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学理论复习重点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专升本知识点汇总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专升本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428185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6.png)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专升本知识点汇总1.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点-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内涵-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教育的性质、功能与任务-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教育内容与学习评价-教育的手段与方法-教育规律与教育方法的关系-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2.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学习的基本过程与心理活动-学习的条件与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与学习技巧-学习困难与帮助-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青少年发展的特点与问题-成人发展的特点与问题3.教育统计与测量知识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统计与数据处理-教育统计的方法与技巧-数据图表与统计分析4.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内涵-教育需求与供给-教育成本与效益-教育投入与产出-教育资源配置与优化-教育财政与预算5.教育管理学知识点-教育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管理与教育目标管理-教育管理决策与管理过程-教育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教育法规与教育管理制度-学校管理与领导6.教育法律与伦理知识点-教育法的基本概念与体系-教育法规与教育法律关系-学校教育法律问题-教育机构法律问题-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伦理与教育行为规范以上是成人高考教育理论专升本的一些主要的知识点,要了解这些知识点就需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律与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应的方法。
同时,还需要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的提高。
为了成功通过成人高考教育理论专升本考试,建议考生们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挑选好相应的教材和辅导材料,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与分析。
在考前要进行重点知识的总结与梳理,并进行模拟题的练习,掌握应试技巧。
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复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习惯。
足够的准备和积极的心态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知识点
![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e0c2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b.png)
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知识点教育理论是专升本考试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教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涵盖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教育的定义和特点:教育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途径,对个体进行意识形态、道德、科学文化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教育的特点包括目的性、系统性、规程性、行为性和社会性等。
2.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基本原理包括个别差异原理、阶段性原理、因材施教原理、激励原理等。
个别差异原理指的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教育需要针对个别差异进行教学;阶段性原理指的是教育应该根据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原理强调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来制定教学计划;激励原理指的是教育应该通过适当的激励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丰富人文素养、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公民。
教育的目标分为多个层次,包括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繁荣和进步等方面。
4.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等多种形式。
其中,讲授法是最常见的教育方法,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讨论法重视引导学生的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法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获得知识和经验;研究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和调查。
5.教育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动态的过程,包括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设计和实施以及教育评价的进行。
教育过程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6.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7.教育的理论流派:教育理论有多种流派和观点,主要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交往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行为主义强调学习是一种外部条件刺激与响应的连续过程;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思维过程;社会交往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交活动,通过和他人的互动来实现;人本主义重视个体的自主和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后现代主义批判传统教育的权威性和规范性,提倡多元化和个体化的教育。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汇总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fec366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7.png)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汇总的规律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而政治经济体制也需要教育的支持和促进。
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等都受到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同时,教育也对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也是教育目的的依据之一。
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等都应当以人的自身发展为出发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目标。
3、教育与实践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实践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要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实践也需要教育的指导和支持,以提高实践的质量和效益。
4、教育与科学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科学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要以科学为基础,注重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科学也需要教育的推广和普及,以促进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包括影响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等方面。
同时,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有反作用,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影响社会舆论和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但是,教育并不具有决定作用。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人的发展对教育也有制约作用,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的起源有两种错误的理论,以法XXX为代表的教育生物起源论和以美国孟禄为代表的教育心理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更为正确。
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三个阶段,其中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现代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在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 成考核心考点笔记 成考 成考重点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 成考核心考点笔记 成考 成考重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b97fff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5.png)
教育学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概况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第二章教育的本质、功能和基本规律第一节教育本质和功能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意义第二节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第四章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制度的概述第二节我国现代化学制的沿革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第二节学生第三节师生关系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第二节课程的要素、内容和类型第三节课程改革第七章教学理论与实践第一节教学概述第二节教学过程第三节教学原则第四节教学方法第五节教学手段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第七节教学模式第八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第九节教学评价与改革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第一节德育的概述第二节德育的内容第三节德育过程第四节德育原则第五节德育的途径和方法第九章班主任工作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意义和班主任素质要求第二节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和内容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的方法第十章课外校外教育第一节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第三节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第四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一章心理学概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第四节心理活动的脑神经生理机制第二章感觉和知觉第一节感觉第二节知觉第三节观察第四节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第三章注意第一节注意概述第二节注意的种类第三节注意的品质第四节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第四章记忆第一节记忆的概述第二节记忆系统第三节遗忘第四节复习第五节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第五章思维和想象第一节思维概述第二节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第三节问题解决第四节创造性思维第五节良好思维品质及培养第六节想象第六章情绪与意志第一节情绪概述第二节压力与应对方式第三节情绪的调控与应用第四节意志概述第五节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第六节意志品质及其培养第七章需要与动机第一节需要与动机概述第二节动机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激发第八章技能第一节技能的概述第二节动作技能的形成第三节智力技能的形成第九章能力第一节能力概述第二节智力理论和智力测测验第三节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第四节能力发展和能力的个别差异第十章人格第一节人格概述第二节气质与性格第三节人格理论第四节人格测验第十一章社会态度与行为第一节社会态度第二节态度的理论第三节印象形成及其效应第四节人际关系第五节群体心理第六节社会影响第十二章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第一节心理健康第二节心理咨询第三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全书基本内容框架2012年专科起点转升本科《教育理论》共二十二章分为两部分:教育学部分和心理学部分总要求教育学部分1、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把握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问题。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点归纳汇总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点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f2de12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3.png)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章绪论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2、唐朝韩愈的《师说》,较系统地论述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外教育史上一篇出色的教师专论。
3、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守仁的《传习录》、无名氏的《大学》等著作中都有许多丰富的、深刻的教育思想。
4、300多年后,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问世。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的学者是:培根2、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曾经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学者是:夸美纽斯3、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的学者是:洛克4、杜威: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四、教育学发展中形成的理论派别1、实验教育学2、专升本《教育理论》2、文化教育学3、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4、批判教育学五、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是:范例方式教学理论六、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一、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朱熹2、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观点是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4、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及我国的教育学家二、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应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中既要注意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又要考虑可变性,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三、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和继承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活化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5、教育具有批判和引导文化的作用四、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点梳理
![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6a63ee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b.png)
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点梳理《教育理论》是专升本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涉及到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教育政策等内容。
下面是《教育理论》知识点的梳理。
一、教育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1.教育学的定义及特点。
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3.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育思想与学派1.教育思想的概念。
2.中外教育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
3.学派的概念及主要特点。
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目标的概念及分类。
2.教育内容的选择。
3.教育方法的原则。
4.教育评价的方法和途径。
四、发展性教育理论1.发展性教育的基本概念。
2.动态发展观的理论起源和主要内容。
3.发展性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五、社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3.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4.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5.教育心理学的评价方法。
六、教育管理理论1.教育管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管理要素。
3.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七、教育法学1.教育法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2.教育法学的法律制度及其操作。
3.教育法学与教育的关系。
八、教育学专业基本知识1.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发展。
2.教育学基本概念的关系和区别。
3.教育学专业的目标和培养要求。
以上是《教育理论》知识点的梳理,详细的解析可能会超过1200字,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内容,请补充指定要求。
2018级成考专升本教育学专业12月份考试资料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
![2018级成考专升本教育学专业12月份考试资料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64bdbe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6.png)
2018级成考专升本教育学专业12月份考试资料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一)一、简答题1.学校管理中法律方法有什么作用?2.教代会有哪些权利?3.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哪些?4.如何正确理解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5.中小学教育科研应遵循什么原则?二、论述题1.试述学校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
2.如何实现依法治校?3.怎样贯彻以激励为主的原则?《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一)答案一、简答题1.学校管理中法律方法有什么作用?(1)保证学校管理秩序(2)加强学校管理系统的稳定性(3)有效地调节学校内部各种关系(4)促进学校管理系统的发展2.教代会有哪些权利?(1)建议权。
指教代会有权就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向学校管理者提出建议和意见。
(2)审议权。
指教代会有权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有权讨论审议学校发展规划、规章制度以及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方案。
(3)监督权。
教代会有权监督学校工作,有权监督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和工作作风。
(4)评议权。
教代会有权监督评议学校管理者的下作,学校管理者应定期向教代会述职。
3.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哪些?(1)体验式社会实践活动(2)社区服务式社会实践活动(3)基地式社会实践活动(4)临时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4.如何正确理解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新时期教育方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表明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教育的服务方向;“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指明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途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提出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共同的培养目标。
5.中小学教育科研应遵循什么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的原则(3)要着重研究现实问题的原则(4)要贯彻“双百方针”的原则(5)要开展教育实验的原则(6)要敢于创新、体现中国特色的原则二、论述题1.试述学校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
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梳理
![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43354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8.png)
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梳理O1绪论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2、唐朝韩愈的《师说》,较系统地论述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外教育史上一篇出色的教师专论。
3、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守仁的《传习录》、无名氏的《大学》等著作中都有许多丰富的、深刻的教育思想。
4、300多年后,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一一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问世。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1、英国哲学家培根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曾经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学者是:夸美纽斯,他在总结自己丰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写出了《大教学论》(1632)。
一般认为,《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他的最主要观点是: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大自然是如何运转的,教育就应该怎样去做。
3、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的学者是:洛克。
4、杜威: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他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四、教育学发展中形成的理论派别1、实验教育学2、文化教育学3、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4、批判教育学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1、苏联赞科夫于1975年出版了作为实践总结性成果的《教学与发展》专著。
2、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也受到世界的关注。
他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精神的见解。
他的论著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他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儿童》等著作已在我国翻译出版。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复习重点二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复习重点二](https://img.taocdn.com/s3/m/6c16108ff121dd36a32d8266.png)
2018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複習重點教師與學生要求:1、了解教師の作用。
2、理解教師の勞動特點、學生在教育過程中の地位以及正確の師生關系。
3、掌握教師應具備の素養。
(一)教師1、教師の作用(1)教師是人類文化知識の傳遞者,對人類社會の延續和發展有承前啟後の橋梁作用。
(2)教師是人類靈魂の工程師,對青少年一代の成長起關鍵作用。
(3)教師是教育工作の組織者、領導者,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2、教師の任務和教師勞動の特點(1)教師和任務教師の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
(2)教師勞動の特點①複雜性、創造性;②連續性、廣延性;③長期性、間接性;④主休性、示範性。
3、教師の素養(1)職業道德素養①忠誠於人民の教育事業;②熱愛學生;③集體協作の精神;④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
(2)知識素養①比較系統の馬列主義理論修養;②精深の專業知識;③廣博の文化基礎知識;④必備の教育科學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の知識。
(3)能力素養①組織教育和教學の能力;②語言表達能力;③組織管理能力;④自我調控能力。
(二)學生1、特點(1)學生是教育の對象(客體)①依據;②表現。
(2)學生是自欺欺人教育和發展の主體①依據;②表現在三個方面:自覺性、獨立性、創造性。
(3)學生是發展中の人2、發展階段(1)學生年齡特征の概念是指青少年學生在一定社會和教育條件下不同年齡階段所形成の一般の、典型の、本質の生理和心理上の特征。
(2)青少年學生の年齡分期①嬰兒期(又稱先學前期,相當於托兒所階段)——出生至三歲;②幼兒期(又稱學前期,相當於幼兒園階段)——三歲至五六歲;③童年期(又稱學齡初期,相當於小學階段)——五六歲至十一二歲;④少年期(又稱學齡中期,相當於初中階段)——十一二歲至十四五歲;⑤青年初期(又稱學齡晚期,相當於高中階段) ——十四五歲至十七八歲。
(三)師生關系1、師生關系の意義2、我國新型師生關系の特點(1)尊師愛生(2)民主平等(3)教學相長3、良好師生關系の建立和發展德育理論與實踐要求:1、識記德育、德育過程、各種德育方法の概念以及德育內容。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复习资料全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4ad9937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a.png)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复习资料(一)2008 年02 月29 日10:28教育理论总要求:教育学部分1、了解与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2、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3、具有运用教育理论分析并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心理学部分1、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事实。
2、理解感知、记忆、思维、情绪、动机、人格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
3、运用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教育过程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复习考试内容:教育学部分一、绪论[要求:1、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了解教育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教育家及其代表作。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人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2、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1)教育学不等教育方针政策(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人本主义与教育》。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复习重点二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复习重点二](https://img.taocdn.com/s3/m/4cdf958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68.png)
2018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複習重點教師與學生要求:1、了解教師の作用。
2、理解教師の勞動特點、學生在教育過程中の地位以及正確の師生關系。
3、掌握教師應具備の素養。
(一)教師1、教師の作用(1)教師是人類文化知識の傳遞者,對人類社會の延續与發展有承前啟後の橋梁作用。
(2)教師是人類靈魂の工程師,對青少年一代の成長起關鍵作用。
(3)教師是教育工作の組織者、領導者,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2、教師の任務与教師勞動の特點(1)教師与任務教師の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
(2)教師勞動の特點①複雜性、創造性;②連續性、廣延性;③長期性、間接性;④主休性、示範性。
3、教師の素養(1)職業道德素養①忠誠於人民の教育事業;②熱愛學生;③集體協作の精神;④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
(2)知識素養①比較系統の馬列主義理論修養;②精深の專業知識;③廣博の文化基礎知識;④必備の教育科學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の知識。
(3)能力素養①組織教育与教學の能力;②語言表達能力;③組織管理能力;④自我調控能力。
(二)學生1、特點(1)學生是教育の對象(客體)①依據;②表現。
(2)學生是自欺欺人教育与發展の主體①依據;②表現在三個方面:自覺性、獨立性、創造性。
(3)學生是發展中の人2、發展階段(1)學生年齡特征の概念是指青少年學生在一定社會与教育條件下不同年齡階段所形成の一般の、典型の、本質の生理与心理上の特征。
(2)青少年學生の年齡分期①嬰兒期(又稱先學前期,相當於托兒所階段)——出生至三歲;②幼兒期(又稱學前期,相當於幼兒園階段)——三歲至五六歲;③童年期(又稱學齡初期,相當於小學階段)——五六歲至十一二歲;④少年期(又稱學齡中期,相當於初中階段)——十一二歲至十四五歲;⑤青年初期(又稱學齡晚期,相當於高中階段) ——十四五歲至十七八歲。
(三)師生關系1、師生關系の意義2、我國新型師生關系の特點(1)尊師愛生(2)民主平等(3)教學相長3、良好師生關系の建立与發展德育理論與實踐要求:1、識記德育、德育過程、各種德育方法の概念以及德育內容。
2018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 教育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 教育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b60c0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e.png)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理论教育学选择题一、 选择题: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的学者是A. 夸美纽斯 B. 洛克C. 培根 D. 卢梭 2. 在当代教学理论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是A.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B.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 教学与发展理论 D. 范例教学理论 3. 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C. 社会教育 D. 自我教育 4. 在教育史上,有一种观点视教育为政治、经济的附庸。
这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性?A. 阶级性 B. 历史性 C. 社会性 D. 相对独立性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其中规定的教育目的是培养A.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B. 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C.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D. 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6. 我国首次提出“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政策出自于A.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 2003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D.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7. 教师是通过自身的知识、智慧、才能以及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的。
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 创造性和复杂性 B. 连续性和广域性C. 主体性和师范性 D. 间接性和直接性 8. 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的组织要以儿童为中心,基本的教学方法是做中学。
这体现的课程类型是A. 必修课程 B. 选修课程C. 活动课程 D. 学科课程 9. 王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平时的作业、测验、课堂表现等评定学生的语文成绩。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学理论复习重点完整版.doc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学理论复习重点完整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c133bf7ceff9aef8941e067b.png)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学理论复习重点教育学部分(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人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2、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1)教育学不等教育方针政策(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 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人本主义与教育》。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
[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德]瓦。
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瑞]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点归纳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8f4914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8.png)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点归纳《教育理论》是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的一门重要科目之一,主要内容涵盖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理论体系、教育方法与教育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教育理论》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1.教育学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
教育学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研究人的教育过程和现象、教育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教育学的特点主要包括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科学性。
教育学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培养教育工作者,指导教育实践,研究教育问题等。
2.教育学的学派和流派:主要包括杂交学派、实证学派、唯心主义学派、唯物主义学派等。
3.教育学的分类:主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内容教育学、形式教育学、一般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和比较教育学等。
二、教育理论体系1.教育目标:教育实践的目标是什么、怎样理解教育目标以及教育目标的层次性结构。
2.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确定、教育内容的层次性结构、教育内容的准备和安排等。
3.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的种类、选择和运用、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层次性结构、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准备和安排等。
4.教育环境:教育环境的概念、内容、作用等。
5.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教育规律的基本概念、教育方法的种类和特点等。
三、教育方法与教育实践1.教育活动:包括教育者的认识活动、教育者的情感活动和教育者的意志活动。
2.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种类、形成和转变。
3.教育评价:教育评价的定义、目的、方法等。
4.教育计划:教育计划的内容、制定和实施等。
5.教育变革:教育与发展、教育变革的内容、教育变革的主体和途径等。
以上是对《教育理论》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和总结,这门科目的知识点较为广泛,涉及面较广,复习时需要注重理解基本概念、掌握理论体系和方法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更好地备考,建议结合教材和相关参考书进行系统学习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学理论复习重点教育学部分(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人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2、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1)教育学不等教育方针政策(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 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人本主义与教育》。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
[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德]瓦。
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瑞]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意义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2、教育目的的意义(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社会生产方式(1)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制约。
(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和政治设施的制约。
3、人的自身发展需要4、教育目的的确立在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问题上教育史上形成的两大理论观点:(1)个人本位论及主要观点(2)社会本位论及主要观点(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我国的教育方针(1)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2)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3)1981年颁布的教育方针(4)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素质教育(1)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2)意义(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德育(详见德育理论与实践部分)2、智育(1)智育的意义①智育在社会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智育在全国发展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智育的任务①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②发展学生的智力。
智力是指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3、体育(1)体育的概念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
(2)体育的意义①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②体育是促进学生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③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
(3)体育的任务①增强学生体质(根本任务),其中包括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②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③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
(4)体育的内容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游泳、武术、军事体育。
(5)体育的组织形式①体育课(基本组织形式);②早操、课间操;③课外体育锻炼;④运动队训练;⑤运动竞赛。
4、美育(1)美育的概念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①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②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③美育能促进体育,美育有怡情健身作用。
(3)美育的任务①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②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4)美育的实施途径①通过各科教兴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②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③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1)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①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有利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还能促进学生体质增强;②有利于完成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2)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①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②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3)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①现代工业和手工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②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③服务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4)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①通过校办工厂(或车间)和农场(或实验园地)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②通过参加校外的工厂、农场或农村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③通过服务性劳动,尤其是社会公益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的概述1、教育制度的概念(1)广义概念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2)狭义的概念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二)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1、旧中国的学制(1)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未实行)(2)1903年颁布“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3)1912年颁布“壬子癸丑学制”(4)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2、新中国的学制改革(1)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2)1958年的学制改革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
(3)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②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③中等教育改革;④高等教育改革;⑤加强领导,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4)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①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②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③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④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教师与学生(一)教师1、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教师的任务和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和任务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复杂性、创造性;②连续性、广延性;③长期性、间接性;④主休性、示范性。
3、教师的素养(1)职业道德素养①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③集体协作的精神;④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3)能力素养①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调控能力。
(二)学生1、特点(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①依据;②表现。
(2)学生是自欺欺人教育和发展的主体①依据;②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2、发展阶段(1)学生年龄特征的概念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
(2)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①婴儿期(又称先学前期,相当于托儿所阶段)——出生至三岁;②幼儿期(又称学前期,相当于幼儿园阶段)——三岁至五六岁;③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阶段)——五六岁至十一二岁;④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⑤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 ——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
(三)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意义2、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3、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德育理论与实践(一)德育的概述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2、德育的重要意义(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保证。
3、德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