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83d508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d.png)
农业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石,一直以来都在为我们提供着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资。
而在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农业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过去,传统农业主要依赖人力和简单的工具,生产效率低下,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农民们“靠天吃饭”,辛勤劳作一年,却往往难以获得稳定的丰收。
然而,随着农业科技创新的不断涌现,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变革。
在种植领域,新品种的培育是一项重要的突破。
科学家们通过基因编辑、杂交等技术,培育出了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的农作物品种。
这些新品种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还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满足了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更高需求。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
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过去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完成的耕种、收割等工作,如今依靠机械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
而且,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融入,农业机械变得更加精准和智能,能够根据土地的状况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精确作业,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农业科技创新还在农业灌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统的漫灌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而现代的滴灌、喷灌技术,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水情况进行精准灌溉,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一些智能化的灌溉系统还能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气象条件,自动调整灌溉量和时间,实现科学灌溉。
在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一直是一个难题。
农业科技创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通过引入害虫的天敌或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此外,精准的病虫害监测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趋势,为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除了生产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产品的储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也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4f261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9.png)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传统农业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品质的要求。
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为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从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以及如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农业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研发新的品种、新的育种技术以及新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耐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其次,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通过研发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通过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相对较少,科研经费占比较低,科研手段和设备有待提高,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二是科技成果转化难。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高,科技成果与农户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不够广泛,导致部分科技成果闲置或浪费。
三是农民科技创新意识不强。
绝大部分农民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上,缺乏科学种植和养殖的意识和方法,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
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
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研经费比例,加强科研设备和科研人员队伍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二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技成果和农户需求的对接,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科技创新的转化和产业化。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f44c3cd3ad51f01dc281f130.png)
进一步增强。 目前, 上海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 良
种化 , 上海郊 区奶 牛 、 猪 良种 率 达 到 10 ; 生 0 % 水稻 和 蔬菜 良种 覆盖率 达 到 9% 5 以上 。郊 区 水稻 单产 连 续多 年保 持在 50公斤 左右 。通 过 科 技兴 农 , 5 培 育新 品种 , 广 新 技 术 , 进 了 郊 区 农业 结构 推 促
科技进 步投 入短期 内很难 见效 ,缺乏 内在动 力, 企
业作 为技术创 新主体任重而道远 。
新品种, 加强相应 良种 良法配套技术研究。要发
挥 上 海农业 科 技 的优势 作用 , 一 步培 育 开发 优 进 质 水 稻 、 水 早 稻 和双 低 油 菜 等 新 品种 , 点支 节 重 持 优质奶 牛 、 卉 、 用菌 的选育 开发 。围绕 水蜜 花 食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 出 “ 发展现代农业,
必须 按照 高产 、 优质 、 效 、 高 生态 、 全 的要求 , 安 加
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
新 ”, 上海 要率先 实现农 业现 代化 , 必须紧 紧 依 就 靠农业 科技进 步 。
一
、
推进农业进步 是上海发展
现代农业 的必由之路
和可 持续发展 。
改革开放 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 上海农业 科技工作围绕现代农业建设,通过创新机制, 完
善 政策 服 务 , 励 和 引 导产 学研 相 结合 , 建 人 鼓 构
才高地等措施,农业科技 自主创 新能力不断增
强 , 果转化应 用水 平不 断提高 。 成
一
是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支撑、 带动作用
上; 上海的节水水稻 品种使 中西部缺水地区的水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关于促进朝阳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关于促进朝阳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287f2cb6137ee06eff91890.png)
2 . 大 力 推 广 配 套 性 的农 技措 施 在 高 产 示 范 区项 目范 围 内 ,实 施 耐 密 玉 米 良种 推 广 、 模 式化种植 、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及 现 代 化 农 业 管 理 等 一 系 列 配 套 性
避 灾 夯 实 了基 础 。 为 农业 经 济 转 型 提 供 了保 障 。进 一 步 加 强 设施 农 业 的建 设 依 然 至 关 重 要 。 一要 提 高 建 后 管 理 认 识 , 实 现管理责任化 ; 二要 抓好设施农业 质量安 全 , 实 现 生 产 标 准 化; 三要聘请农业科技专家 , 实现服务科学化 ; 四 要 实 施 设 施 农 业 品牌 战 略 , 实现经营专业化 ; 五要改善蔬菜流通环境 , 实 现交易信息化 ; 六要建立效益考评机制 , 实 现考 核 规 范 化 。
设 施 老 化 等 问题还 客 观 存 在 。此 外 , 还 存 在 应 对 市 场 风 险 机 制缺 乏 , 沟 通 农 户 与 市 场 的 中介 组 织 发 展 缓 慢 , 农 户 分 散 经 营等 问题 。 2 . 农 业 机 械 化 推 广 难 农 业 机 械 化 的实 施 很 难 完 全 发 挥 作 用 。 一 是 朝 阳 县 人 均 耕 地 只有 2 . 1亩 。 土地经 营的分 散与机 械化 、 规 模 化 生 产 不 相 配套 。二 是 朝 阳县 属 于 丘 陵地 区 , 山地 多 、 平地少 , 农 业 机 械 对 于种 子 、 农 药 施 放 等 都 遇 到 了一 定 程 度 的 技 术 障 碍 。 3 . 产 业 化 经 营水 平 欠 佳 农 业 生 产 主 要 以 家 庭 承包 、 粗放经 营为主 。 农 业 基础 设 施还不够完 善 , 缺 乏大型农业 龙头企业带 动 , 特 色 农 业 不 显 著, 农 产 品 附加 值 低 。
怎样推动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加快提高农业产值
![怎样推动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加快提高农业产值](https://img.taocdn.com/s3/m/29dbed3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2.png)
怎样推动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加快提高农业产值
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不仅是人们获得可靠、安全、高效的粮食供应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
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值的提高,除了市场化改革,还有很多需要采取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支持,把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中去。
应该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对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增产的新型农作物;还要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实施精准农业,科学用药和施肥,使农民节省工作量,提高农业收益;并推广农业电子商务,通过大数据分析,改善农业生产现状。
其次,要改革农业经营制度,开展农业经营改革,大力实施农业专业化生产,引进国外经验,实施专业合作社化经营。
另外,要加大农业信息化投入,实施农业信息化和农村电子商务,通过数据分析,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和最终收入。
最后,要加强对农业的政策扶持,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如补贴农业机械购买、技术改造和培训等,帮助农民提高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并出台政策,刺激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提供可靠的保障,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产值提高。
总之,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步伐要不断得加快,才能达到加快提高农业产值的目标,以此更好满足人们对粮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需求。
中国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农村发展
![中国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农村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46f18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4.png)
中国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农村发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在中国的发展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农业科技也随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本文将探讨中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以及这种进步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一、农业科技的进步对农村发展的影响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的进步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方法,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
例如,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得农民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农业生产工作,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2. 保障粮食安全农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
农业科技的进步使得粮食生产更加科学化和规模化。
新型农药、肥料以及转基因作物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确保了国家粮食的供给。
3. 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产品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提升,不仅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还可以提高其附加值。
因此,农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农业科技进步的实践示范1.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中国设立了许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育种方法。
这些基地不仅提供科技支持,还为农民提供实地观摩和培训机会。
通过示范基地,农民可以学习到最新的农业技术,了解科学的农业管理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农业生产水平。
2.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为了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中国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国家设立了多个农业科技学院和研究机构,培养了大量专业的农业科技人才。
这些人才在农村地区担任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农业科技进步虽然对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技术推广和应用的不均衡导致了地区之间的差异。
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没有充分享受到农业科技进步的红利。
其次,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而这些投入在农村地区相对匮乏。
因此,政府和农业科技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科技资源的均衡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f82a0a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6.png)
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一、农业科技创新带来种植业现代化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种植业呈现出了日益现代化的趋势。
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逐渐被新的科技手段所取代,高效、节约、环保的种植新技术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还改善了农产品的质量。
二、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养殖业提质增效养殖业在农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农业科技创新也带来了养殖业的革新。
现代养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畜禽的育肥速度,减少了养殖成本,加强了产品质量的监控。
农民通过科技手段的帮助,不仅实现了产出的增加,还降低了环境污染。
三、农业科技创新助力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农产品加工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业科技的创新,传统的手工加工已经逐渐被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生产线代替。
新的加工技术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也保证了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农产品加工产业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农业科技创新助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不仅限于生产环节,还涉及到产品销售、农产品价格预测、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
通过各种新技术手段,农民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获取市场信息,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农村经济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农业产业逐渐和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形成了一幅多彩的乡村发展图景。
五、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除了带动经济增长,农业科技创新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技术的应用和知识的分享,让农民增强了自主创新的意识,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科学素养和文化水平。
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乡村的传统风俗和民俗活动焕发出新的生机。
六、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村治理模式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也对农村的治理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农村治理模式借助科技手段,实现了更加透明、高效的社会管理。
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的应用,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农民的权益也得到更好地保障。
农业科技如何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如何助力现代农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1dbdd0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a.png)
农业科技如何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在当今时代,农业科技的迅速崛起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现代农业的进步,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资源环境约束和农村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农业科技在种子培育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优质的种子是农业丰收的基础,通过基因编辑、杂交育种等技术手段,科学家们能够培育出具有高产、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例如,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杂交水稻,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解决了数以亿计人口的温饱问题。
如今,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不仅能够在粮食作物上取得突破,还能在蔬菜、水果、花卉等领域培育出更多适应不同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借助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等,农民可以对农田进行精准测绘和分析,了解土壤肥力、水分分布、病虫害情况等信息。
基于这些数据,精准施肥、精准灌溉和精准施药成为可能。
这不仅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比如,通过安装在农业机械上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了变量施肥和播种,根据不同地块的需求进行精准作业,提高了肥料和种子的利用率。
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从传统的手工劳动到现代化的大型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收割机、播种机、拖拉机等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缩短了作业时间。
同时,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如无人驾驶的农业车辆、自动灌溉系统等,进一步提高了作业的精度和稳定性。
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使得农业生产能够在大规模的基础上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业物联网技术为农业生产管理带来了新的模式。
在农田、养殖场等场所布置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
农业科技对三农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业科技对三农发展的促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4174e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8.png)
农业科技对三农发展的促进作用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三农问题牵动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农业科技对三农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农业科技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促进作用。
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方面,种植业方面的科技进步,如优质种子的培育、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等,可以大大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另一方面,畜牧业和渔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也带来了显著的效益,例如人工繁育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的改进等,都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二、改善农民生活农业科技的发展还带来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通过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农民的劳动强度减轻,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家庭经济收入也有所增加。
此外,农业科技还推动了农村农民就业机会的增加,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选择。
这些都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逐渐兴起,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思路。
同时,科技创新还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推动了农业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
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的促进作用,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力度,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激励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创新。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让更多的农民受益于科技进步。
总而言之,农业科技对三农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不断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的建议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2bba4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9.png)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的建议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
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并推动农业发展。
一、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为了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将更多的预算用于科研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增加科研人员和农业技术人才的数量,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到农业科技创新中来。
二、加强农业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农业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可以减少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复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效益。
政府应该建立农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同时,加强不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对农业科技资源的搜集与研究。
三、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为了将农业科技成果更好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平台,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效果。
四、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农民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认知和运用能力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的效果。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对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接受度和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新体系来支撑,政府应该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和机制,加强对科研人员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和效率。
总结: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以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我们可以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动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措施与方法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措施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c91c8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9.png)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措施与方法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本文将从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规模经营和加强农业保护等方面探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措施与方法。
一、加强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前沿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同时,农民也应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学习新农艺技术,增强自己的科技素质。
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求。
政府应加大对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提高农田灌溉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推广高效化的育种技术和农药、化肥的使用,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三、发展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需要规模化的生产经营,通过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形式,加强农田流转和土地整治,推动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经营。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走上农业产业化道路。
四、加强农业保护农业保护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保护政策的力度,制定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对农产品产销的补贴力度,保障农民的收益。
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体系,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政府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供技术培训、管理培训和市场营销培训,使广大农民掌握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六、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有助于加强农业现代化。
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在特定地区建设农业产业园区,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园区的综合效益。
七、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的几项措施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的几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30d0b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9.png)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的几项措施
一、改进农业机械技术
1、加强农业机械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推进农机化技术进步。
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节能、高效、环保的农业机械装备,为农作物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3、支持农业机械及配套设备的节能改造,开展农机节能技术改造,建立农业机械节能标准体系,推广节能农机,提高农业机械的性能指标,有效开发利用农机动力,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二、发展农业信息化
1、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数据库,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更好地科学决策,有效地规划和组织农业生产活动。
2、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建立覆盖全国各地的农业信息网络,实现种植、采摘、加工、配送、检测等环节的信息共享,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3、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开展优质科技服务,完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农业领域科技含量。
“科技兴农”:农业科技进步是助力
![“科技兴农”:农业科技进步是助力](https://img.taocdn.com/s3/m/dc71bd1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8.png)
“科技兴农”:农业科技进步是助力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已成为人类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农业科技也正逐渐兴起。
科技兴农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和采用。
农业科技进步是助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科技兴农的含义和意义科技兴农是指通过引入高科技和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科技手段被广泛运用在农业领域,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
农业科技进步助力农业发展,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优势,不仅能够为国家的经济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满足特定的食品需求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科技兴农的意义在于,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环节的技术含量,将农业从传统产业转变为现代化产业,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科技兴农的创新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应用的创新领域。
其中包括:(一)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系统进行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技术。
它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还能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农作物的选育改良、土地的保育、病虫害防治等。
(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正在日益扩大。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包括农场管理、传统农业技术的改良和推广、农产品质量监测等方面。
同时,信息技术也可以帮助实现智能化农业,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三)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装备是指各种现代化农业设备和机械,如拖拉机、收割机、喷雾器等。
这些现代化农业装备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科技兴农的实践案例(一)节水农业我国幅员辽阔,而且干旱地区占了很大一部分。
如何利用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
![如何利用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https://img.taocdn.com/s3/m/fad860e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4.png)
如何利用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是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农业科技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
一、利用农业科技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的发展为改善农业生产效率提供了重要支持。
首先,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育种技术,可以培育出高产、耐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农业科技还可以提供科学的施肥、浇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生产,提高农作物的利用率。
此外,农业科技还可以推广农机化技术,减少人工劳动,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利用农业科技改善农产品加工和储存技术农产品加工和储存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农业科技的发展为改善农产品加工和储存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持。
首先,利用农业科技可以研发出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先进的果蔬加工设备和工艺,可以将水果和蔬菜加工成果汁、酱料等深加工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农业科技还可以研发出先进的储存技术,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减少损失和浪费。
三、利用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农业科技的发展可以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利用农业科技可以研发出绿色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农业科技可以研发出循环农业技术,如农田有机肥料的制备和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农业科技还可以提供科学的土壤改良和水资源管理技术,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四、利用农业科技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农业科技的发展可以提供科学的检测和监测技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首先,利用农业科技可以研发出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8f8cea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7.png)
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加大农业科学研究和创新投入,推动新的农业技术和方法的研发和应用。
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无人机、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作物的精确施肥和农药喷洒,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注重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农业科技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其次,加强农业现代化管理。
建立健全农业生产信息化系统,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
利用大数据分析农业生产的需求和供应,优化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加强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促进农民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再次,加强农业生态保护。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护和恢复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加强农业环境治理,治理农田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提高土壤质量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推广有机农业和节水农业,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质量。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提高农田和农村的生态景观和环境质量。
此外,加强农业农村金融支持。
建立健全农业信贷体系,加大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拓宽农业的融资渠道,提供便捷的信贷服务。
同时,加强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推广,满足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发展。
加强农产品的质量认证和标准化工作,提高农产品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参与农业领域的投资。
最后,注重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村建设。
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加强农民的创业教育和创新意识培养,鼓励农民积极创业和创新。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同时,注重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提供,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2b43a8b307e87101f696fd.png)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
如何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及农业科技支撑基本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机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劳动力科技素质,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是粮食生产稳步推进。
我市现有耕地面积1024万亩,近十年全市粮食作物平均播种面积705.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9%,平均总产量317万吨,平均单产448公斤/亩,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省首位。
特别是2004年国家出台粮食直补政策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630万亩上升到700万亩以上,产量由280万吨上升到340万吨以上,单产稳定在420公斤/亩以上。
2007年,全市粮食总产达391万吨、单产达531公斤/亩,创历史新高。
二是设施农业、高效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我市现有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19.1万亩,其中,温室77.5万亩,冷棚43.6万亩,有百亩以上设施农业小区3150个,其中温室小区2170个,冷棚小区980个。
有5个万亩以上规模大区、6个五千亩大区、20个千亩大区、150个五百亩以上小区。
新民的设施蔬菜和设施两瓜种植,辽中的设施果蔬生产,苏家屯的温室葡萄、紫苏子叶反季节栽培,于洪的设施食用菌、北冬虫草生产,沈北的设施花卉生产等特色设施农业种植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以蔬菜、五味子、树莓、万寿菊、寒富苹果、地膜鲜玉米等为代表的高效特色产业快速发展,面积达到239万亩,其中集中连片超千亩以上规模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占总面积的41%。
关于加快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ed7c4d54028915f814dc200.png)
关于加快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我县农业生产将长期面临人多地少、环境资源要素制约严重等问题,农副产品刚性需求与有效供给矛盾日渐突出,简单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消耗大量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已难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我县摆脱农业生产瓶颈制约,实现生产方式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大发展指明了道路。
为此建议:一、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定位和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二、持续稳定支持农业科研项目实施,明确农业科研院所事权和职责,强化公益性农业科研地位;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培养、人员收入分配、成果转化激励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以增强人才吸引力;四、加强重点农业科技项目支持,重点抓好农作物育种、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等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和农业产业创新载体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
![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60316c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c.png)
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引言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增产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已成为共识。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可行的措施,以帮助农业实现现代化。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加强科研合作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力度,鼓励农民参与科技创新实践。
同时,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供科技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基础。
首先,应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修建灌溉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其次,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再次,完善农产品加工和运输设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推广优质农业品种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种植适应市场需求、高产、抗病虫害、优质的农作物品种。
政府应加强对优质农业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建立农作物品质评价体系,推动种植结构的调整。
同时,加大对农民购买优质种子的补贴力度,提高农民购买优质种子的积极性。
此外,也应加强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的交流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农业指导。
提升农民素质和能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教育投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知识普及,培养农民的创业精神和现代农业技能。
同时,建立健全农民培训体系,提供专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和经营中的问题。
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农产品的供应链、物流体系和市场信息系统。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4d228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0.png)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已经不再局限于种子改良和农业机械化,而涵盖了现代农业各个方面。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业经济效益以及保护环境资源等,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例如,通过应用遗传改良技术,开发具有抗病虫害、抗旱耐寒性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可以提高作物抗逆性和产量。
同时,通过推广高效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如精准施肥、节水灌溉、高效耕作等,可以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可以优化农业结构。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结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推动农业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例如,通过发展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大农业产业规模,推动农业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向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等领域延伸,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再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可以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产品的价值和价格。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将农业产品加工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如农特产品、有机农产品等,拓展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最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可以保护环境资源。
农业生产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和影响较大,科技创新能够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压力。
例如,通过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地的肥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实践证明,科技进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力量和根本途径。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事业发展,始终坚持把农业科技进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近些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一些重大技术和关键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
随着良种推广补贴、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的实施,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广泛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连续稳定增长,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但也必须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肥料、水、农药利用率只有30%—35%。
农业科技重大突破性成果比较少,科技储备相对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能够运用到生产领域的新成果少;科研课题设置重复分散,农业科研效率不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突出,如此等等。
事实表明,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水平,还必须付出艰苦努力。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农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历史。
农业科技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都带来了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才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
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任务。
现阶段,我国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
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路子,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只有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
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才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农业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
我国农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升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
二、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当务之急是要紧紧围绕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大力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在农业重大领域、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上取得重要突破。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支撑有力”的创新体系,是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要按照“以需求定项目、以项目建平台、以平台促协作、以协作创机制、以机制建体系”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依托已有的农业科技基础,综合考虑产品、技术和区域因素,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加强国家基地、区域中心和试验站的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建设,配备好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比例和力量。
遵循“课题来源于实际、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原则,不断完善保证持续研发和有效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在全国逐步形成农业科技力量联合、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创新格局。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应用紧密结合。
促进生产发展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最终目的。
要紧扣现代农业发展的主题,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前沿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深入开展综合研究和协同攻关。
继续保持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基因工程疫苗等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力争在农业特色种、专用种培育上取得突破,在农产品安全生产、动植物重大灾害防控、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和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一批核心技术,鼓励、支持和引导农业科技创新直接面向农业生产,切实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加大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激励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龙头企业开展自主创新。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造就一支强大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迫切任务。
要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政策吸引人才。
建立健全竞争和激励机制,分类考核,综合评价,形成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报酬的政策导向。
继续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既要突出抓好中青年科研骨干培养,又要充分发挥老同志、老专家的带动作用,形成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科研辅助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相结合的科技创新队伍。
鼓励和引导中青年农业科技人员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农业科学家的奉献精神,深入生产一线,结合生产实践选题立项,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
要通过委托培养、在职培训、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科技骨干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在技术推广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环节,也是亟待我们加强的薄弱环节。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科技与生产脱节等问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难以满足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
因此,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水平,必须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步伐,不断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步伐。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载体,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要加快完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合理设置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
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学等单位的作用,鼓励科研、教学单位的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要引导和鼓励科研机构、教学单位、推广机构、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联合实施科技推广项目,形成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分工协作、形式多样、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探索科技成果推广的新模式。
要加大农业科技推广重大项目的实施力度,大力实施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等农业科技推广项目。
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加强科技示范户的能力建设,形成以农业科研专家为技术源泉,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
要充分利用科技示范场、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农技110等推广载体和手段,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要强化绩效考核,把进村入户为农民服务的业绩作为考评农技人员特别是基层农技人员的重要指标,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实现技术和成果的转化。
要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和引导,充分发挥它们的技术服务职能,鼓励农业企业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农业科技服务。
加快适用科技成果的组装配套和推广示范。
要围绕增产增收目标,以优良品种为核心,组装集成一批增产、节本、增效的重大关键技术。
当前,要重点加大水稻旱育稀植抛秧、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玉米少免耕直播、大豆窄行密植、地膜覆盖、平衡施肥等重大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
要积极探索重大农业技术补贴的途径和方式,推动良种良法配套,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四、大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主体。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最终要靠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他们接受、运用科技成果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虽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
在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2%,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4%,参加过绿色证书、青年农民培训和其他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人数只有2000多万。
特别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流动,农村劳动力结构急剧变化,农业劳动者素质呈结构性下降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综合素质,显得尤为紧迫。
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要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按照“政府买单到村、培训落实到人、机构招标确定、过程规范管理”的工作机制,围绕主导产业,实行“一村一品”,大力培养专业农民。
积极开展广普性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好科技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明白纸、科技直通车、科技农技110、农民科技书屋等活动,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推进“百万中专生计划”,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一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
加大“阳光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农民的转移就业能力。
探索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吸引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培养一批农民企业家。
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
要适应农民需要,开展灵活多样、易懂易学的实践培训、现场教学、短期培训,整村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切实改善科技培训工作条件,促进培训手段现代化、信息化。
培训内容要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等。
健全农民培训体系。
要建立政府主导、农科教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整合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等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力量,鼓励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一批布局合理、设施良好、教学水平高、农民欢迎的农民科技培训基地。
五、努力形成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动员全国农业科技力量,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加强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密切协作。
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既要发挥农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又要发挥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作用,这是由农业科技的任务和特点决定的。
相关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总体思路上来,增强全局观念,强化协作意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从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局出发,积极为开展农业科技协作创造条件,并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健全协作机制。
要完善联合攻关机制,根据科研任务需要,形成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科研联合,不断提高创新效率,促进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不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