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密码学加密系统设计课程设计1 精品
设计电子密码锁的课程设计
![设计电子密码锁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78860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a.png)
设计电子密码锁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密码锁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组成结构和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电子密码锁设计中涉及的电子元件,如微控制器、键盘、显示模块等。
3. 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子密码锁编程的基本知识,包括编程语言和编程思想。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子密码锁。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资料查询、数据分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科技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沟通表达,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电子技术、编程知识和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元件知识和编程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善于合作。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成果的分解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密码锁原理及结构- 介绍电子密码锁的基本原理,包括密码输入、处理和验证过程。
- 分析电子密码锁的组成结构,如微控制器、键盘、显示模块、驱动电路等。
2. 电子元件及编程知识- 学习电子密码锁中常用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 掌握电子密码锁编程的基本知识,包括C语言基础、编程思想等。
3. 实践操作- 制定实践操作大纲,明确实践步骤、所需材料和时间安排。
-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子密码锁。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电子密码锁原理及结构介绍第二课时:电子元件学习及编程知识讲解第三课时:实践操作指导,分组讨论与设计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制作简易电子密码锁第五课时:成果展示、评价与总结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电子技术应用”、“编程基础”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章节相关联。
加密课程设计详细
![加密课程设计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4490115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2.png)
加密课程设计详细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加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函数等,能够运用加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1.掌握加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了解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函数的原理和应用;3.掌握加密算法的实现和应用场景。
4.能够使用常见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和解密;5.能够分析加密算法的优缺点和安全性;6.能够运用加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数据保护、通信安全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认识到加密技术在保护数据安全中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对加密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函数三个方面。
1.对称加密:介绍对称加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DES、AES等加密算法,通过实例讲解其应用场景和实现方法。
2.非对称加密:介绍非对称加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RSA、ECC等加密算法,通过实例讲解其应用场景和实现方法。
3.哈希函数:介绍哈希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MD5、SHA等哈希算法,通过实例讲解其应用场景和实现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加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加密技术的应用和优缺点;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加密技术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亲手实践加密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权威的加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网络设备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密码学课程设计报告01 人人文库
![密码学课程设计报告01 人人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c1605ca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a.png)
密码学课程设计报告01 人人文库一、引言密码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保护信息的学科,主要包括加密、解密和信息鉴别等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密码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学习密码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算法,以及设计一个简单的密码学系统进行实践。
二、理论基础1.加密与解密加密是将明文通过密码算法转换成密文,解密则是将密文通过相同的密码算法还原成明文。
常见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密钥算法和非对称密钥算法。
对称密钥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常见的对称密钥算法有DES、AES等。
对称密钥算法具有加密速度快的优点,但是密钥的分发和管理比较困难。
非对称密钥算法则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常见的非对称密钥算法有RSA、DSA等。
非对称密钥算法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但是加密速度较慢。
2.密钥管理密钥管理是密码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密钥的选择、生成、分发和存储等都对密码算法的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密钥越长越难破解,但是加密和解密的时间也会更长。
三、设计实现本次课程设计选择使用对称密钥算法AES进行实现。
设计一个简单的密码学系统,包括密钥的生成、加密和解密等功能。
1.密钥的生成首先,选择合适的密钥长度。
一般来说,128位的密钥已经足够安全。
然后,使用随机数生成算法生成一个随机的密钥。
2.加密加密过程中,将明文通过AES算法转换成密文。
AES算法是一种分组密码算法,将明文分成多个长度相同的块,然后对每个块进行加密。
加密过程中使用的密钥与解密时使用的密钥应保持一致。
3.解密解密过程中,将密文通过AES算法转换成明文。
解密的步骤与加密的步骤相反。
使用相同的密钥对密文进行解密,得到原始的明文。
四、实验结果与对比使用实验中设计的密码学系统,选择一个明文进行加密和解密,得到相应的密文和明文。
通过比对原始明文与解密结果,验证系统的正确性。
在对称密钥算法AES中,选择不同的密钥长度,比较不同密钥长度对加密速度和安全性的影响。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密码锁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密码锁](https://img.taocdn.com/s3/m/0d0190b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5.png)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密码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数字系统课程设计密码锁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密码锁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了解数字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各种编码方式。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密码锁的设计与实现。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培养对数字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密码锁的工作原理、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字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数字逻辑电路的分类及其特点。
2.密码锁的工作原理:密码锁的分类、工作原理及其安全性分析。
3.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4.编码方式:二进制编码、格雷码、BCD码等编码方式的特点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密码锁的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针对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密码锁安全性等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数字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数字系统及相关课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拓宽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数字电路实验箱、编程器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现代密码学课程设计。。。。
![现代密码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95ac06f12d2af90242e671.png)
现代密码学课程(设计)题目:现代密码学课程设计姓名:学号:192102-16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信息安全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评阅人:职称:2012 年12 月学校代码:本科生学号:2 中现代密码学课程设计现代密码学课程设计本学科专业:信息安全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第一章、引言 (5)第二章、经典密码加密系统 (6)2.1仿射加密 (6)2.2Playfair加密 (7)2.3Vigenere加密 (9)2.4Hill密码 (11)第三章、ElGamal 加密和签名 (12)3.1算法资料 (12)3.2程序与算法 (13)3.3运行结果 (14)第四章、Rabin加密和签名 (14)4.1算法资料 (14)4.2程序与算法 (15)4.3运行结果 (15)第五章、RSA加密与解密 (16)5.1算法资料 (17)5.2程序与算法 (18)5.3运行结果第六章、结束语 (20)引言本文详细叙述了古典密码包括仿射密码、Hill密码、Vigenere密码、Playfaire密码,以及基于公钥密码的加密和签名体制的内在结构并予以程序实现。
实验一经典密码加密系统2.1 仿射密码2.1.1算法资料加法密码和乘法密码结合就构成仿射密码,仿射密码的加密和解密算法是:C= Ek(m)=(k1m+k2) mod nM= Dk(c)=k3(c- k2) mod n(其中(k3 ×k1)mod26 = 1)仿射密码具有可逆性的条件是gcd(k1, n)=1。
当k1=1时,仿射密码变为加法密码,当k2=0时,仿射密码变为乘法密码。
仿射密码中的密钥空间的大小为nφ(n),当n为26字母,φ(n)=12,因此仿射密码的密钥空间为12×26 = 312。
2.1.2 程序与算法//加密int jiami(int k1,int k2,int m,int g){int f=k1*g+k2;f=f%m;return f;}//解密int jiemi(int k1,int k2,int m,int n){int f=niyuan(m,k1)*(n-k2);f=f%m;return f;}2.1.3 运行结果2.2 Playfair2.2.1 算法资料Playfai算法r根据下列规则一次对明文的两个字母进行加密。
信息加密系统课程设计
![信息加密系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b991d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0.png)
信息加密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信息加密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等基本加密技术,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和加密方式,提高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理解信息加密系统的概念、作用和重要性。
2.掌握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3.了解加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使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2.能够运用哈希算法对数据进行摘要和验证。
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和加密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增强信息安全意识,认识到信息加密在保障信息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加密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以及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等基本加密技术。
1.信息加密系统的基本概念:介绍信息加密系统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加密技术和解密技术的分类。
2.对称加密:介绍对称加密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常用算法,如DES、AES等,并通过实例演示对称加密的加密和解密过程。
3.非对称加密:介绍非对称加密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常用算法,如RSA、ECC等,并通过实例演示非对称加密的加密和解密过程。
4.哈希算法:介绍哈希算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常用算法,如MD5、SHA-1等,并通过实例演示哈希算法的数据摘要和验证过程。
5.加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加密技术在网络通信、数据存储、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加密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信息加密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以及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让学生掌握加密技术的基本知识。
加密的课程设计
![加密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08cb6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8.png)
加密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加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提高他们在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方面的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a.理解加密的基本概念,包括加密的定义、分类和应用场景。
b.掌握常见的加密算法,如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
c.了解加密技术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如数据保护、身份验证和数字签名等。
2.技能目标:a.能够使用常见的加密工具和软件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
b.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加密算法。
c.能够分析加密技术的优缺点,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密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增强学生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对加密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加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c.教育学生遵守加密技术的法律法规,明确加密技术在保护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和责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密的基本概念:介绍加密的定义、分类和应用场景,使学生了解加密技术的基本概念。
2.常见加密算法:讲解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等常见的加密算法,使学生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3.加密技术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介绍加密技术在数据保护、身份验证和数字签名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加密技术的重要性。
4.加密工具和软件的使用:讲解如何使用常见的加密工具和软件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加密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引导学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加密算法,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创新精神。
6.加密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使学生能够分析加密技术的优缺点,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密方案。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加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使学生掌握加密技术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加密技术的理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现代密码学基础第一版课程设计
![现代密码学基础第一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fa37fe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1.png)
现代密码学基础第一版课程设计1. 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讲解现代密码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算法、数字签名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现代密码学的基本原理、算法和应用,为后续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适合计算机科学、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2.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区别与应用;•掌握常用的加密算法、哈希算法和数字签名算法;•能够分析、设计和实现基本的密码安全应用。
3. 教学内容3.1 现代密码学基础•密码学概述•密码学的应用和分类•密钥分类和密钥分发3.2 对称加密•对称加密算法概述•分组密码与流密码•常用的分组加密算法:DES, AES, IDEA•数据加密标准以及其应用3.3 非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算法概述•RSA 加密算法•椭圆曲线加密算法3.4 哈希算法•哈希算法概述•常用的哈希算法:MD5, SHA-1, SHA-2, SHA-33.5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概述•常用的数字签名算法:RSA, DSA, ECDSA3.6 密码的应用•安全通信协议:SSL/TLS•数字证书及其应用•密码攻击和密码分析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在线交互的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讲授理论知识并举例说明概念和原理;•利用在线平台开展实验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设计和布置实际项目,以帮助学生实践和加深理解;•引导学生研读相关文献,开展小组研究和讨论。
5. 评分标准本课程包括在线作业、实验报告、项目评估和期末考试等评估方式。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在线作业:占总评成绩20%,根据完成度进行评分;•实验报告:占总评成绩30%,根据实验完成度和报告质量进行评分;•项目评估:占总评成绩30%,根据项目需求、代码质量、效果展示等方面进行评分;•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20%。
6. 参考资料•李鹏. 现代密码学基础[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范明. 神秘的密码[M]. 科学出版社, 2014.•周康. 计算机网络安全——一种基于密码学的解决方案[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高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原理与实践[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7. 总结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密码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
(完整版)密码学毕业课程设计-AES加密解密文档
![(完整版)密码学毕业课程设计-AES加密解密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07016c16f1aff00bed51e79.png)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AES加密解密的实现课程名称:应用密码算法程序设计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班级:任课教师:年月日目录1.背景 (1)2.系统设计 (1)2.1系统主要目标 (1)2.2主要软件需求(运行环境) (2)2.3功能模块与系统结构 (2)3 系统功能程序设计 (4)3.1基本要求部分 (4)3.1.1 字节替换 (4)3.1.2行移位 (5)3.1.3列混合 (6)3.1.4密钥加 (6)3.1.5密钥扩展 (7)3.1.6字节替换 (8)3.1.7行移位 (9)3.1.8列混合 (9)3.1.9 加密 (10)3.1.10 解密 (11)4. 测试报告 (12)5.结论 (21)参考文献 (21)1.背景AES,密码学中的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又称Rijndael加密法,是美国联邦政府采用的一种区块加密标准。
这个标准用来替代原先的DES,已经被多方分析且广为全世界所使用。
经过五年的甄选流程,高级加密标准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于2001年11月26日发布于FIPS PUB 197,并在2002年5月26日成为有效的标准。
2006年,高级加密标准已然成为对称密钥加密中最流行的算法之一。
AES 有一个固定的128位的块大小和128,192或256位大小的密钥大小。
该算法为比利时密码学家Joan Daemen和Vincent Rijmen所设计,结合两位作者的名字,以Rijndael之命名之,投稿高级加密标准的甄选流程。
(Rijdael的发音近于"Rhine doll"。
)AES在软体及硬件上都能快速地加解密,相对来说较易于实作,且只需要很少的记忆体。
作为一个新的加密标准,目前正被部署应用到更广大的范围.2.系统设计2.1系统主要目标基本要求部分:1.在深入理解AES加密解密算法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一个AES加密解密软件系统;2.完成一个明文分组的加解密,明文和密钥是十六进制,长度都为64比特(16个16进制数),输入明文和密钥,输出密文,进行加密后,能够进行正确的解密;3. 程序运行时,要求输出每一轮使用的密钥,以及每一轮加密或解密之后的16进制表示的值;4. 要求提供所设计系统的报告及完整的软件。
现代密码学课程设计
![现代密码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c994f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2.png)
现代密码学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现代密码学是一门关于信息安全的学科,主要研究保护信息在通信及存储中的安全性。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了解现代密码学的基础知识、常用算法以及应用实例,通过实现密码加解密算法、数字签名算法等,加深对现代密码学的理解,提高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和实际编程能力。
二、教学目标•了解现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密码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对称密钥算法和非对称密钥算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密码学算法和协议,如AES、RSA、MD5、SHA等;•掌握常见的密码攻击方法的手段和防范措施;•能够结合实例了解密码学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3.1 现代密码学基础•密码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研究对象•密码学中的术语和符号3.2 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DES、3DES、AES等•实现对称加密算法的案例3.3 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常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RSA、ECC等•实现非对称加密算法的案例3.4 哈希算法•哈希算法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哈希算法:MD5、SHA等•实现哈希算法的案例3.5 数字签名算法•数字签名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常用的数字签名算法:RSA、DSA等•实现数字签名算法的案例3.6 密码攻击与防范•常见的密码攻击方式:暴力破解、字典攻击、重放攻击等•密码攻击技术的分类和流程•密码攻击防范和对策3.7 现代密码学应用实例•SSL/TLS协议的原理和实现•HTTPS协议的原理和实现•VPN的实现和应用四、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授课、讲解、案例演示、群体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鼓励学生在本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中,利用程序实现加解密算法、数字签名等,同时进行实际的密码攻击和防范。
五、考核方式•课程论文:涵盖对现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信息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常用算法的原理和具体实现以及密码攻击和防范等方面。
密码学课程设计
![密码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8b8c6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4.png)
密码学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如加密、解密、密钥等;2. 了解常见的加密算法及其优缺点,如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3. 理解密码学在现代通信和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至少一种加密工具进行数据加密和解密;2. 能够分析简单加密算法的原理和安全性;3. 培养学生运用密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密码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学习兴趣;2.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认识到密码学在保护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选修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密码学的基础知识,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可能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缺乏耐心。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 加强课堂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讨论;4. 适时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密码学基本概念- 加密、解密、密钥的定义与作用- 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算法的原理2. 常见加密算法- AES、DES、RSA、ECC等算法介绍- 算法优缺点、应用场景分析3. 密码学应用- 数字签名、证书、SSL/TLS等应用案例- 现代通信和网络安全中的密码学应用4. 加密工具使用- GPG、OpenSSL等加密工具的安装与使用- 实践操作:使用加密工具进行文件加密和解密5. 密码学安全性分析- 简单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分析- 常见密码攻击方法介绍6. 实际案例分析-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密码学应用案例- 探讨密码学在保护信息安全中的作用教学安排与进度:1. 第1-2周:密码学基本概念、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算法介绍2. 第3-4周:哈希算法、常见加密算法及应用场景分析3. 第5-6周:密码学应用、加密工具使用与实操4. 第7-8周:密码学安全性分析、实际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密码学基础”、“加密算法与应用”、“网络安全”等章节相关联,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密码学知识体系。
课程设计——电子密码锁1
![课程设计——电子密码锁1](https://img.taocdn.com/s3/m/0ee6072ae2bd960590c67714.png)
××大学××学院××课程设计电子密码锁学生姓名学号所在系专业名称班级指导教师成绩××大学××学院二○一二年六月摘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住宅与部门的安全防范、单位的文件档案、财务报表以及一些个人资料的保存多以加锁的办法来解决。
若使用传统的机械式钥匙开锁,人们常需携带多把钥匙, 使用极不方便, 且钥匙丢失后安全性即大打折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保险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满足人们对锁的使用要求,增加其安全性,用密码代替钥匙的密码锁应运而生。
密码锁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功耗低、易操作等优点。
随着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和科技的发展,许多电子智能锁(指纹识别、IC卡辨认)已在国内外相继面世。
但是这些产品的特点是针对特定的指纹和有效卡,只能适用于保密要求的箱、柜、门等。
而且指纹识识别器若在公共场所使用存在容易机械损坏,IC卡还存在容易丢失、损坏等特点。
加上其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类产品的普及和推广。
鉴于目前的技术水平与市场的接收程度,电子密码锁是这类电子防盗产品的主流。
关键字:4×4矩阵键盘,STC89S52,密码锁Abstract:The numerical type robs to answer a machine is mainly from the initiative coder,encoder and flip-latch etc,numerical chip and part imitate spare part composing of a kind of electron product.Account the machine in cent mainly from the multivibrator,single steady state electric circuit, single pulse ten enter to make can go against the counter, decoding spare part constitute of electron product.Robbing to answer a machine should have a lock to save and show the function of contestant number.The machine which accounts a cent should have to prepare to place number and carry out the importation function of the add, reducing of different score.Rob to answer a machine is mainly expanded an electric circuit by a main electric circuit and to constitute, through a series of process work model;The machine which accounts a cent in order to shows get a goal of each contestant.Key words: matrix,STC89S52,LED digital tube.目录前言 (1)1. 系统总体设计 (1)1.1 系统结构 (1)1.2 系统组成 (1)1.3 系统可行性分析 (1)2. 硬件电路设计 (2)2.1 单片机STC89S52简介 (2)2.1.1 主要特性 (2)2.1.2 管脚说明 (2)2.1.3 震荡特性 (4)2.1.4 芯片擦除 (4)2.2 4×4矩阵键盘 (5)2.3复位电路 (5)2.4振荡电路 (6)2.5数码管 (6)2.6 电动锁 (7)2.7 蜂鸣器 (7)3. 软件程序设计 (7)3.1 软件设计流程图 (8)3.2 显示功能 (9)3.3 键盘扫描 (10)3.4 密码修改 (10)4.个人总结 (10)5.参考文献 (11)1.系统总体设计1.1系统结构图1 系统结构框图1.2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由STC89S52单片机,八位数码管、蜂鸣器、4×4矩阵键盘、复位电路等组成。
加密系统的课程设计
![加密系统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16a63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9.png)
加密系统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加密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加密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加密系统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2)掌握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算法等基本加密技术;(3)了解加密系统的安全级别及其评估方法;(4)熟悉加密系统在网络安全、数据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技术实现数据加密和解密;(2)能够运用哈希算法生成数字摘要;(3)能够分析和评估加密系统的安全性;(4)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密技术和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加密系统的兴趣,提高学生信息安全意识;(2)培养学生遵守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素养;(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的能力,为我国信息安全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加密系统概述:介绍加密系统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2.对称加密技术:讲解DES、AES等对称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3.非对称加密技术:讲解RSA、ECC等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4.哈希算法:讲解MD5、SHA-256等哈希算法的原理及其应用;5.加密系统安全性评估:介绍加密系统的安全级别及其评估方法;6.加密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加密系统在网络安全、数据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加密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加密系统在现实中的应用;3.实验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加密技术的理解和掌握;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深入理解加密技术;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动画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配置相应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密码学课程设计系统
![密码学课程设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650e26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0.png)
密码学课程设计系统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加密算法、解密算法以及数字签名等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密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和混合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3.理解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的作用和应用;4.熟悉密码学的相关法律法规。
5.能够使用常见的加密软件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6.能够设计简单的密码学应用场景,并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实现;7.能够分析密码学算法的安全性,并提出改进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密码学安全的重视,提高信息安全意识;2.培养学生遵守密码学法律法规,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密码学基本概念、加密算法、解密算法、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密码学概述:密码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分类;2.对称加密算法:DES、AES等算法原理及其实现;3.非对称加密算法:RSA、ECC等算法原理及其实现;4.混合加密算法:SSL/TLS等协议的原理及其应用;5.数字签名:数字签名的作用、原理和实现方法;6.数字证书:数字证书的定义、作用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使学生掌握密码学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密码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3.实验法:通过上机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加密和解密过程,加深对密码学知识的理解;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如下: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密码学教材,保证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密码学著作,拓宽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4.实验设备:配置相应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电子密码锁课程设计
![电子密码锁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66686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b.png)
电子密码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密码锁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组成结构;2.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密码锁编程的基本方法,了解相关电子技术知识;3. 学生能够了解电子密码锁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子技术的实用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密码锁;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电子密码锁的编程与调试;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电子密码锁的制作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3. 学生认识到电子密码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关注个人信息安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密码锁原理及组成- 理解电子密码锁的工作原理;- 学习电子密码锁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微控制器、键盘、显示模块、电磁锁等;- 探讨电子密码锁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2. 电子密码锁编程与制作- 学习电子密码锁编程的基本方法,掌握相关编程语言;- 学习电子元件的连接与调试,如:电路板设计、焊接技术等;- 实践操作:分组制作电子密码锁,进行编程与调试。
3. 电子密码锁应用与拓展- 了解电子密码锁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保险柜、门禁系统等;- 探讨电子密码锁的拓展功能,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 分析电子密码锁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意义。
大学加密算法课程设计
![大学加密算法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fe114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5.png)
大学加密算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加密算法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分类;2. 掌握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混合加密算法的原理及其应用;3. 学会分析加密算法的安全性,了解常见攻击手段和防范策略;4. 掌握常见的加密算法,如AES、RSA、ECC等,并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加密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数据传输、数字签名等;2. 能够运用编程语言实现基本的加密和解密功能;3. 能够分析并评价加密算法的性能和安全性;4. 能够针对特定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安全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加密算法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其在学术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认识到信息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加密算法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提高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对信息安全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加密算法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存在困难。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例为主线,引导学生掌握加密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信息安全领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1. 加密算法基础理论- 加密算法概念、历史与发展- 加密算法分类: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混合加密- 常见加密术语和概念:密钥、加密函数、解密函数等2. 对称加密算法- DES算法原理与实现- AES算法原理、实现及其应用场景- 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分析及改进方法3. 非对称加密算法- RSA算法原理与实现- ECC算法原理与实现- 非对称加密算法在数字签名、密钥交换等领域的应用4. 混合加密算法- 混合加密算法的设计原理与优势- 常见混合加密算法:如SSL/TLS等- 混合加密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5. 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分析- 常见攻击手段:如穷举攻击、字典攻击、量子计算攻击等- 安全性评估方法与防范策略- 我国加密算法安全性标准与政策6. 实践教学- 基于编程语言的加密算法实现- 加密算法应用案例分析- 课程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简易加密通信系统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2周:加密算法基础理论第3-4周:对称加密算法第5-6周:非对称加密算法第7-8周:混合加密算法第9-10周:加密算法安全性分析第11-12周:实践教学与课程项目教材章节关联:第1章:加密算法概述第2章:对称加密算法第3章:非对称加密算法第4章:混合加密算法第5章:加密算法安全性分析第6章:实践与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加密算法相关知识,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以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系统讲解加密算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设计一个加密算法》 学历案
![《设计一个加密算法》 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49968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7.png)
《设计一个加密算法》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加密算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常见的加密算法原理和特点。
3、能够设计一个简单的加密算法,并分析其安全性和效率。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常见加密算法的原理,如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2)设计加密算法的关键步骤和考虑因素。
2、难点(1)理解加密算法中的数学原理和密码学概念。
(2)评估所设计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和可能面临的攻击。
三、学习过程(一)引入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至关重要。
加密算法作为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网络通信、金融交易、军事国防等。
那么,什么是加密算法?它是如何工作的?又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加密算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二)知识讲解1、加密算法的基本概念加密算法是将明文(原始信息)转换为密文(加密后的信息)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使未经授权的人员无法理解密文的内容,只有拥有正确密钥的授权人员才能将密文解密还原为明文。
2、常见的加密算法类型(1)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 AES(高级加密标准)、DES(数据加密标准)等。
其优点是加密和解密速度快,但密钥的分发和管理较为困难。
(2)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一对密钥,即公钥和私钥。
公钥可以公开,用于加密信息;私钥保密,用于解密信息。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 等。
其优点是密钥管理方便,但加密和解密速度较慢。
3、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取决于多个因素,如密钥的长度、算法的复杂性、抵御攻击的能力等。
常见的攻击方式包括暴力破解、字典攻击、侧信道攻击等。
(三)设计加密算法的步骤1、确定加密的需求和目标明确需要保护的信息类型、使用场景、安全级别要求等。
2、选择合适的加密方法根据需求和目标,选择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或混合加密方法。
3、设计密钥生成和管理机制密钥是加密算法的核心,需要设计安全可靠的密钥生成和管理方法,包括密钥的长度、生成方式、存储和更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密码学课程作业题目现在密码学文件加密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指导教师职称年级专业班级所在学院目录摘要 (3)前言 (4)1基础介绍 (5)1.1背景介绍 (5)1.2需求分析 (5)1.3意义 (6)1.4文献综述 (6)2实现步骤 (7)2.1基本实现技术 (7)2.2操作步骤 (7)3应用基本功能测试 (19)3.1单表加密测试。
(19)3.2单表解密测试 (19)3.3多表加密测试 (20)3.4多表解密测试 (21)3.5文件生成模块测试 (21)4总结 (22)摘要本实验设计是在matla软件的GUI程序平台下设计的一个关于文件加密解密的小的应用,文章根据实验项目的完成过程比较详细的介绍了项目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完成步骤,并给出了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给出了应用的测试情况。
关键词:GUI程序设计,单表加密(解密),多表加密(解密)前言本文较为详细的介绍了GUI多表单表加密应用的开发过程,全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GUI多表单表加密应用的相关知识,以及它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
并做了简要的需求分析,确定了该程序应实现了一些基本功能。
另外还简要的说明了查阅的相关资料。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开发的具体过程,以程序的具体开发步骤为主线介绍了相关的操作和具体函数的书写。
第三章主要是对程序的设计进行总结。
1基础介绍1.1背景介绍在现代密码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了许多实际的问题,主要学习了在密码学的发展简史,古典密码学,分组密码,公钥密码,序列密码,数字签名以及密码协议。
本设计是针对学习过的现代密码学中的古典密码学的理论来实现该课程中的一些相关的加密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对古典密码学中的两个基本的加密方法——单表加密解密和多表加密解密进行GUI 平台下的应用编程,实现相关的功能,以达到基本应用的目的。
1.2需求分析在GUI单表多表加解密的应用中,给出如下的具体应用要求:实现对简单字符的单表多表加密解密;实现对文件的单表多表加密解密;能够在应用中自主创建加密或者是解密文件;对文件的加密和解密过程实施监测,让使用者能够了解加密和解密的进程;提供基本的应用使用帮助手册,给初次使用应用者提供参考。
1.3功能模块图加密系统图1.系统功能模块图1.4意义简单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
了解基本应用的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功能,通过编程实现具体的应用是本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
通过具体的小的项目的实现,了解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以及各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联接方法,对于今后从事软件设计与开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5文献综述文献【1】《现代密码学》陈鲁生沈世镒北京:科学出版社文献【2】《matlab与数学实验》江世宏武汉工程大学文献【3】网络文献此处不予列出2实现步骤2.1基本实现技术在matlab的gui编程中有两种方式来进行程序设计:①直接用M文件来编写;②通过gui向导来进行编写。
方式①的好处在于可以以最大的灵活度来实现应用的设计和编写,但是缺点就在于必须对于各种控件的属性有比较好的了解。
方式②的优点在于编写者能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程序控件的响应函数的编写,而不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实现的界面的美化和排版之上,缺点在于响应函数的控制范围没有前一种方式来的灵活。
在本应用中主要是用gui的向导编程来实现应用的绝大部分功能,在应用的帮助手册的编辑界面实现方式上则主要是采用方式①来实现。
2.2操作步骤2.2.1 首先打开gui编程向导的界面,建立空白的gui界面对话框,gui 向导界面如下:图2.空白gui界面建立图2.2.2 建立空白的gui界面对话框之后,在该空白界面上添加一系列的程序控件,程序控件的添加主要分为5个大的模块:[1]加密模块控件;[2]解密模块控件;[3]自主生成文件模块;[4]加密形式模块;[5]明文密文显示框。
各项控件添加完毕之后的效果截图如下:图3.系统界面控件添加效果图2.2.3 对空白的对话框界面进行基本菜单的添加。
在gui的向导编程中如果选择空白的对话框来建立应用程序的基本框架时,在对话框中是没有给出基本菜单栏的,这里对本应用中添加的菜单栏进行简要的说明。
在控件添加界面的工具栏中有标注为Menu Edito的工具(截图如下红圈内)图4.界面编辑工具栏(红色标记为gui菜单编辑按钮)点击此按钮出现对基本菜单栏的编辑对话框(截图如下):图5.菜单编辑对话框上图左侧的红圈表示一级菜单,蓝圈表示二级菜单,右侧的五角星标注为为各级菜单的命名区,红色圈表示其快捷键设置,蓝圈内的View键是用于设置菜单的响应函数的按钮,红色斜线部分标注的为菜单栏的其他属性设置界面的开启按钮。
2.2.4 代码编写,代码的编写主要分为单表加密代码,多表加密代码,单表解密代码和多表解密代码,以上是解密加密的代码概述。
另外还包括加解密文件生成代码,以及一些其他的辅助按键的响应代码。
这里就单表加密代码和解密代码做简单的说明:单表的主要做法师对英文的二十六个字母和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进行编码,然后根据编码通过模运算来对明文实现移位,这里假设m 为明文的编码,n 为密文的编码,密钥的编码为k ,加密的模运算公式就为S k m n mod )(+=,其中S 表示所有明文空间的长度,这样就顺利的实现加密的过程,其基本代码如下: k=get(handles.radiobutton2,'value')if(k==1)[filename,pathname]=uigetfile({ ...'*.*','All Files(*.*)';},...'');if isequal([filename,pathname],[0,0])returnelsepic = fullfile(pathname,filename);fid=fopen(pic);[A,COUNT]=fscanf(fid,'%c',inf);fclose(fid);ends=get(handles.edit2,'string');if isempty(s)msgbox('The edit is empty,please enter again!','error');return;endstr='D:\MATLAB7\work\moderncryptography\encryption\wordtable1.xls';[CODE,TXT,RAW]=xlsread(str);s=double(s);B=double(A);[m,n]=size(B);j=0;C=ones(1,n);hwait=waitbar(0,'Please Wait(1)>>>>>>>>'); for i=1:nif(B(i)>=13 & B(i)<=126)j=j+1;C(j)=B(i);endWaitBar1(i,n,hwait);endclose(hwait);[m,n]=size(CODE);hwait=waitbar(0,'Please Wait(2)>>>>>>>>'); for h=1:nif(s==CODE(2,h))s=CODE(1,h);endWaitBar1(h,n,hwait);endclose(hwait);for h=1:jfor k=1:nif(C(h)==CODE(2,k))C(h)=CODE(1,k);endendend% %%%%%%%%%%%%%%%%%%%%%%%%%%%%%%%%%%% %%%%hwait=waitbar(0,'Please Wait(3)>>>>>>>>');for h=1:jC(h)=mod(C(h)+s,29);WaitBar1(h,j,hwait);endclose(hwait);% close(hwait);%%%%%%%%%%%%%%%%%%%%%%%%%%%%%%%%%%%% %%%%%%%%hwait=waitbar(0,'Please Wait(4)>>>>>>>>');for h=1:jfor k=1:nif(C(h)==CODE(1,k))C(h)=CODE(2,k);endendWaitBar1(h,j,hwait);endclose(hwait)% close(hwait);C=char(C);set(handles.edit3,'string',C);str='D:\MATLAB7\work\moderncryptography\encryption\singlesecretword.txt';fid=fopen(str,'wt');fprintf(fid,'%s',C)fclose(fid)elseA=get(handles.edit1,'string');if isempty(A)msgbox('The edit is empty,please enter again!','error');return;ends=get(handles.edit2,'string');if isempty(s)msgbox('The edit is empty,please enter again!','error');return;endstr='D:\MATLAB7\work\moderncryptography\encryption\wordtable1.xls';[CODE,TXT,RAW]=xlsread(str);s=double(s);B=double(A);[m,n]=size(B);j=0;C=ones(1,n);hwait=waitbar(0,'Please Wait(1)>>>>>>>>');for i=1:nif(B(i)>=13 & B(i)<=126)j=j+1;C(j)=B(i);endWaitBar1(i,n,hwait);endclose(hwait);[m,n]=size(CODE);hwait=waitbar(0,'Please Wait(2)>>>>>>>>');for h=1:nif(s==CODE(2,h))s=CODE(1,h);endWaitBar1(h,n,hwait);endclose(hwait);for h=1:jfor k=1:nif(C(h)==CODE(2,k))C(h)=CODE(1,k);endendend% %%%%%%%%%%%%%%%%%%%%%%%%%%%%%%%%%%% %%%%hwait=waitbar(0,'Please Wait(3)>>>>>>>>');for h=1:jC(h)=mod(C(h)+s,29);WaitBar1(h,j,hwait);endclose(hwait)% close(hwait);%%%%%%%%%%%%%%%%%%%%%%%%%%%%%%%%%%%% %%%%%%%%hwait=waitbar(0,'Please Wait(4)>>>>>>>>');for h=1:jfor k=1:nif(C(h)==CODE(1,k))C(h)=CODE(2,k);endendWaitBar1(h,j,hwait);endclose(hwait)% close(hwait);C=char(C);set(handles.edit3,'string',C);str='D:\MATLAB7\work\moderncryptography\encryption\singlesecretword.txt';fid=fopen(str,'wt');fprintf(fid,'%s',C)fclose(fid)end解密过程就是上述过程的逆过程,这里就不在赘述,单表解密基本代码如下:k=get(handles.radiobutton2,'value');%提取加密形式指标值if(k==1)[filename,pathname]=uigetfile({ ...'*.*','All Files(*.*)';},...'');if isequal([filename,pathname],[0,0])returnelsepic = fullfile(pathname,filename);fid=fopen(pic);[A,COUNT]=fscanf(fid,'%c',inf);fclose(fid);end%文件形式解密时打开解密文件[CODE,TXT,RAW]=xlsread('D:\MATLAB7\work\modern cryptography\encryption\wordtable1.xls');%读取解密对照表set(handles.edit3,'string',A);%将密文显示在密文编辑框中s=get(handles.edit6,'string');%提取解密密钥if isempty(s)%解密密钥测空msgbox('The edit is empty,please enter again!','error');return;ends=double(s);n=length(CODE);hwait=waitbar(0,'Please Wait(1)>>>>>>>>');for h=1:nif(s==CODE(2,h))s=CODE(1,h);endWaitBar1(h,n,hwait);endclose(hwait);B=double(A);[m,n]=size(B);hwait=waitbar(0,'Please Wait(2)>>>>>>>');for h=1:nfor k=1:29if(B(h)==CODE(2,k))B(h)=CODE(1,k);endendWaitBar1(h,n,hwait);endclose(hwait);%%%%%%%%%%%%%%%%%%%%%%%%%%%%%%% B=mod(B-s,29);hwait=waitbar(0,'Please Wait(3)>>>>>>>')for h=1:nfor k=1:29if(B(h)==CODE(1,k))B(h)=CODE(2,k);endendWaitBar1(h,n,hwait);endclose(hwait);B=char(B);fid=fopen('D:\MATLAB7\work\moderncryptography\encryption\singleproclaimedword.txt','wt');fprintf(fid,'%s',B)fclose(fid)set(handles.edit1,'string',B);else[CODE,TXT,RAW]=xlsread('D:\MATLAB7\work\modern cryptography\encryption\wordtable1.xls');A=get(handles.edit3,'string');s=get(handles.edit6,'string');if isempty(s)msgbox('The edit is empty,please enter again!','error');return;ends=double(s);n=length(CODE);hwait=waitbar(0,'Please Wait(1)>>>>>>>>');for h=1:nif(s==CODE(2,h))s=CODE(1,h);endWaitBar1(h,n,hwait);endclose(hwait);B=double(A);[m,n]=size(B);hwait=waitbar(0,'Please Wait(2)>>>>>>>');for h=1:nfor k=1:29if(B(h)==CODE(2,k))B(h)=CODE(1,k);endendWaitBar1(h,n,hwait);endclose(hwait); %%%%%%%%%%%%%%%%%%%%%%%%%%%%%%% B=mod(B-s,29);hwait=waitbar(0,'Please Wait(3)>>>>>>>')for h=1:nfor k=1:29if(B(h)==CODE(1,k))B(h)=CODE(2,k);endendWaitBar1(h,n,hwait);endclose(hwait);B=char(B);fid=fopen('D:\MATLAB7\work\modern cryptography\encryption\singleproclaimedword.txt','wt');fprintf(fid,'%s',B)fclose(fid)set(handles.edit1,'string',B);end3应用基本功能测试3.1单表加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