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9课时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9课时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9课时解决问题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上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是学生学习乘法运算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通过引入乘法运算,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第9课时“解决问题”旨在让学生运用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基本的数数能力,但对于乘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还有待提高。

同时,学生可能对解决实际问题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将乘法运算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乘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如何将乘法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乘法运算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乘法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的基本规律。

3.实践: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法运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乘法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4.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乘法运算的意义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乘法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解。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列表等形式,展示乘法运算的过程和应用。

二年级上表内乘法解决问题(1)

二年级上表内乘法解决问题(1)

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的解决问题练习题
姓名:
1、一本故事书60页,亮亮每天看9页,他一星期能看完吗?
2、每辆小轿车能坐5人,有5辆小轿车,22人能坐下吗?
3、小红和小丽在同看一本书。

9天之后,两人分别看了多少页?
4、一把椅子有3条腿,有25条椅子腿,10个椅子面。

工人师傅想做7把椅子,够吗?
5、同学们去野外露营,一个帐篷最多能住6人,有4个这样的帐篷,请问23个小朋友够住吗?
6、一个盘子里面有4个苹果,有5个盘子,每个小朋友吃一个苹果,请问21个小朋友够吃吗?
7、一只青蛙晴天每天能捕食6只青蛙,雨天每天捕食3只青蛙。

①这只青蛙4个晴天能捕食多少只害虫?
②这只青蛙5个雨天能捕食多少只害虫?
③这只青蛙8个晴天比4个雨天多捕食多少只青蛙?
8、一张桌子配4把椅子,5张这样的桌子要配多少把椅子?
9、可乐6元鸡腿8元汉堡9元
(1)买3杯可乐和一个鸡腿,一共要多少元?
(2)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3)用30元买上面三种食品,食品种类可以任意选择,钱正好用完,你可以怎么买?(写出两种不同的买法算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解决问题(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解决问题(课件)(共18张PPT)
6.大型热气球限乘7人,小型热气球限乘5人。
1)两种热气球一次最多能乘坐多少人?
7+5= 12(人)
2)6个大型热气球,能乘坐41人吗?
7 ×6= 42(人)

习题巩固
7.小精灵买来2种魔法帽, 紫色帽有3顶,每顶4元。 蓝色帽有5顶,每顶6元。
(1)一共有几顶帽子? 3+5= 8(顶)
(2)3顶紫色帽和1顶蓝色帽一共多少钱? 4×3=12(元) 12+4= 16(元)
 右侧复习题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探究新知 用自己喜欢的图画来表示下面的题目吧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探究新知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 4 )个( 5 )
5×4=20(张)
答:一共有20张。
探究新知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5+4= 9(张)
答:一共有9张。
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两题中都有4和5,为 什解答的方法不同?
有4排桌子,每排5张, 一共有多少张?
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 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课前准备:
1、身穿校服
一、列式计算: (1)5和7的和是多少?
2、准备好文具
(2)5个7的和是多少?
(数学书、练习册、 (3)2和7的积是多少?
练习本、铅笔、橡皮) (4)2个7的积是多少?
3、坐姿端正
二、画图 (1)画“○”表示3个6相加的和
4、在练习本上写出 (2)画“△”表示3+6相加的和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例7《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例7《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例7《解决问题》说课稿生活中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说课尊敬的评委们,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63页例7《解决问题》。

我将从教学背景、学生情况、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思路、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简析:解决问题》这一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63页例7。

本课内容采用对比的方式,编排了数据相同、问题相同,但条件不同的两个问题,鼓励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方式表征问题结构、理解与分析过程。

这样,学生对加法、乘法意义的理解,便通过可视的抽象方式显现出来,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而学生对算法的选择是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和清晰表达为前提的。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获得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从此不断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在一年级的研究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能解决简单的有关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在研究了乘法的意义后,有些见到“一共”就用加法,见到“还剩”就用减法的学生,将会面临选择算法的难题。

为避免学生盲目套用某一种方法,就需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并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三、教学目标:遵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多元的,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办法目标:经历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绘等体式格局表征数学问题的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乘法解决问题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乘法解决问题1

这些火柴可以摆多少个
(1)一共有多少根火柴? (2)这些火柴可以摆多少个


8人正好坐在2辆车里,同样 的5辆车可以坐多少人 ?

红色彩旗
6面 黄色彩旗 是红色的三倍 粉色彩旗 9面 黄色彩旗是粉色彩旗的几倍?
1、二(1)班有6个小组,每 组做3朵花,一共做多少朵? 如果这些花平均分 给2个班,每班分几朵? 3×6=18(朵) (1)一共做多少朵花? 2、如果这些花平均分给2个班, 3×6=18 (朵) 每班分几朵? (2)每班分几朵? 3×6÷2=9(朵) 18÷2=9 (朵)
4棵
宣传牌上一共有
多少个

(1)一共有多 少棵树?
(2)宣传牌上 一共有多少个△?
(1)左边(或右边) 有多少个△? (2)宣传牌上一共有 多少个△?
3个纸箱可以装18瓶 香油,7个纸箱可以装多 少瓶香油?
(1)一个纸箱可以装多少瓶香油? (2)7个纸箱可以装多少瓶香油?
两名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游 泳,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男生人数是 女生去了9人, 老师的几倍?
解决问题
闫静
有6条船,每条船上有4人。
有6条船,每条船上有4人。
二(1)班有6个小组,每 组做3朵花,如果这些花平均 分给2个班,每班分几朵?
(1)一共做多少朵花? 3×6=18 (朵) (2)每班分几朵? 3×6÷2=9(朵) 18÷2=9 (朵)
(1)一共有多少人? (2) 平均每人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例7(解决问题)》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例7(解决问题)》课件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例7 解决问题
2020/8/20
一、动手操作,铺垫导入
用小棒摆一摆下面算式表示的意思,并说一说。
6×3
5+2
二、交流理解,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比较这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 有多少张?
二、交流理解,探究新知
3.多种表征,沟通联系。
(1)有4排桌子,每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
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5×4=20(张)
5+4=9(张)
有 4 排
每排5张 有4个5张
有5张 有4张
第一排有4张, 第二排5张。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1.第64页练十四的第1题和第2题。
一个人还要顶几个碗? (3)3人一共还要顶几个碗? (1)3×6=18(个)。答:3人一共要顶18个碗。 (2)6-4=2(个)。答:一个人还要顶2个碗。 (3)3×2=6(个)。答:3人一共还要顶6个碗。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3.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的第8题。
汉字“木”笔画是4画。 (1)汉字“森”的笔画是几画?你是怎样知道的?
2.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
3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碗”,每个人都要顶6个碗。 (1)3人一共要顶多少个碗? (2)现在她们各顶了4个碗,
一个人还要顶几个碗? (3)3人一共还要顶几个碗?
读一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读读,画画,列出算式。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2.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
3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碗”,每个人都要顶6个碗。 (1)3人一共要顶多少个碗? (2)现在她们各顶了4个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例7(解决问题)》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例7(解决问题)》课件
2.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
3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碗”,每个人都要顶6个碗。 (1)3人一共要顶多少个碗? (2)现在她们各顶了4个碗, 一个人还要顶几个碗?
(3)3人一共还要顶几个碗?
读一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读读,画画,列出算式。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2.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
3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碗”,每个人都要顶6个碗。 (1)3人一共要顶多少个碗? (2)现在她们各顶了4个碗, 一个人还要顶几个碗?
二、交流理解,探究新知
3.多种表征,沟通联系。 (1)有4排桌子,每 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5×4=20(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 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5+4=9(张) 有 4 排 有5张 有4张
第一排有4张,
每排5张 有4个5张
第二排5张。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1.第64页练十四的第1题和第2题。
二、交流理解,探究新知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5×4=20(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 有多少张? 5+4=9(张) 两道题中出现的数据一样,为什么算式不一 你能根据题目的意思列出算式吗?试试看。 样呢?你能用画图或摆学具的方法说明自己 的想法吗?
(2)词语“森林”的笔画一共是几画?你是怎样知道的?
4×5=20(画)。
答:词语“森林”的笔画一共是20画。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4.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的第11题。
一头亚洲象每个前肢有5个脚趾,每个后肢有4个脚趾, 这头亚洲象一共有多少个脚趾? 5×2+4×2=18(个)。 答:这头亚洲象一共有18个脚趾。
(1)二年级举行摄影展,如果每个班要要选出5张照片,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

二、比较辨析,选择合适方法解答
5+4=9(张)
选择算法,解决问题
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5×4=20(张)
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
○ 有多少张? ○ 问题:就这两道题,你能用算式表示出
来吗?
二、比较辨析,选择合适方法解答
(三)画中体会,深化理解 (2) (1) 问题:你能画图解释为什么这样算吗? 5×4=20(张) 5+4=9(张)
表内乘法(一)
BRAND PLANING
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二、比较辨析,选择合适方法解答
(一)阅读比较,初步感受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 有多少张?
问题1:读一读这两道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问题2:比一比这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2:任选一个问题,读读,画画,列出算式。 检验评价:大家看看这位同学的图、算式,你知道他选的是哪个
问题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65页练习十四,第7~9题。
二、比较辨析,选择合适方法解答
(四)回顾检验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 有多少张?
问题:请大家看第一题,再看看你画的图和列出的算式, 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追问:第二题呢?
三、运用巩固,解决问题
基本问题

问题:请
你任选一
题,读一
读,画一
画,列出
算式。

检验评价:
大家看看
这位同学
的题目、
图、算式,
评一评。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理解乘法口诀的规律,尤其是对于乘法口诀的推导过程;
(2)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识别乘法运算的应用场景;
(3)在计算过程中,避免出现运算错误,提高运算准确性。
举例:
(1)对于乘法口诀的推导过程,如“2×3=6”,学生需要理解乘法口诀是如何从加法演变而来的,如“2+2+2=6”;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钱,一共花了多少元”,学生需要识别出这是乘法运算的应用场景,并列出乘法算式“3×2=6”;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是一种简便的加法运算,可以快速解决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它是数学运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类计算中。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小华有3个相同的玩具,每个玩具的价格是4元,那么3个玩具的总价就是3×4=12元。这个案例展示了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2-9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能够正确列出乘法算式;
(3)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分组问题、相同加数的和等问题。
举例:在解决“每组有3个小朋友,有4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的问题时,学生需要运用乘法口诀“3×4=12”得出答案。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例7》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着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法表征数学问题的方法。

3.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与运算意义间的练习,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画图、拼摆、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

三、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回顾算理1、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师:昨天啊,下了一场大雨把森林小学被冲毁了,你看小动物们多伤心啊,我们来帮他们建座房子吧!2、多种练习形式回顾算理算法师:聪明的同学们只要答对一道算术题,智慧爷爷就会让他变成房子的一块砖头,让我们齐心协力去盖房子吧!生:练习(乘法练习)师:大家答对的题越多,房子就盖得越快,小鸟也来庆祝新学校的落成,你能让他们唱起欢乐的歌吗?生答题(乘法练习与加法练习)师:小鸟送来了祝福,大象伯伯也送来了两根大木头帮忙做桌椅,同时还带来了两幅图,请大家根据图意列算式,只有答对了才可以得到啊!我们一起看看吧!师:你能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吗?生列式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够计算准确还能明确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意义。

我们也顺利的得到了两个木头,你看眨眼间小动物们的新桌椅已经打好了啊!(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情景中融入练习,回顾加法和乘法的算理,并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表示算式的含义,了解学生对运算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激活认知经验,为后面用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多种表征阐释题意1、明确已知问题,感知题目不同师:小一班的小猴子说他们班的桌椅想这样摆,小二班的小鹿说他们班的桌子想这样摆。

师:谁来说说从小猴和小鹿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师:我们把这些条件圈出来,把问题用横线画出来,这样看的更清楚啊!师: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读题,关注题目中的数量,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为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做好铺垫。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4秋)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4秋)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看图列式计算.【答案】5,1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表内乘法.【解答】有5组铅笔,每组有2支,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列式计算为:2×5=10(支).2.【答题】1张桌子和2把椅子是一套,搬一把椅子需要1人,搬一张桌子需要2人,搬一套课桌椅要______人.【答案】4【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1张桌子和2把椅子是一套,搬一把椅子需要1人,则搬2把椅子需要:1×2=2(人);搬一张桌子需要2人,所以搬一套课桌椅要:2+2=4(人);故此题答案为4.3.【答题】15个人()同时玩.A.不可以B.可以C.无法判断【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由图可知,有3组游乐设施,每组可以坐4个人,一共可以坐3×4=12(人),15>12,所以15个人不可以同时玩.选A.4.【答题】图中“?”处应画______个苹果.【答案】9【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等量代换.【解答】由题意知,一个菠萝与三个苹果的质量相等,一个西瓜与两个菠萝的质量相等,2×3=6,所以一个西瓜和6个苹果的质量相等,6+3=9,因此一个西瓜和一个菠萝共与9个苹果的质量相等;故此题答案为9.5.【答题】汉字“木”的笔画是4画,汉字“森”的笔画是______画,词语“森林”的笔画一共是______画.【答案】12 2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4的乘法口诀.【解答】汉字“木”的笔画是4画,汉字“森”由3个“木”组成,所以汉字“森”的笔画是:3×4=12(画);词语“森林”由5个“木”组成,所以词语“森林”的笔画是:5×4=20(画).故此题的答案是12、20.6.【答题】同学们买了3个红气球,4个黄气球,还买了3种不同颜色的风筝,每种4个.他们一共买了______个气球,______个风筝.【答案】7 1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同学们买了4个黄气球和3个红气球,求同学们一共买了多少个气球,就是求4和3的和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是3+4=7(个);同学们买了3种不同颜色的风筝,每种4个,求同学们一共买了多少个风筝,就是求3个4的和是多少,列式为是3×4=12(个).故此题的答案是7、12.7.【答题】有______个盘子,每盘里有______个苹果,一共有______个苹果.【答案】3,4,1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的初步认识.【解答】有3个盘子,每盘有4个苹果,求一共有几个苹果,是3个4相加,4+4+4=8+4=12,用乘法表示为:4×3.故此题答案为3、4、12.8.【答题】小明买了一辆玩具车,付了3张5元,这辆玩具车()元.A.8B.25C.15【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小明买了一辆玩具车,付了3张5元,求这辆玩具车多少元,就是求3个5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5×3=15(元).选C.9.【答题】同学们进行跳绳比赛,每组4人,有5组,一共()人.A.20B.9C.10【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每组有4人,有5组,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5个4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5×4=20(人).选A.10.【答题】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那么5辆自行车有______个轮子.【答案】1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求5辆自行车有多少个轮子,就是求5个2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2×5=10(个).故此题的答案是10.11.【答题】小李的年龄是4岁,他叔叔是他年龄的5倍,他叔叔是______岁.【答案】20【分析】小李的叔叔的年龄是4的5倍,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可得4×5=20.【解答】根据5的乘法口诀可知4×5=20.12.【答题】笼子里装了5只兔子,它们一共有______只脚.【答案】2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笼子里装了5只兔子,每只兔子有4只脚,求一共有多少只脚,就是求5个4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4×5=20(只).故此题的答案是20.13.【答题】爸爸买了2个蛋筒,每个4元,一共用了______元.【答案】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爸爸买了2个蛋筒,每个4元,求一共用了多少元,就是求2个4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4×2=8(元).故此题的答案是8.14.【答题】小青今年6岁,他爸爸是他年龄的6倍,他爸爸今年______岁.【答案】36【分析】考察九九乘法表,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得数是36.【解答】根据6~9的乘法口诀可知6×6=36.15.【答题】小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看了5天,还剩30页.这本书一共有______页.【答案】6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小明每天看6页,看了5天,还剩30页,因为小明每天看的页数×看的天数+还剩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所以这本书一共有6×5+30=60(页).故此题的答案是60.16.【答题】数学兴趣小组中女生有6人,男生是女生的4倍,男生有______人.【答案】24【分析】数学兴趣小组中女生有6人,男生是女生的4倍,列式发现倍数关系用乘法算式更为合理,依照口诀四六二十四进行解答.【解答】6×4=24(人).答:男生有24人.17.【答题】公园里有一片杨树林,横着看,每行6棵,竖着看每列也是6棵.这片杨树林一共有______棵杨树.【答案】36【分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6的乘法口诀的应用.【解答】6×6=36(棵).答:一共有36棵杨树.18.【答题】兰兰家客厅的地砖,横着看每行是6块,竖着看每列是5块.一共铺了______块地砖.【答案】3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兰兰家客厅的地砖,横着看每行是6块,竖着看每列是5块,求一共铺了多少块地砖,就是求5个6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5×6=30(块).故此题的答案是30.19.【答题】商店有三种颜色的气球,红红每种买6个,一共买了______个气球.【答案】1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有3种颜色的气球,红红每种买6个,求一共买了多少个气球,就是求3个6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3×6=18(个).故此题的答案是18.20.【答题】小明的妈妈去给小明买酸奶.每瓶酸奶4元,买6瓶可以优惠2元,小明的妈妈买6瓶酸奶花了______元钱.【答案】2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每瓶酸奶4元,买6瓶可以优惠2元,求小明的妈妈买6瓶酸奶花了多少元,就是先求出买6瓶一共多少元,再减去优惠的2元即可,列式是4×6-2=22(元).故此题的答案是2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 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 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第1课
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表内乘法的基本方法;
2.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准备
1.教案、学生练习册;
2.黑板、彩色粉笔;
3.教学小道具(苹果、梨子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一些表内乘法的例题,让学生回忆并复习表内乘法的基本方法。

2. 讲解
1.讲解表内乘法的概念和基本方法;
2.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规则。

3. 练习
1.让学生通过练习册上的习题,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的运算技巧;
2.引导学生尝试用表内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 拓展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运用表内乘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5. 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表内乘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应的练习册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下节课检查。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表内乘法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够深入,下节课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请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练习

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练习

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_
1.如果一辆自行车骑行1小时可以骑行10公里,那么2
小时可以骑行多少公里?
2.一家餐厅有3种套餐:A套餐20元,B套餐25元,C
套餐30元。

如果XXX买了2份A套餐和1份B套餐,他一
共花了多少钱?
3.一辆汽车每小时可以行驶80公里,如果要行驶320公里,需要多长时间?
4.一份试卷有50道题,XXX做对了40道题,他的得分
是多少?
5.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厘米、4厘米、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6.一支笔每天可以写500米,如果要写2公里,需要多少天?
7.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为3厘米、4厘米、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8.XXX有30元钱,他买了一瓶饮料5元、一包薯片3元和一根冰棍2元,他还剩下多少钱?
9.一个矩形的长为8厘米,宽为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0.一只小猫每天需要喝200毫升的牛奶,如果有1升的牛奶,可以喂养它几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例7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例7

4个5加起来。
4和5合起来。
你能画图解释为什么这样算吗?
探究新知
(1)5×4=20(张) (2)5+4=9(张)
答:一共有 20 张。
答:一共有 9 张。
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
4 ×2 8 4 +2 6
巩固练习
二年级举行摄影展览。如果每个班要选出5张照片,6个班 一共要选多少张照片? 5×6=30(张) 答:6个班一共要选30张。
读一读这两道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探究新知
怎么列式呢?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5×4=20(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5+4=9(张)两题都是求一有多少张桌子。探究新知
两题中都有4和5,为什么解答的方法不同?
(1)5×4=20(张) (2)5+4=9(张)
巩固练习
1盒铅笔有5支,1盒钢笔有1支,明明买了铅笔和钢 笔各2盒,明明一共买了多少支笔?
5+5+1+1=12(支) 或
5×2=10(支) 1×2=2(支) 10+2=12(支)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哪 些知识?
正确分析题 意是关键。
1.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解决;求两部分的和, 用加法解决。
2.解决问题时,有时方法不唯一,要选用最简单 的方法解答。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前复习
1.看算式说口诀。
3×6= 18 5×2= 10
4 ×5= 20 2 ×4= 8
3 ×1= 3 6 ×6= 36
课前复习
2.算一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10
50
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
一、教学过程:
(一)画图导入:
课件出示两道算术题(显示两道题的占格方法),学生在学习卡上根据算术题画图。

要求占格正确,画面清晰、工整。

( 6×3 5+2 )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例7中第一个问题:(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教师:仔细读题,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道题问题是什么?
2、教师出示例7中第二个问题:(1)有两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教师:再认真读第二道题,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道题问题是什么?
3、比较这两道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学生:两道题都是说桌子的事情,问题都是求一共多少张桌子,两道题的条件都有4和5)
4、让学生说一说第一题的数学信息是什么?(教师板书:数学信息:)学生:4排,每排5张教师:从这道题中,同学们找到了两个数学信息,我们现在把这两个数学信息,分别圈起来。

(教师板书: 4排每排5张)
5、让学生说一说第二题的数学信息是什么?学生:一排5张,一排4张教师:我们再把第二道题的数学信息圈起来。

(教师板书:一排5张一排4张)教师:大家仔细观察两道题中的数学信息有什么不同,请你在学习卡上利用画图的形式把这两道题表示出来,看谁能快速、工整的表示出来。

学生根据题意进行画图,教师巡视收集典型案例。

6、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说明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教师:第一题中,同学们画图的形状不同,表示的意义一样吗?这些图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教师:第二题中,同学们画图的形状不同,表示的意义一样吗?这些图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7、课件展示两道题的直观图。

教师:两道题中都有4和5,你能结合图,说一说在这两道题中,4和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教师:在这两道题中,4和5之间分别有怎样的关系?教师:这两道题该怎样列式,请你把它写出来。

学生念一念自己的算式,注意单位名称。

课件出示两道题的算式。

教师:两道题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但题目给的条件中,4和5表示的意义不同,解决
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8、教师:我们做题最后关键的一步是什么?是检查,我们不仅要检查图画的对不对,还要看看算式能不能正确地表示图的意思,最后算算得数是否正确。

大家现在就认真的检查一下你的算式是否正确。

9、小结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四点: 1、认真读题,弄清知道什么,把数学信息找出来。

(找) 2、画图能帮助我们理解题目的意思,还能帮助我们思考。

(画)3、利用所画的图,列出算式解答。

(列) 4、我们还要检查列式、答案是否正确。

(查)学生读,教师板书:解决问题过程:找——数学信息;画——根据数学信息画图;列——列算式解答;查——检查列式、答案。

(三)巩固练习:
1、二年级举行摄影展览。

如果每个班要选出5张作品展览,6个班一共要选多少张照片?要求:选出正确的图并列出相对应的算式。

2、刘奶奶家养了两种不同的鸡,一种有3只,另一种有6只。

还养了3种不同的鸭子,每种有6只。

(1)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鸡?
(2)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鸭子?
要求:按照圈、画、列、查的方法在书上写这道题,写在学习卡上。

3、3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碗”,每个人都要顶6个碗。

(1)3人一共要顶多少个碗?
(2)现在她们各顶了4个碗,一个人还要顶几个碗?
(3)3人一共还要顶几个碗?
要求:在书上写写,画画,圈圈。

小组完成。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好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完善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