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_李文华

合集下载

李文华院士讲义-生态学的回顾与展望0611302

李文华院士讲义-生态学的回顾与展望0611302

二、现代生态学研究 的领域及特点
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特点

生态学在研究社会问题中重新定位
研究的对象不断拓宽
研究对象从自然生态系统向人工生态系统发展、 从单一生态系统向复合生态系统发展


学科之间综合、融汇与新分支学科不断产生
从研究系统的结构、到研究功能和过程
从局部孤立的研究向整体网络化研究发展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

2001.6启动,为期四年,1300学者,95个国家 目标:满足决策者对生态系统与人类福芷之间 相互联系方面科学信息的要求 《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 《湿地公约》、《迁徙物种公约》 内容:现状和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对策 科学评估为《全球环境展望》、《世界资源报 告》、《人类发展报告》和《世界发展报告》 提供基础
《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 1972年 人类环境宣言 人类环境宣言 斯德哥尔摩 1987年
《我们共同的未来》
199பைடு நூலகம்年 里约热内卢 2002年 约翰内斯堡
21世纪议程
Rio+10
IBP MAB IGBP MA
标志生态科学进展的 几项国际研究计划
60年代
国际生物学计划 IBP 人与生物圈计划 MAB 国际地圈生物圈 计划IGBP
Conservation
Restoration
Effect Function
SPARC GEWEX
世界气候计划
Monitoring
生物多样性
Inventory
LUCC
生态学
水文学计划
IDGEC IT
CLIC GCTE GAIM BAHC START

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展望

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展望

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展望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追求也愈发增强。

在此背景下,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展望。

一、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1.1 概念与特点生态农业是一种倡导自然循环、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强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采用有机肥料、自然农药等生物手段,放弃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生态农业重视土壤保护,注重生态系统的维持与改善。

1.2 发展状况近年来,生态农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以欧洲国家为例,生态农业占据了农业总面积的20%,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农产品产量。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也将生态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建设了大量生态农业示范区,并且得到了极大的支持与认可。

1.3 产业链发展生态农业发展不仅仅涉及土壤培育和农产品生产,还包括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环节。

随着市场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增加,生态农产品的加工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诸如有机食品加工企业、绿色餐饮连锁品牌等不断涌现,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生态农业的未来前景2.1 市场需求增加在食品安全成为全球性问题的今天,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愈发迫切。

生态农业能够提供优质、环保的农产品,其市场潜力巨大。

据统计,生态农产品市场年均增长率高达20%以上。

2.2 创新技术的推动科技的进步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利用传感器技术、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农业与信息化、智能化相结合,将打造农业现代化的新模式。

2.3 政策支持的加强政府在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支持作用。

各级政府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补贴、减免税收等政策措施,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政府将继续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生态农业强调可持续农业发展,以保护环境为前提,注重生态平衡与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将分析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正迅速推进。

首先,在技术方面,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生态农业的实施提供了基础。

例如,无土栽培、温室种植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土壤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在政策层面,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农民转变传统农业观念,转向生态农业的发展。

此外,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市场需求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生态农业未来趋势1. 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

未来,生态农业将更加多元化,不仅注重种植和养殖的生态环境,还将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生态农业将与旅游业、文化创意等产业相结合,形成农业综合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创新:科技的不断进步将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机器人技术、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也将为生态农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培育出更适应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3. 绿色农业链条:未来,生态农业将不再局限于单一农场或农户,而是形成绿色农业链条。

农产品的种植、加工、流通都将符合生态环保的标准。

农产品的溯源系统将更加完善,消费者可以清楚地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4. 国际合作:生态农业发展是全球性的重要议题。

未来,各国将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在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等方面加强联系。

通过合作,各国可以共同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贸易。

总之,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分析与展望

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分析与展望

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分析与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撑,然而,传统农业模式的大面积耕种和使用化学农药等农业生产方式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生态农业逐渐兴起并成为了当今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

本文从生态农业的定义入手,解析了其发展前景,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1. 生态农业的定义生态农业是指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通过优化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和功能增强,保证农产品生态质量和农田可持续利用的一种农业发展方式。

2. 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食品安全的关切,生态农业逐渐被重视起来。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一批生态农场和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采用了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生态农业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 生态农业的优势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多种优势。

首先,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能够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损害,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其次,生态农业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此外,生态农业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收入。

4. 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社会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生态农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因此,生态农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成为农业的主流模式。

5. 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为了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技术创新。

首先,农业科研机构应加大研究力度,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其次,应加强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生态农业技能水平。

此外,还应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等组织,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6. 生态农业与农村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有助于促进农村发展。

中国生态农业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生态农业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生态农业的回顾与展望
李文华
【期刊名称】《农学学报》
【年(卷),期】2018(008)001
【摘要】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代人口的不断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在经营中的短期行为,带来了日益加剧的
生态和环境问题,并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农业发展道路的关注与反思.中国凭借悠久
的农业历史、多样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积淀,在政府的激励与引导下,提出了具有中国
特色的生态农业的概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多种成
功模式,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并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的广泛承认与赞扬.但中国的生态农业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有待今后在理论、技术、管理、政策、能力建设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总页数】5页(P153-157)
【作者】李文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0;F323.22
【相关文献】
1.中国生态农业的回顾与展望 [J], 李文华;
2.中国生态农业的回顾与展望 [J], 李文华;
3.中国生态农业四十年:回顾与展望——纪念生态农业理念倡导者马世骏先生逝世30周年 [J], 胡涛;齐晔;孙鸿良
4.中国生态农业四十年:回顾与展望——纪念生态农业理念倡导者马世骏先生逝世30周年 [J], 胡涛;齐晔;孙鸿良
5.中国高效生态农业的回顾与展望 [J], 刘玉晓;梁凤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概要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概要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1、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的区别农业的发展已约有1万年的历史,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

漫长的农业发展史支撑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然而人们囿于认识的局限和迫于人口增长的压力,也做了不少违背客观规律的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图取发展,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与惩罚。

尤其是进入现代农业,即“石油农业”阶段之后,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粮食紧张、能源短缺已构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农业的发展陷入新的困境。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为了摆脱困境,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美国等、“生物农业”(西欧各国、“精久农业”(美英及第三世界国家、狭义“生态农业”(欧美及亚洲国家等“替代农业”(Alternative agriculture,以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经过世界各国的有益实践,多种“替代农业”都因侧重资源和环境保护,减少或拒绝“石化能”的投入,降低了产出和效益,发展十分缓慢。

而“生态农业”汲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精华,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稳定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Ecologica l 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Albrecthe W.于1970年提出。

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

但也出现了一些片面遏制化学物质投入的极端作法,故称之为“狭义生态农业”。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我国战国时期的古农书《吕氏春秋》中就明确提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在《齐民要术》中使天、地、人“三才”的思想发挥为“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少力而成功多”;还有阴阳五行说,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三宜”说,地力常新壮说,立体间套说等。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共五篇)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共五篇)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共五篇)第一篇: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生态农业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整体思路并付诸行动,取得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建设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尤其是科学技术对循环经济的支撑作用。

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我国生态农业建设。

本文在总结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的分析了生态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趋势记性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对策正文:我国的生态农业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相当普遍的地区,在不同程度上继续对农业自然资源实行掠夺行的经营方式,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资源衰退,加剧了农业生产的恶性循环。

如导致大面积的水土流失,沙漠化速度加快,草原大面积退化,森林资源,渔业资源衰退等。

另外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发展生态农业已经势在必行。

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生态农业”试点,并提出相应的理论。

1992年由国家计委等部门联合参与编制《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是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标志。

1994年制定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标志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进入了新的阶段。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新方式。

目前全国有不同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

分布在全国30多个省(市,区)及4个直辖市。

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2个,省级300个,地市级10多个还有几个省正在发展为生态农业省。

生态农业试点的推广面积超过666.67万h㎡。

同时引导20多万生态农业户走上生态致富的道路,而且正以更快的速度在全国推广和实行。

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 村经济增长的同时, 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2002年, 我国生态农业示范县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3.4%;土壤沙化治理率达到60.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秸秆还田率达到49%;省柴节煤灶推广率达到72%;废气净化率达到73.4%;废水净化率达到57.4%;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31.9%。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_李文华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_李文华

第32卷第6期2010年6月2010,32(6):1015-1021Resources ScienceVol.32,No.6Jun.,2010收稿日期:2010-04-20;修订日期:2010-05-30基金项目:GEF 项目“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GCP/GLO/212/GEF )。

作者简介:李文华,男,山东广饶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从事生态学与资源科学的研究工作。

E-mail :liwh@文章编号:1007-7588(2010)06-1015-07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

在这一形势下,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提高产量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还要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物安全,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

20世纪后期,中国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共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概念。

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了一系列适应中国国情的成功模式,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与赞扬。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市场化引导、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等。

面对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资源环境瓶颈,中国生态农业需要在产业循环、多功能化、高品质、产业化以及融合传统知识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多做努力。

关键词: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多功能农业;高品质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文化遗产1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经历了从原始的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个体农业到现代化农业,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人类社会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建立在以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化农业也带来了一些严重弊端,并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点的生态与环境问题[1]。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一、引言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更加可持续的农业形式。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健康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生态农业逐渐成为农业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二、生态农业的定义与原则1.定义: 生态农业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充分利用自然循环和各种自然调控机制,减少人工干预并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农业系统。

2.原则: 环保原则、资源循环原则、土壤保护原则、品质优先原则等。

三、生态农业发展现状1.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许多国家已开始重视并采取措施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土地面积扩大、投资增加等促进了生态农业产值的增长。

2.中国生态农业的实践和经验•中国农业部门积极推进生态农业模式和政策的实施。

•活动范围广泛,包括有机农业、绿色农业、低碳农业等。

3.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资金投入不足、技术难题等是发展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挑战。

•与传统农业模式的转变和接触问题。

四、生态农业发展展望1.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继续研究新技术和方法,提高生态农业系统效率和产量。

•探索更好的节水灌溉方式,推广温室种植技术等。

2.政策支持与财政扶持•制定更完善的生态农业相关政策,鼓励并引导资金投入。

•提供财政补贴给予生态农业项目以经济上的支持。

3.农民意识培养与教育推广•加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教育宣传。

•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农业技能。

五、结论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形式,正逐渐受到全球范围内的重视和推广。

未来,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农民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将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并为保护环境、实现食品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期待未来生态农业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在可持续农业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生态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

生态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

生态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生态农业逐渐崭露头角。

生态农业以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为目标,倡导可持续农业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和消费者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生态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

一、发展趋势1.绿色种植技术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是绿色种植技术的应用。

通过科学管理土壤、节水灌溉、无农药种植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种植技术的普及,绿色种植将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流。

2.有机农产品的需求增长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长,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

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具有较高的成本和技术要求,但其优质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因此,有机农产品生产将成为生态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3.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也成为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精准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二、市场前景1.消费升级推动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对于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注重环境友好和产品质量的农业生产方式,符合现代人对健康和环保的追求,将在市场上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2.政府支持政策助力行业发展为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以资金补贴、技术指导和市场推广等方式支持生态农业行业的发展。

这将为生态农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3.国际市场的拓展潜力巨大生态农业具有环保和健康的特点,吸引了国外市场对中国农产品的关注。

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尤其是有机农产品的出口额逐年增加。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生态农业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

总结起来,生态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正朝着绿色种植技术、有机农产品和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方向发展。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

第24卷 第1期自 然 资 源 学 报Vol124No11 2009年1月JOURNAL OF NAT URAL RES OURCES Jan.,2009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李文华1,张 彪1,2,谢高地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摘要: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是当前国际上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近年来我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取得了较快进展。

为了全面认识与介绍国内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状况与成果,促进国际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交流与合作,论文首先回顾了我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4个时期,并简要概括了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应该尽快由当前的概算式研究转向更深层次的研究,尤其要重点关注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理论研究、评估指标与方法的标准化、生态服务价值动态评估模型研究、评估结果在决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市场化机制研究。

关 键 词: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中国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09)01-0001-10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基本组织单元,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各种商品,同时在维持生命的支持系统和环境的动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错误地认为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的赠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理解为利用贡献和索取的关系。

然而,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人类活动的巨大冲击与破坏,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生态危机日益显现,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迅速衰退。

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退化反过来又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并促使人类从科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自身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保育和恢复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全面了解并恰当估价生态系统服务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2]。

李文华院士:从生态学到可持续发展

李文华院士:从生态学到可持续发展

李文华院士:从生态学到可持续发展刘某承【期刊名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32)1【摘要】李文华是我国著名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他率先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物量的制图上,开拓了我国森林生物生产力的研究,为中国森林生态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青藏高原森林地理分布基本规律,为青藏高原森林生态的开发和保育奠定了科学依据;开辟了红壤丘陵地区生态系统研究,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农业生态工程;系统总结了农林复合经营的理论体系,推动了“九五”、“十五”中国生态农业县的发展;率先进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促进了我国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在生态省、生态市和森林城市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领导了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李文华;保护和利用;森林生态;农业生态工程;农林复合经营【作者】刘某承【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3【相关文献】1.知山知水生态家园——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 [J], 刘红伟2.中国生态农业需要更多的关注——兼评李文华院士主编的《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 [J], 石元春3.李文华院士和赵其国院士应邀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作学术报告 [J], 黄道友;陈洪松4.对生态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李文华 [J], 陈平;牛歆苗5.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 [J], 孙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生态农业理念是把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综合考虑的一个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在这个新型农业发展体系中,把注重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考虑,是一套更有利于长期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经济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

本文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归纳出目前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未来生态农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农业生态化、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标签:生态农业;问题;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环境保护从传统自给自足的个体化农耕方式,到以高科技引领的现代化农业,这期间,经历了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思维理念、农业工具改造、农业与环境的结合等多方面的思维模式的转化。

农业水平的提高也体现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生态农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有着优渥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但同时农业人口多且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小,水资源相对匮乏,都是我国的现实国情,这些特点使得我国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采用大规模的机械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而应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1.生态循环理论应用于农业我国将生态循环理论和农业生产结合,用于指导农业实践活动,是生态农业由理论到实践的具体体现,也突显了生态农业的本质特征。

强调结构的优化,从农业分类来看,注重农林牧副渔的比重;从地理位置来看,注重南北差异,东西比重。

这样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地区优势,也最大程度的实现了高产、优产等目标。

在生产方法上,强调再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变污染为效益的生态化农业目标。

2.绿色农业思路发展生产我国的生态农业核心就是绿色农业,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农业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

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就充分利用自然优势,通过改善农业生产布局、减少农药使用等方式来降低农业污染,实现绿色农业。

在新型生态化农业中,更是以建设绿色基地和生产绿色农产品为目标,全面实现绿色农业的要求。

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态农业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态农业是一种综合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展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生态农业将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

传统农业模式中存在着大量的化肥、农药使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生态农业的出现,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新的路径。

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有机农业的推广等措施,生态农业将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其次,生态农业将促进乡村振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人口逐渐外流,农业生产力下降,乡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生态农业的发展将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吸引更多人才回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再次,生态农业将加速农产品品质提升。

生态农业注重自然循环、生态平衡,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农产品更加绿色、健康、优质。

消费者对于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生态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将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农产品的品质也将得到提升。

最后,生态农业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全球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生态农业能够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增强农作物抗逆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总之,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将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也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农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与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生态农业迅速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热点。

生态农业强调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论述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前景。

一、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1. 由传统农业转型过去几十年间,传统农业模式对大规模农作物生产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问题越来越显著。

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农业产生的农药残留、化肥过量使用等问题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风险。

因此,过去几年,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业企业开始转向生态农业,致力于开发和应用环保的农业技术。

2. 生态农业经济效益明显由于生态农业注重生态平衡和资源保护,它不仅能够减少农作物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还能更好地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的生态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传统农业。

研究表明,大面积种植与管理无农药与化肥的生态农作物,不仅能够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还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生产成本。

二、生态农业的未来趋势1. 提升农业可持续性随着农业资源的不断减少,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选。

通过合理利用土地,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并采用可再生能源,生态农业可以保持土壤的生产力,减少资源消耗,并减少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2. 推进科技创新与自动化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将大大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需要科学的数据支持和智能化的农业操作,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并减少资源浪费。

例如,利用无人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精确施药和监测作物生长情况,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 发展农业多样性与有机种植生态农业鼓励农民采用有机种植方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并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口感。

同时,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益,又可以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

4. 市场需求推动生态农业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著名生态学家李文华

著名生态学家李文华
李文华等 N 78:K 6 西藏森林 6 北京 O 科学出版社 李文华 N 赵献英 N 78:K 6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 6 北京 O 商务印书馆 李文华等 N 788; 6 中国森林资源研究 6 北京 O 林业出版社 李文华 N 赖世登 N 788> 6 中国农林复合经营 6 北京 O 科学出版社 李文华 N 788> 6 持续发展与资源对策 6 自然资源学报 N ! P I Q R) S2-4J*N 7885 6 +$#201 $T 142 A),*(*/*-%A2-"BJ*- <$J-1*)-0 *-B 142)# 0J01*)-*M(2 B2U2($V,2-1 6 W*14,*-BJN D-12#-*1)$-*( 32-1#2 T$# D-12"#*12B <$J-1*)- X2U2($V,2-1 R) S2-4J*N ILL7 6 !"#$%&’$($")’*( +*#,)-" ./012,0 )- 34)-*N <*- *-B 142 =)$0V42#2 .2#)0N Y$( 6 I; 6 @*#142-$- @JM()04)-" R) S2-4J*N 7885 6 D-12"#*12B +*#,)-" ./012,0 )- 34)-*6 CJ#)’4 N Y2#$TT2-1()’4J-"2- X20 E2$M$1*-)0’42- D-01)1J12N &ZAN CJ#)’4 R) S2-4J*N C4$J @2)’J-N 78:> 6 Z42 "2$"#*V4)’*( B)01#)MJ1)$- $T 142 0V#J’2%T)# T$#201 )- 34)-* *-B )10 ,$B2()-"6 !"#$%&’$ ()*)&+,&$. /)0)1"23)$% 4 " P 5 Q O IL5 [ I7I R) S2-4J*N 789: 6 Z42 U2"21*1)$- )- Z)M21 $T 34)-* *-B )10 2’$-$,)’ 0)"-)T)’*-’26 D-O @#$’22B)-"0 $T 142 D-12#-*1)$-*( !#)B R*-B 3$-T2#2-’2 $- @(*-1 ?20$J#’206 Z2\*0O RJM2’H N ;KL [ ;KK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关注,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正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推广。

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理念为基础,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高质量、安全、环保的农产品的农业生产方式。

目前,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一些积极的现状。

首先,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采用生态农业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再者,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然而,生态农业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生态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培训力度。

其次,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需要进一步完善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

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受到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需要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

未来,生态农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态农业将更加智能化和现代化,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其次,随着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需求的增加,生态农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再者,随着政府对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加,生态农业将得到更好的政策支持和投入。

总的来说,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实现农业绿色化、循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需要政府、农户、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推动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概要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概要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1、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的区别农业的发展已约有1万年的历史,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

漫长的农业发展史支撑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然而人们囿于认识的局限和迫于人口增长的压力,也做了不少违背客观规律的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图取发展,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与惩罚。

尤其是进入现代农业,即“石油农业”阶段之后,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粮食紧张、能源短缺已构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农业的发展陷入新的困境。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为了摆脱困境,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美国等、“生物农业”(西欧各国、“精久农业”(美英及第三世界国家、狭义“生态农业”(欧美及亚洲国家等“替代农业”(Alternative agriculture,以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经过世界各国的有益实践,多种“替代农业”都因侧重资源和环境保护,减少或拒绝“石化能”的投入,降低了产出和效益,发展十分缓慢。

而“生态农业”汲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精华,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稳定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Ecologica l 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Albrecthe W.于1970年提出。

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

但也出现了一些片面遏制化学物质投入的极端作法,故称之为“狭义生态农业”。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我国战国时期的古农书《吕氏春秋》中就明确提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在《齐民要术》中使天、地、人“三才”的思想发挥为“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少力而成功多”;还有阴阳五行说,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三宜”说,地力常新壮说,立体间套说等。

生态农业研究:出路在于做“定量”研究

生态农业研究:出路在于做“定量”研究

生态农业研究:出路在于做“定量”研究李大庆闵庆文突然对自己所承担的研究项目有了新的认识。

这源于李文华院士对他的一番鼓励。

闵庆文是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员。

去年6月,他领衔承担了国家环保部的公益项目《基于低碳排放与面源污染控制的稻田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筛选与效益评估》(下称《稻田项目》)。

研究生态农业技术对稻田碳排放的影响和对面源污染的控制,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这不仅是中国的热门话题,也是国际政治家和科学家普遍关注的热点。

1月23日,闵庆文主持召开了《稻田项目》的咨询会,邀请各方专家对项目提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的一番话让他有点“受宠若惊”。

李文华说,由于世界常规农业带来的问题太多,所以研究生态农业成了热门,人们希望从中为常规农业找到一条新出路。

“但我认为,同几年前相比,现在我们的生态农业研究处于‘低潮’。

其原因不是领导不重视,也不是生态农业研究不重要。

而是因为从事生态农业研究的人多是搞生态研究的,缺少搞农业研究的,做‘定性’研究的多,做‘定量’研究的少。

比如,研究组成结构的多,而研究农业技术的少。

”李文华认为,《稻田项目》是对生态农业进行定量的研究,但其方向是对的,意义不可小视。

当初,闵庆文在组织申报《稻田项目》时,更多考虑的是:相比于以工业排放为主的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起源于分散、多样的地区,地理边界和发生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更为困难。

而过量使用化学肥料与农药,使氮磷积累以及农药残留导致的负面生态效应远远大于作物的产量增益,对生态脆弱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

另一方面,稻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大气甲烷的一个重要来源,对稻田甲烷排放的控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

正因此,致力于生态农业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闵庆文,希望通过《稻田项目》的研究,从基于物种多样性的水稻复合模式(稻鱼、稻鸭、稻鱼鸭等)中找出一条新路,不仅能提高稻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促进氮磷养分循环利用,减少因化肥、农药施用所带来的面源污染,同时减少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6期2010年6月2010,32(6):1015-1021Resources ScienceVol.32,No.6Jun.,2010收稿日期:2010-04-20;修订日期:2010-05-30基金项目:GEF 项目“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GCP/GLO/212/GEF )。

作者简介:李文华,男,山东广饶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从事生态学与资源科学的研究工作。

E-mail :liwh@文章编号:1007-7588(2010)06-1015-07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

在这一形势下,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提高产量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还要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物安全,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

20世纪后期,中国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共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概念。

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了一系列适应中国国情的成功模式,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与赞扬。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市场化引导、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等。

面对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资源环境瓶颈,中国生态农业需要在产业循环、多功能化、高品质、产业化以及融合传统知识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多做努力。

关键词: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多功能农业;高品质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文化遗产1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经历了从原始的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个体农业到现代化农业,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人类社会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建立在以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化农业也带来了一些严重弊端,并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点的生态与环境问题[1]。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农业的发展方向与道路成为思索的焦点。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农业的目标不仅要提高产量,还须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不仅要提高土地产出率、获得经济利益,还应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能并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传统农业知识。

独特的自然条件为发展特色农业模式提供了基础,丰富的传统知识为今天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2]。

但同时,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并不是很好,人多地少、人多水少、森林资源匮乏、草地退化严重、农业污染加剧等问题依然严重,已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3]。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一批富有远见的科学家根据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将传统农业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逐渐发展了生态农业这一新的农业发展理念与实践方式,并经过几十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模式和相应的配套技术[4]。

中国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并被认为是对国际农业领域可持续发展运动的一大贡献[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的总体形势有了很大改变,生态农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具有新的特点,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对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定位,对于深入挖掘传统农业的精华、进一步推进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简要回顾中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6]。

然而把第32卷第6期资源科学这种朴素的经验上升到科学和理论的高度,却是现代的事。

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农业现代化的弊端开始显现:化肥和农药的过量施用导致各种生态问题、农业灌溉用水的大幅增加导致水资源过量开采、过度垦荒和滥砍滥伐及超载过牧等导致水土流失及土壤沙化现象严重[7]。

这些问题引起了我国农林科技工作者的重视。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马世骏院士为代表的学者就指出,要以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概念与观点来指导农业的研究与实践。

1981年,马世骏先生在农业生态工程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工程建设原理[8]。

1982年,叶谦吉教授在银川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生态农业—我国农业的一次绿色革命”一文,正式提出了中国的“生态农业”这一术语[9]。

随后,1982年-1986年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农业要“走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优点的同时,广泛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走投资省、耗能低、效益高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

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一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及一些地方,开始了生态农业的探索[10]。

在近10年的试点后,1993年由农业部等7部委局组成了“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重点部署51个县开展县域生态农业建设,从其分布的区域和生态类型的代表性看,也是具有推广意义的[11]。

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在广泛的生态农业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经验,并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形成了中国的生态农业理论。

1991年5月,马世骏和边疆共同拟订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生态农业是因地制宜应用生物共生和物质再循环原理及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而设计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这一概念的核心部分被写进农业部颁布的生态农业建设区建设技术规范,成为全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行为规范。

2000年3月,国家七部委局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工作会议,对第二批50个示范县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提出在全国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任务。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对会议报告作了指示:“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组织领导,依靠科技创新,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起来,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至2010年中国在新世纪连续出台了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其中4份“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FAO确定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Systems,GIAHS)保护试点[12],不仅进一步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关注,也标志着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总之,中国生态农业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与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和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进入了与区域经济、产业化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的新阶段。

但中国的生态农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当前的生态农业还是以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追求产出为主,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次,以种植业为核心的基本格局对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耦合重视不够,同时缺乏市场化的引导、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很难获取显著的经济收益;第三,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往往只重视模式的结构搭配与组装,而不太重视结构组分之间适宜的比例参数、各个环节的关键配套技术[13];最后,农业管理标准化整体还处于较低水平,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

3现代生态农业的几个新趋势随着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瓶颈,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当前中国生态农业应继续创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实现以下几个方向的突破。

3.1从农产品的多级利用和内部循环转向多产业开放性的生态农业中国的生态农业强调通过不同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实现物质的再生循环和分层利用,去除一些内源和外源的污染物,达到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的目的[14]。

当前,中国生态农业主要利用农业产业内部模块之间的有机链接关系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5]。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局限于农业部门之内的狭义的生态农业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部门的局限性和不完整10162010年6月李文华等: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的产业链无法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农村劳力短缺和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

现代生态农业应逐步改变自给性生产理念,而转向与工业有机地结合,以农产品加工为纽带,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生产和流通领域,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的一、二、三产业网络型链条。

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构建产业化的种养加及废弃物还田的食物链网结构,有效利用资源、信息、设施和劳力,形成良性“循环经济”结构框架。

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化和废弃物的资源化是实现农业生产系统良性循环的关键。

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以及化肥与农药的合理施用;深加工应配合品牌产品和基地商品化生产推进加工水平升级[16],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深加工试验研究和示范,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进深加工,但要避免一哄而起;废弃物的资源化,特别是秸秆加工生物饲料、粪便加工生物肥料等产业,将作物秸秆、牲畜粪便、农畜产品加工剩余物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多层次利用,既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又能带来经济效益,并且优化了社会投资结构。

3.2从以追求产量为主转向多功能农业中国的生态农业注重采取不同农业生产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达到提高产品产量的目标。

例如通过物种多样性来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提高作物产量。

研究表明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作与单作优质稻相比,对稻瘟病的防效达81.1%~98.6%,减少农药使用量60%以上,每公顷增产630~ 1040kg[17];另在针对一些小规模生产的调查或实验中证明,由于多样化产品产出,稻鱼共作的净收入比常规单作高2144元/hm2[18]。

但在自然植被一再缩减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农田生态系统已经超越了其作为食物生产地和原材料提供地的功能,还具有许多其他的服务功能,比如调节大气化学成分、调蓄洪水、净化环境等[19]。

1997年美国生态经济学家Costanza提出全球农田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服务价值约为1280亿美元,占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0.3%[20];而采用生态耕作模式稻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往往比常规单作要高,例如稻鱼共生系统在固碳释氧、营养物质保持、病虫害防治、水量调节乃至于旅游发展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外部经济效益提高了2754元/hm2,同时稻鱼共生系统减少CH4排放、控制化肥农药使用,使其外部负效益损失降低了4693元/hm2,因此,稻鱼共生系统比常规稻作系统的外部经济价值增加了7447元/hm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