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阅读时代你怎么读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改革报/2012年/4月/29日/第001版

新阅读时代你怎么读书

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数字化阅读发展迅猛,引发的“碎片化”、

“浅阅读”令人担忧

本报记者王志明慧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对于这样一个全球性的节日,知道的人并不多,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更清楚2月14日的情人节、4月1日的愚人节或者12月25日的圣诞节,这多少让人觉得有一些无奈与悲哀。

“不知道读书日没关系,知道读书就可以了”。近日,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些人士纷纷表示。但刚好相反。据新华社报道,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4月23日正式发布,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连续6年呈下降态势,全国每年每人平均阅读只有四五本书,远低于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犹太人的64本。

调查还显示,随着信息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们的读书观念和阅读习惯也悄然发生了变化。2011年,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0年增幅均超过30%,而其中网络在线阅读的接触率增幅达65.2%。数字化阅读发展迅猛,但引发的“碎片化”、“浅阅读”风潮则令人担忧。

日新月异的阅读方式

38岁的北京某航空机票销售公司的张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平时工作较忙,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是他阅读的主要方式。除了杂志、报纸上网浏览外,他手机里还下载了小说、历史著作等。“这部小说看完了就删除,再下载一个新的来看。”张经理一边给记者翻看着他下载的小说一边说。记者看到,《盗墓笔记》、《藏地密码》等小说都已下载到他的手机里。

随着互联网阅读内容的不断丰富,以及手机的普及、电子阅读器的推出,电信运营商、数字传媒机构在数字内容制作方面的开发日益多元,各种数字阅读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加让普通人接触到。

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数字化阅读继续迅猛发展,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各种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价格优势是促使读者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在数字化阅读的读者中,41.8%的18周岁~70周岁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3.50元。而“获取便利”、“方便随时随地阅读”、“方便检索信息”等,也是读者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几大原因。2011年,我国仅有34.9%的国民表示购买过纸质图书,这一比例比2010年的36.4%又略有降低。2011年国民年均购书2.20次,比2010年的2.63次也有所减少。

虽然数字化阅读以日新月异的方式和速度在发展,但是调查数据同时显示,纸质读物阅读仍是七成以上国民偏好的阅读形式。中国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表示,虽然数字阅读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传统纸质读物阅读在目前来看仍将是我国国民阅读的主流形式。

碎片化、浅阅读如影随形

过去,阅读需要相对安静的空间和较长的闲暇时间。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手捧纸质书埋头阅读于很多都市人而言,只能是奢侈的愿望。现在,不管是在晃动的公共汽车上、拥挤的地铁车厢里,还是在各种服务窗口前排起的长龙中,随处可见低头摆弄手机和电子阅览器的人。电子阅读者通常不会选择复杂、深奥、大部头的内容,而往往会看轻便、短小、可读性强的图文,

这就是“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现象。这种现象,令业内人士感到担忧。在他们看来,重网络阅读、轻纸本阅读等现象影响了青年人的读书兴趣,已使读书成了一种被动和强制性的行为,无法感受到蕴含在其中的无尽乐趣。另外一种看法认为,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已经背离了阅读本身的含义。

上海大学教授赵剑敏日前提出,现在不少年轻人掌握的历史知识过于零碎,他们从电视剧、网络小说、微博等看到一些有关历史的零碎片段,然后整合起来,形成一段历史知识。赵剑敏认为,大众阅读碎片化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徐升国看来,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其能够给人们带来大量的信息、知识和娱乐的内容。同时,碎片化阅读还有快速、及时、交互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的优点。这些都是传统的深阅读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他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碎片化阅读代表着一种阅读的趋势,或者说是时代特征。

有评论指出,“浅阅读”听起来不是个褒义词,但它其实带来了很多好处。电子阅读使读书的门槛降低,一部手机,一个立锥之地,读者就可以沉浸到阅读中去。读书人数的增多,读书时间的延长,使得读者的队伍空前壮大,知识的传播更加方便。人们既可以在电子阅读中掌握实用信息,提高工作生活的效率,也能从中汲取更多的文化知识,用丰富的营养武装头脑。

数字阅读亟待完善引导

“碎片化阅读在利用零碎时间来阅读信息的同时,也大量挤占了人们深阅读的时间。碎片化阅读还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化的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不容易形成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它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徐升国认为。

业内人士称,“浅阅读”也并非有利无弊。环境所限,屏幕刺眼,决定了电子阅读是一种时间有限的阅读。而在仓促的阅读过程中,人们面临的是信息时代所提供的无边资讯。眼花缭乱的信息,不断翻抖的包袱。电子阅读者不断地吞吐资讯和进行娱乐,却没有时间系统地吸收知识、深入地思考问题,他们只是像辛勤的小蜜蜂一样不断与世界交换信息,却无法通过选择、消化、梳理而完整地建构知识体系,也就谈不上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也就是说,如果“浅阅读”过于泛滥以至于挤占了“深阅读”的时间,那也将给知识和文明的传播带来负作用,公众将面临着头脑浅薄化和碎片化的危险。

徐升国表示,数字阅读还处在发展之中,需要有效地完善和引导,朝着更好的方向去深化。还需要适合数字化深度阅读时代的内容支撑,用好的内容去抢占数字媒体的市场和阅读空间,而不是放任低俗化、娱乐化的内容泛滥成灾。不可无视数字阅读的缺点或者盲目乐观,以至于在政策和舆论上认为传统的阅读、深度的阅读、纸质的阅读都已经是过时的、陈旧的方式,而简单地倡导碎片化的阅读。尤其在阅读习惯的养成方面,依然需要有效地引导人们以深阅读为主要方向,而不是以浅阅读来替代深阅读。对未成年人来讲,培养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深度的阅读习惯仍然是当前数字化阅读背景下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和方面。

营造书香社会需多方携手

据媒体报道,在每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我国各地都推出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首都图书馆联盟联合20家图书馆推出91项主题阅读活动,包括以“分享阅读、交换快乐”为主题的北京换书大集、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第七届文津图书奖颁奖仪式及图书展览等活动:福建省图书馆与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陆续举办“你看书,我买单”等活动……种种举措无不彰显着全国各地为推动全民阅读、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念日益被重视并得以实施。但和其他国家比较,我国近六成国民自认阅读较少,过六成国民期盼更多的阅读活动,农村居民的期望程度要高于城镇居民。

调查显示,50.7%的国民认为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另有40.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一般。只有不到一成人认为自己读书多。调查还显示,在2011年没有读过书的人群中,有约四成(39.2%)的人是因为“工作太忙”而没时间读书。业内人士认为,这就表示,人们不读书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