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菲尔德作品现代主义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曼斯菲尔德作品的现代主义特征

摘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重要的短篇小说作家。其作品虽描写的皆是日常生活之事,但受诸多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其作品多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以前对曼斯菲尔德的研究角度多是从文体学和女性主义出发,而对其对于现代主义的贡献却少有关注。本文集中探讨了曼斯菲尔德作品的现代主义特征,管窥其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贡献。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现代主义疏离自我分裂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catherine manthfield,1888-1923)是一位对英国短篇小说有重大贡献的现代主义作家。她在15年的写作生涯中,共留下73篇完整的作品以及大量未完成的作品,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作为一位早期的现代主义作家,曼斯菲尔德对现代主义短篇小说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正如伊恩·戈登所说:“她(曼斯菲尔德)对短篇小说的影响正如乔伊斯之于长篇小说。在乔伊斯和曼斯菲尔德之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都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了(105)”。本文着重从现代主义几大思潮对曼斯菲尔德的作品主题和写作策略的影响,分析其作品的现代主义特征。

主体因为压抑而导致的自我分裂是曼斯菲尔德作品的一大主题。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关于潜意识的精神分析理论和三重人

格结构理论改变了“人是以理性为主的动物”的传统观念。他认为,潜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动机都出自本能冲动;人是充满矛盾冲动的生物,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本能欲望受社会习俗、道德法律和良知理性的束缚,矛盾的结果则是三重人格结构的产生: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id)是各种本能欲望的贮存所,自我(ego)是按实际情况调节行为的意识,超我(superego)则是受到道德等各方面约束的意识。矛盾冲突无法调和的后果就是自我的分裂。潜意识的主要表现方式则是梦境,所梦之物常常是自我被压抑欲望的扭曲表达。

曼斯菲尔德无疑受到了弗洛伊德思想的很大影响。她在其日记和信件中,多次提到自我的多重性和分裂性。在1922年的一封信中,她告诉默里:“我绝对是自我分裂了……在内心深处,我总是分裂的……我实在无法继续假装成一种人,实则是另外一种人……”(377)。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人物大都与作者一样生活在失衡状态之中,因为被压抑的欲望而导致本我和超我的严重冲突。这些自我分裂式人物混乱的心理斗争在作品中通过梦境和幻觉得到了集中

体现。

以曼斯菲尔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序曲》为例。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琳达挣扎于她的社会角色与掩藏的本我之间。琳达生活在维多利亚价值观的约束之下,社会期待与自我欲望的矛盾带来不尽的不满和烦躁。虽然生活舒适安逸,但她却不仅仅满足于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经常生活在梦境和幻觉之中。一次,琳达梦到自己回到了孩童

时期,和父亲走在草地上,她合起手掌,捧起一只小鸟,正当她轻轻地抚弄小鸟的羽毛时,小鸟却越来越大,直至变成了一个张着大嘴的婴儿,琳达吓得将小鸟扔在地上。梦中的内容正是琳达潜意识的思想。弗洛伊达在《梦的解析》中曾提到小动物在梦中代表着孩子,特别是不喜欢的孩子。在真实生活中,琳达正是苦恼于被三个孩子的母亲和妻子的角色所束缚,她对自己的孩子有种爱恨交加的矛盾的感情。

在《理想家庭》中,每个人都羡慕尼夫先生的理想家庭——帅气的儿子、漂亮的女儿和华丽的屋子。但是尼夫先生的精神却总是恍惚不清,现实生活对尼夫来说似乎不过是场梦境。这种状态的原因就是他人眼中的尼夫并不是真正的尼夫。真正的尼夫疲劳、孤独,供养全家却得不到家人的关爱和理解。一次在等待晚餐时,尼夫梦到:“一个矮小的老家伙正在攀爬一段无尽头的楼梯。他有的是什么样的腿啊!像蜘蛛腿一样的瘦弱,枯萎。”尼夫先生梦中的小老头才是他真正的自己,一生都像蜘蛛一样孤独辛苦地劳作。

除了自我压抑和自我分裂的主题之外,孤独感和幻灭感是曼斯菲尔德作品的另一大主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在世界末的特定社会气候下广为流传,该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理性的意志,世界由盲目的意志统治着,人生永远受意志的驱使,追逐无法满足的欲望,因而人生注定充满了痛苦与挣扎。在传统价值观都被破坏而科技的发展却带来人类异化的时代,

现代主义作品都不可避免地染上悲观主义色彩。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之下,曼斯菲尔德的很多作品都描写了人物内心的孤独感和幻灭感。她笔下的众多人物形象,不是因为人际关系的冷漠而倍感孤独就是因为残酷的社会现实而对人生倍感失望。

在曼斯菲尔德的小说里,人物的灵魂始终是孤独的。每个人的心灵似乎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王国,他人是永远无从进入的,夫妻也不例外。《陌生人》是一篇描写夫妻关系的故事。哈蒙德先生在码头等待妻子简妮。但当两人见面后,妻子却极力回避与丈夫在一起。哈蒙德先生后来得知妻子在归来的船上有了短暂的恋情。故事以哈蒙德先生的内心独白结束:“……我们再也无法单独共处了(mansfield,garden party:230)!”放荡随意的现代生活让夫妻最终也形同陌路,亦或作者想说对于每个人,他人都不过是陌生人而已。

不仅是成年人,即使是儿童也遭受精神孤立的摧残。《洋娃娃的屋子》就描写了儿童的孤独。海夫人送来的洋娃娃屋子给布尼尔家的孩子和她们的伙伴带来了新奇和快乐,却给凯尔文家的两个孩子带来了痛苦。因为她们的母亲是洗衣工,父亲在监狱,她们被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排斥和孤立。当其他孩子兴奋地谈论着洋娃娃的屋子时,她们只能“徘徊在边缘”(mansfield,selected stories:342)。作者表达的虽然是两个被排挤孩子的孤独感,但是这种感情却可以引起所有处于边缘性地位人群的共鸣。

在《她的第一次舞会》中,当雷拉正为第一次参加这童话般的舞

会而兴奋陶醉时,一位臃肿的老舞伴却冷冰冰地告诉她:“再过20年……你就像那些坐在戏台子上的老年人一样……没人愿意吻你

一下……”(mansfield,collected stories:342)。雷拉的幸福感顿时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想象的破灭。青春倏忽而逝,衰老随即而至,人生又有何意义可言?在《时髦婚姻》、《园会》、《布里尔小姐》等大量作品中,曼斯菲尔德都表现了人生永恒的孤独感和幻灭感。

曼斯菲尔德的主要写作策略之一是“顿悟”(ephiphany)。“顿悟”本是宗教用语,指初生的基督在东方三贤面前的突然显现,后指人人从物质境界升华到精神境界。该术语首次由乔伊斯从宗教领域引入。他在《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初稿《斯梯芬英雄》里首次对该词作了定义,即“一次突然的精神感悟启示;它来源于粗俗的言语或行为,或者是心灵自身特殊的难忘的一瞬间。”他同时认为“文学家应该精确地记录这些顿悟的时刻……最微妙的产生于瞬息的

时刻。”因此,“顿悟”可以理解为事物真谛的突现。尽管曼斯菲尔德没有明确提出“顿悟”的概念,但她早就注意到这种“有意义的瞬间”,并在作品中大量使用,称之为“闪现”(glimpse)。

曼斯菲尔德对这一技巧的运用则源于印象画派的影响。1910年,曼斯菲尔德参观了一个后印象派画展,梵高的《向日葵》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在给多罗茜·布莱特的信中,她写到:“那瓶中的花朵,满溢着阳光。这幅画似乎揭示了以前我未理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