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战略联盟案例分析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通过协作与合作,共同开发市场、资源和技术,从而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战略联盟的形成,往往能够为参与者带来双赢的局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来分析战略联盟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某汽车制造公司与一家电池生产企业达成战略联盟,共同开发电动汽车市场。

汽车制造公司拥有丰富的汽车制造经验和庞大的销售网络,而电池生产企业则具有先进的电池技术和生产能力。

双方在战略联盟的框架下,合作开发了一款高性能、长续航里程的电动汽车,并在市场推广和销售方面展开合作。

首先,战略联盟使得汽车制造公司能够快速获取先进的电池技术,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

同时,电池生产企业也通过与汽车制造公司合作,将自身的产品应用到汽车领域,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

这种技术和市场的互补,使得双方在合作中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整体的竞争力。

其次,战略联盟还带来了成本的节约。

由于双方共同开发产品,可以共享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

此外,通过共同的市场推广和销售,还可以降低营销成本,提高销售效率。

另外,战略联盟还为企业带来了风险的分担。

在电动汽车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通过战略联盟,双方能够共同承担风险,降低了单个企业面对不确定性时的压力,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最后,战略联盟还为企业带来了市场地位的提升。

通过合作开发的产品,汽车制造公司在电动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电池生产企业也在汽车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双方的合作,使得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战略联盟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作,企业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成本节约、风险分担和市场地位提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企业在发展战略联盟时,需要充分考虑合作伙伴的选择、合作模式的设计和合作关系的管理,以实现合作的最大化效益。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涉及到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合作达成共同的目标的一种合作形式。

该联盟可以是短期或长期的,需要清晰的目标和策略以确保联盟达成目标。

以下是一些国
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1. 谷歌和LG的联盟
谷歌和LG电子公司联盟是一个战略联盟,通过此联盟,谷歌希望扩展其智能手机业务,并加强其在智能家居市场的地位。

LG将为谷歌制造Nexus 4智能手机,并与谷歌共同开发智能家居设备。

双方在此合作中互相提供优势,并通过跨部门合作实现自身发展目标。

2. 耐克和苹果的联盟
耐克和苹果公司在全球推展自己的运动员的健康计划,对于以技术、健康和时尚为基础,两家公司恰恰有互补的优势,于是就达成了合作。

联盟将苹果公司的智能手表配对并
运用 Nike+的运动数据和应用。

3. 佳能和NEC的联盟
佳能集团和日本NEC公司成立了一项战略性联盟,以在当今日益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与
自身竞争对手保持竞争力。

该联盟的目标是弥补两家公司之间的技术和市场的差距,以及
共同推动四重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销售改革和业务模式创新。

4. 通用汽车和汽油公司的联盟
通用汽车和Shell公司的联盟旨在共同开发绿色、低排放燃料,同时将燃料电池技术
应用于汽车。

该联盟为潜在的汽车市场创造了创新和新的获利机会,同时针对新规定和市
场趋势,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和专业知识,共同解决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国际企业战略联盟能够帮助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通过合作,企业可以
获得一种战略性伙伴关系,这不仅可以加速企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在全球市场上扩展业务。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分析2010年4月7日,雷诺-日产联盟与德国戴姆勒集团官方对外宣布两家正式建立大战略联盟,两大汽车巨头将在一系列实质性的项目上进行广泛的战略合作,将以经验共享的形式寻求合作利益最大化的快速实现,而双方在资本运作上也以交叉持股的形式进行合作。

全球汽车业界两大巨头的战略结盟无疑是在尚处于经融危机阵痛中的车市投入了一枚重磅炸弹,强势挤入全球汽车行业前三位的汽车联盟,仅次于不久之前组合的大众铃木联盟和丰田集团,随着雷诺-日产和戴姆勒联盟的形成,全球汽车行业格局将很可能迎来一次大规模的重新洗牌。

戴姆勒—奔驰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战略联盟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及扩大国际市场的共同目标而制定的双边或多边的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协议,两公司合并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有以下3点:1、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让两家企业明显感觉到21世纪汽车行业的竞争压力,这迫使他们不得不走上强强联合的道路。

2、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是两大企业联合的另一重要原因。

面对汽车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通过借助彼此的现有市场,利用生产和销售领域的互补优势以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市场。

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通过两公司的合并来实现大规模生产,创造规模效应。

在采购、营销、技术协作以及零部件互换方面开展协作,降低营销成本、方便研究与技术开发、发展生产并促进销售,赚取更多的利润,提高竞争力。

而关于这次战略合作的内容,则主要在于5个方面,包括有在动力总成领域,商用车领域,零件采购领域以及奔驰S级mart和雷诺Twingo两款车型的平台合作。

双方的合作范围相当全面,形式上也采取了多种合作方式,包括股权互换,技术共享,共同研发等等,形式的多样性进一步降低了合作的风险,雷诺-日产与戴姆勒集团的战略联盟实力坚强,可谓看点多多,且让我们初步简析其前景到底如何。

受经融危机波及,无论是戴姆勒集团还是雷诺-日产联盟,近一两年的日子都不太好过,2008年戴姆勒集团收入959亿欧元,同比下降3.5,净利润14亿欧元,下降65,而到了2009年戴姆勒集团更是净亏损26.64亿欧元,同时营业收入也下降20为789亿欧元;反观雷诺-日产联盟,其业绩更是惨不忍睹,2008年净利润直接下降79,仅为5.71亿欧元,去年则更是爆亏30亿欧元,营业收入也随着同比下降10.8,看来即使是曾经一手将徘徊在“死亡线”边缘的日产拉回正轨的“业界神人”卡洛斯戈恩,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车市也再难延续“神奇”,效仿当年拯救日产时的合作策略,在这个时候寻求一个坚强的臂膀共度难关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这一次戈恩的“最佳拍档”换成了来自德国的汽车巨头戴姆勒奔驰集团,而戴姆勒集团在并购克莱斯勒战略完败后,一直心有不甘,加之大形势的发展趋势,两者的全面合作可谓是一拍即合。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摘要:I.引言- 介绍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概念- 说明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重要性和趋势II.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战略联盟- 联盟背景和动因- 联盟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联盟的成果与影响- 案例二:某跨国公司与跨国企业的战略联盟- 联盟背景和动因- 联盟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联盟的成果与影响III.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成功要素- 战略目标的明确与一致- 资源互补与优势协同- 文化差异的妥善处理- 有效的沟通与协调IV.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启示- 企业应积极寻求合适的战略联盟伙伴- 企业应重视战略联盟的管理与维护- 政府和社会应给予支持与鼓励V.结论- 总结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重要性和成功要素- 展望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I.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已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跨国公司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组成的合作关系。

它不仅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还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本文将通过对两个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的分析,探讨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成功要素和启示。

II.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分析案例一:某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战略联盟某跨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为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公司与一家中国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建立了战略联盟。

联盟背景和动因包括:企业拥有丰富的中国市场经验和客户资源,而公司拥有先进的产品技术和品牌优势。

双方希望通过战略联盟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共同开拓中国市场。

联盟的主要内容与形式包括:双方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出定制化的电子产品,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双方还通过共享渠道资源、联合推广等方式,提高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联盟的成果与影响:通过与企业的战略联盟,公司成功进入了中国市场,并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

战略管理失败案例柯达

战略管理失败案例柯达

战略管理失败的背景
01
02
03
04
05
1. 技术转型失 败
在数码技术初露端倪的时 候,柯达公司就已经意识 到了这一趋势,但在实际 操作中,公司过于依赖传 统的胶卷业务,没有能够 及时进行技术转型
2. 组织结构问 题
柯达公司的组织结构过于 复杂,层级过多,导致决 策效率低下。这使得公司 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反应迟 缓,错失了转型的良机。
启示:企业应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 ,培养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行业变 革时期,应勇于探索新的技术方向,以保持
竞争优势。
建立有效的战略执行体系,确保战略落地
柯达公司在多次尝试调整战略后,仍未能有效执行。 一方面,公司内部对战略变革的接受程度不一,另一 方面,缺乏有效的执行团队和制度保障,导致战略难 以落地。
3. 缺乏创新
随着市场的变化,柯达未 能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 品升级。同时,在营销策 略上也缺乏创新,无法吸 引年轻消费者。
4. 对市场趋势 的误判
柯达的高层管理者过于乐 观地预测了胶卷业务的前 景,忽视了数码技术的崛 起。这使得公司在战略规 划上出现了重大失误。
5. 缺乏合作与 联盟
柯达未能与其他公司建立 战略合作关系或联盟,以 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这使得公司在数码时代 的竞争中显得孤立无援。
战略管理失败案例:柯达
2023-10-29
contents
目录
• 案例背景介绍 • 柯达公司战略管理失败的原因分析 • 柯达公司战略管理失败的后果 • 战略管理失败案例的启示与建议 • 总结与反思
01
案例背景介绍
柯达公司简介
• 柯达公司成立于1881年,总部位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影 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曾经在胶卷、相纸、相 机、影像输出设备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20世纪90年 代达到了其巅峰时期。然而,随着数码技术的兴起,柯达公 司未能及时转型,导致其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一、战略联盟的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在这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迫于强大的竞争压力,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纷纷从对立竞争走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其中合作竞争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就是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作为企业组织关系中的制度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被誉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组织创新.”自从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He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杰尔(R—NigeI)提出战略联盟的概念以来,战略联盟就成了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所谓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各自的某种战略目的,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网络式的联合体.如美国的IBM、摩托罗拉及苹果公司之间的联盟,目的就是通过减少竞争和需求的不确定性来开发和普及P0。

er Pc芯片。

日本的索尼、松下、东芝等电器公司通过各种产品不同定位的协议与合作,各自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我国,1998年8月,新科、上广电、熊猫、广东万燕4家在上海宣布成寺DVD联合体。

2000年5月,中国最大的洗衣机生产企业小天鹅集团和中国最大的冰箱生产企业科龙集团宣布结盟。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战略联盟的数量激增,战略联盟已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战略之一,它可以使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共同分担风险、共享资源、获取知识、进入新市场。

战略联盟不仅包括股权合资企业,还包括生产、营销、分销、RInD的非股权协议.战略联盟与合并或兼并是有区别的。

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说: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达成的既超出正常交易,可是又达不到合并程度的长期协议。

”并购意味着投人大量资金,全盘接受对方企业的全部各类资产,操作复杂、风险很大;而战略联盟却强调伙伴之间的全面相容性,它所重视的是相互之间某些经营资源的共同运用,对相容的要求是部分的、有选择的。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

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的战略联盟案例分析1998年5月,欧洲最大的工业公司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进行了世界工业史上最大的兼并案。

他们之间互补的产品线,不同的市场势力分布,协同平台低成本的可能性,都给当时大多数投资人和社会公众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但是新婚的蜜月期实在太短,2 年不到的时间内,克莱斯勒非但没有从合并中获得好处,反而于2000年夏天,在美国市场份额自90年代以来首次跌至14%以下。

2000年下半年克莱斯勒出现了惊人的18亿美元的亏损。

而在之后的几年中,除了2005年,克莱斯勒曾短暂地再度辉煌过外,整体业绩都乏善可陈,这也难怪,戴姆勒-奔驰公司于2000年就开始酝酿出售克莱斯勒的企图。

戴姆勒—奔驰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战略联盟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及扩大国际市场的共同目标而制定的双边或多边的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协议,两家公司都认为,进行合并,分别对自己公司的不同生产线进行截长补短。

戴姆勒公司的豪华轿车、商用汽车以及运动型汽车和克莱斯勒的低价位轿车、轻型卡车、小货车以及小型篷车互为补充,除了少数产品外,他们的生产线几乎没有重复。

合并之后的新公司,展现了各种惊人的数据。

全球员工人数超过 4.4万人,去年营收1,400亿美元,比前年成长12%,宾士车和 Smart 车系的销量,从92万辆突破到107万辆,而克莱斯勒旗下的四个品牌,包括 Chrysler、Dodge、Jeep 和 Plymouth,销量也比前年的300万辆增加了20万辆。

这些事实说明,双方的合并起初对彼此都带来一定的好处。

合并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有以下三点:1、企业希望在某一地区或市场中减少竞争,获得某种程度的垄断。

该战略帮助克莱斯勒规避了欧洲某些贸易壁垒的限制,使它顺利进入欧洲市场,实现了对其市场份额的垄断。

2、企业在迅速增长的行业中竞争需要。

在行业成熟之后,为了避免过度激烈的竞争和提高效率的手段,企业往往选择横向一体化战略。

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战略联盟案例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战略联盟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合作模式,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成功的战略联盟案例,来探讨战略联盟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本文选择的战略联盟案例是谷歌和苹果之间的合作。

作为两家在科技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公司,谷歌和苹果在过去的几年中展开了多项合作,尤其是在移动设备领域。

这种战略联盟不仅对双方公司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新的合作范例。

首先,谷歌和苹果的战略联盟体现了双方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共同利益。

作为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谷歌和苹果都拥有自己的独特技术优势,但它们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比如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开发和优化。

通过战略联盟,双方可以共享技术资源,加快创新步伐,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谷歌和苹果的战略联盟也体现了双方在市场拓展方面的共同利益。

在全球范围内,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谷歌和苹果通过合作可以共同开拓新的市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比如,谷歌的搜索引擎可以在苹果的设备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苹果的设备销售也可以为谷歌的应用和服务提供更多的渠道。

最后,谷歌和苹果的战略联盟还体现了双方在风险分担方面的共同利益。

在科技行业,技术变革和市场波动都可能对企业造成重大的影响,通过战略联盟,谷歌和苹果可以共同应对这些风险,分享成本和资源,降低经营风险。

综上所述,谷歌和苹果的战略联盟案例充分展现了战略联盟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共享技术资源,拓展市场,分担风险,从而实现双赢。

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可以从这个案例中学习到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战略联盟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促进更多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企业战略联盟案例的分析

企业战略联盟案例的分析

问题回答一、战略联盟的动机就企业自身的内在需要来说,企业实行战略联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动因:⑴开拓市扬⑵.获取技术(3)减少风险⑷.实现规模经济⑸.实行人才交流二、战略联盟的优点1.帮助企业进入一个外国市场2.分摊成本,分散风险3.实现能力与资产的互补4.有助于企业建立有益的行业技术标准三、战略联盟的缺点1.为竞争对手提供了低成本地获得新技术和市场的途径。

2. 联盟有风险,除非十分小心,不然失去的可能比得到的还要多。

四、如何选择战略伙伴1、从自己现有的合作伙伴中寻找即从现有客户中选择有以下优点的合作对象:①对对方企业的能力、商业理念和企业文化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②人际关系纽带已经建立。

③以前相互往来的经历为两家企业能否友好相处提供了有力证据。

④全作双方对将要组建的联盟企业的业务都很熟悉。

2、通过多种途径寻找五、战略联盟的战略优势:一是创造规模经济。

二是实现企业优势互补,形成综合优势。

三是可以有效地占领新市场。

四是有利于处理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生产关系丰田和通用公司的横向联盟: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汽车行业正陷入极为严重的衰退期,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和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导致了对高质省油的小型车的巨大需求。

通用公司为适应全球竞争的需要,加大了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入,但收效甚微。

丰田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汽车行业中最具成本竞争力的生产者,又拥有生产小型车的经验,并有首创的丰田管理模式。

然而,由于日本汽车的对美出口受到出口限额的限制,要积极的争取巨大的美国市场,需要丰田公司将生产基地向美国转移。

如果双方进行合作,通用公司希望能够在合资企业中直接观察日本汽车厂的生产方式,可以从丰田公司获得小型车生产技术、改善车间管理的经验以及稳定的供销关系等,而丰田公司则可以成功的打破汽车行业的贸易壁垒、望通过合资企业学习如何在美洲地区直接管理一家工厂、积累在美国的海外运作经验等。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一、引言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独立企业在某些关键领域上合作,通过共享资源、风险和利益来实现长期战略目标。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之间的战略联盟越来越普遍。

本文将以一些经典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为例,探讨战略联盟对企业的影响和作用。

二、经典案例分析2.1 耐克与Apple的合作2.1.1 背景介绍耐克与Apple的合作是一个典型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

耐克是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而Apple则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

双方通过合作,将运动与科技结合起来,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

2.1.2 合作内容耐克与Apple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耐克+Apple智能手环,实现运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二是通过Nike+Apple运动应用,提供个性化的运动训练计划和社交互动平台。

2.1.3 影响和作用这个战略联盟对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对于耐克来说,通过与Apple的合作,其产品在科技层面上得到了强化,提升了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Apple来说,与耐克的合作使其进军运动健康领域更加顺利,扩大了用户群体。

2.2 谷歌与沃尔玛的合作2.2.1 背景介绍谷歌与沃尔玛的合作是另一个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

谷歌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而沃尔玛则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

双方通过合作,共同探索电子商务和物流领域的创新。

2.2.2 合作内容谷歌与沃尔玛的合作主要围绕电子商务和物流展开。

双方共同开发了一款名为Google Express的在线购物平台,通过谷歌的技术优势和沃尔玛的零售实力,提供快速、便捷的购物体验。

此外,双方还在物流方面进行合作,共同探索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

2.2.3 影响和作用这个战略联盟对双方都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和作用。

对于谷歌来说,与沃尔玛的合作拓展了其电子商务业务,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市场份额。

对于沃尔玛来说,与谷歌的合作加速了其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供应链效率和竞争力。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引言: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是当今全球化经济中常见的合作形式,旨在通过合作伙伴之间的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和市场拓展等方式,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

然而,不同的联盟存在着成功和失败的案例。

本文将对几个典型的国际企业战略联盟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

案例一:联合利华与可口可乐的成功合作联合利华与可口可乐的合作是一个成功的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

这两家公司在2008年签署了一项长期合作协议,旨在共同开发和推广新的饮料产品。

这个联盟的成功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1. 互补性资源:联合利华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品公司,拥有丰富的品牌、市场渠道和产品开发能力,而可口可乐则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两家公司的资源互补性使得合作更具竞争力。

2. 共同目标:联合利华和可口可乐都希望通过合作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和产品创新。

双方共同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相互支持,这有助于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效果。

3. 灵活性和适应性:联合利华和可口可乐的合作协议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策略和资源分配,以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

案例二:戴尔与EMC的失败合作戴尔与EMC的合作是一个失败的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

戴尔在2015年收购EMC,希望通过这一合作扩大其在企业存储市场的份额。

然而,这个合作最终以失败告终,原因如下:1. 文化差异:戴尔和EMC在文化、管理风格和组织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

这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沟通和决策上的问题,影响了合作的顺利进行。

2. 整合困难:戴尔和EMC的业务和产品线复杂多样,整合过程异常困难。

双方未能有效整合各自的资源和能力,导致合作效果不佳。

3. 竞争压力:合作开始后,戴尔面临着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力。

这使得戴尔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发展战略,转而应对竞争,导致合作失去了原本的价值。

经验教训和启示: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和启示:1. 确定共同目标和价值:成功的联盟需要双方明确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以确保合作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战略联盟案例分析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组织在一定期限内为实现相互利益而互相合作的一种合作形式。

下面是一个战略联盟案例分析,重点分析了案例的背景、目标、合作内容、合作优势等方面。

背景:此次战略联盟是由一家汽车制造商和一家电动汽车技术公司组成的。

汽车制造商是一家世界知名的汽车公司,拥有多个汽车品牌,并在全球有着广泛的销售网络。

而电动汽车技术公司则是一家专门研发和生产电动汽车技术的公司,拥有领先的技术和专业人才。

目标:双方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并通过共同研发和生产电动汽车,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

汽车制造商希望通过引入电动车产品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而电动汽车技术公司则希望通过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推广和应用自己的技术,提高市场份额。

合作内容:双方合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市场推广。

首先,双方共同研发新一代电动汽车技术,包括电池技术、电动驱动技术和充电技术等。

双方通过共享研发成果,提高技术水平,并减少研发成本。

其次,双方共同生产电动汽车产品,汽车制造商提供生产设备和工厂,而电动汽车技术公司负责提供电动汽车技术和相关产品。

最后,双方共同进行市场推广,通过汽车制造商的销售网络和渠道,推广和销售电动汽车产品。

合作优势:双方合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资源和市场三个方面。

首先,电动汽车技术公司具有领先的电动汽车技术和专业人才,可以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并推动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突破。

其次,汽车制造商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品牌知名度、市场渠道和销售网络等,可以为电动汽车技术公司提供市场推广和销售的支持。

最后,双方的合作可以共享成本和风险,减少研发和生产的成本,并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战略联盟案例是双方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和生产电动汽车产品,提高双方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双方通过合作可以共享技术、资源和市场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1999年3月10 日,戴姆勒—克莱斯勒宣布退出谈 判。
1999年3月27日,雷诺和尼桑的合并完成。
8
2021/10/10
(四)联盟的结果
尼桑在2000年赢利27亿美元;2001年赢利29亿 美元;2001年的公司债务已经缩小到30亿美元; 2002年赢利32亿美元;2003年赢利49亿美 元。 2003年,雷诺和尼桑在全球的销售总量达 到5,357,315辆,跻身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集团, 占有9.3%的国际市场份额。
6
2021/10/10
两个公司发现约20个潜在的合作机会后,双方总 裁于1998年9月10日签署了一份关于技术和金融 合作评估的备忘录。这份备忘录让雷诺确立与尼 桑合作,建立了21个联合研究小组,研究结盟的 可行性。
1998年10月,施伟泽草拟了标题为“日产和雷诺 联手”的联盟协议书,列出了他设想的协议内容。
13
2021/10/10
技术方面:联盟后,雷诺—尼桑可以快速地获取 新技术,双方可以通过技术互换获得双方的技术 能力,能更快地形成技术创新,二者相互配合, 共同发展,有效地解除了单个企业在技术革新中 的“力不从心”;最后,战略联盟还能有效的降 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联盟不是并购,不用承担对 方的负债和亏损,但是却能通过优势互补,产生 协同效应,二者共同分担风险,共享收益。
1998年11月11日,施伟泽、乔治·杜安和卡洛 斯·戈恩在尼桑董事会做了雷诺所称的“宏图计划” 报告。
7
2021/10/10
1998年,雷诺的新竞争者出现——戴姆勒—克莱 斯勒。
1998年12月23日,花轮要求雷诺对日产发动机 (轿车)和日产柴油机(卡车)出价,正式终止 专有条款的谈判工作,并设定1999年3月30日作 为决定交易的最后时限。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引言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指来自不同国家的公司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而进行的合作。

这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帮助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并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和技术创新。

本文将以三星与亚马逊的合作为案例,深入分析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形成过程、合作模式及对双方的影响。

联盟形成过程三星作为韩国知名的跨国公司,在电子产品和半导体领域具有丰富的技术实力和全球化运营经验。

而亚马逊则是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者基础和丰富的销售渠道。

这两家公司之间的合作始于2013年,主要围绕智能手机和电子产品的销售与推广展开。

三星通过与亚马逊合作,能够借助亚马逊的全球在线销售平台,进一步扩大其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曝光度和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合作模式三星与亚马逊的合作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在亚马逊平台上销售三星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家电等;二是合作开发亚马逊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 Fire平板电脑,并向亚马逊提供芯片和零部件。

这种合作模式有效地整合了双方的资源和优势,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并丰富了亚马逊的产品线,提升了三星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业绩。

双方影响对于三星来说,通过与亚马逊的合作,不仅扩大了产品销售渠道和销售额,更加强了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加强了其在平板电脑和芯片领域的竞争力,并且在对抗苹果等竞争对手时具备了更多的竞争优势。

对于亚马逊来说,与三星的合作丰富了其产品线,并且得到了一流的电子产品供应商,进一步提升了其在线销售业绩。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对于企业来说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和优势互补,三星与亚马逊的合作为双方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有效地拓展了市场份额,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在全球化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参与者的国际化进程和竞争优势具有积极的影响。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实用版】目录1.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概述2.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案例3.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趋势4.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启示正文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

跨国公司通过战略联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等目标。

在此,我们将介绍一些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案例,并分析其趋势和启示。

一、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概述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跨国公司基于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合作共同开展某项业务或项目的一种战略安排。

战略联盟可以表现为合资企业、研发合作、技术许可、市场合作等形式。

二、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案例1.Wintel 联盟:微软和英特尔之间的联盟是计算机行业最为著名的战略联盟之一。

英特尔提供处理器,微软提供操作系统,双方通过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了个人电脑的普及。

2.空中客车和波音的竞争联盟:空中客车和波音是两家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竞争联盟。

虽然它们在市场上相互竞争,但它们也会通过合作共同推进航空技术的发展。

三、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趋势随着全球化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呈现出以下趋势:1.联盟形式多样化: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合资企业、技术许可等形式,而是出现了更多的创新形式,如研发合作、市场合作等。

2.联盟范围扩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不再局限于同行业之间的合作,而是出现了跨行业、跨国界的合作。

3.联盟目的多元化: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不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而是为了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应对市场风险等多元化的目标。

四、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启示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1.战略联盟需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成功离不开明确的战略目标,只有共同的战略目标,才能让各方紧密合作。

2.战略联盟需要有良好的合作机制: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成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包括利益分配、知识产权保护、决策机制等。

战略联盟案例

战略联盟案例

战略联盟案例分析案例一:思科系统公司[6]所谓战略联盟,是指以多种方式显著提高成员公司及其客户之间收益的一种关系。

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是思科系统公司发展战略的基石。

2002财年,思科来源于战略联盟关系的收益占到公司总收入的10%,总额高于20亿美元。

当前,商业竞争异常激烈,产品和服务普及速度日益加快,风险也随之增高,因此客户和投资者一般都追求短期投资回报(ROI)。

在横向商业模式兴起的今天,联盟关系正顺应了此潮流。

思科联盟致力于帮助思科及其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降低成本并创造收入。

在合作方面,思科制定了风险和道路各不相同的六个发展目标。

只有经过认真规划,才能通过联盟实现增加收入的最终目标。

战略联盟计划六步走第一步:了解联盟在构建决策或购买决策上的ROI。

计算何时应自主开发解决方案,何时应购买解决方案,何时应建立联盟或合作伙伴关系。

一般在这几种情况下,思科会考虑建立联盟:合作伙伴拥有自身不具备的技术或专业优势;内部对目标技术或服务知之甚少;并购存在的障碍过大(如并购对象实力很强,并购费用太高)。

第二步:选择最好的合作伙伴。

思科战略联盟副总裁Steve Steinhiber说:“我们需要分析思科是否适合与潜在合作伙伴建立联盟。

首先,两家公司必须能从合作中得到短期和长期利益,这是联盟之关键。

但执行和运作部门的配合状况是合作伙伴关系能否成功的标准。

如果没有良好的配合,合作伙伴不久就会分道扬镳。

”第三步:制定目标明确的商业计划。

计划应该包括明确的客户价值取向、现实的共同目标、可执行的有效赞助关系以及与重大成效和成功紧密相关的投资。

许多公司常犯的错误是,没有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就匆忙建立了新一轮联盟或合作伙伴关系。

如在事先没有拟定完善的商业计划、组织模式不适用或者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就签署协议。

据 Thompson Financial/P. Pekar Jr. Studies/Forbes调查,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美国公开宣布的合作伙伴联盟数量从2000年的10,000迅速下降至2002年的6,500。

战略联盟案例资料

战略联盟案例资料
合并之风,正在全球陆续吹起,无论是新 兴科技,还是传统企业,似乎都难抵"大 者恒大"的合并风潮。合并有可能带来更 多的市场。戴姆勒集团所答的算盘是与克 莱斯勒合并之后,可以互相截短补长,增 加市场占有率,因为克莱斯勒称霸北美地 区,瓜分了93%的市场,戴姆勒则在欧洲 称王,吃下六成以上的市场,且戴姆勒有 克莱斯勒欠缺的高级轿车,克莱斯勒则有 戴姆勒亟欲发展的小型车。双方眼见未来 广大的市场,一拍即合,成就了历史上最 大宗的汽车合并案。
两家企业之间的平滑融合 还存在其他障碍。戴姆勒 面临着调整自身的重任, 使自己从一家保守的德国 公司转变为一个面对多元 文化的大型跨国公司
民族性问题
文化20认04同
管理方式的转变
美国公司的一些设计人员 和管理者认为,合并就是 被德国公司接管了。因此 他们选择离开了公司而加 入了通用和福特
允许被兼并企业在很弱的控 制下继续经营对兼并企业而 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隐患, 尤其是当被兼并企业是一家 外国企业时情形更是如此
2、联盟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让两家企业明显感觉到21世纪汽车行 业的竞争压力, 这迫使他们不得不走上强强联合的道路
2、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面对汽车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 通过借助彼此的现有市场, 利用生产和销售领域的互补优势以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市场
3、降低生产成 通过两公司的合并来实现大规本模生产,创造规模效应。在采购、 营销、 技术协作以及零部件互换方面开展协作, 降低营销成本
技术(高固定成本)和生产能力过剩 是采用该战略的主要动因
2、合并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的国际视野
戴姆勒-克莱斯勒并购案的两家公司高层管理者(CEO)都有 丰富的国际知识和经验
罗伯特·伊顿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

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的战略联盟案例分析08级旅游管理本科5班12号高丹妹2010年4月7日,雷诺-日产联盟与德国戴姆勒集团官方对外宣布两家正式建立大战略联盟,两大汽车巨头将在一系列实质性的项目上进行广泛的战略合作,将以经验共享的形式寻求合作利益最大化的快速实现,而双方在资本运作上也以交叉持股的形式进行合作。

全球汽车业界两大巨头的战略结盟无疑是在尚处于经融危机阵痛中的车市投入了一枚重磅炸弹,强势挤入全球汽车行业前三位的汽车联盟,仅次于不久之前组合的大众铃木联盟和丰田集团,随着雷诺-日产和戴姆勒联盟的形成,全球汽车行业格局将很可能迎来一次大规模的重新洗牌。

戴姆勒—奔驰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战略联盟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及扩大国际市场的共同目标而制定的双边或多边的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协议,两公司合并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有以下3点:1、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让两家企业明显感觉到21世纪汽车行业的竞争压力,这迫使他们不得不走上强强联合的道路。

2、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是两大企业联合的另一重要原因。

面对汽车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通过借助彼此的现有市场,利用生产和销售领域的互补优势以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市场。

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通过两公司的合并来实现大规模生产,创造规模效应。

在采购、营销、技术协作以及零部件互换方面开展协作,降低营销成本、方便研究与技术开发、发展生产并促进销售,赚取更多的利润,提高竞争力。

而关于这次战略合作的内容,则主要在于5个方面,包括有在动力总成领域,商用车领域,零件采购领域以及奔驰S级mart和雷诺Twingo两款车型的平台合作。

双方的合作范围相当全面,形式上也采取了多种合作方式,包括股权互换,技术共享,共同研发等等,形式的多样性进一步降低了合作的风险,雷诺-日产与戴姆勒集团的战略联盟实力坚强,可谓看点多多,且让我们初步简析其前景到底如何。

受经融危机波及,无论是戴姆勒集团还是雷诺-日产联盟,近一两年的日子都不太好过,2008年戴姆勒集团收入959亿欧元,同比下降3.5%,净利润14亿欧元,下降65%,而到了2009年戴姆勒集团更是净亏损26.64亿欧元,同时营业收入也下降20%为789亿欧元;反观雷诺-日产联盟,其业绩更是惨不忍睹,2008年净利润直接下降79%,仅为5.71亿欧元,去年则更是爆亏30亿欧元,营业收入也随着同比下降10.8%,看来即使是曾经一手将徘徊在“死亡线”边缘的日产拉回正轨的“业界神人”卡洛斯戈恩,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车市也再难延续“神奇”,效仿当年拯救日产时的合作策略,在这个时候寻求一个坚强的臂膀共度难关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这一次戈恩的“最佳拍档”换成了来自德国的汽车巨头戴姆勒奔驰集团,而戴姆勒集团在并购克莱斯勒战略完败后,一直心有不甘,加之大形势的发展趋势,两者的全面合作可谓是一拍即合。

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战略联盟案例分析

战略联盟案例分析战略联盟是两个或多个组织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建立的合作关系。

这种联盟可以帮助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共享资源和知识,降低风险,以及创造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下面我们将对一家成功的战略联盟案例进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该模式的优势和利益。

该案例涉及到苹果公司和IBM公司之间的战略联盟。

这两家公司在2002年建立了合作关系,旨在为企业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综合解决方案。

苹果公司负责提供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而IBM公司则负责提供软件和企业级服务。

通过联合起来,这两家公司能够整合各自的优势,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首先,这个战略联盟使得苹果公司能够进入企业级市场。

在建立联盟之前,苹果主要在个人消费者市场中有影响力,而在企业级市场中并不占据优势。

通过与IBM合作,苹果得以利用IBM在企业级市场的知识和资源,从而迅速扩大其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

其次,这个战略联盟使得IBM能够利用苹果公司现有的用户基础和品牌价值。

苹果的产品在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IBM在软件和服务领域具有强大的实力。

通过与苹果合作,IBM可以将其软件和服务整合到苹果的设备和操作系统中,从而为苹果用户提供更多价值。

此外,这个战略联盟还加强了两家公司在创新方面的能力。

苹果和IBM都是在各自领域内的创新领导者。

通过共享资源和知识,这两家公司能够加快创新速度,推出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提高竞争力。

最后,这个战略联盟还有助于降低风险。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单独承担所有业务和风险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联盟合作,苹果和IBM能够共享风险,减少每个公司的单一风险。

综上所述,苹果和IBM之间的战略联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它不仅有助于两家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还能够共享资源和知识,降低风险,以及创造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战略联盟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模式,可以为公司带来许多利益和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一、战略联盟的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在这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迫于强大的竞争压力,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纷纷从对立竞争走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其中合作竞争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就是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作为企业组织关系中的制度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被誉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组织创新。

"自从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He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杰尔(R-NigeI)提出战略联盟的概念以来,战略联盟就成了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所谓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各自的某种战略目的,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网络式的联合体。

如美国的IBM、摩托罗拉及苹果公司之间的联盟,目的就是通过减少竞争和需求的不确定性来开发和普及P0。

er Pc芯片。

日本的索尼、松下、东芝等电器公司通过各种产品不同定位的协议与合作,各自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我国,1998年8月,新科、上广电、熊猫、广东万燕4家在上海宣布成寺DVD联合体。

2000年5月,中国最大的洗衣机生产企业小天鹅集团和中国最大的冰箱生产企业科龙集团宣布结盟。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战略联盟的数量激增,战略联盟已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战略之一,它可以使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共同分担风险、共享资源、获取知识、进入新市场。

战略联盟不仅包括股权合资企业,还包括生产、营销、分销、RInD的非股权协议。

战略联盟与合并或兼并是有区别的。

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说: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达成的既超出正常交易,可是又达不到合并程度的长期协议。

"并购意味着投人大量资金,全盘接受对方企业的全部各类资产,操作复杂、风险很大;而战略联盟却强调伙伴之间的全面相容性,它所重视的是相互之间某些经营资源的共同运用,对相容的要求是部分的、有选择的。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选择,组建不同类型的战略联盟,具有快速、灵活、经济等优势,因而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

二、成功案例分析1.案例讲述英国罗弗汽车公司与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的战略联盟。

罗弗公司最初是英国政府拥有的一家汽车厂,因多年亏损,英国政府不愿意再向其提供资助。

此时世界汽车市场经过几年的增长之后达到稳定状态,如果要想增加市场份额,就要有能力生产新车型。

罗弗公司曾寄望于Metr0车型,但由于质量不稳定没有达到目标销售量。

此后罗弗公司想在它的生产线中增加新品种以填补中低档细分市场中的空白,但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和时间,也无法实施这一计划。

世界汽车产业进入成熟期以后,被全球汽车生产巨头所控制。

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销售网的强大销售能力,再加上对新型车的准确判断,都成了通向成功之路的条件。

但罗弗公司恰恰缺少这些成功的因素,被美国政府视为英国工业的一只"瘸腿鸭"。

本田是一家成功的企业,但在世界汽车产业中,它仍被视为摩托车制造商。

尽管本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营业额增长了2倍,但仍未成为汽车世界中的巨人,它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仅占市场的1.2%,罗弗公司为3.1%,而大众汽车占到了15%,欧洲福特占了14%。

虽然本田已在美国站稳了脚跟,但在欧洲一直没有什么发展。

它们知道欧洲人对汽车的兴趣和偏好与美国人不同,但是不知道自己对差别的判断是否正确,同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发自己的欧洲车型。

正如本田的一位董事长所说,当时对欧洲的出口受到了限制,因此无法增加出口,欧洲的生产能力也严重过剩,无法在欧洲建厂。

本田公司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务实的态度,有足够的财力与罗弗公司合作。

罗弗公司认为未来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合作的伙伴。

因为本田的规模与罗弗公司相当,罗弗的产品质量是最大的问题,而本田恰好在产品质量上具有很高的声誉,本田还以先进的管理而著称,这正是罗弗公司所缺少的。

本田公司与罗弗公司的第一个许可证交易已于1979年12月签署,本田公司允许罗弗公司在伯明翰的长桥工厂中生产它的KD系列中的Triumph Aeelaim轿车,此车以本田的Accord 车为基础,填补了罗弗产品系列中的空白。

长桥工厂大约生产了13万辆Acclaim轿车,尽管该车是本田产品的翻版,但却成为英国十大畅销汽车之一。

罗弗公司的工厂中有大量的闲置生产能力,本田公司能出售多少,就能生产多少。

罗弗公司非常了解欧洲人的口味,因此有利于控制新车型的开发成本,把这个重要因素控制在两个公司财力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罗弗一本田联盟就是从非常有限的许可证交易开始的,随着伙伴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增进,联盟关系逐渐扩大到多方面的合作阶段,进而发展到双方相互交换20%的股权。

这充分表明了双方伙伴关系将会长期存在。

本田一罗弗的合作产品--"传奇"牌轿车为本田公司进入欧洲开辟了道路。

罗弗公司的汽车内部装置设计能力和对欧洲消费者口味的深入了解对这一产品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罗夫公司已经成为本田公司欧洲战略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这一点也许就是保证罗弗一本田联盟存在的主要条件。

针对联盟需要作出较大幅度调整适应的是罗弗一方,它们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它们花了很大努力才从日本人那里学到了管理大型企业的成功经验。

在文化差异上,它们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耐a来克服沟通的障碍,包括语言、文化、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它们知道,只有克服了这些障碍,两家公司的员工才能形成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并最终建立起朋友关系。

双方成立了联合设计小组共同开发设计新车型,双方的工厂都在为对方生产汽车,为了满足对方生产上的要求,也各自作如了必要的调整。

但双方的目标仍是不相同的:罗弗主要想在欧洲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而本田的目标仍然是全球市场,好在这两个目标并不冲突。

1984年罗弗200型汽车的问世标志着双方伙伴关系的第二个阶段的开始。

该车型总共生产了17.5万辆,是本田公司Ballade的姐妹车型。

罗弗200型汽车以日本车为基础,安装了罗弗公司生产的挡泥板、车轮、保险杆及内部装置。

罗弗200型汽车及Ballade都在长桥工厂生产,但装的是不同的牌子,此时的合作内容已经不仅仅是许可证交易了。

1985年,本田公司宣布将在斯维顿建立一家工厂。

英国媒介担心二罗弗一本田联盟套因此而衰落。

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本田公司计划开"鬻只生产发动机,随后生产罗弗车和本田车。

1986年,罗弗800车型和本田"传奇"问世,标志着双方的伙伴关尚系次又上了一个台阶。

这是双方联合开发生产的第一个车型,双方在197设计上的紧密合作极大地促进了两家公司之问的关系。

当时罗弗公司与本田公司签署了一项理解备忘录来规范和扩展双方的关系,其内容包括了一些双方关系的准则。

实际上,双方在共同工作中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远比任何法律文件更重要。

1989年,双方推出了罗弗200/400和它的姐妹车本田Concert0,使双方的关系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为这是双方共同开发、共同生产、共同享用零部件的产品。

1990年,罗弗公司以日本人接受的质量标准为本田套司生产了4万辆Concert0。

虽然现在罗弗公司被宝马公司兼并,但罗弗公司与本田公司的合作仍在进行,这正说明了战略联盟的力量所在。

2.战略联盟的动机就企业自身的内在需要来说,企业实行战略联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动因:⑴.开拓市扬本田是一家成功的企业,但在世界汽车产业中仍未成为汽车世界中的巨人,它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仅占市场的1.2%,而且不知道自己对差别的判断是否正确,同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发自己的欧洲车型。

正如本田的一位董事长所说,当时对欧洲的出口受到了限制,因此无法增加出口,欧洲的生产能力也严重过剩,无法在欧洲建厂。

所以与罗弗公司合作会开拓本田汽车欧洲市场。

⑵.获取技术随着技术创新及其推广速度的加快,企业在充分利用和改进原核心优势产品的同时,还必须拓展新的技术领域,而先进的技术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关键。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没有哪个企业能长期垄断一切技术。

并且,技术开发本身带有很大的风险性。

企业通过战略联盟,不仅可以避免风险,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而且还可以相互交流信息,相互传递技术,加快研究与开发的速度。

⑶.减少风险企业之间实现战略联盟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减少一方或双方的经营风险:同合作伙伴共同分担风险、产品组合多元化、更快进入市场和获取收益、减少投资成本等。

另外,如果企业进行跨国联盟,还可以减少政治风险。

当地公司可能有足够的影响力使合资企业免受当地政府的干预,或者合资企业本身就是政府产业政策的结果。

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政府认为合资企业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而支持它,从而使政治风险进一步降低。

政府喜欢合资企业,不喜欢独资企业的情况不仅发展中国家存在,像日本这种发达国家也存在。

⑷.实现规模经济企业实现战略联盟可以很好地将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加深分工,强化技术进步,使不同企业之问的资本、技术、人力、信息资源得以有效、灵活组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⑸.实行人才交流本田的规模与罗弗公司相当,罗弗的产品质量是最大的问题,而本田恰好在产品质量上具有很高的声誉,本田还以先进的管理而著称,这正是罗弗公司所缺少的。

他们从日本人那里学到了管理大型企业的成功经验。

3.战略联盟成功的原因信任,是战略联盟成功最关键的原因。

一个战略联盟的管理活力取决于合作伙伴如何看待对方,联盟伙伴的任何一方都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基本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关系,这种义务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管理条文或管理技巧所无法取代的。

根据一些高级经理人员的经验,若想建立牢固、坚实的合作基础,就必须重视三条简单而又重要的原则,即:第一,平等相待;第二,主管领导支持;第三,求同存异,避免对抗。

从案例中,本田公司和罗弗公司之间的信任,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失败的案例分析1.案例讲述对于目前已转危为安的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来说,2001年并购德国第三大银行德累斯顿银行事件最好演变成一场为了忘却的纪念。

并购之前,德国乃至全球金融保险业曾经一度为其高唱赞歌。

然而,在并购过程中,一向以严谨闻名的德国人仿佛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注重调查与研究,德累斯顿银行非但没有给安联带来经济利益,反而导致其严重亏损。

当时,混业经营已经成为金融寡头们的共同选择。

世界最大的保险业集团安联自然拒绝不了成为世界超级资产管理公司的巨大诱惑,何况是对于安联集团CEO舒尔特-诺勒、一个形象鲜明的强权者而言――他身高1米9,脸上有一道疤,对大型收购乐此不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