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鸡枞 人工驯化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鸡纵菌种植方法

鸡纵菌种植方法

鸡纵菌种植方法鸡纵菌是一种可以做为食用菌的真菌,其菌盖呈鸡冠状,因此得名。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鸡纵菌的种植方法。

1. 培养基制备:首先,准备培养基。

一般采用的鸡纵菌培养基是玉米粉、蛋白粉和木屑的混合物。

将这些成分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至浸湿,然后用纱布过滤掉杂质,将得到的液体培养基均匀地倒入培养容器中。

2. 发菌体制备:将新鲜的鸡纵菌子实体(鸡冠部分)剪下,放入无菌的培养容器内。

然后将容器密封,并置于暗处,温度保持在25-30摄氏度。

大约5-7天后,菌丝会在菌子实体中生长出来。

3. 传菌操作:将鸡纵菌的菌丝种植到培养基上。

取一小块菌丝,放在培养基的表面,利用无菌的铁针将其均匀地插入培养基中。

不同的种植容器可以选择不同的传菌方式,常见的有平板法、瓶内法和温泉法等。

4. 培养条件:将培养容器放置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鸡纵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22-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

光照对鸡纵菌的生长也有一定影响,一般采用24小时光照或12小时连续光照的方式。

同时,定期给培养基喷水以保持湿润。

5. 菌丝生长观察:在适当的条件下,鸡纵菌的菌丝会逐渐生长,形成白色细丝状物质。

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若观察到菌丝生长较好,则说明菌株质量好。

若发现菌丝生长缓慢或有其他异常情况,可以尝试调整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优化。

6. 菌床制备:准备好菌床材料,常用的有木屑、秸秆、稻壳等,视实际条件而定。

将材料堆放在一定的大小和高度上,然后用热蒸气进行消毒处理。

待材料的温度下降后,将经过培养的鸡纵菌菌丝均匀地撒在菌床表面。

7. 菌床管理:在菌床施菌后,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

保持菌床湿润是关键,可以用喷雾器进行喷水,每天保持一定的湿度。

菌床的温度也需要适当地调节,一般保持在25-30摄氏度之间。

8. 收获:鸡纵菌的生长周期为3-4个月,当鸡纵菌的菌盖形成完整的鸡冠状时,可以进行收获。

在菌盖完全展开之前进行收获可以获得更好的食用质量。

鸡枞菌人工种植

鸡枞菌人工种植

鸡枞菌人工种植
鸡枞菌又称鸡肉菌,伞把菇,是一种天然绿色的食用菌,野生的鸡枞菌非常的珍贵和稀有,被称为野生食用菌之王。

鸡枞菌的上面形如伞盖,茎直立,整个形状像没有撑开的雨伞,故称为伞把菇。

又因鸡枞菌菌丝细如鸡丝,内部纤维吃起来有鸡肉的鲜香味道,所以叫鸡枞菌。

鸡枞菌可以做菜,炖汤,不但美味,而且营养丰富,富含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等多种人体需要的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健脾胃,促食欲,为人体补充营养,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鸡枞菌一般是野生食用,人工可以种植鸡枞菌吗?这里就介绍一下人工种植鸡枞菌的方法。

鸡枞菌一般生长在阔叶林的草地里,它有着特殊的生长环境,鸡枞菌必须和一种白蚁巢在一起,然后散布在白蚁巢的附近,一簇一簇的群聚而生,形成共生的菌类。

因此,人工种植鸡枞菌必须营造和它共生的白蚁巢饲养白蚁。

养殖白蚁要开挖建池,为白蚁营造生存的地方。

白蚁巢有很多微生物种群,可以为鸡枞菌提供菌种。

鸡枞菌的育种需要阔叶树木碎屑掺植物的麸皮等物质进行培养菌丝。

菌丝长出后移植到白蚁生长的巢穴旁边,避光均匀分布用植物碎屑覆盖,保持地面微微湿润。

夏季天气温度高,树林草地上湿度也高,白蚁的巢上会长出小小的白球菌,这就是鸡枞菌的子实体。

同时,白蚁巢里的白蚁们也可以从鸡枞菌的子实体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以利于白蚁的生长和提高抗病的能力。

鸡枞菌又从白蚁巢周围的菌群获得营养物质促进了鸡枞菌的生长。

5月末到10月份是鸡枞菌生长的时期,菌盖未完全展开前就可以采收了。

1。

枞菌可以人工种植吗-如何保存

枞菌可以人工种植吗-如何保存

枞菌可以人工种植吗?如何保存通常可以人工种植枞菌,在栽培前先在地势开阔的地方搭建养殖大棚,并用肥沃疏松的土壤(偏酸性)作为基土,土壤中需要有白蚁群,而且在四周需要挖好排水沟方便排水,随后把麸皮、石膏、白糖、木屑等物质做成培养基,灭菌之后再混入菌种并装入塑料袋中培养菌丝,当菌丝成熟后就可转移在大棚中并定期干净的水。

一、枞菌可以人工种植吗1、能人工种植枞菌吗一般能够人工种植枞菌,枞菌又被叫做红汁乳菇,是一种野生珍贵食用菌。

2、人工种植的方法(1)栽培时间:一般宜在9-10月栽种枞菌,因为此时的温度比较适宜,适合枞菌的生长,不宜在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栽培枞菌,比如春末夏初,因为温度高的环境不利于枞菌的生长。

(2)搭建养殖大棚:培养菌丝前先在地势开阔的地方搭建养殖大棚,并用偏酸性土壤作为基土,要求土壤肥沃疏松,而且还要往土壤中放入白蚁群。

为了避免在雨季出现积水的情况,还需要在四周挖好排水沟。

(3)栽培菌丝:先准备麸皮、石膏、白糖、木屑等物质并将它们做成培养基,随后再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完毕后再往培养基中混入菌种,然后再装入塑料袋中进行培养。

(4)日常管理:当菌丝生长成熟后,再将其转移在大棚中进行养殖,在养殖期间需要定期喷洒干净无污染的清水,保持湿润,确保枞菌可以正常的生长。

二、如何保存枞菌1、保存方法(1)将新鲜的枞菌用保鲜膜包起来并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中,一般能够保存10-15天,但保存时间越久,枞菌的味道也会稍微变差一些,因此还是需要尽快食用。

(2)为了延长枞菌的保存时间,也可以将枞菌风干以后再保存,随后把风干之后的枞菌保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2、食用方法(1)准备枞菌和瘦肉各250g,以及适量的姜、蒜、辣椒、花椒、肥肉。

(2)洗净枞菌并掰开备用,洗净瘦肉并切片备用,姜切片,蒜切开,辣椒切成长条状。

(3)随后放入肥肉和姜片,炒出油后再放入瘦肉,接着放入适量的花椒、盐、酱油、辣椒。

(4)翻炒均匀后再放入枞菌并加入适量的水一起煮。

简述蘑菇驯化栽培过程

简述蘑菇驯化栽培过程

简述蘑菇驯化栽培过程
蘑菇驯化栽培是一种将野生蘑菇驯化为家畜饲料的方法。

以下是蘑菇驯化栽培的过程:
1. 采集野生蘑菇:在野生蘑菇生长的地方采集野生蘑菇,确保采集的是无毒性、无病菌的蘑菇。

2. 清洗蘑菇:将野生蘑菇放入清水中,用手轻轻搅拌,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 去除蒂部:将野生蘑菇的蒂部去除,因为蒂部含有毒素,需要去除。

4. 切片:将蘑菇切成薄片或小块,以便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5. 干燥:将蘑菇切成薄片后,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数小时至数小时。

6. 烹制:将晾干的蘑菇放入热锅中,用中火煸炒几分钟,直到蘑菇变软、变焦。

7. 调味:将煸炒好的蘑菇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盐和胡椒粉等调味料,搅拌均匀。

8. 储存:将烹制好的蘑菇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储存在冰箱中,可以保存数天至一周。

9. 喂养家畜:将蘑菇调味后,喂养家畜,尤其是马、驴、羊等温顺的动物,家畜能够快速吸收蘑菇的营养成分。

蘑菇驯化栽培是一种将野生蘑菇转化为家畜饲料的有效方法,能够提高蘑菇的利用率和家畜的饲料质量。

鸡枞菌的功效与作用-鸡枞菌的种植技术

鸡枞菌的功效与作用-鸡枞菌的种植技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鸡枞菌的功效与作用-鸡枞菌的种植技术导语:鸡枞菌与大白蚁共生的鸡枞菌是人们的珍希佳肴,是饲养大白蚁的一项重要收入。

每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鸡枞菌的生长期,可经常采摘侧枝较大鸡枞菌与大白蚁共生的鸡枞菌是人们的珍希佳肴,是饲养大白蚁的一项重要收入。

每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鸡枞菌的生长期,可经常采摘侧枝较大的鸡枞菌。

当菌盖破膜开伞达八成、未展平,盖面有鳞裂但盖边未出现撕裂时,即及时采收。

鸡枞菌的功效与作用-鸡枞菌的种植技术鸡枞菌的简介鸡枞菌,现有多种写法:鸡枞菌、鸡纵菌、鸡棕、鸡棕菌、三八菇(遵义)、三大菇(川南)等。

又称伞把菇(云南、贵州、四川)、枞杠菌(川东北)、鸡肉丝菇(台湾、福建)、豆鸡菇、白蚁菰、白蚁散黄鸡枞(福建、广东),粤北地区也叫夏至菇或夏至菌,在攀枝花俗称为三堂菌。

还因发育程度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在出售鸡枞菌的市场上,还有许多有趣的叫法。

当地人把菌盖呈白色的叫白皮鸡枞,黄色的叫黄皮鸡枞或反毛鸡枞,带黑色的叫青鸡枞,灰色的称黄草鸡枞?,菌韬开裂、露出白色菌肉的称花皮鸡枞。

鸡枞菌是丛生性菌类,数朵相连着,谓之窝鸡枞,偶尔散生者为散鸡枞。

有时数十朵至数百朵相连,又名火把鸡枞或斗篷鸡枞。

其中,质量最好的是蒜头鸡枞,次为开鸡枞,再次为火把鸡枞。

四大名菌之一,在食用野生菌中为珍品。

鸡枞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

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

鸡枞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天山野生蘑菇人工驯化育种及其栽培方法

天山野生蘑菇人工驯化育种及其栽培方法

天山野生蘑菇人工驯化育种及其栽培方法新疆沿天山北坡带的广大森林和草原上,生长着一种野生蘑菇,它不但个大、肉厚,具有一种浓郁的独特香味,味道十分鲜美,而且还富有多种维生素和营养成分,具有抗癌、降血压,降血糖等医疗作用。

但由于其产量极少,形不成商品,故长期以来,不为外界所知。

近年来,随着草场的退化及人为的滥采乱挖,使得这一珍稀的资源濒临灭绝的边缘。

针对这一情况,哈密农业学校自2003年春组织教学和科研人员开展了天山野生蘑菇的人工驯化育种和栽培的研究,申请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获准立项。

天山野生蘑菇人工驯化栽培菌种,是蘑菇属(Agaricus)蘑菇种(Agarieus campestris)的一个新菌株,是采集新疆天山北坡野生蘑菇标本,采用组织分离,经驯化、提纯而成。

1 菌学特征1.1子实体单生或群生,形状为伞状,伞盖为圆形,直径一般5cm~10cm,最大可达25cm。

伞盖表面为白色,光滑、肉厚,菌褶开伞后全黑,菌柄粗壮,呈圆柱形,子实体有浓郁的独特香味。

1.2在母种培养基上菌丝呈银白色,粗壮有力且菌被少,在20%~25%温度下培养25~30天长满试管。

1.3该菌种属草腐菌,喜欢粪草培养基,菌丝一般适宜在偏碱性培养基上生长;PH值一般调至7.5~7.8。

1.4菌丝存活温度为40%~35%,菌丝生长最佳温度为22%;子实体能在5%~30%的温度下生长,其最佳生长温度为16%。

该菌种已于2004年12月1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204101。

2驯化方法2.1 为了得到抗逆性及抗杂菌性强且遗传性状较稳定的菌种,在对菌种驯化时应将其放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特别是放在恶劣的条件下做出菇试验,以此作为母种筛选的依据。

2.2为了提高母种菌丝成活率,使菌丝萌发快,长势旺,母种培养基采用常规PDA培养基中加入了作为母种标本子实体的挤压浸出液。

2.3为了提高原种和栽培种菌丝萌发成活率,使菌丝萌发快,长势旺,原种和栽培种采用在常规粪草培养基中加入母种标本菌株根部土壤水煮液作培养基,且该根部土壤水煮液的PH值应同培养基的PH值相同。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06
鸡枞菌应用与市场前景
鸡枞菌的应用价值
营养价值
鸡枞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对改善人体健康状况有积极作用。
美食价值
鸡枞菌口感鲜美,独特的香味使其成为餐桌上的 一道美味佳肴。
药用价值
鸡枞菌具有清热解毒、益胃消食、滋阴养血等药 用功效,可治疗许多疾病。
鸡枞菌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
使用物理方法防治病虫 害,如高温灭菌、紫外 线消毒、静电除尘等。 同时,可设置防虫网、 诱杀灯等设施进行害虫 防治。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药物 进行鸡枞菌病虫害防治 ,但需要注意使用量和 残留量的控制,避免对 人类和环境造成负面影 响。
05
鸡枞菌采收与加工
鸡枞菌的采收
01
季节选择
鸡枞菌的采收季节通常为夏秋两季,具体时间根据地区和气候条件而
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 广的优良品种,严格消 毒处理,避免菌种带病 。
加强栽培管理
使用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
合理安排栽培季节,避 免高温高湿环境,保持 室内通风良好,控制培 养基质的湿度和pH值, 及时清除残留物和污染 物。
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鸡 枞菌病虫害,如使用发 酵床栽培方式,增加有 益微生物的繁殖数量,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鸡枞菌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食品和 保健品中。
02
鸡枞菌的生物学特性
鸡枞菌的形态特征
1 2
鸡枞菌的菌盖
鸡枞菌的菌盖呈半圆形或伞形,表面灰褐色或 褐色,具有辐射状棱纹。
鸡枞菌的菌柄
菌柄圆柱形,有时稍扁,白色或浅褐色,表面 有细纹。
3
鸡枞菌的菌丝
鸡枞菌的菌丝呈白色,有分枝和隔膜,常交织 成团。

鸡枞菌栽培技术

鸡枞菌栽培技术

鸡枞菌栽培技术鸡枞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富含人体所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食用菌,被誉为“菌中之王”。

鸡枞菌的生长适温范围在15~25℃之间,适宜在温度较低、湿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因此其栽培技术相对较为特殊。

下面将介绍一些鸡枞菌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选择菌种鸡枞菌的菌种选择是栽培成功的关键。

优质的菌种应具有以下特点:菌丝生长迅速,菌丝色泽白净,无杂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在选择时,应选择具有良好品种特性的菌种。

二、基质配方鸡枞菌的基质选用要注意适度,一般以玉米秸秆、麦秸秆、蘑菇渣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麸皮、麦麸、豆粕、棉籽粕等作为调节剂,使基质中的碳氮比适中。

同时,为了提高基质的通气性,还应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石膏等材料。

三、消毒鸡枞菌的基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其中的杂菌和病菌。

消毒方法有热水消毒、蒸汽消毒、化学消毒等。

其中,热水消毒和蒸汽消毒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消毒时间一般为2~3小时。

四、接种接种是鸡枞菌栽培的重要环节。

在接种前,应将菌种培养至生长旺盛期,然后将其接入基质中。

接种量的多少应根据基质的大小和种植密度来确定,一般为2%~5%。

五、培养条件鸡枞菌的生长适温范围在15~25℃之间,适宜在温度较低、湿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

培养过程中应保持基质的湿度,通风透气,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喷雾和加水,保持基质的湿度。

六、采收鸡枞菌的采收时间一般在菌盖完全展开后,但还未出现菌褶的时候。

采收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菌体。

同时,应注意将采摘下来的菌体放置在阴凉通风处,以免菌体过度老化。

七、质量控制鸡枞菌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其品质的重要手段。

质量控制包括菌种的选择、基质的配方、消毒、接种、培养条件等多个方面。

在培养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基质的湿度和通气状态,及时进行调整。

同时,还应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以保证鸡枞菌的质量。

总之,鸡枞菌的栽培技术需要注意多个方面,包括菌种选择、基质配方、消毒、接种、培养条件、采收和质量控制等。

野生菌驯化的方法

野生菌驯化的方法

野生菌驯化的方法
野生菌人工驯化栽培的步骤如下:
1、要分离出菌种,采取组织分离的方法进行,培养用普通培养基。

分离后进行培养,培养温度25℃左右,从而获得一级种。

2、要制备好二级种和三级种,原料可用麦粒、棉籽壳和木屑等,根据当地情况选择。

有了菌种就可以人工驯化栽培了。

3、在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过程中,要模仿出菇时的生态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和湿度条件进行栽培。

本项工作有一定难度,要有思想准备。

(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 1 -。

鸡枞的人工栽培初探

鸡枞的人工栽培初探

人工培养鸡枞菌鸡枞菌又叫伞把菇、三大菇、鸡枞、鸡丝菇、三坛菌。

鸡枞属于担子菌刚伞菌目,侧耳科,鸡枞菌属。

全世界约有25种,我国就有是十五种,组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几省的山区。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医疗价值。

营养价值:鸡枞菌内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钙、镁、磷、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鸡棕中有多种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含量多达16种,含磷量高是鸡枞的一大特点。

做菜味道鲜美,能令人食欲大增,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它营养丰富,对人体有非常好的滋补作用。

是体弱、病后和老年人的佳肴。

为古今中外颇为赞美的名贵食用菌。

食疗作用:鸡枞菌性平味甘,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

经现代医学证明,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肠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养血、润燥、清神,治痔、健脾胃等功效。

并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并对降低血糖有明显效果。

闻之菌香浓郁,食之味道鲜美,还具有益味清神、清目利肺、功益肠胃、助消化等功效。

适用于脾虚纳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虚劳怔忡、痔疮出血等。

可治疗肝炎、心悸肾虚、头昏等症,有很好的食补效果。

减肥: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值,是天然的减肥食品。

鸡枞多长于微带酸性的土壤中;山野中的白蚂蚁窝上,是鸡枞生长的最佳环境。

但是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找到鸡枞与蚂蚁窝的具体关系。

这就给我们人工培养鸡枞带来最为严重的阻碍。

民间为了来年能在收获鸡枞,在采收菌丝体时不破坏它的窝,这样来年就可以在收获鸡枞。

人们希望实现这种珍惜野生食用菌的人工驯化栽培,但是有由于鸡枞菌只能生长在白蚁上,它与白蚁巢之间的关系复杂,生理生化特性尚未真正彻底弄清楚。

而且从国外文献中关于鸡枞菌的研究报告尚少。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呢!比如说从研究鸡枞菌子与白蚁窝之间的关系转向怎样形成白蚁窝,然后直接在白蚁窝上接种鸡枞菌子么!俗话说:种鸡枞的,是白蚂蚁,蚂蚁要吃菌丝体,鸡枞要靠蚂蚁的分泌物生长。

有人尝试把蚂蚁的巢穴搬到自己的菜地里,然而菜地里也长不出鸡枞。

鸡枞菌栽培方法与培养出菇

鸡枞菌栽培方法与培养出菇

种植鸡枞菌的技术_如何种植鸡枞菌鸡枞菌又称伞把菇鸡肉丝菇豆鸡菇、白蚁菰、白蚁伞、黄鸡㙡,在攀枝花俗称为三堂菌。

四大名菌之一。

如何种植鸡枞菌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鸡枞菌的培育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鸡枞菌的培育方式鸡枞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

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

鸡枞菌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

鸡枞菌仅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出产。

众所周知,云南因其山川地地貌特殊及所在经、纬度地理关系,被誉为植物王国,菌类就是这植物王国中的特殊一簇,鸡㙡是菌簇中的上品,因其内部纤维结构、色泽状似鸡肉、加之食用时又有鸡肉的特殊香味,故得名鸡㙡。

在贵州遵义等地区也生长,当地人给予的名字叫做“三八姑”,据说它的来历是只要你找到一把,附近就还有二把。

听老人说摘它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不然会吓走,而且要在雨过天晴后才能生长出来。

鸡枞菌的生存环境鸡㙡菌常见于针阔叶林中地上、荒地上和乱坟堆、包谷地中,基柄与白蚁(Odontotermessp.)巢相连,散生至群生。

夏季高温高湿,白蚁窝上先长出小白球菌,之后形成鸡㙡子实体。

1.鸡㙡菌与白蚁营共生生活。

在自然条件下鸡㙡菌与白蚁营共生生活,与之共生的白蚁是大白蚁亚科的某些种,比较常见的土栖白蚁有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formosanus)、云南土白蚁(O.yunnanesis)、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barneyi)等。

(1)白蚁在建巢中为鸡㙡菌传播菌种。

(2)白蚁又从鸡枞菌的小白球获得各种营养和抗病物质。

(3)鸡㙡菌又从白蚁巢菌圃及周围环境获得营养源。

2.蚁巢是白蚁与鸡㙡菌共生理想的生态环境。

蚁巢多建于地下20~100厘米处,体积从0.1~1.0立方米不等,有中央大巢和分散的卫星巢,之间有蚁道相互连接。

鸡枞菌培育方法

鸡枞菌培育方法

鸡枞菌培育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鸡枞菌的培育方法,这可真是个有趣又有点挑战性的事儿呢!你想想看,鸡枞菌那可是美味得让人垂涎欲滴啊!要培育它,咱得先了解它的脾气习性不是?鸡枞菌就像个有点娇气的小孩子,得精心照顾着。

首先呢,得给它找个合适的“家”。

这个地方要温暖湿润,就像春天的早晨那样舒服。

土壤呢,得是那种肥沃松软的,就像刚做好的蛋糕一样。

你说要是把它放在又干又硬的土地上,它能乐意长吗?然后啊,菌种可不能马虎。

就像盖房子得有好的砖头一样,好的菌种就是成功的关键呀!得找那种纯正的、健康的菌种,这可不能随便将就。

种下去之后,可别以为就万事大吉了哦!得时刻关注着它。

就跟照顾自己的宝贝似的,时不时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呀。

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会把它淹了,少了它会口渴呀!这浇水啊,就跟给花浇水似的,得恰到好处。

还有啊,温度也很重要呢!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你说要是大冬天把它冻坏了咋整?大夏天热得它受不了了又咋整?得给它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鸡枞菌生长的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麻烦,比如有虫子来捣乱。

这时候咱就得像个勇敢的卫士一样,把这些小坏蛋给赶跑,可不能让它们伤害了咱们的宝贝鸡枞菌呀!你说这培育鸡枞菌是不是跟养孩子有点像呀?得细心、耐心,还得有爱心。

等啊等,盼啊盼,终于有一天,你会看到那一朵朵可爱的鸡枞菌冒出来了,哇,那心情,就跟中了大奖一样开心!咱培育鸡枞菌,不就是为了能尝到那一口鲜美的味道嘛!当你亲手摘下自己培育出来的鸡枞菌,做成一道美味的菜肴,那感觉,简直了!你能想象到那有多满足吗?那可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呀!所以啊,朋友们,别害怕困难,大胆去尝试培育鸡枞菌吧!虽然过程可能会有点辛苦,但当你收获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都值了!相信我,你一定能行的!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黑皮鸡枞菌怎样栽培,如何配制栽培基质

黑皮鸡枞菌怎样栽培,如何配制栽培基质

黑皮鸡枞菌怎样栽培,如何配制栽培基质
鸡枞菌是食用菌中的珍品,味美鲜香、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本期的节目当中,主角黑皮鸡枞菌,更是鸡枞菌中品质最好的。

黑皮鸡枞菌,虽然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由于黑皮鸡枞菌的生长条件十分地苛刻,野生资源少,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所以,食用菌的专家们开始驯化、人工栽培黑皮鸡枞菌。

黑皮鸡枞菌只生长在有白蚁巢穴的地方,生长条件也很严格。

那么在人工栽培时,应该怎样配制栽培基质呢?栽培过程中,又该怎样控制好它们生长的温湿度、通风、光照条件呢?本期[CCTV 视频农广天地]黑皮鸡枞菌栽培技术,就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山东省金乡县的一家黑皮鸡枞菌栽培基地,去看一看如何人工栽培黑皮鸡枞菌。

鸡纵菌是真菌科植物的一种,它的菌柄为纺棰形,多在夏天和秋天时群生出现,而且鸡纵菌的肉质细嫩,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下面我们看一下鸡枞菌栽培技术之人工种植的技巧。

1、土质:鸡纵菌是一种野生菌种,常见于针阔叶林中地上和包谷地中,鸡枞菌的生长与野外生存的白蚁有很重要的关系,如果没有白蚁鸡枞菌也就不会生长,鸡枞菌栽培技术厂家建议大家种植鸡纵菌时在山间选择有白蚁的地方取土,也会有利于鸡纵菌生长的天然成分。

2、气候:大家应该知道,人工种植鸡纵菌气候特别重要,它适合在二十五度左右的环境中生长,另外种植环境的湿度也很重要,如果环境湿
度太高,那么种出的鸡纵菌就会水分过大,而如果湿度过低就会生长出的鸡纵菌就会特别干,因此种植户要注意湿度的调节。

种植鸡枞菌的技术_如何种植鸡枞菌

种植鸡枞菌的技术_如何种植鸡枞菌

种植鸡枞菌的技术_如何种植鸡枞菌鸡枞菌又称伞把菇鸡肉丝菇豆鸡菇、白蚁菰、白蚁伞、黄鸡㙡,在攀枝花俗称为三堂菌。

四大名菌之一。

如何种植鸡枞菌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鸡枞菌的培育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鸡枞菌的培育方式鸡枞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

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

鸡枞菌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

鸡枞菌仅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出产。

众所周知,云南因其山川地地貌特殊及所在经、纬度地理关系,被誉为植物王国,菌类就是这植物王国中的特殊一簇,鸡㙡是菌簇中的上品,因其内部纤维结构、色泽状似鸡肉、加之食用时又有鸡肉的特殊香味,故得名鸡㙡。

在贵州遵义等地区也生长,当地人给予的名字叫做“三八姑”,据说它的来历是只要你找到一把,附近就还有二把。

听老人说摘它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不然会吓走,而且要在雨过天晴后才能生长出来。

鸡枞菌的生存环境鸡㙡菌常见于针阔叶林中地上、荒地上和乱坟堆、包谷地中,基柄与白蚁(Odontotermessp.)巢相连,散生至群生。

夏季高温高湿,白蚁窝上先长出小白球菌,之后形成鸡㙡子实体。

1.鸡㙡菌与白蚁营共生生活。

在自然条件下鸡㙡菌与白蚁营共生生活,与之共生的白蚁是大白蚁亚科的某些种,比较常见的土栖白蚁有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formosanus)、云南土白蚁(O.yunnanesis)、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barneyi)等。

(1)白蚁在建巢中为鸡㙡菌传播菌种。

(2)白蚁又从鸡枞菌的小白球获得各种营养和抗病物质。

(3)鸡㙡菌又从白蚁巢菌圃及周围环境获得营养源。

2.蚁巢是白蚁与鸡㙡菌共生理想的生态环境。

蚁巢多建于地下20~100厘米处,体积从0.1~1.0立方米不等,有中央大巢和分散的卫星巢,之间有蚁道相互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生菌鸡枞人工驯化栽培技术
鸡枞又名鸡肉丝菇、伞把菇、豆鸡菇,日本人称姬白蚁菌,是著名珍稀的野生食用菌。

菇肉幼嫩,香味浓郁,清甜爽口,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誉为“菌中之冠”。

鸡土从是与白蚁共生的特殊真菌,凡是长有鸡土从的地方,地下均有白蚁窝巢,因此成为人工栽培难度较大的开发性品种。

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通过反复试验,在无白蚁巢的条件下培养,菌丝也能生长,并顺利出菇。

具体做法:
1、母种分离:母种培养基配方:马玲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蚁巢20克,清水1000毫升。

按常规制成试管斜面培养基。

菌种可从野生鸡土从子实体中,在无菌条件下切取茹盖一小块组织,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

在20-24℃下培养,通过提纯培养成母种;然后再扩繁原种和栽培种。

2、栽培季节:野生鸡土从出菇于秋季,为此栽培季节应以9月份作为界限,倒计时60天左右,即6月开始制袋接种,7-8月养菌,到秋季9-10月出菇。

3、培养基配制:适用鸡土从生长的配方为杂木屑75%,麦麸20%、石膏粉1%、蔗糖1%、白蚁巢土3%。

料与水1:1.1,配料后焖2小时,含水量控制65%。

栽培袋选用17×35厘米或15×35厘米,料要装实,无棉体袋盖,按常规灭菌。

4、接种养菌:待料温降至25℃时,接入鸡土从菌种。

然后置于20-25℃室内,避光培养,一般40-60天菌丝可长满袋。

5、覆土出菇;栽培地选南北朝向,土壤肥沃偏酸性的山坡林地或房前屋后,开畦宽80-100厘米,形成凹陷式;然后将菌袋搬进菇棚内,脱去袋膜,排放
畦床上,间距2-3厘米间隙覆土填实;菌筒表面覆土8-10厘米,喷水保持湿润;畦上架起拱棚遮荫,温度控制在25-30℃,空气相对湿度85-95%,菇棚内散射光照,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经过30-40的培养,原基形成菇蕾破土而出,生长成菇。

当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开裂时,即可采收。

鸡土从人工栽培目前尚处于开发性阶段,技术有待研究完善,希望食用菌爱好者因地制宜深入试验研究,从实践中找到稳产捷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