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组合管理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资产管理的投资组合理论和实践

资产管理的投资组合理论和实践

资产管理的投资组合理论和实践在金融领域中,资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旨在通过精心选择和管理各种不同类型的资产,以实现投资者的目标和需求。

投资组合理论和实践是资产管理的核心内容,旨在构建有效的投资组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回报并降低风险。

一、资产管理的概念和目标资产管理是指对个人或机构的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和配置的过程。

其核心目标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并满足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

资产管理的过程包括资产配置、投资决策、风险管理以及监督和评估等环节。

二、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原理1. 效用理论:根据投资者的效用函数,选择适当的投资组合,使其在风险和回报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通过测量资产与市场的相关性,计算合理的风险溢价,从而确定投资组合中的资产配置比例。

3.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根据资产间的相关性和波动性,构建有效前沿,实现在给定风险下的最高回报。

三、投资组合的构建和优化1. 资产分类:根据不同的标的物性质和市场特征,将资产划分为股票、债券、货币、房地产等类别。

2. 风险评估:通过评估资产的风险水平和预期收益率,确定每种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

3. 资产配置: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确定不同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分配比例。

4. 多样化投资:通过分散投资于不同资产类别和地理区域,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

5. 动态调整:定期评估投资组合的表现,并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再平衡。

四、投资组合管理的挑战和策略1. 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是投资组合管理的主要挑战,因此需要灵活的风险管理和快速的决策反应。

2. 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常常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需要依靠专业的研究和分析来获取准确的信息。

3. 惯性行为:投资者经常受到情绪和惯性行为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和纪律的执行。

4. 战略配置与主动管理:战略配置注重长期资产配置,而主动管理注重短期的市场定时和个股选择。

投资组合理论与风险管理

投资组合理论与风险管理

投资组合理论与风险管理1. 引言投资组合理论是金融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其旨在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实现投资者在给定风险偏好下的最优收益。

本文将介绍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践,并详细探讨了风险管理在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2. 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概念2.1 资产和投资组合在投资组合理论中,“资产”指的是可以被持有和交易的金融产品或实物产品。

常见的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

而“投资组合”则指由不同种类的资产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投资配置。

2.2 面临的挑战构建一个有效的投资组合并非易事,主要面临以下挑战:高度不确定性:市场价格波动难以准确预测,导致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随时可能发生剧烈波动;资本市场假设:投资组合理论基于一些假设,如市场完全有效、无交易费用等,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完全满足;不完全信息:投资者面临信息不对称,无法获知所有关联资产的真实情况。

3. 投资组合理论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投资组合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模型,旨在帮助投资者做出最佳配置决策。

3.1 资本市场线模型资本市场线模型是投资组合理论中最为经典的模型之一。

它通过寻找最佳的风险-收益平衡点,即“切线点”,来确定最优的投资组合配置。

该模型以风险无关的资本市场线为基准,将各种不同收益率和风险水平的投资组合都映射到一个共同收益率水平上。

3.2 有效前沿模型有效前沿模型是另一个重要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

该模型通过计算所有可能投资比例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绘制出各种风险水平下可选投资组合的集合。

有效前沿曲线上各点表示在给定风险下能够获得最大预期收益率的投资组合。

3.3 协方差矩阵模型协方差矩阵模型是用于估计股票或其他相关金融产品之间关联程度的统计工具。

该模型通过计算不同证券之间收益率之间相互关系的协方差矩阵,从而评估不同证券之间存在的风险。

4. 风险管理在投资组合理论中的关键作用风险管理在投资组合理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金融行业中的投资组合管理方法通用版

金融行业中的投资组合管理方法通用版

金融行业中的投资组合管理方法通用版投资组合管理是金融行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通过合理配置资产、优化风险收益特征,投资组合管理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降低风险。

本文将介绍金融行业中的投资组合管理方法,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是投资组合管理的基础,它是由美国学者哈里·马科维茨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以风险和收益为核心,通过有效前沿和资本市场线的构建,帮助投资者做出最佳资产配置决策。

1. 均值-方差模型均值-方差模型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核心模型之一。

该模型假设资产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通过计算各资产预期收益率、协方差矩阵和投资者风险偏好,可以得出最优投资组合。

2. 有效前沿有效前沿是均值-方差模型的重要输出结果。

它表示在给定预期收益率下,能够达到最低风险的所有投资组合构成的集合。

投资者可以通过有效前沿选择满足自己风险偏好的最优投资组合。

二、因子模型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虽然被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限制,比如对理论假设的过于严格。

为了更好地应对实际市场的复杂性,学者们提出了因子模型。

因子模型是将资产收益率与一系列公认的风险因子相关联,并通过对风险因子的估计来进行投资组合管理。

常见的因子模型包括市场模型、三因子模型和四因子模型等。

1. 市场模型市场模型是因子模型的最基本形式,它假设资产的收益率与整个市场的收益率正相关。

通过对市场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可以估计出资产的贝塔值,从而确定资产在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

2. 三因子模型三因子模型基于市场模型,引入了市值因子和账面市值比因子,认为这两个因子对资产收益率有显著影响。

通过对三因子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可以进一步解释资产收益率的波动。

三、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是投资组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旨在控制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

1. 分散化投资分散化投资是通过投资不同的资产、行业和地区来降低投资组合的特定风险。

投资组合管理研究论文

投资组合管理研究论文

投资组合管理研究论文一、投资组合的基本理论马考维茨(Markowitz)是现代投资组合分析理论的创始人。

经过大量观察和分析,他认为若在具有相同回报率的两个证券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任何投资者都会选择风险小的。

这同时也表明投资者若要追求高回报必定要承担高风险。

同样,出于回避风险的原因,投资者通常持有多样化投资组合。

马考维茨从对回报和风险的定量出发,系统地研究了投资组合的特性,从数学上解释了投资者的避险行为,并提出了投资组合的优化方法。

一个投资组合是由组成的各证券及其权重所确定。

因此,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是其成分证券期望回报率的加权平均。

除了确定期望回报率外,估计出投资组合相应的风险也是很重要的。

投资组合的风险是由其回报率的标准方差来定义的。

这些统计量是描述回报率围绕其平均值变化的程度,如果变化剧烈则表明回报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风险较大。

从投资组合方差的数学展开式中可以看到投资组合的方差与各成分证券的方差、权重以及成分证券间的协方差有关,而协方差与任意两证券的相关系数成正比。

相关系数越小,其协方差就越小,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也就越小。

因此,选择不相关的证券应是构建投资组合的目标。

另外,由投资组合方差的数学展开式可以得出:增加证券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基于回避风险的假设,马考维茨建立了一个投资组合的分析模型,其要点为:(1)投资组合的两个相关特征是期望回报率及其方差。

(2)投资将选择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期望回报率最大的投资组合,或在给定期望回报率水平下风险最低的投资组合。

(3)对每种证券的期望回报率、方差和与其他证券的协方差进行估计和挑选,并进行数学规划(mathematicalprogramming),以确定各证券在投资者资金中的比重。

二、投资战略投资股市的基金经理通常采用一些不同的投资战略。

最常见的投资类型是增长型投资和收益型投资。

不同类型的投资战略给予投资者更多的选择,但也使投资计划的制定变得复杂化。

金融市场的投资组合管理优化投资组合的方法和技巧

金融市场的投资组合管理优化投资组合的方法和技巧

金融市场的投资组合管理优化投资组合的方法和技巧投资组合管理是金融市场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如何优化配置资金以实现最佳回报。

本文将讨论投资组合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取得成功。

一、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概念投资组合管理是指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合理选择资产并进行适当的配置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投资回报。

基于投资组合理论,投资者可以通过多样化投资组合中的资产来降低风险,并获得更好的回报。

投资组合管理的目标是在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使投资者获得最优的投资组合。

二、投资组合管理的方法1.均衡投资法均衡投资法是指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将资金以相对均衡的方式分配到不同的资产种类中。

通过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分散资金,可以降低整体风险,抵消单个资产的不利变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2.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是由马科维茨等人提出的,它通过量化资产的预期回报和风险,并计算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以建立最优投资组合。

该理论强调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来获得最大回报并降低风险。

3.风险调整方法风险调整方法是指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对投资组合进行调整,以实现风险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通过将资金投入不同风险水平的资产中,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态度来调整投资组合。

三、投资组合管理的技巧1.多样化投资多样化投资是投资组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技巧,它可以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

通过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地区和行业,可以分散风险并增加整体收益。

2.定期再平衡定期再平衡是指定期检查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以确保其与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保持一致。

如果某些资产的表现良好,其权重可能会超过预先分配的比例,需要进行再平衡以确保风险控制。

3.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投资组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技巧,投资者可以降低潜在的损失并保护投资组合的价值。

常见的风险管理技巧包括建立止损点、使用多元化金融工具以对冲风险等。

投资组合理论简介

投资组合理论简介

投资组合理论简介投资组合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投资组合理论指的是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而广义的投资组合理论除了经典的投资组合理论以及该理论的各种替代投资组合理论外,还包括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证券市场有效理论构成的资本市场理论。

同时,由于传统的EMH 不能解释市场异常现象,在投资组合理论又受到行为金融理论的挑战。

投资组合理论的提出[1]美国经济学家马考维茨(Markowitz)1952年首次提出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并进行了系统、深入和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理论包含两个重要内容:均值-方差分析方法和投资组合有效边界模型。

在发达的证券市场中,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早已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组合选择和资产配置。

但是,我国的证券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该理论是否适合于我国股票市场一直存有较大争议。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投资组合是规定了投资比例的一揽子有价证券,当然,单只证券也可以当作特殊的投资组合。

人们进行投资,本质上是在不确定性的收益和风险中进行选择。

投资组合理论用均值—方差来刻画这两个关键因素。

所谓均值,是指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它是单只证券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权重为相应的投资比例。

当然,股票的收益包括分红派息和资本增值两部分。

所谓方差,是指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

我们把收益率的标准差称为波动率,它刻画了投资组合的风险。

人们在证券投资决策中应该怎样选择收益和风险的组合呢?这正是投资组合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

投资组合理论研究―理性投资者‖如何选择优化投资组合。

所谓理性投资者,是指这样的投资者:他们在给定期望风险水平下对期望收益进行最大化,或者在给定期望收益水平下对期望风险进行最小化。

因此把上述优化投资组合在以波动率为横坐标,收益率为纵坐标的二维平面中描绘出来,形成一条曲线。

这条曲线上有一个点,其波动率最低,称之为最小方差点(英文缩写是MVP)。

第13章 证券投资组合管理基础·

第13章 证券投资组合管理基础·
1
(二)证券投资组合的作用 资产组合理论证明,证券组合的风险随 着组合所包含的证券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资产间关联性极低的多元化证券组合可以 有效地降低非系统风险并使系统风险趋于 正常水平。
2
组合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投资效用最大 化,即组合的风险和收益特征能够给投资 者带来最大的满足。具体而言,就是在实 现投资者对一定收益水平追求的同时,使 投资者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或在投资者 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内,使其获得最大的 收益。
6
第二节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基础 一、证券投资的风险
经济学中的“风险”,不是指损失的概率, 而是指收益的不确定性
7
1、市场风险 2、通货膨胀风险 3、利率风险 4、汇率风险 5、政治风险 6、偶然事件风险 7、流动性风险 8、违约风险 9、破产风险
8
以上风险来源,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风险是与市场的整体运动相关 联的。这类风险因其来源于宏观因素变化 对市场整体的影响,因而亦称之为“宏观 风险”。前面提及的市场风险、贬值风险、 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均属此类。 我们称之为系统风险。
31
图中,A-B-E为同一风险水平,其中A点收益水平最 高,E点收益水平最低,B点收益水平居中。 图中,C-B-D为同一收益水平,其中C点风险水平最 低,D点风险最高,B点风险居中。其中 F 和 G 分别为最低和最高预期收益点以及风险水平点。 从而: CEF边界表示同等风险下收益最低的组合; FDG 边界表示同等收益下风险最大的组合; CAG边界表示同等风险下收益最高的组合。 显然理性投资者选择CAG集进行投资,从而为有 效集,或者称为有效前沿。有效集的一个重要特 征是其上凸性。这可以从其为双曲线的一部分这 一事实中得证。即在有效集内满足 d2Er/dσ2<0。 因此,随着风险的增加,收益增加的幅度逐渐放 慢。

金融学中的投资组合管理题目

金融学中的投资组合管理题目

金融学中的投资组合管理题目金融学中的投资组合管理金融学中的投资组合管理是研究如何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投资资产上,以实现最大利润或最小风险的一门学科。

投资组合管理的核心理论是有效前沿理论,它通过优化资产配置来达到最佳的投资组合。

本文将探讨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概念、技术指标以及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一、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概念1.1 投资组合的定义投资组合是指将资金投资于多种不同的金融资产上,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并根据一定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资产配置。

1.2 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投资组合理论主要基于马尔可夫维茨理论(Markowitz Theory),该理论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平衡。

有效前沿理论是投资组合管理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通过构建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找到最佳的投资组合。

二、投资组合管理的技术指标2.1 风险和收益指标在投资组合管理中,我们常用标准差和预期收益率来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

标准差反映了投资组合收益的波动情况,预期收益率则是对未来收益的预测。

2.2 夏普比率夏普比率是一种衡量投资组合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能力的指标。

它将超额收益除以投资组合的波动率,用于评估每承受一单位风险所能获得的超额收益。

2.3 有效边界和无差异曲线有效边界是指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收益最大化或在给定收益水平下风险最小化的投资组合。

无差异曲线则是指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收益最大化或在给定收益水平下风险最小化的所有投资组合的集合。

三、投资组合管理的实践注意事项3.1 多样化投资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应该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和行业,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

多样化投资可以通过投资多种金融产品、选择不同领域的标的物等方式实现。

3.2 动态调整与再平衡投资组合应该根据市场环境和投资目标进行动态调整和再平衡。

当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投资者需要及时调整资产配置比例,以适应新的市场情况。

3.3 跟踪指数投资者可以选择跟踪特定指数的投资组合,以降低主动管理所带来的成本和风险。

投资组合理论简介

投资组合理论简介

投资组合理论简析:美国经济学家马考维茨(Markowitz)1952年首次提出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并进行了系统、深入和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理论也称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或资产组合理论。

马克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假设为:(1)投资者是风险规避的,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2)投资者根据收益率的期望值与方差来选择投资组合;(3)所有投资者处于同一单期投资期。

马克维茨提出了以期望收益及其方差(E,δ2)确定有效投资组合。

以期望收益E来衡量证券收益,以收益的方差δ2表示投资风险。

资产组合的总收益用各个资产预期收益的加权平均值表示,组合资产的风险用收益的方差或标准差表示,则马克维茨优化模型如下:式中:rp——组合收益;ri、rj——第i种、第j种资产的收益;wi、wj——资产i和资产j在组合中的权重;δ2(rp)——组合收益的方差即组合的总体风险;cov(r,rj)——两种资产之间的协方差。

马克维茨模型是以资产权重为变量的二次规划问题,采用微分中的拉格朗日方法求解,在限制条件下,使得组合风险铲δ2(rp)最小时的最优的投资比例Wi。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就是说投资者预先确定一个期望收益率,然后通过确定投资组合中每种资产的权重,使其总体投资风险最小,所以在不同的期望收益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使方差最小的资产组合解,这些解构成了最小方差组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组合。

有效组合的收益率期望和相应的最小方差之间所形成的曲线,就是有效组合投资的前沿。

投资者根据自身的收益目标和风险偏好,在有效组合前沿上选择最优的投资组合方案。

根据马克维茨模型,构建投资组合的合理目标是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形成具有最高收益率的投资组合,即有效投资组合。

此外,马克维茨模型为实现最有效目标投资组合的构建提供了最优化的过程,这种最优化的过程被广泛地应用于保险投资组合管理中。

在马可维茨的理论基础上又出现了致力于寻求新的度量标准和新的投资准则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均值-V aR投资组合模型最早应用V aR风险测量方法的是Jm Morgan公司,1994年10月JP Morgan公司开发的“风险度量"(Riskmetrics)系统中提出了V aR风险测量方法;1995年4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宣布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要求必须建立在V aR基础上;1995年6月,美联储提出相似的预案;1995年1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建议上市交易的美国公司将V aR 值作为信息披露的一项指标。

《投资组合管理》的课程笔记

《投资组合管理》的课程笔记

《投资组合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投资组合管理概述一、投资组合的定义与重要性1. 投资组合的定义投资组合是指投资者将资金分配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和具体投资品种中,以达到特定的投资目标。

这些资产可以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基金、房地产、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等。

2. 投资组合的重要性- 风险分散:通过多样化投资,减少单一资产或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整体投资的影响。

- 收益最大化:合理配置资产,以期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 税务规划:不同资产类别的税务处理不同,投资组合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税务优化。

二、投资组合管理的目标1. 风险管理- 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因素。

- 通过资产配置和分散化策略来控制风险。

2. 收益追求- 在风险承受范围内追求最高的投资回报。

- 实现投资组合的长期增值。

3. 流动性保持- 确保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资产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以满足可能的资金需求。

4. 财务目标实现- 根据投资者的个人财务规划,实现特定的财务目标,如教育基金、退休金等。

三、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原则1. 风险与收益平衡-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组合时,需要在风险和预期收益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 了解不同资产类别的风险收益特性,进行合理配置。

2. 分散化投资- 不要将所有资金投资于单一资产或市场,而是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和市场。

- 降低特定资产或市场的风险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

3. 约束条件遵循- 投资组合的构建和调整需要考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投资期限、法律法规等约束条件。

4. 动态调整- 定期审视投资组合的表现和市场环境,必要时进行调整以保持投资组合的有效性。

四、投资组合管理的过程1. 投资者需求分析- 评估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投资期限和流动性需求。

2. 资产配置- 确定不同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现金等)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

- 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预期、历史数据等因素进行配置。

3. 投资品种选择- 在每个资产类别中,选择具体的投资品种。

投资组合理论管理与有效运用

投资组合理论管理与有效运用
6
我们的任务:得到最优投资组合
• 风险-收益的权衡(trade-off of risk and return)
• 风险-收益的衡量:单只证券、投资组合 • 机会集与有效边界、投资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 最优投资组合(optimal portfolio)
7
§2 投资组合的收益
与风险
8
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者能够控制投资风险,投资收益的分布就是紧凑的。(持有组 合的时间变短,风险降低,若瞬间持有,则风险为零。) • 在这种条件下,投资者可以经常调整组合以使高阶矩差很小而 忽略不计。 • 当然,现实市场中,调整组合存在交易成本,股价在有些情况 下可能“跳跃”而非持续。
24
*关于假设1的说明(2)
• James Tobin(1958)证明:若下述两条件中任何 一个成立,则假设1就可以成立:
02 03 04 几何平均
L(% 11.36 2.61 16.36 -1.67 11.82 -5.65 3.50 8.95 19.47 )
H(% - 171. 44.44 27.08 - -30.00 5.00 43.33 -6.25
) 12.50 43
32.14
7.13 12.65
11
风险:历史收益的波动程度
2 H
2800.0(%2 )
L 11.12% , H 52.92%,
15
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
• 假设张三有1万元可投资的资金,其中4000元投资于股 票L,即购买了2手L股票,剩余6000元投资于股票H, 即购买了6手H股票。
• 这样,张三构造了一个组合P(0.4,0.6)。 • 注意:我们并没有说这是一个最优投资组合,
i 1
i 1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简介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里·马科维茨在1952年提出的。

这个理论提供了一种方法来帮助投资者优化他们的投资组合,以达到预期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目标。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奠定了现代金融学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了投资组合管理中的重要理论工具。

基本原理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基于一个重要的概念,即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是由各个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决定的。

根据这个理论,投资者可以通过正确地选择不同风险和收益水平的资产,从而实现不同的投资组合。

马科维茨认为,通过适当地组合多个资产,可以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同时提高预期收益。

为了构建一个有效的投资组合,马科维茨提出了一种数学模型,称为方差-协方差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确定不同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从而使得投资组合在给定风险水平下具有最大的预期收益。

方差-协方差模型假设资产的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并且通过计算资产之间的协方差矩阵来衡量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

投资组合优化根据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优化他们的投资组合:1.收集数据:投资者需要收集相关的资产数据,包括历史收益率和协方差矩阵。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金融数据提供商或者自行计算。

2.设定目标:投资者需要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包括收益预期和风险承受能力。

这些目标将指导投资者在优化投资组合时的决策。

3.构建投资组合:根据目标和收集的资产数据,投资者可以使用数学模型(如方差-协方差模型)来计算不同资产的权重,从而构建投资组合。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使用优化算法来搜索最优解。

4.评估投资组合:投资者需要定期评估投资组合的表现,包括预期收益、风险和投资者的目标是否相符。

如果需要,投资者可以调整投资组合的权重以适应市场变化。

优势与局限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来优化投资组合,同时考虑了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根据投资者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来构建投资组合,可以有效地平衡风险和收益。

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投资组合理论是现代金融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以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础,旨在通过构建适当的投资组合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最优平衡。

投资组合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不相关的或低相关性的资产组合在一起,可以降低总体风险,提高收益。

一、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原理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风险多样化:通过组合不同类型或不同类别的资产,可以实现对冲风险的目的。

当一个投资品的价值下跌时,另一个投资品的价值可能上涨,从而减少总体风险。

2. 预期收益与风险的权衡:投资者通常会对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权衡。

对于风险厌恶的投资者而言,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投资组合,即使预期收益较低。

3. 有效前沿:有效前沿是指在给定风险水平下,可以实现最大预期收益的所有投资组合。

有效前沿的存在使得投资者可以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以满足其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

4. 无风险资产的引入:在实践中,投资组合中通常会引入无风险资产(如国债),以实现更好的风险收益平衡。

通过在无风险资产和高风险资产之间调整权重,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

二、投资组合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1. 个人投资者: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投资组合理论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来优化个人的投资组合。

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目标,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选取适当的资产组合来达到风险最小化或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2. 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通常管理着大额资金,其投资决策对市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基于投资组合理论,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于不同类型的资产,降低整体风险,并获得更好的长期收益。

3. 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利用投资组合理论来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投资组合管理服务。

通过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构建适当的投资组合,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帮助客户实现资产增值和风险控制。

4. 金融学研究:投资组合理论在金融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投资组合管理公开课教案

投资组合管理公开课教案

投资组合管理公开课教案第一节: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投资组合管理是指通过合理配置资金,选择不同的投资标的和资产类别,以达到最优的风险收益平衡。

本节将介绍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1 投资组合管理的定义与目标投资组合管理是指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通过选择不同的资产类别和投资标的,进行资金配置和风险控制,以实现最佳的投资回报。

其目标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投资组合的最大化收益。

1.2 投资组合理论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提出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合理配置资金,选择不同的投资标的,以达到最优的风险收益平衡。

该理论的核心是通过资产间的相关性来实现风险的分散,从而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

1.3 投资组合管理的重要性投资组合管理对于投资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投资组合管理可以帮助投资者降低风险,实现资产的分散化。

其次,投资组合管理可以提高投资回报,实现资产的最大化增值。

最后,投资组合管理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实现资产配置,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目标,灵活调整投资组合。

第二节:投资组合管理的方法与工具本节将介绍投资组合管理的方法与工具,包括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2.1 资产配置资产配置是指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中。

常见的资产类别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和现金等。

合理的资产配置可以实现资产的分散化,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

2.2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投资组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投资标的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可以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

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和对冲等。

2.3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衡量投资组合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和波动性等指标进行评估,可以判断投资组合管理的效果。

常见的绩效评估方法包括夏普比率、信息比率和索提诺比率等。

第三节:投资组合管理的实践案例本节将通过实践案例来介绍投资组合管理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投资组合管理知识点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投资组合管理知识点

第十二章投资组合管理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介绍投资组合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介绍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第二节介绍资本市场理论和CAPM模型;第三节介绍被动投资与主动投资的基本理论,包括市场有效性、被动投资、主动投资等内容;第四节介绍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的构建。

第一节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理论发展概述1.1952年,马科维茨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资产组合的选择”的文章,首次提出了均值—方差模型,奠定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标志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开端。

2.马科维茨用收益率的期望值来度量收益,用收益率的标准差来度量风险,推导出的结论是,投资者应该通过同时购买多种证券而不是一种证券进行分散化投资。

1990年,马科维茨凭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3.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多种证券的投资组合看作是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和度量,然后把投资组合的风险分解为两部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投资者可以通过持有多种类型的证券以达到分散非系统风险,从而进一步降低整个组合的风险。

4.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产生使关于金融问题的分析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其所涵盖的大量科学分析方法与著名的金融理论,如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以及作为它们理论基础的有效市场假说等,皆在理论界得到普遍的认可。

二、均值—方差模型概述1.投资者不仅关心投资收益率,也关心投资风险。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投资者是厌恶风险的。

如果在两个具有相同预期收益率的证券之间进行选择,投资者会选择风险较小的。

要让投资者承担更高的风险,必须有更高的预期收益来补偿。

2.在回避风险的假定下,马科维茨建立了一个投资组合分析的模型,其要点如下:首先,投资组合具有两个相关的特征,一是预期收益率,二是各种可能的收益率围绕其预期值的偏离程度,这种偏离程度可以用方差度量。

其次,投资者将选择并持有有效的投资组合。

《投资组合管理》课程笔记 (3)

《投资组合管理》课程笔记 (3)

《投资组合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投资组合管理概述一、引言1. 投资组合管理的定义:投资组合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它涉及将投资者的资金分配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中,以达到投资目标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资产的选择、配置、监控和调整,旨在最大化投资回报的同时控制风险。

2. 投资组合管理的目的:- 实现资本增值:通过投资组合管理,投资者希望资产价值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 风险控制:通过多样化投资,减少特定资产或市场的不利变动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

- 税务规划:合理配置资产以降低税务负担。

- 现金流管理:确保投资者在需要时能够获得足够的现金流。

二、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原理1. 风险与收益匹配原则:-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

- 高风险通常伴随着高收益,但投资者必须确保潜在的回报与其承担的风险相匹配。

2. 分散投资原则:- 通过投资不同行业、地区和资产类别的资产,降低单一投资的风险。

- 分散投资可以减少特定资产或市场的不利变动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

3. 资产配置原则:- 资产配置是指在不同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现金等)之间分配投资比例。

- 资产配置是投资组合表现的关键因素,对投资回报和风险水平有显著影响。

4. 长期投资原则:- 投资者应专注于长期投资目标,避免频繁交易导致的成本和税收影响。

- 长期投资有助于平滑市场波动,实现投资目标的稳定增长。

三、投资组合管理的过程1. 确定投资目标:- 评估投资者的财务状况、投资期限、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

- 设定具体的投资目标和预期回报率。

2. 制定投资策略:- 根据投资目标,制定包括资产配置、投资风格、市场时机等在内的投资策略。

- 选择主动管理或被动管理的方法。

3. 实施资产配置:- 确定各类资产的权重,如股票、债券、现金、房地产等。

- 考虑不同资产类别的风险和回报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4. 构建投资组合:- 在每个资产类别中挑选具体的投资品种。

投资组合理论分析与有效运用

投资组合理论分析与有效运用

由于马考维茨模型提出了有效投资组合构建中的
基本概念,也为投资组合分析的其他方面奠定了基础
。其中将涉及有效的投资组合和多样化的概念,这些
概念是构建投资组合的基础。
投资组合的构建过程
投资组合的构建过程是由下述步骤组成:
首先,需要界定适合于选择的证券范围。对于大
多数计划投资者其注意的焦点集中在普通股票、债券
概率
股票A 股票B
看好
0.2
30% 50%
一般
0.6
10% 10%
衰退
0.2
-10% -30%
E(rA ) E(rB ) 10%
A 12.65% B 25.30%
3
cov(rA, rB ) [rAk E(rA )][rBk E(rB )] pk k 1 (30% 10%)(50% 10%) 0.2
即APT模型。该模型直接导致了多指数投资组合分析
方法在投资实践上的广泛应用。
投资组合管理的目的
投资组合(Portfolio)管理的目的是:
按照投资者的需求,选择各种各样的证券和其他
资产组成投资组合,然后管理这些投资组合,以实现
投资的目标。投资者需求往往是根据风险(Risk)来
定义的,而投资组合管理者的任务则是在承担一定风 险的条件下,使投资回报率(return)实现最大化。
证券组合选择》的论文,作为现代证券组合管理理论
的开端。马考威茨对风险和收益进行了量化,建立的
是均值方差模型,提出了确定最佳资产组合的基本模
型。由于这一方法要求计算所有资产的协方差矩阵,Leabharlann 严重制约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1963年,威廉·夏普提出了可以对协方差矩阵加以简 化估计的单因素模型,极大地推动了投资组合理论的 实际应用。

投资组合分析与管理

投资组合分析与管理

投资组合分析与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投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不仅要面对市场的波动,还要考虑各种不同的风险和收益。

投资组合分析和管理就是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决定如何将资金分配到不同投资标的上,以获得更好的收益。

一、投资组合分析投资组合分析是指通过对市场上不同投资标的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确定最优投资组合的过程。

投资组合分析的重点在于寻找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组合,以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

这需要投资者了解不同投资标的的特点、风险和预期收益率等因素,以便做出最优决策。

在投资组合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1.资产组合理论资产组合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哈里·马尔科维茨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对于一定风险水平,投资者可以通过适当分配资金,构建具有最优组合风险收益特征的投资组合。

该理论的核心是在尽量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收益。

2.基本面分析基本面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单个资产或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行业前景和市场竞争等因素,来预测股票、债券、期货等投资标的未来风险收益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依赖于投资者对市场和企业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因此需要投资者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市场的历史数据、趋势和交易量等因素,来预测投资标的未来收益的方法。

该方法认为市场行为是规律性的,可以通过技术分析方法来发现市场走势的基本规律。

该方法需要投资者深入了解市场,掌握相关的技术分析工具和方法。

在投资组合分析中,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使用。

但是,要根据不同的投资标的选择相应的方法。

此外,投资者还应该考虑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时间和投资目的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投资组合策略。

二、投资组合管理投资组合管理是指针对投资组合的日常管理和调整,以确保投资组合始终保持着最佳的风险收益特征。

投资组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管理风险是投资组合管理的核心问题。

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以控制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

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的方法与实践

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的方法与实践

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的方法与实践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警惕投资者的经历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单项投资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人们开始研究更为有效的证券投资组合管理方法。

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的目的是合理分散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

本文将探讨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的方法与实践。

1.投资组合理论基础投资组合理论是现代投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的基础。

该理论通过分散投资资金,将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

马尔科维茨 M.S. 在 1952 年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是最早关于投资组合的研究。

该理论提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应该根据不同证券的收益率和风险,对证券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投资组合。

同时,还应结合不同证券之间的相关性,构建风险分散的证券投资组合。

2.风险分散风险是投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任何投资都存在投资风险。

在证券投资领域,风险是投资组合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为了降低风险,投资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分散投资、投资组合管理等。

分散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多个不同的证券中。

通过分散投资,降低了投资的风险。

例如,一个投资者把所有的资金全投入一个股票市场,风险非常大,如果该股票市场发生了不可预测的情况,该投资者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投资组合管理则是指在投资过程中,根据不同证券的收益率和风险,按一定比例构建证券投资组合,以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

证券投资组合一般包含股票、债券、货币基金等。

3.资产配置资产配置是指在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中,如何分配投资资金的问题。

资产配置的主要目的是将不同证券资产的收益率和风险进行最优化的配置。

在资产配置时,需要考虑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望收益率。

一般来说,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更愿意面对一些风险,而期望收益率也相对较高。

此时,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股票等高风险资产来获得更高的收益。

4.时机把握在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中,把握投资时机对于投资收益的影响也非常大。

在证券市场中,时机把握是投资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组合管理基本理论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投资组合的基本理论;投资战略;投资组合风险;投资组合业绩评价,对投资组合管理基本理论进行讲述。

其中,主要包括:投资股市的基金经理通常采用一些不同的投资战略、我们已经知道,投资组合的风险是用投资组合回报率的标准方差来度量,而且,增加投资组合中的证券个数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投资组合的业绩进行评估、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是特定期间内投资组合的价值变化加上所获得的任何收益。

对封闭式基金来说,由于没有资金的流进和流出,回报率的计算相对比较容易、没有经过风险调整的回报率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经过风险调整的回报率有很大的局限性、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是其成分证券期望回报率的加权平均。

除了确定期望回报率外,估计出投资组合相应的风险也是很重要的,具体材料请详见:一、投资组合的基本理论马考维茨(Markowitz)是现代投资组合分析理论的创始人。

经过大量观察和分析,他认为若在具有相同回报率的两个证券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任何投资者都会选择风险小的。

这同时也表明投资者若要追求高回报必定要承担高风险。

同样,出于回避风险的原因,投资者通常持有多样化投资组合。

马考维茨从对回报和风险的定量出发,系统地研究了投资组合的特性,从数学上解释了投资者的避险行为,并提出了投资组合的优化方法。

一个投资组合是由组成的各证券及其权重所确定。

因此,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是其成分证券期望回报率的加权平均。

除了确定期望回报率外,估计出投资组合相应的风险也是很重要的。

投资组合的风险是由其回报率的标准方差来定义的。

这些统计量是描述回报率围绕其平均值变化的程度,如果变化剧烈则表明回报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风险较大。

从投资组合方差的数学展开式中可以看到投资组合的方差与各成分证券的方差、权重以及成分证券间的协方差有关,而协方差与任意两证券的相关系数成正比。

相关系数越小,其协方差就越小,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也就越小。

因此,选择不相关的证券应是构建投资组合的目标。

另外,由投资组合方差的数学展开式可以得出:增加证券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基于回避风险的假设,马考维茨建立了一个投资组合的分析模型,其要点为:(1)投资组合的两个相关特征是期望回报率及其方差。

(2)投资将选择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期望回报率最大的投资组合,或在给定期望回报率水平下风险最低的投资组合。

(3)对每种证券的期望回报率、方差和与其他证券的协方差进行估计和挑选,并进行数学规划(mathematical programming),以确定各证券在投资者资金中的比重。

二、投资战略投资股市的基金经理通常采用一些不同的投资战略。

最常见的投资类型是增长型投资和收益型投资。

不同类型的投资战略给予投资者更多的选择,但也使投资计划的制定变得复杂化。

选择增长型或收益型的股票是基金经理们最常用的投资战略。

增长型公司的特点是有较高的盈利增长率和赢余保留率;收益型公司的特点是有较高的股息收益率。

判断一家公司的持续增长通常会有因信息不足带来的风险,而股息收益率所依赖的信息相对比较可靠,风险也比较低。

美国股市的历史数据显示,就长期而言,增长型投资的回报率要高于收益型投资,但收益型投资的回报率比较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增长型公司会随着时间不断壮大,其回报率会逐渐回落。

历史数据证实增长型大公司和收益型大公司的长期平均回报率趋于相同。

另外,投资战略还可以分为积极投资战略和消极投资战略。

积极投资战略的主要特点是不断地选择进出市场或市场中不同产业的时机。

前者被称为市场时机选择者(markettimer),后者为类别轮换者。

市场时机选择者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减现金增股票,提高投资组合的beta以增加风险;在市场不好时,反过来做。

必须注意的是市场时机的选择本身带有风险。

相应地,如果投资机构在市场时机选择上采用消极立场,则应使其投资组合的风险与长期投资组合所要达到的目标一致。

类别轮换者会根据对各类别的前景判断来随时增加或减少其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

但这种对类别前景的判断本身带有风险。

若投资者没有这方面的预测能力,则应选择与市场指数中的类别权重相应的投资组合。

最积极的投资战略是选择时机买进和卖出单一股票,而最消极的投资战略是长期持有指数投资组合。

公司资产规模的大小通常决定了股票的流动性。

规模大的公司,其股票的流动性一般较好;小公司股票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因此风险较大。

从美国股市的历史数据中可以发现,就长期而言,小公司的平均回报率大于大公司,但回报率的波动较大。

三、投资组合风险我们已经知道,投资组合的风险是用投资组合回报率的标准方差来度量,而且,增加投资组合中的证券个数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

但是,由于股票间实际存在的相关性,无论怎么增加个数都不能将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降到零。

事实上,投资组合的证券个数越多,投资组合与市场的相关性就越大,投资组合风险中与市场有关的风险份额就越大。

这种与市场有关并作用于所有证券而无法通过多样化予以消除的风险称为系统风险或市场风险。

而不能被市场解释的风险称为非系统风险或可消除风险。

所以,无限制地增加成分证券个数将使投资组合的风险降到指数的市场风险。

风险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当一个投资组合的成分证券个数足够多时,其非系统风险趋于零,总体风险趋于系统风险,这时,投资组合的风险就可以用指数期货来对冲。

对冲的实际结果完全取决于投资组合和大市的相关程度。

若投资组合与大市指数完全相关,投资组合的风险就能百分之百地被对冲,否则只能部分被抵消。

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是由投资组合对市场的相关系数乘以投资组合的标准差来表达,而这里的相关系数是投资组合与市场的协方差除以市场的标准差和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因此,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正好可以由投资组合对大市指数的统计回归分析中的beta值来表达。

投资组合对大市的beta值是衡量投资组合系统风险的主要度量。

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方差或标准差以及其beta值是投资组合分析和管理中的三个最重要的数据。

在投资组合的另一重要理论是在资本市场理论中引入了无风险资产的概念。

在实际中,我们可以将国库券认为是无风险资产。

任何投资组合都可以看成是无风险资产和其他风险资产的组合。

于是,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可以表达成大市回报率与无风险回报率之差乘以beta值再加上无风险回报率。

国际金融投资行业也广泛地使用VAR(Value-at-Risk)的方法来分析和管理投资组合甚至公司全部资产的风险。

VAR实际上是衡量资产价值变动率的方法。

其基本概念是:假设某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是以正态分布,衡量在确定的概率下投资组合可能出现的亏损金额。

VAR值就是用均值减一个标准方差的回报率,可以用来计算亏损。

四、投资组合业绩评价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投资组合的业绩进行评估。

养老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和其他基金的主要投资计划发起人一般会考察投资过程的各个主要方面,如资产配置、资产类别的权重和各类别重的证券选择。

这类评估称为属性评估。

对很多投资者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对一个特定的投资策略或投资机构效率的评价,如对有明确投资策略的开放式基金的评估。

这种评估叫做指标评估。

评估投资组合最直接的指标是回报率。

但只有在相同或类似的风险水平下比较回报率才有实际的意义。

从美国开放式互助基金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到,增长型基金的beta值最高,系统风险最高,相应在牛市时的回报率最高,在熊市时的回报率最低。

平衡型的基金则相反。

收益—增长型的基金的系统风险和回报率都在增长型和平衡型的基金之间。

由此可见,任何一种基金在一个时期所获得的回报率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的风险特性和基金在当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

在评估基金时,首先应将基金按风险等级分组,每一组的风险大致相同,然后在组中比较回报率的大小。

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是特定期间内投资组合的价值变化加上所获得的任何收益。

对封闭式基金来说,由于没有资金的流进和流出,回报率的计算相对比较容易。

对开放式基金而言,频繁的现金流动使普通的回报率计算无法反映基金经理的实际表现。

开放式基金的回报率通常使用基金单位价值来计算。

基金单位价值法的基本思想是:当有现金流入时,以当时的基金单位净资产值来增加基金的单位数量;当有基金回赎时,基金的单位数量则减少。

因此,现金的流动不会引起净资产的变化,只是发生基金单位数量的变化。

于是,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期初和期末的净资产值来计算开放式基金投资组合的回报率。

没有经过风险调整的回报率有很大的局限性。

进行风险调整后评估投资组合表现的最常见的方法是以每单位风险回报率作为评判标准。

两个最重要的每单位风险回报率的评判指标是夏普比例(Shame Ratio)和特雷诺比例(Treynor Ratio)。

夏普比例是投资组合回报率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部分,除以回报率的标准方差。

特雷诺比例是投资组合回报率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部分,除以投资组合的beta值。

这两个指标的不同在于,前者体现了投资组合回报率对全部风险的敏感度,而后者反映对市场风险或系统风险的敏感度。

对投资组合回报率、其方差以及beta值的进一步研究还可以定量显示基金经理在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选择等方面的优劣。

【参考文献】[1] [美]小詹姆斯L·法雷尔,沃尔特J·雷哈特.投资组合管理理论及应用(Portfolio Management:Theoryand Application)[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RichardC.Grinold,Ronald N.Kahn,Active Portfolio Management:A Quantitative Approach for Producing Superior Returns and Selecting Superior Rerns and Controlling Risk,Mc Graw-Hill,1999. [3] 陈世炬,高材林.金融工程原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4] 张金鳌.二十一世纪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5] 邓向荣,王凤荣,杜传忠.投资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