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与国家点火装置

合集下载

我国核聚变领域装置介绍

我国核聚变领域装置介绍

我国核聚变领域装置介绍核聚变是一种将轻元素聚变成重元素的过程,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物理现象。

在我国,核聚变领域装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科学研究和能源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核聚变领域装置主要包括实验装置和工程装置两类。

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核聚变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而工程装置则是为了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提供大规模清洁能源。

目前我国主要的核聚变实验装置是中国国家核聚变能源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核聚变研究所)建设的东方超环(EAST)装置。

EAST是我国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装置,采用了超导磁体和等离子体加热系统,具有较高的等离子体温度和持续时间。

通过EAST装置,科研人员可以模拟和研究实际核聚变反应的条件,为工程装置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数据。

而我国核聚变工程装置的代表是中国国家核聚变能源工程研究计划(ITER计划)参与建设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

ITER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核聚变工程装置,由欧洲、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和中国等国家联合参与建设。

该装置采用了托卡马克型磁约束装置,利用超强磁场将等离子体束缚在中心区域,通过加热和压缩等手段实现核聚变反应。

中国作为ITER计划的参与方,承担着关键的任务和责任。

我国核聚变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在ITER计划中积极参与核聚变技术的研发与实践,为最终实现可控核聚变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贡献。

除了EAST和ITER,我国还在积极推进其他核聚变实验装置的建设和研究。

例如,我国正在建设的中国环向聚变实验装置(CFETR)将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商业级能力的核聚变实验装置,预计在2035年前后投入运行。

CFETR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核聚变领域的研究和实验能力,为实现可控核聚变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核聚变技术作为清洁能源的潜在来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在核聚变领域的装置研究和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我国在核聚变领域的实验和工程装置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将来核聚变技术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加可靠、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聚变能源技术

聚变能源技术

聚变能源技术聚变能源技术是一种前沿的能源开发技术,被誉为未来能源的希望。

它利用核聚变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实现了类似太阳的能源供应。

与传统的核裂变技术相比,聚变能源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聚变能源技术的核心是将轻元素如氢聚合成重元素,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一过程需要高温和高压的条件,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合适的方法来实现聚变反应。

目前,最有希望实现聚变反应的方法是磁约束聚变和惯性约束聚变。

磁约束聚变是利用强大的磁场将等离子体约束在一个磁场容器中,使其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和压力,从而实现聚变反应。

这种方法的代表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它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聚变实验装置。

ITER的目标是证明聚变反应的可行性,并为未来的商业化聚变电站提供技术支持。

惯性约束聚变则是利用激光或粒子束等能量源将聚变材料加热至极高温度,使其发生聚变反应。

这种方法的代表是国家点火实验装置(NIF),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激光装置之一。

NIF的目标是实现可控的聚变反应,并为未来的商业化应用提供技术基础。

聚变能源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聚变反应所使用的燃料是氢,而氢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因此聚变能源具有极高的可持续性。

其次,聚变反应不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物,相比之下,核裂变技术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更小。

此外,聚变反应的安全性也更高,因为聚变反应本身是自限制的,一旦反应失控,反应会自动停止。

然而,聚变能源技术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实现聚变反应所需的高温和高压条件非常困难,需要解决材料耐受性、能量损耗等问题。

其次,聚变能源技术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非常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此外,聚变能源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还需要解决输运、储存等技术难题。

尽管聚变能源技术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它仍然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能源解决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聚变能源技术将逐渐实现商业化应用,为人类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我们期待着聚变能源技术的突破,为未来的能源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核聚变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核聚变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核聚变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核聚变技术一直被视为能源领域的终极目标,它的实现将彻底改变人类对能源的依赖。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核聚变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为实现可控核聚变提供了新的希望。

首先,磁约束核聚变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核聚变技术之一。

它利用强大的磁场将等离子体约束在磁力线上,使其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实现核聚变反应。

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是目前最大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由欧洲、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国共同参与建设。

预计在2025年左右,ITER将实现长时间稳定运行,并实现正比例的能量输出。

这将为未来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其次,惯性约束核聚变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该技术利用激光或粒子束等能量源,将等离子体加热至极高温度,从而实现核聚变反应。

美国国家点火实验装置(NIF)是目前最大的惯性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它采用了激光驱动的方式,能够产生高达2兆瓦的激光功率。

近年来,NIF在实现点火条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惯性约束核聚变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除了磁约束和惯性约束核聚变技术,还有一种被称为射频加热核聚变技术的新兴技术也备受关注。

这种技术利用射频波将等离子体加热至高温,从而实现核聚变反应。

与磁约束和惯性约束核聚变技术相比,射频加热核聚变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因此被认为是未来核聚变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已经开始在射频加热核聚变技术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除了核聚变技术本身的研究进展,核聚变材料的研究也是当前的热点之一。

核聚变反应需要承受极高的温度和辐射,因此对材料的要求非常严苛。

钨、铌、碳纳米管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核聚变实验装置中,但它们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辐照损伤、材料疲劳等。

因此,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寻找新的核聚变材料,以提高核聚变装置的性能和寿命。

总的来说,核聚变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虽然离商业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为实现可控核聚变提供了新的路径。

可控核聚变——“无限的能源”梦想

可控核聚变——“无限的能源”梦想

Sci-Tech Expo科技博览可控核聚变——“无限的能源”梦想文 王握文 任永存 李杭2022年年初,英国原子能研究所发布消息称,在最近一次核聚变发电实验中,欧洲联合核聚变实验装置(J E T)在5秒内产生了59兆焦耳的持续能量,打破了这一装置在1997年创造的4秒内产生约22兆焦耳这一纪录,创造了可控核聚变能量新的世界纪录。

所谓可控核聚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控制核聚变的速度和规模,能实现安全、持续、平稳能量输出的核聚变反应。

在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能源短缺日趋严重的今天,可控核聚变凭借原料充足、安全可靠、无污染等优势,被科学家视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光明大道”。

59兆焦耳,可以满足一个普通家庭一天的电力需求。

此次J E T创造的世界纪录,让很多科学家确信,人类获得这一“无限的能源”是可能的、可行的。

利用核聚变,难就难在“可控”二字提起工业社会你会想到什么?滚滚蒸汽,堆积如山的煤炭,还有喷涌而出的石油……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能源不断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助推着工业文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

即使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依然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保持着相当大的依赖。

然而,随着人类需求的不断扩大,传统能源的储量正在不可逆转地减少,其造成的污染更是对人类健康与生存造成严重影响。

寻找无限的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家努力探索与追求的目标。

1942年12月,以美籍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恩利克·费米为首的一批科学家,根据核裂变原理,在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人工核反应堆,为人类打开了原子世界的大门。

研究表明,1克铀-235充分核裂变后,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2.8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

这激起了世界各国利用核裂变发电的热情。

然而,这种方式存在很大局限。

一方面,核裂变反应所需的裂变燃料在地球上储量有限;另一方面,核裂变产生的核废料具有长期放射性,一旦处理不当,会给人类及环境造成长久而巨大的影响。

核聚变能量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核聚变能量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核聚变能量的经济可行性分析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对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有限、环境污染、能源安全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核聚变能源作为一种潜在的、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来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然而,要实现核聚变能源的广泛应用,其经济可行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核聚变是指将轻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融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如氦),并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与传统的核裂变能源相比,核聚变具有许多显著的优势。

首先,核聚变的燃料来源丰富,氘可以从海水中大量提取,而氚可以通过锂的嬗变产生,几乎取之不尽。

其次,核聚变反应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相对较少,且半衰期较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此外,核聚变过程不会像核裂变那样存在失控链式反应的风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然而,尽管核聚变具有如此诱人的优点,但其在经济可行性方面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和挑战。

首先,核聚变的实现需要极其苛刻的条件。

要使轻原子核发生融合,需要将燃料加热到数亿摄氏度的高温,并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同时还要对其进行高度的约束。

目前,实现这一条件的主要技术途径是磁约束核聚变和惯性约束核聚变。

磁约束核聚变采用强大的磁场来约束高温等离子体,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惯性约束核聚变则通过强大的激光脉冲瞬间压缩燃料靶丸来实现核聚变,如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

但无论是哪种技术途径,都需要巨大的能量输入和复杂的设备支持,这导致了高昂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以 ITER 为例,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核聚变实验项目,其建设成本已经超过了 200 亿欧元,而且预计的完工时间一再推迟。

高昂的建设成本不仅包括了大型超导磁体、真空系统、加热系统等核心设备的制造和安装,还包括了大量的科研投入和工程管理费用。

此外,ITER 在运行过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来维持磁场和加热等离子体,这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尽管 ITER 的目标是实现核聚变的能量增益(即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但要将其技术转化为实用的商业反应堆,还需要克服许多技术和经济上的障碍。

可控核聚变的不同模式

可控核聚变的不同模式

可控核聚变的不同模式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可控核聚变是目前被广泛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的一种可能解决方案,然而要实现可控核聚变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

国家点火装置建设和试运转完成后,2010年将开始进行 正式点火实验。调试工作包括进行一系列优化和测试实 验,以获取点火实验所必需的关键激光参数和点火靶参 数。这些调试工作将在第一次点火打靶前完成。点火实 验对靶工作性能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力能学性能、对称 性,激波时序以及靶丸流体动力学。作为国家点火攻关 项目的一部分,有关上述关键环节调试工作的详细计划 和理论模拟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调试和诊断方法的研究 正在现有的若干装置上进行。其中包括美国罗切斯特大 学激光能学实验室的OMEGA激光装置,桑迪亚国家实验室 的Z装置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Trident激光装置, 正在开展的制靶工作由美国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劳伦斯里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洛斯· 阿拉莫 斯实验室负责。
基本介绍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即激光 聚变装置)是与“神光”计划一样的工 程,由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 斯· 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研制。1997 年工程正式开始建设。“国家点火装 置”产生的激光能量将是世界第二大 激光器、罗切斯特大学的激光器的 60倍。科学家希望该激光器能模仿 太阳中心的热和压力,用以创造核聚 变反应
作用 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在落成典礼上发表讲话 说,这一激光系统的建成是加州和美国的伟大 成就,它将有可能使美国的能源结构发生革命 性变化,因为它将教会人们驾驭类似太阳的能 量,使其转变成驾驶汽将外部激光增强10000倍,然后将一束激光分离为48束 激光,再增强,进一步分离为192束激光,其总能量增加到原来 能量的3000万亿倍,再聚焦到直径为3毫米的氘氚小丸上,产生 1亿度的高温,压力超过 1000亿个大气压,进而引发核聚变。 每束激光发射出持续大约十亿分之三秒、蕴涵180万焦耳能量的 脉冲紫外光——这些能量是美国所有电站产生的电能的500倍还 多。当这些脉冲撞击到目标反应室上,它们将产生X光。这些X 光会集中于位于反应室中心装满重氢燃料的一个塑料封壳上。X 光将把燃料加热到一亿度,并施加足够的压力使重氢核生聚变 反应。释放的能量将是输入能量的15倍还多。这是因为激光在 镜面之间来回反射,并通过3000块磷酸盐玻璃,其中的钛原子 会使激光束扩大。利弗莫尔有85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另外大约 有100名物理学家在那里设计实验。NIF的问题是它的激光每几 小时只能发射一次。Mercury激光的方案已经在计划中。它不 一定比NIF更大,它的目标是每秒钟发射10次脉冲。

核聚变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核聚变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核聚变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近年来,能源问题一直是全球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在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不断消耗和污染下,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更为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来源。

在这个领域里,核聚变技术被誉为利用人类手段经营和控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能量——太阳能的解决方案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聚变技术的现状、未来发展及其对全球能源的重要性。

一、核聚变技术现状概述核聚变是一种将轻核聚合成为重核并释放出能量的反应过程。

就目前技术现状而言,通过磁约束聚变(tokamak)、惯性约束聚变(ICF)和磁外聚变等手段实现核聚变反应的研究已经明显超越了初步研究阶段,进入了实验验证和工程化应用阶段。

1、磁约束聚变技术磁约束聚变技术利用恒定磁场限制高温等离子体在主燃烧室中运动,从而使核聚变反应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生。

在磁约束聚变技术中,tokamak是最具代表性的实验设备之一,其成功构建是核聚变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目前,欧洲磁约束聚变实验堆(ITER)是世界上最大、最复杂、最具代表性的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其建设进展顺利,有望在未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反应堆级别实验的大型聚变实验装置。

2、惯性约束聚变技术惯性约束聚变技术利用强脉冲激光、离子束等来加热和压缩微米大小的固态聚变初始物,使其达到核聚变所需的高密度和温度,并在能量损失较小的情况下持续核聚变反应。

惯性约束聚变技术中,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已经实现惯性约束聚变点火的实验装置。

3、磁外聚变技术磁外聚变技术的思想是利用驱动器将氢以超音速喷射到前方的聚变物体中,从而制造出一个运动状态各向同性的聚变等离子体。

在磁外聚变技术中,Z机器是美国最大的磁外聚变实验设备,其能够产生比核弹更强的等离子体,在核聚变研究领域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核聚变技术前景展望从技术现状上看,核聚变技术已经进入了实验验证和工程应用的阶段,这也预示着核聚变技术在清洁、安全、高效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将大大推动其未来的发展。

核聚变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核聚变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核聚变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挑战能源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寻找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成为了全球科学家们的共同目标。

核聚变技术,作为一种潜在的理想能源解决方案,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核聚变是指将轻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融合在一起,形成较重的原子核(如氦),并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太阳的能量来源就是核聚变,而人类如果能够在地球上实现可控核聚变,将为能源问题带来根本性的变革。

目前,核聚变技术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正蓬勃发展。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

ITER 由多个国家共同参与,旨在建造一个可实现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实验装置。

该项目集合了全球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智慧,在技术研发、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核聚变技术的研究中,磁约束和惯性约束是两种主要的实现途径。

磁约束核聚变是通过强大的磁场将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一定的空间内,使其达到发生核聚变的条件。

托卡马克装置是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中的重要设备,我国的“东方超环”(EAST)在这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EAST 实现了等离子体长时间的稳定运行,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为我国在核聚变领域赢得了国际声誉。

惯性约束核聚变则是利用高功率激光或离子束等手段,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核聚变燃料进行压缩和加热,使其达到核聚变条件。

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NIF)在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尽管核聚变技术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首先,实现可控核聚变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目前的技术手段还难以在长时间内维持这样的极端条件,这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核聚变反应产生的高能粒子和辐射会对装置内部的材料造成严重的损伤,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因此,开发能够承受高温、高压、高能粒子辐射的新型材料是核聚变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

国家点火装置(NIF)点火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国家点火装置(NIF)点火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h t t p:∕∕w w w.w u l i .a c .c n 物理㊃38卷(2009年)12期国家点火装置(N I F )点火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杜 凯† 唐永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绵阳 621900)摘 要 文章介绍了国家点火装置(N I F )点火靶制备技术在近年来取得的一些最新进展,主要内容包括芯轴与靶丸的制备,氘氚(D T )冰层的均匀化等方面.关键词 国家点火装置(N I F ),靶丸,柱腔P r o g r e s s e s o fN a t i o n a l I g n i t i o nF a c i l i t y t a r ge t D U K a i †T A N G Y o n g -J i a n (L a s e r F u s i o n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h y s i c s ,M i a n y a n g 6219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l a t e s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o f t h eN a t i o n a l I g n i t i o nF a c i l i t y ’s i g n i t i o n t a r g e t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o f t h eB e a n dC Hc a p s u l e s ,A u /D Uc o c k t a i l h o h l r a u m ,a n dD Ti c e l a y e r i n g ,a r e r e v i e w e d .K e y w o r d s N a t i o n a l I g n i t i o nF a c i l i t y ,c a p s u l e ,h o h l r a u m 2009-11-10收到†通讯联系人.E m a i l :i c f 802@163.c o m 惯性约束聚变(I C F )是依靠热核燃料和推进层剩余质量的惯性对高温高密度热核燃料进行约束,使其实现热核聚变,从而获取聚变能的方法[1].在军事领域,I C F 可以用于指导武器的设计;在民用领域,惯性聚变能(I F E )的成功开发可以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㊁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因此,包括美国㊁法国㊁日本㊁俄罗斯和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坚持不懈地进行I C F 研究工作.I C F 研究近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聚变点火(局部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能加热周围的部分冷燃料达到热核反应所需的温度,为继续反应创造条件).为此,美国和法国相继开始建造能量超过1M J 的大型激光装置 国家点火装置(N I F )”和 兆焦耳激光装置(L M J )”.由于L M J 相关公开报道较少,本文主要介绍N I F 点火物理实验用靶研制的进展情况.1 N I F 概况N I F 装置位于美国劳伦斯㊃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 L N L ),是一个由192束固体钕玻璃激光组成的庞大系统[2,3].N I F 计划开始于1995年,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实验室内获得I C F 点火并开展相关的高能密度物理实验研究.N I F 装置设计的到达靶的激光能量~1.8M J ,脉冲峰值功率500TW ,激光波长350n m ,打靶能力~1000发/年.该装置的实验室建设于2001年完成.在2002年开展了N I F 早期光(N E L )实验,实验演示了N I F 的设计性能及装置的可操作性.2008年9月,最后一组8束束线完成试运行,总输出能量达到4.22M J (红外).预计该项目将于2010年3月完成.2 N I F 点火靶设计为了实现点火目标,点火靶在设计上必须满足能量㊁对称性㊁冲击波时间及流体力学等几个方面的要求.设计时必须考虑激光器的最大能量㊁峰值功率㊁功率平衡及瞄准精度;还要考虑靶参数与理想状况的偏差,如靶丸与燃料表面的粗糙度,外形尺寸及材料组成和密度的变化等.在N I F 基准点火靶设计(如图1所示)中[4 7],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靶丸材料:一种是铍(B e )掺铜(C u );另一种是碳氢(C H )掺锗(G e ).靶丸直径约2m m.掺杂材料在母体材料中的浓度沿径向变化.掺杂浓度的变化极大地改善了靶丸的流体力学稳定性,屏蔽X 射㊃419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建院50周年物理㊃38卷(2009年)12期 h t t p:∕∕w w w.w u l i .a c .cn 图1 N I F 点火靶示意图线射入球壳最内层并保持其密度接近于氘氚(D T )燃料密度.柱腔的长度与直径根据靶丸材料的不同略有差异,分别为10mm 和5.5mm 左右.柱腔材料采用三层结构:最内层为金(A u )保护层,为了减少激光与A u 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引起的散射,特别是受激布里渊散射(S B S ),在A u 保护层中适量掺入元素硼(B );中间层为适当厚度(大于7μm )的铀(U )层;最外层为30μm 厚的A u 支撑层.为了抑制腔壁高原子序数(Z )等离子体过快移动,改善腔内辐射场的均匀性,柱腔内要填充低压混合气体或者超低密度(1m g /c m 3)二氧化硅(S i O 2)气凝胶材料.3 研制进展情况3.1 靶丸3.1.1 B e 靶丸通用原子公司(G A )与L L N L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 V D )技术制备B e 靶丸.首先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聚合物微球表面镀上一定厚度的B e 或B e C u 涂层,然后通过热降解除去聚合物微球,得到空心B e 或B e C u 微球.这可能是唯一一种能够制备梯度C u 掺杂B e 靶丸的技术.相关的研究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开展.A l f o r d 等[8]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B e 膜的性质,重点关注如何改善薄膜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基底加偏压有助于改善薄膜表面质量,加120V 偏压时,薄膜均方根粗糙度从150n m 降至40n m ,同时晶粒尺寸有所降低而薄膜密度有所提高.X R F 分析表明,在120V 偏压条件下,薄膜内有氩粒子存在,偏压小于或等于80V 则不存在.在沉积过程中通入氮气,氮化物的形成降低了晶粒尺寸,粗糙度下降至60 70n m.X u 等[9]在2006年已经在C H 空心微球表面制备出50μm 的B e 球壳.扫描电子显微镜(S E M )断面分析表明,B e 为柱状结构.A F M 功率谱分析B e 球壳的均方根表面粗糙度在101 1000模数之间为282n m.膜层密度约为95% 96%块体B e材料密度.C u 掺杂B e 球壳的制备采用B e 与C u 的共溅射.M c E l f r e s h 等[10]通过细致的研究发现:如果每天按照正常的工作时间停止实验,涂层中的B e 保持柱状结构,当达到一定厚度时,生长方式由柱状生长转变为颗粒引发增长.如果保持连续沉积,则转变为 扭曲的”生长方式,这时得到的涂层密度较低.降低沉积速率可以抑止 扭曲”生长.实验没有发现C u 掺杂含量对涂层微观结构的影响.图2 精密加工制备B e 靶丸示意图L A N L 的N o b i l e 等[11]采用扩散连接方法制备B e C u 合金靶丸.首先在合金棒料上精密加工相应的半球,然后通过真空扩散的方式将两个半球连接在一起,最后再通过精密加工形成合金球壳(如图2所示).冲击波通过晶粒的速度是晶粒方向的函数,为了避免冲击波通过时造成的不稳定性增长,必须保证合金材料的晶粒小于10μm.比靶丸壁厚小的晶粒尺寸也是保证B e C u 合金具有多晶材料强度的条件.另外合金材料中杂质的浓度必须小于100%/Z 2,Z 是杂质元素的原子序数.具有精细晶粒结构的B e 及B e 合金一般采用粉末热等静压方法制备,但是该方法制备的B e 及B e 合金在晶粒的边界处有大量的氧杂质存在.为此开发了真空电弧熔化技术,通过反复地熔化和酸刻蚀除去杂质.通过真空熔化技术获得的B e C u 合金晶粒呈柱状且尺寸较大,为此采用等通道角挤压成型技术(e q u a l c h a n n e l a n g u l a r e x t r u s i o n ,E C A E )细化晶粒.E C A E 技术是将合金材料强制通过一个特殊设计的通道,使其产生极大程度的应变,从而细化晶粒.B e 靶丸的优点之一在于它在室温下能承受40M P a 的压力,因此可以避免靶丸始终处于燃料的冷冻温度下.为了满足上述要求,两个半球的连接强度必须接近金属B e 的强度.采用在连接表面沉积一层金属薄膜(1μm A l )的方法,可以提高连接强度.由于㊃519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建院50周年h t t p :∕∕w w w.w u l i .a c .c n 物理㊃38卷(2009年)12期和C 反应,一般认为金刚石刀具不适用于B e 的加工.但实验发现,对于小样品(2m m )采用金刚石刀具可以获得光滑的表面(粗糙度为18n m ).平面样品的抛光实验表明,对于纯B e 采用50n m 的S i O 2悬浮抛光液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而B e C u 样品也可以满足点火靶丸的需要.A l e x a n d e r 等[12]采用上述技术,在工艺优化的基础上,获得了化学均匀性与纯度很好的B e -C u 合金样品,没有空穴和偏析现象,样品连接强度高,且连接面窄.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B e C u 靶丸内表面含有一层C H ,这对靶设计而言并不是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则不然.因为B e 的热膨胀系数远远小于C H ,在冷冻的条件下(~18K ),C H 层可能从球壳上脱离,因此必须事先将C H 层除去.C o o k 等[13]发展了热裂解技术除去C H 层的理论模型与实验技术.首先在靶丸表面打一微孔,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将C H层热裂解成C O 2和H 2O 等气体产物排出.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但仍然有极小(1μm 宽,10 20n m 高)的碳基沉积物残留在靶丸内表面,而B e层的氧化程度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计算.3.1.2 C H 靶丸相对于B e 靶丸,C H 靶丸具有透过率高,可以实现D T 冰层的光学测量与红外加热,结构致密无微缺陷且表面光洁度高等特点[14].C H 靶丸制备首先采用辉光放电聚合技术(G D P ),在聚α甲基苯乙烯(P AMS )微球表面制备C H 涂层,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将P AM S 热降解为小分子气体除去.点火物理实验对靶丸有非常苛刻的要求:如高的表面光洁度,在模数1001000之间均方根粗糙度须小于24n m ;精确的掺杂浓度与涂层厚度,浓度偏差必须小于0.15a t %,总的涂层厚度偏差须小于2.7μm [5];较好的热稳定性等.因此C H 靶丸的制备技术研究,主要围绕靶丸壳层的表面粗糙度问题㊁靶丸强度问题㊁G e 掺杂浓度控制与厚度控制精度问题以及靶丸芯轴去除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影响C H 靶丸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涂层制备参数㊁芯轴表面形貌与状态㊁靶丸涂镀过程中的碰撞与瞬态成核等.涂层制备参数的优化研究发现,不同的工作压力条件下,C H 涂层具有不同的生长结构,导致其表面粗糙度有较大差异;随着反式丁二烯/氢气(T 2B /H 2)流量比例的减小,C H 涂层的表面粗糙度逐渐减小[15].芯轴表面形貌极大地影响C H 靶丸表面粗糙度,聚α甲基苯乙烯(P A M S )芯轴表面的低模数突起是C H 涂层低模数粗糙度增大的因素之一[16].在靶丸涂镀过程中,微球之间㊁微球与器壁之间的碰撞是靶丸表面产生突起等缺陷的重要因素[17].相比传统的跳动激励方式,采用滚动激励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C H 靶丸表面突起缺陷,降低低模数粗糙度.影响C H 靶丸强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压力㊁气体流量比例等[18 20].研究发现,随着工作气压的降低,C H 涂层强度逐渐增大;在较低的工作气压下,C H 涂层强度随T 2B /H 2流量比例的减小而增大;当工作气压较高时,C H 涂层强度随T 2B /H 2流量比例的变化不明显[19].当氢气流量较高时,C H 涂层强度随T 2B /H 2流量比例减小不是单调增加,而是先增大后减小,出现极值.3.1.3 打孔与充气由于B e 对氢同位素是非渗透的,同时为了避免高压放射性气体(主要是氚)操作时带来的危险,靶丸燃料气体的填充采用打孔注入的方式.在点火靶设计中,充气小孔的直径为5μm ,带有一直径为12μm ㊁深40μm 的沉孔.靶丸打孔技术包括放电加工(E D M )㊁飞秒激光加工及聚焦离子束(F I B )等.打孔的困难在于其纵横比(深度与直径之比)大(约35),而E D M 与F I B 对固体金属材料加工的纵横比一般为18和12.F I B 的优势在于它具有在线S E M 观察的能力,能够提高沉孔与微孔的相对位置精度.W i l k e n s 等[21]采用F I B 技术,在镀46.9μm 的C H 芯轴上获得了15μm 的微孔.实验中发现了由于材料的再沉积造成的堵孔现象,因此采用F I B 技术在50μm 厚的B e 壳层上打5μm 的微孔几乎是不可能的.A r m s t r o n g 等[22]开发了专门用于深孔加工的飞秒激光装置并在B e 箔上获得了纵横比达到41的微孔.实验发现,微孔另一端的形状和激光特性有关.充气管材料采用玻璃或者聚酰亚胺[23].将商品毛细管加热拉伸至外径10 12μm ,内径5 6μm ,然后置于靶丸沉孔中用紫外光固化胶固定,胶的用量小于2p L .图3给出了连接充气管的B e 靶丸照片和S E M 照片.图3 连接充气管的B e 靶丸照片(a )和S E M 照片(b )㊃619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建院50周年3.2 D T冰分层根据N I F点火物理设计,点火靶中的燃料主要由靶丸中一层75μm厚的D T冰层组成,该冰层必须厚度均匀,在50μm 1mm的空间尺度内满足粗糙度小于0.8μm的能量谱密度(P S D)曲线,没有体积超过1.5μm3的空穴,在内表面的孔隙总体积小于0.2%[24].在美国,冷冻靶的研究历史已有30多年.目前已开发出红外加热㊁快速冷冻㊁β分层等多项D T冰层均匀化技术,其中只有β分层技术可以较好地满足N I F点火靶设计要求[25].该技术是利用氚的β衰变释放一个平均能量为6k e V的电子,这种电子在固体D T冰中的自由程只有2 3μm,因此能量可以局域沉积并均匀加热D T冰.在一个球形对称的靶丸表面,由于β加热引起的径向温度梯度导致较厚部分的D T冰升华,沉积在温度较低㊁较薄的区域.如果靶丸表面刚好处于D T三相点(19.79K)之下, D T冰会最终形成均匀的厚度分布.D T冰层的表面粗糙度定量分析采用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适用于不透明B e靶丸和透明C H靶丸)和可见光阴影成像技术(只适用于透明C H靶丸).N I F点火设计要求D T冰层温度低于三相点温度1.5K,以满足点火物理实验对D T蒸气的需要.一般的冷冻D T冰层的制备方案如下:首先在靶丸内充入D T液体,将其冷冻至凝固点1K以下;接着缓慢升温融化D T冰至只留下100 200μm大小的 晶核”;然后以低于1m K/m i n的速率降温到三相点之下1.5K,恒温形成均匀D T冰层.实验表明:均匀的D T冰层可以在三相点附近形成,但随着温度的降低,冰层均匀性变差.当降温速率在1m K/m i n 或更低时,这种粗糙化现象会减少,但同时产生较多不连续的晶界特征[26].这些晶界的典型深度为15μm,宽度为45μm,超过了点火靶设计允许的范围.为此提出了一种 迅速冷却”的方案,即首先缓慢降温至低于三相点0.25K,然后在5 25s内将温度降至三相点之下1.5K.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确定最佳的冷却方案,以保证在达到所需温度之前不出现超过允许范围的缺陷.另外,靶丸的迅速冷却依赖于整个冷冻靶系统(包括柱腔).靶丸温度与柱腔温度的时间延迟也需要实验进行详细研究.3.3 柱腔尽管与直接驱动I C F相比,间接驱动可以提供更加均匀的驱动能,但却要承受激光-X射线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现阶段间接驱动I C F实验一般采用A u作为激光-X射线转换柱腔材料.在O m e g a装置上进行的实验及理论模拟表明,在A u 中掺入高Z元素可以减少X射线渗透进入柱腔壁造成的能量损失,从而有效地改善柱腔的激光-X 射线转换效率.根据计算结果,采用贫铀(D U)可以降低17%左右的能量损失[27].N I F最初的物理设计采用A u,D U和D y等金属的混合材料[28],由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D U的氧化严重,因此改为D U和A u的交替多层柱腔.其结构如下:最内层是厚度小于0.5μm的A u保护层;中间层是D U和A u交替的 鸡尾酒”层,总厚度不小于7μm,由75a t%的D U 和25a t%的A u组成.为了保证对通过柱腔传播的辐射波而言组成是均匀的,每一层的厚度必须足够小(根据组成确定D U层厚度为30n m,A u层厚度为8.2n m);最外层是约30μm厚的A u支撑层,同时为柱腔提供结构强度和D U的腐蚀防护.D U/A u 鸡尾酒”柱腔制备主要涉及芯轴制备㊁ 鸡尾酒”材料涂层的制备㊁二次加工和芯轴腐蚀等四个过程,具体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图4 鸡尾酒”柱腔制备工艺流程鸡尾酒”柱腔的芯轴基底材料为A l,采用金刚石车床加工至所需尺寸,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好于20n m,然后依次磁控溅射2μm的C u,电镀3μm的A u,电镀0.2 0.5μm的A u保护层.由于芯轴是整个柱腔制备的基础,对柱腔质量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因此电镀过程的电流密度等参数必须仔细选择,以优化芯轴的表面质量与热传导率等.制备 鸡尾酒”材料涂层的磁控溅射装置包括6个固定的靶枪和一个旋转的工件夹持臂(见图5)[29].夹持臂上的工件夹持器与靶枪相互对应并旋转.通过计算机精确控制夹持臂的位置以保证每个芯轴的镀膜时间.涂层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减少涂层的应力,这种应力会造成柱腔的变形甚至破裂. W i l k e n s等[29]的工作表明,加热芯轴有利于降低膜㊃719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建院50周年物理㊃38卷(2009年)12期 h t t p:∕∕w w w.w u l i.a c.c nh t t p :∕∕w w w.w u l i .a c .c n 物理㊃38卷(2009年)12期图5 鸡尾酒”柱腔制备用磁控溅射系统层的应力.二次加工的目的是在柱腔上制备出L E H 和用于D T 冰层X 射线照相的 s t a r b u r s t ”.在二次加工后,必须在加工后所暴露出的表面镀约10μm 的A u,以避免D U 层在随后的腐蚀㊁保存及装配过程中的氧化腐蚀.D U 是一种极易氧化的金属,氧的存在首先会导致D U 晶格膨胀从而造成涂层破裂,其次会增加柱腔壁的离子化热容量从而降低柱腔的激光-X 射线转换效率,因此芯轴的腐蚀过程必须仔细控制,确保D U 不与腐蚀液(A l 芯轴采用N a O H溶液,C u 保护层采用稀H N O 3溶液)反应.A l 芯轴的腐蚀需要10多个小时,而C u 保护层则只需要几分钟.C u 层的腐蚀需在显微镜下控制进行,一旦标志C u 与稀H N O 3溶液反应的氢气泡消失,应立即将柱腔取出.实验证明,电镀的0.2 0.5μm A u 层并非完美的保护层,腐蚀液有可能通过涂层中的微孔或针孔渗透并与D U 反应.一旦A u 层开始形成微裂缝(由于D U 与腐蚀液的反应造成),那么由于氧化造成D U 层不能恢复的损失将无法避免,因此采用镀C u 的A l 芯轴比采用纯C u 芯轴更为有利.由于柱腔的激光-X 射线转换效率实验只有在对柱腔材料组成有确切了解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因此对多层 鸡尾酒”柱腔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俄歇电子能谱(A E S )分析表明[30],由于 阴影效应”的影响,在柱腔表面制备的 鸡尾酒”涂层和在平面基底上制备的涂层样品的结构并不相同(见图6).在平面基底上沉积的 鸡尾酒”涂层均匀平整,存在明显的A u /D U 界面;在O m e g a 级芯轴表面的涂层则起伏不平,在A u /D U 多层间存在明显的混合.经过仔细工艺控制后获得的柱腔涂层中的氧含量小于5%,满足N I F 点火靶设计要求.D U /A u 鸡尾酒”柱腔在制备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以根本解决的困难,因此在最新的靶设计方案图6 鸡尾酒”涂层材料原子百分含量的A E S 分析 (a )平面S i 基底;(b )O m e g a 级芯轴中采用了前述的三层结构[5].和 鸡尾酒”柱腔相比,这种柱腔的制备难度有所降低,但芯轴的腐蚀和U 层的抗氧化防护仍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4 结论N I F 点火靶是复杂而且精细的,需要在材料制备㊁精密加工与装配㊁低温冷冻技术等领域取得巨大进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靶丸制备㊁充气与冷冻㊁柱腔涂层制备与芯轴腐蚀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完成点火靶研制道路上存在不可克服的科学和技术难题.相信在最近的两三年内,N I F 能够实现当初确定的点火目标.参考文献[1] 张钧,常铁强.激光核聚变靶物理基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Z h a n g J ,C h a n g T Q .F u n d a m e n t so f t h eT a r g e tP h y s i c s f o rL a s e r F u s i o n .B e i j i n g :N a t i o n a l d e f e n c e I n d u s t r y P r e s s ,2004(i nC h i n e s e )][2] C a m p b e l lE M ,H o g a n W J .P l a s m aP h y s .C o n t r o l .F u s i o n ,1999,41:B 39[3] M o s e s a E I ,B o n a n n oRE ,H a y n a mCA e t a l .E u r .P h y s .J .D .2007,44:215[4] H a m m e l BA.P l a s m aP h y s .C o n t r o l .F u s i o n ,2006,48:B 497[5] H a a nS W ,C a l l a h a n D A ,E d w a r d s M J e ta l .F u s i o nS c i .T e c h n o l .,2009,55:227[6] J a q u e zJS ,N i k r o o A ,W i l k e n s H L .F u s i o nS c i .T e c h n o l .,2009,55:313[7] H a n nS W ,H e r r m a n n M C ,A m e n d tP A e t a l .F u s i o nS c i .㊃819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建院50周年。

核聚变反应堆的技术路线

核聚变反应堆的技术路线

核聚变反应堆的技术路线在探索未来能源的道路上,核聚变反应堆无疑是最具潜力的选项之一。

核聚变,简单来说,就是将轻原子核融合在一起,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个过程与太阳内部的能源产生机制相似,因此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实现核聚变并非易事,需要攻克诸多技术难题,而不同的技术路线则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多种可能。

目前,主要的核聚变反应堆技术路线包括磁约束核聚变和惯性约束核聚变。

磁约束核聚变是当前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技术路线之一。

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强大的磁场来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使其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发生核聚变反应。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装置是托卡马克装置。

托卡马克装置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环形“甜甜圈”。

在这个装置内部,通过强大的电流产生磁场,将高温、高密度的等离子体约束在环形的真空室内。

等离子体的温度可以高达数千万摄氏度,在这样的高温下,原子核才有足够的能量克服彼此之间的静电排斥,从而发生融合。

为了实现有效的磁约束,科学家们需要精确控制磁场的形状和强度。

这涉及到复杂的电磁场理论和先进的超导技术。

超导材料能够在低温下零电阻地传导电流,从而产生强大而稳定的磁场。

但超导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如何提高超导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如何在大型装置中实现高效的冷却等。

此外,等离子体的不稳定性也是磁约束核聚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等离子体在约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稳定现象,导致能量损失和约束失效。

科学家们需要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找到有效的控制方法来抑制这些不稳定性。

惯性约束核聚变则是另一种有前途的技术路线。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功率的激光或离子束在极短的时间内照射核聚变燃料靶丸,使其表面迅速蒸发并产生反冲压力,从而将燃料压缩到极高的密度和温度,引发核聚变反应。

在惯性约束核聚变中,关键技术之一是高功率激光系统。

这些激光系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输出极高的能量,并且具有极高的光束质量和聚焦精度。

目前,世界上一些大型的惯性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如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NIF),已经能够实现非常强大的激光输出。

核聚变

核聚变

氘在海水中大量存在。海水中 大约每600个氢原子中就有一 个氘原子,海水中氘的总量约 40万亿吨。每升海水中所含的 氘完全聚变所释放的聚变能相 当于300升汽油燃料的能量。 按目前世界消耗的能量计算, 海水中氘的聚变能可用几百亿 年。氚可以由锂制造。地球上 锂的储量虽比氘少得多,也有 两千多亿吨。用它来制造氚, 足够人类使用上亿年。
核常 裂规 变能 能源
核聚变能的简介
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 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 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 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核中蕴藏 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从一种原子核变化为 另外一种原子核)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如果是 由重的原子核变化为轻的原子核,叫核裂变,如原 子弹爆炸;如果是由轻的原子核变化为重的原子核, 叫核聚变,如太阳发光发热的能量来源。
核聚变能的反应条件
缺点:反应要求极 高,技术要求极高。 需要在高温高压或 强磁场的约束下进 行。要达到摄氏2亿 度的高温或制造极 其强大的磁场是人 们尚不能企及的。 目前人类已经可以 实现不受控制的核 聚变,如氢弹的爆 炸。
可控核聚变反应
目前,可行性较大的可控核聚变反 应装置就是托卡马克装置。
托卡马克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 受控核聚变的环性容器。它的名字 来源于环形、真空室、磁、线圈。 最初是由位于苏联莫斯科的库尔恰 托夫研究所的阿齐莫维齐等人在20 世纪50年代发明的。
• • “国家点火装置”负有三大任务: 第一是模拟核爆炸,研究核武器的性能情况,这也是美国建设“国家点火装 置”的初衷,即作为美国核武器储备管理计划的一部分,保了解宇宙的秘密。科学家可使用“国家点火装置” 模拟超新星、黑洞边界、恒星和巨大行星内核的环境,进行科学试验; 第三是保证美国的能源安全。

揭秘“人造太阳”:模拟恒星能量输出

揭秘“人造太阳”:模拟恒星能量输出

揭秘“人造太阳”:模拟恒星能量输出在实验室中创造一个“人造太阳”是科学家们长久以来的梦想。

这个梦想的核心是实现一种能够模拟恒星能量输出的装置。

通过这种装置,我们可以在地球上创造出类似于太阳的环境,从而深入研究恒星的运作原理,并在能源领域开辟新的可能性。

在揭秘这个神秘装置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关于恒星能量输出的基本知识。

恒星,如我们的太阳,是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的。

在这个过程中,氢原子核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融合成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太阳每秒钟大约会产生400万吨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以光和热的形式传播到地球上,驱动着自然界的生态循环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要模拟恒星能量输出,需要解决的是高温和高压的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种被称为“磁约束等离子体核聚变”的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强磁场将等离子体(一种高温的离子化气体)约束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使其达到恒星内部的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等离子体中的氢同位素(如氘和氚)可以发生核聚变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能量。

然而,要实现稳定的核聚变反应并非易事。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难题,如如何有效地约束等离子体、如何维持等离子体的稳定性以及如何收集和利用产生的能量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例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就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旨在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

在我国,科学家们也在积极开展核聚变研究。

例如,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已经成功实现了稳态聚变反应的实验。

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未来人造太阳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除了核聚变技术,另一种模拟恒星能量输出的方法是利用激光驱动的惯性约束聚变。

这种方法通过激光对燃料靶进行压缩,使其达到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从而引发核聚变反应。

与磁约束等离子体核聚变相比,惯性约束聚变更接近实际的恒星环境,但在技术上也有其独特的挑战。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激光聚变实验装置是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NIF)。

冷核聚变技术实现可控核能与环境友好方向

冷核聚变技术实现可控核能与环境友好方向

冷核聚变技术实现可控核能与环境友好方向冷核聚变技术(CFT)是一种实现可控核能与环境友好的方向。

与传统的热核聚变技术相比,CFT可以大大降低能源输入,并以更高的效率产生更少的核废料。

本文将介绍CFT技术的工作原理、优势以及当前的研究进展。

CFT技术是通过将带电粒子加速到高能状态,使其相互碰撞并发生聚变反应来产生能量。

通过使用高压电场加速氘或氚等带电粒子,可以将它们加热到数百万度的温度并使其发生聚变。

不同于热核聚变技术需要建造大型恒温核聚变设备,CFT只需要相对小型和便宜的装置就能实现聚变反应。

这样,CFT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聚变反应的成本,并提高聚变能量的利用率。

CFT技术的另一个优势是产生的核废料相对较少,并且具有更短的寿命。

在传统的热核聚变反应中,产生的高能中子会对设备和材料产生严重的损害,并生成大量的放射性废物。

而CFT技术使用高能带电粒子进行聚变反应,几乎没有产生高能中子,因此减少了材料的辐射损伤。

此外,CFT技术产生的核废料寿命也较短,降低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目前,CFT技术在实验室阶段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例如,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和美国普林斯顿等机构共同研发的“国家点火装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就是一个使用CFT技术进行核聚变实验的设施。

该装置使用激光来加热和压缩聚变材料,并通过控制聚变反应过程来实现可控核能输出。

这一实验设施的建成标志着CFT技术的重要进展,同时也为实现可控核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除了国际上的研究机构,企业界和政府也对CFT技术的发展给予了关注和支持。

例如,欧洲核研究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合作组织(ITER)合作推进了CFT技术的研究。

同时,一些私人企业也在CFT技术的研发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其商业化奠定了基础。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的基本原理和点火装置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的基本原理和点火装置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的基本原理和点火装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粟敬钦1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基本原理聚变反应是指由较轻原子核聚合生成较重原子核,并伴随着能量释放的过程。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聚变放能的实质是把质量转换为能量。

聚变反应要求原子核有足够的动能克服静电排斥力。

聚变点火,是指当聚变放能大于驱动能量,热核系统温度自持地急剧上升并引发急剧放能的现象。

所谓燃烧,是热核系统点火后维持高温并持续放能的现象。

热核系统只有充分燃烧,才能获得高能量增益。

聚变反应能释放巨大的能量,实现可控的聚变反应是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

聚变点火和燃烧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才能实现,而且要维持足够长的时间。

自然界中这样的热核反应只在恒星内部,由于恒星巨大的质量,通过万有引力约束高温高压等离子体,使聚变反应持续地进行下去。

在地球上要创造聚变的条件,主要采用磁约束聚变和惯性约束聚变两种不同途径。

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以下简称ICF)是利用激光或激光产生的X射线作驱动源,均匀地加热装填氘氚(DT)燃料的微型球状靶丸外壳表面,形成高温高压等离子体并向外喷射,产生反冲压力,快速地向内压缩靶丸未加热的部分,使DT主燃料层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几百克质量,并在DT燃料芯部形成高温高密度热斑,点燃聚变反应。

燃烧从中心向外迅速地在被压缩的主燃料层中传播,靶丸自身的惯性约束高温高密度燃烧需要足够长的时间,进行充分的燃烧后,放出大量聚变能,获得能量增益。

这就是ICF的中心点火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靶丸加热、内爆压缩、聚变点火及聚变燃烧,如图1所示。

图1 惯性约束核聚变各阶段示意图1960年激光器问世不久,前苏联的科学家Basov和我国科学家王淦昌等就各自独立提出利用激光实现实验室聚变反应的建议。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随着激光技术的进步,ICF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正在向点火目标迈进。

美国美国劳伦斯里弗摩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LLNL)于2014 年完成了高熵压缩的内爆实验,氘氚聚变中子产额接近1016,首次在实验室内实现了α 粒子自加热,核反应放能超过了聚变燃料的吸能,标志着聚变点火研究首次走到了“悬崖”底下。

可控核聚变装置分类

可控核聚变装置分类

可控核聚变装置分类
可控核聚变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1. **磁场约束与非磁场约束**:根据是否使用磁场来约束聚变物质,可以分为磁场约束装置(如托卡马克)和非磁场约束装置(如惯性约束装置)。

2. **国际与国内**:根据地域,可以分为国际装置(如ITER)和国内装置(如中国的EAST、美国的NIF)。

3. **实验装置与商业装置**:根据其目的,可以分为用于科学实验的装置和用于商业应用的装置。

4. **大型装置与小型装置**:根据规模,可以分为大型装置(如ITER、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和小型装置(如球形环、仿星器)。

5. **直接加热与间接加热**:根据加热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加热装置(如箍缩类装置)和间接加热装置(如托卡马克)。

以上是可控核聚变装置的一些常见分类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分类方式也可能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聚变与国家点火装置默认分类 2009-05-07 22:58 阅读314 评论0字号:大中小氢弹的核装药可以用氘和氚,在它里面装有一颗小型原子弹作为引爆装置。

爆炸时,先用雷管将普通炸药引爆,将分开的核装药铀235 和钚239迅速地压拢在一起,起爆小型原子弹,产生上千万度的超高温,使氘、氚产生聚变反应。

另有一种以氘和锂为核装药的“干式”氢弹。

氢弹内部用来引爆的原子弹爆炸后,产生超高温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中子,而锂在中子的轰击下又产出氦和氚。

氘化锂中的氘和新产生的氚,又在超高温条件下发生聚变反应,产生氦核和中子,并放出大量的能。

氘和氚的核聚变反应提高了反应温度,又会加速氘和氚的聚变反应速度。

此后,人们又研制成了一种氢铀弹。

它的中心是铀235或钚2 39,周围是氘化锂,再外面是铀238。

最里面的是引爆用的原子弹。

原子弹爆炸时,发生重核裂变反应,引起氘化锂产生轻核聚变反应;而由聚变反应产生的快中子来轰击铀238,使铀238也发生裂变反应。

这种氢弹比其它氢弹的威力大,但放射性污染很严重,所以被称为“肮脏”的氢弹。

介绍氢弹主要是为了介绍核聚变,所谓的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核聚变有以下几种反应过程:过程1主要是用氘和氚作为核燃料,生成氦后,会释放出17.58MeV的能量;过程2是纯氘为原料的,总共释放出43.15MeV能量,平均每个核子贡献3.6MeV,而裂变时每个核子仅贡献0.85MeV。

过程3主要用于氢弹中,上面已经介绍过了。

如果我们要像核裂变一样地使用核聚变,那就要实现受控核聚变,但是聚变不像裂变那样好控制。

氘核是带电的,由于库仑力的存在,室温下氘核是不会聚合在一起的。

为了使氘核聚合在一起(靠短程的核力,即强核力),就必须克服长程的库仑斥力。

但是核子之间的距离小于10fm时才会有核力的作用。

通过公式计算得出那时的库仑斥力将达到144KeV,如果两个氘核要聚合,那么每个氘核至少要有72KeV 的能量。

把它换算成平均动能(3/2kT,平均动能是一个和温度有关的量,式中的T就是温度)的话,那么相应的温度为T=5.6×108K,即为5亿6千万K,但是要考虑到某些粒子会穿过反应物质,其次,不少的粒子的动能比平均动能大,这样理论聚变温度可降为10KeV,即1亿K左右,但是这还是一个很高的温度。

在那么高的温度下,由于热运动剧烈,彼此猛烈碰撞,原子就会电离成正离子和自由电子,形成了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

1940年前后,阿尔芬(Hannes Olof Gosta Alfven,1908—1995)开拓了磁场中导电气体的磁流体动力学的研究领域。

磁流体动力学理论描述等离子体(在高温时电离原子和电子的混合物)在磁场存在时的流动行为。

他是首先意识到等离子体是宇宙中比固态、液态或气态更为普遍的物质状态的科学家。

1942年,他在太阳黑子的研究中发现了太阳中电离气体的磁流体波,现在称之为阿尔芬波。

这种磁流体动力波,也可以存在于晶体和地球的大气层中,甚至到处可以发现,它对理解许多等离子体现象都很重要。

阿尔芬关于磁流体动力学的研究对于受控热核反应的发展,超音速飞行,为外空推进器提供动力以及飞行器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圈时的制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等离子体宏观上的电中性,是指它所含有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几乎处处相等。

在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长程的库仑力。

由于等离子体由带电粒子组成,在有外磁场存在的情况下,等离子体的运动将受到磁场的强烈影响和支配。

因此就有可能实现可控核聚变。

要想实现可控核聚变,还要两个条件:等离子体的密度必须足够大;所需的温度和密度必须保持足够长的时间。

1957年劳逊(wson)把这三个条件定量地写成:式中n表示等离子体密度(每立方米氘或氚核的数目),τ表示等离子体约束时间(秒),T表示等离子体温度(K,即开尔文温度)。

要把1亿K的等离子体在一个容器中维持一段时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容器不仅不能导热,还不能因等离子体与容器的碰撞而降温。

世界上恐怕没有这样的装置,那就寄希望于用磁场或引力等来约束等离子体了。

太阳的质量约为1.989×1022吨,中心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可达160 克,中心温度大约为1亿5千万度,每秒钟约有6亿吨的氢核聚变为5.96亿吨的氦,释放出相当于400万吨氢的能量。

由于太阳巨大的质量,引力约束足以达到核聚变的点火温度。

但是在地球上似乎是不可能用引力约束来达到核聚变的点火的。

不过我们可以使用磁约束和惯性约束来实现和聚变。

目前我们使用的几种可控核聚变方式:超声波核聚变、激光约束(惯性约束)核聚变、磁约束核聚变(托卡马克)。

首先来介绍一下气泡室。

气泡室是格拉塞(Donald Arthur Glaser,1926—)于1952年发明的,当时鲍威尔(Cecil Frank Powell,1903—1969)的核乳胶技术和威尔逊的云雾室在检测低能粒子时很有用,但是,要探测和确定一些高能粒子,在技术上就要要求能在比威尔逊云室更快和更长的路径上做出记录,同时还要克服鲍威尔核乳胶技术中无法把中性粒子与事件准确联系起来的困难。

气泡室是一种装有透明液体(如液体氢、氦、丙烷、戌烷等)的耐高压容器。

它是利用在特定温度下通过突然减压使某种工作液体在短时间内(一般为50毫秒)处于过热的亚稳状态而不马上沸腾,这时若有高能带电粒子通过就会发生局部沸腾,并在粒子经过的地方产生大量的气泡,从而显示出粒子的径迹。

根据径迹的长短、浓淡等数据,便能清楚地分辨出粒子的种类和性质。

气泡室,因密度大、循环快,它所搜集到的各种信息大约是云雾室的1000倍。

但是,到了1954年时,由于某些粒子的寿命远比理论模型所预言的产生时间长得多,阿尔瓦雷斯(Luis W. Alvarez,1911—1988)就设计液氢气泡室。

随后,阿尔瓦雷斯及其研究小组逐步增大气泡室的尺寸,并于1959年建成了直径为72英寸的巨大的氢气泡室。

阿尔瓦雷斯还对径迹灵敏的装置应用了投影显微镜,并根据径迹在磁场中的弯曲程度来确定与每条径迹相应的粒子的动量。

然后,根据一个“运动学程序”,计算机辨认出一次事例中每个粒子的“名字”。

到1968年,经过改进的仪器,每年测量的事例量超过100万件,几乎等于所有其他实验室工作量的总和。

超声波核聚变就用到气泡室,就是利用超声波轰击氘氚混合溶液(加料是重水),理论上可以引发低温核聚变,超声波会在溶液中形成气泡,气泡长大,破裂的瞬间可以产生百万甚至千万度的高温,从而引起核聚变。

还有一种就是惯性约束,惯性约束核聚变是把几毫克的氘和氚的混合气体或固体,装入直径约几毫米的小球内。

然后从外面均匀射入激光束或粒子束,使球内的物质球面因吸收能量而蒸发。

那么里面的物质就会向外膨胀,但是会受到球面内层向内挤压,这种作用力是一种惯性力,靠它使气体约束,所以称为惯性约束。

惯性约束其实就是把一定量的物质聚集在一定空间中,当温度升高时由于体积的不变,平均碰撞频率也急剧变大,那么平动动能也就越大,当达到点火温度时就能实现核聚变了。

关于核聚变的“点火”问题,随这激光技术的发展,使可控核聚变的“点火”难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目前,世界上最大激光输出功率达100万亿瓦,足以“点燃”核聚变。

除激光外,利用超高频微波加热法,也可达到“点火”温度。

托卡马克装置的结构图目前世界上最常用就是托卡马克磁约束装置,Tokamak来源于拉丁文的环形(toroidal)、真空室(k amera)、磁(magnit)、线圈(kotushka),就是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性容器。

最初是由位于苏联莫斯科的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齐莫维齐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

托卡马克的中央是一个环形的真空室,外面缠绕着线圈。

在通电的时候托卡马克的内部会产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

等离子体在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状态1968年8月在苏联新西伯利亚召开的第三届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核聚变研究国际会议上,阿齐莫维齐宣布在苏联的T—3托卡马克上实现了电子温度 1 keV,质子温度0.5 keV,nτ=10的18次方s/m3,这是受控核聚变研究的重大突破,此后,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托卡马克的热潮,各国相继建造或改建了一批大型托卡马克装置。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由“仿星器—C”改建成的ST Tokamak,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奥尔马克(Ormark),法国冯克奈—奥—罗兹研究所的TFR Tokamak,英国卡拉姆实验室的克利奥(Cleo),西德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Pulsator Tokamak(PLT)。

几年之后,我国也开始了有关托卡马克的研究,小型托卡马克CT—6装置于1975年投入运行。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核聚变研究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验方面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参数大大提高了。

1978年,在PLT托卡马克上采用中性注入加热法,使离子温度提高到了7.6 keV。

70年代后期开始建造4个大型托卡马克:美国的伽;日本的JT—60;欧洲的JET和前苏联的T—15。

前3个装置在80年代初期已分别建成并投入运行,取得了重大进展。

托卡马克装置1986年,伽的超级发射放电创造了离子温度的世界记录,高达20keV,超过了聚变点火的要求.目前,欧洲的JET托卡马克装置和美国的TFTR装置,都曾在实验中使装置内温度达到已达到32 KeV,即3亿摄氏度,而且约束性能也有很大改善。

人类已经在1991年11月9日在JET上首次成功实现了D-T 等离子体聚变反应,创造了第一个人造小太阳(维持了1.3秒钟)。

1993年,美国的TFTR使用氘氚各半的混合燃料,使温度达到3亿至4亿摄氏度,两次实验释放的聚变能分别为0.3万千瓦和0.56万千瓦。

199 7年9月22日,欧洲的JET装置又创造出功率为1.29万千瓦的世界纪录,持续时间2秒。

之后,仅过3 9天,输出功率提高到1.61万千瓦。

Q值(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接近1,后来,Q值又超过了1.25。

在JET上,还达到了更高的等效能量增益因子,大于1.3。

1998年3月日本名古屋核融合科学研究所投入运行的大型螺旋装置(LHD)是当今超导磁体技术水平的典型代表。

2002年9月,法国卡达拉奇(Cadar ache)核研究中心的TORE—SUPRA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持续了4分25秒的连续放电,2003年12月,又在实验中取得了连续放电360秒的可喜成绩。

2006年9月28日,中国耗时8年、耗资2亿元人民币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而成的新一代热核聚变装置EAST(HT-7U超导托克马克)首次成功完成放电实验,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