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和方式 知识点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知识点4篇(精选)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知识点4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f4d81b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e.png)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知识点4篇(精选)(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知识点4篇(精选)物质跨膜运输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之一,也是细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重要知识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54bdfbeff9aef8951e0665.png)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1.半透膜: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
2.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因为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的水分子数多于渗出玻璃纸的水分子数。
3.用纱布代替半透膜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不会。
因为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透过。
4.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如何?不会。
因为单位时间内进出玻璃纸的水分子数相等,这时漏斗内外的液体叫做等渗溶液。
5.等渗作用发生的必须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不同。
6.水的流向特点: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
(水分子进出是渗水的相对浓度梯度的)。
7.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浓度差越大,细胞吸水或失水越多,速度越快。
8.当细胞质浓度>外界浓度细胞吸水膨胀当细胞质浓度<外界浓度细胞失水皱缩当细胞质浓度=外界浓度细胞保持平衡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二、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1.植物细胞吸水方式:①吸胀吸水:通过细胞中亲水物质吸水。
(亲水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②渗透作用:半透膜;浓度差。
2.植物细胞结构:①原生质层: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②植物表现:宏观失水:植物萎焉,长度变小,硬度变小。
吸水:植物坚挺,长度变大,硬度变大。
微观失水:质壁分离(质代表原生质层;壁代表细胞壁)。
3.质壁分离_细胞失水①水从细胞液进入蔗糖溶液②现象:细胞壁基本不变,原生质层收缩变小,中央液泡变小,细胞液紫色变深,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出现分离,空隙间充满蔗糖溶液。
③结论: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细胞壁全透性伸缩性小,原生质层半透性伸缩性大。
4.质壁分裂复原_细胞吸水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的浓度②细胞壁基本不变,原生质层膨胀变大,中央液泡变大,细胞液紫色变浅,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由分离出现复原,空隙变小。
③结论: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④如果滴加的是0.5g/mL的蔗糖溶液会怎样?植物细胞会严重失水而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2-4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2-4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edc719c960590c69fc37616.png)
2-4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阅读教材,完成基础知识的归纳与整理】一、渗透作用原理(一)渗透作用的概念:水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要点:①针对对象为水或其他溶剂②需要半透膜③本质上是一种自由扩散(顺含量梯度)(二)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①__________——具有分隔作用※特别提醒※☆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
(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②__________——保证两侧水分子扩散的速度不均等※特别提醒※①决定渗透方向:低浓度→高浓度(此浓度为物质的量浓度,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物质的量浓度未必相同)②渗透作用发生过程中,半透膜两侧溶液间的水分子是进行双向运动的,但速率不均衡。
③水柱不再升高时:水柱产生的压力=浓度差引起的吸水力(水柱不再升高时,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并不相等)④决定渗透速率:浓度差(浓度差越大,渗透速率越大)(三)渗透压与渗透作用①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②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的吸引力,即吸水能力。
③渗透作用的方向也可理解为:低渗透溶液(吸水能力弱)→高渗透溶液(吸水能力强)(四)渗透原理的应用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2、探究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以碘和淀粉为例)3、在实践中的应用①对农作物的合理灌溉,既满足了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土壤溶液的浓度,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②一次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现象,都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过高,甚至超过了根细胞液浓度,导致根细胞不易吸水甚至失水造成的。
③生活中杀菌、防腐、腌制食品。
糖渍、盐渍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在食品外面和内部形成很高浓度的溶液,使微生物不能在其中生存和繁殖,所以能较长时间的保存。
跨膜运输知识点归纳
![跨膜运输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bd07c8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7.png)
跨膜运输知识点归纳一、跨膜运输的概念。
跨膜运输是指物质进出细胞时,穿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它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通过。
二、跨膜运输的方式。
1. 被动运输。
- 自由扩散。
- 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 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
- 实例:水(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但单纯的水分子扩散是自由扩散)、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等小分子物质。
- 协助扩散。
- 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 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
- 实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葡萄糖进入其他细胞的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离子通道运输某些离子(如神经细胞上的Na⁺通道在动作电位形成时允许Na⁺内流,K ⁺通道在静息电位形成时允许K⁺外流等情况属于协助扩散)。
2. 主动运输。
- 概念: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 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源主要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 实例: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如K⁺、Na⁺、Ca²⁺等)。
主动运输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3. 胞吞和胞吐(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胞吞。
- 概念: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
- 实例: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吞噬食物颗粒等。
- 胞吐。
- 概念: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900ad2a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4.png)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是生物体内物质交换的重要手段,包括被动跨膜和主动跨膜两种形式。
被动跨膜是指物质通过膜的渗透、扩散等方式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运输,而主动跨膜则是指跨膜物质通过各种机制从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本文将介绍生物体中常见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以期增加读者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理解。
一、被动跨膜1. 水的渗透在生物体内,细胞和体液之间存在一定的浓度差。
当细胞外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时,水通过细胞膜壁的渗透作用向细胞内流动,细胞膜将水分子过滤并防止离子和一些大分子物质渗透到细胞内。
例如,肾脏器官中的近曲小管细胞可以通过大量的跨透透析来除去体内过多的水分,这是由于近曲小管壁上存在的渗透加速蛋白及不同渗透压介导的渗透作用。
2. 碳水化合物的扩散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中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其跨膜扩散是被动跨膜的一种形式。
例如,肠道壁上的麦克斯渗透开路蛋白可以促进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通过肠壁向血液中扩散。
3. 气体的扩散生物体内的气体交换是指氧气从外面通过呼吸器官进入体内,而二氧化碳从体内通过呼吸器官排出。
当气体浓度高于体内浓度时,气体分子通过呼吸器官的膜壁向体内扩散,这是一种经典的被动跨膜。
二、主动跨膜1. 离子泵的推动离子泵通过耗能进行离子推动,将离子从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运输。
例如,钠/钾泵会通过ATP酶催化反应将ATP分解为ADP和磷酸以获得能量,然后将细胞内的钠离子排出并将细胞外的钾离子推进细胞内。
这种推动方式可以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并产生电位差,是神经传递和肌肉收缩的关键。
2. 载体蛋白的穿透载体蛋白是一种将物质从低浓度区运输到高浓度区的蛋白。
这种运输方式需要耗费能量,并依赖于蛋白质的特异性结构。
例如,葡萄糖运输蛋白将葡萄糖从肠道或肝脏中运输到细胞内,并在细胞内通过代谢途径提供能量。
3. 膜囊泡的转运细胞内膜囊泡是一种将物质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膜的方式。
这种转运方式常常发生在胞吞作用或胞吐作用中。
知识点26: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022届高考大一轮复习笔记
![知识点26: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022届高考大一轮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f3351d779563c1ec4da7163.png)
④跨膜层数⑤附着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通道蛋白运输到内质网加工笔记26: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物质运输的方式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胞吐、胞吐自由 扩散协助 扩散胞吞胞吐运输方向 高 浓度→ 低 浓度低 浓度→ 高 浓度细胞 外 →细胞 内细胞 内 →细胞 外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能量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需要 需要 举例 O2,CO2,H2O,甘油,乙醇,苯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无机盐,氨基酸,小肠吸收葡萄糖 人体白细胞吞噬病菌、细胞碎片等 分泌蛋白图示常见物质跨膜方式①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协助扩散⎭⎪⎬⎪⎫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②Na ⎩⎪⎨⎪⎧进入神经细胞:协助扩散靠离子通道运出神经细胞:主动运输Na +K +泵③K+⎩⎪⎨⎪⎧进入神经细胞:主动运输Na +K +泵运出神经细胞:协助扩散靠离子通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跨过1层膜 ⎭⎪⎬⎪⎫膜泡核孔⇒跨过0层膜模式图析物质穿膜层数①空气中的O 2进入人体组织细胞被利用,穿膜层数至少为 11,图解路径如下:O 2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肺泡壁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2+2)+进、出红细胞(2)+进组织细胞(1)+进线粒体(2)=11层(③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②O 2从一个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产生到相邻叶肉细胞的线粒体被利用,穿膜层数为 6 ③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 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需要跨过2层生物膜.(1)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运输的方式并非只有被动运输,主动运输也可以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如餐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葡萄糖 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2)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运输一定是 主动运输 。
因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3)同一种物质进出不同细胞时,运输方式可能不同,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 协助扩散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则是 主动运输 。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跨膜运输方式一轮复习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跨膜运输方式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53f0a69524de518974b7d75.png)
的位置 大小
蔗糖 溶液
变小
原生质层 基本 脱离细胞壁 不变
逐渐恢复 原生质层恢 基本
清水 原来大小 复原来位置 不变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应用
• 说明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 • 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 • 测定细胞液的浓度 •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
是否需要 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 胞内的能量
代表例子
不需要
不消耗
氧气、水、 二氧化碳等 通过细胞膜
需要
不消耗
葡萄糖通过 红细胞
需要
需要消耗
葡萄糖、氨基酸 通过小肠上皮细 胞膜;离子通过 细胞膜等
四、大分子的跨膜运输
胞吞和胞吐
一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的运输,是通过内吞和外 排作用来实现的。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
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a .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 b.不需要膜上载体蛋白参与 c.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3).实例: O2,CO2,乙醇,甘油,胆固醇,尿素
协助扩散
(2).特点: (3).实例:
a.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 b.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 c.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渗透现象演示实验
实 验 现 象
Next
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称 为渗透作用
※条件
半透膜 这层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第三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第三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c6a7cce2aeaad1f346933f85.png)
[答案]
生物
C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三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结束
1.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方法
(1)根据分子大小与对载体、能量的需要进行判断:
(2)根据运输方向判断: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 是主动运输。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
生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三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三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结束
解析:实验目的是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是否能透过半透膜,由 提供的实验材料可推知实验原理: 蔗糖的水解产物如果能透过 半透膜,由于渗透作用,两边的液面差会缩小,用斐林试剂检 验,水浴条件下 a、b 两管内的液体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否则, 两边的液面会因为蔗糖的水解使 b 管内溶质分子数增加而使 液面差加大,且检验时 a 管内的液体无砖红色沉淀。实验设计 步骤时注意无关变量的控制,如两侧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水浴 控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等。
末页
第三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结束
[思维流程]
生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三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结束
[解析]
主动运输需要耗能,根据细胞内 ATP 的供能情
况可知, 甲侧为外侧, 乙侧为内侧, A 正确; a 代表磷脂分子, b 代表蛋白质, 载体蛋白的运动, 有利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的进行,B 正确;从图中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载体蛋白 协助,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C 错误;葡萄糖、 Na 等物质的运输,均需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用蛋白酶处理 细胞膜,会影响其运输,D 正确。
3.1.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3.1.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e189865265ce0508773213d0.png)
知识点一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系统主干知识]
1.渗透作用 (1)概念:指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 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过程,是自由扩散 的一种形式。 (2)发生条件
(3)现象分析
①漏斗内液面上升的原因: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 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数。
[题点全训过关]
题点(一) 渗透作用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典例 1] (2020·全国卷Ⅱ)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
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 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
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 2 倍)。水分交换达到平
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
题点(二) 以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为载体,考查实验分析能力
[典例 2] (2021·商丘测评)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处理红山茶花
的花瓣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花瓣表皮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图 1 为 0.35 g·mL-1 蔗糖
溶液的处理结果。该同学用显微镜连接计算机并通过相关软件分别计算不同蔗糖
溶液浓度下花瓣表皮细胞和液泡的面积,求出液泡面积与细胞面积比值,得到平
②漏斗内液面停止上升的原因:随着液面的不断上升,漏斗内液体的压强 越来越大,从而使水分子从漏斗内移向烧杯的速度加快,水分子进出漏斗的速 率越来越接近,直至完全相等,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此时水分子的进出达到 相对平衡 。
2.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②现象 当外界溶液浓度 当外界溶液浓度 大于
(×)
(3)在渗透作用中,当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公开课)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fc564e0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0.png)
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小,细胞皱缩; 在清水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大,细胞膨胀。
预期结果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
【材料选择】
黑藻 菠菜叶 洋葱鳞片叶 白萝卜
2、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四章 第一节
生活实例
洒水为了保持蔬菜的新鲜硬挺
演示实验: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半透膜: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象,分析现象的原因。
一、渗透作用发生的必需条件是:
具有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不同
其他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三
结论:细胞对于物质的吸收有选择性。
28.16
48.55
米曲菌
38.66
51.00
酵母菌
2.41
4.93
圆褐固氮菌
12.95
33.99
大肠杆菌
K2O
P2O5
微生物
几种微生物体内的矿物质含量
结论: 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的 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
D
以下可以发生渗透作用的是____. 煮熟的马铃薯条放入水中 把干种子放在清水中 烈日下菠菜叶子下垂 放在盐水中的萝卜变软
D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
小于
大于
等于
细胞吸水膨胀
细胞失水皱缩
保持原状态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7cff1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b.png)
目录
• 物质跨膜运输的基本概念 •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比较 •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实例分析
01
物质跨膜运输的基本概 念
定义与特性
定义
物质跨膜运输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对内外环境中的物质进行选择、转运和交换 的过程,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
谢谢观看
水分子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
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也是被动运输的一种方式,以顺浓度梯度进 行运输。
胞吞胞吐方式的实例分析
大肠杆菌的入侵
当大肠杆菌侵入宿主细胞时,它会通过 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内部,利用宿主细胞 的资源进行繁殖和扩散。
VS
神经递质的释放
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突触小泡释放 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传递神经信号。
物质跨膜运输的分类
被动运输
顺浓度梯度进行的物质跨膜运输 ,不需要消耗能量。包括简单扩 散和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进行的物质跨膜运输 ,需要消耗能量。包括原发性主 动运输和继发性主动运输。
02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主动运输实例
钠离子主动运输
钠离子在细胞膜内外浓度差较大,细 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将其运入细胞 内,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
总结词
主动运输对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和细胞的正 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参与,并消耗ATP提供 的能量。例如,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葡萄 糖,就需要消耗ATP的能量,逆浓度梯度将其运 输到细胞内。
详细描述
主动运输可以调节细胞内的物质浓度,维持细胞 内环境的稳定。例如,当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过 高时,细胞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将多余的钾离子排 出细胞外,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af9b0df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5.png)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过程。
细胞膜作为细胞的保护屏障,起到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关键作用。
有许多不同的机制可以让物质穿过细胞膜,其中包括被动扩散、主动运输和细胞内囊泡转运等。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 被动扩散被动扩散是指物质沿浓度梯度自由地通过细胞膜,不需要能量输入。
这种运输方式常见于小分子的无极性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和小的非离子化合物。
下面是被动扩散的一个实例:水分子跨膜扩散水分子是细胞内外交换中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之一。
细胞膜通过脂质双层的疏水性结构,能够让水分子自由地通过。
这种跨膜扩散的速率主要受渗透压的影响,即溶液内外水分子的浓度差异。
当细胞内外的水浓度不平衡时,水分子会沿浓度梯度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直到两侧的浓度达到平衡。
2.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着浓度梯度进出细胞,并需要能量输入。
这种运输方式常见于大分子、离子和荷电分子等带电的物质。
下面是主动运输的一个实例:离子泵的运输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异对维持正常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离子泵是一种负责调节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膜蛋白。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钠-钾泵。
它利用ATP酶活性将细胞内的钠离子排出,同时将外界的钾离子吸收进细胞。
这一过程需要耗费能量,通过细胞内的代谢产生的ATP供能。
3. 细胞内囊泡转运细胞内囊泡转运是指细胞内腔内的囊泡通过与细胞膜融合或分离来实现物质的跨膜运输。
这种转运方式常见于大分子、蛋白质和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输送。
下面是一个细胞内囊泡转运的实例:高尔基体的物质转运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的一个重要细胞器,负责合成、修饰和分装蛋白质等分子。
它通过与囊泡融合来将合成的蛋白质等物质从高尔基体中释放出来,并运输至其他细胞器,如细胞膜或是内质网。
这种转运过程被细胞内动力学蛋白驱动。
结论物质跨膜运输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关键过程之一,可以通过被动扩散、主动运输和细胞内囊泡转运等方式实现。
本文介绍了水分子的跨膜扩散、离子泵的运输以及高尔基体的物质转运等几个常见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和方式知识点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和方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bd6e7e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0.png)
第 7 讲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和方式一、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方式:浸透作用1、浸透作用看法:水分子(或其余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浸透作用。
2、必备条件①拥有半透膜;②半透膜双侧的溶液之间拥有浓度差。
3、看法辨析①浸透作用与扩散作用浸透作用扩散作用看法水分子(或其余溶剂分子经过物质从相对含量多的地方到相对含量半透膜的扩散少的地方的自由运动区物质水等溶剂分子溶剂、溶质分子及气体分子别是否需穿过半透膜与半透膜没关穿膜方向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分子密度高→分子密度低联系浸透作用是扩散作用的一种特别方式②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看法同意一部分物质经过,不一样意另依据生命活动的需要,决定物质分子是一部分物质经过的多孔性膜否经过的生物膜特色① 同意小分子物质经过① 具选择透过性② 不具生物活性② 具生物活性透过原理半透膜上孔径大小控制物质进出生物膜上运载不一样物质的载体③浸透吸水与吸胀吸水项目吸胀吸水浸透吸水条件细胞内未形成中央大液泡细胞内拥有中央大液泡原理细胞中的亲水性物质吸水(蛋白浸透作用质、淀粉等)实例干种子和根尖分生区细胞拥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①: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②:浓度差:细胞质与外界溶液(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2、现象①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②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③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动向均衡注:细胞内外浓度差(物质的量浓度差)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成熟的植物细胞就是一个浸透系统四、植物细胞质壁分别与复原实验解析及应用1、原理① 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 细胞液拥有必定的浓度,能浸透吸水和失水。
③ 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得多。
2、质壁分别与复原实验流程略3、结果与解析(1)质壁分别现象:液泡体积 ( 变小 ) ;液泡颜色 ( 变深 ) ;细胞大小基本不变内因:原生质层缩短性大于细胞壁。
高中生物必考细胞的代谢重点知识点汇总,考前必看!
![高中生物必考细胞的代谢重点知识点汇总,考前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b3dd704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7f.png)
⾼中⽣物必考细胞的代谢重点知识点汇总,考前必看!细胞的代谢第⼀单元细胞的物质输⼊和输出⼀、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渗透作⽤:指⽔分⼦(或其他溶剂分⼦)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渗透作⽤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3、细胞的吸⽔和失⽔(原理:渗透作⽤)(1)外界溶液浓度⼩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膨胀;外界溶液浓度⼤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皱缩4、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过程(1)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的细胞液。
(2)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3)⾸先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于细胞液浓度,洋葱鳞⽚叶外表⽪细胞失⽔,液泡体积变⼩,紫⾊变深。
且由于原⽣质层的伸缩性⼤于细胞壁,导致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即质壁分离)。
(4)将已质壁分离的细胞放⼊清⽔中,由于清⽔浓度⼩于细胞液浓度,洋葱鳞⽚叶外表⽪细胞吸⽔,液泡体积逐渐增⼤,紫⾊变浅,细胞壁与原⽣质层逐渐复原。
⼆、⽣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顿通过实验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
(2)1925年,荷兰科学家⽤丙酮从⼈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界⾯上铺成单分⼦层,测得其⾯积是红细胞表⾯积的 2 倍,由此得出结论:脂质在细胞膜中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3)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他认为这三层结构分别是蛋⽩质-脂质-蛋⽩质,他把⽣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结构。
(4)1970年,科学家以荧光蛋⽩标记的⼩⿏细胞进⾏实验,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5)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所接受。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架(2)蛋⽩质分⼦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层表⾯,有的部分或全部嵌⼊磷脂双分⼦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层(3)磷脂双分⼦层和⼤多数蛋⽩质分⼦可以运动(4)糖蛋⽩(糖被)分布在细胞膜外侧,由细胞膜上的糖类和蛋⽩质结合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和方式
一、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方式: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概念: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2、必备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之间具有浓度差。
3、概念辨析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
①: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②:浓度差:细胞质与外界溶液(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
2、现象
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③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动态平衡注:细胞内外浓度差(物质的量浓度差)
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成熟的植物细胞就是一个渗透系统
四、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分析及应用
1、原理
①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③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得多。
2、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流程
略
3、结果与分析
(1)质壁分离
现象:液泡体积(变小);液泡颜色(变深);细胞大小基本不变
内因:原生质层收缩性大于细胞壁。
条件、外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植物渗透失水,体积缩小。
⑵质壁分离复原
现象:液泡体积(变大);液泡颜色(变浅),细胞大小基本不变。
条件、外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会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4、易错警示
略
5、判断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时的规律
(1).从细胞角度分析:
①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才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从溶液角度分析:
①在溶质可穿膜的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
②在溶质不能穿膜的溶液中细胞只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不能自动复原。
③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会因过度失水而死亡不再复原。
6、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
略
五、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影响因素
(1)被动运输
①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②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以及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
量。
(2)主动运输
①载体蛋白
a.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生物细胞膜上的载体
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同。
b.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载体全部参与物质的运输时,细胞吸
收该载体运载的物质的速度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②能量
凡是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和温度。
注:温度可以间接影响能量的供应
六、实验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探究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
(2)探究是自由扩散还是协助扩散
七、其他
1、胞吞和胞吐不是跨膜运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跨膜运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小分子进出细胞核通过核膜,RNA 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通过核孔。
3、植物吸水是自由扩散,吸收矿物质离子是主动运输。
二者通常同时进行。
4、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不仅看分子大小,还取决于生命活动是否需要。
5、一个不常见图像
B
A
浓 度
时间
O t 1 t 2
胞外某物质浓度 细内某物质浓度
A 点之前:顺浓度梯度吸收,为被动运输(协助扩散) A 点之后:逆浓度梯度吸收,为主动运输 注:具体情况视具体题目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