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理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理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理想》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理想》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近几年,人们对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改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理想和追求,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助力学生成为具备思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本文将介绍一篇名为《理想》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2.教学内容1)理想的含义和意义2)探究不同类型的理想3)分析理想的实现途径4)运用创新思维培养理想3.教学方法1)讲解+讨论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理想的含义和实现方式,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加深对理想的认识。

2)案例分析+互动通过案例分析、个人或小组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理想和实现方式,并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

3)情景模拟+实践运用情景模拟和实践等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理想实现的过程,加深对理想的认识和理解。

4.教学过程及安排1)引入环节老师在教室中张贴一些著名人士的名言警句,引发学生对于理想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2)课堂讲解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思考结果,进行理想的讲解,包括理想的含义和实现方式、实现理想的途径等方面。

3)案例学习老师举例展示不同类型的理想和实现方式,并运用互动和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加深对于理想的理解和认识。

4)创新思维老师通过讲述不同类型的理想实现方式,展示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运用创意思维、侧面思考等方法,帮助学生锻炼创新思维和培养个人理想。

5)实践演练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练,进行情景模拟和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实际角度认识并体验自己的理想。

5.教学评价1)考试成绩考试成绩成为教学评价的一个标准,可以考察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和理想实现的思考能力。

2)作业和报告作业和报告同样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需要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理想,并用自己的思考总结成文。

《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想》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什么是理想,并能够表达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理解理想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理想追求能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理想。

教学准备:图片、PPT幻灯片、黑板、粉笔、学生作品展示区。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描绘成功人士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成功的人士都有什么共同之处?”让学生谈论一下,然后教师写出学生的观点,引出“理想”的概念。

Step 2: 理解理想 (15分钟)通过PPT展示的形式,介绍理想的定义和作用。

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理想,为什么理想对人的一生很重要。

同时教师可以从一些成功人士的例子中说明理想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

Step 3: 启发学生思考 (10分钟)教师通过给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你们希望将来成为怎样的人?”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要在黑板上记录他们的回答。

Step 4: 学生互动讨论 (10分钟)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他们的理想,并且互相交流。

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时间限制,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理想,并形成一个小组展示。

Step 5: 学生展示 (10分钟)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来展示他们的理想。

其他小组的学生也可以对展示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Step 6: 总结 (5分钟)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理想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追求。

Step 7: 作业布置 (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中完成一篇关于自己理想的作文,并将作品带到下节课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这堂课通过让学生自由发言和小组交流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理想的思考,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理想。

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对理想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作业布置的形式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理解,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理想》 教案

《理想》 教案

《理想》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1. 了解“理想”的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理想”的含义;2. 能够分析理想的形成原因和实现方式;3. 能够运用积极的理想来指导行动和规划未来。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 (5分钟)1. 师生问答:- 你们知道什么是“理想”吗?- 你们认为一个人有理想的重要性是什么?2. 引入话题:- 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和理解“理想”的概念,并强调理想对人们的影响和重要性。

Step 2 概念解释与讨论 (10分钟)1. 教师解释理想的概念:- 理想是指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或价值观的向往和追求。

2. 学生讨论与分享:- 学生可以就自己对理想的理解和追求进行交流和分享。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有些人拥有理想而有些人没有?- 一个人的理想如何形成?Step 3 形成原因与实现方式分析 (15分钟)1. 小组合作探讨:-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列出个人认为形成理想的原因和实现理想的方式。

2. 小组展示与讨论:-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和讨论。

Step 4 理想的指导作用 (15分钟)1. 合作探究:- 学生分小组完成一系列任务,帮助他们理解理想对行动和未来规划的重要指导作用。

2. 教师总结和引导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理想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如何运用理想来指导行动和规划未来。

Step 5 情感培养 (5分钟)1. 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并努力为理想而奋斗。

Step 6 运用与拓展 (10分钟)1. 学生个人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理想,并分析实现理想的方式和困难。

2. 学生作品展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促进思想交流和互相鼓励。

《理想》教学设计4

《理想》教学设计4

人教七年级上《理想》教学设计(李从勋)一、课题:理想二、教学目的:1.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感悟和理解诗句的含义,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2.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优美,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3.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三、教学重点1.诵读;通过关键的诗句,探究全诗的脉络,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四、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意象。

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五、课时:2课时。

六、课型:综合新授课七、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像法、讨论点拨法。

八、教具:写好生字词的小黑板、录音机、朗诵带。

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反复诵读,熟悉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解读诗歌1~7节。

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理解诗中众多的意象,揣摩诗中含蕴丰富的哲理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理想是什么?一本词典上说,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一本词典上说,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理想。

如果了解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民为理想而奋斗的历史,如果我们正在孕育人生的理想,那么,读这首诗就会感到分外亲切。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

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已经完成了。

”这就是说,那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理想是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奋斗的结果是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已经奋斗了50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再经过50年的奋斗,也必将胜利完成。

”这就是说,今天中国人民的理想是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我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的手中实现,党和人民殷切期望我们志存高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理想的教学设计

理想的教学设计

理想的教学设计简介:教学设计是教育工作者为了达到特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过程。

理想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实现理想的教学设计所需的关键要素。

一、明确教学目标理想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衡量,并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需要清楚地知道他们希望学生在课程中学到什么,从而更好地制定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关注学生需求理想的教学设计必须注重学生的需求。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理想的教学设计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相关的教材和资源,并将其组织成系统性的课程。

课程应该具有循序渐进的结构,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

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理想的教学设计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合作学习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五、评估和反馈理想的教学设计需要包括评估和反馈环节。

教师应该定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教师还应该提供及时的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

六、积极的学习环境理想的教学设计需要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和谐、尊重和包容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观点、提出问题,并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实现学习目标。

七、不断反思和改进理想的教学设计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教师还应该关注教育前沿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理想》教学设计范例

《理想》教学设计范例

《理想》教学设计范例这首诗多的是“是字句”,多的是“使字句”,一连串的“理想是……”,一连串“理想使……”,大赞理想的意义。

最后一节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希望人们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总而言之,这首诗是说,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诗人从多种角度赞美理想,一连串形象的比喻,蕴含丰富的意义。

1.第1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不必孤立地体会每个比喻的喻意,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

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

“黎明”指理想境界。

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联系实际,就很好懂。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树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这个理想像灯一样,照亮了夜行的路。

这个理想像路一样,引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国,引民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前两个比喻,从星星之火,到点燃熄灭的灯,说的是理想传播的过程,例如李大钊等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共产主义理想在星星之火;马克思主义在断传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有如一盏明灯了。

2.第2节诗是说,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理想,理想有时代性,对吗?除此之外,还包含什么意思?说得对。

理想有时代性,理想有层次性。

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也不断提高。

社会是逐步开展的,理想也是逐步提高的。

一种需要满足了,就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理想。

反过来说,理想逐步提高,也使社会不断进步。

这一节的标点值得注意,第一行,第三行,句末用分号,句号只有两个,两个句子是从两个角度来说的。

饥寒、温饱、文明,是从生活状况来说的。

离乱、安定,是从社会秩序来说的。

3.第3节的意思怎样理解?跟第2节有什么联系?第2节讲,人类的理想步步提高,从温饱到文明,从安定到繁荣,具有历史性;第3节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理想,把理想比作珍珠,人类理想有如珍珠链。

《理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理想的含义,认识到理想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导入:讨论理想的定义和意义。

2. 主体部分:分析不同人物的理想及其实现过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理想的定义、意义及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人物的理想及其实现过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想。

4. 创作法:让学生创作以理想为主题的诗歌或故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理想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讲解理想的定义、意义及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人物的理想及其实现过程。

4. 讨论: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

5. 创作:让学生创作以理想为主题的诗歌或故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估学生对理想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理想》相关课文或阅读材料。

2. 参考资料:关于不同人物实现理想的案例。

3. 创作工具:纸张、笔、彩色笔等。

4. 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干净、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座位安排:采取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之间便于交流讨论。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正常运作。

八、教学安全:1. 强调学生在讨论和创作环节注意纪律,避免发生意外。

2. 确保教学设备安全使用,避免学生误操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理想。

2. 邀请一位成功人士分享其实现理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

十、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理想的意义及其对人生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精神。

《理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理想的含义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设定个人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到实现理想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并学会克服困难。

1.2 教学内容理想的定义与特点理想的重要性如何设定个人理想实现理想的途径与方法克服困难的策略与技巧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讨论学生对理想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讲解:讲解理想的定义、特点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理想的内涵。

实践: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体思考,设定自己的理想并制定实现计划。

2.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理想的定义、特点及其重要性。

讨论法: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个体思考和小组合作,制定实现理想的计划。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教学PPT:包括理想的定义、特点、重要性的讲解内容。

小组讨论指南:提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和prompts。

个体思考任务单:提供学生进行个体思考和制定实现计划的指导。

3.2 教学材料纸张和笔:用于学生个体思考和记录。

投影仪和音响设备:用于展示PPT和播放相关视频材料。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个体思考计划评估:评估学生制定的个人理想和实现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克服困难策略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克服困难的策略和技巧的合理性。

4.2 教学反馈小组讨论反馈:给予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个体思考计划反馈:给予学生制定的个人理想和实现计划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克服困难策略反馈:给予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克服困难的策略和技巧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邀请成功人士分享经验:邀请成功人士来校分享他们实现理想的经验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动力和信心。

初中语文 理想教案

初中语文  理想教案

初中语文理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理想》。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了解作者对理想的思考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理想》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

3. 讨论和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4. 分析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理想》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为什么要有理想?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合作探讨,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 重点词语和句型学习(1)教师讲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2)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和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2)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3)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5. 分析课文观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课文观点的合理性。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的词语和句型运用能力。

3. 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能力。

4.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理想》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

3. 课堂讨论和表达的工具。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鼓励学生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理想课文教案

初中理想课文教案

初中理想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文名为《理想》。

课文通过对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不同人物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坚守,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热爱和执着。

2.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向学生展示课文的标题《理想》,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为什么要有理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翻译和讨论。

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精讲点拨: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讲解和示范。

如:词语“坚定”、“执着”、“热爱”等;句型“的理想是”、“认为……”等。

5. 情境教学: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

如:课文中所描述的主人公在艰难环境中仍然坚持追求理想的情景。

6. 问题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如:课文中的主人公是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他们是如何坚持追求理想的?7. 情感升华: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理想,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理想》写作教案设计

《理想》写作教案设计

《理想》写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理想,理解与理想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2.探究理想的来源,学习理想的重要性和含义;3.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了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4.阅读与理想相关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PPT,引入思路,准备更多的板书和资料进行课前导入;2.确定教材,了解教材背景、结构和重点;3.准备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和真实案例,以便帮助学生加深对理想的理解和认识。

4.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理想”的概念先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理想?教师使用多媒体板书,介绍理想的定义和相关概念,以便学生了解此次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二步:介绍理想的来源和内涵教师通过PPT和讲解介绍理想的来源和内涵,让学生了解理想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幸福人生的内在热情和精神动力。

第三步:探究理想的重要性教师通过板书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到理想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有了理想才能行出路、有目标;才能在需求和目标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在全人类万千思想面前坚定而不动摇。

第四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教师收集和准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理想案例,让学生了解到,理想无处不在,并且理想存在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周旋在合法合理地满足自己需要、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志向之中。

第五步:阅读相关文章教师通过教学视频和书面材料,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并进行分析。

让学生了解作者对理想的理解和表达,并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第六步:小组讨论和展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理想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经验和情感,引导他们述说想法、传达情感、表达观点、提出解决方案。

第七步:总结和评价教师介绍理想主题学习的总结性文章,让学生积极响应,教师依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总结性评价,帮助学生总结一下学习中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具,如PPT、电脑、投影仪等;2.相关的教材、阅读材料、文章和案例;3.校内或校外的丰富教学资源,如现场或网上采访等。

课文《理想》教案教学设计

课文《理想》教案教学设计

《理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理想》。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的理想信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对课文背景的了解。

(3)学会表达自己的理想,并懂得如何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理想的追求,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理想》。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深入理解作者的理想信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的理想信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理想》的作者及其背景。

(2)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理想。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探讨作者的理想信念。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5. 练习巩固:(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水平。

(2)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理想》。

(2)抄写生字词。

(3)结合自己的理想,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如何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2. 拓展作业:(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历史上的一些伟人及其理想。

(2)与同学交流,分享彼此的理想及为实现理想所做的努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理想》流沙河教案

《理想》流沙河教案

《理想》流沙河教案篇一:理想教案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课文导入: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

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整体感知①范读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

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③默读感知课文内容: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结构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历史意义(2、3)理想的意义(1) {人格意义(4、5、6、?)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人生意义(8、9、10、11)研讨与赏析(上)①精读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

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

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理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学习列举事例作论据的论证方法。

2、学习段首排比提出论点的方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引题、导入新课同学们都有理想。

但有同学虽有理想,却刻苦勤奋不足;有同学也想为理想努力,但不能抓紧时间。

那么,到底该怎样去实现我们的理想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陈群的一篇议论文章——《理想的阶梯》,看他是怎样告诉我们如何去攀登理想的高峰的。

(板书课题)二、出示教学目标(板书)1、论证方法。

2、提出分论点的方法。

三、第一次尝试,抓课文要点1、提出尝试要求:听录音,记下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来作论据论证分论点的事例。

(用简洁的话介绍)2、学习听录音,完成以上练习。

3、点名回答练习答案。

4、快速看书。

补充答案。

5、出示小黑板上正确答案相对照。

肯定学生成绩。

6、归纳总结:举事例论证。

四、第二次尝试,巩固目标"1"1、明确尝试要求,点读课文第四段(除段首句外)内容。

(1)选择论点。

(2)记下自己印象最深的词语。

2、点名回答,信息反馈。

为什么记这些词语!(因为事例中的这些词语最能体现论点中的"刻苦勤奋"。

)3、归纳总结。

五、第三次尝试,完成目标"2"1、明确尝试要求,分组分任务讨论问题。

快速阅读课文,讨论完成:(1)三个分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相同特点?(2)对三个分论点的论证有什么相同特点?(3)三个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组成一句话可组成什么句式?(4)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2、学生讨论完成以上练习。

3、点名回答,归纳出目标"2",段首排比。

4、归纳总结:学习了以上内容,陈群告诉我们到底要怎样才能实现理想呢!(奋斗)从哪几方面奋斗?(归纳板书)得出:分论点围绕中心论点,分论点是分析中心点的各个方面。

六、知识迁移,布置练习题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要实现理想首先要"勤"。

《理想》教案

《理想》教案

《理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2. 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展示一些关于理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的理想是什么?
2. 讲解文章背景和作者
介绍作者流沙河及其作品。

讲述文章的背景和写作意图。

3. 阅读文章
学生自行阅读文章,注意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4. 分析文章
讲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分析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5. 讨论
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印象深刻的部分。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6. 课堂总结
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强调理想的重要性和追求理想的勇气。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并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

有关资料:
一、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1931年生于成都。

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57年因在《星星》诗刊上发表具有广泛影响的散文诗《草木篇》(五首)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而长期搁笔。

1979年复出发表作品,诗情勃发,创作走向成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品出版20种。

流沙河诗歌的突出特色在于:1.感情真挚而深厚。

他的一些成功之作几乎都是以个人的亲身感受出发写成的,包孕着诗人的兴际遭遇,如《妻颂》《故园六咏》《就是那一只蟋蟀》等。

2.学识同诗情相结合,科学性同幻想相结合,构思奇巧,富于浪漫色彩。

在当代诗坛上颇显特色,如受到普遍赞扬的《太阳》。

3.注重吸收古典诗词、民歌和新诗的特点,追求诗的民族化和群众化。

从形式上看,流沙河的诗作无一定之规,有的异常规整,是标准的新格律诗;有的长短句相间,颇有词牌、小令之风;有的则行段很不整齐,是标准的自由诗体。

初中《理想》教案

初中《理想》教案

初中《理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

(3)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和坚持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理解和解读。

(2)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3)学生对理想的认识和表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2)学生对自身理想的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自己的理想吗?你们的理想是什么?(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并简要介绍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有这个理想。

2. 阅读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回答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讨论与分享:(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发言。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关于“我的理想”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理想。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2)教师鼓励学生坚持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理想,并给出一些建议和鼓励的话语。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分享。

2. 朗读与理解: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写作练习:学生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理想,并能够合理组织语言。

《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关于“理想”的基本概念及相关词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树立理想,培养学生的努力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理想”的含义与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关于个人理想的观点和目标。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启动(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向学生引导他们思考: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过关于未来的理想?现在的理想是什么?你们觉得理想重要吗?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出示课文标题《理想》并让学生观察,然后分组讨论课文标题的含义和与个人生活的关联。

3. 阅读理解训练(15分钟)教师将课文《理想》分发给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阅读。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自主回答课文中的问题。

教师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解释。

4. 理解与拓展(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课文中关于“理想”的观点和重要性,并将学生的回答整理成概念思维导图。

5. 寻找自己的理想(10分钟)学生个体活动,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并写在小纸条上,统一贴到教室展示墙上。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公开自己的理想。

6. 分享与总结(10分钟)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理想,并与大家一起讨论理想的实现方法和遇到的困难。

教师适时总结课堂内容,鼓励学生勇敢追求理想。

四、课堂作业请学生完成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的理想》,在短文中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打算如何实现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在思维和情感层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和培养,能够理解并表达关于理想的观点,并且培养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实施中,可以合理调整时间分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和互动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延伸1. 深化理解: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一些关于成功人士的成功故事,并思考他们的理想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及主要句子的含义。

情感、价值观目标:
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感悟诗歌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探究诗歌主旨。

2、朗诵比赛,树立远大理想及为之奋斗的决心。

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

2、理解诗歌的主旨。

3、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2、配乐音乐。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小学时候,老师教育我们要做“四有”学生,是哪“四有”?
(由学生回答做“有理想的学生”引入)
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评)
那么到底什么是理想呢?理想又有哪些含义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流沙河的《理想》。

(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
问:谁能简介一下作者流沙河?
明确:流沙河,当代诗人。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经常被揪去批斗,挂黑牌、戴高帽、被毒打、关押,这种生活一直持续了12年。

但诗人仍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一直坚持勤奋写作。

“十年浩劫”结束,诗人终于重见光明,迎来了文学事业的又一春。

《理想》这首诗歌,写出了诗人报警磨难之后对理想的深刻而真切的感悟。

三、诵读感知
1.学生轻声朗读,疏解字词,熟悉诗歌内容和语言节奏。

寂寥(liáo):寂静;空旷。

扒窃(pá)
玷污(diàn):弄脏,比喻辱没。

诅咒(zǔzhòu):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洗濯:(zhuó)洗。

缀连(zhuì)莹莹(yíng)船舶(bó)蜕(tuì)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即,靠近、接触。

倔强(juéjiàng):(性情)刚强不屈。

2.教师配乐朗诵全诗。

提示:《理想》是一首哲理诗。

多的是“是字句”,多的是“使字句”,一连串的“理想是……”,一连串的“理想使……”,使每节诗的形式整齐统一,同时节与节之间整齐中显现出一种参差的美、节奏的美、和谐的美。

3.学生放声自由诵读,充分感受诗歌积极昂扬的情感。

4.学生齐读。

(开头和最后一节全班齐读,其他男女生分读。


四、层次梳理
板书明确:
1、理想的意义
(1) 历史意义
(2) 人格意义
(3)人生意义
2、主旨感悟:这首诗反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重要性,号召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

五、质疑释疑,品析语言
1、第六节,为什么“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这是矛盾的吗?
明确:不矛盾。

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

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他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2、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明确:制造某种物品时附带产生的物品叫做副产品。

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繁荣等,而非个人荣誉。

理想实现带来的荣誉,这种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

寂寥,就是寂静、空旷。

怀有崇高理想的人却被误解,好像是不可理解的,历史上往往有这种情况。

理想,就是要改变现状。

而尚未觉悟的人,总认为现状是天经地义的,要改变现状,
在他们看来就是大逆不道,是疯子,是狂人,躲避他,反对他,奋斗者的处境就陷于寂寥。

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

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

3、第10节所说的“理想被玷污”“理想被扒窃”究竟是指什么?
明确:联系历史,十年浩劫,“四人帮”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推行他们那套假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被他们糟蹋了,玷污了。

因为他们的糟蹋、玷污,有些人的信念动摇了,也就是理想被扒窃了。

妖魔玷污了理想,你能不能识别真假,对真正的理想坚信不移,这是一种考验,也可以说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之所以会被扒窃,在自己一面,也因为不够执著,所以说一要找回来,二要提起警戒,“以后要当心”,要把理想视为生命。

4、第11节与上面有什么联系?“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可厌”?“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为什么说“可笑”?
明确:上一节说“被扒窃”,这一节说“失去”,前者是被动的,后者则是主观抛弃的,有层进关系。

与第8节又构成正反对照,“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而“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二者是逆向的,对比非常鲜明。

正反对比,更突出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

夸耀自己当年的功勋,不再立新功,是吃老本,躺在功劳簿上争名夺利,当然可厌。

“诅咒着眼前的环境”,却不愿为改变眼前的环境而奋斗,当然可笑。

5、第12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明确:“理想开花”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象征大好形势。

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

6、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明确: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7、诗人说“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庸人失去理想,陆路终生,/可笑的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你同意这些说法吗?
明确:“忠厚者”这里是指为理想而踏实奋斗的人,“常遭不幸”是指被人误解,甚至十嫉恨。

“绝处逢生”主要是指理想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变得正直,变得崇高。

8、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明确: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六、拓展体验:
分析本文语言特点:语言凝练,形象,富有音乐美,精妙的比喻令人接应不暇,它们从多角度赞美理想,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此外,顶针、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也使语言更加凝练、形象。

1、语言运用
(1)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

(2)修辞训练
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

花季少年对未来充满憧憬,多彩的理想画笔绘出壮美的人生蓝图。

请同学们模仿诗作,用很美的话来概括、赞美理想。

教师示例:
理想是茫茫大海上那灯塔雪亮的眼光。

理想是十字道口那路标醒目的手臂。

理想是驱逐寒夜那火种熊熊的烈焰。

理想是钥匙,打开成功的大门。

理想是生命的阳光,照耀你的一生闪射光芒。

想是青春的翅膀,带领你向美好的未来飞翔。

理想是生活的双桨,推动你驶向美好的前方。

2、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①.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生活的目的——这种伦理基础,我把它叫做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②.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③.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

——(法)蒙田
理想如星辰——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史立兹
④.理想并不能够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闪耀。

——巴金
⑤.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

——屠格涅夫
3、读了这篇文章,你对理想有了怎样的新认识,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怎样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呢?写300字左右的随笔。

七、课堂小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举凡那些历史上有所建树的风流人物,无不在青春年少就显露出非凡的远大志向。

“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代伟人周恩来正是抱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鹏程壮志而发奋攻读,终有所作为。

恰如诗中所言“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愿同学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在蔚蓝的天空划出美丽的弧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