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稳定性分析
地基稳定性问题分析概要课件 (一)
地基稳定性问题分析概要课件 (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物数量的增加,地基稳定性问题成为了建筑师和工程师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
地基稳定性的问题可能导致建筑物的损坏、结构的失稳,甚至会导致人员伤亡。
因此,进行地基稳定性问题分析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概要课件。
一、地基问题的极端情况建筑物的地基问题一般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例如土壤类型、地面沉降、地震等。
然而,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应该更加关注地基问题的极端情况,例如地震、洪水以及地面液化等。
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地基稳定性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破坏。
二、地形和地质情况地形和地质情况对地基问题有很大的影响。
具体来说,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地质的坚硬度都可能对地基稳定性造成影响。
建筑物所处的地段是否处于地震带、是否有水源的滋润、是否有岩石等因素都应该进行考虑。
三、土壤类型和沉降不同种类的土壤对地基的影响也不一样。
例如,软黏土层会导致建筑物下沉或者倾斜,这对保持地基稳定性造成威胁。
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还和地面的沉降有关。
如果建筑物的地基被建在沉降速度快的区域,那么可能会导致斜坡的形成和建筑物的倾斜。
四、防止地基稳定性问题的措施根据以上的情况,积极防止地基稳定性问题的出现显然非常重要。
目前,可以采用的预防措施包括建立地面控制系统、对地面沉降进行监控、通过减轻载荷来减少地基的负担等。
通过采取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地基稳定性问题发生的风险,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总之,地基稳定性问题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该问题涉及到的多种因素都应该被综合考虑,以避免地基问题对建筑物品质和人员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
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
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如下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
通常涉及到岩土工程方面主要的内容有:(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
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
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通常需要分析评价的内容总结如下:1、地基承载力计算与验算验算地基稳定性实质上就是验算地基极限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2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8.2.6~8等条款执行。
2、变形验算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建筑物地基允许变形值。
在勘察阶段往往建筑物特征参数不明确,一味要求勘察报告中能有准确的结论也勉为其难,但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岩土变形参数,供上部结构计算条件具备时按照(GB50 007-2011)5.3、(JGJ72-2004)8.2.9~12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有关条款计算。
3、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对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天然地基上的箱形或或筏形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1/15H;桩箱或桩筏基础不宜小于1/18H,H为建筑物高度。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学习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 4.1.11第3款规定应“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由于该部分内容在规范中较分散,各位同行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现归纳如下,供参考,不当之处望不吝赐教。
一、地基稳定性地基稳定性,一说是地基在外部荷载(包括基础重量在内的建筑物所有的荷载)作用下抵抗剪切破坏的稳定安全程度;二说是各类工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地基承受荷载的稳定程度;还有表达为与地基岩土体在承受建筑荷载条件下的沉降变形、深层滑动等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
因此,地基稳定性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其分析和评价可以包含在场地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和地基分析和评价之中。
总之,稳定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建(构)筑物的兴建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变形、侧向破坏、滑移造成地基破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按照(GB 50021-2001) (2009年版) 14.1.3、14.1.4规定,岩土体的稳定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评价地基稳定性问题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评价岩土体的变形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验算。
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如下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
通常涉及到岩土工程方面主要的内容有:(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
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
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根据济南地区这一问题,通常需要分析评价的内容总结如下:1、地基承载力计算与验算验算地基稳定性实质上就是验算地基极限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地基稳定性分析
地基稳定性分析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 4.1.11第3款规定应“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由于该部分内容在规范中较分散,各位同行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现归纳如下,供参考,不当之处望不吝赐教。
一、地基稳定性地基稳定性是指主要受力层的岩土体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沉降变形、深层滑动等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避免由此地基产生过大的变形、侧向破坏、滑移造成地基破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按照(GB 50021-2001) (2009年版) 14.1.3、14.1.4规定,岩土体的变形、强度和稳定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评价地基稳定性问题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评价岩土体的变形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验算。
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
通常情况下,涉及到主要的内容有:(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
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
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对山东地区该问题常见的几种情况罗列如下:1、地基承载力计算与验算验算地基稳定性实质上就是验算地基极限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挡土墙的地基稳定性分析
挡土墙的地基稳定性分析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用于抵御土壤和水压力,确保基础土壤的稳定性。
对于挡土墙的设计和建造来说,地基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对挡土墙的地基稳定性进行详细分析,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一、简介挡土墙是一种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结构,通常用于防止土壤坡面的下滑、侧向位移和溃坡。
地基是挡土墙的承重部分,其稳定性直接影响挡土墙的整体性能。
因此,分析和评估挡土墙地基的稳定性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二、土壤力学参数在进行挡土墙地基稳定性分析前,首先需要了解土壤的力学参数。
主要的土壤力学参数包括内摩擦角、基质压缩指数和水平土壤的抗剪强度等。
通过实地勘探和室内试验,可以获取这些参数的具体数值。
三、挡土墙地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1. 杆件法杆件法是一种常用的挡土墙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
该方法将挡土墙和土壤作为相互作用的杆件系统进行建模,并通过计算出的杆件系数和等效摩擦力来评估地基的稳定性。
该方法较为简单,适用于较为规则且直线的挡土墙。
2. 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挡土墙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适用于复杂且曲线的挡土墙。
该方法通过将复杂的地基和挡土墙划分为许多小单元,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地基和挡土墙的应力和位移分布。
该方法的计算精度较高,但需要复杂的计算程序和较大的计算量。
四、挡土墙地基稳定性分析步骤1. 土壤力学参数测试和分析:通过实地勘探和室内试验获取土壤力学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2. 地基的确定:确定地基的类型、尺寸和形状,包括地基的深度和宽度等参数。
3. 杆件法或有限元法建模:根据挡土墙的几何形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建模。
4. 荷载计算和应力分析: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荷载情况,进行荷载计算和应力分析,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
5. 位移分析:通过计算地基和挡土墙的位移,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
6. 结果评估和优化设计: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估和优化设计,确保挡土墙地基的稳定性和工程安全。
地基土均匀性及稳定性分析
第一节地基土均匀性及稳定性分析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地基土竖向成层分布,部分层位水平方向上分布不连续,水平方向上厚度变化较大,部分层位水平方向顶(底)板埋深有所起伏,主要表现在:1、人工填土层(Qml)杂填土(①1)呈杂色,松散状态,由砖块、灰渣、废土、建筑垃圾等组成,分布不稳定,仅局部分布;素填土(①2)呈褐黄色,软塑~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高)压缩性土,厚度有所变化。
填垫年限小于十年。
2、新近冲积层(Q43N al)黏土(③1)土质尚均匀,分布不甚稳定,厚度有所变化,局部缺失。
3、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Q41h)水平方向上土质尚均匀,砂粘性变化较大,局部夹粉土,分布较稳定。
4、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Q41al)⑧1亚层分布不甚稳定,局部缺失,⑧2亚层分布尚稳定,各亚层厚度变化大。
5、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Q3e al)土质较均匀,⑨1亚层分布尚稳定,局部缺失;⑨2亚层分布较稳定,厚度变化较大;⑨3亚层分布不稳定,部分区域缺失。
5、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积层(Q3c al) 本层土在揭示范围内土质尚均匀,⑪1亚层分布不稳定,部分区域缺失,⑪2、⑪3亚层分布尚稳定。
本场地地基土水平方向上各亚层砂粘性有所变化,厚度有所变化,但对整体而言,地基土分布及性质尚均匀、稳定,整体认为地基土是较均匀、稳定的。
第二节 2.4物理力学指标统计2.4.1一般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当子样个数≥6时,提供最大值、最小值、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及子样个数;当子样个数<6时,仅提供最大值、最小值、算术平均值及子样个数。
各层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如表2.4.1:2.4.2标贯指标统计静力触探试验提供锥尖阻力qc 、侧摩阻力fs算术平均值,标准贯入击数提供最大值、最小值、算术平均值、子样数如表2.4.2:标贯指标统计表表2.4.2。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一、地基稳定性地基稳定性是指主要受力层的岩土体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沉降变形、深层滑动等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避免由此地基产生过大的变形、侧向破坏、滑移造成地基破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按照(GB 50021-2001) (2009年版) 14.1.3、14.1.4规定,岩土体的变形、强度和稳定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评价地基稳定性问题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评价岩土体的变形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验算。
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
通常情况下,涉及到主要的内容有:(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
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
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对山东地区该问题常见的几种情况罗列如下:1、地基承载力计算与验算验算地基稳定性实质上就是验算地基极限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5.2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8.2.6~8等条款执行。
2、变形验算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建筑物地基允许变形值。
在勘察阶段往往建筑物特征参数不明确,一味要求勘察报告中能有准确的结论也勉为其难,但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岩土变形参数,供上部结构计算条件具备时按照(GB 50007-2011) 5.3、(JGJ 72-2004) 8.2.9~12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有关条款计算。
10.5基坑稳定性分析
上海万达广场工地基坑外侧土方滑移
发生坍塌的是宝 山万达广场工地 北面,近一二八 纪念路一侧的围 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基坑底隆起稳定性验算 对饱和软黏土,抗隆起稳定性的验算是基坑设计的一个主要 内容。基坑底土隆起,将会导致支护桩后地面下沉,影响环境 安全和正常使用。隆起稳定性验算的方法很多。可按地基规范 推荐的以下条件进行验算:
有支护结构的基坑整体稳定性验算
M P R cos i
2M c
h(i Kp
K
)
a
d d
(2-43)
式中:Mp——每延米中的桩产生的抗滑力矩(kN·m/m);
i
——桩与滑弧切点至圆心连线与垂线的夹角; Mc——每根桩身的抗弯弯矩(kN·m/单桩);
hi——切桩滑弧面至坡面的深度(m);
γ——hi范围内土的重度(kN/m3);
≥
1.3
(2-46)
Ep
Ea ≥ 1.2 (2-47)
式中:Ep、bp——分别为被动侧土压力的合力及合力对支护结构
底端的力臂;
Ea、ba——分别为主动侧土压力的合力及合力对支护结构底
端的力臂。
杭州地铁1号线基坑内发生土体滑移
2009年1月26日18时20分左右,杭州地铁1 号线凤起路站基坑内发生土体纵向滑移事故,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现场立即启 动了应急预案,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抢险措施: 补设钢支撑,确保基坑安全;加强对基坑和周 边建筑物的监测;北面土体滑移面的顶部适当 进行卸载;调整公交延安路(凤起路-庆春路段) 交通;进一步优化凤起路站的支撑体系以加强 安全性等。
Kp、Ka——土的被动与主动土压力系数;
d——桩径(m);
地基稳定性问题分析课件
详细描述
该矿山位于山区,由于边坡较陡且存在裂隙, 在开采过程中出现了边坡失稳问题,造成了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案例说明了山区矿 山边坡稳定性问题的重要性。
案例五:某路堤的抗滑稳定问题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路堤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抗滑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影响 了路堤的使用安全。
该路堤位于山区或丘陵地带,由于填料不当且压实度不足, 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抗滑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影响了路堤 的使用安全。该案例说明了山区或丘陵地带路堤抗滑稳定 性问题的重要性。
视。
地基稳定性问题的有效解决,对 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
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2
地基稳定性问题的分析方法
极限平衡法
原理
极限平衡法是研究岩土体处于极 限平衡状态时,岩土体内某一点 所受的力与相应的位移之间的关系。
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极限平衡法 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是否考 虑土体非线性、按是否分析整体稳 定性等。
应用
极限平衡法常用于分析边坡、坝体、 基坑等岩土体的稳定性。
有限元法
原理
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 将连续的求解域离散为有限个离 散的单元组合体,并对每个单元 进行受力分析,最终得到整个系
统的受力情况。
特点
有限元法可以解决复杂形状和边 界条件下的岩土工程问题,具有
较高的计算精度和灵活性。
应用
有限元法广泛应用于地基稳定性 分析、地震工程、地下工程等领
预防性维护措施
定期检查
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建 筑物、道路、桥梁等进行 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地 基稳定性问题。
防水防潮
采取防水防潮措施,防止 水分渗透导致地基腐蚀和 下沉。
地基与基础稳定性评估报告
地基与基础稳定性评估报告
1. 简介
本报告旨在对地基和基础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通过对地基和基础的分析和测量,我们能够确定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案。
2. 评估方法
在评估地基和基础的稳定性时,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 现场勘察:对地基和基础进行实地勘察,观察其物理状况和现有问题。
- 地质调查:通过分析地质特征和地质资料,了解地质情况对地基和基础稳定性的影响。
- 静力分析:使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对地基和基础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
- 实验测试:进行必要的土壤力学和材料力学测试,获取关键参数用于评估分析。
3. 结果分析
根据我们的评估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地基的稳定性较为良好,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2. 基础出现了一些损坏现象,可能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土壤膨胀引起的。
3. 基础的承载能力有所下降,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4. 建议和解决方案
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解决方案:
1. 对基础的损坏部位进行修复和加固,确保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加强地基处理工作,减少沉降和膨胀问题的影响。
3. 定期进行地基和基础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5. 结论
通过本次评估,我们对地基和基础的稳定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我们建议您按照我们的建议进行修复和加固工作,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以上是地基与基础稳定性评估报告的内容,请参考。
地基稳定性分析任务学习指南
地基稳定性分析任务学习指南地基稳定性分析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基稳定性分析主要是指通过对地基的地质、结构和荷载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倒塌或变形的危险。
地基稳定性分析既包括理论分析,也包括实际工程实践。
理论分析主要是通过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规律;实际工程实践则是通过现场勘测、试验和监测,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一、地基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1.土体力学性质:土体的力学性质是进行地基稳定性分析的基础。
不同类型的土体有不同的力学性质,如压缩性、抗剪性、变形性等。
理解土体的力学性质对于准确分析地基稳定性至关重要。
2.岩土层分布: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受到地基岩土层分布的制约。
通过对地质勘探资料的分析,确定岩土层的类型、分布和强度参数,有助于准确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地基结构特征:地基结构特征包括地基的形状、深度、支护方式等因素。
地基结构特征的不同会对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产生影响,需要在分析时进行综合考虑。
4.荷载作用: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满足建筑物的荷载要求。
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其荷载类型和大小不同,地基的承载能力也会有所差异。
在地基稳定性分析中需要准确评估建筑物的荷载作用。
二、地基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1.地基勘测:地基勘测是进行地基稳定性分析的第一步。
通过现场勘测和取样试验,获取地基的地质和结构信息,为后续的分析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2.地基资料整理:地基资料整理是地基稳定性分析的基础。
将勘测数据、设计图纸等资料整理归档,建立地基资料库,为后续的分析工作提供便利。
3.地基承载力分析:地基承载力分析是地基稳定性分析的核心。
根据地基岩土层的性质和地基结构特征,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并对地基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4.地基变形分析:地基变形分析是地基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
土壤基础稳定性分析方法
土壤基础稳定性分析方法土壤基础稳定性分析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土壤的力学性质进行研究,以评估土壤在承受外力或气候变化时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壤基础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标准贯入试验、直剪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
一、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基础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插入标准贯入锤来测量土壤的密实程度和抗剪强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尤其是粘土和砂土。
试验过程中,标准贯入锤被垂直插入土壤中,然后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土壤的贯入度以及相应的土壤特性参数。
通过观察贯入曲线和分析试验数据,可以确定土壤的力学性质和稳定性。
二、直剪试验直剪试验是测量土壤抗剪强度的有效方法,通过施加垂直和水平力将土壤剪断,从而确定土壤的剪切强度。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岩石和粘土等土壤类型的稳定性分析。
在直剪试验中,试样被垂直切割成两部分,分别施加水平和垂直的正应力。
通过测量应变和力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土壤的剪切强度参数。
直剪试验是一种简单而可靠的方法,可提供关于土壤稳定性的重要信息,如剪切强度和摩擦角。
这对于土木工程中的地基承载力评估和地质灾害预测非常重要。
三、静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也是土壤基础稳定性分析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将钻柱或探棒插入土壤中,测量土壤的反力和钻进阻力,进而评估土壤的稳定性和地质特征。
静力触探试验可提供有关土壤结构、密实度和强度参数的信息。
在试验中,钻柱或探棒被插入土壤中,通过测量下行和上升的阻力以及钻孔深度,可以推断出土壤的力学性质。
静力触探试验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快捷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和地质环境。
它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地质勘察、基础设计和施工监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论土壤基础稳定性分析是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选择和运用分析方法对于确保土壤工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标准贯入试验、直剪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是常见且有效的土壤基础稳定性分析方法,它们能够提供关于土壤力学性质和稳定性的宝贵信息。
地基基础评估报告结论
地基基础评估报告结论
根据地基基础评估报告的结论,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地基稳定性评估:根据报告的分析,地基的稳定性良好。
在进行现场勘查和测量后,没有发现地基有明显的沉降、滑移或倾斜现象。
这意味着地基可以承受预计的荷载,并能稳定地支持建筑物。
然而,仍需注意地基的盘扭和地震对地基的影响。
2. 土层分析:通过对土壤样本的测试和分析,报告指出地基所处的土质为黏土。
黏土的物理性质会受到湿度变化而改变,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土壤的收缩和膨胀对地基的不利影响。
3. 地下水位评估:经过地下水位监测和分析,报告显示地下水位处于较低的水平,并且与地基有一定的距离。
这意味着地基不太可能受到地下水的浸泡和渗透的影响。
然而,仍需注意地下水位的变化和管理,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4. 地震影响评估:根据地震历史数据和地震活动区域的评估,报告指出地震对该地区的影响较小。
然而,仍需根据设计规范和要求,采取相应的地震抗震措施,以确保地基在地震时能够承受震荡力而不受到破坏。
5. 地基改良建议:尽管地基的稳定性良好,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报告建议采取地基改良措施。
其中可能的改良措施包括地基加固、土
方填筑和排水系统的优化等。
具体的改良方案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来确定。
综上所述,根据地基基础评估报告的结论,地基的稳定性良好,土层为黏土,地下水位较低,地震对地基影响较小。
但仍需要采取相应的地基改良措施,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并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建筑地基的稳定性是指地基在承受建筑荷载时不产生过大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是设计土建工程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土壤力学、岩土工程与结构力学等多个学科知识。
本文将从地基基本概念、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和评价准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旨在全面探讨建筑地基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地基是承受建筑载荷、分散荷载至地下土层的结构基础,其主要作用是传递上部建筑荷载至下部土层,承受建筑本身的重力,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地基稳定性的分析和评价是保证建筑物安全可靠的前提。
地基力学参数、荷载作用及荷载组合是进行地基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荷载可分为静力及动力荷载。
地基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种:经验法、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法。
其中,经验法是利用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得出的方法,如基础系数法、相似比例法等;解析法是通过对土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建立模型,进行解析计算得出结果,如弹性半空心圆柱法、弹性半空心圆锥法等;数值模拟法是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软件对地基作出更加准确的分析,如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等。
地基稳定性的评价主要从地基土的变形、安全系数和承载力三个方面进行。
地基土的变形主要通过测量和计算地基下沉量、倾斜量、收敛量等指标来评价;安全系数是基于地基承受的荷载与其承载能力之间的比值,常用的评价指标有承载力安全系数、稳定性安全系数等;承载力是指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通过强度试验等方法来评价。
总之,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是设计土建工程的关键环节。
各种地基分析方法和评价准则的选择与运用应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合理选取适合工程实际的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地基试验,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定期对建筑物的地基进行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地基问题,也是保证建筑物使用寿命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 4.1.11第3款规定应“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由于该部分内容在规范中较分散,各位同行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现归纳如下,供参考,不当之处望不吝赐教。
一、地基稳定性地基稳定性,一说是地基在外部荷载(包括基础重量在内的建筑物所有的荷载)作用下抵抗剪切破坏的稳定安全程度;二说是各类工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地基承受荷载的稳定程度;还有表达为与地基岩土体在承受建筑荷载条件下的沉降变形、深层滑动等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
因此,地基稳定性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其分析和评价可以包含在场地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和地基分析和评价之中。
总之,稳定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建(构)筑物的兴建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变形、侧向破坏、滑移造成地基破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按照(GB 50021-2001) (2009年版) 14.1.3、14.1.4规定,岩土体的稳定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评价地基稳定性问题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评价岩土体的变形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验算。
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如下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
通常涉及到岩土工程方面主要的内容有:(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
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
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
土的稳定分析—地基稳定性分析(土工技术课件)
3. 莫尔—库仑破坏准则
强度线
莫尔应力圆与库仑强度线相切的应力状态作为土的破坏准则 (目前判别土体所处状态的最常用准则)
3. 莫尔—库仑破坏准则
库仑强度线 极限应力圆
应力圆与强度线相离: τ<τf 应力圆与强度线相切: τ=τf
弹性平衡状态 极限平衡状态
2
sin f
1 3 1 3
1
3
tan2 45o
2
3
1
tan 2
45 o
2
2. 极限平衡条件式图解
c 3
1 f
3
tan 2 45 o
2
2c
tan 45 o
2
1f
3f
1
tan 2 45 o
2
2c
tan 45 o
2
c 3f
1
2. 极限平衡条件式图解
f
0
sin f
4. 例 题
地基中某一单元土体上的大主应力为430kPa,小主应力为200kPa。通过试验 测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15 kPa, =20o。试问①该单元土体处于何种状态?② 单元土体最大剪应力出现在哪个面上,是否会沿剪应力最大的面发生剪破?
【解答】
(1)计算法
1f
3
tan 2 45o
2
2c tan 45o
土体稳定判别方法
目录
1
土中点的应力状态
2
莫尔应力圆
3
莫尔—库仑破坏准则
1. 土中点的应力状态
土体内一点处不同方位的截面上应力的集合(剪应力 和法向应力)
1
dlsin
3
深基坑工程——基坑稳定性分析
基坑底面处旳被动土压力为:
pp坑底 h3K p 2c K p 2 12 1.3 31.2kPa
桩端处旳被动土压力为:
pp桩端 h4K p 2c K p 19.3 7 1.7 2 12 1.3 260.87kPa
被动土压力旳合力为: Epk ( 31.2 260.87 ) 0.5 7 1022.2kN / m
▪稳定性破坏计算项目:
重力式支护构造
非重力式支护构造
(水泥土墙、双排桩)
(悬臂支挡、锚拉、内撑构造等)
❖ 倾覆
❖ 墙后土体整体滑动失稳
❖ 滑移
❖ 嵌固稳定性(倾覆)
❖ 土体整体滑动失稳
❖ 坑底隆起
❖ 坑底隆起
❖ 渗透
❖ 渗透
倾覆稳定性验算又称为嵌固稳定性验算
或踢脚稳定性验算
12
第二节 整体滑动稳定性验算 无围护构造旳基坑稳定性分析 有围护构造旳基坑稳定性分析
对多层土,取土层厚度 加权平均天然重度;
hw — 承压含水层顶面的压力 水头高度;
w — 水的重度;
52
二、抗流土稳定性验算
悬挂式截水帷幕底端位于碎石土、砂 土或粉土含水层时,对均质含水层, 地下水渗流旳 流土稳定性验算如下:
(2ld
0.8D1) h w
K
f
53
(2ld
0.8D1) h w
定滑动土体旳重量及其重心位置比较困难,而且抗剪强度旳 分布不同,一般采用基于极限平衡原理旳条分法分析。
极限平衡分析旳条分法: O
滑动土体 分为若干 垂直土条
各土条对滑弧 圆心旳抗滑力 矩和滑动力矩 R
βi
d c
土坡稳定 安全系数
A
i
a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 4.1.11第3款规定应“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由于该部分内容在规范中较分散,各位同行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现归纳如下,供参考,不当之处望不吝赐教。
一、地基稳定性
地基稳定性是指主要受力层的岩土体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沉降变形、深层滑动等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避免由此地基产生过大的变形、侧向破坏、滑移造成地基破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按照(GB 50021-2001) (2009年版) 14.1.3、14.1.4规定,岩土体的变形、强度和稳定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评价地基稳定性问题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评价岩土体的变形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验算。
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
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
通常情况下,涉及到主要的内容有:(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
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
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对山东地区该问题常见的几种情况罗列如下:
1、地基承载力计算与验算
验算地基稳定性实质上就是验算地基极限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5.2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8.2.6~8等条款执行。
2、变形验算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建筑物地基允许变形值。
在勘察阶段往往建筑物特征参数不明确,一味要求勘察报告中能有准确的结论也勉为其难,但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岩土变形参数,供上部结构计算条件具备时按照(GB 50007-2011) 5.3、(JGJ 72-2004) 8.2.9~12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有关条款计算。
3、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对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天然地基上的箱形或或筏形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1/
H;桩箱或桩筏基础不宜小于1/18H,H为建筑物高度。
15
4、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筑
应根据建(构)筑物基础形式,按照(GB 50007-2011) 5.4.1~2有关规定确定基础距坡顶边缘的距离和基础埋深。
需要时,还应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5.1~3有关规定验算坡体的稳定性。
验算方法对均质土可采用圆弧滑动条分法,发育软弱结构面、软弱夹层及层状膨胀岩土时,应按最不利的滑动面验算。
当坡体中分布膨胀岩土时应考虑坡体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具有胀缩裂缝和地裂缝的膨胀土边坡,应进行沿裂缝滑动的验算。
5、受水平力作用的建(构)筑物
①山区应防止平整场地时大挖大填引起滑坡;
②岸边工程应考虑冲刷、因建筑物兴建及堆载引起地基失稳。
6、土岩组合地基
该类地基下卧基岩面为单向倾斜时,应描述岩面坡度、基底下的土层厚度、岩土界面上是否存在软弱层(如泥化带)。
7、岩石地基
①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同一建筑物的地基存在坚硬程度不同,两种或多种岩体变形模量差异达2倍及2倍以上,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②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内存在软弱下卧岩层时,应考虑软弱下卧岩层的影响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③当基础附近有临空面时,应验算向临空面倾覆和滑移稳定性。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提供岩层产状、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以及软弱结构面特征等。
8、软弱地基
首先,应判定地基产生失稳和不均匀变形的可能性;当工程位于池塘、河岸、边坡附近时,应验算其稳定性。
其次,其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当地经验结合地层物理力学特征和建(构)筑物特征以及施工方法和程序等多因素综合确定。
该类地基应按照(GB 50007-2011)第7章和《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83-2011)7.2~4有关规定分析评价其稳定性;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的厚层软土分布区,应按照(JGJ 83-2011)第6章判别软土震陷的可能性和估算震陷量。
9、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
地面下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时,除6度外,应进行液化判别。
按照(GB 50011-2010)4.3.3~6规定进行。
10、岩溶和土洞
在碳酸盐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当存在岩溶(溶洞、溶蚀裂隙等)、土洞等现象时,应考虑其对地基稳定的影响。
按照(GB 50021-2001) 5.1.10~1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6.6的规定分析评价地基稳定性。
11、填土
当地基主要受力层中有填土分布时,如填土底面的天然坡度大于20%时,应验算其稳定性。
12、桩土复合地基
对需验算复合地基稳定性的工程,提供桩间土、桩身的抗剪强度。
13、桩基
①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②嵌岩桩深度应综合荷载、上覆土层、基岩、桩径、桩长诸因素确定;
③嵌岩灌注桩桩端以下3倍桩径且不小于5m范围内应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且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应无临空面。
④当基桩持力层为倾斜地层,基岩面凹凸不平或岩土中有洞穴时,应评价桩基的稳定性,并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
14、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地基的破坏形式,除地基内饱和松砂在地震液化和局部软弱夹层侧向的问题外,它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在偏心时水平荷载下的整体倾斜或倾覆。
一般情况下,该类基础形式均匀地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不进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
①基础边缘最大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
②在抗震设防区,考虑了瞬时作用的地震力,同时基础埋置深度不小于1/10H;
③偏心距小于或等于1/6b。
特殊条件下,应根据地基岩土条件和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评价。
15、地下水的影响
当场地内地下水位升降时,应考虑可能引起地基土的回弹、附加沉降和附加的托浮力对地基的影响;对软质岩石、强风化岩石、残积土、湿陷土、膨胀岩土和盐渍土,应评价地下水的聚集和散失所产生的软化、崩解、湿陷、胀缩和潜蚀的有害作用。
四、地基稳定性验算方法
1、地基整体稳定性验算方法
在竖向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当不能确定最危险滑动面时,对于均匀地基,一般采用极限平衡理论的圆弧滑动条分法。
应满足下式要求:
M R/M S≥F S
M R——抗滑力矩(kN•m)
M S——滑动力矩(kN•m)
F S——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当滑动面为圆弧时,取1.2;当滑动面为平面时取1.3。
2、抗水平滑动验算
对于承受较大水平推力、地基可能发生侧向滑动的建(构)筑物,应满足下式要求:
E/H≥F S
E——水平抗力(kN)
H——作用于基础底面的水平推力(kN)
F S——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当滑动面为圆弧时,取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