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

合集下载

《发展经济学》全套课件

《发展经济学》全套课件

《发展经济学》全套课件第一部分:导论一、发展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减少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提高社会福祉等问题。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强调多学科交叉和综合分析。

二、发展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发展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许多国家刚刚摆脱殖民统治,面临着重建经济和社会的任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并逐渐形成了发展经济学这一学科。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也不断创新。

三、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1. 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主张通过自由市场、私有产权和对外开放来实现经济增长。

2.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结构性的问题,如市场失灵、资本短缺、技术落后等,需要政府干预和引导来实现经济发展。

3. 新制度主义发展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制度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4. 新增长理论:关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张通过教育和研发投资来提高经济增长率。

四、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1. 定性分析: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

2. 定量分析:利用统计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3. 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揭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4.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五、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中国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强调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学科,而发展经济学则专注于探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

通过研究和分析,发展经济学提供了一些主要的理论框架和模型,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发展经济学领域的挑战和难题。

一、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基础性理论之一。

它认为,现代化是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

现代化理论强调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政治现代化的相互关联。

其中,经济发展被视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

著名的现代化理论家包括拉斯特、罗斯托等。

二、依存理论依存理论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而提出的理论框架。

依存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制于发达国家的侵略、剥削和控制。

根据依存理论,发展中国家无法单独依靠自己的内部资源实现经济发展,而需要借助对外援助、技术转让和市场准入等手段。

依存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安德烈·蓬比杜。

三、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它认为,市场经济的运作依赖于一系列规则和制度,包括产权、合同、法律等。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它还关注政府在制定和维护良好制度环境中的作用。

道格拉斯·诺斯等学者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代表。

四、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它强调投资于人力资本,如教育和培训,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和技能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加里·贝克勒和提摩西·斯塔克是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代表。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发展应该考虑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它认为,经济增长不应该以牺牲环境和社会福祉为代价。

可持续发展理论主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布鲁特兰德报告是此理论的重要里程碑,提出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统一发展。

综上所述,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现代化理论、依存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

2发展经济学(郭熙保)(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

2发展经济学(郭熙保)(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度量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含义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度量 第三节 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含义
一、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发展的含义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及关系
(一)发展的含义
• 1.主要以经济增长指标进行衡量的传统发展概 . 念
传统的发展概念基本上是把发展当做一种经济现象, 传统的发展概念基本上是把发展当做一种经济现象,认为 人均收人的增长和迅速的工业化是发展的最重要的内涵 。
• 一般人对市场的拥护来自对市场结果的评价, 比如,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有效率,因此我 们需要市场。森同意这样的观点,但同时也 指出它的不足。他认为,我们需要市场,不 我们需要市场, 我们需要市场 仅是因为它产生好的结果, 仅是因为它产生好的结果,而且是因为市场 为我们提供了选择的机会,特别是自由择业 为我们提供了选择的机会, 的机会。 的机会。“即使是那位资本主义的伟大批评 者卡尔•马克思也把就业自由的产生看作是 一项巨大的进步。”森认为,剥夺人们的买 卖、交易和寻求幸福生活的自由本身就是一 个社会的巨大失败。
• 阿玛蒂亚·森的自由理论有两点内容特别突出。其 一,不自由是一种剥夺。这里的问题是:谁在剥夺? 谁被剥夺?阿玛蒂亚·森的一系列专著尤其是《论 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告诉我们,被剥夺者 是陷于失业、贫困、疾病和饥饿等困境中的人,而 剥夺的主体则多种多样:国家的特定法律、制度和 政策,特定的阶级、种族或种姓,特定的地域,特 定的性别、年龄、长相,等等。恰恰是它们使得一 部分人不自由。其二,个人自由是一种社会承诺, 不自由源于社会安排。这里的“社会”应理解为国 家。如此理解之后的问题简单明了:赋予和兑现个 人自由是国家的责任,个人不自由是国家的过失。 这样的理解使个人和国家面对自由问题时的关系发 生了根本性变化。相对于个人自由而言,国家既不 是“守夜人”,也不是“看门狗”,它是责任人。

发展经济学第二章ppt课件

发展经济学第二章ppt课件

g * n g * n s g* s n . ( 3.7)


此式就是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g 表示国民收入增长率或经济增长率,它等于储 蓄倾向除以增量资本-产出比。该模型表明, 经济增长率是由储蓄倾向和资本-产出比共同 决定的,它与储蓄倾向成正比关系,与资本产出比成反比关系。
步趋近于富国的生活水平。
Chapter Highlights
经济增长率因国家和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把增长率解释为随着社会
决策特别是随着储蓄率的变化而波动。 穷国的收入看起来正在收敛于富国的收入水
平,外生的索洛增长率除外。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
2.1.1 The Harrod-Domar growth model
(1+n)kt+1
y
(1-σ)kt +sy
k* k(2005)
k(2004)
k
k(2006)
Figure2.2-b The dynamics of the Solow model
Source: Debraj Ray,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8), p66.
•当k > k*,实际人均资本量[(1-)k+sy]小于为保持资本-劳动比不变所 需要的人均资本量(1+n)k,结果是人均资本k和人均产出y都将下降。
and Pt1 (1 n) Pt , 两边同时除以P(t),得,
Yt1 (1 ) Yt s Yt
Pt
Pt
Pt
y t1
Pt1 Pt
(1 ) y t
syt.
两边同时除以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增长、转型和变革的学科。

它旨在为这些国家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二元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新自由主义、新古典经济学等。

一、二元经济理论二元经济理论是由刘易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两个部分组成。

传统部门通常指农业等传统产业,现代部门则指服务业、制造业等新兴产业。

刘易斯认为,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现代部门则需要不断吸收这些剩余劳动力,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制定合适的政策,鼓励现代部门的发展,同时推动传统部门的转型。

二、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是由哈罗德和多玛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总值的增加,它通常由技术进步、投资、劳动力增加等因素引起。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只有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

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改善投资环境等。

三、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是一种主张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的经济理论和实践运动。

在发展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主张减少政府干预,鼓励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应该扮演更加有限的角色,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不应该干预市场机制的运行。

在发展中国家中,新自由主义政策通常表现为私有化、市场化、减少政府干预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激发市场的活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四、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市场经济中的个体决策和总体经济后果之间的关系。

在发展经济学中,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也关注政府的作用。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合适的政策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如提供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促进贸易和外资流入等。

第二章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3)

第二章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3)

(四)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国富论》(1776年)―古典经济自由主义 奠基之作 《经济学原理》(1890年)―经济自由主t经 济自由主义的总结 《通论》(1936年) ―经济自由主义 的终结和 国家 干预主义的开端
1、剑桥学派-庇古、罗宾逊、凯恩斯等人 2、新古典经济学-- 3、马歇尔经济学图书馆 The Marshall Library of Economics 4、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 MARSHALL LECTURES
(五)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1912年 熊彼特(1883-1950) 1、创新理论 (1)创新――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即把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 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
(2)创新的种类:
新技术 新产品 创新活动
新企业组织
新市场
新原料
(3)经济发展(创新)主体――企业家 (4)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是企业家精神 追逐超额利润 动力源泉 企业家精神:首创性、冒险性 敏锐性、成功欲、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 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1929-1933年的大危机 20世纪30-40年代前苏联相对成功 的工业化
4、重视内向型发展战略
(二)第二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1、重视农业的作用 2、新估计市场机制的作用 3、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 4、重视外向型发展战略
增加生产劳动者的人数,必先增加资 本,增加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资金; 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唯有增加便利 劳动的机械和工具……不管怎样都有增 加资本的必要。
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势必增加 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 由于科研的专业化,利于适当的机 械能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借用某种机 器的力量,能增加产品的数量。

发展经济学第二章 经济发展理论

发展经济学第二章 经济发展理论

发展经济学2 - 26
练习
课间休息轻松一刻
• 5、假设一个国家某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10%,其 储蓄率为30%,该国新增资本/产出比率为5,则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其实现增长目标需要引 进外资,以增加储蓄率( )
A. 10%
B 20%
C 30%
D 40%
发展经济学2 - 27
第三节 索洛的新古 典增长模型
洛克式动力的更替,推动了成长阶段的过渡和更替。
发展经济学2 - 14
课间休息轻松一刻
在布登勃洛克家族里
老子(小约翰)追求的是金钱;
儿子(长子托马斯)作为大富 翁之子来到人世,
追求的是社会地位;
孙子(汉诺)生活在丰裕的财 产和优越的社会地位之中, 追求的是音乐。
发展经济学2 - 15
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资本量。
发展经济学2 - 21
课间休息轻松一刻
哈多模型的应用
• 如果 • s = 12% (储蓄率=投资率) • k = 3 (3 单位的资本才能产生1单位的产出) • 则G= 12%/3 = 4%
•假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是7%,投资效益率 是3(每投资3元可以增加1元国民收入)。那么,按哈罗 德-多马模式,储蓄率(投资率)是?
课间休息轻松一刻
经济成长的主观动力
罗斯托利用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中几代人对生活不同的要求来说明社会成长阶段的更替、 主导部门的变化、中心人物的置换,提出了布登勃洛克式 动力(Buddenbrooks Dynamics)。
此小说曾获诺贝尔奖,被人称作德国的《红楼梦》。 不同时代的人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他们的欲望,即布登勃
忽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是研究经济发展的学科分支。

它旨在解释和预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发展经济学的几个主要理论和模型,并探讨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该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它强调了市场机制、效率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通过资本投资、劳动力参与和技术创新,经济可以实现长期增长。

此理论的经济增长模型包括索洛模型和罗默模型等。

索洛模型认为,经济增长主要通过资本积累实现。

该模型假设资本投资率和技术进步率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罗默模型则强调技术创新和知识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它将技术进步划分为内生和外生两种类型,认为创新的推动可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二、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以培养和发展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人力资本的提升包括教育、培训和技能提升等方面。

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提高个人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并且对于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转型也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人力资本理论还指出,社会健康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三、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是发展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制度的安排和规范对经济的效率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制度经济学强调政府、法律和社会规范等因素的重要性。

在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安排和规范可以有效促进资源配置和市场机制的运行。

有效的制度环境有助于消除市场失灵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活力和投资热情。

四、依存理论依存理论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种批判性理论。

它认为发展中国家受到了国际经济秩序的依赖和剥削,导致了不平等和贫困的加剧。

依存理论探讨了北方国家与南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强调了资源和财富的不均衡分配。

发展经济学重点

发展经济学重点

广义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学说狭义在二战之后形成的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二战后,随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瓦解,从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地位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

特征:(1)普通共同特点:低生活水平,生产率水平低,社会、经济、文化上的二元结构,高人口增长,高赡养负担,劳动力不得其用现象严重,对农业生产、初级产品有严重的依赖。

处于国际关系中受支配、依附、处于较为脆弱的国际地位。

(2)基本特征:1.社会、经济、文化的二元结构2.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相对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3.社会、文化、制度安排都存在类似的二元结构经济发展速度、收入分配的差异导致二元结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一国或者地区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的产出增长。

伴有经济增长,而浮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全面完善。

经济发展,除了增长外,还伴有着经济结构村会和政治体制变革即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加而浮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增长又包含质量变化的概念,突出体现在结构的变化。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普通而言,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条件。

要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经济必须得到全而的增长。

但是,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

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在1990 年首次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由三个指标构成的,即寿命、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准。

寿命以出生时的寿命预期来衡量;教育程度以成人识字率与初、中、高各级学校入学率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获得(其中赋予成人识字率2/3 权数,入学率1/3 权数);生活水准以调整的人均GDP 来表示(即人均GDP 按照购买力平价和收入边际效用递减原则来调整)。

发展经济学@第二讲 经济发展理论的历史演变与流派

发展经济学@第二讲 经济发展理论的历史演变与流派

活动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科斯的交易费 用理论、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诺斯的制度 变迁理论、克鲁格的“寻租”理论。
“一个没有交易费用地社会,宛如自然界没有摩擦
力一样,是非现实的。” ——著名经济学家G· 斯蒂格利茨
“无制度的” (Instituiton Free)
发展经济学研究趋势
2、工业化
惟工业化论者主要是强调工业化在一国经济发展过 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惟工业化论者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曼德尔· 鲍姆 K.Mandelbaum,1947年出版了《落后 地区的工业化》; 罗森斯坦· 罗丹Rosenstein-Rodan.P.N,1943年,在 《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 业化问题》。
发展经济学的新阶段
新增长理论、协调失灵与互补性
新结构经济学
方法论:多学科的融合、主流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
8
二、现代发展经济学
(一)1940s末-1970s:结构主义思潮
发展中突出内向发展 国内二元结构问题
(二)1980s-新世纪初:新古典主义
世纪之交:产权改革、行业准入
趣语:“冰棍理论”、“保姆理论”
三、产业发展
产业政策的“林张之争” 分类改革思想
本质:对“两只手”——市场、政府——的认识
第二章 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变与流派
1
科学理论:历史、逻辑与方法论
2
西方主流发展理论
3
第三世界的发展理论(新马克思 主义学派) 当代中国的发展观点
4
第一节 科学的理论——
历史、逻辑与方法论
一、 西方发展经验:对近现代工业文明史的解读
整体主义方法论 个体主义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体系 西方经济学的逻辑体系

发展经济学第二章 经济增长

发展经济学第二章 经济增长

将(2)式代入(1 将(2)式代入(1)式并稍作整理可得: Kt- Kt-1 =sf(Kt-1 )- nKt-1 由此得到索洛模型的基本方程式: ⊿k= sf(k)-nk sf(k)其中,⊿ 其中,⊿k代表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 令⊿k=0,可解出均衡的人均资本存量,或称均衡 k=0,可解出均衡的人均资本存量,或称均衡 的资本-劳动比率:k=k* 的资本-劳动比率:k=k* 当k=k*时,k的增长率为0,则K、L的增长率相等, k=k*时,k的增长率为0,则K 均为n 均为n;Y的增长率也为n。 的增长率也为n
在索洛模型中,存在着唯一的资本在索洛模型中,存在着唯一的资本-劳动比 率k*,使⊿k=0,在这一点上,总产出、总 k*,使⊿k=0,在这一点上,总产出、总 资本、劳动都以相同的不变比率(n 资本、劳动都以相同的不变比率(n)增长。 就是说,经济存在着一条平衡增长路径。 不管经济处于什么初始位置,最终都将回 到平衡增长路径上。
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就应使有保 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等。 但是经济中并不存在任何一种机制使这二 者必然相等。 哈罗德发现,即使国民经济在某个时期可 以达到充分就业,在以后的时期也会达不 到,因为劳动力与产出和资本马模型以简洁的方式强调了储蓄 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其政策主张是认为政府应该尽可能采取措 施提高储蓄率,促进资本形成,以达到经 济增长的目标。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类型
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实现经济增长不同要素 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实现经济增长不同要素 的组合形式。 包括粗放(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 (内含)型经济增长方式两种形式。
粗放(外延) 粗放(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
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在原来技 术水平基础上投入的数量扩张,即土地、 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我 们称为粗放(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第一部分、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第一章导论自40年代以来,各种各样的经济发展理论相继问世,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 ).它是二战后从西方经济学体系中分离出来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一、发展中国家及特征1、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 欠发达国家[LDC].[less developed countries](P19)麦克格罗-希尔:“发展中国家是这样一种国家,它的人民正在开始利用可获得的资源,以实现产品和劳务人均生产的持久增长。

一般地说,发展中国家是一个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实际收入水平,而且正在做到这一点的国家。

”2、发展中国家基本特征:比较完整地描述发展中国家特征的发展经济学家是托达罗(Todaro, M. P.)(P20)(1)收入水平低下。

(2)生活水平低下:住房,医疗,受教育程度低,精神状态差。

(3)生产率水平低下。

(4)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

(5)失业问题严重,劳动不得其用,平均在10%——15%。

(6)农业部门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7)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大。

(8)二元经济结构显著。

(9)在国际关系中处于脆弱地位。

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刘易斯(Lewis, W.A .)“发展经济学研究人均产出低于1980年美元价值2000元的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行为。

”发展经济学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

主要研究:第一,发达的原因和障碍是什么?第二,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应采取什么政策来推进经济更快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和采取的发展政策有哪些借鉴意义,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2、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P12)(1)经济增长理论;(2)收入分配理论;(3)资本积累理论;(4)人力资本理论;(5)工业化道路理论;(6)技术进步理论;(7)人口转移理论;(8)平衡与非平衡理论;(9)国际贸易理论;(10)宏观调节理论。

第二章 发展的概念与度量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章  发展的概念与度量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性别不平等指数(gender inequality index)
➢ 幸福感(perceptions of wellbeing)指标
➢ 可持续发展指标
第二章 发展的概念与度量
• 第一节 增长与发展的概念 • 第二节 自由与发展 • 第三节 增长与发展的度量 • 第四节 千年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显著 成绩
已实 现
无法 实现
(二)中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
预定期限 消除极端贫困与饥饿 实现普及初等教育 降低儿童死亡率
安全饮用水
2015 贫困人口比例降到4%
已实现
提前实现
基本实现
第四节 千年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在2015年通过联合国各成员国批准的未来15年的全球性发展目标,是对千年发展 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包括五大主题:人口、地球、繁荣、和平和伙伴关系,17大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
• 第一节 增长与发展的概念 • 第二节 自由与发展 • 第三节 增长与发展的度量 • 第四节 千年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一节 增长与发展的概念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 加。它一般是用实际的国民总收入(GNI)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增长率来表示。用实际的GNI或GDP除以一国总人口,便得到人均GNI 或人均GDP。它常常成为反映一国富裕程度的主要指标。
人同时兼具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 精神属性。鉴于人的这种多重属性, 人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包括物质 上的、精神上的和文化上的。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自由发展。
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二是社会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是实现全面发

发展经济学教案

发展经济学教案

发展经济学教案一、课程简介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原理、经济发展过程以及经济发展政策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和发展策略,以及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教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 了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和发展策略;3. 分析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教训;4.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发展经济学概述1. 发展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发展经济学的历史演变;3. 经济发展指标和衡量标准。

第二章:经济发展理论1.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4. 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章:经济发展战略1. 进口替代战略;2. 出口导向战略;3. 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4.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第四章:农业与农村发展1.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 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和政策;3. 农村发展的挑战和机遇;4. 农村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第五章: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调整1. 工业化的定义和阶段;2. 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和路径;3. 产业政策的作用和制定;4.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第六章: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2. 外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3. 外资的引进与利用;4. 开放型经济的构建与管理。

第七章:财政政策与金融发展1. 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 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3. 政府支出与经济发展;4.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发展理论

第二章经济发展理论
▪ 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是长期形成的文化、社会和机构的僵化,商品经 济不发达,价格体系还处在萌芽状态,市场分散而破碎,远未形成 体系。
▪ 人们不可能在经济行为中作出合乎逻辑的精明选择。
▪ 需要借助于国家干预或政府计划,来进行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的重 大调整。
(2)对凯恩斯经济学的批判
▪ 凯思斯把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失业和资本闲置归因于储蓄过多,提出 增加有效需求促进就业。
3120第20一/1节0/9 线性阶段理论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
• 20世纪40年代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Harrod,R.F.) 美国经济学家多马(Domar,E.D.)
• 几乎同时推演出极为相似的长期经济增长理论 ,即第一个广为流行的经济增长模型。
• 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Harrod-Domar Growth Model)。
3120第20一/1节0/9 线性阶段理论
(一)内容
一、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1.传统社会阶段。
特点是:
❖(1)经济处于原始状
态。
❖(2)没有现代科学技
术,赖以生存的产业以
农业为主。
❖(3)社会结构僵化, 旧中国的各个朝代、欧
阻碍经济变革。
洲中世纪的各个国家都
❖(4)整个社会生产力 是传统社会阶段的代表
2. 价格机制使发展处于 均衡 • 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进展 是以边际调节来实现的,均衡状态是稳定 的,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
812020/10/9
3. 资本积累和国际贸易理论
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和资本 可以互相替代,资本的增加并不必然有 劳动力的增加。
新古典主义强调国际贸易的利益是增加 实际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增长使储蓄 也有所增长,从而提高国内资本形成率 。

发展经济学课件0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发展经济学课件0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第二章 经济发展与经济 增长
增长与发展的含义及其关系 增长与发展的度量 贫困问题
增长理论的模型分析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 展问题
1. 狭义的发展:经济增长
2. 普遍的发展:经济发展
3. 广义的发展:人类全面发展
2.1. 增长与发展的含义及其关系
2.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 首先,环境保护需要巨大的投资,在经济发展的较低水平上, 发展中国家是负担不起这么大的费用的,简言之,环境保护是 一种奢侈品,发展中国家是享受不起的。
2) 其次,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应是优 先考虑的目标;而要促进经济增长,对资源的利用强度当然就 比较大,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的退化。这就 是说,环境恶化是经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发 展不起来。
4. 无根的增长(rootless growth)。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和 参与性的增长模式能够培育和增强文化传统,从而能 够为人们以相互丰富的方式享受他们的文化打开无限 的机会;但是,一种具有排外性和歧视性的增长模式却 能够毁灭文化的多样性,从而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5. 无未来的增长(futureless growth)。不顾自然资源耗 竭和人类居住环境恶化而换来的增长是不可能持续下 去的,也不值得持续下去。
2.2.2.3. 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
最有影响的发展度量指标是“人类发展指数”,它 是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在1990年首次发表 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其后进行了一些 修正。这个指数也是由3个指标构成:寿命、教育程 度与生活水准。①寿命以出生时的寿命预期来衡量; ②教育程度以成人识字率与初、中、高各级学校入 学率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获得(其中给予成人识字率 三分之二权数,入学率三分之一权数); ③生活水 准以调整的人均GNP来表示。这三个指标是按0到1 分级的,0为最坏,1为最好。在计算出每个指标的 等级后,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平均,便得到一个综合 的人类发展指数。

第二章 工业化理论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章 工业化理论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特征
内涵:狭义与广义 特征:
与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相比较 与中国传统的工业化相比较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选择
政策导向上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实行以信息化优先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战略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 工业化理论
2.1工业化理论与一般模式
工业化的内涵与实质
工业化的基本内容是经济结构的转化过程 工业化的实质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过程 工业化还表现为社会经济关系和文化层次的变革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 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题 工业化阶段演进规律(人均收入水平变动、三次产业结构中国的工业化
中国工业化的萌芽与艰难起步
晚清(19世纪60年代——1911年) 近代工业化的萌芽阶段
民国(1912-1949年) 艰难的工业化过程
中国工业化的奠基发展与全面推进
现代工业化的奠基与发展 改革开放与工业化的全面推进
3
2 工业化理论
2.3新型工业化道路
4
变动)
1
2 工业化理论
工业化发动的条件和一般模式
工业化发动的条件
经济条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学技术、自然资源及国内外市场 非经济条件:企业家精神、社会条件、文化条件和政治体制等
工业化的一般模式
民间自发演进型:英国等 民间与政府共同发动型:德国、日本等 政府发动型:前苏联、前东欧和中国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发展中国家的六个共同特征:P21.低下的生活水平2.低下的生产力水平3.高人口增长率和高赡养负担(DependencyBurden)4.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现象5.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第二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P2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社会财富在一定时期(一季度、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等)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

它一般是用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当然包括经济增长,但是,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P2第一,投入结构的变化。

第二,产出结构的变化。

第三,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变化。

第四,卫生健康状况变化。

第五,文化教育状况变化。

第六,自然环境与生态变化。

二、区别与联系:区别: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通用尺度是GNP或GDP;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

可以用实际生活质量指数PQLI、社会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等综合评价表示。

联系: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就有经济发展。

在个别情况下,有时会出现无增长而有发展的情况。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时序动态化)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升级1、农-工业结构(工业化)2、城-乡结构(城市化)3、收入分配结构4、制度的结构性变迁5、预期寿命(健康)6、文盲-识字率(教育)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状况P51、无工作的增长(joblessgrowth)在巴基斯坦,1975-1992年间,实际GDP每年增长6.3%,而就业只增加2.4%;印度从1975-1989年,GDP增长率为5%,而就业仅增加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主张平衡增长的理论中,尤以罗森斯坦 —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贫
困恶性循环理论”为典型。他们共同的主
张是全面投资,平衡地发展各个经济部门
,但是其观点却有所不同。
(一)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 罗森斯坦—罗丹 (P.N.Rosenstein-Rodan)是该理论的倡导者 和集大成者。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 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 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
劳动力供给曲线被认为具有完全弹性,即 劳动供给无限。
模型结论
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现代部门的不断扩张和传 统部门的不断萎缩。 工业化过程中,传统部门 为现代部门输送剩余劳动,以廉价劳动力为现代 部门创造利润,累积扩大再生产的资本。 剩余劳动未输送完毕的时候,传统部门的劳动生 产率处于停滞状态。 传统部门是次要的、从属的、消极被动的;现代 部门是积极能动的。



劳动力供给的无限性 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的传统部门的人均收入水 平决定了现代部门工资的下限,现代部门从传统 部门大量吸收劳动力,而其工资水平基本保持不 变。这是该模型的理论核心。

现代部门的利润来自劳动产出大于工资总量的部 分,并不断把利润转化为资本扩大再生产,直至 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被全部吸收。 于是,现代部门大大扩张,传统部门只有在剩余 劳动被吸收完毕后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传统部 门的就业者的收入才能改善。

从供给方面看,资本形成存在着一个恶性循环: 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低导致储
蓄水平低;而低储蓄能力又会导致资本稀缺,从而
使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规模难以扩
大,进而影响生产效率;低生产效率导致低产出,低
产出又造成低收入。

这样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 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在经济学上的弹性概念是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提出的,是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 一定比例的改变的属性。 弹性的概念可以应用在所有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 之间。作为原因的变量通常称作自变量,受其作 用发生改变的量称作因变量。 弹性的一般公式为: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 例/自变量变动比例 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有 时候也被简称为供给弹性。它表示价格变动1% 引起供给量变动的程度。
模型内容

发展中国家由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部门所组成。

农村中的传统部门,是一个传统的、人口过剩的、仅能 维持生存的农业部门。(及简单的、零星的商业、服务 业)
传统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 零的劳动力。


边际生产率在零到最低生活费之间的那部分劳动力被统 称为过剩劳动力。其中边际生产率为零的那部分劳动力 被称为纯粹的剩余劳动力。


随着家长逐步重视孩子的质而不是量,孩子的经 济价值下降,家庭大小和总的人口增长的变化等。

发展模式认为,增加储蓄和投资是经济增 长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发展模式认为,除增加储蓄以外,一个国 家也要求积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及相 应经济结构的变动。


这些变动实际上包含了经济发展的所有函 数关系。


结构变动模型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欠发 达的国家利用什么样的经济机,使国内 经济由仅能维持生存的、以农业为主的传 统经济向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和服务 经济的现代化经济转变。

结构变动模型以新古典经济理论和现代计量经济
学为主要分析工具,描述这一过程的转变情况。

代表性模型主要有二:阿瑟· 刘易斯 (A.W.Lewis)的“两部门剩余劳动”理论模型 和霍利斯· 钱纳里的“发展模式”经验分析模型。


据“发展型式”理论,结构变化的75%— 80%发生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美元 ~1000美元的发展区间,其中最重要的积累 过程和资源配置都将发生显着的、深刻的 变化。

这种变动包括: 从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的转变;

消费者需求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要 求多样化的制造业产品和劳务消费的方向的变化; 由于人们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的增长和城市 工业的变化;

1.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 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 水平很低。 2.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落后的农业为 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 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纺织、烟草、采掘、建 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这一时期的产业主要 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5.发达经济初级阶段(后工业社会)。制造业内部结 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 为主导产业的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 消费品推广普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 时期的主要特征。 6.发达经济高级阶段(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 始分化,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 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 多样性和多变性,并追求个性。

3.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工 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这就是所谓的重工业化阶段。重化工业的大规模发展是支持区域 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一阶段产业大部分属于资本密集型 产业。

4.工业化后期阶段。该时期主要特征是第一、第二产业获得较高 水平发展的条件下,第三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 增长的主要力量,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这一时期发展 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广 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


刘易斯模型研究的重点在于:一个是农业部
门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另一个是现代部门的
产出和就业增长过程。

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部门的就业增
长都是由现代部门产出的增加而带来的。

它们的转移或扩张速度取决于在现代工业 部门中投资的多少和工资的高低。 假定资本家将所得到的利润都重新投资, 则投资的多少就取决于现代部门利润超过 工资的部分。


最后,刘易斯假定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不变,
并且这一工资是由传统农业部门中仅能维持基本
生存的工资水平再乘以一个百分比得到。例如,
刘易斯认为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至少必须比
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高30%,才能吸引农业部门 的劳动力进人工业部门。

在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不变的前提条
件下,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的
投资,使各个工业部门都成长起来,才能产 生相互依存,互为市场,消除储蓄缺口,克 服不可分性的经济格局,实现工业化的大发 展。

以鞋厂为例。我们不仅要投资于制鞋厂,以扩大
鞋子生产规模,而且要同时投资于服装厂、纺织
厂、食品厂、钢铁厂等工业部门,使工业全面发
展起来,互相创造需求,提供市场,最终使整个
工业得到增长。如果社会只对一家鞋厂投资,而 没有增加对其他部门的投资,鞋将会因市场狭小
(二)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Nurkse R.)在1953年 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中提出了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该理论论证了发展中国家实行平衡发展战略的必
要性,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长期贫困,不是因 为国内资源不足,而主要是因为存在着“贫困恶 性循环”。这种“贫困恶性循环”表现在供给和 需求两个方面。
而没有销路,鞋厂的投资没有效益也将不能持久。

(2)在全面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一 些工业发展过快,产品过剩,在投资时要 按同一投资率对各个工业部门投入资本。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工业部门之间协调 发展。 (3)经济发展是工业化的同义语,一切投资 均应全部投入工业,因而农业相对不重要。


综上所述

为使分析的结果更广泛地适用于各国和各种经济 过程,钱纳里进一步使用了几个基本的回归方程 对“发展型式”理论符合回归,得出一个具有一 般意义的“标准结构”。

即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 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 ,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进都 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 见表1) :

非熟练劳动的工资极低,存在大量的隐蔽 性失业,容纳着发展中国家的绝大部分劳 动力。 “维持生计”的产业,自给自足。

城市中的现代工业部门,包括技术较先进的工矿 业、建筑业、近代商业、服务业。 劳动生产率较高,工资水平较高,在传统部门的 工资之上。 这个部门由于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因而接受 从仅能维持生存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
度结构随时间发生一系列进步,以使得发展中国家可以
用新兴产业代替传统农业。

钱纳里研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1970 年20年间,一百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 济结构变动的关系。从大量观察值中选择了10个 基本经济过程来描述几乎所有国家发展的基本特 征,并用27个变量规定了这个10个基本经济过 程。然后把收入水平和人口数据作为外生变量对 所有这些过程进行统计分析,构造了反映结构转 换的主要变量典型性关系的“发展型式”。
本节内容
一、刘易斯的理论模型 二、发展模式
一、刘易斯的“两部门剩余劳动”理论模型

也称为二元经济模型、“两部门模型”(Dual Sector model),是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 者美国经济学家威廉· 阿瑟· 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 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发展 经济学模型。
第二节 平衡增长与 不平衡增长理论

20世纪50年代,围绕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 平衡增长发展战略或不平衡增长发展战略 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下面详细 介绍这两派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