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论文文档]浅谈合“自然”与“当然”为一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一: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文明精神正文: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但是现在不少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还是令人讨厌地。
所以我们会同时听到“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和“走向开放的中国仍然面临铲除封建主义的重任”的声音。
可是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说法的共同前提,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几乎快要消失了。
如果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喻成漂亮的羽毛,那么伦理道德就是皮,羽毛是根植在皮中。
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根本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羽毛的风采呢?如果我们自己连赖以生存的传统伦理道德都抛弃了,何以将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是否还活在人们心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
经过白话文运动和以拼音文字为目标的简化字异变,再加上民国后禁止在学校中读经,以及语文教学中的西式“科学化”的影响,当今的年轻人极少能够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言世界,即能够直接阅读传统经典并能用古文写作散文和诗词。
“合而生生”:“本土教育哲学”的生存之道与文化建构
作者简介:国 宁(1994—),女,吉林公主岭人,扬州大学学前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哲学、儿童哲学研究;于 伟(1963—),男,河北抚宁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哲学研究。
2022 7No 7,2022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2年7月July,2022“合而生生”:“本土教育哲学”的生存之道与文化建构国 宁1,于 伟2(1 扬州大学 学前教育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2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摘要:基于历史本体论的视角,“本土教育哲学”的文化质性是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文化的复合体,遵从怎样的中西文化逻辑关联着本土教育哲学的生存论问题。
“合而生生”乃是生存之道,具体包含:“和合创生”———在本土与西方文化的“共在”中获得存在,“变易生生”———在传统-现在-未来的“历史”中实现自身的持续生长。
为达此远景,需要树立“天下无外”的价值预设,也要将“他山之石”纳入我国文化传统中。
在此过程中,世界和本土相互定位,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中,形成在世界立足且得以持续存在的本土教育哲学。
关键词:本土教育哲学;合而生生;共在;历史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2)7-0141-09 在世界学术共同体中凸显中国特色、发出中国声音是当下中国学术发展的基本诉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到“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本土教育哲学”的构建不仅是教育哲学单一学科发展的价值期许,更是代表着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诉求。
当下关于“本土教育哲学”的各类研究不在少数,不同研究关于“本土教育哲学”有不同的理解,黄济较早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教育哲学”,并认为其本质应当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探究教育中的根本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的七个思想特点
中国传统哲学的七个思想特点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不论从其思想内容还是从其思想形式方面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这些特点在宇宙观、辩证法、认识论、方法论、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各方面都有所表现。
一、关注现实政治伦理而忽略自然宗教美国的德克·布德(Derk Bodde)在1944年出版的《美国东方学会杂志》第62卷4号发表一篇题为“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的论文,文中说:“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
”这确实揭示了中国文化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主要特点。
中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大多数人都关心现实的政治伦理,都渴望从政做官,目的就是治理社会和教化人心。
内圣外王之道始终是中国文化的理想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始终是中国知识分子努力奋斗的目的。
中国哲学中,政治哲学和伦理哲学最为发达,内容也最为丰富。
中国的教育史上,也始终都以这种政治伦理为最主要的教育内容。
相比之下,中国哲学中的自然哲学内容就显得贫乏,诸子百家中很少有人把治学的重点放在自然研究上。
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才科学成分不足。
虽然在实用技术上中国古代有非常丰富的发明创造,但是这些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却很少被清晰揭示出来。
同样地,中国哲学也不关心宗教,对远离现实的宗教没有热情。
中国人对宗教的信仰不虔诚,一个人可以同时敬奉很多宗教的神灵,但是不论敬奉什么神灵,都是为了让神灵保佑自己的现实利益。
因此中国人没有基督徒和伊斯兰教徒以及印度教徒那样虔诚狂热的宗教感情,宗教生活是可有可无的。
正是这种文化精神,中国历史上才既没有发生西方式的科学革命,也没有陷入西方中世纪的黑暗时期,而一直以道德礼仪之邦的形象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主张天人合一而反对天人对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中国哲学的主流思想是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认为,人类与自然本就是一个整体,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人类生存的一切需要都是自然界提供的,因此人必然无法脱离自然界,必然要依赖自然界,必须与自然界保持和谐一致。
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系
浅谈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系摘要: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关系,尤其是中国传统“和”文化无疑是这一和平外交政策产生的文化渊源。
本文从“和合”以及“协和万邦”文化思想产生、发展的语境切入,多视角、宽领域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
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关系,则主要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着手,详细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论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揭示了其生命力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关键词:和合;协和万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生生不息,在东方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着。
他们生产出了丰富的物质产品,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
同时,他们以东方人独有的智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
经过世世代代的演化、发展,中国文化自成体系并且不断丰富完善。
在世界各种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文化一经形成,其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民众,在他们的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处世态度等方面体现出来;同时,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也深受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深深地扎根于民众,是中华儿女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至国家之间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方东美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评论说:“中国哲学的智慧……,总括此中根本精神,千字万语一句话,便是‘广大和谐’的基本原则。
”①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爆发过内部的战乱纷争,与外族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但应该看到,和平是主要的,是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追求“和”的文化,这包括“和合”文化思想和“协和万邦”文化思想。
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和”的观念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
新中国建立后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而这一外交政策的抉择也与中国传统“和”文化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
浅谈“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及现代意义
浅谈“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及现代意义浅谈“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及现代意义论文关键词:和而不同伦理思想现代意义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和而不同”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它是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真谛。
“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叶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而不同”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政治学思想,而它所蕴含的伦理思想对于我们当今要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更加凸显。
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又是一个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的国家,并且存在很多的严重问题。
例如,不合理地利用资源等引发了人与自然的冲突,又由于人们对资源占有的不平等而引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
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解决这些冲突与困扰,而解决这些冲突与困扰,我们可以运用“和而不同”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和而不同”思想的理论渊源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出现。
“和”原指音乐上的重音的协调,而后才被引申为一切不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协调统一的哲学范畴。
在先秦时期,“和”的思想已经形成,那时候曾有过“和同之辩”。
最早通过“和”与“同”的比较而对“和”做出确切说明的春秋初期的史伯,在与郑植公讨论“周期弊乎”时曾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去和而取同”是遭致弊端的根本原因。
在这里史伯强调了“和”时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补充和限制。
同是排斥差别的抽象的同一性,它取消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可见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和”而不是“同”。
后来的史伯和晏婴的“和同论”进一步向我们揭示了“和”与“同”异于“和实生物”的道理。
“同”是抽象的直接的同一性;“和”是包含着矛盾和差别的具体的、辩证的同一性。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自然观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自然观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理念,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观,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自然观,从儒家、道家和佛家的角度,分析其对中国人的影响。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学派,儒家的自然观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
儒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儒家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规范,认为只有做到德行完美,才能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儒家提倡“仁爱”和“孝道”,即对他人和家庭的关心和尊重。
这种“仁爱”和“孝道”的思想,使中国人对自然、对他人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之情。
道家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主要体现在“道”和“无为”两个核心概念上。
道家认为宇宙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而“道”即是这种自然规律的体现。
道家强调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和谐,追求大道亦即追求与自然的融合。
此外,道家还主张“无为而治”,即通过放弃主动干涉自然的方式,以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地。
这种对自然的“无为而治”的哲学观念,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事风格和待人处世的态度。
佛家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主要体现在“因果律”和“无我”两个核心概念上。
佛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因果报应,而人应当根据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
佛家主张对自然和他人保持善良的心态,通过修行和悟道,达到“无我”的境界。
这种“无我”的思想,使中国人对自然和他人保持一种无私和慈悲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自然观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思考,还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人尊重自然,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国园林艺术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中国古代的园林建设追求与自然的融合,注重利用山水、景物等自然元素,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着各种礼仪,例如对长辈的尊敬、对祖先的纪念等等。
中国哲学自然观
中国哲学自然观摘要:方东美认为,中国哲学采取“机体主义”的方法理解“自然”,因而中国哲学的自然观富于和谐精神。
儒家、道家、墨家、佛家都认为“自然”是一个和谐的体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整体圆融、广大和谐”的关系。
他还进一步指出:中国哲学自然观的和谐精神根源于中国哲学的“生命本体论”。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方东美的见解仍然能够给我们以启迪。
关键词:方东美;中国哲学;自然观;和谐精神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仰以观于天文,俯以“中国哲学,不管其内容属于哪一类、哪一派,总是察于地理”,看到的是一副万物生生而和谐的图景。
要说明宇宙,乃至于说明人生,是一个旁通统贯的整他们视“整体圆融、广大和谐”为宇宙和人生的理想境界。
在古代哲人的教化和影响下,“和谐”———人体;用儒家的名词,就是‘一以贯之’。
这是中国哲学上的第一个通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性!”[2]45-46儒家所谓“天下之动贞夫一”,道家所谓人的“身”与“心”的和谐———历来是中国人所注重的人生追求。
现代新儒家继承和发挥了我国古代哲人注重“和谐”的思想传统,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和交融互摄之中,极力阐扬中国哲学以“和谐”为宗的自然观。
方东美作为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通过中西哲学和文化的比较,以极大的热情,阐述和宣扬了中国哲学自然观的和谐精神。
1中国哲学采取“机体主义”的方法理解“自然”中国哲学的自然观,采取的是“机体主义”的方法。
方东美说,所谓机体主义就是将宇宙万物视为“不可分割之有机整体”,认为宇宙虽然可以分为不同领域,但这些领域之间彼此相因、交融互摄、旁通统贯。
“中国哲学上一切思想观念,无不以此类通贯的整体为其基本核心,故可藉机体主义之观点而阐释之。
机体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模式而论,⋯⋯旨在:统摄万有,包举万象,而一以贯之。
”[1]284方东美提出,中国哲学具有三个“通性”,“机体主义”则是其第一个通性。
从道家的观点来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浅谈从道家的观点来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今人类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现今,道家提倡“万物与我为一”、“物无贵贱”、“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不断被人类的道德深化所认同,这些具有明显生态维度的伦理思想,与深层生态学所主张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生态整体观、尊重自然的生态平等观以及顺应自然的生态实践观高度契合。
道家生态伦理的研究对于现如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民众生态道德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家人自然和谐自华夏文明产生之日起,我们的祖先便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中国古代道家的先哲们更早地表现出认知自然的敏感性和超越性,经过不断的凝聚于提炼,形成了朴素的生态智慧。
事实上,这些非凡的生态伦理思想,与数千年后西方创立的较为完善的深层生态学理论具有高度的契合。
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1;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问题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历久弥新。
自然界作为客观存在,在人类诞生前,没有人类介入的情况下是严格遵循自身规律自发地趋向平衡发展进化的。
人类产生以后,便注定了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和空间环境。
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对自然界开发利用的需求不断提高,进而对自然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类以自己的需求为前提,强行利用自己的意志来改变自然,以此推1李瑞环.关于我国绿化的几个问题一在政协第九届金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摘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由和谐到失衡、再由失衡到新的和谐不断演进发展的过程,具体来说分为这样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崇拜自然——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统一阶段;2、征服自然——人与自然的外在对立阶段;3、冲突和协调自然——人与自然的再度和谐统一阶段。
而需要特别指出,第三个阶段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并非第一阶段原始被动和谐的重复,而是建立在以人的意志为基础之上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当今人类社会正努力朝着这一方向奋进和过渡。
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
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与生态伦理摘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哲学提倡“道法自然”、“惟齐非齐”、“天人合一”,生态伦理学在本质上反映了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强调“人化自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传统哲学;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生态伦理一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向外扩散,互相交汇融合,“人与自然”的思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人类对此经历了一次次的否定之否定,充满许多理性的思考。
中国古代原始人的“竭泽而渔”和《禹禁》中的“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万物;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都揭示了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从非理性到理性的过程。
《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源流,在中华文明瑰宝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周易》中包含有许多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涉及政治、经济、自然等许多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言论都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发轫于《周易》。
汉朝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著名的“天人感应”理论,它是一套儒家政治学说,通过上天发生灾异现象与人君(皇帝)有过失行为联系起来,用托天管人的手法,试图控制皇帝的所作所为,从而达到安邦治国的目的。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精辟概括。
当代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谓天人合一,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肯定自然界与精神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基本正确的。
”张岱年先生的分析是中肯的,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追求的正是通过人的精神与自然界的统一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源于先秦,先秦诸子的著述中蕴含了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
到董仲舒时期,儒家思想在中国取得了正统地位,“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也进一步丰富和扩大,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固化于人们的思想中。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正式命题的提出是在张载的《正蒙》中,“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
浅谈孔子的生态哲学思想
浅谈孔子的生态哲学思想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孔子将“仁”视为最高的道,主张将“仁爱”由亲亲惠及整个人类,同时将对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
孔子的思想反映出他朴素的生态智慧。
本文从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生态实践观三个方面浅谈孔子的生态哲学思想。
标签:孔子;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生态实践观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趋紧张。
特别是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沙尘暴……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很大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陷入空前脆弱的地步。
面对这一切,人类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提出世界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
孔子作为东方文化的先哲,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见解,这些思想穿越漫长的历史时空,对我们今天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生态文明的建设依然有所启示。
正如美国前总统里根所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
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揭示全世界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
”[1]一、以“知天”、“畏天”为核心的生态自然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最富有特色的思想,也是中国古代历代哲学家回答天人关系问题时的基本思路。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虽然他没有明确提出过‘天人合一’的主张,但在他的言论中包含着丰富而鲜明的生态意识”,[2]孔子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他主张人与自然的谐相处,“唯天”(自然规律)而“则之”(效法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泰伯》)天的品格是巍巍,是高远;地的品格是荡荡,是诚厚。
国学经典“所以然”与“所当然”如何统一?
国学经典“所以然”与“所当然”如何统一?——对朱子的一个解释蒙培元在儒学中,有所谓“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但是一直没有确定的语言来表达。
直到朱子,才用“所以然”与“所当然”这两个概念将其表示出来。
但是,朱子一方面区分了二者的不同意义,另一方面却又将二者完全统一起来,由此表明了他的哲学立场。
对于朱子的这一重要学说,有必要作出现代的解释。
但是,要解释清楚“所以然”与“所当然”的统一关系,首先要理解朱子关于“理”的学说。
因为“所以然”与“所当然”只代表理的两种重要涵义,而理还有更基本的涵义,二者的统一就是在其基本涵义展开的过程中实现的。
一、今人对朱子之理的解释为了更好地理解朱子的理,有必要了解今人对理的一些解释。
这里只举出几种主要见解。
1、泛指理性或某种理性。
研究者认为,朱子是理性主义者,理即是代表理性的,理就是理性。
但它是何种理性?却又有不同理解。
有人认为是“思辨理性”,因为朱子所说的理是“形而上者”,即是指绝对观念或精神,不是今人所说的科学理性。
有人则认为是“实践理性”,是指导人的行为的普遍法则或原理。
又有人认为是“实用理性”,即为现实政治服务并提供论证的,或为现实目的服务的。
当然还有人认为是“认识理性”,即概念的认识。
究竟何为理性?在西方哲学中是有争论的,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指人的理智能力,这种能力能够把握事物的客观普遍性,必然性。
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子之理也可以称之为理性,但究竟是哪种理性,则由于个人的理解不同而不同。
2、指本体。
即认为朱子是讲本体论的,理就是本体。
但是,一说到本体,就很容易用西方的本体论进行解释,认为朱子的理就是西方哲学所说的本体。
但是,西方哲学的本体就是实体,本体论就是实体轮(主流派),本体与现象是对立的,分属于两个世界。
一方面,本体是现象之本体(根据),现象是本体之现象(显现);另一方面,只有本体是真实的,现象则是不真实的。
有学者指出,西方哲学的本体“真而不存”,现象“存而不真”,中国的哲学本体在现象之中,而现象是真实的(张岱年)。
自然主义——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质
自然主义——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质“自然主义”是西方现代哲学中曾经存在过的一种哲学思潮,根据中国学者的介绍,西方“自然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为自然是一切存在的基础,是全部的实在;超自然的领域、超验的领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的各个方面、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变化,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不需要用某种超自然的变化、非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
”1(第334页)而且告诉我们,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各个代表人物的思想倾向不尽相同。
那么,中国哲学中有无“自然主义”?如果有,中国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又有什么样特质呢?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主义我们在阅读中国传统哲学文献时,有一种非常强烈而清晰的感觉,那就是“自然主义”像个幽灵一样潜伏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底层,并影响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方方面面。
概括来讲,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主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思维模式上的自然主义;生死观上的自然主义;行事处世上的自然主义;人生境界上的自然主义。
思维模式上的自然主义。
中国哲学中的“自然主义”首先表现在思维模式上,中国哲学思维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自然”为中心,从而形成一种“自然主义”的思维模式。
其主要表现为:其一,中国哲学表达其哲学思想时,以“自然”作为哲学陈述的基础。
比如,老子向人们讲述领导者应有谦下的语言、舍我的品行之哲理时就说:“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2(六十六章)事实上,老子所讲述的“无为”、“不有”、“不恃”、“谦下”、“知足”、“功成身退”等哲学智慧,无一不是以“自然”为中心而展开的。
又如,《易传》向人们讲述的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哲理时说:“天地交,泰。
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以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天地不交,否。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以荣以禄。
”3(象上)而事实上,《易传》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反身修德”、“迁善改过”等哲学智慧,也都是以“自然”为中心而展开的。
浅谈绿色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与适
浅谈绿色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与适绿色设计是一种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设计理念,旨在通过科学的设计手段和技术手段,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提高产品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审美理念和技艺传统。
在当代社会,如何将绿色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与适应,不仅可以促进环保理念的传播和实践,更可以激发传统文化的新活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中的绿色元素、绿色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以及促进绿色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绿色元素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绿色元素,这些元素不仅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崇尚,更融汇于各种文化产物之中。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中,就注重了与自然的融合和对环境的尊重。
在皇宫、寺庙等建筑中,往往会选址于风水宜人之处,利用地势、山水的有机结合,打造出宜人的建筑环境。
古代的建筑设计还注重了材料的选用和利用。
中国古代建筑普遍采用木质结构,这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还可以实现对木材的再利用,符合现代绿色设计的理念。
在中国传统的制作工艺中,也包含着对环保理念的倡导。
中国传统的绘画、刺绣等手工艺品,都倡导了淡泊明志、持之以恒的精神,借鉴自然的造物之美,以自然的色彩和纹理为灵感,表现出自然、淳朴、质朴的美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对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刻思考。
儒家思想中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与自然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而中国的道教更是以自然的法则为根本,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些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于当代的绿色设计理念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绿色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绿色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契合点,这些契合点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对绿色设计理念的借鉴和应用。
绿色设计强调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论老子哲学中的“自然”
论老子哲学中的“自然”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罗安宪内容提要:关键词:“自然”是老子哲学的重要观念。
何为自然?自然与道是什么关系?自然与无为又是什么关系?自然的反面是什么?这些问题虽然都很重要,但历史上一直语焉不详,甚至有不少错误的说法。
搞清这些问题,对于理解老子思想之根本倾向,至为关键,至为重要。
一、自然之义“自然”一词,在《老子》一书中共出现了五次,分别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十七章)希言自然。
(二十三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五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五十一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六十四章)何为“自然”?只从上述引言并无以明晓。
儒家之十三经,无一提及“自然”。
先秦儒家者中,只有《荀子》2见。
其他重要典籍,《孙子兵法》无见;《墨子》1见,见于《经说上》,为后期墨家著作,不足为据;《国语》无见;《战国策》1见。
“自然”一语,主要见于道家典籍。
《庄子》8见,《列子》6见。
《庄子》之言“自然”之要者如下: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德充符》)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应帝王》)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
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
(《天运》)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
(《缮性》)《庄子》之所谓“常因自然”、“顺物自然”、“应之以自然”,其意比《老子》所言较明白,但仍然不确定。
秦以降,汉之《淮南子》、王充,晋之郭象,对“自然”有了较为具体的解说。
王充说:天地正其道,而物自然。
(《淮南子·泰族训》)天之动行也、施气也,体动气乃出,物乃生矣。
天动不欲以生,而物自生,此则自然也。
施气不欲为物,而物自为,此则无为也。
(王充:《论衡·自然》)“物自生”、“物自为”,为物之自然。
郭象曰:谁得先物者乎哉?吾以阴阳为先物,而阴阳者即所谓物耳。
谁又先阴阳者乎?吾以自然为先之,而自然即物之自尔耳。
浅谈整体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浅谈整体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论文关键词:思维方式整体性中国文化论文摘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整体性特点,探讨“天人合一”、“人文和合”为主体的整体思维方式渗透并影响哲学、管理、自然科学等领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对整体思维方式的合理性进行了辩证分析。
整体思维(或称系统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体,它表现为“天人合一”的认识观和“人文和合”的社会观。
作为思维方式,它具有渗透性、继承性、稳定性等特征。
中华民族习惯于把人类和万物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在对事物的认识上注重整体思维,讲究思维的全面性、整体性、综合性。
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渗透于哲学、道德、法律、科学、艺术、宗教等各个领域,贯穿于政治、经济、外交、生产以及一切日常生活的实践中,一代一代地被人们继承下来并使用着,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整体思维方式渗透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整体思维在中国发源很早,到《易经》成书时,已经有完整的阐述。
《易经》通过卦画、卦的排列和卦爻辞所表现的整体思维到《吕氏春秋》一书里更加具体化。
《吕氏春秋》对诸子百家的学说进行了综合构建了一个从内容到形式完备的整体思维系统。
1.1整体思维方式影响并贯穿于古代哲学的发展过程思维方式与哲学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
哲学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思维方式包含面更广所起的作用更大。
如果说哲学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总结,那么思维方式则有指导事物运动引导其变化的功能,具有动态性。
概括地说,中国古代哲学是经历“道”一“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整体思维理论影响下完成的。
老子辩证法关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阴阳互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等理论,都是在“道”的大系统下操作的。
庄子的“齐万物”、“吾忘我”的理论也是在“道”的大系统下运作的。
宋代周敦颐从《易经》的理论框架出发,把宇宙的发生发展具体展开为由无极一太极一阴阳两仪一五行四时一无穷万物的系统,把宇宙的发生演化和结构结合起来,为宋代理学的形成奠定了本体论基础。
顺自然之性法当然之理
顺自然之性法当然之理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半月)》 2021年第2期中国传统养生格言目之好色也,耳之悦声也,口之嗜味也,身之喜安逸也,皆人欲也,吾以为天。
好色而不淫于色,悦声而不溺于声,嗜味而不耽于味,喜安逸而不贪著安逸,皆天理也,吾以为人。
盖天者,顺其自然也;人者,知有当然也。
顺自然之性,所谓任天行;法当然之理,所谓尽人事也。
清·孙宝瑄《忘山庐日记》清末民初,是中国新旧社会交替之际,也是新旧思想、中西文化大撞击的时代。
那些最早接触西方思想且目睹国家民族危机的官宦子弟,最先发出了对旧传统的抨击和改革的呼声,孙宝瑄就是其中之一。
孙宝瑄出身仕宦之家,其父孙诒经光绪时任户部左侍郎,岳父李瀚章任两广总督(李鸿章之兄),兄孙宝琦晚清时出任驻法公使、驻德公使、顺天府尹,民国时任国务总理。
孙宝瑄虽然功名不显,但是学问涉猎甚广,交友也都是一时俊杰,如章太炎、梁启超、谭嗣同、张元济、严复等。
他曾向李鸿章上书,提出了“立报馆、兴学堂”的主张,并试图说服李鸿章进行变法,但未被采纳。
庚子事变后,孙宝瑄加入汪康年、唐才常组织的国会,并任该会的干事。
著有《忘山庐日记》。
传统的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
而孙宝瑄却把这些“人欲”称为“天”;相反,克制这些欲望的“天理”,孙宝瑄却称之为“人”。
虽然说这只是简单地颠倒,却是根本性的改变。
“存天理,灭人欲”是把清规戒律神圣化,成为束缚人性的天条,人不能有任何抗拒。
而按照孙宝瑄的说法,目之好色,耳之悦声,口之嗜味,身之喜安逸,都是人的天性使然,应当顺其自然;但人之所以为人,知道做事情应当合情合理,强调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和把握欲望的尺度,从而做出自己的最佳选择。
人有欲望,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有哲者曾经说过,合理的欲望是促进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动力。
从大的方面来说,人类对财富和安逸的渴望,促使人类走上工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道路;对知识的渴望,使得人们不断探索未知;对生命和健康的渴望,促使医学不断进步和发展。
中国哲学自然科学
中国哲学与自然科学
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与自然科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哲学注重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思想,与自然科学的追求真理、探索规律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
中国哲学中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哲学中,对自然界的认知包含了对宇宙、地球、生命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易经》中的“天人合一”、“阴阳互补”等思想,反映了中国哲学对于整个宇宙
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认识。
中国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追随自然,顺应自然,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秉持敬畏自然的态度。
中国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
中国哲学中的一些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自然科学发展。
例如,
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与现代中医学中的“气血津液”理论有着内在的联系,古代哲学对于宇宙运行规律的认知也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等自然科学领域。
当代中国哲学与自然科学
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现代哲学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科学与伦理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发展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
与此同时,中国的自然科学家们也在探索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强调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了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
总的来说,中国哲学与自然科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哲学为科学提
供了精神指导,科学为哲学提供了实践支撑。
这种融合共生的关系有助于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特色。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透析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透析***(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摘要】“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性认识,是关于自然系统的性质、构成、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根本看法。
”①这种看法可以引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
现在自然观由古代朴素自然观发展而来,而在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东西方由于各自的生存环境不同,使东西方人们对自然观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两种不同的自然观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影响。
对古代朴素自然观的透析,就需要对东西方不同自然观进行充分理解、比较与研究,同时研究古代朴素自然观到当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化过程。
【关键词】自然观;比较;天人合一;主客二分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而古代朴素自然观,是古代社会的人们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的自然观,是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
现代自然观由古代自然观演变发展而来。
而讨论古代朴素自然观,不得不提及古代的东西方自然观的差异。
由于东西方不同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迥异的自然观,东方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的主客二分学说,深埋在于东西方人的观念里。
不同的自然观会对自然、社会和人文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通过比较古代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来透析古代朴素自然观。
一、东西方不同的古代自然观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的不同,自古以来,东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就有着很大的差异。
东方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的主客二分学说,毫无疑问,体现了东西方自然观不同的基础。
(一)东方传统的自然观“较早的中国古代自然观具有万物有灵的色彩,到了奴隶社会时期,万物有灵的观念已经让位于宇宙间一个至高无上的神。
许多生产、战争活动,乃至生病都要占卜祈求“天帝”,并用甲骨占卜作为人和神之间的沟通工具,形成了一整套早期宗教的“天命观”体系。
但是,正是在天命观笼罩下,阴阳说、五行说这样的朴素自然观开始酝酿了。
到了战国时期,这种自然观已经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形态。
”②由于“天命观”的影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世界自古以来对自然的态度就是崇尚自然,不违天命,顺其自然,以道为主体,认为一切尽在道中,人类如果想要前进必须顺应这个主体,正如“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合“自然”与“当然”为一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中,最具代表的当属儒、道两家。
儒、道两家教育哲学的思想特征尽管有多层次、多方面的呈现,但都继承着中华文化尚和合、重情意的基因,将自然与当然的一体和合奉为其一贯之道。
自然是指先天本有,当然是指后天应为。
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中,自然是当然的根源与发动者,当然者皆自然。
自然与当然的一体和合,是人的主体性的自我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的一体和合。
自当一体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根基,贯穿于整个教育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修养功夫与境界追求之中,是我们理解与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甚至中华传统文化的钥匙。
一、儒家教育哲学的自当一体之道(一)天人感通:天道为人性之本根,人性为人道之本根儒家的自当一体之道可以简单表述为:善(属自然)本于性,性本于天(自然)。
善也称作人道,天也称作天道,人道即天道在人,所以天道、人道本不二。
天道、人性与人道,其意相通。
天道与人性属于自然,人道为当然,三者和合一体。
在先民的认识里,天是至上神。
统治者试图通过祭祀与占卜等活动与天相感通。
到了孔子,天逐渐变成义理之天。
人与天的感通也从对神灵天的祭祀和祷告,变为从理智和心理情感上对形上天的体认。
孔子赞美天道之伟大,同时盛赞尧帝效法天道之功德,即《论语泰伯》所谓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在人性问题上,《论语阳货》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由此实现了人为之道与人性的链接,并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的人道精神,实现了与天道的感通。
体现孔子思想的《易传》,其根本宗旨就是推天道以明人事。
《礼记中庸》讲率性之谓道。
人道乃人们循顺其本性而行、而生活的产物,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伦因以凝成。
又因人性即天命,故率性即率行宇宙大道。
《中庸》所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提出了诚的概念,进行了沟通天道与人道的努力。
诚者,自成也。
诚乃成就人本身,即自尽其天性、自成其德,亦即实现人之内在价值、绝对价值、本身价值(自然)。
孟子继承了《中庸》中诚的思想,把诚看作沟通天人的通道,将天与人合一,并进一步提出思诚的概念。
思诚作为人道,体现着人道中的善性。
孟子提出了人生来就有四种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告子上》用湍水之喻来言人只要顺其本心,则人性之善就必然会呈现。
自然若无阻碍,则必然呈现为当然。
基于此,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由人道之尽心、存心,到人性之知性、养性,进而达于人道之知天、事天,最终实现修身而立命,这无疑是对《周易》、《论语》之中天道性命内涵与天人感通关系的继承与发越。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自然之道的核心理念是人性,可以说,人性善便是儒家之自然。
孟子的人性善论实现了自然人性与当然人道的豁然贯通,但孟子没有对恶的来源问题做出系统解释。
宋儒张载运用体用不二和对立统一的原理,提出气本论,主张气是世界的本原或本体,道和理则是其运行的规律和准则。
在此基础上,张载创立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
天地之性是天理的体现,是纯善的;气质之性是气积聚为形质后具有的属性,由于禀受的阴阳二气有偏有全,所以是善恶混合的。
人性二分使得儒家人性论更加系统,也解释了恶的来源,但尚存不通之处。
颜元对此进行了完善,提出了理气一元且皆善的思想。
他认为恶者是外物染乎性,非人之气质[3],并指出恶则后起之引蔽习染也。
引蔽是指人被引诱到不正确的方向,掩蔽其正确的道路;习染是指人被引蔽之后而不知自反,就会积习成染,终成为恶。
王夫之将天道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性统一,以《周易》为据,认为天道是阴阳二气化生万物和万物流转的普遍客观法则,人不能强自为道,天理之实然,无人为之伪也。
王夫之贯彻体天于心以认之的儒学立场,认为无论是宇宙的实然,还是伦理原则的必然,均须归结于道德实践的应然,在唯物论的基础上打通了自当一体之道。
(二)诚明两进:儒家自当一体之道的实现途径孔子主张君子求诸己又讲为仁由己,而不是由人。
求诸己、为仁由己与《大学》所言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皆是讲求诸自然,即《中庸》所讲的尊德性。
孔子删定六经,以圣贤学说陶淑学生人格,即《中庸》所讲的道问学。
尊德性而道问学,所言乃是君子学圣人之道以成己成物,即孔子所言的修己安人。
自当一体之道的实现亦可用《中庸》所阐释的诚明相通、两进来解。
诚之自然义前文已述,在《中庸》中,与诚相对的明主要与知识(知而识之)、智慧、觉悟相关,代表人之心灵通达事理、不受遮蔽的本性、状态或功夫。
《中庸》所谓明,乃明善也,直接关联着是非善恶,是对于人伦物事之理的明察、体证和觉悟;说到底是对人性的通达觉悟。
诚明,即因诚而得明,或诚而明在其中,自然之中已有当然。
就生命的本来面目而言,正因人得天地(宇宙)理气之精粹以为性,其心自具虚灵知觉之能,故曰自诚明,谓之性,落实到行动中就是率性。
明诚,即因明而得诚,或以真知实有其性。
人心本能知,目能视、耳能听、心能思人若运用此知能,随时随地辨其是非然否,择而行之,久必知通心明,本然实有之性即能充分呈现,此即择善固执、学问思辨而笃行之的致诚之功,故曰自明诚,谓之教,落实到行动中就是修道。
诚、明关系涵盖了本性本体、修养功夫和理想境界三个层面,而以诚、明相须、互发之功夫论为主旨:情意真纯,则知觉明通,如好而学之也;知觉明通,则情意真纯,如学而益好之也。
学而益好、好而愈学,则诚明两进,而达于至诚。
孟子承续了孔子思想,并提出了性善论,孟子提出求其放心的学问之道,主张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注重内求,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他主张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其心正,则天下归之。
通过不断地反求诸己,加之寡欲以养心,心正而无偏,反身而诚,强恕而行,必将合于仁道与天道,正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在儒家的修养功夫中,当然本诸自然,外内一贯。
正如王阳明所主张的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因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
功夫不分内外,乃是本体功夫。
亦如朱熹将格物释为即物而穷其理,以事事物物皆有其理,皆当穷为逻辑前提,以内外之理的相互感应为根本手段,以心理合一的贯通之境为目标追求。
二、道家教育哲学的自当一体之道(一)以道为体:道家的自然之道道家以老子思想为宗脉,传世之著《老子》(《道德经》)对道的系统分析与解读为教育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提供了最早的系统表述。
《老子》以此为形上依据阐述了人类特性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期发挥教育对世道人心的矫正作用。
《老子》对天道和人道关系的把握,旨在使人道取法天道,让人回归先天纯粹的本性。
庄子承继老子学说而多有发挥,其思想发展了老子的道论,呈现出一种境界论的形态,并沟通了天论与道论。
《老子》一书有 74 处言道,具体含义大致有四。
其一,道是自然界一切物质的本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其二,道是原始的客观实在。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其三,道是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其四,道即天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老子讲道法自然,法自然之道不仅通涵此四种含义,而且实为全有,天地万物各得其道,人所分有之道便是德。
与儒家不同,老子并没给他的自然一个善的名。
因为自然为善之根,所以不着相,不着善相亦不着恶相,所以无善无恶,只是发动善恶判断而不接受善恶判断。
所以,老子、孔子皆未给人性赋予一个善或者恶的名。
婴儿未受尘世过多濡染,是自然的象征,也是对道保全最好的人。
《老子》第十章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第二十章说: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第五十五章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老子虽然没有直接指明人的先天本性,但却强调人初生时的纯真自然,即婴儿、赤子的心态。
这样,老子就开启了道家自然人性论的先河。
庄子承袭了老子关于道的基本理解并且有所发展。
庄子指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
他所言的道是一种本原的存在。
它无作为、无形象,却有情有信而真实不妄。
(二)归根复命:道家自当一体之道的实现功夫道家教育的价值就是使人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亦如万物生于道,亦需复归道。
道生万物言万物皆生于道。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复,就是复归于道。
归根复命,是说万物虽然各具形象且不断流转变化,但仍要复归于其所保有的德与性命之常。
在老子看来,情欲过度无益于养身。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可见,色欲伤目,声欲伤耳,味欲伤口,情欲伤心,物欲伤身。
由此,老子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并且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讲的为学指的是礼乐之学,修习这些学问会使情欲文饰日甚,为道就是要不断消损人的情欲文饰,使人复归真朴,达至自然无为。
老子所言的抱朴即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其中的一就是道去除各种情欲文饰,坚守自然之道,减少各种欲望,不断复归人的真朴本性,便是老子提出的指导人们修习的功夫论。
庄子将天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理念或哲学观念。
庄子笔下的天不仅指自然天,也指涉事物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
庄子论人性着重于将天与人对举,以昭示天然与人为的相对或对立。
(河伯)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
人包含两种状态:本然状态和实然状态。
本然状态是人性所当然,也就是理想状态,这种状态的人性与天为一。
现实中人的状态称作实然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却往往表现出以人灭天的倾向。
所以,教育的价值莫过于无为复朴。
无为复朴,即从人性的实然状态向本然状态回归,是自然与当然的和合一体。
较之老子,庄子的修养方法更加超然。
庄子提出了外天下、外物、外生、坐忘、丧我等功夫论。
外天下、外物、外生的外字接近遗忘的意思。
外天下即忘却人世间;外物为忘却切身之物,即不受物累外生意为不为生死之事忧虑。
外天下、外物、外生就会没有好恶之情,没有得失之心,就会与自然意义的本然和合。
道生养万物纯出自然,是出于无为,当然也是无意。
人若想体认道,便要把握道的无,从无出发,先把自身的有抛开;把所生存的人世抛开,把所追求的物视为空虚无有,把人生最关切的死生问题看透,于是心境明澈,毫无牵挂,真正与道同行。
三、同源同旨:儒、道两家自当一体之道的关系儒、道两家皆源于华夏文化,尤其是夏、商、周三代文化,皆是基于农业文明和理性智慧而产生的学说,有着共同的中国文化基因。
虽然在汉代以后,道家教育哲学思想与儒家相比式微,但儒、道两家的教育哲学异流而同源,皆将其教育哲学建立在自当一体之道的根基上,异用而同体,理论的侧重点和进路不同,但旨归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