物的生长周期、生长速度等。
(2)观察草本植物的根系、茎、叶、花等部位的特征,记录不同草本植物的形态特征。
3. 观察花卉(1)观察花卉的株型、花色、花香等特征,记录不同花卉的形态特征。
(2)观察花卉的生长环境,分析花卉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4. 植物分类(1)根据观察到的植物形态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2)分析不同植物类群的特征,了解植物分类的依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树木观察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松树、柳树、杨树、槐树等树木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如松树的树冠呈圆锥形,树干直立,叶针状;柳树的树冠呈塔形,树干弯曲,叶细长;杨树的树冠呈广卵形,树干直立,叶狭长;槐树的树冠呈圆形,树干直立,叶圆形。
2. 草本植物观察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麦、水稻、玉米等草本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周期和生长速度。
如小麦的生长周期为70-80天,生长速度较快;水稻的生长周期为120-130天,生长速度较慢。
3. 花卉观察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牡丹、菊花、月季、玫瑰等花卉具有不同的株型、花色、花香等特征。
如牡丹的株型较大,花色丰富;菊花的株型较小,花色多样;月季的株型较大,花香浓郁;玫瑰的株型较小,花香优雅。
4. 植物分类结果根据观察到的植物形态特征,我们对植物进行了分类。
植物学野外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植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植物的生长、发育、分类、分布、生理、生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植物学理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野外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观察、采集和记录,加深对植物形态、生态习性和分布规律的认识。
二、实践时间与地点实践时间:2023年10月15日-16日实践地点:XX省XX自然保护区三、实践目的1. 学习植物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2. 识别常见植物种类,掌握植物分类学知识。
3. 了解植物生态习性,观察植物群落结构。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
四、实践内容1. 准备工作在实践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植物学基础知识、准备野外调查工具等。
我们准备了以下工具:指南针、地图、记录本、相机、采集工具(如剪刀、手套等)。
2. 野外调查(1)观察植物形态在自然保护区,我们首先对植物形态进行了观察。
通过比较叶片、茎、花、果实等部位的特征,我们识别了多种植物,如银杏、松树、柳树、杨树、枫树等。
(2)记录植物信息在识别植物的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植物名称、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情况等信息。
同时,我们还拍摄了植物的照片,以便后续整理和分析。
(3)采集植物标本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
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了采集、压制和标签标注。
3. 植物群落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了解了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
我们发现,该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
4. 讨论与总结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植物识别困难、采集工具使用不当等。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及时解决了这些问题。
通过讨论和总结,我们认识到野外实践的重要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五、实践成果1. 识别了50余种植物,掌握了植物分类学知识。
2. 采集了100余份植物标本,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植物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植物形态的观察,加深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理解。
2. 掌握植物形态学的基本观察方法和描述技巧。
3. 了解植物形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材料:黄瓜、水稻、柳树、松树等。
2. 仪器:放大镜、解剖镜、显微镜、植物切片机、植物标本夹等。
三、实验方法1. 植物叶片观察- 观察黄瓜、水稻、柳树、松树的叶片形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叶脉分布等。
- 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叶片细胞结构,如叶绿体、气孔等。
2. 植物茎干观察- 观察黄瓜、水稻、柳树、松树的茎干形态,包括直径、颜色、木质部与韧皮部等。
- 使用植物切片机制作茎干切片,观察木质部、韧皮部等组织结构。
3. 植物根观察- 观察黄瓜、水稻、柳树、松树的根形态,包括根尖、根毛、根的直径等。
- 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结构,如分生组织、伸长区等。
4. 植物花观察- 观察黄瓜、水稻、柳树、松树的花形态,包括花形、花色、花蕊数量等。
- 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花蕊结构,如雄蕊、雌蕊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片观察- 黄瓜叶片呈长椭圆形,绿色,叶脉明显;水稻叶片呈长条形,绿色,叶脉明显;柳树叶呈狭长形,绿色,叶脉明显;松树叶呈针形,绿色,叶脉不明显。
- 叶片细胞结构观察:黄瓜、水稻、柳树叶片细胞含有大量叶绿体,气孔明显;松树叶细胞叶绿体较少,气孔不明显。
2. 茎干观察- 黄瓜茎干直径较小,绿色,木质部与韧皮部明显;水稻茎干直径较大,绿色,木质部与韧皮部明显;柳树茎干直径较小,绿色,木质部与韧皮部明显;松树茎干直径较大,绿色,木质部与韧皮部明显。
- 茎干切片观察:黄瓜、水稻、柳树茎干木质部发达,韧皮部较薄;松树茎干木质部发达,韧皮部较薄。
3. 根观察- 黄瓜根呈长条形,白色,根尖明显;水稻根呈长条形,白色,根尖明显;柳树根呈须状,白色,根尖明显;松树根呈须状,白色,根尖明显。
- 根尖细胞结构观察:黄瓜、水稻、柳树根尖细胞含有大量分生组织,伸长区明显;松树根尖细胞含有少量分生组织,伸长区不明显。
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报告模板
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报告模板一、前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植物是生命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
为了加深对植物的认识,我参加了一次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植物的生存、繁衍和适应能力,并提高了我对植物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实践地点和时间本次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活动地点位于XXXXXX,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 年XX月XX日。
三、实践内容及过程3.1 实践准备在开始实践之前,我们小组仔细了解了实践地点的植物资源情况,研究了一些相关的植物学知识,并准备了必要的工具和装备,如放大镜、孔径尺、七百倍显微镜等。
3.2 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别采集了10种不同的植物样本,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苔藓植物等,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在观察中,我们特别关注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的特征,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了细胞组织的结构,并记录了它们的生态习性、生活环境和适应能力。
3.3 实践成果通过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我们小组得到了丰富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例如,我们观察到一种稀有的草本植物,它的叶片具有特殊的纹路,能够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我们还发现了一种木本植物,根系发达且盘根错节,在强风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固定土壤。
四、实践收获4.1 知识收获通过实践,我对植物的结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观察植物的特征,如何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以及如何识别并采集不同种类的植物。
4.2 技能提升实践中,我通过观察和记录,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植物学问题,并学会了利用工具和装备进行实践活动。
4.3 综合能力提升通过实践,我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我们相互协助、互相学习,共同完成了野外实践任务。
五、总结与展望本次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践,我不仅加深了对植物的认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科学观察和实践能力。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通用5篇)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通用5篇)转眼间一个辛苦的实习生活又结束了,我们肯定学习到了不少学问,请好好写一份实习报告将它总结下来吧。
你所见过的实习报告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我们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一些上课是没有涉及到,并且课本上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植物,将理论系统化,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使我们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刻更形象更具体地记住所学知识,并能更熟练地加以运用。
实习地点:尖峰岭的热带树木园实习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采集野外标本若干种,对其进行识别、分析,了解其生活习性、名字、科目等,并对其进行压制等具体操作。
具体行程:6月27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习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习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
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6月28日是我们正式野外实习的第一天,今天的地点是热带树木园,早晨7点半集合,步行大约四十分钟到达那里,这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这里有许多种植物,大家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标本,其中有藜芦、玉竹、土三七、黄芪、黄花菜、野火球、棉团铁线莲、歪头菜等二十几种植物,有些是平时不太常见的。
大概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开始集合准备返回。
下午3:00开始压制标本,并查检索表标记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等,今天的任务就按计划完成了。
6月29日,今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今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虽说这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非常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终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植物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植物的基本生理特性,掌握植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内容1. 植物形态观察(1)实验材料:小麦种子、白菜种子、向日葵种子等。
(2)实验步骤:①将小麦种子、白菜种子、向日葵种子分别播种于装有土壤的盆中。
②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叶片展开、花蕾形成等过程。
③测量并记录幼苗的高度、叶片长度等生长指标。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小麦种子发芽后长出细长的茎和绿色的叶片,叶片展开呈长条形;白菜种子发芽后长出细小的茎和圆形的叶片,叶片展开呈匙形;向日葵种子发芽后长出粗壮的茎和绿色的叶片,叶片展开呈掌状。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种子在发芽和幼苗生长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2. 植物光合作用实验(1)实验材料:向日葵幼苗、遮光纸、光强计、CO2分析仪等。
(2)实验步骤:①将向日葵幼苗置于光照强度为1000勒克斯的环境中,测量并记录光合速率。
②用遮光纸将向日葵幼苗部分遮光,测量并记录光合速率。
③将向日葵幼苗置于黑暗环境中,测量并记录光合速率。
(3)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向日葵幼苗在光照条件下光合速率较高,遮光条件下光合速率降低,黑暗条件下光合速率几乎为零。
这表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光照强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3. 植物呼吸作用实验(1)实验材料:小麦种子、呼吸速率计、CO2分析仪等。
(2)实验步骤:①将小麦种子置于呼吸速率计中,测量并记录呼吸速率。
②将小麦种子置于黑暗环境中,测量并记录呼吸速率。
(3)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小麦种子在光照条件下呼吸速率较高,黑暗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
这表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关联,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黑暗条件下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
4. 植物水分运输实验(1)实验材料:向日葵幼苗、水势计、染料等。
(2)实验步骤:①将向日葵幼苗的根部用染料染色。
野外识别植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培养学生对植物形态学特征的认识和观察能力。
2. 学习野外植物识别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生态平衡的认识。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XX森林公园四、实验材料1.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2. 野外植物识别卡片3. 植物采集工具:剪刀、采集袋、记录本、指南针4. 防晒霜、帽子、水壶等个人防护用品五、实验内容1. 植物形态观察与记录: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分组进行野外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叶形、叶脉、花形、果实等形态特征,并对照《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进行初步识别。
2. 植物分类与识别: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结合植物识别卡片,进行植物分类和具体种类的识别。
3. 野外植物采集: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样本,用于后续的实验室分析。
4. 数据分析与讨论:回到实验室后,对采集到的植物样本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植物分类、药用价值、生态环境影响等,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实验步骤1. 分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
2. 野外观察:指导老师讲解野外植物观察要点,如叶形、叶脉、花形、果实等,并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
3. 记录与识别: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对照植物识别卡片和《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记录植物名称、形态特征等信息,并尝试进行初步识别。
4. 采集与整理:在确保采集过程中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样本,并做好整理工作。
5. 数据分析与讨论:回到实验室后,对采集到的植物样本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植物分类、药用价值、生态环境影响等,并进行小组讨论。
七、实验结果1. 学生通过野外观察和植物识别,成功识别出多种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
2. 采集到的植物样本种类丰富,涵盖了多个科、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 学生对植物分类、药用价值、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认识得到提高。
八、实验总结1. 野外植物识别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植物形态学特征的认识和观察能力。
观察植物形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植物形态,加深对植物基本结构和生长特性的理解。
2. 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植物细胞和组织结构。
3. 了解植物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刀片、镊子、蒸馏水、酒精、冰乙酸、双面胶等。
2. 实验材料:菠菜叶、小麦叶片、杨树枝条、玉米种子、水稻植株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菠菜叶的结构:a. 将菠菜叶剪成小块,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
b. 使用解剖针和刀片将叶片切成薄片。
c. 将薄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d. 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表皮、叶肉和叶脉结构。
2. 观察小麦叶片的结构:a. 将小麦叶片剪成小块,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
b. 使用解剖针和刀片将叶片切成薄片。
c. 将薄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d. 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麦叶片的气孔、叶绿体和细胞结构。
3. 观察杨树枝条的结构:a. 将杨树枝条剪成小块,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
b. 使用解剖针和刀片将枝条切成薄片。
c. 将薄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d. 在显微镜下观察杨树枝条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结构。
4.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a. 将玉米种子剥去外壳,取出胚乳。
b. 将胚乳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
c. 使用解剖针和刀片将胚乳切成薄片。
d. 将薄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e. 在显微镜下观察玉米种子的胚乳细胞结构。
5. 观察水稻植株的结构:a. 将水稻植株剪成小块,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
b. 使用解剖针和刀片将植株切成薄片。
c. 将薄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d. 在显微镜下观察水稻植株的茎、叶和根的结构。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菠菜叶结构:a. 观察到菠菜叶片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具有角质层。
b. 叶肉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叶绿体,负责光合作用。
c. 叶脉结构复杂,负责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
2. 小麦叶片结构:a. 观察到小麦叶片的气孔分布在叶片表面,有利于气体交换。
野外植物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生态研究和植物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某市郊森林公园实验人员:张三、李四、王五实验材料:植物标本夹、采集袋、手电筒、望远镜、笔记本、指南针、相机等。
实验内容:一、植物种类调查1. 样地选择:根据实验目的,我们选择了森林公园中的三个不同生态环境进行植物种类调查,分别是森林、灌木丛和草丛。
2. 调查方法:采用样方法,每个样地设置10米×10米的样方,在每个样方内进行详细记录植物种类、数量、生长状况等。
3. 调查结果:通过调查,我们共记录到植物种类50余种,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
其中,乔木类以松树、杉树为主,灌木类以杜鹃、蔷薇为主,草本类以禾本科植物为主。
二、植物生长状况调查1. 调查方法:在样地内,随机选取10株植物,对其生长状况进行测量,包括树高、胸径、冠幅、叶片数量等。
2. 调查结果:树木类植物平均树高约为10米,胸径约为20厘米,冠幅约为5米;灌木类植物平均树高约为2米,胸径约为5厘米,冠幅约为2米;草本类植物平均高度约为50厘米,叶片数量约为20片。
三、植物与环境关系调查1. 调查方法: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分析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光照、水分、土壤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调查结果:(1)光照:树木类植物主要生长在林冠层,光照充足;灌木类植物主要生长在林下,光照较弱;草本类植物主要生长在林下或灌木丛中,光照最弱。
(2)水分:树木类植物对水分需求较高,生长在水源附近;灌木类植物对水分需求适中,生长在水源附近或地势较低的地方;草本类植物对水分需求较低,生长在水源附近或地势较高的地方。
(3)土壤:树木类植物对土壤要求较高,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中;灌木类植物对土壤要求适中,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中;草本类植物对土壤要求较低,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中。
玉米形态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的形态特征,包括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2. 观察玉米的生长周期,了解其生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3. 掌握植物形态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玉米种子、生长旺盛的玉米植株、玉米穗、玉米籽粒。
2. 实验仪器:放大镜、显微镜、剪刀、镊子、酒精灯、烧杯、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载物台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玉米外部形态观察- 取玉米植株,观察其整体形态,包括株高、叶片排列、叶色等。
- 观察玉米叶片的形态,包括叶片的形状、大小、叶脉等。
- 观察玉米穗的形态,包括穗长、穗宽、穗轴形态等。
- 观察玉米籽粒的形态,包括籽粒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2. 玉米内部结构观察- 取玉米籽粒,用剪刀沿中线切开,观察其内部结构。
- 观察玉米籽粒的胚乳,了解其颜色、质地等。
- 观察玉米籽粒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等。
- 使用显微镜观察玉米籽粒的胚乳和胚,观察其细胞结构。
3. 玉米生长周期观察- 观察玉米从播种到成熟的全过程,记录其生长周期中的关键阶段,如发芽、分蘖、拔节、抽穗、开花、结果等。
4. 玉米形态与生长条件的关系观察- 观察不同光照、水分、温度等条件下玉米的生长情况,分析其形态与生长条件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玉米外部形态观察结果- 玉米植株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一般在1-2米之间。
- 玉米叶片为长条形,排列为互生,叶色为绿色。
- 玉米穗为长圆锥形,穗长一般在20-30厘米之间,穗宽约5-10厘米。
- 玉米籽粒为长椭圆形,颜色为黄色或白色,大小不一。
2. 玉米内部结构观察结果- 玉米籽粒的胚乳为白色,质地细腻,含有丰富的淀粉。
- 玉米籽粒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胚根发育成根,子叶储存营养物质。
- 显微镜下观察玉米籽粒的胚乳和胚,可见胚乳细胞呈多边形,胚细胞呈长方形。
3. 玉米生长周期观察结果- 玉米从播种到成熟的全过程大约需要90-120天。
外出识植物实验报告
外出识植物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外出野外考察的方式,对不同的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加深对植物分类和特征的了解。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分别观察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记录了它们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以及可能的用途。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植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1. 引言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以其多样性和适应性而闻名于世。
植物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持生命链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深入了解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并分析其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能力。
3. 实验方法3.1 实地考察地点选择我们选择了一片附近的森林作为实地考察的地点。
这片森林地区具有丰富的植被和多样性的生态环境,能够提供足够的素材供我们观察和研究。
3.2 实地观察和记录我们组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观察和记录一种类型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了植物的外形特征、叶片形状、花朵和果实等方面。
3.3 数据整理和分析每个小组将观察和记录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和图表,然后我们一起讨论和分析这些数据,以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适应能力。
4. 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观察和记录,我们成功观察和记录了多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以下是我们记录的一部分实验结果:类型外形特征叶片形状花朵特征果实特征生长环境-乔木高大,直立的树干大型,扁平饱满的白色花朵木质的坚果湿润的河畔,阳光充足的环境灌木矮小,多枝分布小型,卷曲具有强烈香气的紫色花朵椭圆形的浆果干燥的山地,较低的温度草本低矮,多叶组成瘦长型五颜六色的小花朵球形,红色的浆果干旱的沙漠,较高的温度5. 实验讨论和分析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乔木植物通常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它们具有高大而直立的树干,这可以帮助它们吸收更多阳光和水分,并保持稳定的生长状态。
观察植物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植物,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植物观察活动。
以下是本次观察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观察内容与方法1. 观察内容本次观察活动主要针对以下植物进行:(1)草本植物:如小麦、玉米、大豆、菠菜、芹菜等。
(2)木本植物:如松树、柳树、杨树、梧桐树、桃树等。
(3)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芦苇、水葫芦等。
2. 观察方法(1)实地观察:通过肉眼观察植物的形态、颜色、生长状态等。
(2)记录数据:使用尺子、相机等工具,对植物的长度、宽度、高度等数据进行记录。
(3)实验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土壤、水分等因素,分析植物的生长规律。
三、观察结果与分析1. 草本植物(1)小麦:小麦生长周期较短,一般需60-70天。
观察过程中,小麦从播种到成熟,经历了发芽、分蘖、拔节、抽穗、灌浆、成熟等阶段。
小麦的叶片呈条形,叶色浓绿,叶片边缘有锯齿状。
(2)玉米:玉米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90-120天。
观察过程中,玉米从播种到成熟,经历了发芽、长叶、拔节、抽雄、吐丝、授粉、成熟等阶段。
玉米的叶片呈条形,叶色浓绿,叶片边缘有锯齿状。
(3)大豆:大豆生长周期较短,一般需60-70天。
观察过程中,大豆从播种到成熟,经历了发芽、长叶、开花、结荚、成熟等阶段。
大豆的叶片呈椭圆形,叶色浓绿,叶片边缘有锯齿状。
2. 木本植物(1)松树:松树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10-15年。
观察过程中,松树从播种到成熟,经历了发芽、长叶、长枝、开花、结籽等阶段。
松树的针叶呈深绿色,叶缘有锯齿状。
(2)柳树:柳树生长周期较短,一般需3-5年。
观察过程中,柳树从播种到成熟,经历了发芽、长叶、长枝、开花、结籽等阶段。
柳树的叶片呈狭长形,叶缘有锯齿状。
(3)杨树:杨树生长周期较短,一般需3-5年。
观察过程中,杨树从播种到成熟,经历了发芽、长叶、长枝、开花、结籽等阶段。
野生植物实习报告
野生植物实习报告
本次实习是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的,这里生长着丰富的野生植物。
我在这段时间内主要负责野生植物的观察和记录工作。
首先,我对不同种类的野生植物进行了分类和标注,然后观察它们的生长习性、花期和果实成熟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珍稀植物,并且记录下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除了观察记录,我还参与了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保育工作。
我们小组利用制定的保育计划,对部分濒危的野生植物进行了移植和栽培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野生植物的保护意义和方法。
这次实习让我得到了一次宝贵的野生植物保育经验,也增加了我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感受到了野生植物的珍贵性,也意识到了保护区的重要性。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野生植物保护工作中,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自然环境。
野外观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生长环境因素观测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某市郊森林公园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环境因素。
2. 观察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分析环境因素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样品:选取森林公园内的10种常见植物,如松树、柳树、杨树、桃树、杏树等。
2. 仪器设备:温度计、湿度计、土壤湿度计、PH计、照度计等。
三、实验方法1. 测量环境因素:在实验地点选择10个观测点,分别测量每个观测点的温度、湿度、土壤湿度、PH值、照度等环境因素。
2. 观察植物生长情况:记录每个观测点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植物高度、叶面积、叶片颜色等。
3. 分析环境因素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根据观测数据,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1. 温度:观测结果显示,森林公园内各观测点的温度在15℃-25℃之间,平均温度为20℃。
植物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为18℃-22℃。
2. 湿度:观测结果显示,森林公园内各观测点的湿度在60%-80%之间,平均湿度为70%。
植物生长的最佳湿度范围为60%-75%。
3. 土壤湿度:观测结果显示,森林公园内各观测点的土壤湿度在30%-50%之间,平均土壤湿度为40%。
植物生长的最佳土壤湿度范围为35%-45%。
4. PH值:观测结果显示,森林公园内各观测点的PH值在5.5-6.5之间,平均PH值为6。
植物生长的最佳PH值范围为5.5-6.5。
5. 照度:观测结果显示,森林公园内各观测点的照度在1000-2000勒克斯之间,平均照度为1500勒克斯。
植物生长的最佳照度范围为1000-2000勒克斯。
五、实验分析1.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观测结果表明,温度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
当温度低于18℃或高于22℃时,植物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2. 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观测结果表明,湿度对植物生长有较大影响。
当湿度低于60%或高于75%时,植物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共5篇)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共5篇)第一篇: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目的:1.熟悉植物野外的生存环境,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巩固和加强课堂知识内容,观察、比较、分析植物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探讨各大类群植物的形态特征。
3.学会使用植物检索表,掌握一般的的植物分类的理论基础。
能通过检索表认识查找植物,并掌握常见植物的科、属类别。
4.通过野外实习,学会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自己动手做标本,初步学会和掌握做标本的方法、步骤,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
意义: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
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野外实习的内容及要求野外实习是一项综合性实习,它是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植物世界的一项重要的科学实践活动。
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这次实习的重要内容。
标本的采集要讲究技巧,必须要有花或有果的、叶子较完整的、长势相对较好的植物才有价值,还必须注意雌雄是否异株,雌雄异株的必须两种都要采。
标本采集回来必须及时进行压制。
压制时最好全小组都参与,这样有利于大家都掌握压制方法。
压制时除了要注意叶子要翻平之外,还要注意叶子应该要有正、反两面。
压制完之后的头三天要每天都换纸,之后可以隔一、两天再换,直到压干为止。
我们分别对常见观赏植物、山地植物、树木的植物形态特征、种类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分析和鉴定。
对不认识或不清楚的植物我们就通过查阅植物志、检索表等进行鉴定。
三、实习地点我们本次实习的具体地理位置是: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地处吕梁山脉中段、位于山西省交城县西北部和方山县东北部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47′45″~37°55′50″,东经111°22′33″~111°32′22″之间,属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主要保护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禽褐马鸡及其栖息地。
植物野外实习报告 3篇
植物野外实习报告 3篇摘要:被子植物可区分为草本和木本植物两大类。
一般说的草,指的是草本植物,树指的是木本植物。
草的茎柔软,没有年轮;树的茎坚硬,有明显的年轮。
草本植物是较先进的植物,为各种草丛,滩涂中的昆虫,提供“衣食住行”。
关键词:草本植物,年轮,木本植物。
前言:植物学的发展: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已有数千年。
祖先通过他们的勇毅同智慧发现了各种草药的药理性,寒热性。
进而治疗各种病人的病症,痛苦。
这就是在我国的草本植物的发展。
当今已是21世纪,让中医药继续发扬光大是各科学家,医生药师的重任。
在19世纪前国外发展得较我国慢,但当代发展地十分迅速。
特别是近代与当代,植物学发展一日千里,新的代表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生物学,引领植物学向更微观世纪进军。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PcR技术等在国外是较成熟的。
前人留下的问题: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异同;植物体内的营养;草本植物为何高级于木本植物;选“草本植物”的缘由:草本植物,我们第一联想到草,草有很多用处。
猪牛马羊等各类家畜也都吃草。
竹子在日常生活处处可见,在我们中国还有竹子造的房屋。
大自然中的野草不止是动物的食物,还能制造大量氧气,防止水土流失。
植物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它的开发利用,能给人类带来物质财富;但若违反自然规律地滥采滥用,则会破坏资源,毁灭资源,给人类生存造成威胁。
因此,正确认识植物资源的特点,是合理利用植物资源的出发点。
意义与目的:1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学的形态的鉴定技术和分类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生命科学的专业基础,以利于更好地学习和从生物学研究;为开拓,发展生态学,环境学等边缘学科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掌握一般的植物分类的理论基础。
能认识30-50科植物。
掌握重要植物标本采集的基本方法。
认识草本植物的特征。
3一般掌握大鹏半岛生物群落的植物分布类型。
牢固掌握生物生态学和生物群落学的理论及其内容。
材料与方法:植物专用钳,尖头钳,镐子,塑料袋,大编织袋,“红白蓝”大麻袋。
植物形态的野外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形态的野外观察”实践报告
开课实验室: 年 月 日 一、实践目的
(1)通过校园附近植物的观察,认识40种热带、亚热带植物种
(2)通过观察常见植物的主要特征,进一步熟悉识别植物的形态术语,为认识各种植 物和进行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打下基础。
二、内容及要求
观察校园植物,主要观察对象为苏铁科、木兰科、樟科、大戟科、桃金娘科、 含羞草科、苏木科、蝶形花科、桑科、禾本科植物。
区分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植物。
学院
地理学院 年级、专业、班 地理161 姓名 学号 成绩 课程
名称 土壤与植物地理学 实践项目名称 植物形态的野外观察 指导教师 签名
三、原理与基础知识
四、使用仪器、材料
放大镜、笔记本、笔、照相机。
五、报告内容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区别
1、茎的结构不同:木本植物的茎部含有大量的木质,比较坚硬;草本植物的茎部为“草质茎”,比较柔软,这是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本质区别。
2、生长周期不同:木本植物为多年生植物,草本植物则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
3、形态不同: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高大直立,其中乔木主干明显,分枝部位比较高,灌木主干不明显,分枝靠近茎的基部,半灌木茎的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冬季枯萎。
4、生长习性不同:随着地理纬度及栽培习惯的改变,草本植物中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的习性会发生变化,如小麦和大麦在秋播时为二年生草本,在春播时则成为一年生草本;又如棉花及蓖麻在江浙一带为一年生草本,而在低纬度的南方可长成多年生草本。
乔木: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
灌木: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由基部分枝
半灌木:植物多年生,但仅茎的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冬季枯萎,如牡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形态的野外观察”实践报告
开课实验室: 年 月 日 一、实践目的
(1)通过校园附近植物的观察,认识40种热带、亚热带植物种
(2)通过观察常见植物的主要特征,进一步熟悉识别植物的形态术语,为认识各种植 物和进行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打下基础。
二、内容及要求
观察校园植物,主要观察对象为苏铁科、木兰科、樟科、大戟科、桃金娘科、 含羞草科、苏木科、蝶形花科、桑科、禾本科植物。
区分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植物。
学院
地理学院 年级、专业、班 地理161 姓名 学号 成绩 课程
名称 土壤与植物地理学 实践项目名称 植物形态的野外观察 指导教师 签名
三、原理与基础知识
四、使用仪器、材料
放大镜、笔记本、笔、照相机。
五、报告内容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区别
1、茎的结构不同:木本植物的茎部含有大量的木质,比较坚硬;草本植物的茎部为“草质茎”,比较柔软,这是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本质区别。
2、生长周期不同:木本植物为多年生植物,草本植物则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
3、形态不同: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高大直立,其中乔木主干明显,分枝部位比较高,灌木主干不明显,分枝靠近茎的基部,半灌木茎的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冬季枯萎。
4、生长习性不同:随着地理纬度及栽培习惯的改变,草本植物中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的习性会发生变化,如小麦和大麦在秋播时为二年生草本,在春播时则成为一年生草本;又如棉花及蓖麻在江浙一带为一年生草本,而在低纬度的南方可长成多年生草本。
乔木: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
灌木: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由基部分枝
半灌木:植物多年生,但仅茎的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冬季枯萎,如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