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内板的设计
J013车门内护板设计规范_1
![J013车门内护板设计规范_1](https://img.taocdn.com/s3/m/6cc466ee0b4e767f5bcfce87.png)
1.1 设计标准1.1.1 相关的标准、规范:(包括不限于此)GB/T 19835-2015 《自限温伴热带》GB03s401 《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GB502(54-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 《1KV 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60171-20 《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242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6833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IEC—800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2395-1 2013 《工业和商业用电阻式伴热系统第一部分:通用和实验要求》GB311-2012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14048.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低压断路器GB/T 2900.10-2013 《电工术语电缆》GB/T 2900.23-2008 电工术语工业电热装置GB/T 3956-2008 《电缆的导体》GB/T 295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GB/T 2952-2008 《电缆外护套》GB 14048.1-201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GB 14048.2-2008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GB14048.3-2008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 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以及熔断器组合电器》如使用上述以外的标准和规范时,应加以说明。
1.2 管道电伴热设置范围无采暖区域的消防管道和生活给水管道,管道维持温度为 5℃。
1.3 基本要求1.3 . 1电伴热系统供货范围包括发热电缆及附件(不锈钢扎带、高温纤维胶带、温控探头、温度控制器、电源接线盒、两通、三通、尾端等)、并负责安装调试。
投标者应对所投产品的结构、技术特性、制作工艺、相关参数、执行的技术标准给予详细的描述和说明。
毕业设计-车门CATIA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毕业设计-车门CATIA建模及有限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48342b3c1ec5da50e270ba.png)
本科毕业设计微型车中门内板设计陶冶燕山大学2010年 6月本科毕业设计微型车中门内板设计学院(系):车辆与能源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学生姓名:陶冶学号: 060105020025 指导教师:梁晨答辩日期: 2010.6.24燕山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摘要摘要性能上,车门质量影响车辆侧撞安全性、风噪声、防水性、车门启闭轻便性以及车辆外观等性能,车门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整车性能;结构上,车门是由具有复杂空间曲面形状的内板、外板以及起局部加强作用的加强板通过冲压和点焊组合而成的空间薄壁板壳结构。
车门设计是整个车身设计中结构复杂但又相对独立的一个环节。
本文在学习和分析车门设计中的设计规则和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在CATIA中建立了车门内板及内腰加强板的三维模型;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对车门进行了扭转工况和挤压工况下的刚度分析,分析结果车门的扭转刚度和挤压刚度均符合公司要求;从焊点布置、焊接接头形式的选择、装焊夹具的选择和装焊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车门的装焊工艺。
关键词车门;建模;有限元分析;装焊工艺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The quality of the door affects vehicle side impact safety、wind noise、protection against ingress of water、the resistance dur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the appearance of the car directly. The design quality of the door affects the whole performance of a car directly. The door is manufactured by stamping and spot welding. It is a plate and shell structure constituted of an inner door panel, an outer door panel and many reinforcement plates which can strengthen the door in local. Door design is a complex and relatively independent part in body design processUse CATIA to get the models of the inner door panel and a reinforcement plat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design rules and experience knowledge of the door design. Then the stiffness analysis of torsional case and extrusional case is carried out using OptiStruct. Torsional stiffness and extrusional stiffness of the door bot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ompany. The assembly welding technology is analyzed from welding spots arrangement, type of welding joint, assembly welding clamp and welding quality control.Keywords Door; Modeling; FEM; Assembly welding technology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课题研究意义 (1)1.3本文研究内容 (2)第2章中门内板及加强板3D建模 (3)2.1建模软件简介 (3)2.1.1创成式外形设计模块功能简介 (4)2.1.2钣金件设计模块功能简介 (4)2.1.3零部件设计模块功能简介 (4)2.2三维参数化建模 (4)2.2.1三维参数化建模的特点 (5)2.2.2三维参数化建模的实现方法 (5)2.3全局观在基本建模中的技巧体现 (7)2.3.1全局建模中特征树的规范化 (7)2.3.2全局中材料去除/添加特征的顺序 (8)2.3.3全局中倒角等特征的放置顺序 (8)2.3.4全局中轴建模方法的选择 (8)2.4外形修正及分析 (8)2.4.1斑马线分析 (9)2.4.2光照分析 (9)2.4.3对称检查 (9)2.5中门内板及加强版三维建模的步骤与方法 (10)2.5.1中门内板建模 (10)2.5.2内腰加强板建模 (17)2.6本章小结 (17)第3章中门有限元建模及刚度分析 (18)3.1有限元分析方法介绍 (18)3.2软件介绍 (18)3.3具体分析过程 (19)3.3.1车门基本参数 (19)3.3.2有限元模型的创建 (21)3.3.3刚度分析结果 (28)3.4本章小结 (30)第4章装配与焊接工艺分析 (31)4.1焊接结构公艺性 (31)4.1.1结构材料的选择 (31)4.1.2焊接接头的形式 (31)4.1.3焊接接头的厚度 (32)4.1.4焊点的布置 (32)4.1.5结构的开敞性 (32)4.1.6结构的分解装配 (33)4.1.7互换性的难易程度和精度要求 (33)4.2车身装焊的结构特点 (33)4.3车身装焊方法及其选择 (34)4.3.1电阻点焊原理及工艺 (34)4.3.1装配方案及原则的确定 (38)4.3.2装焊过程和装焊图表 (38)4.3.3装焊工艺规程的典型工序 (38)4.3.4车身的装焊工艺 (38)4.4车身装焊夹具 (39)4.4.1合件、分总成装焊夹具 (39)4.4.2车身总成装焊夹具 (39)4.5车身装焊的质量控制 (40)4.6中门内板及加强板的装焊工艺 (40)4.6.1中门内板与加强板的结构关系 (40)4.6.2焊接工艺参数的的选择 (40)4.7本章小节 (41)结论 (42)参考文献 (43)致谢 (45)附录1 (46)附录2 (49)附录3 (52)附录4 (60)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现在汽车正朝着低能耗、低排放、低成本方向发展。
车门内板冲压成形工艺的稳健性设计
![车门内板冲压成形工艺的稳健性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36655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0.png)
车门内板冲压成形工艺的稳健性设计王文瑞;张健;刘龙升;王刚【摘要】冲压CAE分析技术一般采用理想化的单一模拟参数,没有考虑边界条件实际波动对冲压成形性的影响,难以实现冲压成形结果的稳健性.以某车型门内板冲压成形为例,介绍了稳健性分析原理,提出了冲压成形稳健性评价指标以及稳健性分析中波动因素的设置,着重阐述了冲压工艺稳健性设计技术在成形分析方面的应用.【期刊名称】《汽车工艺与材料》【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5页(P55-59)【关键词】稳健性分析;冲压工艺;成形性【作者】王文瑞;张健;刘龙升;王刚【作者单位】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长春130013;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长春130013;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长春130013;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长春1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315汽车覆盖件产品质量直接影响整车品质。
近十几年来,基于有限元理论的冲压CAE分析技术被广泛用于板料成形性优化分析中,但冲压成形工艺设计流程依然依赖于单个CAE分析文件的反复迭代运算,冲压工艺参数优化周期长、工作量大,无法在批量计算中统计成形结果对冲压工艺参数的敏感性,难以实现冲压工艺参数的最优组合。
而实际成形过程中的边界条件不可避免地存在波动变化——噪音变量,噪音变量导致优化后的工艺方案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出现成形缺陷,并且结果不稳定、难以消除,即成形结果不稳健。
解决以上冲压工艺优化和成形结果稳健性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将基于质量管理学和数理统计学的西格玛(Sigma)方法引入到目前贯穿冲压模具开发过程始终的CAE分析技术中,利用CAE分析软件实现冲压工艺参数优化和冲压成形结果的稳健性。
2.1 西格玛质量评价原理西格玛是质量工程学概念。
在生产过程中,当产品质量处在稳态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有99.73%落在μ±3σ的范围内,这几乎包括了全部产品。
其中μ为质量特性的总体均值,σ为质量特性的总体标准差。
汽车车门设计
![汽车车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b28cd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a.png)
汽车车门设计车门是车身上相对独立的总成,与车身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在车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结构要素的完整统一和与车身其他相关要素的协调匹配。
1 车门的类型和功能要求,1.1车门的类型 车门有多种类型,详见上表1,车门可分为车门本体和车门附件两部分,车门本体可归于白车身范畴,指作为一个整体涂漆,未装备状态的钣金焊接总成,包括车门内外板,内外腰线加强板,防撞梁,锁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板(有些采用激光拼焊门板无单独的锁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板),玻璃导轨等,是实现车门整体造型效果、强度、刚度及附件安装的基础框架。
而附件则是为满足车门的各项功能要求,在白车身上装配的零件和总成,其中包括车门锁、铰链、限位器、玻璃、拉手、操纵扭、密封件及内外装饰件等。
1.2 车门及附件的功能要求车门的功能要求详见上表2。
对车门总成的功能要求,一方面,车门作为车身结构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风格、强度、刚度、可靠性及工艺等必须满足车身整体性能要求,另一方面,车门开关及上下车的方便性又是车门结构首要满足的要求,而车门结构自身的视野性、安全性、密封降噪等性能,又对整个车身结构影响较大,也是车门功能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门附件的功能要求详见下表3。
在表3中列出了车门主要附件的结构形式,功能要求等,其中铰链和门锁是车门承力件,开门时铰链受力,关门时铰链和门锁同时受力。
因此,铰链、门锁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比较重要,车门限位器虽然不直接承受车门重量,但是起到了开关限位作用,与门锁和铰链在寿命、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应该一致。
另外,玻璃升降器、锁操纵手柄、按钮等的可靠性也不能忽视,其他附件结构和功能一般也要与主要附件的要求一致。
2 车门结构分析2.1 窗框形式和车门结构的关系窗框的结构形式对车门的影响较大,可分为分体式车门和整体式车门、有窗框车门和无窗框车门,因此,在对车门结构进行分析时,车门窗框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很关键。
2.1.1分体式车门及窗框结构分体式车门的窗框结构通常为滚压型材,经成型焊接等工序后制成独立的窗框总成(E31结构),再与内板焊接,最后合成车门焊接总成。
车门钣金设计规范
![车门钣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36b46790508763230121296.png)
车门钣金设计规范车门钣金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门钣金的术语、一般汽车车门钣金的设计规则以及设计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轿车,其它车型可参考执行。
2.车门基本简介2.1车门钣金概述1.作为外覆盖件,起装饰作用,保证装配后外观效果,需保证翼子板、侧围、前后门之间的间隙平度满足要求;2.有效保证车门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水、风噪,导致顾客抱怨;3.为开启件,需满足开启及关闭的易操作性;4.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证车门始终处于关闭状态;5.保证车门很容易的装配到车身骨架上;6.为车身附件安装(外开把手、后视镜、外水切、昵嘈、内水切、门护板、门锁、扬声器、防水膜、升降器等安装)提供必要安装点及型面;7.保证升降系统的正常运行;8.保证行车门在行驶过程中不出现振动;不产生噪音;9.车门售后可更换及可维修性;10.具有承受一定作用力的刚度及强度2.2车门结构类型车门是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车型不同,车门结构形式一般有旋开式车门如图2.1所示、滑动门以及外摆式车门等,还有一些轿车上使用了上下车极方便的鸥翼式车门。
目前轿车车门使用最多的是旋开式车门,应用较多的轿车车门结构全尺寸内外板结构(整体式)、滚压窗框结构(分体式)以及半开放式车门结构(混合式),其结构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图2.1 旋开式车门2.2.1整体式----即车门面板与门框部分一体成形。
由全尺寸的冲压外板、全尺寸的冲压内板和嵌在内外板间的窗框导轨组成,导轨为U 字形滚压成型件,焊接在内板上,最后外板与内板总成通过包边方式闭合起来,这种车门板金结构在许多早期的车型被普遍采用。
优点:具有较好的完整性,整个车门的刚度较好,一体冲压出来的门板尺寸精度较高,并且加工工序较少、工艺简单。
缺点:窗框外边框通常较宽大,窗框的可装饰性不强,对造型有限制,不太符合现在造型的要求,而且全尺寸的门板需要较大的冲压模具,对冲压模的要求也比较高,整套模具的成本很高,由于窗框是一体冲压而成,废料面积较大,材料利用率较低。
汽车车门内板冲压成形工艺分析
![汽车车门内板冲压成形工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14f7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0.png)
缺陷检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针对常见的冲压成形缺陷,采用特定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缺 陷,避免批量质量问题。
质量追溯: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对每个环节进行记录和追踪,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便于问题排查和解决。
冲压成形中的应力应变分析:板料在冲压过程中,会发生应力应变,其分布和大小对成形质量 有重要影响。
冲压成形中的缺陷分析:如起皱、开裂、回弹等,与材料性质、模具设计、工艺参数等因素有 关。
材料在冲压过程中的流动与变形规律 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 材料屈服准则和本构方程 材料硬化特性对冲压成形的影响
冲压速度:根据 材料厚度和成形 要求选择合适的 冲压速度,以保 证成形质量和效
轻量化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等,可有效降低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 动力性能。
新型成形工艺:如热冲压、温冲压等,可提高材料成形极限和零件强度,降低生 产成本。
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轻量化和可设计性等优点,是未来 汽车车门内板冲压成形工艺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可实现冲压成形工艺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模具刚度与强度:确保模具在冲压 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避 免变形和损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模具结构设计:采用易于加工、装 配和维修的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模具冷却系统:优化冷却系统设计, 提高冷却效果,减少模具温度波动 和热疲劳损伤。
研发背景:传统冲压成形工艺存在局限性,新型工艺应运而生 主要技术:激光冲压成形、热冲压成形等 应用领域: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 优势与效果: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能等
车门内饰板设计规范
![车门内饰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f44c3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c.png)
编号代替密级商密×级▲汽车工程研究院设计技术规范车门内饰板设计规范2005-01-22制订 2005-11-22发布前言汽车的自主开发是中国汽车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汽车自主开发设计中,内外饰设计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车门内饰板设计。
在此,特编写此规范——《车门内饰板设计规范》,希望对坚持走自主开发之路的新生力量的快速成长能起到一定帮助,也希望对各位设计人员能有一定帮助。
本规范尚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希望大家能给予指正。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所负责起草;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项目处进行管理和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编制:校核:审定:批准: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及修订记录车门内饰板设计规范一、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轿车车门内饰板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应遵守一些要求和标准,规定了车门内饰板开发的一般过程、材料的选择、车门内饰板的分块、结构等。
本规范适用于M1、N1类车辆。
二、专业术语三维坐标系:指汽车制造厂在最初设计阶段确定的由三个正交的基准平面组成的系统。
三个基准平面如下:X基准平面——垂直于Y基准平面的铅垂面,通常规定通过左右前轮中心;Y基准平面——汽车纵向对称平面;Z基准平面——垂直于Y和X基准平面的水平面。
R点:汽车制造厂规定的基准点,该点具有及车辆结构相关的固定的坐标,对应于驾驶员座位在正常的最低及最后位置时的躯干和大腿旋转点(H点)的理论位置,或各座位在车辆制造厂规定的使用位置时的H点理论位置。
三、车门内饰板总成的组成车门内饰板总成通用组成件见表一,根据造形的不同、所开发车的档次不同和所选用的生产工艺的不同等,车门内饰板总成组成会有所不同,车门内饰板总成各部件间主要是采用焊接、螺钉或者卡接结构连接成整体。
表一:下图是以本公司前车门内饰板总成为例介绍门的组成:车门锁止按钮套圈车门内开手柄总成六、车门内饰板总成各部件设计要求 :1、吸能块设计要求此件根据法规要求而设计(法规需要),多采用热熔胶及门板本粘接,一般情况下为、发泡,发泡倍数协商;以下是其设计及周边配合要求: 编号 内 容 基准值 备注① 及车窗玻璃的间隙 10 ② 及车门内板表面的间隙 5 ③ 及车门内板孔的间隙 10 ④及车门内饰的间隙2门内饰杂物盒(包含扬声器孔盖) 车门内拉手(包含车门控制开关)门内饰板主体(包含扶手)门内饰板上部装饰板杂物盒盖板2、内开扳手框的设计要求内开扳手框,是一个覆盖于门板上、套在内开扳手的装饰件,多采用材料加工;它在门板总成上的位置随内开扳手而确定,一般采用螺钉联接及卡挂在内开扳手座上两种方式固定(均需要设计相的卡挂结构及门板本体固定),下表是其设计的边界要求:⑨编号内容基准值备注①扣手度<685最大限度760②从开始的位置>480最小限度420③及竖立把手开始位置120~1402④内开扳手框周围及对手件的间隙(前后方向)⑤内开扳手框周围及对手件的3搭接量(前后方向)⑥内开扳手框周围及对手件的1间隙(上下方向)3、摇窗机手柄设计要求摇窗机手柄总长度一般设计为120左右,多数情况下借用参考车件,需配合升降玻璃扭矩校核;下表是其设计的边界要求:⑦及座椅垫的距离参照图B手柄臂背面及门板距7⑧离0.3手柄臂背面及门板平⑨行度要求4、电动控制钮的布置设计要求编号内容基准值备注625~715①电动控制钮前端布置及人体模型肩部转点要求②从把手开始的距离>140③从把手开始的角度<18°④前后倾斜角0~10°前面提升至10°⑤左右倾斜角0~5°扶手表面⑥及内饰表面的距离≥255、肘靠的设计要求⑴肘靠也叫扶手,分独立加工和及门板本体一体加工两种方式,独立加工件分纯注塑、覆表皮或面料(低压注塑或包覆)、塘塑、聚胺脂发泡等类型;及门板一体成型多采用压制和低压注塑两种成型方式,这两种均需要覆面料或表皮,同时需在肘靠处表皮下增加泡沫垫或成型软垫。
车门内护板设计规范
![车门内护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68ef66a0242a8956aece432.png)
车门内护板设计规范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发布实施前言随着汽车工业的日新月异,人们对汽车内饰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
作为汽车内饰重要的组成部分—车门内饰板,舒适性、可靠性、美观性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对车门内护板的正确设计,将会给试制、批量生产、整车商品性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对我公司车型车门内护板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1.吸能块和周边零件间隙序号内容基准值(mm)1 与车窗玻璃的间隙102 与车门内板便面的间隙 53 与车门内板孔的间隙104 与车门内饰的间隙 22.内扣手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I/S扣手长度<685 最大限度760mm2 从OPONING开始的位置>480 最小限度420mm3 竖立把手开始位置120~1404 扣手盖板周围间隙(前后方向) 25 扣手盖板周围搭接量 16 扣手盖板周围间隙(上下方向) 37 扣手盖板周围间隙(上下方向) 23.M/W调节器手柄设定标准4.电动控制钮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调节器手柄的长度<6702 从乘坐参考点开始到扣手中心高度>1303 与车门储物盒的距离>1604 与肘靠的距离>904 与肘靠的距离>60 应用参考手册表面高度5 与仪表板的距离>1306 从坐姿的距离参照左图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电动控制钮的长度625~7252 从把手开始的距离>1403 从把手开始的角度<184 前后倾斜角0~10°前面提升至10°5 左右倾斜角0~5°ARM表面高度6 与内饰表面的距离≥255.肘靠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对应室内冲击必要条>2 in 纵面倾斜15°以内件的场合2 对应室内内部突出物>R3.5 适合范围清参考上图必要条件的场合*1 推荐高度=(0.6+30)+SEAT BACK ANGLE修正值±10上限高度=0.6d+50下限高度=0.6d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肘靠上面的高度(H)根据*1计算式从SRP(JM50%)开始2 肘靠长度(SRP的前侧)170±20 SRP(JM50%)3 同上(SRP的后侧)110±20 同上4 ARMREST上面的前后倾斜5~6度5 ARMREST上面的左右倾斜0~5度6 ARMREST上面的宽度>707 室内冲击吸收方式侧面宽度15 θ3<15°6.缝隙间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与仪表板的缝隙 52 视觉补正上图参考3 与SASH的缝隙 24 与UPPER和LOWER的搭接尺寸上图参考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车门内饰与B柱装饰件的间隙 5 水平方向2 车门内饰与B柱装饰件的间隙 5 车副方向3 抽取倾斜角10度54 车门内板的突出部分与内饰的间隔注意:2.从OPNING的缝隙不应该看见车体的颜色7.操作性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1 拖拽把盒水平把手区域:R1 <5002 拖拽把盒水平把手区域:R2 >4003 拖拽把盒水平把手区域:R3 <4004 拖拽把盒水平把手区域:R4 <10005 纵把手区域:R1 <5206 纵把手区域:R2 400~5007 纵把手区域:R3 <10008 纵把手高度:H 200~2709 纵把手区域:R3 68~78度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车门内饰与座椅坐垫的缝隙>60 极限值50mm2 车门内饰与储物盒之间的缝西>55 极限值40mm3 门在打开情况下的乘降空间>3004 座椅靠背与扶手的间隙>255 座椅操作杆操作空间>408.扬声器网格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网格部位的开口率40%2 网格部位的开口率(TWEETER)50% 高音用9.踏板照明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开启门的可视角度15度2 脚下的可视性(着地点亮光度)3L3 脚下的可视范围上图参考10.乘车性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从SRP到前车门内饰的距离310~360 极限值290mm2 从SRP到后车门内饰的距离330~380 极限值310mm3 玻璃升降器摇把与膝盖的关系上图参照11.拖拽把手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把手部位的长度100~1202 把手部位的宽度30~403 手抠(BOX)部位的深度>554 把手部位的粗度:h 25~354 把手部位的粗度:b 20~255 手抠(BOX)部位的角度-8度极限值13度6 拖拽把手的位置50~1507 把手部位的刚性6kg12.纵把手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从SRP到把手的距离350±502 角度60~70度3 把手部位的粗度20~254 有效长度>1105 到玻璃升降器摇把的距>90离6 P/W控制钮间隔的距离>807 从把手区域<52013.储物盒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宽(尽可能做大)40 地图的厚度+52 高度100 EU:703 长度320 地图长度+104 地图收纳状态上图参照1:加强筋一般布置5~6根,筋厚0.5mm2:在有加强筋区域内可以适当的增加料厚0.3~0.4mmLD DOOR TRIMCOPOLLA DOOR TRIMXD DOOR TRIMRS FACE LIFT DOOR TRIMBL DOOR TRIMGQ DOOR TRIM14.车用密封条操作指南车用3M胶1.概述本操作指南适用于用压敏胶带把橡胶密封条装配到汽车和卡车的操作工艺。
J013 车门内护板设计规范
![J013 车门内护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6fe209e6bd97f192379e978.png)
Q/XRFxxxxx公司Q/XRF-J013-2015xxxx车门内护板设计规范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15-03-15发布 2015-03-15实施xxxxx公司发布前言随着汽车工业的日新月异,人们对汽车内饰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
作为汽车内饰重要的组成部分—车门内饰板,舒适性、可靠性、美观性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对车门内护板的正确设计,将会给试制、批量生产、整车商品性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对我公司车型车门内护板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1.吸能块和周边零件间隙序号内容基准值(mm)1 与车窗玻璃的间隙102 与车门内板便面的间隙 53 与车门内板孔的间隙104 与车门内饰的间隙 22.内扣手的设定标准3.M/W 调节器手柄设定标准序号 内容 基准值(mm ) 参考1 I/S 扣手长度 <685 最大限度760mm2 从OPONING 开始的位置 >480最小限度420mm3 竖立把手开始位置120~140 4 扣手盖板周围间隙(前后方向)2 5 扣手盖板周围搭接量1 6 扣手盖板周围间隙(上下方向)3 7扣手盖板周围间隙(上下方向)24.电动控制钮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 基准值(mm ) 参考 1 调节器手柄的长度<6702 从乘坐参考点开始到扣手中心高度>1303 与车门储物盒的距离>160 4 与肘靠的距离 >904 与肘靠的距离>60应用参考手册表面高度 5 与仪表板的距离>1306 从坐姿的距离参照左图5.肘靠的设定标准序号 内容基准值(mm ) 参考1 对应室内冲击必要条件的场合>2 in 纵面倾斜15°以内2对应室内内部突出物必要条件的场合>R3.5适合范围清参考上图*1 推荐高度=(0.6+30)+SEAT BACK ANGLE修正值±10上限高度=0.6d+50 下限高度=0.6d1 电动控制钮的长度 625~7252 从把手开始的距离 >1403 从把手开始的角度<184 前后倾斜角 0~10° 前面提升至10°5 左右倾斜角 0~5° ARM 表面高度6 与内饰表面的距离 ≥25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肘靠上面的高度(H)根据*1计算式从SRP(JM50%)开始2 肘靠长度(SRP的前侧)170±20 SRP(JM50%)3 同上(SRP的后侧)110±20 同上4 ARMREST上面的前后倾斜5~6度5 ARMREST上面的左右倾斜0~5度6 ARMREST上面的宽度>707 室内冲击吸收方式侧面宽度15 θ3<15°6.缝隙间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与仪表板的缝隙 52 视觉补正上图参考3 与SASH的缝隙 24 与UPPER和LOWER的搭接尺寸上图参考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车门内饰与B柱装饰件的间隙 5 水平方向2 车门内饰与B柱装饰件的间隙 5 车副方向3 抽取倾斜角10度4 车门内板的突出部分与内饰的间5隔注意:2.从OPNING的缝隙不应该看见车体的颜色7.操作性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1 拖拽把盒水平把手区域:R1 <5002 拖拽把盒水平把手区域:R2 >4003 拖拽把盒水平把手区域:R3 <4004 拖拽把盒水平把手区域:R4 <10005 纵把手区域:R1 <5206 纵把手区域:R2 400~5007 纵把手区域:R3 <10008 纵把手高度:H 200~2709 纵把手区域:R3 68~78度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车门内饰与座椅坐垫的缝隙>60 极限值50mm2 车门内饰与储物盒之间的缝西>55 极限值40mm3 门在打开情况下的乘降空间>3004 座椅靠背与扶手的间隙>255 座椅操作杆操作空间>408.扬声器网格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网格部位的开口率40%2 网格部位的开口率(TWEETER)50% 高音用9.踏板照明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开启门的可视角度15度2 脚下的可视性(着地点亮光度)3L3 脚下的可视范围上图参考10.乘车性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从SRP到前车门内饰的距离310~360 极限值290mm2 从SRP到后车门内饰的距离330~380 极限值310mm3 玻璃升降器摇把与膝盖的关系上图参照11.拖拽把手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把手部位的长度100~1202 把手部位的宽度30~403 手抠(BOX)部位的深度>554 把手部位的粗度:h 25~354 把手部位的粗度:b 20~255 手抠(BOX)部位的角度-8度极限值13度6 拖拽把手的位置50~1507 把手部位的刚性6kg12.纵把手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从SRP到把手的距离350±502 角度60~70度3 把手部位的粗度20~254 有效长度>1105 到玻璃升降器摇把的距>90离6 P/W控制钮间隔的距离>807 从把手区域<52013.储物盒的设定标准序号内容基准值(mm)参考1 宽(尽可能做大)40 地图的厚度+52 高度100 EU:703 长度320 地图长度+104 地图收纳状态上图参照1:加强筋一般布置5~6根,筋厚0.5mm2:在有加强筋区域内可以适当的增加料厚0.3~0.4mmLD DOOR TRIMCOPOLLA DOOR TRIMXD DOOR TRIMRS FACE LIFT DOOR TRIMBL DOOR TRIMGQ DOOR TRIM14.车用密封条操作指南车用3M胶1.概述本操作指南适用于用压敏胶带把橡胶密封条装配到汽车和卡车的操作工艺。
汽车车门设计流程及方法
![汽车车门设计流程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44712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1.png)
汽车车门设计流程及方法原井天【摘要】汽车车门是车身的主要零部件之一.车门设计在整车开发过程中是一个相对独立但又非常复杂的工作,车门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品质.介绍了汽车车门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主要包括:硬点的确定;主断面设计;结构设计;车门CAE 分析;四大工艺分析等.通过流程和方法的介绍,确保车门设计符合造型需要和工程实现的可行性.【期刊名称】《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年(卷),期】2013(051)003【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车门设计;流程;结构设计;CAE分析;工艺分析【作者】原井天【作者单位】201311 上海市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83+40 引言车门设计是汽车车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门主要包括车门钣金件、玻璃、玻璃升降器、铰链、门锁、限位器、密封条、水切等部分组成[1],图 1所示为某车前门结构简图。
因车门是构成整车外观重要部分,而且和整车其他部分的配合较多,所以车门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品质。
车门设计非常复杂,但只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设计,就能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提高整车质量。
下面我们对车门的设计流程和各个部件的设计及其控制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图1 某车前门结构简图Fig.1 The front door's structure diagram of a vehicle1.门锁 2.外板 3.外拉手 4.限位器 5.车门铰链 6.车门玻璃 7.车门内板及加强板 8.水切 9.密封条 10.玻璃升降器1 车门设计流程每个复杂工作我们都可以根据其内部关系进行整理,图2是我们根据经验整理出来的车门的设计流程图。
图2 车门设计流程图Fig.2 Process diagram of door design2 设计硬点设计硬点是总布置设计过程中定义的零部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准点、线、面及控制结构的统称,主要分为安装硬点、运动硬点、轮廓硬点及性能硬点等4类。
车门内板冲压工艺设计与成形分析
![车门内板冲压工艺设计与成形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1025c5f524ccbff121846e.png)
412018年 第5期·WMEM产品与技术车门内板冲压工艺设计与成形分析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杨谊丽【摘要】本文以车门内板为例对其工艺设计流程及方法进行了介绍。
通过合理的工艺规划和全面的冲压工艺审查优化产品结构和模具结构;定位系统设计确保定位稳定,基准统一,差别化的公差设计全面提升零件精度和整车匹配状态;利用CAE软件进行成形性仿真分析,预测成形缺陷,降低调试难度,节约开发周期。
车门内板是重要的车身覆盖件,车门内板与加强板及窗框焊接后形成车门内板总成,再与车门外板包边形成车门包边总成。
车门内板法兰面精度对包边总成的精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直接影响车门包边总成与翼子板及侧围相匹配的间隙、面差质量。
车门内板上安装有内饰板、密封胶条、门锁、玻璃升降器等,孔位多达七十余个,焊接面及安装面较多,因此车门内板的孔位、型面精度对整个 车门的功能性影响重大。
车门内板拉深深度深,且多为激光拼焊板,成型条件极为严苛,模具调试周期较长。
左、右车门内板三维数模图如图1所示。
图1 车门内板图2 整形量示意图一、工艺设计工艺设计主要对产品件进行初步的工序排布和结构布局,核算坯料尺寸、模具尺寸和机床吨位,并体现在工艺规划书中。
1.冲压方向在进行工艺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冲压方向,拉延模冲压方向的确定尤为重要,因为其关系到拉延模面的补充和零件的面品质量。
车门内板零件形状规则,各处拉延深度基本一致,因此其冲压方向为车身坐标系的Y向。
2.工序排布该车门为分体式车门,可以采用左右合模拉延,既能提高材料利用率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因车门拉深深度较深,侧壁及凸模圆角极易产生开裂、暗伤,同时为了便于法兰面精度调试的方便性,在拉延和修边工序后安排对全周法兰面的整形,整形量10mm。
该车门内板的工序排布内容为:OP10拉延——OP20切边/冲孔——OP30整形——OP40冲孔/侧冲孔/分切。
图2为整形量示意图,图3为整形区域示意图。
42WMEM·2018年 第5期图3 整形区域示意图3. 坯料尺寸在零件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分别选取线长最长的截面,如图4所示,测量A 、B 、C 值,并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坯料的长度和宽度:L (W )=A +B +C +E +D +20其中E =5m m ~7m m ,D =20mm~30mm;图4图5 ECR测量零件的长、宽、高尺寸后预估坯料尺寸,长度1020mm,宽度770mm,高度90mm。
汽车内饰件的设计
![汽车内饰件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9a6f630b1c59eef8c7b4bd.png)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有限公司李光耀李雪辰汽车的内饰与外部有很大的不同,外部主要体现视觉效果,是供他(她)人观赏的,而汽车的内部环境却直接与驾乘人员的身心感受密切相关;即因为汽车的外部是给别人看的,而人们真正享受的是汽车的内饰,内饰强调触觉、手感、舒适性和观赏性等等。
所以多数情况下,内饰的设计应更多的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于一个成功的汽车外形设计,我们可以说“很漂亮”,而对于一个成功的汽车内饰设计来说,则评价为“很舒适”。
所以,汽车内饰设计必须以适应人的多种需要为出发点,达到乘坐舒适、驾驶安全和便利目的,并且具有可观赏性。
汽车内饰件包括仪表板、车门内护板、转向盘、座椅、顶棚、地垫、遮阳板、储物盒、烟灰缸等,另外还有一些附属设备如音响、空调、通信、电视、照明灯具等。
各种各样的设备,功能、形态与结构相差很大,怎样把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美观的设计方案呢?这些都是设计人员要考虑的。
仪表板仪表板总成也叫仪表盘总成,它是汽车上主要内饰件,它壁薄,体积大,上面开有很多方孔、圆孔等仪表孔,且结构形状十分复杂;仪表板是全车操控与显示的集中部位。
仪表板的器件按其功能一般划分为驾驶操控区和乘用功能区两部分。
驾驶操控区即主仪表区,指操控车辆行驶的有关功能区,一般集中在转向盘前面,如行车仪表、灯光开关、刮水器开关等;乘用功能区即副仪表区,指空调旋钮、音响控制、储物盒等,一般集中在仪表板的中部及右部。
◆仪表板的设计在现代汽车中,绝大多数的操控开关都是驾驶员专用的,所以,仪表板的设计首先以驾驶员位置对仪表的可视性和对各种操控件的操作方便性为依据;仪表板的设计重点是对驾驶员操作区域的设计。
在视觉效果上,仪表板位于室内视觉集中的部位,其形体对驾乘人员也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
在布置仪表时,要根据相关标准来选用和确定所用仪表、显示器和主要操纵控制件的位置,此外还要从结构空间进行人机工程实验,其中包括视野性、手、脚活动范围、肘部空间、手伸界面、按钮区布局等诸多方面。
车门系统设计
![车门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0c81bd69dc5022abea0006.png)
车门系统设计一.车门设计条件1.新开发车型的Class-a数模新车型的Class-a数模是以油泥模型为基础,通过测量设备(三坐标测量机、数字扫描设备)取得油泥模型的表面数据而生成的表面数据,它是车身结构设计的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车身外表面和内饰表面的形状数据、车身和内饰的分块数据、分块间隙与面差要求等。
在正式提供Class-a数模前,必须进行造型阶段的工程可行性分析(SEG分析),工程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结构可行性分析、冲压焊接工艺性分析、装配性分析等,使Class-a数模满足工程技术要求。
2.车身主断面车身主断面是车身设计的基准,它表达了车身主要零部件的主断面形状特征、相关的尺寸,零件之间的装配、焊接关系。
与车门设计有关的主要断面有:前门上下铰链位置断面(断面与前门铰链轴线垂直,主要表示前门铰链、翼子板、A柱下部、前门前部之间的关系)、A柱断面(断面与侧围前门分缝线垂直,主要表示前风窗、侧围、前门前上部之间的关系)、顶盖侧围断面(断面与侧围前门分缝线垂直,主要表示顶盖、侧围、前门上部之间的关系)、B柱上部断面(断面与前门分缝线垂直,主要表示前门后上部滚压件、B柱上部、后门前上部滚压件、密封条之间的关系)、后门上下铰链位置断面(断面与后门铰链轴线垂直,主要表示后门铰链、前门后部、B柱下部、后门前部之间的关系)、前门锁环位置断面(断面与后门铰链轴线垂直,主要表示前门锁、前门后部、B柱下部、后门前部之间的关系)、门槛位置断面(断面与车身X轴线垂直,主要表示前后门与侧围门槛之间的关系)、水切位置断面(断面与车身X轴线垂直,主要表示门内外板、内外加强板、内外挡水条、门玻璃之间的关系)3.参考样车选择合适的参考样车对高质量、高速度地设计出整个车身结构帮助很大。
4.相关的技术条件和法规要求二.车门总成设计构想书1.车门总成由门体,车门附件,和内饰护板三部分组成,车门外板车门内板门体车门加强横梁车门加强板车门铰链门锁机构及内外手柄车门车门附件车门玻璃玻璃升降器密封条固定板芯板内饰护板内饰蒙皮内扶手图1构成车门的主要零部件2.新开发车型零件的名称,图号,材料,料厚,面积,重量和参考样车的零件的名称,图号,材料,料厚,面积,重量。
车门内板的设计
![车门内板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267b3d5727a5e9856a6169.png)
车门内板的设计过程研究汽车车门的介绍:汽车车身属于汽车的3大总成之一,在汽车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车门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车身侧面最富变化和最受人关注的对象。
一方面,车门作为车身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风格、强度、刚度、可靠性及工艺性等必需满足车身整体性能的要求;另一方面,车门结构自身的视野性、安全性、密封等性能,既对整个车身结构性能影响较大,也是车门功能要求的重要部分。
第一,对使用方便性来说,要求:开关方便性:灵活、轻便、自如,有最大、中间两档开度,并能可靠限位;上下车方便性:开度应足够,一般不低于60°或开度不小于650mm。
第二,对视野性来说,要求:尽量加大车门窗口及玻璃尺寸,并合理布置三角窗位置、大小、形状。
第三,对可靠性安全性来说,要求:足够的强度、刚度,不允许因变形、下沉而影响车门开关可靠性;车门开关时不允许有振动噪声;部件性能可靠、不干涉;撞翻车时不能自行开门,以确保乘员安全;满足侧撞时对乘员的保护要求。
第四,对密封性来说,要求:雨、雪、尘不能进入车内,应具备良好的气密封性。
第五,对工艺性维修性来说,要求:易于生产制造,拆装方便。
车门的结构类型多种多样。
按开启方式可分为旋转门、拉门、折叠门和外摆式车门;按车门结构可分为整体式车门和分开式车门;按有无窗框可分为有窗框和无窗框式车门;按旋转方向可分为顺开门、逆开门和上开门。
而在本次的设计中我们设计的是比较普通的车门是由壳体、附件和内饰盖板组成。
壳体按其结构可分为整体式或框架式。
整体式车门的玻璃窗框是与门内、外板一体冲压的,框架式车门的玻璃窗框是用螺丝钉固定或焊接在门体上的。
车门壳体是由厚度0.8- 1 0 mm 的钢板冲压的外板和内板等焊接而成。
外板外型与整车协调,外板包着内板,沿着门的边缘形成一刚性箍。
内板是车门的主要零件,在内板上冲有各种形状的窝穴、加强筋和孔洞,以便安装附件在安装完附件之后,用内饰板将其遮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门内板的设计过程研究汽车车门的介绍:
汽车车身属于汽车的3大总成之一,在汽车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车门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车身侧面最富变化和最受人关注的对象。
一方面,车门作为车身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风格、强度、刚度、可靠性及工艺性等必需满足车身整体性能的要求;另一方面,车门结构自身的视野性、安全性、密封等性能,既对整个车身结构性能影响较大,也是车门功能要求的重要部分。
第一,对使用方便性来说,要求:开关方便性:灵活、轻便、自如,有最大、中间两档开度,并能可靠限位;上下车方便性:开度应足够,一般不低于60°或开度不小于650mm。
第二,对视野性来说,要求:尽量加大车门窗口及玻璃尺寸,并合理布置三角窗位置、大小、形状。
第三,对可靠性安全性来说,要求:足够的强度、刚度,不允许因变形、下沉而影响车门开关可靠性;车门开关时不允许有振动噪声;部件性能可靠、不干涉;撞翻车时不能自行开门,以确保乘员安全;满足侧撞时对乘员的保护要求。
第四,对密封性来说,要求:雨、雪、尘不能进入车内,应具备良好的气密封性。
第五,对工艺性维修性来说,要求:易于生产制造,拆装方便。
车门的结构类型多种多样。
按开启方式可分为旋转门、拉门、折叠门和外摆式车门;按车门结构可分为整体式车门和分开式车门;按
有无窗框可分为有窗框和无窗框式车门;按旋转方向可分为顺开门、逆开门和上开门。
而在本次的设计中我们设计的是比较普通的车门是由壳体、附件和内饰盖板组成。
壳体按其结构可分为整体式或框架式。
整体式车门的玻璃窗框是与门内、外板一体冲压的,框架式车门的玻璃窗框是用螺丝钉固定或焊接在门体上的。
车门壳体是由厚度0.8- 1 0 mm 的钢板冲压的外板和内板等焊接而成。
外板外型与整车协调,外板包着内板,沿着门的边缘形成一刚性箍。
内板是车门的主要零件,在内板上冲有各种形状的窝穴、加强筋和孔洞,以便安装附件在安装完附件之后,用内饰板将其遮盖。
车门附件包括车门铰链、车门开度限制器、带有内外操作手柄的门锁、定位器、车门密封条,在门内外板之间装有玻璃、玻璃导槽和导轨及玻璃升降器等。
车门的设计过程:
车门是车身结构中的一个分总成,对于车门的设计也应与车身总体设计相统一。
在进行具体的车门设计前首先应根据整车参数,以同类型车为参考,进行车门部分的产品描述,确定车门类型,附件类型及种类。
车门的设计过程一般如下:
产品描述:
应根据设计任务书和调研的分析结果对车门总成及零件进行描述;
确定输入和输出:
输入一般指:总布置提供的设计任务书;车身CAD 表面三维数
据模型和二维线图;设计法规等。
输出一般是确定需要建立的三维模型和图纸等;
定车门边界:
进行车门的总体结构方案设计:
a.确定边界;
b.车门附件布置;
c. 车门本体设计;
e. 附件设计
门的运动校核;
安全性校核;
校核结果满足要求,完成设计。
而对于本次的设计,设计任务主要是根据车门外板设计车门内板,所以本次的设计任务从定车门边界开始,根据指导老师给的车门外板CATIA模型基本可以定出车门边界,所以第一步即是车门附件的布置。
车门附件的布置:
一.车门铰链的布置:
车门铰链是为了把车门和车身连接起来,并使得车门可以开合。
由于车门的种类繁多,车门铰链也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车门开合的方式不同,我们可以将车门铰链分为以下几个大的类别:旋转开合的门的铰链和推拉开合的门的铰链。
铰链是车门总成中的受力构件,当车门关闭时,车门上的承力件为门锁和铰链,当打开车门时,车门的重力完全由铰链来承受。
铰链轴线的布置会影响车门的开度、门柱的尺寸以及车门开缝线的位置和形状。
在布置铰链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车门上下两铰链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大。
2.布置铰链时,为了避免打开车门时与其它部分干涉,铰链的轴线应尽可能外移,使其靠近车身侧面。
3.车门上下铰链必须布置在同一直线上。
从车的侧面看过去,一般是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从车的正面看过去,应为一条向内倾的直线。
车门铰链的功能之一就是连接车身和车门,那么车门铰链至少就应该有三个部分构成:和车身相连接的车身件;和车门相连接的车门件;连接车身件和车门件并保证车门铰链能做出开合运动的其他部分。
在内板的设计中主要是考虑和车门相连接的车门件。
选择铰链的类型,确定安装方式(螺栓螺母连接焊接或者两种都有),然后布置(根据布置要求布置),确定了布置位置,安装方式可以确定车门内板上需要的安装孔洞。
车门和车身的相对位置用:车门边缘和车身间的间隙来衡量。
缝隙大小和均匀性取决于:
a.车身门框尺寸;
b.车门尺寸;
c.车门铰链尺寸。
缝隙尺寸是由这三个尺寸相互配合形成的。
在车身门框以及车门尺寸一定的基础之上,车门铰链的尺寸将影响缝隙的均匀和一致性。
对车门铰链的第一个要求是:
1.车门铰链和车门以及车身之间安装面一定要平整,如果是靠螺栓连接的车门铰链,车身、车门件螺栓安装孔间的相对尺寸一定要符合尺寸且稳定。
考虑到车门铰链需要承受车门的重量并且时常承受其他力量,在车门承受额外力量时,车门位置会发生改变,有些改变在额外力量解除时改变会得到恢复(我们称之为弹性变形),但有些改变不能得到恢复(我们称之为塑性变形)如果弹性、塑性变形过多,将导致车门位置的较大改变,影响外观。
因此对车门铰链的第二个要求是:
2.车门铰链要有一定的刚性,在承受一定力量时候,弹性以及塑性变形量需得到控制。
影响因素:车门、车身件材料的刚性、销轴的刚性、各部位间的
间隙。
车门铰链的第二个基本功能是:保证和便于车门的开合。
由于汽车的使用有一定的质保期限,我们不但要求车门铰链在刚出厂是能满足这一功能,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以后,或者车门开合一定次数之后仍然能保持这一功能。
因此对车门铰链的第三个要求是:
3.车门铰链要有一定的耐久性。
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以后,各功能部件的磨损需要得到控制。
影响因素:衬套、销轴的耐磨性。
汽车在发生侧向撞击时,车门会承受较大的撞击力量,在车门承受撞击时,车门铰链不能脱开致使车门被撞入成员厢内危害乘员安全。
因此对车门铰链的第四个要求是:
4.车门铰链在承受一定的拉散力量时,车身和车门件之间不能脱开。
影响因素:销轴孔的壁厚、销轴的强度、车身以及车门件材料的强度。
二.玻璃及玻璃升降器的布置:
三.车门锁的布置:
四.车门限位器的布置:
五.密封条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