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

1.1工程概况

1.1.1任务来源:我院受**(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委托,对其拟建的新工场建设工事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本次勘察为初步勘察。

1.1.2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有限公司西侧。

1.2 勘察目的、任务及执行标准

1.2.1勘察目的和任务

1.初步查明拟建场地40.00m以浅各土层的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及分布规律,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2.初步查明场地地下水的分布埋藏特征及补给和排泄条件,提供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初步判别场地地下水和地下水位以上土体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

3.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初步评价,并判别建筑场地类别;

4.对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5.对各土层的工程特性作出评价,并初步提供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桩基参数,并对本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提出建议。

1.2.2勘察工作执行的依据

1.2.2.1委托方提供的建筑物平面图及电子文档.

1.2.2.2本次勘察按下列规范、标准执行: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TJ 89-9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 04:88);

我院ISO9001:2000标准作业文件。

1.3 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情况

1.3.1勘探孔的布置

本次勘察根据拟建工程性质及有关规范要求,由我院与委托方协商布置勘探工作量。共布设40.0m左右深的机钻孔4只,40.0m左右深双桥静力触探孔5只。勘察采用机钻孔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土工分析、静力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野外工作于2017年3月26日开始,2017年3月28日结束。室内土工试验于2017年4月1日结束。

1.3.2 勘察工作方法

1.3.

2.1 钻探和取样

本次施工机钻孔使用SH-30型工程钻机施工,开孔孔径为146mm,终孔孔径为110mm,护壁管径为146mm,采用泥浆护壁旋转钻进。每钻进1~2 m取原状土样一件或进行标准贯入试验一次。粘性土中利用上提双锥面活阀式取土器,软土采用薄壁式取土器,砂(粉)性土采用内置环刀取砂器,采用重锤少击法采取原状土样;扰动样利用标贯器采集。

1.3.

2.2静力触探试验

静力触探孔采用及贯入力为15T的双缸液压式静力触探仪(使用锥底截面积为15cm2的双桥探头,定期率定合格)施工。将探头匀速贯入土体中,贯入速率控制在1.20±0.30m/min,每贯入2m进行一次归零校验。通过探头内的传感器把探头在贯入土层中所受的锥尖阻力(q c)及侧壁摩阻力(f s)转变为电讯号,由D310静探微机自动采集数据,并生成f s、q c、f s/ q c随深度变化的连续曲

线。

1.3.

2.3标准贯入实验

将标准贯入器置于预定的试验深度处,使重63.5kg的自由落锤提升76cm,然后使其自由下落,先将标准贯入器预打入土中15cm(以消除土层扰动对标准贯入击数的影响),而后再记下打入30cm的击数(每10cm记录一次击数)。1.3.2.4室内土工实验

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有关要求,对所取土样进行相关指标的测试,数据采集采用KTG-4型全自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1.3.3工程测量

本次勘察是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平面布置图所示的勘探孔位置,由本院CAD中心提取各勘探点的坐标,以现有的有限公司围墙西侧水泥路上的M2(X=38026.877,Y=41667.304)和M3(X=37867.581,Y=41678.422,均为铁钉红漆标记)作为放样控制点(详见“控制点平面布置图”),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放各勘探点位置。各勘探点高程引测于M3(H=3.372m,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1.3.4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累计完成的勘探及测试工作量见表1.1;各勘探孔性质详见表1.2。

勘探及测试工作量统计一览表表1.1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有限公司西侧,隶属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冲湖积平原区,地貌形态单一,水系发育。拟建场地现多为荒地,中部有一北西至南西向宽约11.0m 的自然河道穿越。勘探时测得陆上勘探孔孔口标高在2.63~3.72m之间,测得河

道水面标高为1.11m(2017年3月28日),地形较平坦。

2.2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根据本次勘探揭示,场地自然地面下最大勘探深度43.30m以浅的土体由第四纪全新世以来的冲湖积相~滨海相碎屑沉积土层组成。根据其岩性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性,可划分为8个工程地质层,并细分为11个工程地质亚层,自地面起由上而下的土层分别为:

①1淤泥:灰黑色,流塑。主要为河道内浮泥,含有少量有机质及建筑垃圾。该土层拟建场地河道内有分布,最大厚度为0.40m。属极高压缩性极低强度软弱土层。

①2素填土:灰黄色~灰褐色,松软。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及少量碎砖。该土层拟建场地内除河道部位外均有分布,层顶标高 2.63~3.72m,层厚

0.80~1.60m,系压缩性不均且偏高的低强度土层,未经处理不宜直接利用。

②粘土:暗绿~褐黄色,可~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青灰色条纹。刀切面光滑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偏高,韧性中等偏高。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河道部位厚度变薄,层顶标高0.01~2.56m,层厚1.20~3.80m。系中等压缩性,中高强度土层,为一般建(构)筑物较好的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

③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为主。含少量铁锰氧化物斑点,底部夹薄层粉土。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其顶板标高为-1.51~-0.96m,厚度为3.40~4.90m。属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土层,是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之较好的下卧层。

④1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微层理发育,含少量有机质,偶夹薄层粉土,土性接近淤泥质土。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标高-5.88~-4.68m,层厚13.20~14.40m。系高压缩性,偏低强度的软弱土层。

④2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微薄层理发育,夹少量薄层粉土。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标高-19.44~-18.28m,层厚5.50~6.60m。系中等偏高压缩性,中低强度土层。

⑤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软塑为主。薄层理发育,粉质含量偏高,夹较多薄层粉土,局部呈互层状分布,土质不均一。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缓慢,干强度偏低,韧性偏低。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标高-25.58~-24.08m,层厚3.20~6.50m。系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土层。

⑥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微薄层理发育,夹少量薄层粉土,局部夹层较多。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标高-31.07~-27.28m,层厚0.90~3.60m。系中等偏高局部高压缩性,中低强度土层。

⑦1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软塑。微薄层理发育,粉质含量偏高,夹较多薄层粉土,几乎呈互层状分布,局部以粉质粘土为主。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缓慢,干强度中等偏低,韧性中等偏低。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标高-33.64~-29.87m,层厚0.40~5.00m。系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土层。

⑦2粉土:灰色,饱和,中密为主。薄层理发育,夹少量薄层粉质粘土。无光泽,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大多有分布,但层顶标高及层厚变化较大,层顶标高-36.38~-31.28m,厚度0.70~4.60m。系中等压缩性,中等偏高强度土层。

⑧粉质粘土:灰色,软塑为主。微层理发育,夹少量薄层粉土。稍有光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