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操作.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眼科病房是一个专门用于治疗眼科疾病的部门。
在眼科病房中,护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照顾和护理眼科患者。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护士需要遵循一些常规的护理步骤和标准。
以下是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流程和注意事项:1. 患者接待和评估- 当患者进入眼科病房时,护士应热情地接待他们,并引导他们到指定的床位。
- 护士应与患者进行简要的交流,了解患者的主诉和病史。
- 护士应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血压、体温、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的测量。
2. 病情观察和记录-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眼部症状、视力、眼压等。
- 护士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向医生汇报。
3. 眼部护理- 护士应定期进行患者的眼部护理,包括清洁眼部、滴眼药物等。
- 在进行眼部护理时,护士应注意洗手和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交叉感染。
4. 药物管理- 护士应根据医嘱准确给予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药物,并记录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给药时间。
-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
5. 疼痛管理- 护士应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 护士应关注患者的疼痛反应和效果,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6. 卫生与安全- 护士应保持病房的卫生和整洁,并定期消毒病床、器械和设备。
- 护士应遵循手卫生和感染控制的标准,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 护士应确保病房内的安全设施完好,并及时报修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7.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关于眼科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并解答患者的疑问。
- 护士应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
8. 与团队合作- 护士应与医生、其他护士和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计划。
- 护士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问题,并参与病例讨论和病例研究。
以上是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流程和注意事项。
护士在执行护理工作时,应始终关注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并遵循相关的护理标准和规范。
眼科护理工作制度及流程

眼科护理工作制度及流程一、引言眼科护理工作是医院中的关键部门之一,旨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眼部护理服务。
为确保护理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一套完善的眼科护理工作制度及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眼科护理工作制度及流程的内容与要点。
二、患者接待与评估1. 预约与登记首先,患者需要通过电话或网络预约眼科就诊。
接到预约信息后,护士应当及时进行登记,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并安排相应的护理工作。
2. 眼部评估在患者到达医院后,护士应当进行详细的眼部评估,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
评估结果将作为后续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三、护理工作流程1. 护理前准备在开始护理工作之前,护士需要准备相关器械和设备,并确保其无菌、齐全。
此外,也需要对护理环境进行清洁消毒,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2. 配置药物与液体根据医嘱,护士需要准备所需的药物和液体,确保其正确、完整,并遵守医院有关药物配置与使用的相关制度。
3. 注射与眼药膏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嘱,护士需要进行相应的眼药物注射或外用眼药膏操作。
在进行药物使用时,需要确保安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 护理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护士需要进行不同的护理操作,如眼部清洁、眼贴膜、眼部按摩、冷热敷等。
在操作过程中,护士需要细心、耐心,并确保操作正确、安全。
5. 宣教与指导在完成护理操作后,护士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护理知识宣教与健康指导。
包括药物使用方法、饮食调理、眼部保健等方面的指导。
要确保患者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以便更好地管理眼部健康。
四、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1. 护理记录护士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应当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护理操作、药物使用等相关信息。
同时,也需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记录,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安全防护护士在进行眼科护理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医院的感染控制制度,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眼科护理操作技术

眼科护理操作技术(一)洗眼法【用物准备】洗眼壶或输液器1套、受水器、3%硼酸液或0.9%氯化钠溶液300ml、治疗巾、抗生素眼药水、眼睑拉钩、消毒棉棒、无菌纱布、弯盘等。
【操作要点】1.向患者说明洗眼的目的,操作配合要点,以取得合作。
2.嘱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略向后仰,并向冲洗侧倾斜,头下铺治疗巾,患者手持或他人协助将受水器紧贴于冲洗侧颊部,操作者右手持洗眼壶(输液器排气后去掉针头)另一手拇指、示指分别分开上、下眼睑,充分暴露角膜结膜进行冲洗,水速不宜太快,并嘱患者眼球向上、下、左、右各方向转动,使结膜囊冲洗充分。
3.冲洗完毕用消毒干棉棒擦干眼睑,必要时滴眼药水,用75%乙醇溶液消毒眼周围皮肤,无菌纱布敷盖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1.眼部涂有眼膏或有分泌物时,应先用棉棒擦净再冲洗,若为手术前准备,应先剪睫毛,再行洗眼。
2.冲洗液温度要适宜,冬季应加温,一般要求在30~35℃,每次冲洗时间为2~3分钟。
3.冲洗液不可直接冲洗角膜,以免引起眨眼,洗眼壶及受水器用后消毒备用,如用输液器冲洗,需每人1套,禁忌重复使用。
(二)滴眼药水【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有眼药水、消毒棉棒或纱布、弯盘。
【操作要点】1.操作前洗手,将用物携至患者床旁。
2.认真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眼别、药名、浓度及时间等,检查药瓶管口是否光滑,药液有无混浊、变色、絮状物等,向患者说明滴眼药水的意义,取得患者合作。
3.观察眼部有无分泌物,用消毒干棉签拭去分泌物。
4.嘱患者精神放松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稍后仰,双眼向上看,下颌略抬高,操作者站于患者头侧或对面,用左手食、拇指分别分开上下眼睑,右手持眼药瓶,将药液滴入下穹窿部1~2滴,然后右手轻提上眼睑,下睑轻轻回复原位,嘱患者闭眼休息10~20分钟,使药液充分保留在结膜囊内,以确保有效治疗作用。
5.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6.整理用物,协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注意事项】1.眼药瓶口与眼距离2~3cm,滴2种以上药物时应间隔5~10分钟。
眼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操作

03
因眼膏影响视力,故宜在晚间睡前或手术后用。
【注意事项】
【目的】 清除结膜囊内异物及脓性分泌物,酸碱化学物质烧伤及手术前清洗结膜囊。
【物品】 洗眼壶或吊瓶、受水器、冲洗液(生理盐水、3%硼酸、2%碳酸氢钠液等)、消毒棉签等物品。
结膜囊冲洗法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病人自持受水器紧贴住冲洗侧面颊部。擦净眼分泌物及眼膏。
加强安全教育 防护用具 激光室必须放置灭火装置
(二)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
(一)激光室的安全要求
应贴出警告标志,无关人员不能随意进出 激光室墙壁不宜使用反光强的涂料,激光操作尽量 在暗室内进行 激光器应安装锁具,防止非工作人员操作
四、激光室管理
01.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02.
保持病房清洁卫生,室内不吸烟,通风。
眼底病治疗给药和内眼手术前麻醉。
【目的】
5ml注射器、口腔科5号长针头、注射用药物、75%酒精、2%碘酊、0.5%~1%丁卡因溶液、消毒棉签、纱布及消毒盘等药品。
【物品】
六、球后注射法
1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向后仰。
2
常规消毒下睑皮肤,操作者左手消毒,压紧消毒区边缘的皮肤,右手持装有药液的注射器。
01
固定点必须在前额部,避免病人仰卧或侧卧时引起头部不适或绷带松脱。
02
【注意事项】
【目的】
查出结膜囊内的细菌,便于诊断和治疗
【物品】
带有无菌棉签的培养管、酒精灯、无菌棉签
十、结膜囊细菌培养法
洗手,核对病人姓名及眼别。
病人取卧位或坐位。
左手持棉签牵拉病人下睑皮肤,右手用试管内的无菌棉签在病人的下穹窿部擦拭,然后将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将棉签放回试管内,送检。
眼科护理规范与操作技巧

眼科护理规范与操作技巧眼睛是人体视觉的重要器官,保护和维护眼睛的健康至关重要。
眼科护理规范与操作技巧能够确保正确的护理程序和操作,有效预防和治疗眼科疾病。
本文将从眼科护理规范和操作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眼科护理规范1. 安全卫生:眼科护理工作需要在洁净、无菌的环境中进行,保持清洁的工作区域和工具是防止感染的关键。
护士应当遵循严格的消毒程序,确保使用的护理工具和器械符合卫生要求。
2. 预防交叉感染:由于眼睛易受到感染,护士在进行眼科护理时应当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
这包括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用一次性纱布或棉签擦拭,避免接触患者眼睛区域的其他物品。
3. 精细观察:护士在进行眼科护理时,应当仔细观察患者的眼睛状况,包括瞳孔大小、眼球运动、结膜状况等。
及时发现并记录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4. 用药规范:护士在给患者眼睛滴眼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
正确的滴眼方法包括让患者仰头,轻轻拉开下眼睑,在下眼睑上滴入适量的眼药物。
5. 病情评估:护士在进行眼科护理时,应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这包括检查视力、眼压、视野等指标,以及观察疼痛、瘙痒、红肿等症状的变化。
二、操作技巧1. 洗眼:洗眼是眼科护理中常见的操作,主要用于清洁患者眼睛表面、去除异物和分泌物。
洗眼时应用生理盐水或洗眼液,倒入清洁的容器中,然后让患者低头,轻轻拉开下眼睑,用流动的液体冲洗眼睛。
2. 眼睑护理:眼睑护理主要用于清洁眼睑缘、去除结膜下脓肿等。
护理人员应首先用生理盐水湿润纱布,然后轻轻擦拭眼睑,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方向进行。
3. 眼部按摩:眼部按摩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
按摩时,护理人员应先将双手洗净,然后闭上眼睛,用指尖轻轻按压眼周围的穴位,从眼眶向太阳穴方向进行。
4. 眼压检查:眼压检查是评估眼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护士在进行眼压检查时,应先用生理盐水清洁测压棒,然后让患者闭眼,将测压棒轻轻触碰患者的角膜,记录测得的眼压数值。
眼科常用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结膜囊冲洗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球结膜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球后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眼科手术前准备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泪道冲洗术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1、根据合作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给予相应的处理2、为适应检查室的面积和检查方法可在距视力表2.5cm处,置一平面反光镜,检查时,被检查者观看镜内视力表3、先查右眼,后查左眼,戴镜者先检查裸眼视力再检查矫正视力,档眼板不可压迫眼球4、远视力检查以m为单位,用小数记录,视力<0.1者,视力计算公式为:视力=
0.1X被检眼与视力表距离(m) 。
记录眼镜度数: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分别记录,辨认指
数者,记录患者能辨认指数的最远距离,记为指数/距离(cm),辨认手动者,记为手动/距离(cm);光感者,记录能辨认光感的最远距离,无光感者,记录为无光感。
眼科病房护理操作流程、评价标准及规范

眼科病房护理操作流程、评价标准及规范1. 操作流程1.1 患者接收与评估- 接诊时,护理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眼部症状、既往史、过敏史等。
- 执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评估患者眼部状况。
-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1.2 环境准备- 保持病房清洁、安静、舒适,温度控制在18-22℃。
- 确保光线适宜,避免强光刺激。
- 准备眼科护理器械、药品、消毒剂等。
1.3 护理操作-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执行眼部清洁、消毒、敷药等操作。
- 注意观察患者眼部症状变化,如红肿、疼痛、视力下降等。
-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眼药水,解释用药注意事项。
1.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警惕并发症发生,如感染、出血等。
- 定期检查患者眼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 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止血等药物治疗。
1.5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眼科疾病知识、治疗方案及护理要点。
- 指导患者进行眼部保健,如定期检查视力、保持眼部卫生等。
-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树立康复信心。
2. 评价标准2.1 护理质量- 患者眼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稳定。
- 护理操作规范、无菌原则得到严格执行。
- 病房环境整洁、舒适,光线适宜。
2.2 患者满意度- 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无投诉。
- 患者眼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 患者及家属对眼科疾病知识掌握良好,自我护理能力提高。
2.3 护理人员素质- 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眼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 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 护理人员主动参与业务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 规范与要求3.1 护理文件记录- 准确、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护理操作及用药情况。
- 字迹清晰,语句简练,便于查阅。
- 遵守保密原则,保护患者隐私。
3.2 护理人员培训- 定期进行眼科护理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 关注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增强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眼科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眼科患者护理管理制度1.引言眼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涉及到我们身体中最重要的感官之一——视觉。
眼科患者护理管理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护理,旨在减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围绕眼科患者护理管理制度展开讨论,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
2.患者评估对于每位眼科患者,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症状、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等。
在进行评估时,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痛苦,以便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3.护理计划制定在完成患者评估后,医护人员需要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包括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优先级等。
护理计划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调整,确保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4.护理实施护理实施是眼科患者护理管理的核心环节,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眼部护理、用药管理等。
在护理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5.护理评估对于眼科患者护理管理制度来说,护理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护理评估应全面、系统、客观地进行,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6.护理记录护理记录是眼科患者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效果,为日后的治疗提供参考。
护理记录要详细、准确地记录患者的信息,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连续的护理。
7.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是眼科患者护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教育交流机制,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教育服务。
8.质量控制为了保障眼科患者护理管理的质量,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开展护理培训和考核等。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素质,确保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引言概述:眼科病房护理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涉及到眼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在眼科病房中,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护理常规,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包括患者接待、护理操作、病情观察、药物管理和康复护理。
一、患者接待1.1 患者信息登记: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仔细登记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等,以确保患者的身份准确无误。
1.2 安排住院床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护理人员应合理安排住院床位,确保患者的住院环境舒适和安全。
1.3 介绍病房设施: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病房的设施和使用方法,包括床位、卫生间、呼叫器等,以便患者和家属能够熟悉并正确使用。
二、护理操作2.1 眼部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和患者的病情,进行眼部护理,包括眼部清洁、眼药水滴眼、眼部按摩等,以促进眼部的康复和恢复。
2.2 睡眠护理: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睡眠情况,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调整病房的环境,保持安静和舒适。
2.3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和患者的饮食要求,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和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三、病情观察3.1 视力观察: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视力情况,记录视力的变化和恢复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3.2 眼部症状观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包括眼痛、眼红、流泪等,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3.3 病情变化观察: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眼部疼痛加重、视力下降等,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四、药物管理4.1 药物储存和配药:护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妥善储存和配药,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4.2 药物给予: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和护理要求,正确给予患者药物,包括眼药水、眼膏等,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4.3 药物记录和反馈:护理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的剂量、用法和用量,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反应。
眼科护理工作制度及流程

眼科护理工作制度及流程眼科护理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为确保患者的眼部健康,维护他们的视力,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眼科护理工作制度和流程。
以下将详细介绍眼科护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和具体流程。
一、眼科护理工作制度1. 护理宗旨:提供高质量的眼科护理服务,保护患者的眼部健康,促进患者康复。
2. 护理方针:针对不同疾病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注重细致入微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
3. 护理标准:严格按照医疗行为规范和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和准确。
4. 护理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并负责执行和评估护理效果。
同时,护士还要做好护理记录和护理交接,确保患者的连续性护理。
5. 护理教育:定期对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眼科护理工作流程1. 患者接诊流程(1)登记患者信息:患者到达医院后,前台工作人员会为其登记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并开具就诊卡。
(2)初诊护理评估:接诊护士会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的主诉、病史等,并记录到护理评估表中。
(3)查体和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会进行眼部查体和相关辅助检查,以确定诊断。
2. 护理流程(1)制定护理计划:护士根据医生的诊断结果和治疗要求,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包括眼部护理、药物使用、病情观察等。
(2)眼部护理措施:根据不同的眼科病情和手术后护理要求,进行清洁、湿润、保护眼部等护理操作,确保患者眼部的清洁和舒适。
(3)药物管理:护士负责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眼药水、眼膏等药物,并记录药物使用的次数和剂量。
(4)病情观察和记录: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时上报医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护理记录表中。
(5)护理安全:护士要确保使用的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护理交接流程(1)过程交接:护士对患者病情和护理措施进行详细交接,确保接班护士对患者了解清楚。
眼科专科护理操作

3、操作方法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2)表面麻醉:0.5%丁卡因两次,间隔3 ~5分钟。 (3)暴露结膜:左手分开眼睑,或用开睑器。 (4)进针:
部位:近穹窿部的球结膜,避开血管处, 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与眼球表面呈10 ~15 度, 挑起球结膜并快速刺入结膜下。 (5)注药、观察:
缓慢注药呈鱼泡样隆起,注射量0.1~0.5ml/次。 4、注射后护理:涂眼膏,眼垫包眼。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谢谢各位的聆听
一、结膜囊冲洗 —是用冲洗液冲洗结膜囊以达到清洁或治疗目的一种方法。
适应症: 清除结膜囊物质; 手术前清洁结膜囊。
用物: 冲洗液,洗眼壶、 受水器,消毒棉签。
操作流程:
1、评估:病情及合作,目的及意义; 结膜的情况。
2、操作前准备、解释: (1)洗手,查对。 (2) 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用物:滴眼液、消毒棉签、污物盘
操作流程:
1、评估:病情及合作,目的及意义; 眼结膜的情况。
2、操作前准备、解释: (1)洗手,查对。 (2) 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3、滴药方法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后仰并患侧倾斜。 (2)清洁眼部:擦去分泌物。 (3)暴露结膜:左食指轻拉下睑。 (4)滴药:右手持眼药瓶,先挤掉1 ~ 2滴
四、泪道冲洗 —用冲洗液冲洗泪道以清洁泪道、诊治泪道疾病的一种方法
适应症:泪道疾病的检查、诊断、治疗; 泪道、内眼手术前的清洁泪道。
用物:无菌注射器、冲洗针头、 泪点扩张器、0.5%丁卡因、 消毒棉签、冲洗用液、泪道探针, 受水器、抗生素滴眼液。
泪道探针、冲洗针头、泪点扩张器
复习泪小管的走行方向
眼科专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眼科护理操作技术一、滴眼药水法(一)目的1.诊断、检查、防治眼部疾病(如需滴用散瞳或缩瞳、表面麻醉药)。
2.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后抗感染。
(二)用物准备‘医嘱执行单、指定眼药水、消毒棉签或棉球、弯盘、快速手消毒液,必要时各无菌眼垫及胶布。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1.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环境是否清洁。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过敏史、自理能力与合作程度。
(3)评估眼部情况:眼睑、结膜、角膜有无异常、有无眼球穿通伤。
(4)评估药物性质,观察用药后反应。
2.操作要点(I)核对医嘱、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眼别,眼药的名称、质量、规格及有效期。
(2)协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略后仰,眼向上注视,用左手食指或棉签轻拉下睑,暴露结膜囊下穹隆部。
(3)右手持眼药瓶先弃去l"--2滴,将药液滴入下穹隆部1"--2滴。
(4)轻提上睑使药液充分弥散,嘱患者轻轻闭目2"-'3分钟,用棉签拭干外溢药液。
(5)必要时遮盖无菌眼垫。
医嘱执行单上签名。
3.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用药的方法、目的,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2)告知患者用药后要闭眼休息,勿用手揉眼睛。
(3)告知角膜溃疡、眼球穿通伤及手术后患者勿压迫眼球。
(4)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四)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无误后方可用药。
尤其是散瞳及缩瞳、腐蚀性药物切忌滴错,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2.滴眼药水前后应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3.滴混悬液前应充分摇匀。
4.眼部有分泌物者应先用棉签擦拭干净。
5.双眼滴药时,应先滴健眼后滴患眼,先轻后重,防止两眼间交叉感染。
6.滴管距眼睑2---3cm,勿触及眼睑、睫毛,以免划伤或污染药液。
.7.眼药水勿直接滴在角膜上,操作时动作轻柔,以免刺激双眼紧闭用力将药液挤出,也增加了角膜溃疡患者穿孔的危险。
对眼球穿通伤、角膜瘘、手术后的患者滴眼时勿压迫眼球。
8.滴用散瞳、缩瞳(阿托品、毛果芸香碱等)或毒性较大药物时,滴眼药后即用棉球压追泪囊区2~3分钟,以减少药液经泪道排泄进入鼻粘膜吸收引起中毒反应。
护士在眼科护理中的专业技能与临床经验分享

护士在眼科护理中的专业技能与临床经验分享眼科护理在医疗保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士在眼科护理中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以确保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本文将分享一些护士在眼科护理中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
一、眼科护理的基本技能1. 视力评估与眼部检查护士在眼科护理中可以通过使用视力表和常用的眼部检查工具,如眼底灯和角膜造影仪,来评估患者的视力和眼部健康状况。
2. 眼药物管理护士需要具备正确的眼药物管理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滴眼液、眼药膏以及注射眼药物等。
同时,护士还需了解各种眼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3. 眼部护理护士在眼科护理中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眼部护理,包括洗眼、眼部按摩和冷热敷等。
这些护理措施有助于缓解眼压、改善眼部循环和减轻眼睛疲劳。
4. 眼科手术室护理护士在眼科手术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协助医生进行各种眼科手术。
护士需要熟悉眼科手术室的设备和操作流程,并能够熟练地完成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二、专业技能的培养1. 继续教育培训护士在眼科护理中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这些培训包括眼科护理的最新知识和技术、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护士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在眼科护理中的技能水平。
2. 与眼科专家的合作护士可以与眼科专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与专家合作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理解眼科护理中的专业技能,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三、临床经验的积累1. 多角度观察患者在眼科护理中,护士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和体征变化。
通过多角度观察,护士可以更好地评估眼睛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眼部异常。
2. 动态记录患者数据护士在眼科护理中需要对患者的数据进行动态记录,包括视力、眼压、角膜曲率等。
这些数据可以提供给医生参考,有助于制定更科学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与患者沟通并提供心理支持护士在眼科护理中还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眼科病房是专门负责诊治眼科疾病的医疗部门,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护理人员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常规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科病房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护理技巧以及患者教育等内容。
一、标准操作流程1. 患者接待和核对信息:- 当患者入院时,护士应立即接待并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
- 确认患者身份后,将其引导至病房,并为其分配床位。
2. 病情评估和记录:- 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眼部症状、视力、眼压等。
- 在评估过程中,护士需要记录患者的主诉、体征、病史等重要信息。
3. 护理计划制定:- 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护士应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 护理计划应包括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时间和频率等。
4. 护理操作:- 眼科病房的护理操作包括眼部护理、药物管理、伤口护理等。
- 在进行护理操作前,护士应洗手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5. 病情观察和记录:-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眼部症状、体温、血压等。
- 对于异常情况,护士应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
6. 患者教育:- 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眼科知识,包括疾病的预防、护理方法等。
- 同时,护士还应向患者和家属解答相关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7. 出院准备和转诊:- 当患者病情好转或需要转诊时,护士应及时进行出院准备工作。
- 出院准备包括整理病历、安排床位、准备转诊资料等。
二、护理技巧1. 眼部护理:- 护士应定期清洁患者的眼部,保持眼部清洁和湿润。
- 在清洁眼部时,护士应使用无菌棉球或纱布,避免直接接触眼球。
2. 药物管理:- 护士应按照医嘱正确给予患者眼药水、眼药膏等。
- 在给药时,护士应注意药物的剂量、频率和给药途径,并记录相关信息。
3. 伤口护理:- 对于眼部手术后的患者,护士应进行伤口护理,包括清洁伤口、更换敷料等。
- 在进行伤口护理时,护士应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防止感染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尘罩,并将水龙头、门窗等关好。
四、激光室管理
(一)激光室的安全要求 1、应贴出警告标志,无关人员不能随意进出
2、激光室墙壁不宜使用反光强的涂料,激光操作尽量
在暗室内进行 3、激光器应安装锁具,防止非工作人员操作 (二)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 1、加强安全教育
2、防护用具
3、激光室必须放置灭火装置
五、病房管理
• 4缓慢拔针,用消毒棉签压住针眼无出血为止。
【注意事项】
• 如遇阻力,不得强行进针;切忌针头在眶内
搅动,经免操作血管和神经;注射中要观
察眼部情况,如有眼球突出应立即拔针, 应加压包扎,必要时全身应用止血药.
六、球后注射法
【目的】
眼底病治疗给药和内眼手术前麻醉。 【物品】 5ml注射器、口腔科5号长针头、注射用药物、 75%酒精、2%碘酊、0.5%~1%丁卡因溶液、消
2.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 药膏并包扎。
【注意事项】
1.脓肿尚未充分形成时,不要切开。
2.切开后不要挤压,防止感染扩散,引 起眼睑蜂窝织炎。
目标测试
一、填空
1、结膜囊冲洗温度应在 32℃~37℃ ,冲洗时间不少于15
分钟;如有传染性眼病,接触病眼的诊疗用具应 严格消毒 。 2、滴用阿托品,毒扁豆碱等剧毒性药品后,应于滴药后即 刻按压泪囊区2~3 分钟,以免药经泪道进入鼻腔吸收中毒。 3、结膜下注射药物注射量一般为0.1 ~0.5ml。
4、滴眼药水时,滴管应距眼球 2-3cm。
6.有眼球穿通伤及较深的角膜溃疡者禁忌冲洗。
四、泪道冲洗法
【目的】 用于泪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内眼手术前的泪 道清洁。 【物品】
注射器、泪道冲洗针头、泪点扩张器、受水器、
0.5%~1%丁卡因溶液、抗生素眼液、生理盐水、
消毒棉签及棉球等物品。
【操作过程1】
• 1.病人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后仰,并向患 侧稍倾斜,自持受水器紧贴于面颊部。 • 2.将蘸有丁卡因溶液的小棉签夹在患眼内 眦部上下泪点之间,表面麻醉3—5分钟。
• 5.注射完毕,拔出针头,滴抗生素眼液,闭目休息片刻。
【注意事项】
• 进针时针头刺入方向平行于角膜缘,并嘱 病人勿转动眼球,对不合作病人可用开睑 器开睑;多次注射者应更换位置,以免形 成瘢痕。
八、剪睫毛法
【目的】
眼科手术前准备。 【物品】 消毒眼科剪、眼药 膏、消毒棉签等。
【操作过程】
•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向后仰。 • 2.在剪刀一侧涂上眼膏。右手持剪刀,左手持棉签轻
1、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2、保持病房清洁卫生,室内不吸烟,通风。
3、统一病房摆设,室内摆放要考虑病人视力障碍。
4、对病人态度热情,生活给予照顾。
5、做好入院介绍。
6 、病人被服等按院规定配给。出院清点收回。
7、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意见。
8、病人要自觉遵守住院制度,不随意外出及外宿。 物资、定期清点。
【操作过程】
•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向后仰并向 患侧倾斜,眼向上注视。左手食指与拇指 分开上下眼睑,嘱病人眼球上转,右手持 眼膏软管将眼膏挤入下穹窿部。 • 2.按摩眼球,使眼膏分布均匀。
【注意事项】
• 管口勿触及睫毛或睑缘;
• 检查玻璃棒无破损方可使用,用后及时消
毒备用。 • 因眼膏影响视力,故宜在晚间睡前或手术 后用。
9、护士长全面负责并指派专人保管病房财产、设备、
第二节 眼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一、滴眼药水法
【目的】 治疗眼部疾病,表面麻醉、散瞳、缩瞳。 【物品】 眼药水、滴管或滴瓶、 消毒棉球。 【操作前准备】 眼药水、滴管或滴瓶、 消毒棉球等物品。
【操作过程】
•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向后仰并向患侧 倾斜,眼向上注视。 • 2.左手食指或棉签向下拉开下睑。 • 3.右手持眼药瓶距眼2—3cm处将药液滴入下穹 窿部。 • 4.嘱病人轻闭眼1—2分钟。
重复绕数圈,最后将绷带绕头1—2圈后用胶布固定,
结扎眉中部纱条。
【操作过程2】
• 4.双眼包扎法:
1)起点左右眼均可,绷带按“8”字形包扎双眼。如
起点是右侧
2)在耳上部绕1—2圈后经前额向下包左眼,由左耳
下方向后经枕骨粗隆绕到右耳上方,经前额至左耳上
方,向后经枕骨粗隆下方至右耳下方,向上包右眼,
成“8”字形,重复绕数圈后将绷带绕头1—2圈后用
三、结膜囊冲洗法 【目的】 清除结膜囊内异物及脓性分泌物,酸碱化学物 质烧伤及手术前清洗结膜囊。 【物品】 洗眼壶或吊瓶、受水器、冲洗液(生理盐水、 3%硼酸、2%碳酸氢钠液等)、消毒棉签等物品。
【操作过程】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病人自 持受水器紧贴住冲洗侧面颊部。擦净眼分泌 物及眼膏。 2.撑开睑裂,右手持洗眼壶,先冲洗眼睑皮肤 使其适应,再冲洗结膜囊。 3.用消毒棉签擦去眼睑及颊部水滴,取下受水 器,滴抗生素眼药水。 4.将受水器内污水倒掉,消毒后备用。
毒棉签、纱布及消毒盘等药品。
【操作过程】
•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向后仰。 • 2.常规消毒下睑皮肤,操作者左手消毒,压紧消毒区 边缘的皮肤,右手持装有药液的注射器。 • 3.嘱病人向鼻上方注视,并保持眼球不动,在眶下缘 中外1/3交界处进针,针头沿眶缘垂直于皮肤刺入1— 1.5cm,再转向眶尖方向继续进针达3—3.5cm,回抽注
• 2.病人取卧位或坐位。
• 3.左手持棉签牵拉病人下睑皮肤,右手用试管
内的无菌棉签在病人的下穹窿部擦拭,然后将
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将棉签放回试管
内,送检。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采集的标本及时送检。
十一、睑腺炎(麦粒肿)切开排脓法
• 【目的】 排出脓液,使炎症消退。 • 【物品】 11号刀片,引流条、无菌手套、无菌镊子、 胶布、眼垫
【目的】
1.使包扎敷料固定牢固。
2.局部加压,起到止血作用。 3.对于术后浅前房者,局部加压包扎,促进前 房形成。 4.预防角膜溃疡穿孔。
5.部分眼部术后,减少术眼活动,减轻局部反应。
【物品】 20cm纱条、绷带、眼垫、眼膏、胶布。
【操作过程1】
• 1.洗手,核对病人姓名及眼别。 • 2.病人取坐位,患眼涂眼膏,盖眼垫。 • 3.单眼包扎法: 将20cm纱条放在健眼眉中位置,绷带头端向健 眼,经耳上方由枕骨粗隆下方绕向前额,绕2圈后 在经患眼由上而下斜向患侧耳下,绕过枕骨至额部。
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 1.包扎不可过紧或过松。不要压迫耳廓及鼻孔。
• 2.固定点必须在前额部,避免病人仰卧或侧卧
时引起头部不适或绷带松脱。
十、结膜囊细菌培养法
• 【目的】 查出结膜囊内的细菌,便于诊断和治疗 • 【物品】 带有无菌棉签的培养管、酒精灯、无菌棉签
【操作过程】
• 1.洗手,核对病人姓名及眼别。
五、球旁注射法
【目的】 提高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消炎、抗感染。
【物品】
注射器、5号针头、药物、消毒液、消毒棉签
【操作过程】
•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向后仰。
• 2.常规消毒下睑皮肤,操作者左手消毒,压紧 消毒区边缘的皮肤,右手持装有药液的注射器。 • 3.嘱病人向鼻上方注视,并保持眼球不动,在 眶下缘中外1/3交界处进针,针头沿眶缘垂直于 皮肤刺入1—1.5cm,固定针头,无回血,即可 将药液缓慢注入。
轻固定眼睑。
• 3.剪上睑睫毛嘱病人眼睑放松,眼睛向下固视,左手
拉开下睑,右手持剪刀紧贴下睑皮肤,将睫毛剪除;
剪下睑睫毛嘱病人眼睑放松,眼睛向上固视,左手拉
开上睑,右手持剪刀紧贴上睑皮肤,将睫毛剪除。
• 4.检查有无睫毛进入眼内。
【注意事项】
操作动作要轻、准、稳。妥善固定头部。
九、眼部加压包扎法
(一)外麦粒肿切开法 【操作过程】
1.病人取仰卧位,局部消毒,左手手指固定病灶
两侧的皮肤,右手在波动感的低位处用尖刀片,
平行于睑綠方向切开脓点皮肤,排出脓液,用 棉签擦净。 2.如脓液较多应放置引流条。
(二)内麦粒肿切开法
1.点表面麻醉药,然后翻转眼睑,用左手拇指 固定睑綠,尖刀对准脓点与睑綠垂直方向切 开脓点处睑结膜,让脓液流出,用棉签擦净。
一、眼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眼科护士应具备:
1. 高尚的职业道德
2.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整体护理观
3. 敏锐的观察力
4. 良好的沟通技巧
5. 健康稳定的情绪
二 、 眼科门诊的管理 1、诊室卫生清洁 2、诊室物品 3、就诊秩序 4、协助检查 5、健康教育 6、护理指导
三、暗室管理
1、环境
2、清洁卫生
3、合理放置仪器 4、制定仪器使用规程 5、病人在暗室要防意外 6、每天下班前切断电源,加盖防
1~2ml注射器、4~6号注射针头、注射用药物、
0.5%~1%丁卡因溶液、消毒棉签、抗生素眼药
水、胶布条等物品。
【操作过程】
•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向后仰。
• 2.患眼滴0.5%丁卡因溶液表面麻醉2次。
• 3.以左手食指、拇指分开上下眼睑,注射部位可选在靠 近穹窿部的球结膜,选上方注射时,嘱病人眼球向鼻下 方转动,选下方注射时,嘱病人眼球上转。 • 4.右手持装有药液的注射器,与眼球表面呈10°-15° 避开结膜血管,挑起球结膜进针,将药液缓缓注入。
射器无血,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
【注意事项】
如有阻力,不得强行进针,以免刺伤眼 球。注射后出现眼球突出、运动受限为球 后出血,应加压包扎;眼前部有化脓性感染 的禁忌球后注射。
七、球结膜下注射法 【目的】 眼病患者为提高药物在眼内的浓度,延长药物
作用时间而需要结膜下给药者,常用于治疗眼
球前段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