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土压盾构施工引起地层变形规律研究

合集下载

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滞后沉降防控措施探讨

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滞后沉降防控措施探讨

me s r sf rt e d ly d s t e n a d o b e sr t m r r p s d o a i o n lss o h a s rt e d — a u e o h e a e e t me ti s n y c b l t u a e p o o e n b ss f a a y i n t e c u e f h e l n a o

Ab t a t ti h r ttme h ts i l un ei g s r c :I s t e f s i t a h e d t n ln me h d ha b e e n t e wae -i h a d o b e tau i i t o s e n us d i h t rrc s n y c b l sr t m n Ch n d e g u. I r e o s l et r b e o r u d s ra e c l p e i d c d by d ly d s tlme ,p e e to n o to n o d rt ov hep o l m fg o n u fc ol s n u e ea e ete nt r v n in a d c nr l a
ly d s t e n nd c n tu to x e in e T n i e rn r c ie n ia et a h r u u a e c l p e i u e a e et me ta o sr c in e p re c . he e g n ei g p a tc si d c t h tt eg o nd s r c o l s nd c d l f a
第3 0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 3期
隧道建 设

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通过构筑物地面沉降控制措施探讨

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通过构筑物地面沉降控制措施探讨

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通过构筑物地面沉降控制措施探讨摘要:本文通过成都地铁4号线盾构施工中的两个实例,探讨了成都地区地下水位高、卵石含量丰富的特殊地质情况下,盾构通过构筑物的技术和管理控制措施;盾构施工过程中,通过精心组织、严格把控,最终盾构施工安全顺利的通过了上述构筑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地面沉降;监理管控一、工程概述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监理2标负责5站5区间2个施工标的监理任务。

二、监理措施项目监理工作开展以来,监理部认真贯彻公司“强化控制,有利协调,精心监理,确保质量”的监理工作方针,积极开展项目监理工作。

针对成都地铁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特殊性及地面沉降控制难的特点,监理部提出了“认识到位、监控及时、反应迅速”的12字现场工作方针,从盾构施工各环节对地面沉降控制采取了相关的措施。

1、监理准备工作1)盾构始发前,监理部组织全体监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沿线地质补勘及建(构)筑物、管线调查及安全鉴定工作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案。

3)监理全过程参与重大危险源调查、辨识、方案评审等工作。

2、地面沉降监理措施1)盾构始发、到达前督促施工单位对端头进行加固,加固范围为始发端长度8m,接受端长度6m,加固的深度要达隧道底以下2m,加固的宽度要比隧道开挖外围线各宽3m,也就是要保证加固体能将盾构机主体和至少1环管片全都包起来。

在盾构机始发或到达时,对最前或最后6环管片及时进行二次反复补注浆,堵住端墙与管片之间可能出现的涌水通道。

对进出洞加固范围内不同深度土体采用钻芯取样检测的方式加以验证,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钻芯取样过程进行见证,确保取样工作的真实性。

2)盾构机掘进中的超挖、姿态不良、土仓压力波动、喷涌流土、密封渗漏、注浆不足等,都会导致隧道上方的土体过量沉降和失水,引起地面过大的沉陷而损坏建(构)筑物。

3)盾构在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中掘进,严格控制出渣量是控制地面沉降的关键。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引起地面塌陷的原因及建议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引起地面塌陷的原因及建议
U R B A N R A P I D R A I L T R A N S I T 8 7
富 水 砂 卵石 地 层 盾 构 施 I 引 起 地 面 塌 陷 的原 因 及 建 议
以灰 岩 、 砂岩 、 石英岩等为 主 , 呈 圆彤一亚 圆形 , 粒 径 大 小不一 , 分 选性 差 ( 见图 7 ) 、 且 富水 。工 程 地 质 特 性 可 以
卵石 地层 中 , 因盾 构 掘 进 引起 地 面 塌 陷 的原 因 , 并 总结 塌
陷的处理经验 , 提出在类似地层掘进中的应对措施。
l 成 都地铁 工程 概况
成都地 铁 已开通 运 营 1号 线 和 2号 线一 期 共计
4 1 . 5 k m, 目前 正在 进行 的 1 号线二期 、 3号 线 一 期 、 4号
收 稿 日期 2 0 1 4。 0 6‘ 3 0 修 回 日期 作者简介 2 0 1 4— 0 7— 2 1
位, 为强透水层 , 地下水位埋深为 4 . 6 0~ 7 . 0 m, 盾构机 位置隧道埋 深约 9 I [ 1 。场地 附近正在进行工程建设 , 许 多建筑 基坑 进行 施 工 降水 造 成场 区地 下水 位 大 幅下
施 工 引起 地 面 塌 陷 的 原 因 , 如 对 地 质 情 况 不 了解 、 出 土
洪 积地 貌 , 地 形平坦 , 地面 高程 为 4 9 9 . 8 0~5 0 1 . 8 5 m,
最大高差为 2 . 0 5 I n 。 成 都平 原 腹 心 地 带 砂 卵 石 沉 积 厚 度达 5 4 0 m, 卵石含量高 达 5 5 . 0 % ~ 8 6 . 8 %, 且含 有 大
关压强 度高, 平 均 抗 压 强 度 为 1 0 2 . 2 MP a , 极值 为 2 0 6 MP a 。地 下水水 量极其 丰富 , 沿 线各部分砂卵石 粒径 大小 、 含砂量 、 抗压 强度 、 水位 高 低等均不一致 , 因此 , 成都地 铁地质情况 为 : 地层单一 ,

盾构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与沉降规律研究

盾构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与沉降规律研究

盾构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与沉降规律研究盾构施工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它通过在地下挖掘隧道来满足城市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需求。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层变形与沉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盾构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和沉降的原因、规律以及对工程安全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地层变形和沉降的原因有多种。

盾构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在地下进行挖掘,而地下的岩层和土层是相对稳定的。

一旦破坏了地下的平衡状态,地层就会发生变形和沉降。

盾构施工会对地下的土体施加较大的力量和应力,导致土体的变形。

此外,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挖掘、注浆和尾闸施工等作业也会对地层产生振动和应力,进而引起地层的沉降。

地下水位的变化也是地层沉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盾构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和沉降具有一定的规律。

一般来说,地层的变形和沉降会呈现出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并随着施工的进行而逐渐增加。

变形和沉降的速度和幅度与盾构施工的进度、土体的物理性质、施工的方法和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盾构施工初期,地层的变形和沉降速度较慢,随着施工的深入,变形和沉降速度逐渐加快。

在施工完成后,地层的变形和沉降速度会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

此外,地层的变形和沉降往往存在着不均匀分布的情况,即在施工轴线附近变形和沉降较大,在两侧逐渐减小。

最后,地层的变形和沉降对工程安全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地层的沉降会导致上部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从而影响其结构安全。

其次,地层的变形和沉降会对地下设备和管线造成损坏,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

此外,地层的沉降还可能引起地面的下沉和坍塌,给周围环境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小地层变形和沉降的影响。

例如,在盾构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勘察和设计,选择合适的工艺和施工方法,以减小对地层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和控制,及时对出现的变形和沉降进行修复和加固。

综上所述,盾构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和沉降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

在施工过程中,地层的变形和沉降主要受到施工工艺、土体性质和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影响。

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浅析

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浅析
u d r a Bu t e h n d Hi h r c w a e a d n e w y, t h C e g u g - ih t r n hi h o t n o s n a d r v l e l g c l o d t o s f s i l c n t u to r s g c n e t f a d n g a e g o o i a c n ii n o h e d o s r c i n ik i t u l r s l e H a b e t e o us o d s u s o 。 c r i g o h Ch ng u Me r Li e 1 Ph s 2 n C e g u s no f ly e o v d, s e n h f c f i c s i n Ac o d n t t e e d to n a e a d b n d M e r L n to i e 2 h s 2 o s r c i n x e i n e Co u wi h, h w o r d e o e b e k h e d, a d o P a e c n t u to e p r e c , me p t o t e uc v r r a s i l n h w t o v r b e v r Ex a a i n a k il o s l e p o l ms o e c v to b c f l i t e a d n Gr v l n h S n a d a e Ge l g c l o d to s t r d c t e i k o s i l c ns r c i n u po e o o i a c n ii n , o e u e h r s s f h e d o t u to p r a s. Al o r p s d h e d o t u to s p o o e s i l c nsr c i n o C e g u f h n d ha e e e a p o l ms a d ou i n , h p t t e f t r o C n d me r he p s i l c ns r c i n. v s v r l r b e n s l t o s o e o h u u e f he g u to l h ed o tu to

富水砂卵石地层泥水盾构施工地层变形规律

富水砂卵石地层泥水盾构施工地层变形规律
d i s p l a c e me n t o f t h e d e e p s o i l we r e me a s u r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t o k n o w t h e l a ws o f s t r a t a d e f o r ma t i o n i n d u c e d b y s h i e l d
t u n n e l d r i v i n g i n t h e wa t e r—r i c h s a n d y g r a v e l s t r a t u m. Re s e ar c h c o nc l us i o n s: Be f o r e r e mo l d i n g o f t h e s h i e l d c u t t e r h e a d,t h e ma x i mu m s u r f a c e s u b s i d e n c e wa s a b o u t l 7. 0 mm ,
W ANG Zh e n —f e i ,ZHANG Ch e n g—p i n g,W ANG J i a n—c h e n
( B e i j i n g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 0 0 0 4 4 , C h i n a )
富 水 砂 卵 石 地 层 泥 水 盾 构 施 工 地 层 变 形 规 律
王振 飞 张成 平 王剑 晨
( 北京 交通 大学 , 北京 1 0 0 0 4 4 )
摘要 : 研 究 目的 : 富水砂卵石地层颗粒 问空隙大 、 无黏聚力且灵敏度高 , 在此类地层 进行大直径盾构 隧道施工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法施工地表坍塌原因及对策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法施工地表坍塌原因及对策
杨 书 江
( 铁 隧 道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郑 州 中 400 ) 5 0 3
下 水 位 埋 深 为 3~ 丰 水 期 为 2~ 采 用 盾 构 法 5m, 4m。
摘 要 分析 成 都地铁 工程 因高 富水 、 卵石 含 量 高、 强 度 高造 成盾 构施 X 困难的情 况 , 过 不 断摸 索 实践 , - 通 基
都市怏轨交通 ・ 2 第 4卷 第 1期 2 1 0 1年 2月
土建 技 术 . . _
d i1 . 9 9 ji n 1 7 6 7 .0 1 0 . 1 o :0 3 6 / .s .6 2— 0 3 2 1 . 10 9 s
富水砂 卵石地 层 盾构 法施 工 地 表坍塌 原 因及对 策
大粒径 卵石含 量 较 高 且 局部 富集 成 群 。地 下孔 隙水 主 要
赋存 于砂 卵 石 土 层 中 , 水 层 总 厚 度 为 1 . 含 8 2~2 . I 3 81 , T
为强透水层 , 渗透系数为 1 .3~ 7 4m d 枯 水 期 地 2 5 2 的显著 特 点是 : 隧道上 方 形 成空洞 , 卵石地层 骨架效应较好 , 砂 在一定 时间 内可 自
本 解 决 了富 水 砂 卵 石 地 层 长 距 离 快 速 掘 进 的 难 题 。 论
施 工 全 断 面 富水 砂 卵 石 地 层 , 全 国 尚属 首 次 , 在 由于 没
有可借鉴 的成功经验 , 工难 度和风险极大。 施
盾 构 2标 ¥ 6 压 盾 构 、 构 4标 ¥6 35土 盾 37泥 水 盾 构
1 8 全线 采用 8台盾构 进行 施 工 , 盾构 4标 右 8 3 4 m, 除
线 隧 道 采 用 泥 水 平 衡 盾 构 外 , 他 7台 采 用 土 压 平 衡 其 盾 构 掘 进 。 区间 隧 道 下 穿 火 车北 站 股 道 、 福 桥 、 经 万 市 委 办 公 大 楼 等 建 筑 物 , 下 管 线 密 集 。 主 要 穿 越 <3 地 — 7>卵 石 土 层 , 分 地 段 穿 越 < 部 4 >卵 石 土 层 , 石 卵 含 量 高 达 5 % ~ 0 , 石 成 分 主 要 为 中 等 风 化 的 岩 5 8% 卵

富水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滞后沉降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富水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滞后沉降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即时沉降具 有即时性 强 、 地层反应 迅速 、 层损 地
1 产 生 机 理 分 析
根 据我公 司成都地 铁施工 的实践经验及实 验室
分析 , 后沉 降主要 由地 层损失产 生 、 滞 即时沉 降发 展
失 释放 均匀等特 点 , 沉降完成 后地面迅 速趋 于稳 定 。 此 阶段形 成 的相 对 松 散 地层 土体 颗 粒 排 布 并 非 最 佳 , 石颗粒间含有 空隙 , 卵 但其 层 内承 力卵石骨 架体 系较连续 , 土体具有相 对的稳定性 , 在无外 因诱 导时 可长期保持稳定 。即时沉降发展过程示意参见图 1 。
法施工 。
散 。随着地层损 失 的 向上 发 展 , 来 越 多 的密 实 土 越 体变成 相对较松 散 的填充 体 , 地层 损 失 的空 洞会 越
来越小 , 至消失 。 甚
正 常掘进状态下 , 空洞在 到达地面前 就 已消 失 , 此时导致地 面发 生 即时沉 降 。 当掘 进 异 常 , 挖 量 超 较大或刀 盘上方土体坍 塌造成 的地层损 失数量较 大 时, 空洞在到达 地面时还 有富余 , 此时就会发 生地 面 塌 陷事故 。空 洞在不断 向上发展 的过程 中其 蕴含 的 地 层损失一部分 通过 地 面沉 降 和塌 陷 释放 , 另外 而 相 当一部分则分 散在形成 的松 散填充 体 中。
即时沉降为 地层 损失产 生的空 洞在短 时间内 向 上释放导 致地面 产 生 的沉降 或 塌 陷。在 重力 、 表 地
比较特殊 的滞后沉 降现象 。通 常表现 为盾 构施工正 常 掘进 , 层随后发 生 即时 沉降 , 地 随着掘进 工作面 的 远去, 即时沉 降逐 步趋 于稳 定 , 经过 一段 时 间后 , 但 该处地层 又 突然发 生 滞后 沉 降 , 致地 面塌 陷。滞 导

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

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

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城市建设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拓展和土地资源的有限,地下空间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地下空间建设中,盾构工程成为一种重要的施工方式。

而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则是一种针对复杂地层条件下的工程施工技术,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是具有代表性的地质条件之一。

一、背景介绍二、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特点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是指由富水的砂卵石层和淤泥质黏土层交替分布而成的地层。

这种地层的特点主要包括:1. 富水的砂卵石层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和透水性,地下水位常常处于较高位置;2. 淤泥质黏土层具有较大的厚度和较差的承载力,易产生变形和沉陷;3. 地层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地层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挑战1. 地下水位周期性变化导致施工条件不确定。

富水的砂卵石层使得地下水位变化较大,且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这对盾构下穿房屋的施工条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地下水位的高低影响着土层的稳定性和施工工艺的选择,需科学合理地进行变化规律分析,提前做好施工准备。

2. 地层承载能力不均匀导致隧道稳定性问题。

淤泥质黏土层的承载能力较差,容易发生变形和沉陷,这对盾构下穿房屋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如何准确判断并合理设计支护结构,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 地下障碍物和地基条件复杂导致施工风险增加。

在盾构下穿房屋施工过程中,场地周边常常存在各种地下障碍物和地基条件复杂情况。

这些地下障碍物对盾构的施工路径和顶管的稳定性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施工风险。

1. 地层调查精细化。

在项目初期,通过精细化地层勘察,深入了解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和地层分布情况。

对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施工工艺优化。

根据地下水位变化规律,科学设计合理的隧道施工工艺和排水方案。

成都砂卵石地层基坑变形空间效应及预测方法

成都砂卵石地层基坑变形空间效应及预测方法

2023-11-10contents •引言•成都砂卵石地层特性•基坑变形空间效应•基坑变形预测方法•工程实例分析•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城市化进程加快,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突砂卵石地层基坑工程变形预测研究不足研究砂卵石地层基坑工程变形空间效应及预测方法的重要性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砂卵石地层基坑工程变形控制标准、监测技术等方面,缺乏对空间效应及预测方法的研究研究现状与不足研究内容分析砂卵石地层基坑工程变形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变形空间效应及预测方法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砂卵石地层基坑工程变形空间效应及预测方法研究内容与方法02成都砂卵石地层特性砂卵石地层是由卵石、砂砾、砾石等松散颗粒组成的复合地基,具有高渗透性、强压缩性、强各向异性等特点。

砂卵石地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和应力变化,对周边环境和地下设施造成不利影响。

砂卵石地层概念与特点成都砂卵石地层分布与特征成都市区砂卵石地层主要分布在岷江、沱江等河流冲积平原和部分山前冲积扇地带,具有较为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地域分布。

成都砂卵石地层主要由卵石、砂砾、砾石等松散颗粒组成,其中卵石含量较高,颗粒级配不良,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砂卵石地层对基坑变形的影响砂卵石地层具有高渗透性和强压缩性,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层中的水和应力容易发生变化,导致地层产生较大的变形。

砂卵石地层的各向异性导致其在不同方向上的变形差异较大,对基坑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砂卵石地层中的卵石含量和颗粒级配对基坑变形具有重要影响,卵石含量越高,颗粒级配越差,基坑变形越大。

03基坑变形空间效应基坑变形包括水平变形和竖直变形。

变形类型变形程度变形监测基坑变形的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层条件、开挖深度、支护结构等。

通过对基坑进行变形监测,可以获取基坑变形的实时数据,为预测和应对变形提供依据。

03基坑变形概述0201基坑开挖过程中,地层应力场会发生变化,导致地层移动和变形。

成都卵石地层地铁施工引发地层塌陷原因探究

成都卵石地层地铁施工引发地层塌陷原因探究

成都卵石地层地铁施工引发地层塌陷原因探究作者:彭健成来源:《房地产导刊》2013年第05期摘要:针对成都独特富水砂卵石地层下盾构隧道的施工,通过分析地质条件对盾构工法带来的困难,探究了引发地层塌陷的原因,并结合施工实例提出了地面塌陷的防控和治理措施。

关键词:卵石地层;盾构;地铁;地层塌陷1、概述成都市在城乡一体统筹的大背景下,也展开了地铁1号线的建设。

盾构法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对环境的影响、施工安全性、质量、工程进度等方面也具有优势,成都地铁主城区地下隧道工程的施工,最终选用了盾构法。

成都地质是典型的富水砂卵石地层,卵石含量高,漂石粒径大,卵石强度高,地下水丰富,透水性好,地层条件相当独特,盾构工法的应用同样面临重重困难。

成都地铁1号线刚开始的掘进中,刀具的失效速度和更换频率远超预想,掘进约100~200米即需更换一次刀具,且多次发生地面塌陷,这给地面环境保护、工程安全、造价控制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

2、地质特点成都地铁1号线地下隧道盾构掘进主要集中在3-7砂卵石(局部3-4粉细砂透镜体分部)这一层,底埋深约10~25m,该地层具有以下特点:卵石含量高:卵石土地层中卵石含量55%以上,为该地层的骨架成分;砂含量高:砂卵石中砂含量高,含量约10~35%,呈透镜体分布;颗粒间胶结物:胶结物广泛分布于砂卵石中;漂石粒径大:区间探井揭示漂石最大粒径为350mm,天府广场揭示漂石最大粒径为550mm,含量为5~10%,随机性分布。

地下水位:由于沿线车站等基坑降水作用,区内地下水位埋深约8~13m;地层透水性:卵石土地层渗透系数高达12.5~27.4m/d,透水性强。

卵石和漂石强度高:卵石和漂石单轴抗压强度达86~98MPa。

从盾构工法三个最基本的功能单元――支护、切削、排渣――来看,存在以下困难:受砂卵石土层和较大渗透率的影响,不易形成不透水塑流性的碴土而不能建立土压平衡机理,或土仓压力不稳定,容易造成地表发生沉降。

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的施工滞后沉降防控措施探讨(成都地铁1号线南延线,中铁二局)

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的施工滞后沉降防控措施探讨(成都地铁1号线南延线,中铁二局)

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滞后沉降防控措施探讨1、引言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于2005年正式开工。

在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3标施工中,首次在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中采用了盾构法施工,国内外缺少在相似地层中的相关施工经验,因此在成都地铁施工中,遇到了比较特殊的滞后沉降问题。

由于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的特殊性,盾构在该地层中掘进地层沉降滞后性极为显著,由于滞后沉降导致的地表塌陷也屡次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及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如何解决成都特有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滞后沉降问题是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和挑战。

2、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3标工程概况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3标工程起始里程为ZDK8+989.5(YDK9+017.3),终点里程为Z(Y)DK11+371.55,分三个区间。

隧道全长4078.347m,区间段内线路隧道最大埋深为19.8m,最小坡度2‰,最大坡度26.1‰。

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含水量丰富、补给充足的强透水的松散~密实卵石土,上覆土体为粉土、粉细纱及杂填土。

隧道顶至地表埋深为8~15米,大部分埋深在10米左右。

区域内地下水具埋藏浅、季节性变化明显的特点。

7、8、9月份为丰水期,11、12、1月份为枯水期,8月份地下水位埋藏最浅。

根据四川省地矿厅环境地质监测总站对成都市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资料,在天然状态下,丰水期地下水位正常埋深约为2米;地下水位年变幅约为1~2.5米;地下水自北西流向南东,水力坡度约为2‰[1]。

3、滞后沉降产生机理及过程分析3.1 滞后沉降发生机理分析在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3标的施工中,由于施工前期对成都特有的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没有相关经验,没有认识到该地层滞后沉降的危害,前期施工未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滞后沉降的措施,因此,在盾构掘进通过一段时间后,多次发生由于滞后沉降造成的隧道上方地表塌陷事故。

盾构掘进不可避免会造成地表沉降,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表现出的时间特性却存在较大差异。

富水砂卵石地层泥水盾构施工地层变形规律

富水砂卵石地层泥水盾构施工地层变形规律

富水砂卵石地层泥水盾构施工地层变形规律
富水砂卵石地层是一种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不稳定性的地层,泥水盾构在这种地层中的施工会引起地层变形,主要表现为隧道周围土体的沉降和变形。

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进行泥水盾构施工时,隧道周围土体会受到挤压和移动的影响,导致土体的沉降和变形。

根据研究,这种地层的变形规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初期沉降阶段、稳定沉降阶段和后期沉降阶段。

初期沉降阶段:泥水盾构进入地下后,由于施工挤压作用,隧道周围土体会产生较明显的沉降和变形。

在这个阶段,隧道周围土体受到较大的应力影响,土体颗粒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导致地层的压缩变形。

稳定沉降阶段:随着泥水盾构施工的进行,土体的应力逐渐趋于平衡状态,土体的沉降和变形速度逐渐减缓并趋于稳定。

在这个阶段,土体的变形主要表现为土体的侧向位移和土体中心的沉降。

后期沉降阶段:当泥水盾构施工完成后,土体的沉降和变形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在这个阶段,土体的压缩变形逐渐趋于饱和状态,土体的沉降速度逐渐减缓并趋于稳定。

此时,土体的变形主要表现为土体的沉降。

总之,泥水盾构施工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会引起地层的变形,而这种地层的变形
规律主要包括初期沉降阶段、稳定沉降阶段和后期沉降阶段。

这些规律需要在施工中得到重视,以保证隧道建设的安全和稳定。

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

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

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城市的代表之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地下地层复杂多变。

在城市建设中,地铁、隧道等工程施工对地下地层的穿越成为了一个挑战。

而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一、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地层特点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西部,地势平坦,地下地层主要受成都冲洪积扇的影响。

其地下地层主要包括富水砂卵石和淤泥质黏土。

富水砂卵石地层具有孔隙度大、渗透性好的特点,而淤泥质黏土地层则粘度较大,易形成泥浆,不利于施工。

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下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极具挑战性。

二、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原理盾构隧道施工是指在地下采用盾构机进行隧道开挖和支护的一种隧道施工方法。

盾构机根据隧道设计的轨迹和断面进行定位,然后启动机械装置进行土层的开挖,施工人员对盾构机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保证隧道开挖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盾构机开挖的还需对地下隧道进行支护和补强,确保施工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在成都这样的地质环境下,盾构机开挖隧道时需要面对复杂的富水砂卵石和淤泥质黏土地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专门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来应对。

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盾构机需要考虑土层的渗透性和孔隙度,避免水浸和土层坍塌的问题;而在淤泥质黏土地层中,需要考虑土层的粘度和流动性,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和处理手段。

在盾构机开挖过程中,还需考虑地下地层中可能存在的房屋、建筑物等障碍物。

特别是在城市地下工程中,地下管线、地下设施等都需要被充分考虑,带来更大的挑战。

在盾构机开挖隧道时,需要精确掌握地下地层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地下设施破坏和施工事故发生。

针对成都这样的地质环境和隧道施工需求,专业的工程技术团队和相关单位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他们通过大量的现场实验和数据分析,形成了一套适应成都地质环境的盾构隧道施工技术。

这种技术包括地层勘探和分析、盾构机参数调整和控制、地层支护和补强等方面,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

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

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城市发展迅速,地下交通系统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地质条件复杂,其中富水砂卵石和淤泥质黏土地层广泛分布,对盾构下穿施工提出了挑战。

富水砂卵石和淤泥质黏土地层具有较高的地下水位和较差的承载能力,盾构下穿施工容易导致地层塌陷和建筑物损坏。

研究富水砂卵石和淤泥质黏土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探索安全高效的施工方案和关键技术,对于保障城市地下交通系统建设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成都地质特点、富水砂卵石和淤泥质黏土地层特点、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的研究,总结提炼出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盾构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在盾构下穿房屋施工中的技术应用及挑战,具体研究目的包括:深入了解成都地质概况,特别是富水砂卵石和淤泥质黏土地层的特点,为后续的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地质背景信息。

研究盾构下穿房屋的施工技术方案,探讨如何有效地应对富水砂卵石和淤泥质黏土地层的挑战,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探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的达成,可以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应用和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地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保障房屋和地下设施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地铁交通的普及,盾构技术在城市地下交通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成都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复杂的地层结构,给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带来了挑战和难题,因此对该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的施工滞后沉降防控措施探讨(成都地铁1号线南延线

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的施工滞后沉降防控措施探讨(成都地铁1号线南延线

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的施工滞后沉降防控措施探讨(成都地铁1号线南延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然而,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地层条件的差异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等因素,给盾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尤其是对于含有富水砂卵石地层的盾构施工,滞后沉降的问题更加明显。

本文以成都地铁1号线南延线为例,探讨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的施工滞后沉降防控措施。

一、加强地质勘察,确定地层情况在盾构隧道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土层性质、含水量等信息。

对于富水砂卵石地层,要特别关注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水文地质分析。

通过充分了解地层情况,可以为后续的施工措施和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合理选用盾构机在富水砂卵石地层的盾构施工中,盾构机的选择非常重要。

应选用适应富水砂卵石地层施工的盾构机,具有较好的抗水性能和适应能力。

同时,盾构机的刀盘、铣刀等钻具件的选择也要根据地层情况进行合理的匹配,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三、加强地层处理,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对于富水砂卵石地层,地下水位较高,会增加盾构施工的困难和风险。

因此,可以采取有效的地层处理措施来降低地下水位。

如,可以通过管井浆液注入和地层加固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水压对盾构的影响。

四、采取防水措施,减少水进入盾构腔在盾构施工过程中,要采取严密的防水措施,减少地下水的进入盾构腔的数量和速度。

可以采用预注浆、封堵措施等,严格控制水进入盾构腔的量,降低对盾构机和工人的影响。

五、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减少工期影响在盾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进度,争取尽快完成施工,减少工期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可以通过增加施工人力,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期的合理性。

六、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盾构施工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可以采用高精度的位移监测仪器,对隧道和周边建筑物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施工安全性和质量。

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

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

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变得愈发重要,地下管线、地铁、地下商场等地下工程日益增加。

在城市中,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对地面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盾构下穿房屋的施工中更是如此。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城市之一,其地下空间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地下空间利用的效益和安全,下面我们将从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和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探究。

对于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首要的问题就是材料的选择。

在这种地层条件下,施工需要选用特殊的盾构机和专门的盾构顶进管片。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钻头和润滑剂,以确保顺利穿越地层。

在确定材料后,需要对盾构机和管片进行专门的加固设计,以适应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地层的力学特性,保证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对于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而言,施工工艺至关重要。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勘察和材料测试,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地层特性,进而确定施工方案和技术参数。

在施工前,需要对盾构机和管片进行调试和检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地层情况进行钻进和管片拼装,同时及时排除淤积物和杂物,防止危及施工安全。

在盾构机顶进过程中,需要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掘进速度和控制顶土压力,保证顺利穿越地层。

在完成施工后,需要对地下管道和房屋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地下工程和地上建筑的安全稳定。

对于成都富水砂卵石及淤泥质黏土交互地层盾构下穿房屋施工技术,安全保障是尤为重要的一环。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施工规范和安全标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在盾构机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防护装置,排除隐患,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成都卵石地层盾构施工环境影响研究报告

成都卵石地层盾构施工环境影响研究报告

项目开发背景
一、概 述——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一期工程 北起红花堰,经火 车北站向南延伸至 世纪广场,全长 14.975 km
盾构法施工
明挖法施工
一、概 述——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工程区的含水层主体为砂卵石层,其中,卵砾石的含量占 有绝对优势,砂卵砾石一般压缩模量为30MPa~80MPa,抵抗压缩变形 的能力较高;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一般为53.6MPa~107MP。因此,具有 这种结构的松散层的抗变形能力是比较强的。
一、概 述——工程概况
红花堰站~火车北站区间
金牛区看守所
高架道路 1、ø1000水管1根; 未拆迁民房
沿途穿越: 排水渠及
成都公交 二公司宿舍
站东批发市 场
红花堰站
2、下穿房屋33幢; 3、北新干道桩基1处; 4、小沙河1处; 5、铁路股道11股。
火车北站
成都铁路分局 宿舍区
成都中源 开发住宅
2000 9500 4500 测段
DR3
9500
50L2
1000
HL2 GL1
HL1 G0
H0 GR1
HR1
GR2
HR2
2000 1500 1500 1500 1500 2000 2000 2000
1500 1500 1500 1500 2000
1000
1000
2500
3300
成都地区砂卵石层的典型级配曲线
成都地区砂卵石层典型结构
一、概 述——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地层独特的‘三高 ’特点: 1、含水量高; 2、砂卵石含量高; 3、卵石和漂石强度高。 地铁盾构施工将面临两大难题: 一是大粒径卵石和漂石处理 难; 二是盾构机的姿态控制较难 ,盾构掘进极易造成跑偏。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始发引起地面沉降变形分析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始发引起地面沉降变形分析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始发引起地面沉降变形分析王鹏;刘玉勇;姚晓明【摘要】Originating as the key working procedure of shieldmethod,improper handling will b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and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initial stage construction success or failure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project quality,progress,safe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By analyzing the three stages of shield interval starting construction land subsidence caused by the measured data,studied 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ground subsidence process and its distribution,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levant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strata shield initial stage construction.%始发作为盾构工法的关键工序,处理不当会直接关系到周边建筑及施工的安全,始发阶段施工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以及经济效益。

通过分析三个盾构区间始发阶段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实测数据,研究了不同阶段的地面沉降过程及其分布规律,得出了相关结论和建议,可供类似地层盾构始发阶段安全施工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土压盾构施工引起地层变形规律研究
目前,地铁隧道主要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不可避免的引起地层损失而导致地表沉降,在不同的土体中盾构施工地表沉降的规律不尽相同,且大多数研究成果针对粘性土地层,对于富水砂卵石地层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问题研究较少,卵石土内聚力低、松散性、强度高等性质造成砂卵石地层的特殊性,地层的滞后沉降非常明显,甚至引发施工地面突然塌陷的事故,对施工和监测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需要针对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系统的分析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规律,为现场盾构施工提供借鉴。

以成都地铁在建的3、7号线盾构区间隧道为背景,针对富水砂卵石地层,通过大量现场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分类对比,回归拟合、数值模拟计算以及修正经验公式参数的方法,结合成都地铁现场盾构施工经验,研究了盾构参数对于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盾构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探讨了地层条件对于地表沉降的影响,得出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内摩擦角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并分别从隧道上方分层沉降、横断面地表沉降、纵断面地表沉降研究分析了地层变形沉降规律,得出了成都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的地表沉降主要分布范围内,提出砂卵石地层地表沉降的控制值为
20mm,地层变形的主要影响区域为隧道中线左右12m,盾构施工时隧道上方土体的破坏过程和形式,总结出地表沉降趋势预测的经验公式,验证了该公式适用于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的合理性,修正了 O’Reilly&New沉降槽宽度计算公式,使其适用于成都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沉降槽宽度的计算,系统全面的总结了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