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适用专业:财务管理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32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

计量经济学的本科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量经济学原理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经济学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并且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使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特征,了解经济计量分析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经济计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

2.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发展有概念性了解。

3.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

4.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各种回归模型的建立、估计和推断分析。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种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工具,必须以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在利用统计学、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时必须考虑到分析结果应该具有的经济学意义,这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一以贯之的关键点。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经济学问题时,模型经济学含义的准确性、数学表示形式的严谨性、统计学方法的实用性必须实现完美的统一。

这对学生前导课程的掌握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也是本课程教学的困难之处,需要在教学中利用经典例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是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任意选修课,实践性较强。

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互动性。

另外通过课堂演示与上机实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与Eviews软件,以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conometric课程代码:221102004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四学期总学时:54(讲课:36,实验0,实践18,网络0)总学分:3考核方式:作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适用专业:经济学一、课程简介《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以高等数学、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为先修课程,系统讲授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化、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模型中特殊的解释变量以及Eviews基础操作等内容,为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以及毕业论文作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准备。

该课程分别从理论授课、软件学习以及团队实训等三个维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及文化素养,重点培养学生经济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其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数据分析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重点培养学生经济统计专业知识与技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第一节计量经济学的定义与类型1.计量经济学的定义2.计量经济学的类型第二节计量经济学的特征1.经典计量经济学在理论方法方面特征2.经典计量经济学在应用方法方面特征第三节计量经济学的目的及研究问题的步骤1.计量经济学的目的2.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的步骤3.Eviews软件介绍学生学习预期成果:1.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含义2.理解计量经济学的类型与特征3.了解计量经济学的目的及研究问题的步骤4.了解Eviews软件并下载安装成功教学重点:计量经济学的含义;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的步骤;Eviews软件介绍。

教学难点:计量经济学的含义;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的步骤。

第二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教学内容:第一节模型的建立及其假定条件1.回归分析的概念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介绍3.随机误差项的假定条件第二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1.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概念2.参数估计第三节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1.线性性2.无偏性3.最小方差性第四节用样本可决系数检验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1.总离差平方和的分解2.样本可决系数及相关系数第五节回归系数估计值的显著性检验与置信区间1.随机变量u的方差2.t检验3.置信区间第六节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预测1.点预测2.区间预测第七节案例分析1.用Eviews软件研究分析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预期成果:1.掌握回归分析的概念2.掌握随机误差项的假定条件3.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4.熟悉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5.掌握用样本可决系数检验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6.掌握回归系数估计值的显著性检验7.掌握Eviews软件的基础操作教学重点:回归分析的概念;随机误差项的假定条件;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Eviews软件的基础操作。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信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发展有概念性了解;2.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3.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5.可化为线性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6.含有虚拟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4第四章经典隼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放宽基本假定的模型课程目标1、2、31.多重共线性2.异方差性3.内生,解释变量问•苞4.模型设定偏误间愁1.掌握多重共线性的原理、后果、原因、检验及消除方法2.掌握异方是性的原理、原因、后果、检验及消除方法3.掌握模型内生性解释变号问题的原理,检验及消除方法4.了解摸型设定的偏误问题5.会用相关软件实现各过程1.理论课堂多媒体教学•用软件演示实现各个过程辅助;2.实验谡堂案例实际操作,巩固如强所学内容5时何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课程目标1、2、31.时间序列模型的序列相关性2.时间序列的平穗性及其检验3.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4.恪兰杰因果关系检验1.掌提时间序列模型的序列相关性原理、原因、后果、检睑及消除方法,并会用相关软件操作2.掌握时间序列的平德性毓念及检慈方法,并会用相关软件操作3.了解协整的慨忿及误差修正模型的原理,会用相关软件建模4.了解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并会用相关软件操作1.理论深堂多蝶体教学•用软件演示实现各个过程辅助:2.实验课堂案例实际操作•巩固加强所学内容理论时+实课时四、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1.教学目标1、2的达成度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闭卷考试、实验进行综合考评;2.教学目标3的达成度通过课堂学习、实验报告完成进行综合考评。

五、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实验。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应用经济学的特征,掌握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经济变量间的随机因果关系。

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理论的新发展有概念性的了解;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使用常用的计量经济学软件;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基础和能力。

1. 学好基础知识。

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它的思想方法、意义和用途,以及它与其他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

2. 掌握基本技能、培养思维能力。

能够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

能运用课程中的概念、定理及性质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

能对计算结果进行合乎实际的分析、归纳和类比。

3.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本课程和相关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并提出相关学科中与本课程有关的问题。

能够自觉地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提出和解决生活中有关的数学问题。

4. 能熟练运用SPSS、EVIEWS软件进行相关计算和数据处理。

三、教学学时分配《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理论学时包括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导论(4学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及应用领域。

2.掌握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3.掌握掌握经济变量、模型、样本、散点图、数据的类型等几个基本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教学难点: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计量经济学1.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计量经济学的性质3. 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节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1.模型设定2.估计参数3. 模型检验4. 模型应用第三节变量、参数、数据与模型1.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变量2.参数的估计3. 计量经济模型中的数据4.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本章习题要点: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个完整计量经济模型的要素。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学分:_____学分课程总学时:_____学时授课对象:_____专业学生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一)课程性质计量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的交叉学科,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来定量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经济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等问题的处理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并进行模型的估计、检验和应用。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经济学及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要求1、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基础知识,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等。

2、学生应按时完成课程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3、学生应掌握至少一种计量经济学软件,如 EViews、Stata 等,能够运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

四、课程教学内容(一)绪论1、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发展历程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和方法3、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分类和应用领域(二)经典线性回归模型1、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2、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3、模型的统计检验,包括拟合优度检验、t 检验和 F 检验4、预测和区间估计(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形式和假设2、模型参数的估计和检验3、多重共线性问题及其处理方法4、变量的选择和逐步回归法(四)异方差1、异方差的概念和产生原因2、异方差的检验方法,如 White 检验、GoldfeldQuandt 检验等3、异方差的修正方法,如加权最小二乘法(五)自相关1、自相关的概念和产生原因2、自相关的检验方法,如 DW 检验、BG 检验等3、自相关的修正方法,如广义差分法(六)虚拟变量1、虚拟变量的概念和设置原则2、包含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3、虚拟变量的交互作用(七)滞后变量模型1、滞后变量模型的类型和特点2、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方法3、自回归模型的估计和应用(八)联立方程模型1、联立方程模型的概念和类型2、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问题3、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方法,如间接最小二乘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等(九)时间序列分析1、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和单位根检验2、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3、时间序列模型,如 ARMA 模型、ARIMA 模型等(十)计量经济学应用案例分析1、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等宏观经济问题的计量分析2、消费、投资、进出口等微观经济问题的计量分析五、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IEconometrics I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实验(含上机):16学时,课外学时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原理、统计学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教材: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一)课程性质经济计量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经济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计量经济学已成为经济预测和决策,现代经济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本大纲面对的对象是本科生,所以在内容体系上大致包括:单方程回归分析、违背经典假设的计量经济学分析、联立方程分析以及STATA计量经济学软件操作。

本课程全面讲述初级计量经济学的有关内容,同时又适当吸收一局部中级内容用来加强对本学科的了解。

计量经济学也是一门实验学科,建模的每一阶段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

现在国际上用来进行计量经济学教学的软件主要是STATA,因此本课程除了足够的理论学时之外,更应加强软件的操作和运用软件来解决计量经济建模的有关问题。

(-)教学目标和任务按照课程内容深度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经济学类非统计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定位于初级与中级之间的水平上,以计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经典的线性单方程及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模型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为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到达:(1)了解现代经济学的特征,了解计量经济学课程在现代经济学和经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开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2)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开展有概念性了解;(3)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经济现象中的一些主要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和政策效应作有关的计量经济分析;(4)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的操作,能够运用计算机来发现和解决有关经济问题,具有初步的经济分析能力;(5)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48(含实验10学时)学分:3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中文简介: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的事实为依据,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和规律的一门经济学科。

计量经济学要运用大量的数学方法,特别是许多数理统计方法,但数学在这里只研究的工具,而不是研究的主体。

计量经济学的目的是要把实际经验的内容纳入经济理论,确定表现各种经济关系的参数,从而验证经济理论、预测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计量经济学有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理论计量经济学是关于经济关系计量的方法论学科。

而应用计量经济学是运用理论计量经济学提供的工具,研究经济学中某些特定领域的经济数量问题,例如。

生产函数、消费函数、供给函数、劳动就业等,应用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具体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研究它们在数量上的联系及其变动规律性。

本专业学习的计量经济学是应用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随后数十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发达国家,计量经济学早已成为经济类学科的必修课,近年来也开始被列为我国经济类学科的核心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会用到很多数学知识、经济学知识,如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微积分、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等。

计量经济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撰写和分析调研报告、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奠定方法论基础,并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计量经济学功底。

计量经济学的目的是要把实际经验的内容纳入经济理论,确定表现各种经济关系的参数,从而验证经济理论、预测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理论教学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计量经济学的主要概念、原理与方法,具有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初步能力,能够作初步的经济计量分析与经济预测,为进一步学习中级计量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等后续课程打下一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学时安排:周学时3,总学时54
5.学分分配:3学分
(二)开设目的
《计量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经济学分支学科。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1)了解现代经济学的特征,了解经济数量分析课程在经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2)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发展有概念性了解;(3)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4)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第九章包含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
教学目的
了解虚拟变量的含义,掌握虚拟变量在回归分析中的作用。
主要内容
第一节虚拟变量的性质
第二节包含一个虚拟变量,一个二分定性变量的回归模型
第三节虚拟变量有多种分类的情况
第四节包含一个定量变量,两个定性变量的回归模型
第五节回归模型的推广
第六节回归模型的结构稳定性:虚拟变量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古典线性回归模型
第二节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方差与标准差
第三节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的性质
第四节OLS估普通最小二乘的抽样分布
第五节假设检验
第六节拟合优度的检验
第七节回归分析结果的报告
第八节正态性检验
第九节实例:回归分析的软件
第十节实例:美国进口支出
第十一节预测
第十二节实例
第十三节小结
教学要求
第一节统计推断的含义
第二节估计和假设检验:统计推断的两个孪生分支
第三节参数估计
第四节点估计量的性质
第五节统计推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假设检验
第六节小结
教学要求
识记:统计推断的含义。
领会:估计与检验的方法。
第五章线性回归的基本思想:双变量模型
教学目的
了解线性回归的含义,掌握线性回归的估计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回归的含义
第二节总体的回归函数
识记:双变量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的含义。
领会:双变量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的方法。
第七章多元回归:估计与假设检验
教学目的
了解多元回归模型的含义,掌握多元回归模型的估计与检验的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三变量线性回归模型
第二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若干假定
第三节多元回归参数的估计
第四节实例:未偿付抵押贷款债务
第五节多元判定系数
第三节总体的回归函数误差的假设
第四节随机误差项的性质
第五节样本回归函数
第六节线性回归的特殊含义
第七节从双变量回归到多元线性回归
第八节参数的估计:普通最小二乘法
第九节实例
第十节小结
教学要求
识记:线性回归的含义。
掌握:线性回归的估计方法:普通最小二乘法。
第六章双变量模型:假设检验
教学目的
了解双变量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的含义,掌握假设检验的方法。
领会:联立方程模型识别的方法。
注:根据各课程的具体情况编写,但必须写明各章教学目的、要求、内容提要。
三、课时分配及其它
(一)课时分配
课程总教学时数为54学时,安排在第五学期,每周3学时,上课18周。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章经济计量学的特征与研究范围3学时
第二章基本统计概念的回顾3学时
第三章一些重要的概率分布3学时
第十四章单方程回归模型:几个补充专题
教学目的
了解四个有实际意义的模型,掌握这些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主要内容
第一节有限最小二乘法
第二节动态经济模型
第三节用于分布滞后模型的夸克方法
第四节解释变量是虚拟变量的情形
第五节分对数模型
第六节伪回归现象
第七节小结
教学要求
识记:四个有实际意义的模型。
领会:这些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主要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经济计量学
第二节为什么要学习经济计量学
第三节经济计量学的方法论
第四节全书结构
教学要求
识记:经济计量学。
领会:经济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基本统计概念的回顾
教学目的
回顾一些基本的统计概念。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一些符号
第二节试验、样本空间、样本点和事件
第三节随机变量
第四节概率
第五节随机变量和概率密度函数
(三)基本要求
按照课程内容深度一般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层次,本科生的教学定位于初级水平上。
(四)主要内容
本课程重点介绍基本的单方程和联立方程模型的经典计量经济理论方法与应用模型。全部内容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本课程的导论,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内容体系,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以及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及模型的应用,概率与统计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具体实例详细介绍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统计检验方法和预测方法。第三部分是实践中的回归分析,重点讨论了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性、多重共线性的概念、所产生的后果、检验及处理方法。第四部分是关于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包括模型的建立及识别条件,间接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如何度量弹性:对数线性模型
第二节线性模型和对数线性模型的比较
第三节多元对数线性模型
第四节如何测量增长率:半对数线性模型
第五节线性对数模型:解释变量是对数形式
第六节双曲函数模型
第七节多项式回归模型
第八节不同函数形式模型小结
第九节小结
教学要求
识记: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含义。
领会: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特殊性质和特征。
(五)先修课程
西方经济学、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六)后继课程
金融时间序列、经济预测和决策
(七)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八)使用教材
《经济计量学精要》,达莫达尔著,张涛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九)参考书目
[1]《经济计量学》,张宝法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2]《计量经济学》,李子奈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第十五章联立方程模型简介
教学目的
了解联立方程模型的含义,掌握联立方程模型识别的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联立方程模型的性质
第二节联立方程得偏差
第三节间接最小二乘
第四节实例
第五节模型识别问题
第六节模型识别的判定规则
第七节对过度识别方程的估计
第八节2LSE:一个数字例子
第九节小结
教学要求
识记:联立方程模型的含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经济计量学的特征与研究范围
教学目的
理解计量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计量经济学课程在经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计量经济学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了解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掌握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的步骤。了解经济预测的概念,方法和程序。
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2006年10月重印版)
课程编号22123076C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教材名称经济计量学精要
制订人魏正红
审核人郭思维
2005年4月修订
一、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课程性质
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2.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
3.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第六节多元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
第七节概率密度的特征
第八节从总体到样本
第九节小结
教学要求
识记:回归分析方法的背景。
领会: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思想和具体方法。
应用:能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预测。
第三章一些重要的概率分布
教学目的
了解四种概率分布,掌握它们的主要特征、性质和用途。
第十四章单方程回归模型:几个补充专题6学时
第十五章联立方程模型简介3学时
(二)考核要求
1.成绩评价
平时成绩(含考勤、作业与测验)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
2.命题说明
期末采取闭卷考试,试卷形式采用客观题与非客观题结合;试卷内容,识记部分占30%左右,理解、操作题占70%左右,内容涉及教材章的100%,节的90%,知识点的70%左右;试卷难易比例控制在15%难、50%适中、35%易之间;试卷末设置难度系数在0.7~0.9、分值为30分的附加题,目的在于筛选基础知识扎实、探索精神强烈、创新意识浓厚的同学。试卷采用A、B卷。
第五节多重共线性的测定
第六节多重共线性必定不好吗
第七节一个括充的例子
第八节如何对付多重共线性
第九节小结
教学要求
识记:多重共线性的含义。
领会:多重共线性的后果和测定方法。
第十一章异方差
教学目的
了解异方差的含义,掌握异方差的检验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异方差的性质
第二节异方差的后果
第三节异方差的检验
第四节观测到异方差怎么办:补救措施
第五节White异方差校正后的标准差和t统计量
第六节实例
第七节小结
教学要求
识记:异方差的含义。
领会:异方差的检验方法。
第十二章自相关
教学目的
了解自相关的含义,掌握自相关的性质和检验、补救措施。
主要内容
第一节自相关的性质
第二节自相关的后果
第三节自相关的检验
第四节补救措施
第五节如何估计p
第六节小结
教学要求
识记:自相关的含义。
领会:自相关的性质和检验、补救措施。
第十三章模型选择:标准和检验
教学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