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力学计算专题复习》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 专题二十二 计算题 第1课时 力学计算复习课件

中考物理 专题二十二 计算题 第1课时 力学计算复习课件

例8. (呼和浩特·中考(zhōnɡ kǎo))如图所示,滑轮组在向上的拉力F作
用下,将重为120N的物体匀速提起,在10s内物体上移的距离为2m. 求:
(1)物体上升(shàngshēng)的速度;
解:物体上升(shàngshēng)的高度:h物=2 m
物体上升的速度
(2)有用功;
v物ht物120m s0.2m/s
V 排 F 水 浮 g1 .0 1 0 32 k .0 g /1 m 0 3 6 N 1 0N /k g2 0 0m 3
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2)登陆艇在测试中的行驶(xíngshǐ)速度;
解:登陆艇匀速行驶的路程s = 1 200 m,所用时 间 t (shíjiān) = 40 s , 所用登陆艇的行驶速度
pF SG SF S 浮 2 .0 1 1 6 0 N 2m 28 0 0P a .
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例4. (永州·中考(zhōnɡ kǎo))我市燕子快递公司为了更加方便、快 捷、环保地服务于广大客户,创办了无人机服务,该公司如 图所示无人机有关信息如下表:
无人机自重(含电池)G 最大升力F
V m 10 5 4 0 .2 k k g g /m 30 .0 0 4m 34 1 0 3cm 3.
第九页,共二十七页。
考点3:压强(yāqiáng)、浮力相关计算
例3. (泸州·中考)底面积为2.0×10-2m2的薄壁平底容器内装
有适量的水,把物块放入容器内的水中,物块静止(jìngzhǐ)时 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1.6×10-3 m3,容器内水面
1.25
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解析】如题图所示动滑轮上有两股绳子承担物重,物体

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之力学综合计算分析最新课件PPT

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之力学综合计算分析最新课件PPT
在还原物理过程中关注变化和不变。 利用好受力分析,合理选择整体或者隔离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确定哪 些力构成平衡力,根据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 若有图像则要明确图像和物理过程的对应关系,寻找图像中的有用信息。 (3)明确题目所描述的对象和过程涉及到哪些知识点,选择适当的公式或规 律进行计算。
一、纯物理知识类
积不计的轻杆下端,置于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杆上端固定 不动,已知ρA=0.5g/cm3,现缓慢向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水对容 器底的压强p与注水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 (1)当p=500Pa时,容器内水的深度为多少; • (2)长方体A的体积多大; • (3)当注入水的体积V=1600cm3时,杆对A的作用力多大。
(1) 求工人放绳的速度。
(2) 求滑轮组的效率 η1 。
(3) 如果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2 ,已知 η1∶η2=4∶3( 物体在水中仍匀速下降,动滑 轮不会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 擦,g = 10N / kg) 。 求当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含机械类
• 4.(2019·广西北部湾)如图23所示,实心物体A漂浮在水面上, 现利用电动机通过滑轮组拉动A,使A向下运动。已知A的体积为 1m3,密度为0.5×103kg/m3.动滑轮重为1×103N,电动机工作时拉绳 子的功率为1.2× 103w 且保持不变,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求:
属于液体压强 p=ρ液gh
状态

两次漂浮
联系 F浮=G F浮’=G
关系
F浮=F浮’
ρ水gV排=ρ液gV排‘ 进一步 V排=S(h1+h2) 找联系 V排‘=S(h1+h3)
状态
漂浮
联系
F浮=G总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中的5个“不一定”
5.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P=ρgh 是专门用来求液体产生压强的公式,由P=ρgh我们可 以看出,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仅与 液体的深度h有关,再根据F=Ps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 底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容器的 底面积决定的。 容器内盛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和液重G液的 关系是: 1、柱形容器:F=G液 2、非柱形容器:F≠G液 (广口式容器:F<G液; 缩口式容器:F>G液)。
横用滑轮组(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
= W 有=F 摩l F摩
W 总
Fs
nF
10.斜面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必记的常数及要了解的物理量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浮力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方法锦囊】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1.记忆法:熟记常考的力学公式。
速度:v= ;密度:ρ= ;重力:G=mg;
压强:p= ,p液=ρ液gh;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F浮=G-F, F浮=G物(漂浮、悬浮); 功:W=Fs;功率:P= ,P=Fv;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福建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力学综合计算课件

福建省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力学综合计算课件


0.04
m=4
cm,由题图可知 A 接触到 B 时水面高度 h2=35 cm,
则注水结束时水面高度 h0=h2+Δh=35 cm+4 cm
=39 cm。
类型4 力学综合计算
【典例4】【2021·厦门质检·8分】如图3,轻质弹簧的一端连
接木块,将木块放在外表水平的传感器上,最初整个装
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弹簧的上端A,
(1)注水至A恰能开始上浮时,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 解:(1)由题图乙可知,当20 cm≤h≤35 cm时F浮不变,那 么A恰能上浮时容器中的水面高度h1=20 cm=0.2 m,p =ρ水gh1=1.0× 103 kg/m3× 10 N/kg× 0.2 m=2 000 Pa;
(2)物体A的重力。
1 200 kg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受 到的阻力为1 500 N,5 s内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移 动了40 m。(g取10 N/kg)求: (1)汽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解:(1)汽车受到的重力: G=mg=1 200 kg× 10 N/kg=1.2× 104 N;
(2)如果汽车轮胎与水平路面总共的接触面积是0.12 m2,那 么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少?
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F 压=G=1.2×104 N, 受力面积 S=0.12 m2,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p=FS压=1.02.×1210m42N=1×105 Pa;
(3)发动机对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少?
因为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 一对平衡力,所以,二力的大小相等,那么牵 引力F=f=1 500 N。
(2)当x=15 cm时,拉力F的大小;
由表格可知FN=120 N-2.5 N/cm x, 所以当x=15 cm时,FN2=82.5 N,F支=FN2=82.5 N, 由受力分析知:F=G-F支=120 N-82.5 N=37.5 N。

人教版物理中考二轮复习之力学综合计算专题复习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物理中考二轮复习之力学综合计算专题复习优秀课件PPT

A
F F’
7 12
G A
G动
- F浮
2
G A
G动
7 12
2
G1A0 00mAG动g-501 0 00 101000(NG动) 200(N)
2
7
1000G动 12
2
ηW 有 GA 100 083. W 总 GAG动 1002000
谢谢!
用微笑告诉别人,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强。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孤独是 每个强者必须经历的坎。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之后,会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只有经历人生 的种种磨难,才能悟出人生的价值。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学会坚强,做一只沙漠中永不哭泣的骆驼!一个人没有钱并不一定就穷,但没 有梦想那就穷定了。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炫丽的彩虹,永远都在雨过天晴后。没有人能令你失望,除了你自己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 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 脚也无法到达。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有福之人是那些抱有美好的企盼从而灵魂得到真正满足的人。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 会及时把握机会。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 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 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不举步, 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不知道明天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不要让安逸盗取我们的生命力。别人只能给 你指路,而不能帮你走路,自己的人生路,还需要自己走。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 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 只有那些能耐心把简单事做得完美的人,才能获得做好困难事的本领。生活就像在飙车,越快越刺激,相反,越慢越枯燥无味。人生的含义是什么,是奋 斗。奋斗的动力是什么,是成功。决不能放弃,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放弃。未跌过未识做人,不会哭未算幸运。人生就像赛跑,不在乎你是否第一个到 达终点,而在乎你有没有跑完全程。累了,就要休息,休息好了之后,把所的都忘掉,重新开始!人生苦短,行走在人生路上,总会有许多得失和起落。 人生离不开选择,少不了抉择,但选是累人的,择是费人的。坦然接受生活给你的馈赠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 现其实那都不算事。要先把手放开,才抓得住精彩旳未来。可以爱,可以恨,不可以漫不经心。我比别人知道得多,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你若不想 做,会找一个或无数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想一个或无数个办法。见时间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飞过一片时间海,我们也常在爱情里受伤害。1、 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人生就像奔腾的江水,没有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也能做到。不 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逆境中,力挽狂澜使强者更强,随波逐流使弱者更弱。凉风把枫叶吹红,冷言让强者成熟。努力不不一定成 功,不努力一定不成功。永远不抱怨,一切靠自己。人生最大的改变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 路。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 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 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若

中考物理第二部分专题四第1课时力学计算题复习课件

中考物理第二部分专题四第1课时力学计算题复习课件

•第1课时 •力学计算题
•力学组合计算 • 为了考查尽量多的知识点,考试中有不少计算题都是组合 •式的.即在一道大题中出几个相关的小题,每个小题所考查的 •知识点是相对独立的,对于这样的题目只需要按照顺序求解 •即可.
• 例 1:(2014 年临沂)如图 4-1-1 所示是某建筑工地用吊车提 •升大理石板的示意图.已知大理石的密度是 2.8×103 kg/m3,每 •块大理石板的规格为 50 cm×50 cm×2 cm,升降机吊框的重力 •是 600 N.不计滑轮和钢丝绳的重力,不计摩擦,g 取 10 N/kg. •则:
• 思维点拨:(1)根据大理石板的规格求出一块大理石的体积 •和底面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大理石板的质量,大理石板对水 •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 G=mg 求出其大小,然
•(2)由图可知钢丝绳的有效股数为 3,知道钢丝绳能承受的
•升的大理石板.
•2 min 内吊车将大理石板提升的高度.
• 解:(1)每块大理石板的体积和底面积分别为 • V = 50 cm×50 cm×2 cm=5000 cm3=5×10-3 m3, S = •50 cm×50 cm=2500 cm2=0.25 m2
•水的压强是Leabharlann 大?•图 4-1-3• 思维点拨:(1)已知正方体木块的边长,可以计算出体积(排 •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木块所受的浮力. • (2)木块受浮力等于拉力加上重力,据此求绳子对木块的拉 •力.
•(3)木块漂浮,浮力等于木块重力,根据浮力的产生原因可
•面的压强.

• • m=ρV=2.8×103 kg/m3×5×10-3 m3=14 kg • 一块大理石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 FN=G=mg=14 kg×10 N/kg=140 N, • 一块大理石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 ppt课件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  ppt课件

<初中物理>
四、力学重点内容与热点考题讲析
例1:为了测定一个长方体金属块的 密度,可选用的器材有:托盘天平、 量筒、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水考、查两目个标质:量学和生形自状己完设全计相一同种的方烧 杯案、,细测长量针一等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请你设计几种不同的方案,要 求写出每种方案所选的器材及金属 块密度的表达式。
ppt课件
7
“名师公益课堂”
《力学复习》
<初中物理>
二、课程标准要求
一、物质的属性 二、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三、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四、机械运动和力 五、机械能
ppt课件
8
“名师公益课堂”
《力学复习》
<初中物理>
二、课程标准要求
(一)、物质的属性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会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
P (F 3) 若它G a们、的 b对质m 地量大面 的小g压关g 系强为相V 等ma ,> g 则mb,h
S S S S 密度大小关系为ρa > ρb。
ppt课件
27
“名师公益课堂”
《力学复习》
<初中物理>
适用于一 切物体
压 强
PF

S
适用于液体与 水平放置的规 则固体

算 公
PFGm ggV gh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形状 压力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常见的力
重力
力与运动
弹力 力的测量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
压强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浮沉条件

第2部分 专题5 1、力学计算—2021年贵阳中考物理复习课件

第2部分 专题5 1、力学计算—2021年贵阳中考物理复习课件

知识要点 · 归纳
核心素养 · 实验
重点难点 · 突破
贵阳真题 · 精练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11
5.如B长
为1.5 m,密度为7.9×103 kg/m3的正方体甲的棱长为0.1 m,物体乙所受重
力为56 N,当把甲、乙用细绳分别挂在木棒的两个端点A、B上时,木棒
N×0.7 0.8 m
m=49
N.
知识思维 · 导图
知识要点 · 归纳
核心素养 · 实验
重点难点 · 突破
贵阳真题 · 精练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14
(3)甲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S=L2=(0.1 m)2=0.01 m2, 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甲受到的支持力,则 F=F支=G-FA=79 N-49 N=30 N, 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FS=0.3001Nm2=3 000 Pa.
知识思维 · 导图
知识要点 · 归纳
核心素养 · 实验
重点难点 · 突破
贵阳真题 · 精练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3
解:(1)该车返回时的速度:v=st=116000khm=60 km/h. (2)因为洒水车沿平直路面匀速行驶,所以洒水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 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洒水车受到的牵引力:F=f=1.2×104 N, 返回途中牵引力做的功:W=Fs=1.2×104 N×10×103 m=1.2×108
知识思维 · 导图
知识要点 · 归纳
核心素养 · 实验
重点难点 · 突破
贵阳真题 · 精练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解:(1)物体上升的速度:v物=ht =162ms=0.5 m/s, 由题图可知n=3,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初中力学总复习中考复习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初中力学总复习中考复习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惯性存在,所 以又叫惯性定律。
31/134
5、怎样了解“惯性”? 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相关。与其 它原因无关。 注意: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
32/134
6、怎样处理实际中力和运动问 题?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是物体在不 受力时运动规律,但地球附近 没有不受力物体,可却有运动 状态不改变物体,这说明物体 运动状态改变是否要看物体所 受协力。
——马德堡半球试验 (2)测定大气压值试验
——托里拆利试验
50/134
(3)大气压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单位:Pa 惯用单位:标准大气压、 毫米水银柱(mmHg)
1标准大气压=1.01×105Pa =760mmHg =76cmHg
51/134
大气压能托得起十多米 高水柱
(4)大气压强现象
52/134
23/134
注意:
(1)“相对运动”是指相对于接触 面而言运动
(2)摩擦力不一定是妨碍运动力。
比如:汽车突然开启时,车上箱 子相对于车是向后滑动,所以箱 子所受滑动摩擦力是向前,此时 滑动摩擦力是使箱子向前运动动 力。
24/134
(二)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物体相对于参考物位置改变 注意: (1)任何物体都能够被选做参考物 (2)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一样参考 物而言,运动状态可能不一样
V排 V物
F浮 G物
悬浮:物体在水中静止,不沉底
V排 V物
F浮 G物
76/134
自由浸没于液体 中物体
物体状态 上浮 悬浮 下沉
沉底物体
对物体受力分析
F浮 G物 液 物 F浮 G物 液 物 F浮 G物 液 物 F浮 N G物
77/134

中考物理考前题型过关:4.1《力学计算》ppt课件(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考前题型过关:4.1《力学计算》ppt课件(含答案解析)

答案 (1)2 N (2)200 Pa (3)1 000 Pa
解析 (1)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1 F 浮 =ρ 水 gV 排 =1.0× 103 kg/m3× 10 N/kg× × 400× 10-6 m3=2 N;
2
(2)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 A 有向上的浮力,物体 A 对水有向 下的压力, 所以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力 ΔF=F 浮 =2 N, 所以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强 Δp=
������ 0.02m
2.
(2016湖南郴州中考,28)如图所示,物体A质量为1 kg,挂在动滑轮上,弹簧测 力计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动滑轮的重力、绳的重力和大小均不计,且不考 虑一切摩擦,g取10 N/kg。求: (1)物体A静止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 (2)若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则物体A受到 的浮力是多少? (3)物体A的密度是多少?
������ ������
=
2N
100×10-4
m2
=200 Pa;
(3)烧杯对台秤的压力等于烧杯和水的重力、 物体 A 对水向下的 作用力之和, 即 F=G 杯 和 水 +F 浮 =0.8 kg× 10 N/kg+2 N=10 N, ������ 10N 烧杯对台秤的压强 p= = =1 000 Pa。 -4
������溢水 ������水
4×10-3 m3 = 0. 2 0.02m2
m,
=
0.2kg =2× 10-4 3 3 1×10 kg/m
m3,
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小球的体积 V 球 =V 排 =V 容 器 +V 溢 水 -V 水 =Sh 容 器 +V 溢水 -V 水 =0.02 m2× 0.24 m+2× 10-4 m3-4× 10-3 m3=1× 10-3 m3, 小球的质量 m 球 =ρ 球 V 球 =2. 0× 103 kg/m3× 1× 10-3 m3=2 kg, 剩余水和小球的重力分别为 G 剩水 =m 剩水 g=(m 水 -m 溢水 )g=(4 kg-0.2 kg)× 10 N/kg=38 N,G 球 =m 球 g=2 kg× 10 N/kg=20 N, 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G 容 +G 剩水 +G 球=4 N+38 N+20 N=62 N, ������ 62N 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 = 2 =3 100 Pa。

2024年物理中考教科版总复习力学部分优质课件

2024年物理中考教科版总复习力学部分优质课件

2024年物理中考教科版总复习力学部分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掌握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运动类型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2. 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熟练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牛顿运动定律,运用其解释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4. 学会分析曲线运动及圆周运动的特点,了解其运动规律。

5. 掌握机械能的概念,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与圆周运动、机械能转化与守恒。

2. 教学重点: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力与运动的关系、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板擦、黑板、粉笔、教学模型。

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入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结合例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3. 练习: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4. 互动: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1. 知识框架: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便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结构。

2. 重点公式:列出各章节重要公式,便于学生查阅。

3. 例题解析:展示典型例题,注明解题步骤,帮助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2kg,初速度为5m/s,受到一个恒力F=10N的作用,求物体A在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2)一物体从高度h=10m处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3)一个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面倾角为30°,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0.2,求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答案:(1)物体A的加速度为5m/s²。

(2)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10m/s。

(3)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4.47m/s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辅导。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综合计算(共28张PPT)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综合计算(共28张PPT)
力学 综合 计算
中考一轮复习
考点
知识网络 1. 速度 2. 密度 3. 固体压强 4. 液体压强
力学 计算 公式
5. 浮力
6. 功
7. 功率
8. 功的关系
9. 杠杆 10. 滑轮 11. 斜面
考点
知识网络
机械运动
力学 综合 计算
浮力压强
简单机械
综合
题型
机械运动 “长鼻子”校车已在深圳投入使用,如图所示,校车的质量为3.2t,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 积为0.08m2,校车在水平路面上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校车所受的阻力为车重的 0.02倍(g取10N/kg).求: (1)校车在0.5h内行驶的路程. (2)校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3)校车行驶时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题型
浮力压强 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悬挂重为16 N的物体,当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 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3 m,ρ 水=1.0×103kg/m3,g取10 N/㎏。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3)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题型
浮力压强 如图甲是修建造码头时用刚缆绳拉着实心长方体A沿竖直方向以0.3 m/s的速度匀速下降的情 景。图乙是A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的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取水的密度为ρ = 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长方体A的高度。 (2)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3)长方体A的密度。
题型
浮力压强 小英同学得到一边长为10 cm,密度为0.7g/cm3的正方体木块,她将木块用细线系于圆柱形容 器的水中,如图所示,请你帮她分析以下几个问题:(圆柱形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1)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2)细线的拉力大小? (3)剪断细线,当木块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与细线未断时变化了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表可知m=1860kg F压=G=mg=1860kg×10N/kg=1.86×104N P= F压/S’=1.86×104N/0.06m2=3.1×105Pa
(2)【分析】由示意图可知,S甲=4.8m+550.2m+5m=560m
t乙= t甲= S甲/v甲=560m/20m/s=28s
1.(2011•佛山)杨丹同学对实验室的显微镜发生了浓厚的兴 趣,他用台秤测量出它的质量为2 kg ,用直尺测量并经过 简单计算得出它的底面积为0.04 m2。当显微镜放在水平 桌面上时,求:它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有多大?(g 取10 N/kg ) 解:m=2kg S=0.04m2 g=10N/kg
F压=G=mg=2kg×10N/kg=20N
(5)压强定义式:P= F/S F= PS
= ρgV 排 (推论) (二力平衡) S= F/P ;
液体压强:P液= ρgh h= P液/ρg ; (6)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L2 ; (7)功:W= FS ;
功率:P= W/t W= Pt t= W/p ;
(8)机械效率:η= W有用/W总 ; 总功:W总= W有用+ W额外;
3.(压强、功率、机械效率) 广州港码头一装卸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80 kg的货物, 所用的拉力F为500N,绳子自由端在50s内被匀速拉下4m, (g取10N/ kg)求:
(1)提升前货物静止在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 求货物对地面的压强;
(2)拉力F的功率;(3)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m=80kg F=500N t=50s S=4m g=10N/kg
二、课堂自主作业(公式应用)
1.(重力、速度、功) 质量为40kg的小明同学骑着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 驶,在5min内行驶了1500m的路程。(g取10N/kg)求: (1)小明同学的重量是多少?(2)小明骑自行车行驶 的速度为多少 ?(3)若小明骑车时受到的阻力为50N, 该同学骑车行驶5min克服阻力做了多少焦耳的功?
(2)拉力F的功率是40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η=W有用பைடு நூலகம்W总 =1600J/2000J=80%
学法指导
力学计算题的主线是”力” ,解题 时按以下思路进行: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 ③根据有关定律,原理或规律建立 关系式; ④解关系式及分析解答。
三、课堂思维延伸(中考真题)
课题:力学计算专题复习
2020/8/3
一、课前作业(公式回顾)
(1)速度v= S/t 路程S= vt 时间t= S/v ;
(2)密度ρ= m/V 质量m= ρV 体积V= m/ρ ;
(3)重力G= mg 质量m= G/g ;
(4)浮力:①实验测量:F浮= G-F拉 ; ②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 ③漂浮、悬浮:F浮= G物
P= F压/S=20N/0.04m=500Pa
答:它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有500Pa。
2.(2012•佛山) 甲、乙两辆同型号轿车发动机的效率均为30%,它们外形尺 寸和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当甲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至EF处时,乙 车刚好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至GH处,如图所示。(汽油的密度 ρ=0.7×103 kg/m3,汽油的热值q=4.6×107J/Kg,g 取10 N/kg )
(1) S’=0.04m2
F压=G=mg=80kg×10N/kg=800N
P’=F压/S’=800N/0.04m2=2×104Pa (3) n=2 h=S/n=4m/2=2m
(2) W=FS=500N×4m=2000J
W有用=Gh=800N×2m=1600J
答:P(=W1)/t=货20物00对J/地50面s=的40压W强2×104Pa;W总=2000J
(1)若轿车的每个轮子与地面接触面积均为150cm2,求轿车对地面的压强?
(2)若甲、乙两车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当甲车刚好完全通过路口的 AB线时,乙车的车头距路口BC线有多远?
(3)已知轿车百公里耗油为10L,若轿车行驶200km,发动机做了多少功?
解:η=30% v甲=20m/s v乙=15m/s g=10N/kg (1)S’=150×4cm2=0.06m2
❖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熟记力学中的计算公式。 2.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公 式,求解物理量。
❖ 教学重点:巩固力学计算基础知识,掌握基 本解题方法。
❖ 教学难点:力学公式的综合应用解题。
2.(浮力、液体压强、密度)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驾船至东昌湖中.他们用细线系住石块,
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为6.0N.然后把石块放入湖水中,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为3.6N.当石块触及湖底时,他们在细线上水面处做 一标记,并测出石块到标记处的线长为4.8m。(g = 10N/kg,ρ水= 1.0×103kg/m3)求:
(1)在湖水中石块受到的浮力;(2)湖水对此处湖底的压强;
(3)石块的密度.
【受力分析】
解: G=6.0N F拉=3.6N h=4.8m
(1) F浮=G - F拉=6.0N – 3.6N=2.4N (2) P= ρ水gh=1.0×103kg/m3×10N/kg×4.8m=4.8×104Pa
/ (3) m石=G/g=6.0N 10N/kg=0.6kg
解:m=40kg t=5min=300s S=1500m g=10N/kg (1) G=mg=40kg×10N/kg=400N
(2) v=S/t=1500m/300s=5m/s
(3)F=50N W=FS=50N ×1500m=7.5 ×104J
答: (1)小明同学的重量400N(2)小明骑自行车行驶的 速度为5m/s(3)小明骑车克服阻力做功7.5 ×104J。
/ / V石=V 排=F浮 ρ水g=2.4N 1.0×103kg/m3×10N/kg=2.4×10-4m3
/ / ρ石=m石 V石=0.6kg 2.4×10-4m3=2.5×103kg/m3
答: (1)在湖水中石块受到的浮力是2.4N;(2)湖水对此处湖底的 压强4.8×104Pa;(3)石块的密度2.5×103k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