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颅内感染性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颅内感染性疾病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EB病毒等
疗
颅内真菌感染 念珠菌、曲霉菌、新型隐球菌等
抗真菌治疗
颅内寄生虫感染: 肺吸虫、脑囊虫等
抗寄生虫治疗
HIV感染
HIV病毒
①杀灭或抑制HIV;②增 强细胞免疫等
其它罕见
螺旋体、阿米巴滋养体、传染性朊蛋白、
支原体等
.
3
p 颅内感染致病微生物各异,但其临床症状有同一性:发热、 头痛、呕吐、神经精神症状等。而颅内病灶却表现各异
18
男,48岁,右基底节脑脓肿,DWI脓液扩散受限可确诊
化脓和包膜形成期:脓腔:CT低密度,MRI:长T1长T2信号,DWI高信号
/ADC低信号
脓壁:CT等或稍高密度,MRI:T1等或稍高、T2低信号;明显强化,壁薄、
光整为典型表现
.
19
脓肿壁呈现分隔,呈分房样改变,壁均匀明显强化
.
20
MRS:Lac、Lip增高,可出现乙酸盐Ace、丁二酸Succ、 亮氨酸Aas峰、NAA、Cho、Cr减低
号,壁为肿瘤组织T2高
信号
.
32
(三)病毒性脑炎
1、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 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一种,常发病于儿童和青年 ➢ 病理基础:正常时病毒潜伏在嗅球、三叉神经节,经
三叉神经或其他神经轴突入脑,主要在额叶底面、颞 叶内侧、边缘系统分布。早期引起脑组织出血、坏死 、水肿;后期导致脑软化、胶质增生、脑萎缩等 ➢ 临床确诊方法----CSF-PCR
不能单纯诊断“脑炎”
进行颅内感染病原微生物区分,根据治疗方案
趋同原则进行颅内感染分类,对疾病治疗有利
.
2
颅内感染病因分类
病因
常见病原微生物
治疗方案
颅内感染性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脑脓肿
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脓肿病灶的环形强化和病灶周围水肿。增强CT扫描可见脓肿壁呈环形强化, 中心坏死区无强化。MRI检查可见脓肿壁呈明显环形强化,中心坏死区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周围 水肿呈长T1、长T2信号。
详细描述
颅内肿瘤通常表现为实质性或囊性病灶,可 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织受压、移位。 感染性病变则多表现为脑膜增厚、脑实质炎 症等,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感染性病变与脑血管疾病在影像学上有一定区别,脑血管疾病多表现为缺血或出血性病 灶。
详细描述
颅内感染性病变可引起脑实质炎症、脑膜增厚等改变,而脑血管疾病则多表现为脑梗死 、脑出血等病灶,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颅内感染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发热、 意识障碍等。
诊断标准
颅内感染性病变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 断。脑脊液检查可发现病原体和炎症细胞,影像学检查可显示病灶部位和范围 。
PART 02
颅内感染性病变的影像学 检查方法
脑脊液分流术
对于脑积水患者,可采用脑脊液分流 术,将过多的脑脊液引流至腹腔或胸 腔进行吸收。
其他治疗方法
01
02
03
高压氧治疗
通过高压氧治疗提高血氧 饱和度,改善脑组织缺氧 状态,促进脑功能恢复。
康复治疗
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 行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 训练、语言康复等。
营养支持
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摄入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 高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机 体抵抗力。
颅内感染性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ü ②微生物侵袭性:高致病性微生物以渗出为主,低致病性 微生物则经纤维化、增生为主
ü ③机体免疫状态 免疫抑制见于:AIDS、肿瘤放化疗后、 器官和干细胞移植后长期免疫抑制治疗
ü 免疫功能轻微损害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营养 不良、酗酒、高龄、长期皮质激素应用、COPD(慢阻肺) 等
2、MRI具有多平面、多序列成像,组织分辨率高,可显示 脑结构的细节,区分不同病理组织,显示血-脑屏障破坏、 水肿范围,特殊序列如DWI、MRS对感染病因可作区分
需氧菌
厌氧菌
41
41
b
正常波谱图
横轴为频率轴,纵轴为信号强度轴 主要显示4个代谢峰,波峰下面积代表化合物
浓度 病理情况下还可显示其它代谢峰 见下表
26
病理基础: 脑膜肉芽肿性炎
症,结核性血管内 膜炎,纤维素性渗 出,脑积水 ü CT:病灶呈等密度, 不增强易漏病灶, 灶周水肿呈片状低 密度
男,22岁,头痛,发热半月,有肺结核史。
MRI:鞍上池、桥前池、外侧裂池脑膜增厚,呈结节状,呈等 T1等T2信号,FLAIR呈高信号;增强后均匀强化,有干酪坏 死时有环状强化
20
男,48岁,右基底节脑脓肿,DWI脓液扩散受限可确诊
化脓和包膜形成期:脓腔:CT低密度,MRI:长T1长T2信号,DWI高信号
/ADC低信号
脓壁:CT等或稍高密度,MRI:T1等或稍高、T2低信号;明显强化,壁薄、
光整为典型表现
21
脓肿壁呈现分隔,呈分房样改变,壁均匀明显强化
MRS:Lac、Lip增高,可出现乙酸盐Ace、丁二酸Succ、 亮氨酸Aas峰、NAA、Cho、Cr减低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一、绪论颅内感染性疾病是指病原微生物进入颅内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影像学在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着重介绍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二、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分类及常见病原微生物⒈分类颅内感染性疾病可按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分为细菌性感染、真菌感染、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⒉常见病原微生物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隐球菌等。
三、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评估⒈CT表现颅内感染性疾病在CT上的表现包括颅内脑实质病变、脑膜炎、脑积水等。
⒉MRI表现MRI对于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显示颅内炎症病灶的分布、病变的程度及范围。
四、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流程⒈临床症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包括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等。
⒉影像学检查准备将患者转入影像学科进行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安全考虑、病史的获取等。
⒊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MRI等。
⒋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分析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包括病灶的位置、形态、范围等。
⒌影像学诊断报告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情况进行诊断报告的撰写。
五、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治疗方法⒈药物治疗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进行治疗。
⒉外科治疗部分颅内感染性疾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包括颅内引流、脑脓肿清除等。
六、结语本文简要介绍了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位置、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附件:本文涉及的附件包括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病历等,具体见附件一、附件二等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病原微生物:指引起疾病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等。
⒉CT:即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对多个角度的X射线影像进行重建而形成的断层图像。
⒊MRI:即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进行成像,能够提供高对比度和解剖细节的图像。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引言
颅脑膜炎
颅脑膜炎是指脑膜的感染和炎症反应。
影像学表现包括蛛网膜下腔增宽、脑沟和脑池增宽、脑回消失等。
头颅CT和MRI可用于诊断颅脑膜炎。
脑脓肿
脑脓肿是指局部脑组织感染形成的脓液集合体。
影像学表现包括局部脑实质增大、强化环形壁、周围水肿等。
MRI是诊断和定位脑脓肿的首选方法。
脑膿肿
脑膿肿是指脑实质内形成的脓液集合体。
其影像学表现与脑脓肿相似,包括局部脑实质增大、强化环形壁、周围水肿等。
MRI也是诊断和定位脑膿肿的首选方法。
脑脊髓炎
脑脊髓炎是指脑和脊髓的炎症反应。
常见的脑脊髓炎病原体有、细菌和寄生虫等。
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脑脊髓膜的增厚、脑脊髓脑
室的扩大、软脑膜下积液等。
颅内脑脊液感染
颅内脑脊液感染是指颅内中的脑脊液被感染。
常见的脑脊液感
染包括脑脊液炎、脑脊液漏和脑脊液积液等。
影像学表现包括脑脊
液腔的扩大、积液的存在及其分布等。
腰椎穿刺可以帮助确定脑脊
液感染的病因。
影像学在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
观察和分析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
疾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但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学诊断仅仅是
辅助诊断手段,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
颅内感染性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3PPT

先天性与新生儿颅内感染性病变
巨细胞病毒脑炎 弓形体脑炎 风疹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II型) 先天性HIV脑炎 肠病毒脑炎
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孕妇通过胎盘垂直传染给胎儿 活产儿的感染率为1%,孕妇CMV感染者,
其胎儿的感染率高达30%~40% 致畸率很高:50%~75%出现脑小畸形,其
影像学表现
颅脑畸形:小头、憩室性畸形、神经元移 行异常、脑发育不全
CT:脑炎与坏死灶及髓鞘化延迟造成低密 度改变、室管膜下多发钙化、脑积水
MRI:脑内多发异常信号及强化、室管膜强 化
诊断依据
血清学检查阳性。鉴别:其他TORCH病变
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影像学表现 CT检查:脑萎缩、脑内软化灶、脑室周围
先天性CNS感染通常有以下几种病原体引起,取 其英文首字母缩写,合称为TORCH,包括:
弓形体(toxoplasmosis) 风疹(Rebulla)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梅毒螺旋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影像学表现
CT:脑小畸形与脑实质钙化,常累及脑皮 质与基底节区
MR检查:皮质下、深部脑白质异常信号及 髓鞘形成延迟
病理学与临床表现
病理学:脑膜脑炎、血管病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脉络膜视 网膜炎、小眼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及脑小 畸形,可出现失聪、新生儿脑膜脑炎、血 小板减少、肝脾肿大及淋巴结病变
胎儿血液、羊水及孕妇绒毛中可检测出风 疹病毒抗体,患者体液中也能分离出风疹 病毒
蛋壳状钙化、脑穿通畸形 MRI检查:还能显示神经元移行异常 CMV脑炎:脑室周围白质见到斑片状或融
颅内感染性疾病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课件)

诊断要点:脓肿形成期
脓液:DWI扩散受限 脓肿壁:等T1等稍长T2,光
滑明显环形强化
鉴别诊断:脑炎期
动脉性梗死:起病急、供血部
位、弥散受限;
静脉性梗死:病史、症状、
WBC、鼻窦/乳突炎;
其他类型感染:CSF、血清
严选资料
23
(二)颅内结核感染
颅内结核感染表现为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瘤、结核性脑 膜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常见于脑底脑膜、脑桥、脚间池、视交叉及大脑外侧裂 等,亦可于脑室内
影像学表现: 1、弥漫脑膜增厚,强化 2、交通性脑积水
严选资料
24
病理基础: 脑膜肉芽肿性炎
症,结核性血管内 膜炎,纤维素性渗 出,脑积水 CT:病灶呈等密度, 不增强易漏病灶, 灶周水肿呈片状低 密度
严选资料
25
形成期
严选资料
15
严选资料
急性脑炎期:影像学检查 较少遇见
病理基础:血管通透性增 加,细胞外脑水肿
影像表现: 皮层交界处,有占位
效应 CT——边界不清低密
度区 MR——T2高信号,T1
低或等信号;不强化 或斑点状强化
16
化脓期:包膜轻度强化,一般环壁略厚且不均匀,外缘模糊。
包膜形成期:强化明显,壁薄、完整、光滑、均匀。
严选资料
4
③机体免疫状态 免疫抑制见于:AIDS、肿瘤放化疗后、 器官和干细胞移植后长期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功能轻微损害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营养 不良、酗酒、高龄、长期皮质激素应用、COPD等
④病灶在脑内解剖分布:幕上、幕下;脑膜、灰质与白质 ⑤临床感染背景:社区获得性、术后或医源性 颅内感染分类: • 病因分类:最好的分类方法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一、介绍颅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颅内结构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影像学诊断在颅内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定位与评估疗效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技术。
二、脑膜炎的影像学表现1.CT扫描表现a.脑膜增厚:蛛网膜下腔增宽b.脑回脚细微模糊c.脑室变窄2.MRI扫描表现a.蛛网膜下腔及脑池强化b.颅神经鞘瘤c.弥漫性脑膜强化三、颅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1.CT扫描表现a.实质性低密度灶b.炎性周边反应c.脓肿壁增厚2.MRI扫描表现a.脓肿内部含液样信号b.边缘有半月形增强环c.感染部位白细胞浸润四、脑脓肿和颅内脓肿的影像学鉴别1.CT扫描鉴别a.脑脓肿多为圆形。
颅内脓肿多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b.脑脓肿边缘模糊,颅内脓肿边缘清晰c.脑脓肿内无液平,颅内脓肿内有液平2.MRI扫描鉴别a.脑脓肿边缘半月状强化。
颅内脓肿边缘环状强化b.脑脓肿边缘有梭形水肿。
颅内脓肿无梭形水肿五、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分类1.脑膜外感染:颅骨骨髓炎2.脑实质感染:脑炎、脑脓肿3.蛛网膜下腔感染:脑膜炎、蛛网膜下腔积液附件:1.颅内感染性疾病相关影像资料2.意外事故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脑膜炎:指由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的炎症。
2.脓肿: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组织的脓性坏死。
3.CT扫描:计算机断层摄影的简称,通过X射线的扫描成像技术获取颅内结构的影像。
4.MRI扫描:磁共振成像的简称,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详细的颅内结构图像。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引言影像学诊断方法1. 头颅CT扫描:CT扫描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于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CT扫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颅骨、脑组织和脑脊液的情况。
常见的CT表现包括脑实质病变、脑梗死、脑脓肿等。
2. MRI扫描:MRI扫描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图像信息,对于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MRI扫描主要可显示脑实质炎症、脑脓肿、脑脊液积聚等。
3. 脑脊液检查:腰穿是常规检查手段,通过检查脑脊液的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指标,可以获得关于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信息。
脑脊液检查常规会发现细胞计数增高、蛋白质含量增加、糖含量下降等。
4. 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主要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扫描,可以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和代谢情况,对于颅内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不同感染病原的影像学表现1.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局部或弥漫性脑实质炎症,可见脑水肿、脑脓肿、脑脓肿周围积脓、脑脓肿穿破等。
2.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影像学上表现为广泛的脑实质炎症、蛛网膜下腔炎、小脑脑桥角脑炎等。
3. 感染:感染通常表现为弥漫性或局灶性脑实质炎症,可见于脑水肿、脑脓肿、脑穿破、小脑脑干脂肪变性等。
结论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对于早期鉴别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头颅CT扫描、MRI扫描、脑脊液检查和核医学检查等多种影像学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诊断信息,并针对不同感染病原的特点进行鉴别诊断。
及时、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颅内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退化或死亡的包虫囊肿囊壁和子囊钙化
脑包虫病
部位和临床表现
好发于顶叶、额叶
多为单发,多发者主要是由于原发包虫囊肿破 裂所致,可合并细菌感染 儿童及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癫痫、偏瘫和意识障 碍等,严重者可出现脑疝 实验室检查:血细胞或嗜酸性白细胞升高,包 虫补体结合试验或皮内试验阳性
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瘤或结核性脓肿
颅内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属于肉芽肿性脑膜炎
病理表现:脑底池被肉芽组织充填,晚
期脑膜增厚、粘连,阻塞脑脊液循环,
引起脑积水
结核性脑膜炎—影像学表现
平片:脑膜结核多于临床治愈期出现钙化
多见于鞍上及鞍后脑底、额顶区外侧裂
呈分散点状或斑片状
脑血管造影:脑底动脉干痉挛变细或局部不规 则狭窄
脑脓肿—影像学表现(MRI)
急性化脓性脑炎期:长T1长T2或等T1长T2信号,边缘 模糊,可单发亦可多发,尚无脓腔形成,无明显强化
化脓期:病灶中央液化、坏死呈长T1长T2信号
脓肿壁形成期:
脓腔呈长T1长T2信号,壁呈等T1等或稍短T2信号 脓肿壁显著强化,厚度均匀、光滑 脓肿周围脑水肿明显
结核瘤—影像学表现
平片:环状或破碎环状或不整形钙化 CT: 成熟前期:低密度区,无强化 成熟期: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等 密度、稍高密度病变,边界不清,周 围水肿不明显,多为均一明显强化 干酪样坏死期:稍低、稍高或等密度 区,增强检查可见环状强化,壁较薄、 规则或不规则,有水肿
结核瘤的病理组织成分的MRI信号特点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脑包虫病
影像学表现
平片:颅内压增高、松果体钙斑移位、表浅囊 肿致相邻颅骨局限变薄和膨隆、囊壁钙化
CT:
脑内边界清楚锐利的类圆形巨大囊性病灶, 无水肿,有明显占位,囊壁可有完整或不完 整钙化
多无囊壁强化或较微的强化 母囊内出现子囊,子囊的数目和大小不一, 少数子囊位于周边部,可排列呈“车轮状”; 较多的子囊充满母囊呈“蜂房状”
继发慢性脑膜炎致脑脊液循环受阻可有脑积水表现或
由于血管炎而引起脑梗死
增强检查可见脑底池周围软脑膜强化
脑囊虫病
影像学表现
脑室型
约15%的脑囊虫病位于脑室内
多位于四脑室,也可见于中脑导水管或三脑室
CT:三脑室或四脑室内扩大的脑室状囊样低密度 区,接近脑脊液密度,边缘光滑,无囊壁强化, 其上方脑室积水 MRI:由于脑室内囊虫的囊液蛋白含量高,一般在 T1WI或T2WI信号均高于脑脊液,有时也能显示囊 内头节
脑囊虫病
影像学表现
大囊型
CT:脑内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较大囊状脑
脊液密度区,可为多房,直径可达3~4cm。 囊壁有或无强化,有占位表现 MRI:囊液为长T1长T2信号,囊壁为中等信 号,增强表现同CT
脑囊虫病
影像学表现
脑膜型
CT:一般正常或仅见脑积水
MRI:
桥小脑角池或鞍上池单囊或葡萄状的多囊性病变 有时仅表现为脑池的扩大或蛛网膜下腔的不对称,看 不到明显的囊壁和头节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 李 威
概述
病原体和感染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实质结核(intraparenchyma tuberculosis)
结核性肉芽肿CT表现
Ø成熟前期:低密度区,无强化 Ø成熟期:等-稍高密度,边界不清,水肿 不著,多均一明显强化 Ø干酪样坏死:稍低、稍高或等密度区,环 状强化,壁规则或不规则,有水肿
脑实质结核(intraparenchyma tuberculosis)
鉴别诊断 Ø其他原因的脑膜炎、癌性脑膜炎 Ø脑脓肿、其他病源微生物感染 Ø神经上皮来源肿瘤、转移瘤
先天性与新生儿颅内感染性病变
Ø 巨细胞病毒脑炎 Ø 弓形体脑炎 Ø 风疹脑炎 Ø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II型) Ø 先天性HIV脑炎 Ø 肠病毒脑炎
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cytomegalovirus encephalitis)
颅内结核(intracranial tuberculosis)
概述
Ø结核仍然是CNS 重要的感染性疾病 ØCNS结核占所有肺外结核的5%~10% Ø脑膜炎、脑炎及结核瘤,脑膜炎与脑实质结 核并存。在脊柱引起脊柱结核 Ø可累及各年龄组患者 Ø影像学上不易与其他炎性病变及肿瘤区别
颅内结核(intracranial tuberculosis)
(subdural and epidural empyema )
影像学表现 Ø形态同硬膜下与硬膜外积液/血肿 ØCT低密度、MRI呈长T1表现
女,2岁。头痛、呕吐、发热
颅内结核(intracranial tuberculosis)
Ø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Ø结核性肉芽肿/结核瘤(tuberculoma)
结核性肉芽肿MRI表现 ØT1WI与脑皮质等信号、周边见轻度高信号 ØT2WI及FLAIR序列上为中央高信号与周边低 信号环 Ø增强:显著强化 Ø偶尔结核瘤中心区肉芽组织呈层状 ØMRS上仅见脂质的共振峰
脑实质结核(intraparenchyma tuberculosis)
颅内结核(intracranial tuberculosis)
鉴别诊断
Ø包括:肿瘤、吸收期血肿、血栓化动脉瘤、 AVM、放射性坏死、AIDS相关淋巴瘤核其他炎 症性疾病 Ø肿瘤:壁较厚而不规则,不均,有原发瘤史。 ADC及MRS表现不同 Ø血肿:典型的时间演变过程 Ø脑梗死脑回强化:偶然可类似环状
女,37岁。头痛、呕吐、发热。 有先心病史
硬膜下与硬膜外积脓
临床表现
Ø起病缓慢,全身中毒症状 Ø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较少可仅有恶心、 呕吐、行为异常及厌食,40%~50%患者有发 热及脑膜刺激征等 Ø结核瘤:逐渐加重的占位效应、局灶性神经 定位体征与抽搐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病理学
Ø血行播散或直接蔓延所致 Ø镜下:蛛网膜下腔内淋巴细胞、多形核白细胞与单核 细胞浸润、肉芽肿形成 Ø脑底池:大量灰白色胶冻样渗出物,脑沟变平、脑回 变浅,室管膜上及柔脑膜上可见粟粒样结节 Ø脑膜:渗出、增厚与粘连,脑积水(梗阻、分泌多) Ø血管:血管炎、内膜增厚、血管狭窄及脑梗死
脑膜炎
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慢性脑膜炎(TB或球孢子菌)
临床症状较为显著,可以诊断 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观察有无并发症
脑积水 脑梗死 硬膜下/外积脓(术后感染和静脉窦感染) 脑实质感染 脑室/室管膜炎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Acute pyogenic meningitis
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临床最为严重的 脑膜炎 新生儿、幼儿与儿童
易感因素:免疫功能低下、外伤、孕妇 泌尿生殖道炎症、插管、机械通气等
多数为血缘性感染颅内,少数为相邻部 位感染直接侵犯颅内,极少数为脑脊液 与外界相通所致
临床表现: 呼吸道感染或咽炎等先驱症状 发热、头痛、项强直、恶心和呕吐,进
行性意识障碍 脑脊液生化-细胞数增加
颅内感染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论
颅内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霉菌 及寄生虫引起。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特 别是CT和MRI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诊断颅内感染性病变,要根据影像学检查, 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症及实验室检查。 穿刺活检
主要内容
Ø细菌性感染 Ø先天性与婴幼儿颅内感染 Ø病毒性脑炎 Ø真菌感染 Ø寄生虫病 Ø其他炎性病变
脑实质结核(intraparenchyma tuberculosis)
Ø合并或不合并脑膜结核 Ø血源性播散或脑膜结核侵入脑实质所致 Ø成人-大脑半球与基底节区,儿童-小脑,典型 部位为皮层与皮层下白质区 Ø结核瘤可见于颅内任何部分,2cm至数cm不等。 镜下: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物,周边见上皮样细胞、 淋巴细胞与Langerhans巨细胞 Ø粟粒型脑实质结核较少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CT表现 Ø早期:脑底池消失,增强检查显示与脑底 池形状一致的强化 Ø多伴有脑积水,亦可伴发结核瘤 Ø晚期:脑底池多发、散在不规则钙化及脑 积水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MRI表现 Ø基底池及外侧裂闭塞、信号异常 Ø增强:脑膜异常增厚、强化,甚至可见 颅神经被增厚的脑膜包裹 Ø血管侵犯:局部脑实质密度或信号异常 Ø脑室系统扩大等脑积水表现
影像学表现
CT 平扫-88%患者无阳性表现,少数基底 池和脑沟为等密度影充填 增强后-脑膜强化 并发的脑积水引起的脑室扩大;硬膜下 积液表现为脑外新月形低密度影;静脉 窦血栓表现为“空三角”征
MRI 比CT敏感 增强后-脑膜弥漫性强化 MRV显示硬脑膜静脉窦的血栓
脑脓肿(pyogenic abcess of brain)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脑实质结核(intraparenchyma tuberculosis)
概述 Ø可发生在天幕上下,单、多发各半,成 人幕上多 Ø病理分三期:成熟前期,肉芽肿尚未形 成,有水肿;成熟期,肉芽肿形成;干酪 样坏死期,肉芽肿内出现干酪样坏死或形 成结核性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