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金融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金融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金融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现代公司金融理论起始于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著名的MM定理,该理论已经成为现代公司金融研究的出发点。

MM定理的成立完全依赖于有效市场、投资者理性与完全套利等假设前提,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完美。

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量学者围绕着放松MM定理的种种严格假定对公司金融理论的各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发展形成了考虑公司税的MM理论、权衡理论、融资偏好理论、代理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等著名的理论流派。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学者们认识到管理者和投资者的非理性可能对公司决策和资产定价产生影响。

心理学研究成果被应用到公司金融研究领域中,逐步形成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放松了理性经济人的假定,使之更贴近资本市场和企业的现实情况,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和方法来研究有关公司融资、投资、股利分配和兼并收购等金融决策问题,并较为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经典公司金融研究中的所谓“异象”。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西方金融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然而,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行为公司金融理论是否能够成功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金融决策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尤其是以过度自信为代表的管理者心理行为偏差对公司金融决策影响的相关研究目前还较为缺乏。

因此,本文试图研究以下问题: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者是否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行为偏差?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金融决策?本文在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基本框架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1-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融资行为和股利政策等公司金融决策问题的影响,得出了一些重要相关结论,并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全文共分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是绪论。

本章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性介绍,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选题与研究意义,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安排、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最后简要评述了本文研究的创新、不足及对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研究》范文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研究》范文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企业并购的频繁发生,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在企业并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现象对并购决策的影响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以期为企业并购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可能对企业的并购决策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一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高估自身的决策能力,从而推动企业进行更有利可图的并购。

另一方面,过度自信也可能导致管理者忽视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从而增加并购失败的可能性。

因此,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其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收集企业并购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法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效应之间的关系。

四、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测量与影响本文采用自我评估法和市场数据法来测量管理者过度自信。

自我评估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让管理者对自己在过去的决策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市场数据法则通过分析管理者的薪酬、股价变动等市场数据来衡量其过度自信的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具有显著影响。

具体而言,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高估自身的决策能力,从而推动企业进行更多、更大规模的并购。

然而,这种过度自信可能导致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忽视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从而降低并购的成功率。

此外,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还可能因为过于乐观的预期而忽视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导致并购后的企业运营效果不佳。

五、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本研究通过收集企业并购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效应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成功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推动的并购成功率较低。

董事长过度自信与管理层薪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董事长过度自信与管理层薪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中大管理研究
2 1 年第 5卷 ( 00 2)
T ae,20 hlr 03)。然 而 心理 学 的研究 却发 现 ,人并 非完 全理 性 的 ,人 在做 决
策 时的信 念和偏 好会 出现 系统 性 的偏 差 ,并表 现 出过度 自信 、典 型性 (ers t i ns ) 锚定 (nh r g r e n t ees 、 p e av acoi )、 n 损失规避以及心理会计等行为特
时 ( agr 9 5 L ne,17 ;Wenti,18 。过度 自信在 许多 职业领域 里都 有所 is n 9 0) e
出现, 例如工程师、 医生和护士 、 律师 、 管理者以及创业家等等 ( i t s i Lc e t n hn e 和 Fshf 97 ae a ,19 ),而且人们 的过度 自信行为会受到其 i of 7 ;B zr n 90 c ,l m
生 的后果就是人们在做决策时会高估决策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 并低估与决策 相关的风险。 人的过度 自信行为主要产生于 “ 好于平均” bU rhnae g ) ( ee ta. r e . va
效 应 ,即当人们评 估他 们 的能力 时 ,人们倾 向于高估 自己的能力 ,认 为 自己 的 能力要 高于平 均水平 ( awo d和 Whtkr 9 7 Lr o iae,17 ;Alk ,18 t i e 95),例 c 如 ,当问及 人们 的驾驶技 能 时 ,绝 大多数 的受访 者都认 为 自己 的驾驶 技 能要 好 于平均水 平 ( vno ,18 )。这 样 的 “ 于平 均 ”效应会 影 响人 们 的因 S esn 9 1 好
公 司业绩 归功 于 自己的能 力 ,从 而要求 高报酚f 当公 司业绩 不佳 时 ,过度 ,而
自信的管理者会倾向于把差的公 司业绩归功于坏的运气 ,从而抵制低报酬 ( e e,2 0 ;Se i,2 0 ),由此可能导致管理层薪酬与公 司业绩之 K r r 0 2 hfn 0 7 b r 间敏感度的下降。而当董事长同时出现过度 自 信时,他们会低估管理者过度 自信所产生的上述行为偏差 ,从而批准不能充分反映公司业绩的薪酬政策 。 另一方面 ,当董事长出现过度 自信时, 他们倾 向于低估传统的代理问题,与 此同时高估他们处理代理问题的能力 ,当制定管理层薪酬契约时,他们可能 会淡化管理层薪酚I 契约作为解决代理问题的重要性 ,从而使管理层 的薪酬与 股东财富之间的紧密度低于应有的水平,由此导致管理层薪酬与公司业绩之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过度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过度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过度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作者:张秋来,周甜甜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7年第8期0引言2011-2014年期间,我国GDP年增长率分别为9.3%、7.8%、7.5%、7.4%,CPI分别上涨5.4%、2.6%、2.6%、2.0%,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增长率分别为23.8%、20.3%、18.9%、14.9%,其中分行业的制造业(不含农户)也以较强劲的势头逐年增长,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1.8%、22%、18.5%、15.2%。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长仍能保持如此的速度,说明企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从引发过度投资、通货膨胀等方面来看,企业的投资行为存在诸多偏差。

因此,对企业投资理性决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投资决策是公司财务决策的核心,也是企业价值的直接来源。

公司有效投资将使企业成长,而不适度的投资则可能导致企业亏损。

公司投资理论的相关研究大多建立在传统财务理论基础上,强调“有效市场”、“理性人”等假设;而实践中的决策者大多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心理偏差,例如过度自信、控制幻觉、群体效应等,即人的行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

心理学认为,人类大多存在“超越平均”的过度自信倾向,而在负责制定投资决策的企业高管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由于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管理者普遍高估自身能力,为追求利润积极制定一系列投资策略,导致盲目扩大投资规模,引起企业过度投资。

文章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特征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关系纳入研究框架中,运用2011-2014年沪深两市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这一特征对企业所制定投资决策的影响,并对过度自信与内部自由现金流的交互性作用进行检验。

首先是为上市公司制定合理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其次是对企业投资行为出现的异常状况做出更深层次的解释,有助于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在规范企业的投资行为方面,提供一些政策性建议及经验证据;最后,通过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展开深层分析,利用实证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探索并发现导致投资异化的部分影响因素,并有利于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管理层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研究

管理层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研究

管理层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研究摘要:过度自信理论弥补了经典金融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和研究方法上的缺陷,促进了金融学理论研究向更现实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该理论注重运用心理学和经济学基本原理改善企业决策行为,广泛吸取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尤其是行为决策科学研究的成果,重新解释了企业投资决策中的投资异象和投资行为认知偏差。

本研究试图在控制公司系列特征变量基础上,探求高管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现有的行为金融文献主要集中在投资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决策产生影响,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进行研究的很少,本研究力图在这方面做有益尝试。

文中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构筑了一个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说的投资决策行为基本理论框架,并结合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从总体上看,该分析框架兼容了逻辑推理性和比较性的规范研究、描述性与解释性的实证研究。

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过度自信高管人员因持有公司股票期权并出于职业声誉考虑,似乎更是谨慎投资,但他们一旦发现公司有充裕的现金流,会对现金流投资表现出强烈的偏好。

高管层持股作为一种内在激励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代理问题,对改善我国上市投资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过度自信的高管人员对现金流的利用存在着管理机会主义。

为了抑制高管过度自信带来现金流盲目投资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可以适度负债以减少高管自由决断使用的现金流,这样也可降低其代理成本。

第二,按公司的成长性进行了分组,通过对高成长性公司组分析发现,这组公司尽管有较好的成长性,高管过度自信并不一定增加投资,只有在拥有充裕现金流的情况下才增加投资。

在低成长性公司里,即使拥有充裕的现金流,他们通过对前景的预测与现实分析,也很难表现出增加投资的倾向。

第三,基于不同融资约束条件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过度自信的高管人员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与融资约束的强弱并没有相关性。

第四,基于公司最终控制人不同性质研究发现,非国有产权控制的公司对现金流表现得更为敏感,国有产权控制的公司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

公司过度投资源于管理者代理还是过度自信

公司过度投资源于管理者代理还是过度自信

公司过度投资源于管理者代理还是过度自信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公司过度投资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特别是分析这一现象是源于管理者的代理问题还是过度自信的心理特质。

过度投资是指公司在拥有充足现金流的情况下,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从而损害公司的长期价值。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公司治理和投资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文章将回顾代理理论的基本观点,指出当公司管理者与股东利益不一致时,可能引发代理问题,导致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而过度投资。

接着,文章将探讨过度自信理论在公司财务决策中的应用,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如何影响其对投资项目风险和收益的判断,从而引发过度投资行为。

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将选取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样本,运用统计方法检验代理问题和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比分析,文章将揭示不同因素在导致过度投资现象中的作用程度,为理解公司过度投资行为提供新的视角。

本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为公司改善治理结构、优化投资决策提供建议。

通过深入剖析公司过度投资背后的驱动因素,本文旨在为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二、文献综述在财务和投资领域的研究中,公司过度投资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关于过度投资的成因,学术界主要提出了两种观点:一种是管理者代理问题,另一种是管理者过度自信。

这两种观点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关于管理者代理问题,其核心观点在于公司的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不一致。

管理者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如扩大公司规模以提高个人薪酬、地位或声望,而投资于并非最优的项目。

这些项目可能短期内增加了公司的资本支出,但长期来看可能无法带来相应的回报,从而损害了公司的长期价值。

一些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管理者持股比例较低或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时,过度投资的现象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则认为,管理者往往对自己的决策能力和项目前景持有过于乐观的态度。

这种过度自信可能导致他们在投资决策时忽视潜在的风险,或者对项目的预期收益过于乐观。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股利分配决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股利分配决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me n v l eo r jc u l y,t elv lo iie d p y u sn g tv l eae o t es no n g a au fp o tq ai e t h e e fdvd n a o ti e a iey r lt d t h e irma a —
e so itd c mp n e sls h n t e me n v l e o r jc u l y h e e o iie d p y u s r fl e o a isi e s t a h a au fp o tq ai ,t e lv l fdv d n a o ti s e t
陈 其 安 肖 映 红
( 庆 大 学经 济 与 工 商 管理 学 院 ) 重
摘要 :在现 有研 究成 果 的基础 上 , 假 设上 市公 司高管人 员过度 自信 的条 件 下 , 在 建立 恰 当 的数 学模 型从 理论 上研 究 上 市公 司高 管人 员的过度 自信心 理偏好 对公 司股利 分配 决策 的影 响
Se i r M a g r ’ Ov r o i nc n v d n y u lc n heLit d n o na e s e c nfde e a d Di i e d Pa o tPo iy i t se
Co pa e f Chi m niso na: The r nd Ev d n e o ya ie c
t e i a ge s’ov r on i e s c ol gia e e e c n t v d n y utp iy offr sby he s n orm na r e c fd ntp y h o c lpr f r n e o hedi i e d pa o ol im c s t i a p op i t ma he a ia mod l he r tc ly, a a e he c r s nd ng m p rc l e tng up n a pr ra e t m tc l e t o e i a l nd m k s t or e po i e iia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研究》范文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研究》范文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商业环境中,企业并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战略手段,用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力。

然而,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度自信现象,对并购效应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分析其背后的机制和原因,以期为企业并购决策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

一些学者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可能导致企业在并购过程中过于乐观地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忽视潜在风险。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指出,适度的管理者自信有助于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从而在并购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然而,过度自信与并购效应的具体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对企业并购效应产生显著影响。

具体假设如下:假设一: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提高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但可能降低并购后的长期绩效。

假设二: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效应的影响存在差异。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构建研究框架;其次,收集相关企业并购数据,包括企业规模、行业、并购类型等;最后,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验证假设。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权威数据库、企业年报以及相关研究报告。

五、实证分析(一)描述性统计通过对样本企业的描述性统计,我们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在企业并购中普遍存在。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并购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过度自信现象。

(二)回归分析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成功率呈正相关关系,但与并购后的长期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这表明,虽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在短期内成功完成并购,但长期来看,这种过度自信可能导致企业忽视潜在风险,影响并购后的整合和运营,从而降低长期绩效。

(三)分组分析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效应的影响存在差异。

公司高管过度自信对投融资决策行为影响的案例研究【分享】

公司高管过度自信对投融资决策行为影响的案例研究【分享】

公司高管过度自信对投融资决策行为影响的案例研究论文关键词:过度自信投融资决策高管人员三九集团论文摘要:过度自信是公司高管人员普遮存在的一种心理特质,其对会司投融资决策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基于对三九集团高管赵新先在投融资决策中过度自信表现进行剖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弓丨言由于我£国情特殊,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所有者缺位,监督机制不健全,从而缺乏对公司高管人员的有效约束和监督,高管人员在企业投融资决策过程中往往显示出过度自信的倾向,最终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近年来,红塔集团原董事长兼总经理褚时健、广东原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经纬、前三九集团董事长赵新先、山东秦池集团王卓胜等曾盛极一时的著名企业高管纷纷落马,它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反思与启示。

国内著名企业生命周期如此之短,以前我国学者更多地是从公司管理机制、治理结构等客观方面的原因加以探究,那么,是否可以从高管人员的主观行为及其产生的心理动因加以认识?因此,这为我们研究中国公司治理机制和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由于高管人员过度自信加速或者直接导致企业投融资失败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现象,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试图通过案例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过度自信与投融资决策行为的关系进行探究。

二、文献回顾及理论基础1.文献回顾W e i nS tei n(1980)通过研究发现下列三个因素都有可能引发过度自信:控制幻觉,高度向往良好收益,难于比较个体间业绩的抽象参考点。

根据March和Shapi ra(1987)调查的证据可知,管理层低估内在的不稳定性,相信自己能全面控制公司经营业绩。

Lys and Vineent (1995)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NCR的AT&T并购决策。

研究表明:并购中的价值毁损与管理者过度自信有关。

然而,过度S信在投资决策中发挥作用的实证证据还比较有限,Yueh —hsiang Lin ( 2005)以台湾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管理者利润预测作为公司高管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

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的影响

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的影响

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的影响刘斌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2012210869一、引言随着行为公司金融的发展,基于“管理者非理性”的假设下的行为财务研究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于管理者非理性,尤其是过度自信偏差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在近几年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大都基于一个“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的假设,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完全理性的人是不存在的。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往往表现为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低估失败的可能性,这种心理就是本文所研究的过度自信的心理。

过度自信的心理在管理者中很是常见,而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中更为常见。

投资作为公司财务的重要决策之一,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重要前提。

管理者由于自身过度自信可能会造成投资过度或者投资不足的现象,从而使企业的投资行为异化。

因此,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对投资的影响,从而揭示管理者非理性和企业财务决策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有必要的。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投资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者是否存在过度自信行为?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的表现有哪些?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来进行解答。

对于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来说,企业的投资大部分集中在内部的资本投资上,因此,研究其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的影响是有必要的,而且是有意义的。

通过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的研究,还有助于将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知识联系起来结合运用到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中,识别并且防范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降低过度自信对企业的决策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国的国有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一个特殊的转型时期,其经营管理问题更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因此,本论文以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内部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是有现实意义的。

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

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

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导言在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中,高管的角色和决策能力被认为是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高管个人特质中的一种常见特征——过度自信,却可能对企业投资决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一、高管过度自信的定义与表现过度自信是指个体对于自身能力、知识和判断力的高度自信,甚至忽视了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

在高管中,过度自信表现为他们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乐观评估,以及对自己决策的绝对自信。

这种自信使得高管倾向于高估自己的决策能力、低估风险和错误决策的可能性。

二、高管过度自信在投资决策中的影响1. 对决策制定的倾向性高管过度自信会导致他们对决策制定的倾向性,即更加倾向于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和策略。

他们常常高估自己对信息和所处行业的理解,因此会忽视和低估项目中的风险因素。

这种偏好策略可能导致企业投资过于冒险,进而增加了项目失败和损失的风险。

2. 低理性决策过度自信的高管更容易陷入冲动和情绪驱动的决策过程中。

他们可能更倾向于依赖直觉和个人经验,而不愿意充分考虑和利用系统性分析、市场研究和数据支持的决策思维。

这种低理性决策风险使得企业难以做出准确和有效的投资决策。

3. 信息过度过滤过度自信的高管可能会过滤掉一些与其观点相悖的信息,而只专注于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

这种信息过度过滤可能导致对外部环境的错误判断,阻碍了企业及时调整和适应变化。

同时,过滤掉的信息也可能包含了一些重要而有价值的信息,使得决策结果和回报受到限制。

三、高管过度自信的原因分析1. 组织内部文化和激励机制企业内部文化和激励机制往往会强化和鼓励高管过度自信的行为。

如果企业追求短期业绩和高回报,不重视风险管理和长期效益,将会对高管形成过度自信的培养和支持。

2. 个体心理特征个体心理特征也是高管过度自信的原因之一。

在高管中,拥有较高的权力和地位的人更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倾向。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研究》范文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研究》范文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商业环境中,企业并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战略手段,用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等。

然而,并购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企业战略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外,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也起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现象在并购决策中频繁出现。

本文旨在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可能对企业的决策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一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因为其乐观的预期和大胆的决策带来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过度自信也可能导致盲目乐观和错误的判断,从而给企业带来风险。

在企业并购领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高估目标企业的价值,低估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导致并购失败。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概念进行界定。

然后,通过收集企业并购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效应的影响。

四、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界定与测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是指管理者对自身能力和判断的过度乐观。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公开信息披露的数据来测量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

具体包括管理者的个人陈述、历史决策的成败记录、媒体报道等。

五、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效应的影响(一)理论分析理论上,管理者过度自信可能导致他们在评估目标企业时过于乐观,从而高估目标企业的价值。

此外,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忽视或低估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导致并购后整合困难,甚至导致并购失败。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适度的过度自信可能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从而推动并购后的企业发展。

(二)实证研究通过收集企业并购的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等方法,本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效应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具体而言,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高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导致支付过高的并购价格。

此外,他们可能忽视或低估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导致并购后的整合效果不佳。

对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

对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

数据来源与处理
数据来源
所有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
数据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筛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异常值进行 处理,以避免其对整体研究结果的影响。
变量定义与度量
企业投资异化
通过计算企业实际投资与预期投资之间的差异来衡量。其中,预期投资是根据企业历史投资数据和行业投资数据 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的预测值。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1 2 3
降低投资效率
由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因此可能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效率。
资源分配不合理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将资源分配给不切实际的 项目,从而浪费资源并降低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
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迟缓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迟缓, 从而错过最佳的投资时机或对市场趋势判断失误 。
强化信息披露与透明度要求
提高企业信息披露标准和透明度要求,有助于减少信息不 对称现象,降低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投资异化风险。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02
研究样本与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针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异化的研究仍存在样本选择和方法 上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和样本量,提高研究结果 的普适性。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风险的影响
增加投资风险
由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做出不切实际的投资决策,因此会增 加企业的投资风险。
风险承受能力下降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下降,从而在面对高风险 项目时犹豫不决或做出错误的决策。
对风险的评估能力下降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对风险的评估能力下降,从而无法准确评估 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
投资异化对企业的影响

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

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

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和业务拓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管理层的主观意识和行为偏见,管理层过度自信常常会对企业并购决策产生不利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进行研究。

管理层过度自信常常导致不理性的决策。

管理层在决策过程中过度自信,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忽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这种过度自信的心理状态会导致决策者对风险的认知偏差,使得他们在并购决策中更加倾向于高风险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过度估计自己的能力来管理并购后的整合和风险控制,从而导致不理性的决策。

管理层过度自信会导致过度支付并购目标的代价。

由于对自身能力的过度估计,管理层通常会高估并购目标的价值,并愿意为此支付高昂的代价。

这种过度支付的行为往往会导致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管理层可能会高估目标企业的市场地位和潜力,从而高估了其价值;他们也可能会低估整合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从而低估了并购的代价。

结果,企业往往会为过度支付的代价付出昂贵的代价。

管理层过度自信还会对组织文化和员工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管理层的行为和态度往往会对组织内部的文化和员工行为产生示范作用。

当管理层过度自信时,他们可能会以傲慢和自负的态度对待员工和合作伙伴,忽视他们的意见和反馈。

这种傲慢和自负的态度会破坏组织内部的合作氛围,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管理层过度自信会对企业并购决策产生不利的影响。

过度自信常常导致不理性的决策,使企业倾向于高风险的行为;它还会导致过度支付并购目标的代价,忽视和低估风险,对组织文化和员工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企业管理层在并购决策中应该意识到过度自信可能带来的风险,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并控制其对决策的影响。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研究题目: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研究背景:管理者自信是指管理者对自己和公司未来的成功预测过于自信,而忽视了不确定性和风险,甚至导致偏差决策。

很多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导致企业出现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还很少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揭示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研究问题与目的:本研究的问题是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探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如何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和投资绩效,以及行业竞争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加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避免过度自信的负面影响。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结合财务数据和调查问卷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来探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及其机制。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通过对股票市场及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探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

2.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绩效的影响:通过对公司投资绩效的重复交叉检验,揭示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绩效的影响机制。

3.行业竞争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不同行业数据的比较分析,探究行业竞争如何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负面影响。

研究结论:本研究预期的结论包括:1.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公司的过度扩张,进而影响公司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

2.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绩效具有负向影响。

3.行业竞争通过制衡管理者对公司未来成功的过度预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包括:1.为公司管理者提供理性决策的参考和启示。

2.丰富过度自信和公司投资决策的相关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为投资者提供了解公司投资风险和盈利机会的参考依据。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研究》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研究》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随着企业并购活动的日益频繁,这一现象对并购效应的影响逐渐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以期为企业并购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可能导致企业在并购决策中过于乐观地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忽视潜在风险、高估自身能力等因素,从而影响并购效果。

然而,关于这一现象的深入研究尚显不足。

本文将综合已有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效应的具体影响。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一)研究问题本文将重点研究以下问题:管理者过度自信如何影响企业并购决策?这种影响对并购效应有何具体表现?如何有效控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的负面影响?(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相关理论;其次,运用实证研究法,收集企业并购数据,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效应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具体企业的并购实践。

四、理论框架与假设(一)理论框架本文以行为金融学、组织行为学及企业战略管理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研究框架。

通过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机制及行为表现,探讨其对并购决策及并购效应的影响。

(二)假设提出基于理论框架,本文提出以下假设: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在并购决策中过于乐观地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及自身能力,从而降低并购成功率及长期绩效;然而,适度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可能激发企业创新及发展动力,对并购后的整合及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五、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本研究选取了近年来发生的多起企业并购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包括公开资料、数据库及相关报告。

样本选择遵循代表性、可比性及可靠性原则。

(二)变量定义与测量本研究以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购效应等为主要变量。

管理者过度自信通过相关指标进行衡量,如企业业绩、管理者行为等。

基于过度自信理论视角的上市公司高管投资决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过度自信理论视角的上市公司高管投资决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过度自信理论视角的上市公司高管投资决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股市逐渐成熟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通过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上市融资。

高管们面临着重大的投资决策,包括公司的战略规划、资本结构和股权分配等方面,这些决策不仅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而且会影响到高管自身的利益。

过度自信理论认为,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从而产生过度自信。

这种自信会导致人们对风险的认识不足,从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因此,探究高管的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对于优化公司的投资决策、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和降低投资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文选择上市公司的高管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的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公司特点、高管个人经验和特点等因素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高管过度自信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分析过度自信对其投资决策的影响。

2. 探究高管职务、教育背景、个人经验等因素对过度自信的影响,以及不同公司特点对高管过度自信的调节作用。

3. 基于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考察高管过度自信和决策之间的关系,分析过度自信对公司股权结构、资本结构和战略规划等方面的影响。

4.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降低高管过度自信的影响,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和风险管理能力。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是:1. 文献分析:通过查阅已有研究,综述过度自信理论的研究成果,探究其在投资决策方面的应用,并梳理相关理论框架。

2. 问卷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对上市公司高管进行调查,收集其过度自信和投资决策的相关数据。

3. 统计分析:运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究过度自信和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其中的影响因素。

4. 实证分析:运用多元回归模型等实证方法,研究高管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探究其引起的股权、资本结构和战略规划等方面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o ledr Tt(03首次运用实证 s6 M mni 和 a 20) )) a e e
方法研究了高管人员过度 自 信下投资与现金流之间
的敏感性〔, 9 检验结果支持了Ha n ) eo 的理论分析。 t
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现有 文献主要集中在西方行为公司金融理论以及其中有 关过度 自信行为对公 司投融资决策影响的评价方
() 4
氏 ( 一C 几〕 )I ) +A( +s ) 1 r a () 5 G I =1 i m+2 +a+S () 8 m+( +8)I一 , 8 1 i( C , ) 8 () 6 d/C的大小和变动趋势, I d 取决于双方过度自
时, 为了达到投资水平 I需要发行价值为 S 的股 , :
面〔)0 1[] 22。而在我国 这样一个转型经济时期由 政府
收稿日 20 一 8 0 ; 期: 4 0 一 4修订日 20 一 8 0 0 期: 5 0 一 2 0 塞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01 7324)
作者简介: 郝颖(9 6 , 汉族) 山东济南人 , 17 一)男( 。 重庆大学经济 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公司财务与
双方过度 自信下的最优投资水平大于双方均理性下 的最优投资水平, 而且投资水平整体攀升。 再考察投 资与现金流的关系 :
d I d C
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上市公司普遍的股
权融资偏好和市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模型构建 中假定:1投资的来源只在股权融资和 自 () 有现金中 进行选择, 不涉及债券融资;2市场投资者存在噪 ()
S+S 1
3 过度自信的现实表现与衡,方法
国外学者通常选用行权期内高管人员应出保已 到期股票的最少比例, 以及所持股权数量在行权期
S,
s.下 丁 EI 1 81 一 . 污 L ( (十0 C t亏 A十 ) =I
() 2
最优化条件为 :
内 否 增长作为衡量过度自 指标[[。 是 净 信的 [ 5 不 21 ]
析。从表 1 可以看到:1增持股票高管人员的人数 ()
中国管理科学
20 0 5年
和所占比例连续同步增长, 这主要是因为 19 年以 99 来, 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推行了股权激励计划。() 2 尽管高管持股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上市公司整 体水平 , 但其中增持股票类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却 比持股不变类的平均水平低。这表明: 增持股票类 公司的绩效并没有为其高管人员的增持行为提供更 为良好的业绩支撑。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始于 19 年, 99 基
主导发展起来的新兴股票市场背景下, 高管人员的 过度 自信行为及其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当前的 研究则尚未涉及。那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是否存 在过度 自 信行为?该行为是否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产 生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有何不 同?在我国资本市场现状下, 究竟是那种融资约束 更能对过度 自 信高管人员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进行 阐释?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制度安排和治理 结构下, 自 过度 信高管人员在公司决策中可能对投 资效率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 实证检验来回答上述问题, 并为我国理论界和监管 部门提供一些经验性的结论。
E ( )= 'I
8 () ,() j I +8E I E A+E 1(+乙 () 1 ) A , 8 () 21, I+ 1 氏 8E (一C 8 + , I+ 8 E ) (+ ) ,( I E 8 ( I ) A+ () +乙 E 1( 1 )
() 3
年份
表 1 上市公司持股增长高管人员状况及净资产收益率统计 四年连续持股董事长样本 增持董事长人数 占样本比例 1 .3 12 % 四年连续持股总经理样本 增持总经理人数
声 导 过 信 [1 交易 致的 度自 行为[ 1 5
理论模型描述如下: A为期初公司资产现值, S 为公司股票价值, C为自有现金。 期初有一个投资机 会, I 为投资收益函数, 'I >0 E ( ) . E() E ( ) , "I <0 如果高管人员过度 自信, 那么他认为项 目投资收益 将比正常收益高 E I · , 8 0 () 8 m 为高管人员过 + > 度自信变量; 同理投资者的预期收益比正常收益高 E I8 " 为投资者过度自 ()i >0 8 i 信变量。 一C>0 I
n 3 6 = 4
2 2% 4. 8
n= 3 6 4 7 4
n 4 3 6 =
9 1
4 9
占样本比例 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高管持股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四年连续持股不变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四年中持股增长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公 司金 融 .
结果归咎于运气不佳。Lne( 5 , n e agr 7)Wesi 1 9 itn
(90 , k 和 Ko (95 的实验研究发现, 18 )Ai e l c lz 9 ) t1 高 管人员 通 常 比普通员 工表现 出更 显 著 的过度 自
信1 ]] [80 ][ 。 [1
中图分类号 :80 2 F3 . 文献标识码 : A
1 引言
随着行为公司金融研究的发展与深人, 西方学 者将行为金融的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同企业决策主 体的行为研究结合起来, 从高管人员行为特质角度 寻求对企业投资决策研究的补充与完善。G r i ea vs 和O en 0 ) G e 和 T ao(02 研究发现: da (00 , l 2 o hkr20 )

信行为特征。() 2同适度 自 信行为相比, 高管人员过度自 信行为不仅与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 , 而且投资的现金流敏 感性更高。() 3过度自 信高管人员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随股权融资数量的减少而上升。() 4 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 的股权安排和治理结构下, 自信高管人员在公司投资决策中更有可能引发配置效率低下的过度投资行为。 过度 关键词: 自 ; 过度 信 公司投资决策; 行为公司金融
同于外部投资者, 高管人员无法通过交易 自身拥有 的公司股权或是卖空股票来对冲风险, 因而过度地 暴露于公司特定风险之下。如果高管人员一直持股 到行权截止日 或者在一个行权期间内增持股票, 那 么预期股票价格有较大可能上升的过度 自信判断将 是解释该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20 年 03
n= 3 3 8
2 过度自信高管人员投资行为的理论分析
过度 自 信是指个体决策时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 能力 , 对不确定性事件过于狭窄的确定性预期心理 现象。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指出: 人们在将 自己的技 能同所在群体的其他个体比较时, 习惯性的认为自 己的才能高于整体的平均水平。这种“ 优于平均效 应” 的心理倾 向同时影响了个体行为的归因判断。 行为个体更可能将好的结果归功于 自己, 而将坏的
758 .0 %
508 .0 %
注: 对于董事长和总经理二职合一的情况, 统计中均归为萤事长样本。
那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持股状况和变化趋 势又是怎样呢?在 目前的市场条件和监管法规下 , 能否对高管人员做出过度 自信 的判断呢?我们对
20 年一 03 00 20 年深沪耐市上市公司年报中高管人 员的持股状况和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进行了统计分
在充分分散化的股东看来, 过度 自信高管人员比风 险厌恶高管人员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 这正是持有
多种风险组合的股东所期望的[[o l en 34 H l ) a 和Hv ) i
(02, t (02认为, 20) a n20) H o e 过度自 信的高管人员如
果比外部投资者对投资项 目更乐观 , 则容易认为资 本市场低估了公司价值。他们将不情愿通过外部融 资支持投资项 目, 投资对 现金流 的敏感性将增
自信很大程度上源于各地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推行股
权激励试点中存在选择性偏见〔)即试点企业在实 1, 9
施股权激励前的业绩普遍较高。在被确定为试点企 业后 , 高管层由于这种选择性重视 的激励更容易产 生“ 优于平均” 的过度 自 信。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采用高管人员在任期内持 股数量的变化作为衡量是否过度 自 信的指标。考虑
本文从高管人员和股东间的投资价值最大化模
第5 期
郝颖等: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 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
型出发, 将过度 自信行为变量纳人模型。通过模型 的构建与分析, 首先从理论上得出我国上市公司高 管人员过度 自 信与公司投资水平间的相互关系。基
由() (E () , 3 可知0 ' <1而双方均理性(m I 8 =S =0 时, i ) 最优化条件为 E() 。 'I =1由此说明:
1 . 6% 41 4.5 % 90 6.7 8 7%
7. 2 % 24
2 .9 13 % 55 1 .3 % 775 .6 % 8 2 0% .6
5. 0 % 93
2 . 0% 63 620 .1 %
94 7 .9 %
824 .3 % 1 .6 % 176
1 1 3% 2. 1
9. 2 0 0%
1 .2 % 0 15
到 目前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持股特点和本文的研究
本都没有经历完一个行权期。通过考察 20 年以 01
前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的年报, 我们 发现: 大多数公司高管人员 以往年份所持股权并没 有按相应比例分阶段行权 , 甚至连续几年持股数量 都没有变化( 考察范围不涉及 9 年以前证监会叫停 8 的规定, 05 而20 年以前股份回购的用途受《 公司法》 限制;证券法》 公司法》 《 和《 中的相关条款规定上市 公司高管人员在职期间不得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和转 让本公司的股票。尽管上述法规并未禁止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方案的出台和实施, 但由于相应条款的滞 后对高管持股来源和行权的限制, 使得股权激励计 划缺少完备的实施条件。既然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动 主体—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国有控股股东明确知 道相应法规的滞后 , 那就应该在激励方案的设计 中 考虑如何规避这种制度性风险, 但绝大多数并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