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合集下载

联想和想象在诗歌教学中的探索

联想和想象在诗歌教学中的探索


想象是 新形 象的创造 , 诗歌创 作与 鉴赏的核 心 是
读 者 只 有 通 过 想 象 才 能 在 头 脑 中建 立 与作 者 在 诗
中描 绘 的 相 似 的 景象 才 能对 诗 歌 的 内涵 有 一 个 形象 化 韵认 识 。 以 , 象 是诗 歌创 作 的核 心 , 是 诗 歌 鉴 赏 的 所 想 也
姥夜景 、 仙人 盛 会 , 三 个 场 景都 是超 越 现 实 的 。 这 诗人 在
创 作 中主要 运 用 了创 造 想 象 , 欣 赏者 则 主 要 依靠 再 造 而
写 出 沙 漠 的浩 瀚 无 边 , “ ” 出黄 河 的 源 远 流 长 . 以 长 写 以 “ ” 圆 ” 出大 漠 的空 旷 、 直 “ 写 一览 无 余 之 态 。 甫 的“ 边 杜 无
别 的忧 伤和 凄 凉 。
2 形 .
有 感 知过 的事 物 的形 象 。 如柳 宗元 的《 雪 》 “ 山鸟 飞 江 :千
绝, 万径 人 踪灭 。 舟 蓑笠 翁 , 孤 独钓 寒 江 雪 。 通 过 联 想 在 ”
有 以 “ ” 主 要 表 现 的崇 高 美 , 现 为 意境 的 开 大 为 体
头 脑 中收 集储 存 的山 、 、 、 、 等形 象 . 用 想 象 组 鸟 径 舟 翁 再
合 成二 幅 美丽 的 图画 。 创 造 想 象 是 根 据 过 去 感 知 的材 料 创 造 m 现 实 中 不
存 在 的事 物 图像 。 《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 如 梦 中登 山奇 观 、 天
生 活 的热 爱 之 情 , 者 景 象 萧 瑟 且 了无 生 趣 , 满 了离 后 充
想 象来 自现 实 , 由诗 人 艺 术加 工 而 创 造 , 诗 人 必 须 对 但 现实 作 出选择 、 撷取 , 助想 象才 能 完 成抒 情 。 借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联想的文学形式,它通过抒发情感、表达思想、描绘景象,激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联想与想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联想与想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许多诗歌作品常常使用隐喻、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借物言志、意象交融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这就需要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诗歌中的抽象意象与具体的情境联系起来,进行情感共鸣和认知理解。

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抒情手法,进而感受诗歌的美和魅力。

了解了联想与想象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实践策略,帮助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的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诗歌朗诵和情感表达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联想能力。

在诗歌朗诵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意境和情感表达的诗歌,通过声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意境进行联想和想象,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诗歌的留白,感受诗歌中的美和韵味。

教师可以通过诗歌创作和写作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诗歌创作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意象描绘,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通过诗歌创作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感受诗歌创作的乐趣和美妙。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诗歌教学是诗歌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在诗歌教学中,联想与想象是关键环节之一。

良好的联想和想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含义和美感。

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必须重视联想和想象的思维培养和训练。

一、联想与想象的区别联想和想象都是人的思维能力。

联想是在已知的信息之间建立起意义相关的联系。

也就是说,联想是在已有的信息基础上,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构思和联系,形成新的观点和见解。

想象是在没有直接经验的情况下,通过脑海里的某些图像和思维方式构建出一种想象中的具体形象或观念。

也就是说,想象依赖于想象能力的发挥,而不依赖于现实经验。

联想和想象在诗歌教学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联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释诗歌中隐藏的意境和形象。

学生在阅读诗歌时,能将自己的思维与诗歌中的相关素材进行联想,找出更多深层次的含义和隐喻。

联想需要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呈现更多的联想和思考。

例如,在学生学习《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关注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与个人生命和成长等话题进行关联联想。

从而,更深刻地领悟到诗歌的内核和思想。

而想象则可以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对诗歌充满感性的共鸣和体验。

想象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诗歌教学中,想象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美学魅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采用情境液化法、情境呈现法等教学方式,将学生情感转化为个人自由想象和创意产出的动力源,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达到超越普通理解、感知和体验的效果。

三、如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在诗歌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打破刻板印象。

联想和想象需要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多元认知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熏陶塑造,唤醒学生多元化、开放性和宽容度更高的思维能力,打破刻板印象的束缚。

2. 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

联想和想象需要以语言素材为基础来进行。

诗歌教学想象联想感悟

诗歌教学想象联想感悟

诗歌教学的想象联想与感悟[摘要] 诗歌语言凝炼,内涵丰富,学习诗歌要以诵读为基础,通过反复的诵读初步感知诗的情感,走入诗歌情境。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还原诗歌情境,理解诗的情感,诗中的重要词语值得好好品析揣摩。

[关键词] 诗歌;诵读;想象联想;品析“好的作品好比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其余八分之七在水下”——这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总结出的“冰山理论”,即用最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而作品的思想感情则最大限度地埋藏于形象之中。

我们不妨借用这一理论来认识诗歌,解读诗歌。

诗歌呈现于我们眼前的只是凝炼的诗句,就如同那“冰山”露在水面的“八分之一”,而水下的“八分之七”则有待于我们充分地解读地、去感悟,这样才能读懂诗歌。

在诗歌的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想象等方法来感悟诗意,走进诗歌情境,透过诗歌表面的文字探求其丰富的内涵。

同时也让学生陶冶性情,培养审美情趣。

一、深情诵读,用心感悟“熟悉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的这些经验无不在告诉我们诵读是学习诗歌的根本。

学生在诵读诗歌时,会同时进行多种感官活动:目视、口读、耳听、脑思。

当这些感官活动同时进行时,学习的速度就会更快,效率更高。

诗句的文字本身只是一种静止的符号,当我们以声音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它就形象生动起来。

声音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快慢缓急本身就蕴含着情感。

因此,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也自然会初步感受到诗歌的情感和诗句美妙的韵律,这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做了很好的铺垫。

诵读诗歌主要当然靠学生自己完成,但教师的指导点拨也是必不可少的。

每学习一首诗歌,教师都可以为学生进行范读,并作读法指导。

现在语文课本中的诗歌基本都有自己配套的朗读录音磁带,但不能以此来完全取代教师自己的范读,因为学生在听诵读录音时,可能还不能真正体会出情感和韵律,教师还应通过自己声情并茂地诵读和感染学生,并在诵读的节奏、语调、停顿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想象联想让诗歌散文教学更优美

想象联想让诗歌散文教学更优美

想象联想让诗歌散文教学更优美1. 引言1.1 想象的重要性想象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能力,它是我们在心灵深处创造、构思和发展观念、概念和形象的过程。

想象力在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知诗歌散文的内涵和情感,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想象力能够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让他们进入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和想象力的世界,从而更好地发掘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想象力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跳跃和联想,帮助他们建立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认知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散文中的情感和意义。

想象力不仅是诗歌散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关键因素。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自由地探索和创造,从而让诗歌散文教学更加丰富、生动和有趣。

1.2 联想的作用联想在诗歌散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将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创作中得到更多灵感和想法。

通过联想,我们可以将看似毫不相关的元素进行融合,从而创造出更加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

在教学中,联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和散文的内涵,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去体会和感受文学作品。

通过将学生引导到联想的世界中去,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潜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联想也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和散文。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提升教学效果。

联想在诗歌散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作潜力,提升教学效果,还可以让教学更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加投入和感染。

通过运用联想,我们可以让诗歌散文教学更具有魅力和吸引力,让学生更加热爱文学。

2. 正文2.1 发挥想象力丰富诗歌散文教学内容发挥想象力丰富诗歌散文教学内容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想象力是诗歌散文创作的灵魂所在,能够让文字变得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想象联想让诗歌散文教学更优美

想象联想让诗歌散文教学更优美

想象联想让诗歌散文教学更优美【摘要】在诗歌散文教学中,想象和联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象力的拓展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联想,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散文中的意境和情感,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行联想,让诗歌散文教学更加优美。

未来的教学应更多注重想象和联想的运用,让学生在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想象和联想不仅是诗歌散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效的关键因素。

通过想象和联想,教学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关键词】想象力,联想,诗歌散文,教学,创造力,学习兴趣,优美,重要性,未来,运用1. 引言1.1 探讨想象对诗歌散文教学的重要性想象力是一个人心灵的翅膀,它可以让我们在诗歌和散文的世界中自由飞翔。

在教育领域,想象力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特别是在诗歌和散文教学中,想象力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想象力可以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深度。

通过想象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和散文中的意境和情感,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用心和创意。

想象力还能让学生在创作中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个性。

想象对于诗歌散文教学来说具有重要性,它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文学作品的魅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想象力是诗歌散文教学中必不可缺的一环,它可以让教学更富有灵感和创意,让学生更加热爱文学,更深入地探索诗歌散文的世界。

1.2 阐述联想如何提升教学质量联想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想法或观点。

在诗歌散文的教学中,联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歌和散文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联想,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观念和想象力,进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在诗歌教学中,联想与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联想是把一个事物或现象与另一
个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从而通过联系和比喻来理解和感受一个事物或现象的特点和内涵。

想象则是通过想象和构思,创造或再现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形象和场景,从而加深对事物或
现象的理解和感受。

联想是一种基于比喻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诗歌中的意象和
意义。

诗歌中常使用隐喻、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通过把不同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来刻画事物的特质和内涵。

学生可以通过联想把诗歌中的意象与自身所见所闻的事物
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读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时,学生可以
将诗中的花儿与树木与自己所见的花卉和树木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春天的色彩和氛围。

在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

例如,可以通过图片
欣赏、词语搭配、联想卡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意象与自身所见所闻的事物及场
景联系起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自然环境、美术展览等
活动,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总之,在诗歌教学中,联想与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和思维方式。

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这种思维方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表达能力。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在诗歌教学中,联想和想象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它们使得诗歌充满了生动的图像和丰富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从三个层面探讨诗歌教学中的联想和想象。

在诗歌教学中,联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

通过联想,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加具体而生动。

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高楼之巍峨,飞鸟之飘逸,蓝天之辽阔等等,让学生通过联想来感受诗歌中的画面和情感。

在诗歌教学中,想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通过想象,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深层含义。

教学《静夜思》这首诗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作者独自一人在床上凝神紧盯着月亮,静静地思考着什么,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孤独、寂寞与思念之情。

在诗歌教学中,联想和想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幅美丽的图画或听一段动人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然后引导他们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联想想象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联想想象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联想想象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联想想象在古诗词教学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联想想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古诗词常常通过精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意象和情感描写,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体会。

这时,通过联想想象的方法,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意象和情感具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有一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学生可以通过联想想象,将这句诗中的意象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想象自己置身于山间,四面被山峦环绕,远处传来的牛羊的叫声,仿佛在召唤自己。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中表达的孤独和乡愁。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学生可以通过联想想象,将白日与山连在一起,想象山顶融化成白日,山顶的山脚则成为白日的朝阳。

同样的,黄河入海可以联想成一条巨龙,它穿越高山与平原,最终汇入大海。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联想想象记住这两句诗句所表达的景色和情感。

联想想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古诗词是经过千百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通过联想想象,学生可以发散思维,想象古诗词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的更多可能性。

举个例子,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生可以通过联想想象,将瀑布想象成一条巨大的银河,倾泻而下,穿越九天。

或者想象成银河从宇宙中掉落,形成了庐山的瀑布。

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创造出自己的想象世界,丰富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触感。

联想想象在古诗词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记忆古诗词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使他们更好地走进诗词的世界,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一、联想的运用联想是一种表现出与主题直接无关但相互关联的思维方式。

在诗歌鉴赏中,通过联想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诗歌的内涵。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资料和创造有趣的环境,使学生自主性地联想,在内容上更深入地理解诗歌。

例如,当教师教授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时,可以通过提供关于春天的图片、声音、味道等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自由联想,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春天万物生”的内涵。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联想框架,让学生通过前期进一步积累和归类,建立自己的诗歌联想思维体系,从而使学生在诗歌教学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诗歌,更容易关联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境。

想象是一种把事物从自己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层面上输出的能力,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表现方式。

在诗歌创作和鉴赏中,想象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才能产生严谨优美的诗歌。

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探索诗歌背后的奥秘和心理状态,是教师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例如,在诗歌学习中的一种常见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诗歌。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知识和技能上得到提升,还可以在想象能力上受益。

在创作诗歌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想象能力创造出自己的诗歌世界,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主题、情境等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其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会诗歌的内涵。

总之,联想和想象在诗歌教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诗歌,获得更高的美感和文化价值。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诗歌是一种具有高度想象力和联想的文学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更是一种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创造美的艺术。

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如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联想与想象的角度探讨诗歌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联想与想象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技巧。

在诗歌中,通过联想和想象,诗人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感受、情感转化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语言艺术。

诗人可以通过对自然的联想与想象,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美好赞美,或者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

通过联想与想象,诗歌可以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情感的表达。

联想与想象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的刺激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通过展示一幅画,播放一段音乐,或者让学生尝试用嗅觉来感受一些气味,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这种感官的联想与想象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诗歌的体验,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联想与想象是诗歌教学中的创造性手段。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创作性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使他们学会运用联想与想象来创作诗歌。

我们可以给学生一幅图片,让他们根据这幅图片进行联想与想象,写出一首与之相关的诗歌。

这种创作性的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又可以培养他们运用联想与想象来进行创作的能力。

联想与想象是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引导他们通过联想与想象来感知、理解和创作诗歌,使诗歌教学更加富有情感、更加有趣味。

诗歌教学与想象

诗歌教学与想象

诗歌教学与想象诗歌是以凝炼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想象,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流芳百世的艺术珍品。

诗歌语言凝炼,内容浓缩集中,是最为精练的文学品种。

它往往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选择最精彩动人、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场景、细节、感受加以提炼和抒发,从而收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也正是因为诗歌的凝炼,使得我们在欣赏诗歌时,就必须有充分的想象力。

而且诗歌本身就是通过生动优美的形象、丰富的联想以及大胆的想象和幻想来感染读者的。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人脑在反映客观世界时,不仅能形成知觉形象和记忆表象,而且还能根据别人的口头或文字描述,在头脑中形成自已未曾见过的事物的形象,这就是想象的作用。

诗歌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在学习诗歌时就要把握诗歌中诗人描绘的形象或从诗歌中体现出来诗人的形象,从而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意。

而形象的把握就是要我们在诗歌有限的字句中就想象,去领悟。

现在的中学生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只希望在课堂上什么都由老师你一个人说,最好还要简单些,以便于记忆,而自己却懒于开动脑筋去想。

诗歌在他们的心目中,只不过是记一记作者、背一背诗句罢了,根本就谈不上去把握诗中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揣摩诗的意境了。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良的习惯,同时也是一种恶性循环:不愿去想象,想象能力也随之减弱,也就更不愿去想象了。

因此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会问老师一句话:“老师,我为什么总觉得脑海中没什么好写的呢?”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自己平时对周围的生活缺乏观察;第二是因为写作文时缺乏想象力。

而后者更是能否写好作文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因此想象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诗歌不仅需要想象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想象能力的提高也更能促进学生对诗歌意境的领悟,从深远意义上来讲,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欣赏其它文学作品等方面产生良好的影响。

想象联想让诗歌散文教学更优美

想象联想让诗歌散文教学更优美

-019-2019年第14期(总第162期)GUANGJIAO课堂广角想象联想让诗歌散文教学更优美刘美华摘 要:诗歌散文都是属于文辞凝练,意蕴深厚的文学形式,在诗歌散文解读中少不了想象和联想的思维,文章从想象和联想在诗歌散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想象联想在诗歌散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两方面,结合作者自身教学实践中的课堂实例来探讨。

关键词:想象联想;诗歌散文;教学(湖南省株洲市第三中学,湖南 株洲 412005)中图分类号:G633.3一、想象联想在诗歌散文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文学创作是作家对生活图景和人生情境的舞台化过程。

无论文学家采用何种语言型构方式和表现手法,从生活到文学的转换过程中,都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实现。

”解读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想象和联想的思维,而诗歌和散文作为文学样式,其典型的特点是语言凝练却意蕴深厚,在解读诗歌散文作品时,尤其需要有想象和联想的思维。

作者在创作诗歌散文时,对客观事物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创作出审美形象,这是创作思维。

从而我们在解读作品时需要有读者思维,读者思维就是创作的逆思维,是通过诗歌散文中的形象语言,运用充分的想象和联想来还原生活图景和人生情境,如临其境,这样才能真正去理解诗歌散文内容,才能真正去读懂诗歌散文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借助想象和联想,更好的理解诗歌中意象和情感。

例如,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如果不通过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切身体会那皓月当空、一片纯净之中,一个人面对大自然时的那种顿觉渺小之感,就很难理解在面对“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样一幅宏阔幽远的春江花月图时,作者思维一下子转换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时空变换、人生易逝的思考中。

借助想象和联想,可以更好地体会散文的情感主旨。

例如,在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作者笔下的荷叶“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怯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丽人。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作者:高峰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20年第03期诗歌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创作本身是一个构思的过程,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谈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俏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

诗人在创作时通过对客观物象的剪裁,融合主观意趣,从“兴会神到”至“新奇迭出”,达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

这种跨时空的创作本身是作者思接千古、神思逸飞的产物。

诗歌的高度凝练性是与丰富的想象分不开的。

想象飞跃,才意境广阔,旨高意远。

高尔基说:“没有想象便没有艺术”,可见想象和联想是诗人创造意境的重要艺术手段。

教学中要再现诗歌的意境,更应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挖掘诗歌的内涵。

教师启发开导学生,使之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

以《山居秋暝》为例。

教师在教这类“山水田园派”诗歌时,不能只依据诗中的字词去讲解,而更多的是在梳理字词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与联想,把不同的意象组合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深透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所创造的优美意境。

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达志。

所描绘的意境是:雨后初晴,空气特别清新,也特别明净,秋月的银辉洒满了苍翠的松林,腾起一片朦胧的雾气;山涧涨溢,清澈的流泉从石上淌过,响起一串淙淙的流水声;竹林深出传来欢歌笑语,那是洗衣姑娘结伴归来,远出莲叶颤动,那是渔人荡舟水上,晚出捕鱼。

这样,通过联想启发学生的思维,对诗的意境有深厚的把握。

接着再讲尾联,全诗的主旨就显露无遗,学生理解得非常透彻。

从诗歌的特点看,诗歌具有形象性和跳跃性,诗人必须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的内容,因此必须选择最有典型意义、最有启发性的生活片段,并将其拼接到一起,为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服务。

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体会诗歌的内涵,通过想象,去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每一个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其本身的特点,创造更好的氛围去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尽可能地挖掘诗歌的内涵,还原作者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时的心境。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联想和想象是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联想是指通过联想到的事物、形象、感觉等来丰富诗歌的表达,使其更加生动、具体、富有表现力。

而想象则是指通过想象力来创造新的事物、形象、感觉等,使诗歌更加独特、原创、富有想象力。

在诗歌教学中,联想和想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联想是想象的基础,只有通过联想才能准确地表达出诗歌中想要表达的意思。

诗歌常常需要通过联想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意境、意象等,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悟到作者的意图。

通过联想,诗歌能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使读者感受到诗歌中所描绘的事物、情感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联想可以使诗歌更加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其中所表达的情感。

联想和想象在诗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可以通过给予学生一些具体的事物、形象、感觉等来引发学生的联想,让他们在联想的过程中感受到诗歌的美和哲理。

可以通过给予学生一些具体的题材或情景来引发他们的想象,让他们通过想象来创造新的事物、形象、感觉等,使诗歌更加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给予学生一些具体的诗歌材料或诗歌范例来让他们感受到联想和想象对诗歌的作用,从而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创作诗歌。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具体、富有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

联想和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思维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创作诗歌。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歌中的情感、意境、意象等。

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创作出具有表现力和想象力的诗歌。

想象联想: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一步

想象联想: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一步

想象联想: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一步教了一轮高三下来原本以为再一次教高一会轻松一些,但当我翻开高一的课本,拿出以前的备课本,感觉对以前的备课还是有些不太满意,于是要求自己要更认真的重新去备课,争取用更好的方法教授学生知识。

第一册第一单元就是诗歌。

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时候,我不是像以前那样读诗后就讲解每节诗歌的内容,而是先请两位同学背诵(早自习的时候已经要求学生背诵了),讲评他们背诵的情况,根据情况教学生如何快速记忆课文。

因为背诵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熟能生巧,这样就既完成了每节诗文内容的理解又教会了学生怎样去快速背书。

可能这一环节与很多老师的教法都是大同小异,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诗文赏析这一环节。

在赏析诗文的时候我主要让学生赏析了《再别康桥》的绘画美(画面美),而画面美最重要还是靠意象来展现。

首先我给他们简要的介绍了什么是意象,在学生明白这点的基础上让他们自主找自己喜欢的意象来进行赏析画面。

班里很多同学都能找出自己喜欢的意象,并且也都能说明原因。

其中就有一个叫杨小华的女同学,我发现她磨磨蹭蹭的想说但又不敢举手的样子,于是我叫她起来谈谈感受。

她说:“我喜欢的是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中的“金柳”这一意象。

”接着她又说:“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金柳’比作是‘夕阳中的新娘’。

”我立即就问了一句说“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杨小华想了想就说:“微风轻扶柳条,柳条随风摆动,轻轻的,柔柔的,就像新娘子头上的盖头随着轿子的节奏摆动一样。

”当时我一听就觉得她的想象联想很特别,随即我又问:“那为什么非要比作夕阳中的新娘呢?”杨小华又想了一会儿,这时下面的同学有的是在窃窃私语,可能是有点着急了,所以想了好一会儿,我在旁边鼓励她并做了相应的提示,根据我的提示,她又开口说:“夕阳折射下的柳条就像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这正像要出嫁的新娘一样,出嫁的那一刻是她人生中最娇柔美艳的时刻,所以要比成夕阳中的新娘。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表达人们内心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联想与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通过联想与想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丰富诗歌的含义,提高文学素养。

本文将从联想与想象两个方面探讨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和
方法。

1. 丰富诗歌的内涵
联想与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比喻。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
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去深入挖掘诗歌中的意象和比喻的丰富内涵。


学生读到“红楼梦中的黛玉”这样的诗句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作者描绘的女生形象,深入探索黛玉的形象在诗歌中的含义和象征。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联想和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用联想和想象去探究诗歌中的意义,这
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诗歌教学中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1. 提问引导
2. 创设情境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可以通过
音乐、图片、影视作品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从而启
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提高
诗歌的欣赏水平。

3. 创作实践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联想与想象,在诗歌教学中深入挖掘诗歌的
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023年《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2023年《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2023年《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2023年《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1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目标】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了解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使__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教学重难点】1.展开联想,使__主题更加深刻。

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富有新意,使得__新颖、深刻,使__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了解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看见这漫天飘飞的雪花,你想到了什么?预设“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棉花、飞絮、白绸幕、天上的世界、那年发生在下雪天的故事……师:同样是飘飞的雪花,谢朗想到了盐粒,谢道韫想到了柳絮,同学们想到了飞絮、白绸幕……甚至心驰神往,想到了天上的世界、那个下雪天发生的故事……我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作什么?(明确:联想和想象)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作训练。

(板书课题:发挥联想和想象)【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熟悉的事物,激活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温故知新1.辨一辨:联想和想象的区别师:现在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天上的街市》,看看哪里用的是想象,哪里用的是联想,二者有什么区别。

课件出示:天上的街市(节选)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预设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另一事物。

想象是在头脑中创造出的新形象。

联想是“客观实际,由此到彼的过程,特点是实的”,想象是“人脑主观创造的,特点是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诗歌教学中的联想与想象
作者:高峰
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20年第03期
诗歌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创作本身是一个构思的过程,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谈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俏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

诗人在创作时通过对客观物象的剪裁,融合主观意趣,从“兴会神到”至“新奇迭出”,达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

这种跨时空的创作本身是作者思接千古、神思逸飞的产物。

诗歌的高度凝练性是与丰富的想象分不开的。

想象飞跃,才意境广阔,旨高意远。

高尔基说:“没有想象便没有艺术”,可见想象和联想是诗人创造意境的重要艺术手段。

教学中要再现诗歌的意境,更应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挖掘诗歌的内涵。

教师启发开导学生,使之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

以《山居秋暝》为例。

教师在教这类“山水田园派”诗歌时,不能只依据诗中的字词去讲解,而更多的是在梳理字词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与联想,把不同的意象组合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深透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所创造的优美意境。

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达志。

所描绘的意境是:雨后初晴,空气特别清新,也特别明净,秋月的银辉洒满了苍翠的松林,腾起一片朦胧的雾气;山涧涨溢,清澈的流泉从石上淌过,响起一串淙淙的流水声;竹林深出传来欢歌笑语,那是洗衣姑娘结伴归来,远出莲叶颤动,那是渔人荡舟水上,晚出捕鱼。

这样,通过联想启发学生的思维,对诗的意境有深厚的把握。

接着再讲尾联,全诗的主旨就显露无遗,学生理解得非常透彻。

从诗歌的特点看,诗歌具有形象性和跳跃性,诗人必须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的内容,因此必须选择最有典型意义、最有启发性的生活片段,并将其拼接到一起,为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服务。

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体会诗歌的内涵,通过想象,去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每一个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其本身的特点,创造更好的氛围去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尽可能地挖掘诗歌的内涵,还原作者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时的心境。

李清照《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给后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大雁飞回,是谁寄托书信呢?是诗人的丈夫赵明成。

收到书信时,她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翘首以盼。

应该说收到书信是喜悦欢心的,然而这久违的书信来临,更增添相思之苦。

悲喜交织的刹那,泪水便如“一江春水向东流”。

同时,在这幅月洒西楼的夜景图中,不单单包含诗人的相思之情,更是千千万万凭栏眺望思妇的真实写照。

在做了如此的合乎逻辑的想象后,学生对这首诗的主旨有了一个高度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