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表面的成形与机械加工运动优秀课件
机械制造技术 零件表面的成形与机械加工运动
进给运动:是指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
动。它的速度较低。进给运动可能是连续性的运 动,也可能是间歇性的。进给运动有时仅有一个, 但也可能有几个。
常德职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组
第3讲: 二、机械加工运动
2、辅助运动 (1)定义 辅助运动:是指辅助完成工件成形的运动。 (2)分类
空行程运动
通过机械加工保证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组
第3讲: 一、零件表面的成形
2、零件表面的形成
零件表面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沿着另一条线移动或旋 转而形成的。并且我们把这两条线叫着母线和导线,统 称发生线。 切削加工时,具体实现这两根发生线的是刀具的切 削刃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并通过此运动将工件的表面切 削成形。在下图中,可将直线或曲线1视为母线,将绕 O─O轴旋转所形成的圆或按一定方向移动所形成的直线 (或曲线)2视为导线。
v f = nf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组
第3讲: 三、切削用量三要素
(3)背吃刀量 a p 背吃刀量:是指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之间 的垂直距离。 主运动是回转运动时: 车外圆 钻孔
ap = 1 (d w - d m ) 2
1 a p = dm 2
主运动是直线运动时 a p = H w - H m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组
第3讲: 一、零件表面的成形
3、发生线形成的方法 (1)轨迹法 工件表面的发生线(母线和导线)均由轨迹运动生成。 (2)成型法 工件的一条发生线是通过刀刃的形状直接获得的。 (3)相切法 工件的一条发生线是刀刃运动轨迹的包络线。 (4)展成法 又称范成法,其工件的一条发生线也是刀刃运动轨迹的 包络线,且包络线需通过刀具与工件之间的范成运动来生成。 各种形式的齿轮、链轮大多数采用展成法加工。
21工件表面的形成方法和成形运动PPT课件
(1) 成形法
(2) 展成法
(3) 轨迹法
(4) 相切法
4. 表面成形运动分析
母线(圆)----轨迹法----旋转运动B1 导线(直线)----轨迹法----直线运动A2
简单成形运动
母线(曲线)----成形法----不需要成形运动 导线(圆)----轨迹法----旋转运动B1
5. 主运动、进给运动和合成切削运动
(1)主运动 刀具与工件之间主要的相对运动,它使刀具的切削
部分切入工件材料,使被切金属层转变为切屑,从 而形成工件新表面。
特点:通常它的速度最高,消耗机床功率最多。机床 的主运动只有一个。
例如,车削、镗削的主运动是工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刀具的相对旋转运动,
而刨削是的主运动是刀具相对于工件的直线运动。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当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同时进行时,刀具切削 刃上某一点相对工件的运动称为合成切削运 动。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第二单元金属切削过程21工件表面的形成方法和成形运动工件的表面形状静态路由选择允许路由器根据人工配置的信息正确地将分组从一个网络路由到另一个网络
第二单元
金属切削过程
2.1 工件表面的形成方法和 成形运动
1. 工件的表面形状
第二三讲教案1.2表面成形+1.3机械加工方法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学过程:1.2 机械加工表面的成型一、工件表面的成型方法零件的形状是由各种表面组成的,所以零件的切削加工归根到底是表面成形问题。
各种典型表面都可以看做是一条线(称为母线)沿着另一条线(称为导线)运动的轨迹。
母线和导线统称为形成表面的发生线。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表面的两条发生线完全相同,只因母线的原始位置不同,也可形成不同的表面。
如图1-8中,母线均为直线1,导线均为圆2,轴心线均为OO′,所需要的运动也相同。
但由于母线相对于旋转轴线OO′的原始位置不同,所产生的表面也就不同,分别为圆柱面、圆锥面或双曲面。
图1-8 母线原始位置变化时形成的表面3.零件表面的形成方法(1)轨迹法它是利用刀具作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用尖头车刀、刨刀等切削时,切削刃与被加工表面可看作点接触,因此切削刃可看作一个点,发生线为接触点的轨迹线。
采用轨迹法形成发生线时,刀具需要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
(2)成形法成形法是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用成形法来形成发生线,刀具不需要专门的成形运动。
(3)相切法相切法是利用刀具边旋转边作轨迹运动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采用铣刀、砂轮等旋转刀具加工时。
采用相切法生成发生线时,需要两个相互独立的成形运动,即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中心按一定规律的运动。
(4)展成法展成法是利用工件和刀具作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工的方法。
切削加工时,刀具与工件按确定的运动关系作相对运动,切削刃与被加工表面相切,切削刃各瞬时位置的包络线,便是所需的发生线。
用展成法生成发生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通常由两个分运动组合而成,它们之间保持严格的运动关系,彼此不独立,共同组成一个运动,称为展成运动。
如上述工件的旋转运动B 和直线运动A 都是形成渐开线的展成运动。
二、表面成形运动和辅助运动这种形成发生线,亦即形成被加工表面的运动,称为表面成形运动,简称成形运动。
此外,机床还有多种辅助运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第二章
2.1 零件表面成形的方法及机床切削成形运动 2.1.1 零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各种表面的组合构成了不同的零件形状,所以 零件的切削加工归根到底是表面成形问题。 组成零件的常见表面有:内、外圆柱面和圆锥 面、平面、球面和一些成形表面(如渐开线面、 螺纹面和一些特殊的曲面等)。
2-1机器零件的组成表面
传动链包括各种传动机构,如带传动、 定比齿轮副、齿轮齿条副、丝杠螺母副、 蜗轮蜗杆副、滑移齿轮变速机构、离合器 变速机构、交换齿轮或挂轮架以及各种电 的、液压的和机械的无级变速机构、数控 机床的数控系统等。上述各种机构又可以 分为具有固定传动比的“定比机构”(例 如定比齿轮副、齿轮齿条副、丝杠螺母副 等)和可变换传动比的“换置机构”(例 如齿轮变速箱、挂轮架、各类无级变速机 构等)两类。
床、其它机床。每一大类机床中,按结构、性能、
工艺范围、布局形式和结构的不同,还可细分为若 干组,每一组又细分为若干系(系列)。
3)机床型号的编制方法 按1985年国家机械工业部颁布的《金属切 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部颁标准(JB1838-85) 和1994年国家标准局颁布的《金属切削机床型 号编制方法》国家推荐标准(GB/T15375-94),
图2-10 卧式车床所能加工的典型表面
车床按其用途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普通车 床、六角车床、立式车床、塔式车床、自动和半
自动车床、数控车床等等。普通车床是车床中应
用最广泛的一种,约占车床总数的60%,其中 CA6140 卧式车床为目前最为常见的型号之一。 为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机床,应了解机床的技术 性能。通常机床的技术性能包括:工艺范围、机
普通机床型号用下列方式表示。
(◎) ○ (○) ◎ ◎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最新版第一章机械加工方法
Δm=0 材料基本不变原理,如铸造、锻造及模具成形(注塑、冲压等) 工艺,在成形前后,材料主要是发生形状变化,而质量基本不变。
Δm>0 材料累加成形原理,如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快速原形(Rapid Prototyping)技术,在成形过程中通过材料累加获得所需形状。
第二节 机械加工方法
按照铣削时主运动速度方向与工件进方向的相同或相反,又分为顺铣 和逆铣。
顺铣:铣削力的水平分力与工件的进给方 向相同,而工作台进给丝杠与固定螺母之间一般又 有间隙存在,因此切削力容易引起工件和工作台一 起向前窜动,使进给量突然增大,容易引起打刀。
在顺铣铸件或锻件等表面有硬皮的工件时
二、等材制造技术(Δm=0) 等材制造技术主要是指用模具成形的方法,成形前后,材料质量基本不
变,只是形状的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数据表明,机电产品40%~50%的零件是由模具成 形的,因此模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模具可分为注塑模、压铸模、锻模、 冲压模、吹塑模等。在我国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是一个薄弱环节。模具制造 精度一般要求较高,其生产方式往往是单件生产。模具的设计要用到CAD、 CAE等一系列技术,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图1-10 电火花加工原理示意图 1—床身 2—立柱 3—工作台 4—工件电极 5—工具电极 6—进给机构 7—工作液 8—脉冲电源 9—工作液循环过滤系统
第三节 特种加工
电火花加工机床已有系列产品,根据加工方式,可将其分成两种类型: ➢用特殊形状的电极工具加工相应工件的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如前所述); ➢用线(一般为钼丝、钨丝或铜丝)电极加工二维轮廓形状工件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第6章机械零件表面加工课件
(2)运动计算
机床运动计算通常有两种情况: •根据传动路线表达式提供的有关数据,确定某些执行件的运动速度或位 移量; •根据执行件所需的运动速度、位移量,或有关执行件之间需要保持的运 动关系,确定相应传动链中换臵机构的传动比,以便进行调整。
6.2外圆表面加工
6.2.1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
轴类、套类和盘类零件是具有外圆表面的典型零件。外圆表面常用的机械加 工方法有车削、磨削和各种光整加工方法。
除机械传动外,还有液压传动和电气传动元件等。
作台等,是传递运动的末端件。
•执行件:夹持刀具或工件执行运动的部件。常用执行件有主轴、刀架、工
(2)机床的传动链
为了在机床上得到所需要的运动,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传动件把运动源 和执行件,或把执行件与执行件联系起来,以构成传动联系。构成一 个传动联系的一系列传动件,称之传动链。 根据传动链的性质,传动链可分为两类:
•车削加工是外圆表面最经济有效的加工方法,但就其经济精度来说,一般
适于作为外圆表面粗加工和半进精加工方法;
•磨削加工是外圆表面主要精加工方法,特别适用于各种高硬度和淬火后零
件的精加工;
•光整加工是精加工之后进行的超精密加工方法(如滚压、抛光、研磨等),
适用于某些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很高的零件。
由于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各 不相同,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加工方法,从而加工出满足零件图 纸上要求的合格零件。下表为外圆表面各种加工方案和经济加工精度。
(3)机床传动原理图
在机床的运动分析中,为了便于分析机床运动和传动联系,常用一些 简明的符号来表示运动源与执行件、执行件与执行件之间的传动联系, 这就是传动原理图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ppt幻灯片课件
4. 走刀 在一个工步中,有时因所需切除的
金属层较厚而不能一次切完,需分几 次切削,则每一次切削称为一次走刀。
14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3 铣键槽、去毛刺
一个 铣 床
工序号
表2 大批大量生产的工艺过程
工序内容
设备
1 铣两端面,钻两端中心孔* 铣端面钻中
两个 心孔机床
2
车大外圆及倒角
两个 车床 I
3 车小外圆、切槽及倒角 三个 车床II
4 铣键槽
一个 专用铣床
5 去毛刺
钳工台
1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 • 应选加工余量小的、较准确的、光洁的、面积较大
的毛面做粗基准,不应选有毛刺的分型面,避免浇 口、冒口。 • 选重要表面做粗基准,因为重要表面一般都要求加 工余量均匀。选非加工表面做粗基准,这样可以保 证加工表面和非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同 时可以在一次安装下加工更多的表面。如11图 • 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因为粗基准为毛面,定 位基准位移误差较大,如重复使用,将造成较大的 定位误差,不能保证加工要求。 • 若零件的所有表面都要加工,则应以加工余量最小 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25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子课件第1章机械加工方法
1.2.5 镗削
1. 镗削的定义
镗削是一种用刀具扩大孔或其他圆形轮廓的内径车削工 艺,其应用范围一般从半粗加工到精加工,所用刀具通常为 单刃镗刀(镗杆)。
镗削加工通常作为大直径和箱体零件上的孔的半精加工 或精加工工序,其切削运动由刀具回转来实现,进给运动可 通过工件或刀具的移动来完成。在卧式镗床上可以完成钻、 镗孔、车外圆、车螺纹、车端面、铣平面、斜面、各类槽、 内孔、孔端面、平行面、倒角、钻孔、同轴孔等。
1.2.1 车削
(4)适用于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加工。有色金属 零件表面粗糙度(Ra值)大,当Ra值要求较小时, 不宜采用磨削加工,需要用车削或铣削等。用金刚 石车刀进行精细车时,可达较高质量。
(5)刀具简单,刀具的制造、刃磨和安装都比 较方便。车削加工的精度一般为IT8~IT7,Ra值为 6.3~1.6 μm。精车时,加工精度可达IT6~IT5,Ra 值可达0.4~0.1 μm。
1.2.5 镗削
2. 镗削加工的特点
镗削运动时,镗刀随镗杆一起转动形成主切削运动, 而工件不动。
用镗刀对已有的孔进行再加工,称为镗孔。对于直径 较大的孔(D>80~100 mm)、内成形面或孔内环槽等, 镗削是唯一合适的加工方法。
一般镗孔精度达IT8~IT7,表面粗糙度值为1.6~0.8 μm。
精细镗时,精度可达IT7~IT6,表面粗糙度值为 0.8~0.1 μm。
1.2.6 齿形加工
(1)主运动为滚刀的旋转。 (2)展成运动为保持滚刀与被切齿轮之间 啮合关系的运动。这一运动使滚刀切削刃的切 削轨迹连续,包络形成齿轮的渐开线齿形,并 连续地进行分度。 (3)轴向进给运动是为了在齿轮的全齿宽 上切出齿形,滚刀需沿工件轴向做进给运动。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PPT课件
.
22
CA6140. 车床主轴图
23
主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主轴加工工艺过程制订的依据 主轴的结构;技术要求;生产批量;
设备条件 ➢主轴加工工艺过程 批量:大批;材料:45钢;毛坯:模
锻件
.
24
➢工艺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参见表5-5):
粗加工:工序 1~6 半精加工:工序 7~13(7为预备) 精加工:工序 14~26(14为预备)
.
63
箱孔与孔的位置精度 引起轴安装歪斜,致使主轴径向跳动 和轴向窜动,加剧轴承磨损 同一轴线上各孔的同轴度误差 孔端面对轴线垂直度误差
.
64
孔和平面的位置精度
主要是规定主要孔和主轴箱安装基 面的平行度
主要平面的精度
影响主轴箱与床身的连接刚度
规定底面和导向面必须平直和相互 垂直
平面度、垂直度公差等级为5级
第二节
典型零件加工 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工程——第五章
.
1
一、轴(杆)类零件的加工
1.轴类零件的分类、技术要求
➢轴类零件的作用 支撑传动零件; 承受载荷; 传递扭矩。
.
2
➢轴类零件的特点 长度大于直径; 加工表面为内外圆柱面、圆锥面、
螺纹、花键、沟轴 阶梯轴 空心轴 异形轴(曲轴、齿轮轴、偏心轴、
.
38
➢加工顺序的安排和工序的确定
三种方案
粗加工外圆→钻深孔→精加工外圆→ 粗加工锥孔→精加工锥孔
粗加工外圆→钻深孔→粗加工锥孔→ 精加工锥孔→精加工外圆
粗加工外圆→钻深孔→粗加工锥孔→ 精加工外圆→精加工锥孔
.
39
工序确定的两个原则
➢工序中所用的基准应在该工序前加工
机械零件表面的成型过程-PPT课件
一、零件表面
Evaluation only. 常用的表面:由平面、内(外)圆面、和成形表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面等几种表面元素组成的。
• 平面是以一直线为母线,以另一直线为轨迹,作平移运动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时所形成的表面。 • 外圆面和内圆面(孔)是以某一直线为母线,以圆为轨迹, 作旋转运动时所形成的表面。 • 成形面是以曲线为母线,以圆或直线为轨迹,作旋转或平 移运动时所形成的表面。
•主运动 •进给运动
一、切削运动
(1)主运动
主运动是使刀具和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刀具前面接近 工件实现切削的运动。主运动的特点速度最高,消耗的功率最大。
(2)进给运动 Evaluation only.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由机床或人力提供的运动,它使刀具与工件间产生附加的相对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运动,进给运动将使被切金属层不断地投入切削,以加工出具
2是刀具上所有的切削点在切削过程 中共同形成的。 • 形成发生线需要二个成形运动:刀具 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中心按一定规律运动。
相切法
Evaluation only.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2.1.2 表面成形运动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件PPT典型表面加工
珩磨:利用珩磨工具对工件表面施加一定压力,珩磨工具同时作相对旋转运动和直线往复运动,切除工件极小余量的一种精密加工方法。
进行外圆表面的双砂轮珩磨加工时,磨粒对工件具有切削、挤压和抛光的作用,珩磨轮与工件间的接触面积小,脱落的磨粒易被切削液也带走,故表面粗糙度稳定,一般可达Ra 0.025μm,尺寸精度可达IT7~IT6,
细长轴外圆的车削加工
常将长径比(L/D≥5~10)轴称为细长轴,其刚度很差,车削时容易弯曲和振动,产生腰鼓形或竹节形误差而不能保证加工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车削时的变形、振动等问题。
改进工件中的装夹
选择合理的切削方法 车削细长轴时,宜采用由车头向尾座走刀的反向切削法。这时,从卡盘到车刀段,工件受拉力,利用可伸缩的活顶尖,不会把工件顶弯。同时选择较大的进给量和主偏角,增大了轴向切削力,工件在大的轴向拉力作用下,能有效地消除径向颤动,使切削过程平稳。
钻削的工艺特点
减少引偏:
★预钻锥形定心坑 ★用钻套为钻头导向 ★刃磨时,两刃对称.,径向力为零. 排屑难:切屑宽,容屑槽尺寸受限.孔壁与屑摩擦,挤压, 和刮伤已加工表面.Ra.卡死钻 头(扭断).反复多次退出,修磨分屑槽. 切削热不易传散:半封闭式,工件吸热52.5%. 钻头14.5%.屑29%.介质5%.钻削用量和生产率低.
棕刚玉 白刚玉 铬刚玉
A WA PA
棕褐色,硬度低,韧性较好 白色,较A硬度高,磨粒锋利, 韧性差 玫瑰红色,韧性比WA好
磨削碳素钢、合金钢、可锻铸铁与青铜 磨削淬硬的高碳刚、合金钢、高速钢,磨削薄壁零件、成形零件。 磨削高速钢、不锈钢,成形磨削,刀具刃磨,高表面质量磨削
碳 化 物
黑碳化硅 绿碳化硅
机械加工工艺ppt课件
薄壁套夹紧变形
38
◆ 重力影响 【例】龙门铣横梁
解决:变形补偿
龙门铣横梁变形
龙门铣横梁变形补偿
39
40
◆ 传动力与惯性力影响
➢ 理论上不会产生 圆度误差(但会产 生圆柱度误差) ➢周期性的力易会 引起强迫振动
z
l a)
Fcd
φ Fcd
R Fc yFcd Fp y r
Y
O″ Fp rcd=Fcd / kc
Fc Fc / kc
29
2、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引起工件形状误差 B′
A′
yx
ytj ywz
Δx
A FA
x
C
B
C′
FB
Fp
L
工艺系统变形随受力点变化规律
30
工件刚度小-------腰鼓形 工件刚度大-------马鞍形
31
(2)误差复映规律
切削加工中,由于 毛坯本身的误差(形状 或位置)使切削深度不 断变化,从而引起切削 力的变化,促使工艺系 统产生相应的变形,因 而工件表面上保留了与 毛坯表面类似的形状和 位置误差,但加工后残 留的误差比毛坯误差从 数值上大大减少了,这 一现象称为“误差复映”
16
8)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的措施 ➢提高主轴部件的制造精度
首先应提高轴承的回转精度.其次是提高箱体支承孔、 主轴轴颈和与轴承相配合有关表而的加工精度。此外,还 可在装配时先测出滚动轴承及主轴锥孔的径向圆跳动,然 后调节径向圆跳动的方位,使误差相互补偿或抵消,以减 少轴承误差对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 ➢对滚动轴承进行预紧,消除间隙
③与轴承配合的零件误差的影响 由于轴承内、外圈或轴瓦很薄,受力后容易变形,因此
1.3机械零件的成形方法1PPT课件
机械制造技术
第一章 机械制造过程概述
机制教研室
第一章 机械制造过程概述
第三节 机械零件的成形方法
第三节 机械零件的成形方法
一
零件的成形方法
本
节
教
二
零件表面的成形
学
内
容
.
3
第三节 机械零件的成形方法
本节教学要 求:
本
掌握零件表面的成形的方法(形成发生线的
节 四种方法)
教
学
要
求
.
4
第三节 机械零件的成形方法
件 模具
模具
的
毛坯
成去 形 方除
(大于工件) 半成品
法加
半成品
工
工件
a)
.
设计
快 速 成 形
样品
模具
b)
9
二、零件表面的成形
1.零件表面的构成
零
件 表
零件上的
面
常见表面
的
成
形
平面 圆柱面 圆锥面 成形表面 特殊表面
.
10
机器零件上常用的各种典型表面
零 件 表 面 的 成 形
.
11
2.零件表面的成形
零件表面可以看成是由一条线(母线)沿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通过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由刀尖的运动轨迹来实现
零 件
的。母线和导线都是由刀具的运动轨迹形成的。
表
1-切削点/线
面
的
2-发生线
成 形
3-轨迹运动
(1)轨迹法(仿形法)
零 件 表 面 的 成 来形成所需工件表面形状 的方法。刀具切削刃与工件表面之间为线接触,切削刃的形状 与形成工件表面的一条发生线完全相同,另一条发生线由刀具
机 械 加 工 运 动
三、切削过程中的工件表面
切 削 过 程 中 的 工 件 表 面
切削运动与切削加工中的工件表面
三、切削过程中的工件表面
切 削 过 程 中 的 工 件 表 面
切削运动与切削加工中的工件表面
三、切削过程中的工件表面
切 削 过 程 中 的 工 件 表 面
四、切削用量、切削时间与金属切除率
1-切削点/线 2-发生线 3-轨迹运动
(4)展成法(滚切法、包络法)
利用工件和刀具作展成切削运动来形成工件表面的方法。
对各齿形表面进行加工时,刀具和工件间做展成运动即啮合运
动。母线——切削刃瞬时位置的包络线;导线——刀具沿齿长
零 件
方向的运动形成。
表
面
的
成
形
1-切削点/线 2-发生线 3-轨迹运动
1.表面成形运动(切削运动)
根据成形运动在切削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
(1)主运动
机
使工件与刀具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进行切削的最基
械 本的、最主要的运动。
加
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多,通常只有一个,可以是
工 直线或回转的。
运 (2)进给运动
动
不断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保证切削连续进行
的运动。
速度较低,消耗功率少,可能有一个,也可以有多
个,可以是直线的或回转的;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歇的。
2.辅助运动
(1)空行程运动 刀架、工作台的快进、快退等
机 (2)切入运动 刀具相对于工件表面的深入运动 械 (3)分度运动 使工件或刀具回转到所需角度 加 工 (4)操纵及控制运动 变速、换向、起停等 运 动
下面切削加工中哪些是主运动,哪些是进给运动。
LOGO
零件表面的成形与机械加工运动优秀课件
LOGO
第二章 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零件表面的成形与机械加工运动
第一节 零件表面的成形与机械加工运动
一
零件表面的成形
一
本
二
机械加工运动
节 教
二
三
学
切削过程中的工件表面
内
容
四 切削用量、切削时间、金属切除率
五 合成切削运动与合成切削运动速度
第一节 零件表面的成形与机械加工运动
的 需形状、尺寸的零件。如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特种
成 加工等。
形 3.材料累加工艺
利用一定的方式是零件的重量不断增加的工艺方
法。 传统的累加方法有焊接、粘接、铆接、过盈配
合、电铸、电镀和快速原型制造(RPM)等。
二、机械加工运动
1.表面成形运动(切削运动)
保证得到工件表面形状的运动,即形成发生线的 机 运动。 械 加 工 运 动
本节教学要求:
(1)掌握零件表面的成形方法(形成发生线 本 节 的四种方法) 教 (2)熟知零件机械加工中的运动和切削用量 学 要 的基本知识。 求 (3)掌握切削时间、金属切除率的计算。
第一节 零件表面的成形与机械加工运动
本节教学重点:
本 (1)零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节 (2)零件机械加工中的运动和切削用量的基 教 学 本知识。 重 (3)切削时间、金属切除率的计算。 点
零 和工件的相对运动来实现。母线——刀具的切削刃;导线—— 件 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 表 面 的 成 形
1-切削点/线 2-发生线
(2)成形法
零 件 表 面 的 成 形
(3)相切法
利用边旋转刀具旋转边做轨迹运动来形成所需工件表面 形状的方法。采用铣刀、砂轮等旋转刀具加工工件时,刀具一
零 边旋转一边沿一定轨迹运动,刀具的各个切削刃的运动轨迹共 件 同形成了曲面的发生线。切削出的工件表面是刀具各点的切平 表 面。 母线——刀具切削刃;导线——刀具运动轨迹。 面 的 成 形
难 本节教学难点:
点 零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第一节 零件表面的成形与机械加工运动
一、零件表面的成形
1.零件表面的构成
零
件
表
面
零件上的
的 成
常见表面
形
平面 圆柱面 圆锥面 成形表面 特殊表面
机器零件上常用的各种典型表面
零 件 表 面 的 成 形
2.零件表面的成形
零件表面可以看成是由一条线(母线)沿着
切 (一)切削用量
削
用 切削用量是
量 、
用来表示主
切 运动和进给
削 运动参数的
时 间
数量的,以
与 便于调整机
金 属
床。
切
除
率
1.切削速度vc
切 削 用
切削速度vc :主运动的线速度。 (1)主运动为回转运动时,
量 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
切 削 时
vc
dn
1000
m/min
另一条线(导线)运动(移动或旋转)而形成的
零 。母线和导线,统称发生线。
件
母线和导线相对位置不同,所形成的表面也
表 不同。
面
直母线、圆导线相对位置不同就分别形成了
的 圆柱面、圆锥面和回转双曲面。
成
可逆表面:母线、导线可以互换,如平面、
形 圆柱面。
非可逆表面:母线、导线不可互换,如圆锥
面、螺旋面。
零件表面的成形
常见典型表面成形运动
1.表面成形运动(切削运动)
根据运动之间相互关系的不同可分为:
(1)简单成形运动
机
是独立的成形运动、最基本的运动。如车
械 加
外圆、刨平面的两个运动各自独立。
工 (2)复合成形运动
运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简单运动按照一定的运
动 动关系合成的成形运动。如车螺纹,工件转一
转,刀走一个螺纹导程。
零
1-母线
件
2-导线
表
面
的
成
形
零件表面的成形
1-母线
2-导线
零 件 表 面 的 成 形
3.零件表面成形的方法(发生线的形成方法)
零
件
表
零件表面成
面
形的方法
的
成
形
(1)轨迹法 (2)成形法 (3)相切法 (4)展成法
(1)轨迹法(仿形法)
利用刀具做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来形成所需工件表面形
状的方法。刀具切削刃与工件表面之间为近似点接触,发生线
(4)展成法
零 件 表 面 的 成 形
4.零件的成形方法
1.材料成形工艺
在加工过程中材料的形状、尺寸、性能等发生变
化,而重量近似等于加工前的重量。如铸造、锻造、
零 压力加工、粉末冶金、注塑成形等,这些方法多用于
件 毛坯制造,但也可直接成形零件。
表 2.材料去除工艺
面
以一定的方式从工件上去除多余的材料,得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