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集中度、制衡度与经营绩效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上市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上市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上市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股权集中度是指拥有上市商业银行股份的股东之间持股比例的集中程度。

股权集中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经营绩效。

本文将对上市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收集上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数据,计算股权集中度的指标,如股权集中度指数(CR指数)、赫芬达尔指数(H指数)等。

然后,通过收集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数据,计算经营绩效指标,比如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等。

接下来,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回归模型。

以股权集中度为自变量,以经营绩效指标为因变量,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经营绩效的因素,如银行规模、资本充足率、市场竞争程度等。

通过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可以得出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

通过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如果实证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股权集中度越高,银行的经营绩效越好;反之,如果实证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呈显著负相关,说明股权集中度越高,银行的经营绩效越差。

还可以探讨股东背景对于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比如国有股东与非国有股东的比较。

上市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对不同股权结构下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比较,为银行的治理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 衡度与公司绩效关 系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 • 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 •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
研究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研究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 的现实意义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之间存 在密切关系。股权结构可以影响公司的决策和战略, 进而影响公司绩效。其中,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 是股权结构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研究股权集中 度和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政策建议
政府应积极引导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以促进公司绩效 的提升。
政府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监管,防止大股东利用控制权进行利益输送、市场 操纵等行为,保障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和独立董事会制度,以降低代理 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当股权过度集中时,大股东可能会利 用其控制地位进行谋私,损害中小股 东的利益,进而降低公司的风险承担 能力。
影响企业创新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创新的影响具有两 面性。一方面,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可 以激励大股东更有动力参与公司治理 ,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 过高的股权集中度可能会抑制企业的 创新能力,因为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 可能会限制其他股东的发言权和参与 权,导致企业决策过于集中和单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与公司 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结论并不一 致。一些研究表明,适度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 可以提高公司绩效,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过度的股 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可能会降低公司绩效。因此,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与公司 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揭示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 素。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中小企业板块的实证检验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中小企业板块的实证检验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中小企业板块的实证检验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以中小企业板块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检验。

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素,其集中度与制衡度的合理配置对于公司的经营绩效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出发,探讨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机制,为优化我国中小企业板块的公司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本文将对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文献,分析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构建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的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

本文将选取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财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实证检验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揭示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和方向。

本文将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优化中小企业板块股权结构的政策建议。

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中小企业板块的公司治理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公司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主要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

关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学者们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部分学者认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他们认为,大股东有动机和能力去监督公司管理层,减少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绩效。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股权集中度过高可能导致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损害公司绩效。

他们指出,大股东可能会利用其控制权进行利益输送,损害公司整体利益。

股权制衡度作为股权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也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CHINACOLLECTIVEECONOMY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张硕摘要:文章以A股上市公司2014〜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A股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和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U型关系;股权制衡度和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公司绩效股权结构是在股份公司总股本之中,不同性质股份所拥有的比例及其之间的关系,它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是股权结构的重要内容,所以研究两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公司行为和提高公司的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2014〜2016 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且基于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一、文献综述(一)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股权集中度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有正相关(Levy,1983;Shleif5rand Vishny,1986;1997;Claessens,1997;许小年、,1999;、辛宇和陈孟工,2006;陶文丽,2016)、负相关(Pound,1988;Burkart、Gromb and Panunzi,1977;施东,2000)、非线性相关(Thomsenand Pedersen,2007;自重恩,2005;吴淑琨,2002;郭春丽,2002)、无显著关系(Demsetz,1983;Holdemess and Sheehan,1988;McConnell and Servaes,1990;咼明,2001;于东,2001;、,2001)。

上所,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有正相关、负相关、性关系与关系°(二)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股权制衡度和公司绩效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以点:影响,陈、(2004)为,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有的制权对上市公司进行“”,于股股东对理制有,所以其他股东实上对的行为是有进行有效的的,若公司有和大股东衡的股东,行为。

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管理的分析研究与实际应用案例

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管理的分析研究与实际应用案例

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管理的分析研究与实际应用案例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而股东结构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机制、资源配置以及最终的绩效表现。

企业绩效管理则是确保企业资源得以高效利用、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因此,研究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管理的影响,不仅能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也能为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1 股东集中度与绩效表现首先,股东集中度与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着密切的关系。

股东集中度是指一个企业的股权是否由少数几位股东控制,或者是否是由大量分散的股东共同持有。

股东集中度高的企业,通常会表现出较强的决策效率。

这是因为少数股东能够快速达成一致,避免了利益冲突和决策拖延。

例如,一些创始人或核心高管持股较多的企业,在决策时可以迅速采取行动,这种“集中式”决策方式往往能提高企业的执行力,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财务表现。

然而,股东集中度高也可能带来问题。

由于股东掌控了企业的决策权,其他股东或小股东的利益可能被忽视,导致企业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或过于依赖核心股东的个人意愿。

这种现象在家族企业中较为普遍,尤其是创始人对企业的控制过于强势时,可能会使得企业决策更倾向于个人偏好,而非全体股东的共同利益。

这样一来,企业的长远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在面临市场变化或管理层更替时,企业的应变能力可能不足。

1.2 股东结构与管理层的关系股东结构还与企业管理层的关系密切相关。

不同的股东结构会影响企业管理层的权力和激励机制。

以股权激励为例,如果股东结构较为分散,管理层为了提高绩效往往需要更加依赖股东的支持。

这时候,企业管理层可能会通过更加公开透明的方式来与股东沟通,确保企业的运营方向符合股东的最大利益。

而当股东结构集中时,管理层则可能因为得到少数大股东的支持,而在执行决策时不太受到其他股东的干扰,从而增强了决策的执行力和稳定性。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与绩效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与绩效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与绩效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与绩效研究一、引言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中国股市自1990年代初兴起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上市公司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然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着相对集中的特征,即少数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具有较高的集中度。

这种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和绩效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股权集中度是指股东持股相对集中的程度。

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相对较高,即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较为集中。

这种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决策权的集中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大股东往往具有较高的决策权。

他们能够对公司的重要决策进行干预和控制,从而影响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

这种集中的决策权可能导致公司的经营方向不够多元化,过度依赖大股东的个人意志和偏好,限制了公司的发展空间。

2. 优惠交易和自私行为大股东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往往能够通过优惠交易等方式获得私利。

例如,他们可以以不公平的价格从公司中获取资产,或者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将公司的利益转移给自己的其他实体。

这种自私行为不仅损害了小股东的权益,也对公司的正常经营造成了负面影响。

3. 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往往存在着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

大股东往往可以通过控制董事会来追求个人利益,从而忽视了对公司的整体利益的考虑。

同时,小股东往往难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利益往往被较高股权的股东所忽视。

三、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与绩效的关系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的绩效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公司治理的不合理和自私行为往往会对公司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1. 绩效下降相对于股权分散的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往往具有较低的绩效水平。

这是由于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在决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主体代理问题,大股东往往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股权集中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股权集中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 , 我 国商业银行不 断上 市使 得银行资本结 构发生
重大转变 , 由原来以 国有资产 为投 资主体转变成 以法 人为主
的多元化 投资主体 的股份 制商业 银行 。与 国际先进银行 相 比, 我 国银行业 经营绩 效还存在 明显差距 , 股份制 商业银 行 在资本结构上 面临法人 治理结构不合理 、 股权结构 和债券 结
提高 国家乃至全球 金融体 系稳定性 与金融 安全具 有深刻 的
意义 。
成有效 的监督 和激励 , 使经 营者 能够致力 于实现公 司价值最
大化。最有代表性 的是 S h l e i f e r a n d V i s h n y ( 1 9 8 6 ) 发表的大股 东 监督 论 ,认 为集 中的 股权 结构 与 公 司 的价 值 正 相关 。 C h o u d h r y T a n v e e r S h e h z a d等 ( 2 0 1 0 ) 以5 0多个 国家 的 5 0 0家 商业银行作 为样 本进行实证研究 , 从 股权 集中度对不 良贷款
山东 、 河南两省 2 8家城市银行 的调查样本进行 了实证分 析 , 结果表明 , 集 中型股权结构对银行绩效有 明显 的积极影响 。
) ) ) ) t ) t)
第五 , 完善社会信用 体系 , 降低信用风 险。 建议以人 民银 行征信系统为基础 , 搜集 吸收网络借贷平 台等非银行 信用信 息, 最大 限度 地解决信 息不对称 问题 , 减少 逆 向选 择和道 德
风险。特别对于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企业 , 也要建立信用评价 [ 3 】 魏宏森 、 曾国屏. 系统论[ M ] . 北京: 清华大学 出版社 , 1 9 9 5 .
[ 4 ] 中国人 民银行 . 2 0 1 3年二季度货 币政策执行报告[ E B / O U.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作者:吴昊悦来源:《商情》2017年第34期[摘要]本文对国内外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梳理,旨在为我国的公司治理提供建议。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制衡度;公司绩效一、相关概念股权集中度是指全部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示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分散的数量化指标。

股权制衡是指至少两个以上的大股东共同分享公司的决策收益权,但同时又由于他们之间的相互牵制,任何人都不能做出只为自己谋取私利的行为,这样便能很好地监督股东行为,是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绩效是指公司经营的业绩和效率,一般用托宾、净资产收益率及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来反映公司绩效。

二、文献综述(一)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第一类关系是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股权集中度越高则公司绩效越好。

Jensen和Meckling(1976)分析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提出委托代理理论,进一步研究了内部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二者呈正相关。

朱雅琴(2010)在对2007年沪深两市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

安铧和钟廷勇(2011)对中国上市的制造业公司应用混合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之间呈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

第二类关系是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越高则公司业绩越差。

Thomsen和Pedersen(2006)对欧洲和美国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欧洲大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何文修,劳水琴(2010)对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第三类关系是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是非线性相关的,不是简单的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绩效越好或是越低越好。

Alfredo etal.(2013)对家族成员的股权分散性与中小型家族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散性与公司绩效呈现U型的关系。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探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摘要: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通过实证探究探讨了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通过对300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阶段的企业对股权结构的依靠程度有所不同,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呈现出不同的模式。

探究结果表明,在初创期,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相对不明显;在成长期,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则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在成熟期,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逐渐减弱,而较低的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这些探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干系的理解,为企业和投资者在股权设计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企业绩效、企业生命周期第一章引言1.1 探究背景和意义股权结构作为企业治理的核心因素之一,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融资能力以及绩效表现具有重要影响。

股权集中度反映了股东的控制权,股权制衡则是指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权力平衡。

然而,不同阶段的企业对股权结构的依靠程度有所不同,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本探究旨在通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探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1.2 探究方法本探究接受实证探究方法,通过对300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选取的样本涵盖了不同行业和不同进步阶段的企业,以增加探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第二章文献综述2.1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干系过去的探究表明,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有着双重影响。

一方面,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可以提高公司的内部协调效率,加强决策效率,从而增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另一方面,过高的股权集中度可能导致股东代理问题,损害小股东利益,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2.2 股权制衡与企业绩效的干系股权制衡作为一种权力平衡机制,可以增进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权益平衡,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经营绩效——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经营绩效——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

2021年5期总第938期一、引言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银行业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深,资本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外资银行不断涌入,对我国银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同时,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推动了包括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除银行传统融资形式的融资方式的发展,进一步使得金融领域的竞争加剧。

此外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也在日趋复杂。

国民经济整体增速逐渐放缓,银行业务不能再只依靠传统的存贷业务。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大力发展,银行业受到了强势崛起的互联网金融的大力冲击。

互联网金融依靠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采用高效、低成本的运营模式与传统银行业务竞争市场份额,在影响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同时倒逼传统银行业务进行创新改革。

为促进银行业的发展,国家监管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允许民间资本按照法律法规参与设立中小型银行;对互联网金融加强整治管理,控制金融风险。

在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下,银行经营绩效是衡量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银行需在治理过程中制定目标,合理配置各项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绩效。

而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是公司治理的关键因素,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公司业绩。

因此,分析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在丰富以往学者作出相关研究,完善公司治理理论、提升银行竞争力的同时,维护、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文献研究综述国外学者对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关注较早,并展开了很多研究。

在股权集中度方面,Meckling 、Jensen (1976)在实证研究中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企业财务绩效会呈现上升的趋势。

Perrini (2008)引入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其中一个解释变量,在研究中设立回归模型,发现若前五大股东持股比重越高,则公司经营绩效越高。

Massis (2013)在对家族企业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股权集中度和公司财务绩效存在“U ”型关系。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摘要:本文以企业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有着显著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股权制衡则呈现出一定的曲线关系,对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存在不同的影响效应。

本研究结果对企业实践和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企业绩效;企业生命周期一、引言股权结构是衡量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以及企业的运营和决策效率。

在许多研究中,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被广泛认为是影响企业绩效的两个重要因素。

然而,过去研究中对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结论并不一致,且大多研究未考虑企业生命周期带来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分析由企业生命周期带来的差异。

二、文献综述1.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股权集中度是指企业所有权在股东中分布的程度,一般通过Gini系数等进行衡量。

一些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呈现正向关系,即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绩效相对较好。

这是因为股权集中度高可以增加股东代理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

然而,也有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负向关系,即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绩效相对较差。

这是因为股权集中度过高可能导致股东权力过大,进而可能损害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影响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股权制衡与企业绩效股权制衡是指股东间的权力平衡与制约关系。

股权制衡的好坏对于企业决策效率和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股权制衡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呈现U型曲线关系的,即股权制衡程度适中时,企业绩效最好。

股权集中度、大股东制衡与公司绩效.docx

股权集中度、大股东制衡与公司绩效.docx

股权集中度、大股东制衡与公司绩效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6)05006907一、引言与文献综述自1932年Berle和Means发表《现代公司与私有产权》以来,学者们不断对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

由所有权结构所导致的关于代理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两种情形:100%分散化小股东和一个具有控制权的大股东与大量小股东并存。

在第一种情形下,所有权高度分散,每个小股东均缺乏激励去监管公司管理者,公司控制权掌握在管理者手中。

管理者此时在公司决策中拥有高度自主权,可能会利用公司资源谋取私人利益。

在第二种情形下,大股东可以直接管理公司或加强管理者的监督以降低代理成本,这样使管理者的利益与所有者趋于一致。

但是此时又会出现新的代理问题,具有控制权的大股东可能通过内部交易等行为剥夺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实践中,各国资本市场的差异导致对所有权结构研究的重点也不一致。

在美英资本市场,所有权相对分散,市场接管威胁下董事会成员和管理者等内部人持股的激励效应为其关注的焦点。

在其它OECD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分散所有权并不常见,大股东往往显著地存在于公司之中,大股东对公司治理的作用为研究的重心。

对国有控股公司所有权结构的研究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主线,以张维迎和马捷[1]指出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安排”为理论指引,大量文献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视角进行了研究。

传统研究中,以所有类型上市公司为样本,笼统地以股权集中度或股权制衡度来代替公司治理中的股东行为,导致股东行为的具体影响没有被清晰分离。

如以股权集中度研究实际控制人或第一大股东的影响时,样本中含有多个大股东公司,而大股东的存在可能对实际控制人或第一大股东有制衡,而这些因素未被很好地分离。

同样,简单地以赫芬达指数来反映股权制衡时,未能考虑大股东持股门槛对其行为的影响,持股比例较小的股东可能存在搭便车行为,更可能以“脚”投票而不是以“手”投票的方式对第一大股东或管理者进行监督。

传媒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传媒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营 业 绩 分别 呈 负相 关 与 正相 关 关 系 媒 体规 制是 形 成 高股 权 集 中度 的重 要 原 因 , 传 媒 体 制 改 革过 程 中 , 降低 控 股 股 在 可 东的持 股 比例 . 而提 高传媒 上 市公 司 的经 营业 绩 。 进 关键词 : 传媒 上 市公 司 ; 权 集 中度 ; 司绩 效 ; 体 规 制 股 公 媒 中 图分 类 号 : 1 1 6 F2. 2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3 1 9 ( 0 2 0 - 0 3 0 17 — 9 9 2 1 )9 0 7 - 2
行业 更高 长期 以来 . 国媒体 规制 过分 强调 意识 形 我 态 . 实践 中 . 在 强调 信 息 传播 的所 有工 作 都 为媒 体 管
制让 路 的做法 . 在一 定程度 上导 致 了 目前 我 国传媒 上 市公 司 的股 权集 中状 况 分析 传媒上 市公 司股 权集 中
也能说 明上市公 司 的股权集 中度 考虑到 目前 我 国传
大 股 东 数 目 . 般 地 . ≤n≤1 。 前 /位 大 股 东 持 一 1 0 2 股 比例 越 高 , 明公 司股 权 越 集 中 ; 之 , 权 集 中 表 反 股
度越低 。

的顺 利推 进 使股 权 属性 对 上 市公 司绩效 的影 响正 不 断弱化 . 而股 权集 中度 和公 司经 营绩效 的关 系并 不 明
媒上 市 公 司 的股权 分 置状 况 及 传媒 行 业 政策 的特殊 性 。 文用 传媒 上市公 司 的 C 本 R 即控 股股 东 的持股 比 例来代 表股 权集 中度
( ) 司经 营绩效 二 公
度与 经营绩 效 的相关 性 问题 . 提 出在媒体 规 制 的大 并 环境 下 . 化股权 结 构提升 传媒 上市 公 司经营 绩效 的 优 对策 建议 . 具有 一定 的现 实意义 。

股权集中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股权集中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股权集中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作者:曹芳芳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11期摘要: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股权集中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以16家上市银行2012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着重分析股权集中度对我国商业银行每股收益的影响,从而得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状况。

通过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高度的股权集中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稳健运行会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上市银行 股权集中度 资产收益率 经营绩效一、引言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金融海啸”淹没了具有100多年历史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这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全球展开了对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和加强全球金融监管的大讨论,如何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加强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监管力度,对提高国家乃至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性与金融安全具有深刻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断上市使得银行资本结构发生重大转变,由原来以国有资产为投资主体转变成以法人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经营绩效还存在明显差距,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资本结构上面临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股权结构和债券结构不合理、监督不力等公司治理问题。

目前进行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及其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不仅对于发现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商业银行治理水平和企业绩效,实现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由市场行为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到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监管的转变,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股权结构直接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进而影响公司的绩效。

要改善公司的治理,必须从研究股权结构着手。

我们从股权结构的一方面--股权集中度来看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国内外关于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的研究只要有三种观点。

(一)集中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有关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集中的股权有利于公司的经营绩效,因为当股权集中在一部分股东手中,他们能够形成一定的控股权,有能力在参与公司治理时制定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决策,并且他们可以选取合适的经营者,并能够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督和激励,使经营者能够致力于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摘要】股权集中度是公司股东持股集中程度的一种度量指标,对公司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结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以及员工激励机制之间的关联。

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有着复杂的影响机制,不仅影响公司经营决策和战略制定,还关系到公司内部管理和组织结构。

在我们综合探讨了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综合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同时也指出了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对于深化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理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增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 公司绩效,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创新能力, 市场竞争力, 员工激励机制,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建议和展望, 研究局限性, 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股权集中度是指少数股东控制公司的权益比例,即股东结构的集中程度。

公司绩效则是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度量公司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因为股东是公司的所有权人,对公司的投资产生重要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愈发重要。

通过研究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可以深入了解不同股东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为公司战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研究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也有助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的竞争力,推动公司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基于以上理由,本研究将探讨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旨在深入分析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路径和机制,为企业提供更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设计和治理建议,推动公司绩效的提升和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揭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结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以及员工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读书心得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读书心得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学习心得一、文章来源《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2007~2009年中小企业板块的实证研究,作者:陈德萍,陈永圣。

文章来源于2011年1月期《会计研究》。

二、选题意义自Berle与Means的经典论著《现代公司与私有产权》于1932年问世以来,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效率问题就成为公司财务研究领域长盛不衰的焦点问题之一。

大量学者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究。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在股权高度分散的英美国家,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来自于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而股权高度集中的东南亚和西欧国家,大股东具有足够的能力控制公司。

因此公司治理问题的实质演变为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具体表现为大股东凭借其控股权地位进行侵害小股东利益的“掏空行为”。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这种现象尤其突出,大股东有足够的动因和能力掠夺小股东。

唐宗明、蒋位(2002)根据1999—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90项大宗股权转让事件的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程度远高于英美国家。

李增泉等(2005)认为,由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还没有形成对控股股东有效的约束机制,给控制性大股东侵蚀财富提供了可乘之机,有的大股东甚至把上市公司当成“提款机”,想方设法“掏空”上市公司资产,损害公司价值。

为此,通过研究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来研究如何有效抑制大股东掠夺行为的公司治理模式成为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目前研究的重点。

与此同时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股权特征是否具有独特的规律,国内外的研究结论能否适用于中小企业,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本文试图从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出发,考察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

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一)技术路线(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一、引言股权集中度是指一个企业股东之间的股权分布情况,是衡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重要指标。

股权集中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治理机制和经营活动,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

本文将以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为研究主题,探讨不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给出相关建议。

二、股权集中度的概念与分类1. 股权集中度的概念股权集中度是指企业股权在少数几个股东手中的比例。

股权集中度高意味着少数股东对企业决策有更大的话语权,而股权集中度低则意味着股权分散,决策会更多考虑多股东的意见。

2. 股权集中度的分类股权集中度的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集中度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指数和股权集中度分位数等。

三、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1.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基础根据代理理论,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能形成相对稳定和高效的管理层,减少了代理问题的发生,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和提高企业绩效。

但是,如果股权集中度过高,少数股东可能存在过度掌控企业资源和权力的问题,导致不公平分配和不透明决策,从而影响企业绩效。

2.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过去的研究对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探讨。

一些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即在股权集中度适中的情况下,企业绩效最为优秀。

但也有研究认为,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明确,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干扰。

四、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解释1. 管理层激励机制的影响当股权集中度较高时,股东对企业决策有更多的话语权,可以更好地为管理层提供激励机制,从而促使管理层更加努力地工作,提高企业绩效。

2.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一些研究指出,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

适度的股权集中度可以减少股东之间的分歧和冲突,提高企业的创新活力,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五、影响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因素1. 产权保护制度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与否对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上市公司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日益凸显,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过程中,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等因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因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股权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股权性质是指上市公司股权所有者的势力与利益方向。

根据不同的股权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可以进行如下的划分:1. 国有股的影响:国有股是指政府或国有企业所持有的股份。

国有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政府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

如果政府过多干涉企业的管理,会使企业制定的经营决策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率不高,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绩效。

反之,如果政府推行政策合理、管理科学、允许企业自主决策,就会对企业有利。

2. 大股东的影响:大股东是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较多的股东。

大股东直接参与企业决策,具有很大的权力,因此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巨大。

一般来说,如果大股东对企业管理具有长远的眼光和合理的战略思维,能与其他股东进行合理的协商,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如果大股东只注重短期利益,不顾及其他股东的利益,甚至在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后就退出市场,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3. 流通股的影响:流通股是指除了国有股、大股东之外的普通股,由广大投资者持有。

流通股通常也会对企业绩效有一定的影响,因为流通股份贡献企业财务基础,但是由于流通股的持有人较多,其对企业的决策影响并不大。

二、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股权集中度是指上市公司的股东持股比重相对较高的情况。

股权集中度的高低取决于大股东所持有的股份比重。

不同的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的绩效也有不同的影响。

1. 高度集中的股权:在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下,企业的控制权较为稳定,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也相对简单。

因此,企业可以更好地执行其战略计划,从而获得更好的业绩。

但是,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也会使得企业的决策过于偏向大股东的利益,忽略其他股东和员工的利益,从而导致公司经营不善,影响公司的绩效。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引言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是衡量企业治理结构的两个重要指标。

股权集中度指的是股权在股东中的分布程度,股东是否集中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股权制衡度指的是股东之间的权益平衡程度,股东之间的权力是否平衡。

这两个指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治理效果和绩效。

本文旨在探讨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

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较为复杂。

在一定程度上,股权集中度能够提高企业绩效。

当大股东集中持有股权时,他们对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具有更高的掌控力和主动权,能够有效地把握机会和资源配置。

大股东能够形成一种稳定的治理模式,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绩效提升。

然而,股权集中度过高也可能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首先,如果大股东权力过大,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代理问题。

大股东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小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降低企业的绩效。

其次,股权集中度过高可能抑制了公司的创新能力和灵活性。

大股东对企业战略和决策的控制力过强,可能会阻碍公司自由探索和创新,影响企业的动态适应能力。

三、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是双重的。

适当的股权制衡度可以提高企业绩效。

当不同股东之间的权益平衡较好时,能够确保利益的多元化和分散化,降低某一方利益过度集中的风险,促进各类股东共同参与公司治理和业务经营,形成合理的分工合作机制。

然而,股权制衡度过高也可能对企业绩效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股东之间的制衡过于强势,可能导致意见分歧加剧、决策困难和权力分散化,阻碍公司有效决策和治理效果的发挥。

同时,股东之间的制衡关系也可能导致公司决策的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和长期发展。

四、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的协同效应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是相互作用的。

适度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能够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推动企业绩效提升。

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

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

数量 1273 1465 2107
-
-
-
注:IAOP为行业调整后的经营绩效指数。 ﹡ ﹡ ﹡表示在
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三、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考察
3.回归分析 考察如下回归模型:
IAOPit = α0 + α1 PFSHit + α2 PFSHit 2+εit
IAOP是行业调整之后的经营绩效指标,PFSH是第一大股东持 股比例,平方项的引入是为了检验非线性关系是否存在。
四、外部大股东制衡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的实证
考察
表6 股权制衡与公司经营绩效:回归分析
因变量: IOAP
全部样本 SAMB SOECGs SOELGs PRIVATE 系数(p值) 系数(p值) 系数(p值) 系数(p值) 系数(p值)
Constant -1.614(0.000) -1.759(0.000) -1.071(0.003) -2-023(0.000) -0.518(0.330)
Adjusted R2 F统计量
0.127
0.152
0.104
65.142
14.225
8.051
注:48控45制变量回归8结13果没有报告671
0.124 32.677 2469
0.138 13.952
892
五、可靠性检验
(1)采用固定年度效应 的面板数据模型对表4 中的回归模型(3) 和 表6 的全部样本回归 模型② 进行了重新估 计(参见表7) ,目的在 于控制年度之间差异 造成的影响。
1
公司盈 利能力
2
Tobin’s Q/ 经营绩效
股权集中度
Xu和Wang(1999) 陈小悦和徐晓东(20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F.html股权集中度、制衡度与经营绩效实证研究 摘要:运用2007-2012年我国酒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酒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经营绩效的关系。

实证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呈显著倒U型的二次曲线关系,即过高的股权集中和过于分散的股权都不利于经营绩效的提高,只有适度的股权集中度最有利于经营绩效的提高;同时以S指数度量的股权制衡度与经营绩效呈显著正相关,显示出股权制衡有利于经营绩效的提高。

关键词:酒业上市企业股权集中度制衡度绩效 一、引言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一直以来作为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

而股权集中度与制衡度作为股权结构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所在,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运作效率以至于经营绩效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本文利用2007-2012年酒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酒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以期对酒业上市企业改善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效率和提升经营绩效提供一些指导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股权集中度是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表现出的股权集中抑或分散的数量化指标,其实质是指股东所持公司股份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文献检索发现股权集中度对于经营绩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Gomes(2000)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Durnev 和Kim(2005)实证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其资本市场价值更高。

Panayo tis Kapopoulos 和 SophiaLazaretou(2007)的实证研究证实分散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起反作用,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高度正相关。

也有一些学者研究认为分散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绩效。

Habib(1997)提出分散的股权结构一定程度上能预防股东之间的毁约行为,导致公司人事关系更加稳固,故一定程度是能提高公司绩效。

LaPortaFF.html等(1999)同样认为股权分散型公司的绩效要优于股权集中型公司的绩效。

国内研究方面,张红军(2000)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 Tobin’s Q衡量的公司市场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陈小悦等(2001)研究表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行业特性,在非保护性行业里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吴淑琨(2002)实证研究认为股权集中度和公司绩效为显著的倒 U型相关关系。

徐莉萍等(2006)研究认为股权集中度和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线性关系。

综合以上文献可知国内外关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公司股权结构对于公司经营绩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励和监督机制两方面。

从激励机制来看,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其控股股东就具有足够的激励去收集相关信息、防止管理层道德风险等损害公司绩效行为的发生,从而有助于公司市场运行的有效性和降低代理成本,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

但是如果股权过于集中也可能导致控股股东的独断专营、侵蚀中小股东利益,最终不利于公司绩效提高。

同样当股权极度分散时,经营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难于协同一致,道德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很大,从而有损于公司经营绩效。

从监督机制来看,股权集中度处于较高时,控股股东既有动机又有能力对管理层进行监督,有利于公司绩效提高;而股权分布较为分散时,中小股东“搭便车”行为较为普遍,容易导致对于公司管理层的监督不力,从而有损于公司经营绩效。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呈倒U型的二次曲线关系,即为高度集中的股权和高度分散的股权都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适度的股权集中度最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假设1a:股权集中度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衡量; 假设1b:股权集中度以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CR5衡量股权制衡是指公司控制权由多个大股东共享,任何一个大股东都无法单独控制决策,使得大股东之间相互监督和相互平衡的股权安排模式。

Shleifer and Vishney(1986)研究认为股权制衡度高的公司具有更高的经营绩效。

黄渝祥等(2003)研究认为FF.html股权制衡能起到限制可能存在的控股股东的掠夺行为,进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作用。

刘星等(2007)研究表明股权制衡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公司市场价值越高。

由此假设: 假设2: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假设2a:股权制衡度以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Z度量; 假设2b:股权制衡度以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S 度量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研究样本为沪、深两市2007-2012年的26家酒业上市公司,包括白酒类12家、啤酒类7家、葡萄酒类4家、黄酒及保健酒类3家,具体见表(1)。

未纳入本次研究的上市酒业企业有:白酒类的洋河股份2009年上市缺失2007-2008年数据、青青稞酒2011年上市缺失2008―2009年数据;啤酒类上市企业中珠江啤酒2010年上市导致缺失2008-2009年数据;葡萄酒类上市企业ST广夏由于其经营停止问题导致缺失2010-2012年报数据;所以洋河股份、青青稞酒、珠江啤酒和ST广夏这四家上市酒业企业未纳入本次研究样本。

数据源于各企业年报以及国泰安公司的CSMAR数据系统。

(三)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本文选取了如下变量:(1)被解释变量。

公司经营绩效包括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两个关键部分。

财务绩效是以财务报表的账面价值为基础构造的一些用财务比率来表示的企业经营成果,如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等;市场绩效是以财务绩效为基础,同时又包含了市场对于公司价值的评价,如Tobin’sQ等。

陈小悦等(2001)认为由于ROE是证监会考核上市公司的重要指标之一,各上市公司对该指标的盈余管理非常严重,因此用ROE来反映公司的绩效并不是十分合理。

Tobin’sQ作为绩效指标的前提条件是市场的有效性,显然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综合以上考量,本文选择ROA作为经营绩效的度量。

资产收益率(RO A)=净利润/年末总资产×100%。

(2)解释变量。

目前在衡量股权集中度时,具有多种可选择的指标,包括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CR1、前n大股东持股比例CRn、FF.html赫芬达尔指数HI(HerfindahlIndex)等。

本文选择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和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CR5作为股权集中度的度量。

而股权制衡度采用第二大股东至第n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予以表示。

本文选择第二大股东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S作为股权制衡度的度量。

CR1=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CR5=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Z=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第二大股东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3)控制变量。

本文选择的控制变量有:公司资产(Assets)大小会对企业经营绩效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上。

本文采用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LNA)来反映公司资产规模。

公司的财务杠杆同样有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绩效,本文使用资产负债比率(LEV)来反映财务杠杆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由于本研究中采用的样本观测值截面个体多( N=26)而时期相对较少(T=6),模型参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截面个体之间,故假定模型参数值不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是合理的;同理本文在回归模型中采用截距不同(个体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来考察截面个体差异,所以不考虑变参数面板数据模型。

考虑到企业规模LNA、资产负债率LEV后,设置如下的面板数据的回归方程模型:ROAit=?琢i+?茁1iCR1it+?茁2i(CR1it)2+?茁3i(LNA)it+?茁4iLEVit+着it (1)ROAit=?琢i+?茁1iCR5it+?茁2i(CR5it)2+?茁3i(LNA)it+?茁4iLEVit+着it (2) ROAit=?琢i+?茁1iZit+?茁2i(LNA)it+?茁3iLEVit+?着it (3) ROAit=?琢i+?茁1iSit+?茁2i(LNA)it+?茁3iLEVit+?着it (4)模型1和模型2中间所加的二次项主要是考虑到股权集中度CRn与绩效的非线性关系。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各个变量的描述统计见表(2),相关系数见表(3)。

从表(2)可知,上市酒业FF.html企业绩效指标ROA的年度平均值在2007-2012年间一直是平稳上升的,从2007年的0.04上升到0.11;股权集中度指标CR1和CR5指标在研究期间均呈现下降,反映了酒业上市企业的股权有分散的趋势。

而股权制衡度Z和S指标虽然在研究期间中间有所起伏,但是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资产指标LNA呈现增长趋势,而资产负债率LEV呈现下降态势。

(二)回归分析首先用F统计量检验应该是混合估计模型还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其中SSEr为受约束模型(即为混合估计模型)的残差平方和,而SSEu为未受约束即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残差平方和。

N=26;T=6;K是解释变量个数,在模型1和模型2中k为4,在模型3和模型4中为3。

其中:F=((SSEr-SSEu)/(N-1))/(SSEu/(NT-N-K))~ F0.05(25,130-k)。

检验结果如表(4),可知4个模型均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优于混合估计模型。

然后用Eview6.0统计软件的Hausman检验进行个体固定效应和个体随机效应的选择,选择结果见表(5),可知4个模型均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优于个体随机效应模型。

通过回归结果的分析发现:(1)F检验表明,各模型中的F统计量均为显著水平,说明回归模型整体上线性关系显著。

四个模型的修正R2都在0.50以上,说明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对于资产收益率ROA产生影响。

D-W值在2.0附近,说明模型的自变量无自相关。

(2)从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结果来看,代表股权集中度的CR1和CR5指标的一次项系数为负,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二次项系数为正值,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

这说明了第一大股东(或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倒U 型二次曲线关系,即当第一大股东(或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大或较小时都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只有当第一大股东(或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处于中间阶段时最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因此,本文研究假设1得以验证。

究其原因,我国酒业上市企业虽然最近几年股权有分散的趋势,但总体而言股权集中度依然很高,第一大股东普遍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此时股权的集中导致控股股东与公司利益的趋于一致,从激励和监督角度来看都有利于公司经营绩效的提升。

但是如果股权过于集中而形成大股东的“一股独大”而独断专营,易于形成大股东对于中小股东利益的侵蚀,不利于公司经营绩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