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政治生活主体归纳
高中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必修一《经济生活》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②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③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决定消费。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③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
——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影响?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5、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1)原因:解决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2)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加快科技发展;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大纲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基础知识大纲2016.3.21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1)产生: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含义(本质):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1)人民民主广泛性的表现:①民主权利的广泛性;②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人民民主真实性的表现: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已被写入宪法.(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
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1)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③监督权(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包括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权利)。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三大原则:一平等、二统一、三结合)(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即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指守法平等、司法平等,不是指立法平等);(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019年高中政治《政治生活》主观题必备知识

《政治生活》主观题必备知识一、政治生活高考常考“主体”高考对政治生活知识常以“主体”为落脚点进行考查。
政治生活中的“主体”主要有公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人大与人大代表、政协与政协委员、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等。
今年尤其关注监察委员会。
(一)公民与政府【知识归纳】1.公民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有市民、居民、工人、农民等。
涉及的主要知识: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②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③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④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⑤公民政治参与的要求: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2.政府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有国务院(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省、市、县、乡)、政府领导人(省长、市长、县长、乡(镇)长),另外还有公安部、发改委、财政部等。
涉及的主要知识:①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②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此中的公共服务侧重经济领域)、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此中的公共服务侧重民生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③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④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⑤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⑥政府必须接受人民监督,建立健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⑦政府要树立威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牢记权为民所赋,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要点归纳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要点归纳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一、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二、国家性质(即国体)★含义:国体即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是一定阶级的专政。
决定因素: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类型:奴隶主阶级专政、地主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我国称为人民民主专政)二、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地位: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最大特点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注意:公民包括人民和犯罪分子)四、根据国家性质的不同,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前三种国家属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
五、我国人民民主★★★本质与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属性:阶级性(民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被统治阶级不享有真正的民主)特点:1、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真实性,(表现在: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②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注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说政府的权力或公民的权利扩大或缩小,因为政府的权力或公民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范围也是法定的,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
只能说人民的权利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注意:a、要求满18周岁,不分民族、职业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b、是公民选举人大代表、国家公职人员及被选为人大代表、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政治生活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生活各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政权组织和行使职权的机构。
一般来说,国家机构分为三个层面:国家元首和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
国家元首和国家权力机关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通常由国家主席、国家议会等组成。
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具体的国家行政事务,包括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等。
国家司法机关则是负责审判和司法活动的机构,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
二、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运作方式。
主要包括民主制度、专制制度、君主制度等。
民主制度是指国家的政权由人民通过普选产生,并通过选举实行代表制的政治制度。
专制制度是指国家的政权由个人或少数人掌握,不进行普选,并采取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
君主制度是指国家的政权由君主或皇帝继承或选举而来,并由君主或皇帝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
三、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党组织和政党政治活动方式。
主要包括多党制、两党制、一党制等。
多党制是指一个国家有多个政党存在,并且政党之间存在竞争和合作的政治制度。
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党主要由两个大的政党统治,并且两党之间存在势均力敌的政治制度。
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党只有一个,并且该政党具有独裁和垄断的政治制度。
四、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一个国家进行选举活动的方式和规定。
主要包括普选制、定额代表制、单一议席制等。
普选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选民通过公开的、自由的和平等的普遍选举产生国家元首和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治制度。
定额代表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选民按照一定的比例和代表数量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治制度。
单一议席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选民通过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治制度,每个选区只选出一个代表。
五、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意识、政治信念、政治价值和政治形式。
主要包括民主政治文化、专制政治文化、君主政治文化等。
民主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参与者普遍认同和信奉民主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理念的政治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主体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主体归纳2016届《政治生活》主体归纳《政治生活》之抓主体:公民、国家、政府、人大、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政协、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主体一:公民1.公民为何做某事关键词:国体;权利;义务;原则;途径;材料提取其它意义。
①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决定公民做某事。
②权利:公民享有××权利,可以做某事(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③义务:公民具有××义务,必须做某事。
(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④原则:公民做某事,体现了参与政治生活××原则(具体哪一个原则要联系材料展开)(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⑤途径:公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XXX(具体写哪点要联系材料展开)⑥材料:主体定位法,材料提取法。
分别阐述对个人;对政府;对国家;对某个具体事情的积极意义(公民: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素养,增强公民主人翁意识;国家: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等)2.公民怎样做某事关键词:三个原则;四个途径;权利义务;依法有序;提高素养;积极参与;材料提取其它做法。
①三个原则:遵循……(具体哪一个原则要联系材料展开)②四个途径:遵循法律、法规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具体写哪一点要联系材料展开)③权利义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具体哪个权利或义务可联系材料展开)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了解、相信、支持、寻求、监督)④行动上:依法有序参与,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⑤能力上:要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⑥态度上:要积极参与,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感、责任感。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政治生活》是必修二课本的内容,高中政治的复习需要掌握知识点。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一)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权利和义务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必不可少的要素,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权力的独立性,两个特征紧密相连,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
主权国家享有的权利:①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②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③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④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管辖权对公民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居住国外的侨民,对物的管理包括了驻外的使馆等。
主权国家履行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国际关系的含义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国际关系必须超越一国界限。
国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
3、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
国家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国家间存在利益的对立并不一定不能实现国家间和谐与共赢。
各国若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对彼此的分歧和冲突,从双方的长远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通过协商和谈判妥善地加以解决,就有可能实现国家间和谐与共赢。
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高中必修一政治《经济生活》1—5课重点归纳

消费率偏低的原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收入差距… 原因: 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差距…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物价水平…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物价水平…; 分析
问题 扩大内需(消费需求)的原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扩大内需(消费需求) 原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如何 增加居民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增加居民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解决 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支出 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引导居民消费结构 消费热点, 消费结构升级 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第五课: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重点归纳2 就业(扩大就业) 重点归纳2:就业(扩大就业)
就业形势严峻,必须把扩大就业 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发现 就业形势严峻,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问题 新增就业人数多…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就业结构不合理…等 新增就业人数多…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就业结构不合理… 不合理 分析 就业严峻的原因: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就业严峻的原因: 问题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完全适应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 元公民 的政治 生活复 习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 ⑴民主选举 ⑵民主协商、民主决策 ⑶民主管理 ⑷民主监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 元公民 的政治 生活复 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 元公民 的政治 生活复 习
学生自主梳理: 1.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与社会听证制度的区别: 2.社会情民意反映制度与信访举报制度的区别: 3.社会听证制度与监督听证会的区别: 4.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的关系? 5.基层群众自治的意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 元公民 的政治 生活复 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 元公民 的政治 生活复 习
比较:“权力”、“权利”与“义务” 权利、义务属于法律概念,权力属于
政治概念。权利包括权力与利益两层含义, 而权力是一种特定的政治力量或能力,义 务是必须履行的职责和责任。 权利的主体 不是特定的,内容比权力的内容广泛。某 些权利可以放弃,权力不能放弃,义务不 能放弃且必须履行。
[知识拓展]:
2.我国国家性质与其他三个模块的联系: ➢经济生活: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三个有利于标准、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等
➢生活与哲学:群众史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青年人 成长、人生价值及实现
➢文化生活:文化传播、文化创新、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先进文化建设等。
判断:
1.国家性质决定统治阶级的性质。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广泛性和真实性。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4.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公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 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5.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 民主的广泛性。 6.人权高于主权。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最新版)

中学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学问点复习提纲通过整理的中学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学问点复习提纲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主体:公民)(学问提纲: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的特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的原则、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第一课人民民主专政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人民是国家的主子,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3、人民民主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留意区分两个特点)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1)人民民主最广泛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体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现阶段国家和社会的主子:指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爱国者。
(2)人民民主最真实①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既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袤人民的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②我国在敬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3)人民民主的最管用我国建立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要求;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记)、政治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监督权。
(2)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平安、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与民兵组织。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政治生活》知识点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就是从来就有的,国家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与的产物与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就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就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国家的性质,就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我国的国体。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与本质?(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与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就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5、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与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的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我国在尊重与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6、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7、民主与专政的辨证关系(理解即可)(1) 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就是属于统治阶级,这就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就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与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就是专政的基础,专政就是民主的保证。
8、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尊重与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体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体归纳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主体一:公民——政治生活、有序的政治参与常见的称谓变化:市民、居民、工人、农民、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
1、根本前提---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人民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人民民主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4、政治权利(含义、地位、意义等)5、政治义务6、基本原则7、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方式(方式、意义、区别)8、有序参与:在党的领导下,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依法有序参与主体二:政府——常见的称谓变化:(省、市、县、乡、镇)府,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包括中央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政府是行政部门,一般代表国家。
1.性质:结合国家性质2.宗旨3.原则(表现)4.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补: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5、作用6、依法行政7、三大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8、接受监督9、政务公开10、政府威信主体三:党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等1、性质2、宗旨3、地位----执政党、领导核心4、指导思想5、执政方式6、执政理念7、政党制度8、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9、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主体四:人大与人大代表人大:1.地位: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2.职权: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3.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三方面表现)人大代表:1.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2.权利:审议、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补发言免责权主体五---政协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2地位: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3主题:团结和民主4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主体六--国际社会和对外政策(体现型----去材料中找,抓主语相关知识)(为什么型---抓主语答相关知识,加一点意义)(怎么做型---去材料中抄,转换为教材知识)1.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2.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由,侵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3.联合国的宗旨、原则:4.当今时代的主题5.国际新秩序: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6.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7.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首先,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的政治组织结构、政治决策机制、政治管理制度等。
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民主制度、专制制度等。
民主制度通常包括三个要素:普选制、多党制和宪政制度。
在民主制度下,人民可以通过选举和政治参与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国家的政治决策和管理。
专制制度则是由少数人或者一个人掌握政治权力,对民众的政治参与和言论自由有所限制。
其次,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是政治生活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政治经济是指国家政治制度对经济活动的调控和影响。
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政治经济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资本主义体系下,政治经济通常表现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调控,对企业和个人的税收和政策扶持等。
在社会主义体系下,政治经济通常表现为政府对经济的直接控制和干预,以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政治经济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再次,政治生活中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又一方面。
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行为规范。
政治文化包括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历史渊源、政治人物的形象等。
政治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政治文化的正面传播和发展能够促进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而政治文化的负面传播和发展则会导致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
在政治生活中,政治制度、政治经济和政治文化三者之间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政治制度决定了政治生活的基本政治框架和运行机制,政治经济则为政治生活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支持,政治文化则是政治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支柱。
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生活的总体表现。
总的来说,政治生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的总体表现,涵盖了政治制度、政治经济和政治文化等方面。
这些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生活的走向和发展。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主要主观题答题模板知识总结

经济生活大题总结一、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水平?1.战略目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2.基本方式: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3.政策支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创新对外投资方式, 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4.基本国策:新时代,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二、全面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1.双重影响(1)积极:“一推四促”---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2)消极影响:“三不”--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一国经济的波动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甚至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危险。
2.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3.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存在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
4. 评价及应对: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
同时,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刀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
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等、共贏的方向发展。
三、新发展理念(是什么、解决问题及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1.创新:解决的问题是发展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协调:解决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
坚持协调发展,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及问题。
3.绿色:解决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高中政治的学习,必须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对学习能力的养成,必修二的政治课本重视知识的记忆,我们学生平时要主动复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生活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识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我国政府的职能⑴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即政治职能。
A保卫保护;B 保障;C打击。
⑵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经济职能。
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
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即文化职能。
宣传科学理论,提高两个素质;发展各项事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⑷加强社会建设。
政府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⑸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我国政府的作用是管理与服务。
3、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⑴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⑵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表现: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途径⑴途径: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制度。
⑵意义:①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②促使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4、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⑴为什么必要性:①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②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③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重要性: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正建设,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⑵怎么办要求: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观题“主体”答题技巧ppt演讲教学

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
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 观题“ 主体” 答题技 巧p p t 演讲教学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1、政治与经济关系: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
2、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国家性质: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统治阶级内部)。
统一: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民主的含义——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不是全民的),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国家制度。
(民主是相对的、具体的,不是绝对的)**不能说任何国家都有民主(民主制国家才有),但任何国家都有专政的职能。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政治权利(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应展开把握)政治义务(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四知识点总结(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 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 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职能: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实质: 供小于求, 表现: 物价上涨, 纸币贬值。
影响: 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 购买力下降, 生活水平下降, 商品销售困难, 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 表现:物价下降, 纸币升值。
影响;物价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 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 使经济萧条,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导致市场消费不振, 对经济长远发展, 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 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 含义, 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 由于供不应求, 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即使提高价格, 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 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 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 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 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商品价值量越大, 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 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政治生活》主体归纳《政治生活》之抓主体:公民、国家、政府、人大、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政协、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主体一:公民1.公民为何做某事关键词:国体;权利;义务;原则;途径;材料提取其它意义。
(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公民做某事,体现了参与政治生活××原则(具体哪一个原则要联系材料展开)(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⑤途径:公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XXX(具体写哪点要联系材料展开)⑥材料:主体定位法,材料提取法。
分别阐述对个人;对政府;对国家;对某个具体事情的积极意义(公民: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素养,增强公民主人翁意识;国家: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等)2.公民怎样做某事关键词:三个原则;四个途径;权利义务;依法有序;提高素养;积极参与;材料提取其它做法。
(具体哪一个原则要联系材料展开)(具体写哪一点要联系材料展开)(具体哪个权利或义务可联系材料展开)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了解、相信、支持、寻求、监督)上:依法有序参与,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任感。
主体二:政府1.政府为何做某事关键词:国家性质;政府性质;政府职能;政府工作宗旨、原则;依法行政;权力监督;政府权威;材料提取事。
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具体哪一个职能要联系材料展开)政府做某事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具体哪一个原则要联系材料展开)(工作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如果单独考政府依法行政,则以课本为主)(如果单独考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则以课本为主)(如果单独考政府权威,则以课本为主)⑧材料意义:主体定位法,材料提取法。
分别阐述对个人;对政府;对国家;对某个具体事情的积极意义(对人民:有利于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对国家: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政府怎样做某事关键词:政府职能;宗旨原则;依法行政;权力监督;政府权威;提供途径;材料提取其它做法①政府职能: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搞好管理和服务(具体哪个职能可联系材料展开)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性政府(如果材料涉及到政府简政放权时答)(具体哪个原则可联系材料展开)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提升行政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实行阳光工程,增强工作透明度)单独考如何树立政府权威,则应结合教材写出具体做法)(具体哪个途径可联系材料展开)(途径:开通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主体三:人大代表1.人大代表为何做某事关键词:国家性质;人大代表地位;与人民关系;权利;义务;材料提取其它意义。
做某事。
力的直接行使者。
因此做某事。
现(具体哪个权利要结合材料)人大代表履行××义务,做某事是履行义务的需要。
(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反映人民意见,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⑥材料意义:主体定位法,材料提取法。
分别阐述对个人;对国家;对某个具体事情的积极意义2.人大代表怎样做某事关键词:人大代表权利;义务;与人民关系;自身水平。
(具体哪个权利要结合材料)听取反映人民意见和建议。
人大代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
主体四:人大1、地位——国家权力机关2、体系:(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①全国人大: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特别提示】 全国人大行使的四项职权可以加“最高”两字,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部分职权,故其行使的四项职权没有“最高”两字。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职权: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3、职权(1)立法权:关系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关于“法律”的职权。
(2)任免权: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是关于“人”的职权。
(3)决定权和监督权:关于“事务”的职权(决定权与监督权的区别在于是“事前”还是“事 中”或“事后”,一般而言,该事务尚未发生或执行而进行表决的属于决定权,该事务正在执行或已经执行完毕对其进行审查的属于监督权)。
注意:关于“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的年度报告听取与审议则是监督权;(事中或事后)对其他国家机关下年度工作计划、预算或重大事项(国家大政方针)的审查与批准是决定权。
(事前)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我国的立法机关只有一个——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国人大--基本法律的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普通法律的立法权主体五:人大制度1、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2、地位: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4、组织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⑴民主集中制的含义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⑵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中;集中是民主的保障,只有统一人民的意志,才能维护人民的根本权益。
离开民主的集中和离开集中的民主,就会导致专制独裁和无政府主义。
⑶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①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②人民代表大会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③中央和国家机构的关系5、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7、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必要性:符合我国的国情,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②重要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8、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怎么办)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
②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不断提高立法质量;积极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以更好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密切人大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的代表人民并接受监督。
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主体六:党1.中国共产党为何做某事关键词:国家性质;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指导思想;自身建设;材料提取其他意义事。
导和执政地位,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某事有利于提高××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具体哪种方式要结合材料)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体事情的积极意义2.中国共产党怎样做某事关键词:党的作用;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指导思想;领导方式;自身建设;材料提取。
(单独考三种方式要结合课本展开)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主体七:民主党派(1)性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2)概况(了解):民革、民盟、民进、民建、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3)地位:参政党(非反对党,也非在野党)(4)参政的基本点(参政权):①参加国家政权;②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③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④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一个参加,三个参与)主体八:人民政协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3、主题→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主体九:民族1、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1)内涵: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形成原因:新中国成立;公有制经济基础确立;国家性质决定;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宪法和法律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3)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怎么做)(如何处理民族问题、宗教问题)⑴对国家而言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政治基础);②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制度);④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反对民族分裂行为,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⑵对公民而言,要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要把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者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实行民族团结原则的原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