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农民工问题的根源与解决办法
农民工问题的根源与解决办法农民工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护农民工的权益,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企业对农民工的待遇不尽如人意,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农民工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农民工问题的根源1.体制问题农民工问题的根源之一是我国的体制问题。
在我国,城市与乡村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未根本改变,导致了两极分化和城乡差距的加剧。
城市发展与乡村落后的矛盾和不平衡的结构使得大批农民工来到城市打工。
但是,由于户籍制度和其他一系列限制,农民工在城市中却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社会地位和获得公共服务的权利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种城乡差别和限制使一部分农民工连最基本的人格尊严都无法得到保障。
2.用工制度问题在用工制度方面,许多企业对农民工的待遇不如城市职工。
农民工并不享有与城市工人同等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和福利。
此外,许多农民工缺少技能和职业技术,容易被雇主超时加班和降低工资,农民工维权也十分困难。
这些制度问题的存在,加深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别,妨碍了城市的融合与发展。
3.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也是导致农民工问题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在城市中打工往往缺乏文化和技能,农民工的生活在城市中变得孤独和无助,这些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无助于改变农民工的现状;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异和竞争所导致的社会不公,导致农民工在城市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如购买住房、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和获得法律保护等。
二、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办法1.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最为根本的办法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明确用工权利和义务,加强劳动监管力度,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保障。
2.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导致农民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政府需要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取消农村户籍与城市户籍之间的限制,弱化了户籍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力。
农民工讨薪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建筑、制造、服务等行业。
然而,由于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维权渠道不畅等原因,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以一起农民工讨薪法律案件为例,对农民工讨薪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一)案件概述2019年,某建筑公司承包了一项市政工程,雇佣了100余名农民工进行施工。
工程结束后,农民工们发现,公司并未按照约定支付工资。
在多次讨薪无果的情况下,农民工们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劳动监察大队调查后,认定该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责令其支付。
然而,该公司在支付部分工资后,仍拖欠部分农民工工资。
无奈之下,农民工们将该公司诉至法院。
(二)案件争议焦点1. 拖欠工资的事实认定;2. 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3. 案件诉讼时效问题;4. 工资支付标准的认定。
二、案件分析(一)拖欠工资的事实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实已得到劳动监察大队的认定,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也应当认定该公司拖欠工资的事实。
(二)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工资,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并赔偿劳动者损失。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的;(二)拖欠工资超过三个月的;(三)拒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在本案中,建筑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已超过三个月,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案件诉讼时效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
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探析
要改善 农民工权 益法律 保护的现状 ,首先必须认识造 成这些现状
( ) 6 安全防护 措施差 因为安全防护 措施不到 位而导致 的农 民 工在从 事高空危 险作业 中受伤甚至死 亡的事件时常发 生。
2 农民工权益法律保 护现状问题的原因
() 1 健全和 完善 有关劳动 法律法规 。适 时修订 《 劳动法 》,将 该部法法典化 ,解决 内容 不完善 、规格不高的问题 .增加并 健全时效
知 识 经 济
南 红 . 技 2 0 科 09
农 民 工 权 益 法 律 保 护 探 析
燕 艳
( 徽 交通职业技 术学院 ) 安
摘 要 本文阐述 了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现状 ,并对其 出现的 问题进行 了分析 ,提 出改善 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权 益 法律保护 建议 随着我庠 城镇建设的发展 ,大批 的农村剩余 劳动 力向城 镇转移 , I 形成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农民工群体为城市的发 展作 出重要 贡献 ,然 而在现 实中他们的合法权 益却得不到充分有效 的保护 ,各种侵害农民 工合 法劳动权 益的事件频频出现 。如何依法维护 农民工 的合法劳动权 益 ,是值得思 考并研 究的问题 。
( 6)歧视农 民工 的观念比较严 重 。农民工也是 社会成 员中的一 员,与从事其他职业 的劳动 者一 样,具 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并不低人 等 。现 在对农民工有一些新 的称谓 :新市民 、新工人。但是 .在现
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文章对项目管理中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作了成因剖析,并针对该现象提出了预防措施,尤其是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拖欠;民工工资;预防当前,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成了一个影响大、牵涉面广、危害农民工权益的社会问题。
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也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应该说,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不仅是当前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更是关乎社会稳定、团结、和谐的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局。
一、透视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问题已成为最近几年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而欠薪问题首当其冲。
进城农民工大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所从事的劳动也是最脏、最累、最苦、最险的。
他们具有群体性特征,法律意识不强,维权观念淡泊,往往结伴外出打工,吃住行等与所谋生城市的居民有着很大的差距。
通常,拖欠农民工工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工程发包方没有及时拨款或拨款不到位。
甚至有些大型工程经层层转包,工程款已经到位,但中间转包单位将钱滞留或是克扣、挪用,以致最底层民工无法拿到工资。
2、工程发包方以各种借口如工程质量问题、进度问题等故意拖延下拨资金。
3、包工头借口种种原因不发工资或将资金私吞逃匿。
4、最底层的班组长领了工资后出于私人原因不发工资。
在一个项目中,工程款首先是发包方拨付,然后是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下面一般还有包工头,有时还会有分包单位。
包工头下面大多数还有劳务分包头,劳务分包头下面还有班组长,而农民工是最最底层的。
由此可见,从工程款拨付到农民工领工资中间有多个环节,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农民工领不到工资。
二、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成因剖析1、发包方资金不到位(1)房地产开发项目目前相当一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靠银行贷款过日子,并没有充足的资金去建设其要开发的工程,现在有一大部分开发商是有10块钱做100块钱的事,甚至是玩“空手道”,这是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主要原因。
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原因与对策
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原因与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完善工伤保险的法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责;创新相关制度,简化理赔程序;重视农民工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强化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工伤保险意识。
关键词:农民工工伤工伤保险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是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最基本、最必要的工伤保险项目理应得以优先确立。
然而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农民工群体从事的多为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同时农民工流动性大,一旦发生工伤事故,他们的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
因此建立健全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有效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一)参保率较低至十一五末,我国2.42亿农民工总数中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仅仅突破6000万,所占比例不超过27%。
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8日公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劳动者中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16173万人,其中农民工人数为6329万人,仅仅约占参保总人数的39.1%。
(二)工伤理赔程序繁琐、耗时长近些年来,工伤认定案件和工伤索赔案件数量日剧上升,但经办机构点少、经办人员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相关案件的及时处理。
按照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农民工从发生工伤到获得工伤保险待遇,一般要经历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待遇索赔三个阶段,其中任何一个阶段都要经历复杂漫长的过程。
诉讼过程耗时长,成本高,所以很多农民工往往选择私了,然而这样,他们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及时维护。
(三)管理机制落后工伤保险是由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和工伤补偿三者有机构成的。
工伤预防是工伤保险的第一道防线,阻止事故的发生胜于处理事故的结果;工伤康复则是工伤保险第二道防线,既可以改善健康状况,又可以节约制度成本,使受伤工人返回工作岗位,实现双赢状态。
虽然有关国家部门已提出要抓紧工伤预防工作,但目前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仍偏重于对事件的处理,对于预防和康复方面没有完善的规定。
农民工维权(3篇)
第1篇一、引言农民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城市中承担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和制造业等工作。
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工在权益保障方面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助力乡村振兴,本文将从农民工维权现状、维权难点以及维权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农民工维权现状1. 劳动报酬问题农民工普遍面临劳动报酬拖欠、克扣、偏低等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农民工月均收入为4235元,虽然较2018年有所提高,但与城市居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此外,部分用人单位还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
2. 工作环境与安全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面临恶劣的工作环境。
例如,高温、高湿、高空作业等。
此外,部分用人单位忽视安全生产,导致农民工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
3. 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享受的待遇较低。
一些用人单位甚至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使得他们在面临疾病、工伤等风险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4. 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面临教育困境,一方面是入学难,另一方面是教育资源不足。
这导致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质量受到影响。
三、农民工维权难点1. 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对自身权益缺乏了解,导致在遇到问题时无法有效维权。
2. 维权途径不畅农民工维权途径不畅,部分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维权采取抵触态度,使得农民工维权成本较高。
3. 维权组织力量薄弱农民工维权组织力量薄弱,缺乏专业人员和资金支持,难以有效维护农民工权益。
4. 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地方政府对农民工维权工作重视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四、农民工维权策略1.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依法维权。
2. 完善维权途径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机制,畅通维权途径,降低维权成本,使农民工能够方便快捷地维护自身权益。
3. 加强维权组织建设支持农民工维权组织发展,提高组织力量,为农民工提供专业、高效的维权服务。
当前拖欠农民工工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当前拖欠农民工工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第一,经济压力是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一些企业面临资金困难,无法按时支付农民工的工资。
此外,一些雇主利用农民工无法维权的弱势地位,故意将工资延迟或拖欠。
第二,法律监管不到位也是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之一、虽然我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雇主通过各种手段逃避法律监管。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对拖欠工资现象的打击力度不够,导致拖欠工资的企业得不到有效的处罚。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首先,加强法律监管。
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执行性,明确拖欠工资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措施。
加大对拖欠工资的行为打击力度,对拖欠工资严重的企业可以采取列入失信企业名单、限制招投标等措施。
其次,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护机制。
加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教育,提高其维权意识和能力。
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和核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第三,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对拖欠工资严重的企业进行信用惩戒,限制其融资渠道。
同时,加强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公开和传播,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信用度。
第四,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财政支持。
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缓解其资金压力,确保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
同时,加大对农民工在岗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支持力度,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第五,加强舆论监督。
加强对拖欠工资问题的宣传,引导公众对拖欠工资行为的舆论关注。
加大对拖欠工资的企业进行曝光和舆论追踪,推动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行动,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总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法律监管和财政支持,企业应加强信用建设和工资支付管理,农民工应提高维权意识和能力,公众应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够有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农民工维权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调查报告
农民工维权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调查报告农民工维权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调查报告「篇一」按照区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通知》要求,现将我乡有关工作汇报如下:一、总体情况1-10月份,我乡组织开展培训共培训创业农民工50人,开展培训项目主要有种植、养殖、商品营销、餐饮服务等,创业带动就业231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其中省内转移2500人,省外转移500人;有组织输出1390人,其中新型住宅社区农村劳动力转移34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90人;发放小额担保650万元,主要开展的自主创业项目为养殖业、服装零售、日用百货、电机维修等项目,相关企业带动就业400人,同时深入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进农村活动,为广大农村劳动力免费提供公共就业服务。
一是积极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认真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做好我乡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为随迁家属提供城镇基本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稳定就业农民工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住房保障,有力加强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独立窗口,方便服务群众。
二是积极配合推进农民在城镇落户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需要在当地落户的,协调户籍管理部门办理落户手续。
对有意承包土地进行生产经营的,符合条件的提供支持,维护农民工权益。
三是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文化下乡入村活动,每村每年一场电影,对留守困难家属进行慰问,确保农民工无后顾之忧。
二、存在问题及打算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大,掌握人员情况不准确,管理难度大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下步要进一步强化对农民工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农民工工作机制建设,建立综合平台管理,探索掌握农民工工作规律,实行动态管理,创造良好就业环境,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上下功夫,尤其是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措施,配合上级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劳动争议仲裁,为广大农民工创造良好就业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以打造城乡一体化劳动保障体系为目标,做好农民工劳动保障服务工作,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农民工现实权利缺失其解决途径论文
农民工现实权利缺失及其解决途径初探摘要农民工现实权利的缺失,阻碍了其权利救济,造成农民工权利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
本文将着重从法律层面予以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探索性地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农民工现实权利缺失原因解决途径农民工这个概念不只是一种职业,也不只是一种社会身份或社会地位,而是社会身份与职业的重合。
正像“农民工”的名称一样,农民工群体尴尬游离于城市社会的边缘,他们中有的为主张自己的权利奔走呼喊着,但更多的人无奈地放弃了自己的权利。
应然的权利、法定的权利以及实然的权利这三种权利形态在农民工这里被分开了,他们主张权利的道路被一层层障碍阻挡:应然权利和法定权利之间、法定权利和现实权利之间。
农民工现实权利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就业权利(获取就业机会的权利)、经济及社会权利(获取收入、地位、福利待遇及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的缺失这三个方面。
以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为例,这是农民工现实经济权利缺失的一个典型。
每年都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发生,社会对此是一片斥责,有关部门也想方设法为农民工追讨工资,执法部门对这种现象也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是这种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这值得我们深思。
一、农民工现实权利缺失的原因分析(一)市场经济的弱点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市场自身不能克服的弱点,尤其是在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必然导致市场经济出现一种强资本弱劳动的格局。
因为市场经济发展对资金的渴求必然形成强资本,劳动者对劳动岗位的期盼也必然形成弱劳动力,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不必担心劳动力不足,他们关心的是最大限度的盈利,而对于劳动者,他们急切需要一份工作,因此不敢向用人单位提出本该有的权利主张,这样一来,劳动者的权利就容易被侵害。
但相反”用工荒”也并不能扭转强资本弱劳动的格局,只能倒逼出工资待遇福利的提高,对于农民工权利的保障还是没多大意义的,因此,要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关键还在于加大其自身的维权筹码,即权利的认知与救济。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农民工是我国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为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1. 政策保障不完善虽然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但在实际操作中,政策的执行和监管仍存在问题。
一些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意识不强,未能按照法律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合同约定不支付工资、拖欠工资等。
2. 经济利益受损由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相对较低,加上一些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恶意扣除工资等问题,导致农民工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
他们的劳动报酬无法及时获得,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感。
3. 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期间,往往无法享受到与城镇职工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他们无法参加城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造成了他们在退休后的生活困境,并增加了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
二、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1. 法律意识不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相对较低,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了解不足,难以有效维权。
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 监管不到位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不法用人单位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
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严肃处理,是保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手段。
3. 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当前,农民工维权的途径相对狭窄,解决劳动争议的渠道不畅通。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维权的机制,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和仲裁服务,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维权途径,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
三、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明确权益保护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提高法律的可执行性和针对性。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改进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改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劳动力,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分析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目前,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薪资拖欠问题农民工的工资拖欠一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一些用工单位存在恶意拖欠工资、克扣工资、拖延支付工资等行为,给农民工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 劳动条件恶劣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一些劳动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安全保障不到位。
一些工地存在安全隐患,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给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3. 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往往面临着社会保障待遇不完善的问题。
他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往往不如城市居民,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保障。
二、改进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措施为了改善农民工的权益保护状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确保农民工的权益得到法律的保障。
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机制,加大对拖欠工资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加强教育宣传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护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农民工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权益保护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素养。
3.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加强对工地安全生产的监管,提高工地的安全保障水平,保护农民工的身体健康。
4. 推进社会保障改革加大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待遇的改革力度,使农民工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完善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5. 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农民工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组织,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权益保护服务。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改进方向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改进方向农民工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劳动力的流动,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改进的方向。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1.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为了保护农民工的权益,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办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农民工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社会组织的参与社会组织在保护农民工权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工会作为代表劳动者利益的组织,积极参与维权活动,为农民工发声。
此外,一些非政府组织也致力于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社会支持。
3.执法力度的加大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违法用工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雇主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工维权的难度,提高了权益保护的效果。
二、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改进方向1.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工权益保护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对自身权益的认识和维权意识。
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减少权益受侵害的可能性。
2.完善法律法规尽管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法律法规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可以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用工企业、用工项目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的打击。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确保农民工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4.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通过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增加劳动者与用工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商,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政府可以加大调解力度,推动用工企业与农民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确保工资支付的透明和稳定。
5.加强社会组织的作用政府应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工会、非政府组织等积极参与到农民工权益保护中来。
通过社会组织的力量,更好地汇集农民工的诉求和意见,提供法律咨询、援助等服务,加强农民工维权能力。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城乡发展中的重要劳动力,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和监管措施,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经常遭到侵犯,使得他们处于弱势地位。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1.法律保护不完善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保护农民工的权益,如《劳动合同法》、《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办法》等,但由于执行难度大、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
2.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往往缺乏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对自己的权益也不够重视。
而雇主则可以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以各种方式侵犯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如违法解雇、拖欠工资等。
3.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一些雇主和社会人士对农民工持有不公平的态度,认为他们只是廉价劳动力,不值得受到平等对待。
这种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也加大了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难度。
二、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1.工资支付问题农民工的工资支付经常存在问题,包括拖欠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不按时发放等。
这不仅导致农民工生活困难,也给他们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
2.劳动条件恶劣一些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安全保障,如建筑工地的高空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等,给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
3.社保权益保护不到位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权益保障存在不足,有的农民工无法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险,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或疾病,没有充分的医疗保障,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困境。
三、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针对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效力和执行力度。
应加强执法力量,严惩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
2.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开展宣传,同时加强针对农民工的法律知识培训。
3.建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雇主的监管,确保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
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问题分析(最终五篇)
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问题分析(最终五篇)第一篇: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问题分析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籍身份,但已经完全脱离或部分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
他们在城镇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一只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工资被拖欠、企业不为他们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劳动安全得不到保护等问题普遍存在。
一、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基本内涵农民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其合法权益天然地来自宪法规定,因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权。
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的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的权益。
包括: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
社会性的权益。
包括: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
政治性的权益。
包括: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二、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现状(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1、就业受限制。
尽管《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由于各种制度和现实原因,很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限本地城镇户口”。
2、用人单位侵害农民工的合理报酬权利。
3、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缺失。
农民工传统土地保障功能和家庭保障功能都明显削弱,城市社会保障一方面因为政策限制被排斥在外,另一方面即使排除政策障碍,农民工的弱势和用人单位的强势也使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4、不法机构以职业介绍为名,骗取农民工的血汗钱。
(二)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1、身份遭歧视。
农民工外出就业除了身份证以外,还需具备《外出人员务工登记证》、《外出人员计划生育证》、《暂住证》、《外来人员婚育证》、《就业证》等,增加务工成本。
2、休息休假权利得不到保障。
由于农民工劳动力资源的无限供给,劳动力处于买方市场,用人单位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占用休假休息时间,来获取高额利润。
农民工问题的现状与解决之道
农民工问题的现状与解决之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流动,农民工问题也逐渐浮现。
农民工面临着工资拖欠、社会保障缺失、工伤事故频发等一系列困境。
本文将从农民工问题的现状和解决途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民工问题的现状1. 工资拖欠问题农民工常常因工资拖欠而陷入困境,他们的艰苦劳动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
尤其是一些小型私营企业,往往无法及时支付工人工资,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
2. 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民工由于流动性强,往往无法获得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
例如,他们无法享受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一旦遭遇疾病或意外事故,将面临巨大经济压力。
3. 工伤事故频发农民工在承担高风险工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容易发生工伤事故。
这不仅给农民工本人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途径1.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政府应当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明确规定用工单位应在合同约定期限内支付农民工工资,并设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当强化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确保农民工能按时获得合法的工资收入。
3. 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政府应当推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工能够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这样能够为农民工提供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4. 加强工作安全保障政府和企业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确保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安全。
加强对高风险岗位的安全设施建设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工作安全意识。
5. 加强教育与技能培训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技能培训投入,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帮助农民工获得更多的职业选择和提升机会。
6. 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工会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代表农民工维护自己的权益。
工会组织可以与企业进行谈判,促使企业合法支付农民工工资,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和服务。
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现状与原因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其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与此同时,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就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
一、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现状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资拖欠问题:农民工工资拖欠是较为常见的问题。
一些不法雇主利用农民工权益保护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的漏洞,故意拖欠工资或以各种借口减少工资数额,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
2.劳动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缺少社会保障的问题。
许多农民工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一旦遇到工伤或疾病,将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
3.长期工作无法享受福利:一些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工作,但由于户籍问题,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各项福利待遇,如住房公积金、子女教育等,这也使得他们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4.违法用工现象:一些雇主为了降低成本,违法用工现象时有发生。
农民工被迫接受超时工作、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待遇,违法用工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度性问题:当前我国的劳动保障制度并不完善,一些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洞,给不法雇主提供了可乘之机,使他们能够逃避法律的制裁。
2.执法不到位: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力度,但地方执法环境的不统一和执法部门的不力也是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原因之一。
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执法不到位。
3.社会认知不足:农民工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其权益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认知和关注。
一些人对农民工的权益问题不够重视,甚至有些人对农民工的处境持有偏见,这也加大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难度。
4.经济利益驱使:一些不法雇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故意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杭州市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探析
杭州市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探析【摘要】本文集中阐述了农民工的定义及其权益的相关理论,围绕了在杭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剖析了目前杭州市农民工的现状,以及政府就农民工问题所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并补充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问题;对策一、杭州市农民工权益的现状所谓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的权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方面的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和社会福利权等;二是社会方面的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职业技能培训权、休息权、休假权等;三是政治方面的权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本文涉及的权益主要为前两项。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在杭的农民工已有280万左右,主要以年龄在20岁- 30岁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且男性居多。
他们以从事第二、三产业为主,主要集中在建筑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1,从工种看,在杭农民工一般都以苦、脏、累、无技术特长的工作为主,如建筑小工、普工、缝纫工、清洁工等。
二、杭州市目前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分析(一)杭州市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主要表现1.工资水平低,克扣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第一,最低工资标准得不到有效保障或将最低工资标准泛化。
为保障劳动者获取劳动报酬的基本权利,杭州市根据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制订了相应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具体规定。
但不少用人单位特别是技能要求不高的行业,利用农民工迫切就业的心情,任意降低工资水平,工人工资远远低于当地的最低标准。
第二,强迫加班加点,且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第三,工资时常被恶意克扣和无故拖欠。
据杭州市总工会2009年1~8月投诉立案155件中涉及拖欠工资及强迫加班加点的就有47件,占到总投诉立案的30.3%就可见一斑。
2.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工伤事故得不到应有的赔偿杭州市实施了“五险”2合一后,农民工参保率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其就业流动性大,参保费个人所占的比例较高,且养老保险等不能像银行存折一样在全国各地自由转移,他们往往宁愿与企业达成某种协议,每月领取一定数目的社保补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现状
近年来,沿海地区出现长期性的农民工短缺现象。
专家们调查后认为,工资缺乏吸引力、劳动条件差、用工不规范和民工权益受侵害等原因造成了农民工短缺,实质就是农民工权益缺乏有效的保障。
问题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
1.就业受限制。
绝大多数流动农民只能在非正式市场寻找就业机会,从事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粗”工作。
但是,随着近年来城市下岗工人的增多,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对原来不愿意做的一些工作,现在城市人也开始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来。
同时有些城市出于3方面需要,出台了禁止和限制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村外来人口在某些岗位就业的政策:(1)从保护本地人就业角度出发;(2)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角度出发;(3)从城市文明卫生角度出发。
2.劳动关系不规范。
以汝城县为例,据统计,非国有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雇用员工2.07万人。
但签订劳动合同只有4000多人,劳动合同签订率只有20%左右。
有些用人单位虽签有劳动合同,但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完整,有的条款甚至与劳动法规相冲突,成为霸王合同、生死合同。
3.劳动标准不落实。
劳动保障部门对部分私营企业劳动用工情况检查显示,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超时加班、节假日加班不发加班工资、不办理社会保险、收取劳动者押金、服装费、培训费、辞退劳动者不支付补偿金、不为工伤劳动者支付医疗补偿等现象较普遍存在。
劳动报酬方面遭到侵害主要表现在:一是同工不同酬。
农民工虽然从事着与城市人同样的工作,却拿着比城市人低的报酬。
二是加班不给加班费或少给加班费。
三是被拖欠甚至拒付工资。
4.社会保险没保障。
农民工是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一旦遭遇风险,就不能再依靠土地来获得保护。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城镇居民才能享受到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农民工一般享受不到这些保障。
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个体和私营企业要么不给农民工投保,要么为了应付检查只给少部分农民工投保,要么避重就轻只投个别保险,而回避其他几个险种。
有的即使是高危企业也只是随意购买一些商业意外人身伤害保险应付了事。
5 .生活、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劳动保护。
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不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给农民工配发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导致农民工职业病或工伤事故频频发生。
6.休息休假无保证。
农民工加班加点现象较为普遍,而加班工资,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有的甚至不发加班工资。
7.安全教育培训权利被剥夺。
部分企业为追逐利润的最大化,随意剥夺或减少农民工接受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权利,以致最终酿成事故和悲剧。
二、农民工合法权益未得到保障的原因分析
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可从5方面找原因。
1.从劳动力市场看,我国劳动力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
,农村富余劳动力已达两亿多人。
而且每年还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其中700万在农村,农民工大军不断扩大。
劳动力的不断新增,加上普遍缺乏就业技能,决定了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廉价地位。
2.从社会因素看,劳动力市场用工双方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农民工处于不利的地位。
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心理预期自己工作待遇要低于城市工。
从用工方来看,他们之所以愿意雇用农民工,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大大降低劳动力的使用成本。
3.从执法上看,一方面劳动法还不够完善,在保护农民工权益方面还存在缺陷;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在价值取向上,过分迁就企业主的利益,使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4.从农民工自身看,一是农民工在进城务工和择业上,主要依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盲目性大,且各自为“工”,失去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正式组织依托,缺乏团队维权,在权益受到侵犯时,不能借助组织、集体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二是农民工普遍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权益受侵犯后不知如何维护。
5.从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系统看,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确立,城市市民已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险,而农民工往往不在保险对象之列,低收入的农民工不仅随时可能处在失业状况,而且没有社会救助系统的支持,成了生活在城市中却又享受不到居民权利的无保障人群。
同时,社会保险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而农民工流动性很大,在甲地参保后,要想转到乙地,操作起来很困难,不利于农民工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