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引领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引领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任务引领”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老师为主体,以老师讲授为主要手段,学生被动接受,再以反复、机械地练习巩固所学内容的教学模式,以既定的教学任务为核心组织教学,任务的展开,以个体探究为主,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交流为辅,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的位置,对学生的交际、创新、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都是一种调动和锻炼。整个教学过程中,各个知识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和舞台,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构成了教与学之间相互协调的动态的和谐状态。在课堂上,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这样几个环节,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一、整合教材内容,灵活运用语文教材
作为一门基础语言课程,语文课上教授教材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挖掘教材文本中丰富资源,熟练语言技巧运用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而,在安排教学时,要注意各知识点间的相互渗透,体现和突出教材体系的开放性和活力,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注重学习氛围的创设,发挥学生自主意识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着促进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于图片、音频、视频、多媒体等手段,多渠道地给学生提供信息源,拓宽视野,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任务为引导,敢于回答,乐于回答。另一方面,教师亲切的目光,温和的微笑也可以为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造基础,使教与学配合更加默契。另外,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如果回答正确,对他们的表现加以肯定,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增强学习兴趣;如果学生答错或答不上来,也要给予适时的引导,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在错误中获取教训,不断成长。
三、任务设定有梯度,树立学习信心
现代教育心理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种种手段。成就动机则是普遍的、有效的一种。在“任务引领”教学法的课堂上,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任务,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学习。在学
习中引导学生进行逐层深入地探究,通过自己的归纳、思考完成自己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好知识和技能。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毕竟参差不齐,因而,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做到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在任务的设置上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在任务难易程度的设置上要有所区分。在教学中可以将任务等级设置为易、中、难三等,这样,即便是学困生也有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可以我就设计了这样三级思考任务:(1)在这月下游览中,作者经过了哪些地方?画出简单的线路图。(2)在文章四、五、六三个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3)在作者游览的全程中,其心境变化是怎样的,从哪里表现出来?通过这三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用去思考、探索,更深刻的体会作者“文眼”所说的“不宁静”的内涵。
其次,在中等以上难度的题目设置任务时,设计难易两级目标。如《拿来主义》这篇课文,在学习时,针对三种不同的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我设置了这样的任务:作者列举了哪几种错误的做法加以批判?这些错误做法是怎样做的?(可自己概括,也可用课文内容回答)这样一来,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完成,能力不足的学生也能有所收获,各得其所,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
很大的帮助。
四、成员分组重搭配,鼓励团体合作
每个学生都是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的独特个体,在性格、习惯、阅历、素养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所以,在学习小组分组时,既要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方便自主进行合作,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性格特点和人际关系。结合课堂实践总结,每组的人数以每组4-6人为宜。为了保证分组学习的顺利开展,我们还需要安排组长,并要对组长进行培训和管理。同时,课外时间一定要及时反思、适时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既锻炼“学优生”,又不拉下“学困生”,让分组教学成为我们推进任务完成的有效的教学行为。
李彬,教师,现居山东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