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合集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目录1 勘察工作概述 (2)1.1工程概况 (2)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2)1.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2)1.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2)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1.5.1勘探点布置原则 (3)1.5.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3)1.5.3完成工作量 (3)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2.1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2.2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4)3 地震效应 (11)3.1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3.2建筑场地类别 (11)3.3地震液化判别 (11)3.4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2)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5)4.1场地稳定性评价 (15)4.2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2)4.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3)4.3.1场地环境类型 (13)4.3.2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3)4.3.3地下水的腐蚀性 (13)4.4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3)4.5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4)4.6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14)4.7 复合地基 (19)4.8基坑开挖与降水 (17)5 结论 (21)1 勘察工作概述1.1 工程概况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5m。

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一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3)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之规定,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勘察的目的和任务:(一).查明建筑场地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工程特性;(二).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三).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和建议;(四).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五).提供地基土的承载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及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岩土技术参数;(六).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判定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七).确定场地的地震设防烈度,划分场地土类别和建筑场地类别,并对地基土的地震液化进行判定;(八).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适宜性,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方案提出建议。

二.拟建工程概况:(一).场地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河北辛集经济开发园区,兴业街与工业路交叉口西北侧,新建建筑物位于厂区东南部和西部。

(二).拟建建筑物概况见下表三.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量(一).勘察依据1.建设方提供的《总平面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委托单》。

2.本次勘察工作依据的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河北省建筑地基承载力技术规程》(试行)DB13(J)/T48-2005等。

(二).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1条至3.1.4条的规定,确定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岩土工程勘察初勘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初勘报告
距 100~150m,勘探点间距 50~100m,分为取土样孔、标准贯入试验孔;勘探点、 线间距符合规范要求。钻孔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本次勘察共投入 XY—1 型散装钻机 5 台。工程钻探采用合金钻头回转钻进, 泥浆护壁,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重锤少击法取土和双管单动取土器,采取原状土 样蜡封装箱,扰动样用多层塑料袋密封保存,并当天送试验室进行分析,确保土 样数据准确。
6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最小值 ~
最大值
含比 重 干 孔

重隙率重 度 度 比 Nhomakorabeaw Gs γ γ
eO
d
%
- kN/m 3 kN/m 3 -
18.5 2.69 18.6 14.5
~~~

29.5 2.69 20.1 16.6
0.497 ~
0.819
饱 液 塑 塑性 液性 剪切试验 剪切试验 压缩试验

⑴杂填土(Q4ml) 杂色,松散,混大量碎石块,灰渣等杂填物,局部层顶为 20cm 混凝土路面。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30~6.30m,平均 2.98m;层底标高:19.73~24.54m, 平均 22.05m;层底埋深:1.30~6.30m,平均 2.98m。该层属于欠固结高压缩性 土。 ⑴-1 素填土(Q4ml) 杂色,松散,以粉土为主,局部粘粒含量较高,混少量灰渣等杂填物。场区 仅分布在 20、35、48 孔,厚度:0.80~1.30m,平均 1.07m;层底标高:20.73~ 21.14m,平均 20.91m;层底埋深:2.60~3.00m,平均 2.80m。该层属于欠固结 高压缩性土。 ⑵粉土 褐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湿,具锈染,局部夹粘土薄层,见贝壳残片, 干强度及韧性低,摇震反应中等,切面无光泽。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80~6.00m, 平均 3.49m;层底标高:13.50~20.96m,平均 17.25m;层底埋深:2.80~12.70m, 平均 7.66m。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8 点次,修正击数范围值为 5.3~8.7 击,平 均值 N=6.8 击。取原状土样 12 件,扰动样 5 件,该层属中高压缩性土。其主要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下表:

地勘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地勘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地勘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前言该报告是针对一处地点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其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该地区的地质与地貌情况,以便进行建筑与环境工程设计。

为了准确描述该地质状况和提高勘察精度,我们采用了多种勘察方法,得出了以下。

二、勘察地点简介本次勘察地点位于某地市区南部,面积约为1000亩,建筑用地面积为600亩,环境工程用地为400亩。

该地区地势起伏不大,平均海拔为30米左右。

周围无大型山脉或江河,是一处相对平稳的地形。

下面将对该勘察地点的岩土地质状况进行详细描述。

三、地质情况分析1. 地层岩性该土地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下部地层的花岗岩、石英岩和上部地层的黏性粘土层、杂屑土-砂土层组成。

其中,花岗岩为主要地质岩层,在该地区占主导地位,岩性为石英二长花岗岩。

黏性粘土层与杂屑土-砂土层在地下30米处之上,发育至地面以下10-15米,厚度约为30米。

2. 岩体稳定性评价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岩体在地下部分稳定性较好,整体稳定度为一般。

但岩体表面过于粗糙,毛细孔隙度较大,较易发生岩体剥落、局部崩塌等现象,增大了建筑物基础的施工难度。

3.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该地区地震等级较小,为三级地震,地震烈度为VI度。

考虑到地质条件和历史资料,该地区地震引发的岩石崩塌和滑坡等地震灾害风险较小。

4. 地下水地质分析-33米之间,该区域地下水较为丰富。

地下水层位上下界分别在-15米0米、-40米地下水层埋深为33-40米,主要为含水层,水质条件较好,适宜用于生活和工业用水。

四、勘察与建议本次勘察如下: 1. 该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为生活和工业用水提供了便利;2. 该地质区构造复杂,岩体距离表面距离较近,建筑物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进行合理的基础设计; 3. 该地区地震风险较小,保证了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相对安全性。

因此,我们建议在该地区进行建设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建造方案和基础设计,确保建筑物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也能满足安全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汇报人:2024-01-04•勘察目的和任务•勘察方法和手段•勘察成果分析目录•勘察结论和建议•勘察报告书编制要求•勘察报告书审查与审核01勘察目的和任务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的可能性及对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状况分析了解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的变化规律。

确定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通过勘察了解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等,以及地层的分布、厚度、岩性等特征。

确定工程地质条件获取岩土的密度、含水率、渗透性等物理性质参数。

物理性质参数力学性质参数工程分类与评价通过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确定岩土的抗压、抗剪、抗拔等力学性质参数。

根据获取的参数对岩土进行工程分类,评价其工程性能及稳定性。

030201确定岩土参数根据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状况等因素,评估场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场地稳定性评价计算地基在不同荷载下的承载力,评估其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地基承载力分析分析场地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评估场地的抗震性能。

抗震性能评估评估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

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02勘察方法和手段基础性调查地质调查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为后续的勘察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地质调查钻探直接勘探方法钻探是通过钻机在岩土层中钻孔,直接获取岩土样本的方法。

通过钻孔内的观察和试验,可以了解岩土层的分布、岩性、厚度、地下水位等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井探和槽探局部勘探方法井探和槽探是在工程场地内布置一定数量的井或槽,通过挖掘或开凿的方式,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分布、岩性、地下水等情况。

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场地较小、钻探无法满足需求的工程场地。

间接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推断地下岩土层的分布、性质和状态的方法。

常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等,适用于大面积的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项目背景。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针对某某工程项目进行,该项目位于某某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本次勘察旨在全面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和土壤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勘察范围。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范围包括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土壤性质、地下水情况等内容。

勘察范围囊括工程周边区域,确保对工程影响因素的全面了解。

三、勘察方法。

1. 野外地质勘察,通过实地观测和采集地质样品,了解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情况。

2. 土壤力学勘察,通过取样分析和现场测试,获取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

3. 地下水勘察,通过水文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试验,了解地下水位、水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四、勘察成果。

1. 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经过野外地质勘察,确定工程所在地为XX构造,主要由XX地层组成。

2. 土壤性质,土壤为XX类型,具有XX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

3.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位为XX,水质为XX,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较小。

五、工程建议。

根据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为工程提出以下建议:
1. 对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

2. 根据土壤性质,合理选择基础处理和土壤改良措施,确保工程稳定和安全。

3. 针对地下水情况,制定合理的排水和防水措施,保障工程施工和运行。

六、结论。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充分了解了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和土壤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建议,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XXXXXX有限责任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步勘察)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报告名称:XXXXXX有限责任公司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委托单位:XXXXXX有限责任公司勘察单位:XXXXXX勘探有限公司单位资质: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资质证号:法人代表:总经理:总工程师:项目负责:报告编写:报告审核:校对:提交日期:单位地址:联系电话:传真:目录1 概述 (1)1.1任务来源 (1)1.2工程简况 (1)1.3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 (1)1.4勘查工作布置 (1)1.4.1 勘察工作依据 (1)1.4.2 岩土工程勘察级别 (2)1.4.3 勘探工作布置 (2)1.4.4 勘探手段 (2)1.5勘察工作量统计 (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2.1拟建场地工程环境条件 (3)2.2场地地形、地貌 (3)2.3地层结构特征 (3)2.4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原位测试成果统计 (4)2.4.1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4)2.4.2 渗透系数推荐 (6)2.4.3 各土层静力触探成果统计 (6)2.4.4 各土层标准贯入试验统计 (6)2.5水文地质条件 (7)2.6地下水水质分析 (7)2.7土的腐蚀分析 (8)2.8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及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9)3 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9)3.1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9)3.2地震效应分析评价 (9)3.2.1 抗震设防烈度 (9)3.2.2 场地土及场地类别的划分 (9)3.2.3 场地土的液化判别 (10)3.2.4 建筑抗震地段的划分 (10)3.3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及压缩性评价 (10)3.4地下水评价 (10)4 结论与建议 (10)1 概述1.1 任务来源受XXXXXX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接了其拟建的年产25万吨精己二酸项目场地初步勘察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1.2 工程简况拟建场地位于平顶山市叶县县城城东北约5公里处的平顶山产业集聚园区内,拟建厂区接近长方形,东西约750m,南北910m,占地面积682500m2。

岩土勘察报告

岩土勘察报告

岩土勘察报告
一、项目背景。

本次岩土勘察报告针对某某工程项目的岩土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为工程设计、施工和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勘察范围。

本次岩土勘察范围包括工程项目周边地质环境、地表和地下水情况、土壤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内容。

三、勘察方法。

我们采用了现场勘查、实地取样、室内试验等多种方法,结合地质雷达、钻孔等技术手段,全面了解了工程区域的岩土情况。

四、勘察结果。

1. 地质环境,工程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存在断裂带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需要加强监测和防范措施。

2. 地表和地下水情况,地表水位变化较大,需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地下水位较浅,需采取防渗措施。

3. 土壤和岩石性质,土壤为黏土和砂土的混合层,岩石为花岗岩和片麻岩,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五、勘察建议。

1. 对地质灾害隐患区域进行详细监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确保工程地基和基础的稳定性。

3. 根据土壤和岩石性质,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六、总结。

本次岩土勘察报告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工程区域的岩土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七、附录。

1. 勘察地点示意图。

2. 勘察样品实验数据。

3. 监测报告和评估分析。

以上为本次岩土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对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施工起到积极的作用。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范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范文

目录1 勘察工作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1.5.1勘探点布置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3完成工作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目录1 勘察工作概述 (2)1.1工程概况 (2)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2)1.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2)1.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2)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1.5.1勘探点布置原则 (3)1.5.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3)1.5.3完成工作量 (3)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2.1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2.2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4)3 地震效应 (11)3.1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3.2建筑场地类别 (11)3.3地震液化判别 (11)3.4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2)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5)4.1场地稳定性评价 (15)4.2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2)4.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3)4.3.1场地环境类型 (13)4.3.2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3)4.3.3地下水的腐蚀性 (13)4.4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3)4.5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4)4.6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14)4.7 复合地基 (19)4.8基坑开挖与降水 (17)5 结论 (21)1 勘察工作概述1.1 工程概况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5m。

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一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3)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之规定,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17-10)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二O一七年一月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工程编号:2017-10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校对:审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勘察日期:2017年1月第一部分文字报告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1.1 拟建工程概况 1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11.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2.1 地形地貌、气象 3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2.3 区域地质概况 3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42.5 不良地质作用 52.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2.7 水文地质条件 5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 53.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5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3.3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 6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3.5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104.结论与建议105.说明11 第二部分图表1. 图例1页2. 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4.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5. 工程地质剖面图3页6. 钻孔柱状图8页7.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2页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1.1 工程概况委托单位:中兴建安公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特性:拟建工程为办公楼1栋,宿舍1栋,餐厅1栋,总建筑面积***m2,建筑物主要特征见下表1.1。

具体建筑物的尺寸、层数及平面布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勘察等级: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属二级场地,二级地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1.2.1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勘察的目的是提出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的方案提出建议。

岩土工程施工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施工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施工勘察报告一、引言本次岩土工程施工勘察报告旨在对地区的岩土工程施工进行全面的勘测和评估,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和指导。

通过本次施工勘察,我们对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土壤特性以及岩石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二、勘察地点及背景本次勘察地点位于市区,该地区是一片开发较为活跃的地段。

施工工程类型主要为高层建筑,设计总建筑面积约为XXX平方米。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勘察工作的重点是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保证施工安全。

三、地质调查结果经过详细的地质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该地区土壤以黏土为主,黏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2.存在少量的砂质土壤,但其分布较为局限,主要位于地表较浅的部分;3.地下水位较深,对施工有一定的影响,需要相应的排水措施;4.山体较陡峭,存在一定的滑坡和岩体崩塌的风险,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护。

四、岩石特性分析经过对勘察区域内岩石进行采样与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勘察区域主要为砂岩和灰岩,岩层整体较坚硬,适合进行基础工程;2.岩石中存在少量的软弱层,强度较低,容易发生断裂和滑动;3.研究了岩层的稳定性,对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和测算;4.根据测量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岩体支护方案,以确保施工期间的岩体稳定性。

五、安全评估与建议根据以上勘察和分析结果,我们对该地区的施工安全性进行了评估1.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土壤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固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2.对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施工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地下水防渗、岩体支护等;3.施工期间要进行长期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地质灾害隐患;4.对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分析研究,为未来的岩土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

六、总结本次岩土工程施工勘察报告对地区的地质条件、土壤特性和岩石性质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勘测结果,我们对该地区的施工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希望该报告能够为下一步的岩土工程施工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和指导。

初勘报告

初勘报告

宁波恒大华府C3-4#地块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2013-k-0431、工程概况受城博(宁波)置业有限公司之委托,我公司承担了宁波恒大华府C3-4#地块项目的岩土工程初步勘察任务。

拟建地块位于宁波市高新区,中山东路以南,江澄路以东。

拟建一幢地标性超高层建筑,高度450m;周边为多层或小高层裙房,高度不详。

全址设地下室,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1.4条,在抗震设防区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预计开挖深度约25m。

拟采用桩基础。

现场地大部分为空地。

本地块拟建超高层建筑,地下室开挖深度约25m左右,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其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地势较平坦,地形地貌简单,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场地存在厚层状软弱土,属抗震不利地段,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场地;地基土种类较多,均匀性差,性质变化较大,地基复杂等级属于二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4条之规定,本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2、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勘察执行的主要规范标准(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5)国标《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6)建设部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7)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8)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9)浙江省标准《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1065-2009);(10)地方标准《宁波市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细则》(甬DBJ02-12)。

福鼎点头镇圣园小区初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福鼎点头镇圣园小区初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福鼎市点头镇圣园小区(初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前言1.1、工程概况福鼎市点头镇圣园小区,项目位于福鼎市点头镇镇区东部,位于点头镇大峨水库移民安置点周边。

场地红线外四周以4层砖混结构榴房为主,镇区区内道路经过场地北侧,交通较便利。

因工程需要,对勘察工作进行分阶段进行,本次主要为初步勘察阶段,拟建物为4幢住宅楼,层数为9层。

基础型式拟采用桩基,基础整体倾斜≤0.003,平均沉降量≤200mm。

相邻柱基沉降差允许值为<0.002l(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单位为mm),拟建建筑物占地面积约3360.00m2,室内设计整平标高10.00m,无地下室。

由福鼎市建筑设计院设计。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由福鼎市圣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院进行。

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

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本次勘察按初步勘察阶段的要求进行勘察。

根据拟建建筑物的特点,本次勘察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是初步查明建筑场地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初步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特征,初步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初步了解地基土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对下阶段勘察等提出建议。

并提交资料初步勘察阶段的勘察报告。

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对本次勘察工作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如下:1、初步查明场地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能,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能力。

2、初步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

3、初步查明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和水、土对建构筑物的腐蚀性,提出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特征参数。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幅度。

4、进行场地的地震效应评价,提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分区。

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并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对地基类型、基础型式等进行初步的建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勘察地点:该勘察地点位于XX市XX区XX路XX号,拟建一座五层高的商业综合楼。

二、勘察目的:1.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为建筑的地基设计和地下室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确定该地区的岩石和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为建筑的结构设计提供参数。

3.针对该地区的地质和地下水条件,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和工程设备要求。

三、勘察方法:1.现场地质调查:通过地下钻探和取样分析等手段,获取地下岩石和土层的情况,并进行室内试验分析。

2.地下水勘察:通过地下水位的观测,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和水质情况。

3.室内试验:对取样的土壤和岩石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和水质分析。

四、勘察结果:1.地质条件:经过地下钻探和取样分析,勘察区域主要由第三纪地层组成,主要包括砂砾岩、泥岩和沙岩。

其中,砂砾岩层较为坚硬,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泥岩层较为黏土,具有较强的剪切性;沙岩层呈块状分布,容易发生坍塌。

2.地下水情况:经过地下水位的观测,该地区地下水位较深,地下水丰富,但水质有一定的硬度,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3.物理力学性质:通过室内试验,取得了岩石和土壤的相关数据。

砂砾岩的抗压强度约为150MPa,抗拉强度约为5MPa;泥岩的抗压强度约为10MPa,抗拉强度约为2MPa;沙岩的抗压强度约为80MPa,抗拉强度约为3MPa。

五、建议:1.对于地基设计,建议选择砂砾岩作为承载层,避免选取沙岩层作为地基,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2.对于地下室施工,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加强泥岩层的承载能力,并避免发生坍塌事故。

3.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地下水的净化处理,以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周边环境。

4.在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岩石和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参数。

六、结论:通过本次岩土工程勘察,了解了勘察地点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施工措施。

这些结果和建议将为建筑的地基设计和地下室施工提供重要依据,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精选全文

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前言1.1工程概况1.1.1任务来源:我院受**(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委托,对其拟建的新工场建设工事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为初步勘察。

1.1.2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有限公司西侧。

1.2 勘察目的、任务及执行标准1.2.1勘察目的和任务1.初步查明拟建场地40.00m以浅各土层的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及分布规律,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2.初步查明场地地下水的分布埋藏特征及补给和排泄条件,提供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初步判别场地地下水和地下水位以上土体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3.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初步评价,并判别建筑场地类别;4.对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5.对各土层的工程特性作出评价,并初步提供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桩基参数,并对本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提出建议。

1.2.2勘察工作执行的依据1.2.2.1委托方提供的建筑物平面图及电子文档.1.2.2.2本次勘察按下列规范、标准执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TJ 89-9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 04:88);我院ISO9001:2000标准作业文件。

1.3 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情况1.3.1勘探孔的布置本次勘察根据拟建工程性质及有关规范要求,由我院与委托方协商布置勘探工作量。

共布设40.0m左右深的机钻孔4只,40.0m左右深双桥静力触探孔5只。

勘察采用机钻孔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土工分析、静力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

野外工作于2017年3月26日开始,2017年3月28日结束。

室内土工试验于2017年4月1日结束。

江华新城初步勘察报告

江华新城初步勘察报告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江华新城二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湖南核工业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二0一四年九月目录文字部分1、前言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场地位置、地形、地貌概况2.2、区域地质概况2.3、地层岩性2.4、岩土物理力学性质2.5、水文地质特征2.6、地质构造2.7、地震效应3、岩土工程条件分析与评价3.1、场地稳定性评价3.2、地层岩土性能评价4、结论与建议图件部分1、江华新城二期建筑总平面图2、勘察工程平面布置图3、工程地质剖面图4、钻孔地质柱状图附表部分1、原位测试成果表2、土工试验成果表3、岩石试验成果表4、水样试验报告5、建设工程勘察现场单孔成果见证一览表6、湖南省建设工程勘察现场见证报告附件部分1、江华新城二期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江华新城二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1、前言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天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江华县瑶都大道与江华大道和纬五路交汇处拟建江华新城,项目占地面积约19029.395m2,拟建多栋1-2层框架结构商业楼,5栋26-29层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委托我院对该工程进行岩土工程初步勘察。

勘察孔的布置由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确定,且提供勘察孔布置平面图及勘察技术要求,初步查明区域性地质条件,并简述区域性地质构造对该工程安全的影响;查明区內是否存在断层、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初步查明断层性质及产状,并分析其对工程的影响;查明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为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提供相关依据。

江华县位于湖南省最南端,地处南岭北麓,与粤、桂接壤。

地理坐标在东经110°25′~112°10′和北纬24°38′~25°15′之间,东北接蓝山县,东南邻广东省连州市、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南界广西壮族自治区之贺州市、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西抵江永县,北枕道县、宁远县。

我院于2014年8月6日至2014年8月14日对拟建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初步勘察工作,本次勘察施工对岩土层分别采用回转、冲击钻进,共设计布置勘探钻孔16个,对勘探孔根据座标数据采用全站仪进行放样,场地控制点由建设单位提供,共完成勘探孔16个,完成工程量见表1: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表1序号工作内容单位数量备注1 钻孔放样个162 钻探m/孔377.00/163 标准贯入试验次/孔6/64 取原状土样件 65 取岩样组 66 取水样件 17 编制勘察报告份一式五份本次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江华新城北地块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1.1工程概况1.1.1任务来源:我院受**(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委托,对其拟建的新工场建设工事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为初步勘察。

1.1.2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有限公司西侧。

1.2 勘察目的、任务及执行标准1.2.1勘察目的和任务1.初步查明拟建场地40.00m以浅各土层的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及分布规律,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2.初步查明场地地下水的分布埋藏特征及补给和排泄条件,提供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初步判别场地地下水和地下水位以上土体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3.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初步评价,并判别建筑场地类别;4.对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5.对各土层的工程特性作出评价,并初步提供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桩基参数,并对本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提出建议。

1.2.2勘察工作执行的依据1.2.2.1委托方提供的建筑物平面图及电子文档.1.2.2.2本次勘察按下列规范、标准执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TJ 89-9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 04:88);我院ISO9001:2000标准作业文件。

1.3 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情况1.3.1勘探孔的布置本次勘察根据拟建工程性质及有关规范要求,由我院与委托方协商布置勘探工作量。

共布设40.0m左右深的机钻孔4只,40.0m左右深双桥静力触探孔5只。

勘察采用机钻孔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土工分析、静力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

野外工作于2017年3月26日开始,2017年3月28日结束。

室内土工试验于2017年4月1日结束。

1.3.2 勘察工作方法1.3.2.1 钻探和取样本次施工机钻孔使用SH-30型工程钻机施工,开孔孔径为146mm,终孔孔径为110mm,护壁管径为146mm,采用泥浆护壁旋转钻进。

每钻进1~2 m取原状土样一件或进行标准贯入试验一次。

粘性土中利用上提双锥面活阀式取土器,软土采用薄壁式取土器,砂(粉)性土采用内置环刀取砂器,采用重锤少击法采取原状土样;扰动样利用标贯器采集。

1.3.2.2静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孔采用及贯入力为15T的双缸液压式静力触探仪(使用锥底截面积为15cm2的双桥探头,定期率定合格)施工。

将探头匀速贯入土体中,贯入速率控制在1.20±0.30m/min,每贯入2m进行一次归零校验。

通过探头内的传感器把探头在贯入土层中所受的锥尖阻力(q c)及侧壁摩阻力(f s)转变为电讯号,由D310静探微机自动采集数据,并生成f s、q c、f s/ q c随深度变化的连续曲线。

1.3.2.3标准贯入实验将标准贯入器置于预定的试验深度处,使重63.5kg的自由落锤提升76cm,然后使其自由下落,先将标准贯入器预打入土中15cm(以消除土层扰动对标准贯入击数的影响),而后再记下打入30cm的击数(每10cm记录一次击数)。

1.3.2.4室内土工实验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有关要求,对所取土样进行相关指标的测试,数据采集采用KTG-4型全自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1.3.3工程测量本次勘察是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平面布置图所示的勘探孔位置,由本院CAD中心提取各勘探点的坐标,以现有的有限公司围墙西侧水泥路上的M2(X=38026.877,Y=41667.304)和M3(X=37867.581,Y=41678.422,均为铁钉红漆标记)作为放样控制点(详见“控制点平面布置图”),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放各勘探点位置。

各勘探点高程引测于M3(H=3.372m,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1.3.4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累计完成的勘探及测试工作量见表1.1;各勘探孔性质详见表1.2。

勘探及测试工作量统计一览表表1.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有限公司西侧,隶属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冲湖积平原区,地貌形态单一,水系发育。

拟建场地现多为荒地,中部有一北西至南西向宽约11.0m 的自然河道穿越。

勘探时测得陆上勘探孔孔口标高在2.63~3.72m之间,测得河道水面标高为1.11m(2017年3月28日),地形较平坦。

2.2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根据本次勘探揭示,场地自然地面下最大勘探深度43.30m以浅的土体由第四纪全新世以来的冲湖积相~滨海相碎屑沉积土层组成。

根据其岩性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性,可划分为8个工程地质层,并细分为11个工程地质亚层,自地面起由上而下的土层分别为:①1淤泥:灰黑色,流塑。

主要为河道内浮泥,含有少量有机质及建筑垃圾。

该土层拟建场地河道内有分布,最大厚度为0.40m。

属极高压缩性极低强度软弱土层。

①2素填土:灰黄色~灰褐色,松软。

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及少量碎砖。

该土层拟建场地内除河道部位外均有分布,层顶标高 2.63~3.72m,层厚0.80~1.60m,系压缩性不均且偏高的低强度土层,未经处理不宜直接利用。

②粘土:暗绿~褐黄色,可~硬塑。

含铁锰质结核,夹青灰色条纹。

刀切面光滑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偏高,韧性中等偏高。

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河道部位厚度变薄,层顶标高0.01~2.56m,层厚1.20~3.80m。

系中等压缩性,中高强度土层,为一般建(构)筑物较好的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

③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为主。

含少量铁锰氧化物斑点,底部夹薄层粉土。

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

其顶板标高为-1.51~-0.96m,厚度为3.40~4.90m。

属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土层,是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之较好的下卧层。

④1粉质粘土:灰色,流塑。

微层理发育,含少量有机质,偶夹薄层粉土,土性接近淤泥质土。

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标高-5.88~-4.68m,层厚13.20~14.40m。

系高压缩性,偏低强度的软弱土层。

④2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

微薄层理发育,夹少量薄层粉土。

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标高-19.44~-18.28m,层厚5.50~6.60m。

系中等偏高压缩性,中低强度土层。

⑤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软塑为主。

薄层理发育,粉质含量偏高,夹较多薄层粉土,局部呈互层状分布,土质不均一。

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缓慢,干强度偏低,韧性偏低。

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标高-25.58~-24.08m,层厚3.20~6.50m。

系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土层。

⑥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

微薄层理发育,夹少量薄层粉土,局部夹层较多。

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标高-31.07~-27.28m,层厚0.90~3.60m。

系中等偏高局部高压缩性,中低强度土层。

⑦1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软塑。

微薄层理发育,粉质含量偏高,夹较多薄层粉土,几乎呈互层状分布,局部以粉质粘土为主。

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缓慢,干强度中等偏低,韧性中等偏低。

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标高-33.64~-29.87m,层厚0.40~5.00m。

系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土层。

⑦2粉土:灰色,饱和,中密为主。

薄层理发育,夹少量薄层粉质粘土。

无光泽,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大多有分布,但层顶标高及层厚变化较大,层顶标高-36.38~-31.28m,厚度0.70~4.60m。

系中等压缩性,中等偏高强度土层。

⑧粉质粘土:灰色,软塑为主。

微层理发育,夹少量薄层粉土。

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土层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标高-33.01~-38.18m,本次勘察未揭穿,最大控制厚度5.30m。

属中等压缩性,中低强度的土层。

场地地基土的分布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土分析分层总表”,其平均值详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一览表”。

3、水文地质条件3.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较大,轻度潮湿。

据历史资料,市历史最高洪水位为2.68m(1999年),最低河水位为0.01m,常年平均水位水位为0.88m。

根据我院近年来搜集的资料,市历史最高潜水位为2.63m,近3~5年来最高潜水位约2.50m,年变幅一般在1~2m,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市历史最高微承压水水位为1.74m,近3~5年最高水位1.60m左右,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以及上部潜水,微承压水水位年变幅约0.80m。

3.2 场地地表水及地下水勘察时测得场地河道水位标高为1.11m,淤泥厚度0.20~0.40m(2017年3月28日)。

场地内对本工程建设有影响的地下水主要为潜水。

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粘性土层中,富水性差;受大气降水及周边河流的侧向补给,以地面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受季节影响水位升降明显。

勘探时测得潜水初见水位标高为0.45~0.55m,测得稳定水位标高在0.95~1.05m(基本同当地河水位)。

3.3 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判定本场地的环境类型为Ⅱ类。

经现场观测,本场地地下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根据邻近场地的水质分析结果,结合地区建筑经验,初步判定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环境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潜环境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

场地及其附近无明显污染源,场地雨量较多;根据我院地区表层土易溶盐分析资料及地区建筑经验,初步判定场地地下水位以上土体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

4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4.1饱和砂土和粉土的液化判别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附录A,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时,可不进行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液化判别。

4.2建筑场地类别据邻近场地勘探揭示,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m。

根据本次勘察成果,以J1孔、J2孔和J4孔为例,估算本场地自然地面下20m以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 se为152.8~153.6m/s(估算结果详见表4.1)。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4.1.6表,判定拟建场地为Ⅲ类建筑场地,场地特征周期0.45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