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医院隔离及防护
急诊传染病人院前急救和消毒与隔离
![急诊传染病人院前急救和消毒与隔离](https://img.taocdn.com/s3/m/fc9f9db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7.png)
急诊传染病人院前急救和消毒与隔离急诊传染病人院前急救和消毒与隔离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易于在人群中传播的一种疾病。
传染病患者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在急诊治疗传染病患者时需要十分小心谨慎,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急诊传染病人院前急救和消毒与隔离的相关知识。
一、急救处理1.了解病情:在进行急救处理前,必须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传染病的种类、传染病的接触途径、传染病的症状等方面。
2.正确佩戴防护用具:医护人员在接触传染病患者时需要佩戴防护用具,包括口罩、护目镜、手套、外科服等。
3.隔离传染源:对于患有传染病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隔离,避免直接接触。
4.适当观察:在进行急救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适当观察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消毒处理急诊室是传染病患者就诊的重要场所,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消毒措施,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
1.消毒剂的选择:对于不同的传染病,需要选择相应的消毒剂,确保有效杀灭病原体。
2.消毒方法:急诊室内的物品、设备等需要进行日常清洁和彻底消毒,消毒方法包括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化学消毒等。
3.消毒时间:不同的消毒方法需要不同的时间才能达到消毒效果,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消毒时间。
三、隔离急诊室需要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保障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隔离措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确定隔离区域:医院需要确定专门的隔离区域,隔离区域需要有专人负责管理。
2.确保空气流通:隔离区域内必须确保空气流通,保证空气清新。
3.隔离衣物:医护人员需要穿着隔离衣物进行医疗操作,避免传染病患者接触到健康人群。
4.生活用品隔离:传染病患者的生活用品需要进行隔离,避免传染。
综上所述,急诊治疗传染病患者需要遵循严格的急救处理、消毒和隔离措施。
同时,医学人员也需要加强自身的防护措施,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杜绝病原体在传染病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传播。
传染病医院隔离及防护
![传染病医院隔离及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f92624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9.png)
传染病医院隔离及防护当传染病爆发时,传染病医院成为了最后的防线,承担着隔离患者和保护医护人员的重要任务。
隔离与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不仅能够控制病情的扩散,还能保障医疗机构内的安全环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传染病医院隔离及防护的相关话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传染病医院的隔离设施。
传染病医院必须拥有完善的隔离设施,以确保病原体不被传播到医护人员或其他患者身上。
这些设施包括带有负压的隔离病房、空气过滤系统、气密性强的门窗等。
带有负压的隔离病房可以防止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而空气过滤系统能够过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此外,医院还应设置备用的隔离病房,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设施的存在,为有效隔离患者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传染病医院的防护措施中,医护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是医院中的第一线防线,直接与患者接触。
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医院在培训医护人员时,应加强个人防护知识的培训。
医护人员应掌握正确佩戴和脱下防护装备的技巧,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会正确使用消毒剂、严格控制医疗废物的处理等。
这些培训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本身的自防能力,也提高了传染病医院的整体安全水平。
此外,传染病医院还应设置流程和规范,以确保隔离与防护措施的有效执行。
医院应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明确患者的分类、隔离流程、消毒措施等。
所有医护人员必须按照规范操作,并接受必要的监督和检查。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被妥善处理,减少传染病的风险。
同时,医院还需要定期开展演练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应急情况的反应能力,并及时更新防控措施。
然而,传染病医院隔离与防护不仅仅是医院内部的事情。
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同样重要。
社会对传染病医院的关心,可以促使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提供必要的医疗物资和设备。
此外,社会媒体的力量也不容忽视。
科学的信息传播和正确的舆论引导,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医院感染防控中的隔离措施
![医院感染防控中的隔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0fd2aa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c.png)
医院感染防控中的隔离措施在医疗领域,感染是一个长期存在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问题。
医院作为治疗和康复的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感染的传播。
其中,隔离措施是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隔离级别、隔离区域的建立和隔离措施的执行等方面详细阐述医院感染防控中的隔离措施。
1. 隔离级别隔离措施根据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危害程度可分为不同的级别。
一般而言,隔离级别主要分为A、B、C三级。
A级隔离适用于无传人性的病例,B级隔离适用于有传人性但未传播至社区的病例,C级隔离适用于传播至社区的病例。
不同级别的隔离要求不同,根据疾病的特点和危害程度,医院要制定相应的隔离策略。
2. 隔离区域的建立为了有效隔离传染病,医院需要建立相应的隔离区域。
隔离区域应当设立在医院的独立区域内,以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隔离区域主要包括患者隔离病房、负压隔离病房和无菌隔离区等。
患者隔离病房用于隔离不同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负压隔离病房用于隔离空气传播的疾病,无菌隔离区则适用于手术和治疗操作。
3. 隔离措施的执行为了确保隔离措施的有效执行,医院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流程。
首先,医护人员需接受隔离流程的培训,了解各种传染病的隔离要求和操作规程。
其次,医院需要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并提供充足的消毒物品。
医护人员在进入隔离区域时需进行适当的消毒和防护着装,以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医院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隔离设施的功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除了上述的隔离措施,医院还应注重患者和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
医院可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和展览等方式,向患者和公众传达感染防控的知识,提高其对隔离措施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同时,医院还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和社区合作,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感染源。
综上所述,医院在感染防控中采取的隔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建立不同级别的隔离区域,制定相应的隔离流程和操作规程,以及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医院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的传播,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院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的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及制度
![医院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的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f3ea5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c.png)
医院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的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及制度隔离医学观察是指对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进行一定期限的隔离和观察,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在医院中,隔离医学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和制度。
1.病房分区:医院会设立专门的隔离病房,根据传染性和病史进行分区。
例如,将患有相同传染病的患者分配到同一个病区,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2.个人防护措施:对于与传染病接触的医务人员,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的风险。
3.空气传播控制:对于患有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医院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疫情的扩散。
例如,在隔离病房内安装空气过滤器或使用负压隔离室,以保持空气的清新和无菌。
4.暴露者管理:医院会对与传染病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管理。
这些人员需要进行一定期限的隔离观察,并接受相关的医学检查,以确保他们没有被感染。
5.卫生消毒:医院会定期进行病房和设备的消毒工作。
对于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和环境,都需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防止病菌的传播。
6.健康宣教:医院会向患者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以加强他们的防护意识和正确的行为习惯。
例如,教导他们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源等。
除了以上的措施,医院还会制定一系列隔离医学观察的制度,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疫情的控制。
1.隔离观察时间:医院会根据传染病的潜伏期和传染性确定隔离观察的时间,一般为传染潜伏期加上疾病传播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患者需要在医院进行隔离观察。
2.隔离观察周期:隔离观察一般为14天,这是因为大多数传染病在此期间内会出现症状。
但有些疾病的潜伏期较长,如艾滋病、肺结核等,可能需要更长的观察周期。
3.隔离医学观察流程:医院会制定具体的流程和步骤,包括患者的接收、隔离观察期间的医疗护理和健康管理,以及观察结束后的复查和解除隔离等。
4.隔离期间的康复服务:医院在隔离期间会提供相关的康复服务,包括心理疏导、营养指导以及相关药物的使用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六篇)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2c264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e.png)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一、病区环境:(一)传染病区与普通病区分开,肝炎病人与感染病人分开收治。
2、病区。
不同病种病人分别安排在不同隔离病室。
在病室内部应按严密的隔离原则进行建筑,内设卫生间及防护门。
通道走廊墙壁上设有两层传物窗,工作人员可以不进入病室而传送饮食、药品等(轻病人)。
病区内需设专用消毒间。
3、其他。
消毒供应室均应有符合隔离的建筑,还应有必要的消毒设施,如污水处理站、焚烧炉等。
(二)隔离区的划分:门诊、病区等单位均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1、清洁区。
即没有与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方,如工作人员更衣室、休息室、治疗室、库房、值班室等。
2、半污染区。
凡有可能被病人间接轻度污染的地方,如医护办公室、走廊、化验室等。
3、污染区。
指被病人或排泄物、用物等直接污染的地方,如病室、外走廊、病人卫生间(厕所、浴室、洗脸间)地面等。
(三)隔离设备1、隔离标记(严格隔离:黄色标记图案;接触隔离:橙色标记图案;呼吸道隔离:蓝色标记图案;结核菌隔离:灰色标记图案;肠道隔离:棕色标记图案;引流物—分泌物隔离:绿色标记图案;血液—体液隔离:红色标记图案)。
2、隔离衣、衣架。
3、设福尔马林熏箱、消毒一般用物。
4、洗手方法、避污纸等(四)感染患者的用物与传染患者用物分开,固定使用,定期消毒清洗,如治疗盘、听诊器等,病人用后的物品单独处理,在肝炎病房走廊内放一盆____%含氯消毒液泡手,每日更换一次,并挂有隔离衣,每日更换一次。
(五)病室定时通风换气,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治疗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每季空气培养3一次,空气细菌总数≤500cfu/m。
(六)扫床应湿式操作,物品均一人一巾,一用一消毒,用后消毒备用。
治疗室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二、病员消毒隔离制度1、病人住院入病区时,除带必需生活用品外,其他一律不得带入。
2、病人住院期间,不得互串病室,不可随意外出,病人活动最好是局限于污染区内。
3、严格对陪伴及探视人员的管理。
医院传染病防控措施及疫情应急预案
![医院传染病防控措施及疫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c7863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f.png)
医院传染病防控措施及疫情应急预案背景随着传染病的不断蔓延和爆发,医院在传染病防控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维护公众卫生和保护医院员工及患者的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传染病防控措施及疫情应急预案。
传染病防控措施1. 提高员工防护意识- 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培训,包括正确佩戴口罩、洗手、接触和消毒等方面的知识。
- 加强员工自身卫生惯的培养,如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
- 鼓励员工及时接种疫苗,特别是针对常见传染病的疫苗。
2. 建立感染控制措施- 配备充足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并确保适当的使用和更换。
- 设立专门的感染控制区域,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和观察。
-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的消毒和清洁。
3. 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增加清洁员工的数量,并定期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清洁和消毒程序。
- 定期对医院内外的公共区域、手术室、病房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 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消毒酒精,鼓励员工、患者和访客勤洗手。
疫情应急预案1. 快速反应机制- 设立专门的应急小组,负责疫情的监测和管理。
- 建立紧急通信渠道,确保信息的快速传播,并与相关政府和卫生部门进行协调。
2.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疫情的变化和趋势。
- 在发现疫情的第一时间报告给上级卫生部门,并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控措施。
3. 危机管理和资源调配- 制定危机管理计划,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应对措施。
- 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及时调配人员、设备和物资资源,以满足防控需求。
结论通过以上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及疫情应急预案,我们旨在确保医院员工和患者的安全,有效应对传染病及疫情的威胁,同时保障公众卫生。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调整。
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370a79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d.png)
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标题: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引言概述:传染病房是医院中用于隔离传染病患者的重要部门,为了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传染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传染病房的环境消毒
1.1 传染病房的日常清洁
1.2 传染病房的定期消毒
1.3 传染病房的特殊消毒措施
二、传染病患者的隔离管理
2.1 传染病患者的单间隔离
2.2 传染病患者的空气传播隔离
2.3 传染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隔离
三、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
3.1 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佩戴
3.2 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
3.3 医护人员的呼吸道防护
四、传染病房的医疗废物处理
4.1 传染病房医疗废物的分类
4.2 传染病房医疗废物的收集
4.3 传染病房医疗废物的处理
五、传染病房的管理与监督
5.1 传染病房的管理制度
5.2 传染病房的定期检查
5.3 传染病房的应急响应机制
结语:传染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是医院防控传染病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相关管理和监督,才能有效遏制传染病的传播。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医护人员和管理者有所启发,提高对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的重视和执行力度。
医院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医院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0dc0e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f.png)
医院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引言传染病的爆发对医院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威胁。
为了保护病人、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医院需要采取有效的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院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以及如何实施它们。
传染病消毒措施1. 手卫生- 医务人员应频繁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后和进食前。
- 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免水洗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 鼓励患者和访客也进行频繁的手卫生。
2. 环境消毒- 定期对医院内部的各个区域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高接触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和公共区域。
-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如含氯制剂、醇类消毒剂等,在消毒过程中确保接触时间和浓度符合标准。
3. 隔离措施- 对疑似或确诊感染传染病的患者进行隔离,使用单间或单病房,并确保房间内有足够的通风。
- 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隔离区域,并确保隔离设施和设备的有效性。
- 类型不同的传染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飞沫传播的疾病和空气传播的疾病。
4. 医疗器械消毒- 所有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它们符合医疗器械消毒和管理的标准。
- 根据不同的器械类型,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高温蒸汽消毒、化学消毒等。
5. 废物管理- 废物分类需按照不同的传染性级别,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确保废物不会传播疾病。
- 使用密闭的垃圾桶和专用废物袋进行收集,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无害化处理。
结论有效的医院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对于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正确的手卫生、环境消毒、隔离措施、医疗器械消毒和废物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保护医院内外的健康安全。
医院传染病防治措施
![医院传染病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ca936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7.png)
医院传染病防治措施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医院作为重要的防治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传染病防治措施,以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医院传染病防治措施。
1. 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制度医院应建立健全全面的感染控制制度,并确保全体医护人员严格遵守。
这包括制定严格的手卫生标准、戴口罩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要求,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操作规范。
2. 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医院应定期对各类设施、病房、手术室、手术器械等进行全面清洁消毒。
特别是公共区域、卫生间、走廊等人员密集区域,应加强消毒频次,确保环境的清洁卫生。
3. 严格的医疗废物管理医院必须建立完善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和安全运输。
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合理保存,有助于减少废物和传染病的传播。
4. 建立隔离病房医院应建立隔离病房,用于隔离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患者。
隔离病房应设有独立的空调系统和负压控制,以防止空气中的病毒扩散。
同时,医护人员在隔离病房进行工作时,也需要严格遵守个人防护的要求。
5. 加强医疗器械消毒医院应严格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成为传播病菌的媒介。
6. 定期健康监测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健康监测机制,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体温监测。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或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避免疫情的扩散。
7. 增加宣教和咨询医院应加强对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宣传和咨询,提高大众对传染病防控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传授正确的防护知识和方法,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降低传染病的风险。
总结起来,医院传染病防治措施是确保医院环境安全、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制度、加强环境清洁消毒、严格的医疗废物管理、建立隔离病房、加强医疗器械消毒、定期健康监测和增加宣教和咨询等措施,都有助于有效控制和预防传染病在医院中的传播。
医院应当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为整个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传染病医院隔离及防护(一)
![传染病医院隔离及防护(一)](https://img.taocdn.com/s3/m/178ce7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5.png)
传染病医院隔离及防护(一)引言概述:传染病医院隔离及防护是一种重要的措施,旨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在这篇文档中,将介绍传染病医院隔离及防护的重要性,并详细探讨隔离措施、个人防护装备、清洁消毒、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病房管理等五个主要方面。
正文:一、隔离措施1. 根据传染性和接触方式划分隔离级别2. 隔离病房的设计和布局3. 访客控制的重要性4. 隔离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交流管理5. 异常情况处理和隔离病房关闭的程序二、个人防护装备1. 不同传染病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2.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的步骤3. 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存放4. 建立个人防护装备消毒和更换的标准5. 员工培训和考核的重要性三、清洁消毒1. 隔离病房的日常清洁工作流程2.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3. 准备隔离病房前后的清洁消毒工作4. 高风险区域的定期消毒5. 空气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理的注意事项四、医护人员的培训1. 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控制措施2. 个人卫生和手卫生的重要性3. 高风险患者和接触方式的识别4. 紧急事件处理和危机管理的培训5. 建立培训记录和持续教育计划五、病房管理1. 病房设计和隔离设施的规划2. 患者日常生活管理的安排3. 医护人员的工作安排和休息制度4. 传染病信息和统计报告的管理5. 病房评估和改进的周期性检查总结:传染病医院隔离及防护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关键措施。
通过合理的隔离措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严格的清洁消毒程序、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有效的病房管理,可以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同时,持续的监测和改进也是确保传染病医院隔离及防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2
![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2](https://img.taocdn.com/s3/m/53824f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b.png)
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2引言概述: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是医疗机构为防止传染病在医疗机构内传播而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
该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传染病房消毒措施1.1 定期对传染病房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干净。
1.2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传染病房内的器械、设备、家具等进行消毒处理。
1.3 配备专业的卫生保洁人员进行消毒作业,确保消毒操作规范。
二、传染病房隔离措施2.1 设立隔离病房,对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2.2 隔离病房内应设置专门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2.3 隔离病房内的医护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避免交叉感染。
三、传染病房人员防护措施3.1 医护人员进入传染病房前应进行个人防护,包括穿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3.2 医护人员在传染病房内工作时应注意洗手消毒,避免将病原体带出传染病房。
3.3 医护人员在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应及时更换防护用具,避免交叉感染。
四、传染病房管理措施4.1 设立专门的传染病管理团队,负责传染病房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4.2 制定传染病房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医护人员按规定操作。
4.3 定期进行传染病房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传染病疫情的能力。
五、传染病房信息管理措施5.1 建立传染病房信息管理系统,记录传染病患者的病历和治疗情况。
5.2 传染病房内的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应对传染病的能力。
5.3 加强传染病房信息的保密管理,确保患者隐私权和医疗信息安全。
结语:传染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预防传染病的传播至关重要,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预防措施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d6248fdb52acfc788ebc9a6.png)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预防措施一、病房环境感染病房和普通病房离开,肝炎患者和感染患者离开接受治疗。
门诊部:工作人员要有自己的出入口。
设立登记、采集、检测、x光、服药和治疗的专门部门。
病房:应有工作人员卫生通道室(包括更衣淋浴)。
病房要分小病房,不同疾病的患者要分开,部署在不同的隔离病房。
病房内部应按精心隔离的原则修建,设有厕所和防护门。
走廊墙上有两层物资转运窗口,工作人员可以转运食品、药品等。
(轻症患者)不进入病房。
病房内应设置专门的消毒室。
其他:如洗衣房、消毒供应室等应设有隔离建筑和必要的消毒设施,如污水处理站、焚烧炉等。
隔离区的划分:门诊、病房等单位应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洁净区:即与患者无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如员工更衣室、休息室、治疗室、仓库、值班室等。
半污染区:可能被患者间接轻度污染的场所,如医务室、走廊、实验室等。
污染区:指直接被病人、排泄物、物品等污染的场所。
如病房、外走廊、病人厕所(厕所、浴室、盥洗室)的地板等。
隔离设备隔离表标记(严格隔离:黄色标识表标记图案;联系方式:橙色标识表标注标识图案;呼吸道隔离:蓝色标识表标注标识图案;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在灰色识别表中标记标志图案;肠道隔离:棕色识别表标记标识图案;引流-分泌物隔离:绿色标志表标示标志图案;血体液隔离:红旗模式)。
隔离衣,衣架。
设置福尔马林熏蒸箱对一般物品进行消毒。
洗手方法、防污纸等。
感染病人物品和感染病人物品离开后,固定涂抹,并按期消毒清洁,如治疗盘、听诊器等。
病人使用的物品是分开处理的。
肝炎病房走廊放一盆0.05%含氯消毒液浸泡双手,每天换洗一次,挂隔离衣,每天换洗一次。
病房按时通风,每天消毒。
治疗室每天空气消毒,每季度培养一次,空气细菌总数500cfu/m3。
扫床要湿式,一人一巾一物,一用一消毒,再用。
治疗室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二、患者消毒隔离制度患者在病房住院时,除日常生活必需物品外,不允许携带其他物品。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bcc07e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a.png)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医院消毒隔离制度一、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穿工作服不得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二、正确使用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三、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四、抽出的药液放置不得超过2 小时;开启的静脉输用的无菌溶液须在 2 小时内使用;各种溶媒不得超过24 小时;并注明开启时间..原则是现配现用;特殊情况;按使用说明执行..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灭菌2 次..无菌器械保存液及容器每周更换2 次..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超过24 小时..六、特殊区域:如各科治疗室、换药室、废物处置间、医疗废物暂存间、门诊注射室、产房、人流室等;每日消毒液擦拭物表与地面2 次;每日空气消毒1-2 次..七、重点部门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消毒剂、消毒用品每季度一次生物监测;有记录..八、使用的清洁工具拖布、扫把、抹布等标识明显;分别清洗;定点放置;定期消毒;不得交叉使用..九、病床湿式清扫;每天一次;一床一套巾;保持病床干净整洁;床头柜湿抹一柜一巾;使用后浸泡消毒..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十、不明原因传染病、朊毒体、气性坏疽等特殊病原体感染的衣被及特殊传染性衣物均应与其他衣物分开;单独用双层口袋密封;且注明疾病名称;运到指定地点放置并与洗涤公司交接清楚..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换下的带有脓血、体液的被服、床单放入污物袋中;标识清楚;运到指定地点放置..十一、化验报告单实行远端打印方式或消毒后定点放置..十二、疑似传染病人应单间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按传染病管理要求处理..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注射器、针灸针、针头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二、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灭菌方法..一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剂等可选用干热灭菌..二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消毒、灭菌..三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灭菌剂原则上需达到灭菌水平的器械禁止采用化学灭菌剂浸泡消毒灭菌四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的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三、选择使用经卫生部批准、具有批准文号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使用..四、消毒剂的使用;应当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说明书应有批准文号、有效成分及其含量、配制方法、应用范围、使用浓度、作用时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等..五、熟悉各类消毒剂的杀菌性能、特性、配制方法、稀释方法、配伍禁忌、使用禁忌、可能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熟悉消毒效果监测的基本技术;对医院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定期监测..六、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一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二中度危险物性品;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如胃肠镜、纤支镜、等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体温表口表、肛表等应采用中或高水平消毒法消毒;体温表腋表采用中或低水平消毒法消毒..三低度危险物性品如床单、被套、墙壁、地面、家具等;一般用清洁或中低水平消毒方法处理;但在特殊情况下;作特殊的消毒处理..如在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七、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一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二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三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四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一、布局合理;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专门的消毒间并有明显的标识;每个工作区设有流动水和非手触式洗手设备、手消毒用品;操作完毕后及时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需配备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设备;对源于病人的原始标本如痰液等进行涂片或接种平板等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生物安全柜安置位置符合要求..设置门禁开关;入口处有生物危险标志;限制与试验无关人员进入..三、超净台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洁、消毒 2 次;超净台的紫外线消毒灯应3-6月监测有效强度 1 次;并按要求记录..四、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保洁处理;湿式清扫;遇有污染时立即消毒、清洗;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五、必须使用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一次性检验用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且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 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必须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六、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如过氧乙酸、含氯制剂等每日监测;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七、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按规定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八、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玻片;报告单实行远端微机打印或经消毒处理后定点放置..九、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放;灭菌物品包外贴指示标签;并标明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操作人员姓名及无菌包名称等..十、废弃的病原体培养基;菌种、毒种保存液等;必须就地消毒灭菌;按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置..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消毒隔离制度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有流动水洗手设施..二、进入室内时应衣帽整洁;带口罩;操作前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三、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防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四、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五、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名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六、碘酊、碘伏、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七、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八、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室内每天空气消毒两次;有记录..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地面湿式清扫;清洁用具要专用;除工作人员及治疗病人外;其他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门、急诊消毒隔离制度院内现占无门、急诊门、急诊治疗室、换药室、应执行相关部分的消毒隔离制度外;做好以下几方面:1.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到指定隔离诊室疹治;并及时消毒..2.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消毒处理..3.医务人员的手要随时流水清洗和消毒..4.急症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5.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传染病隔离病房医院感染预防管理制度
![传染病隔离病房医院感染预防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68fb0a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e.png)
传染病隔离病房医院感染预防管理制度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医院内的传播和感染,并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安全,制定本感染预防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传染病隔离病房,包括传染病科、肺结核科等相关科室。
三、人员组成与管理1.病房主任负责病房的日常管理和运行,并对病房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其掌握感染防控知识和操作技能。
2.病房护士长负责协助病房主任进行病房的管理与监督,确保病房内的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3.病房医务人员需按照岗位职责,切实履行好感染控制职责,保障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四、病房环境管理1.病房的通风设备应保持良好运行状态,保证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
2.病房内应保持干燥和清洁,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灭菌器具应按规定进行消毒和维护。
3.病房内应随时保持充足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保证隔离病区病人的生活需求。
五、病人管理1.病房入院时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筛查和评估,确保患者是确诊或高度疑似传染病患者,并进行标准化的登记和报告程序。
2.隔离病人应单独住院,严禁与其他病人接触,确保病房内的空气流通和患者间的隔离。
3.病房内的病人应按规定佩戴口罩,并遵守隔离规定,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常规,如洗手、咳嗽时遮掩口鼻等。
4.病人的饮食应严格控制,防止食物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
5.定期进行病人的健康评估和隔离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处理病人的隔离措施。
六、医务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入职前需经过严格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并持有“传染病防控合格证”,且每年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2.医务人员应按规定的程序、岗位和方式进行隔离病人的接诊、护理和治疗,严格执行消毒和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医务人员发现本病房内患者病情变化或存在感染风险时,应立即向主管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七、感染预防控制1.病房应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更新病房的感染控制方案,并及时对其进行宣传、培训和落实。
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原则
![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1f68cd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9.png)
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原则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原则随着全球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疾病也变得更容易传播。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接触、空气、水、食物等途径传播的疾病。
对于传染病患者的管理,既要保护患者本身,也要防止其传播给他人。
以下是传染病患者管理的原则。
一、隔离措施1.医院隔离: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传染病患者,应当在医院内设立专门隔离区域进行治疗,并配备相应防护设备。
2.家庭隔离:对于无法住院治疗或已经康复但仍有可能传染他人的患者,应当在家庭内设立专门隔离区域,并配备相应防护设备。
3.社区隔离:对于突发性感染性疾病或大规模聚集性感染性事件,应当在社区内设立专门隔离点进行集中治疗或观察。
二、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传染病患者应当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并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2.环境防护:传染病患者所处的环境应当进行彻底消毒,并保持通风良好。
3.医护人员防护:对于与传染病患者接触的医护人员,应当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并进行定期检测和隔离观察。
三、治疗措施1.药物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当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药物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
2.支持性治疗:对于一些严重感染或免疫力较弱的患者,应当进行相应的支持性治疗,如输液、氧气吸入等。
3.营养支持:传染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促进康复。
四、康复措施1.隔离观察:对于已经治愈的传染病患者,应当进行一定期限的隔离观察,以确保其已经完全康复并不再传染病原体。
2.心理支持:传染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应当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3.康复训练:对于一些严重感染或免疫力较弱的患者,应当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语言训练等。
五、宣传教育1.公众宣传: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应当开展相应的公众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传染病预防和防控意识。
2.个人教育:针对可能接触到传染病患者或发现自身出现相关症状的人群,应当开展相应的个人教育和培训活动。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五篇)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dc222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f.png)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防范措施一、医院工作人员要着装整齐,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图书馆、会议室、宿舍等。
接触传染病病人要带口罩。
二、空气消毒。
治疗室每日空气消毒一次,特殊情况随时消毒。
三、各种表面消毒:1、地面和墙面。
无明显地面用自来水湿式拖____次/日,被病菌污染的地面和墙面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表面便函充分作用于约____分钟后清理干净。
被肝炎病毒污染的地面和墙面用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漆表面便函充分作用于约____分钟后清理干净。
被结核病人污染的地面和墙面用浓度为____%过氧乙酸喷洒表面便函充分作用于约____分钟后清理干净。
被烈性传染病病原污染后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于____分钟后清理干净。
2、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
无污染时以清洁湿抹布抹洗,____次/日。
被病原菌、肝炎病毒、结核杆菌污染时按污染地面消毒方法处理。
3、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每天用清洁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
4、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一次,被污染时立即更换。
床垫、枕心、毛毯、棉袄在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用照射强度不低于70um/cm2的紫外线灯照射至少____分钟。
照射时用屏风隔离以免伤害同室病人;也可用床单臭氧消毒器消毒。
四、为特殊传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前,要带手套,每接触一个病人要更换一付手套。
操作结束后按规定程序脱下手套,流水洗手。
五、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器具的消毒灭菌。
先以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____分钟,清洗凉干。
耐高温进行高压灭菌,不耐高温的再次浸泡在1000-2000mg/l的消毒剂中____分钟,清洗干燥密闭保存备用。
六、消毒用碘酊、碘伏及酒精注明浓度,酒精每天更换,碘伏碘酒使用时间不超过____天。
瓶子加盖,并每周灭菌二次。
七、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发现霍乱等甲、乙类传染病及时网络报告,并转传染病房隔离治疗。
医院应急预案的患者隔离与护理措施
![医院应急预案的患者隔离与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d9c029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5.png)
医院应急预案的患者隔离与护理措施一、引言在面对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应急预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针对患者的隔离与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详细介绍医院应急预案中针对患者隔离和护理的相关措施及流程。
二、患者隔离措施1.隔离环境准备–隔离病房应具备独立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并有专门的进出通道。
–床位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交叉感染。
–隔离区域设立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保证各区功能分离。
2.隔离标准–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评估确定患者的隔离等级。
–隔离病房内的患者要遵循相应的隔离标准和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和穿戴隔离衣等。
3.隔离流程–患者入院后需立即进行隔离评估,快速确定是否需要隔离。
–医护人员需严格按照隔离流程操作,确保隔离的有效性。
三、患者护理措施1.护理标准–患者基本的生活起居护理,包括定时测量体温、观察症状变化等。
–注重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护理时需佩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2.护理要点–做好患者的营养膳食和药物管理,保证患者的饮食、药物的安全和及时性。
–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沟通医疗团队,调整治疗方案。
3.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四、总结医院应急预案中的患者隔离与护理措施是应对传染病等突发状况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隔离措施和细致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
建议医院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希望您对这份本文满意。
如有其他需要帮助的地方,请继续向我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传染病医院隔离区的划分
为了更好地执行消毒隔离的各项规定,便于消毒隔离顺利进行,保证消毒隔离效果,要做好隔离区的划分。
在隔离区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并规定人们在此区域活动的规则。
隔离病区应划分为:三区(相对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两缓冲(带)、两端(清洁端、污染端)、两走廊(内走廊、外走廊)。
各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和界线,如用醒目的颜色区别或用文字图标,以时刻提醒工作人员严格遵守隔离规范。
清洁区——没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传染病医院的办公区、职工生活区等。
综合医院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更衣室、配餐间、防护用品储物间等。
半污染区——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传染病隔离区内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内走廊、通过间、缓冲间等。
污染区——已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感染疾病科门诊病人候诊检查区、诊室污物处置室、患者检查室、标本存放室、X拍片室。
病房中病人的病室、洗漱间、外走廊、污染端等。
隔离区——所有房间均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方向从洁到污。
并保证空气在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之间不能对流。
各区之间的缓冲区域均要设置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备或快速手消毒剂,并应备有盛放使用过的防护用品的带盖容器,如隔离衣、口罩、帽子、防护目镜、手套、鞋套、防护服等按规定的容器放置并处理。
二、隔离区行为要求
在传染病医院和综合医院的感染疾病科,除严格地划分隔离区外,并应该严格规范在隔离区的行为,要求每个进入隔离区的人员严格遵守,并有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检查,大家互相提醒、互相检查、互相督促,使每个人在不同的隔离区域都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各项规则。
(一)隔离区工作要求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选择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
的隔离种类(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医务人员进入隔离区
必须严格执行个人防护要求方可进入。
医务人员需加强工作计划性,集
中治疗护理,尽量减少进出病室次数。
医务人员在进入和离开病区时应
注意呼吸道、口腔粘膜、眼结膜及外耳道的防护,下班前必须进行卫生
处置(清洁消毒并经沐浴后更衣)后方可离开病区。
1 隔离区管理要点
各类人员严格分清“三区、二线”(三区:清洁、污染、半污染;二线:清洁路线、污染路线),并落实各项消毒措施以保证三区功能。
物品设置合理有序,标志清晰,相对固定,用后按规定分类处置。
抢救物品要做到班班交接、清点、及时检查补充,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2 人员流动方向
工作人员进入病区和穿戴个人防护流程:医务人员上班进入更衣室,将所有清洁衣物脱掉,更换刷手衣(上班专用内衣),穿工作鞋在相对清洁区与半污染区之间的缓冲区穿防护服、戴帽子、口罩、手套进半污染区医生、护士办公室进病房前在半污染与污染区之间缓冲区加穿隔离衣,第二层口罩、防护镜、帽子、手套、鞋套进入病房。
工作人员出病区和脱卸个人防护流程:在病房门外缓冲区脱鞋套,解隔离衣袖带,腰带,摘第一层手套解隔离衣领带,轻脱隔离衣,将外面卷起放入带盖容器中,摘防护镜,脱第二层帽子,摘第二层口罩、手套,分别放置在不同功能的容器中,洗手、消毒进入半污染区医护办公室下班前在半污染区与相对清洁区之间缓冲区脱防护服、帽子、口罩、手套,分别放置在相应的容器中,洗手、清洁消毒口、鼻、耳道后脱刷手服沐浴更衣离开病区。
(二)隔离区病人的管理
甲类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肺炭疽等严密隔离的传染病疑似患者、临床诊断患者需置单人病房,并与确诊患者隔离收治,重症患者与一般患者分室收治,必要时重症患者应收治在有负压病房条件的重症监护病房或具备监护抢救条件的病室。
呼吸道传染病要求患者戴好口罩,并不得随意离开所住的病室,更不能串病室。
各房间门均应保持关闭状态。
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谢绝探视,如有患者特殊需要时探视者需与医务人员一样做好严密的个人防护。
患者所需的生活用品需经外勤及医务人员经清洁端传递进病室,做好交接。
家属需询问病情,可设热线专人负责电话解答。
病室要24小时开窗通风,但不得与医务人员办公室对流。
病人入院流程:门诊、污染通道、病室。
病人出院流程:消毒、沐浴更衣、清洁通道、出院。
(三)隔离区物流方向
清洁物流均需经清洁路线送入病区清洁端,并由病区专人负责清点接收,如送餐、送防护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送办公用品、日常用品、送药品、送清洁被服、送消毒灭菌后物品等。
1 洗衣房取污染被服路线
洗衣房病区污染端洗衣房工作人员用清洁双层布制污衣袋不经清点与病房清洁工一起将病房的污衣袋放入洗衣房的双层清洁污衣袋中,扎紧袋口,保持污衣袋外清洁由污染路线运回直接进入洗衣房的高压锅先消毒(或先用消毒液浸泡)再正常洗涤。
2 供应室回收流程
用封闭污染车从污染出口进入各区污染端将初步消毒处理后医疗器械经污染路线回科再消毒后洗涤包装高压灭菌分类存放、备用。
3 医用垃圾处置流程
医用垃圾均需由隔离区外的清洁工用专用垃圾袋与病区清洁工两人配合将污染垃圾袋放入双层垃圾袋中,扎紧袋口,注意保持双层垃圾袋外面清洁→用专用垃圾贮存箱密闭贮存,后送焚烧。
4 检验科取病区血、尿、便标本流程
检验科工作人员用专用容器经污染路线各病区污染端回检验科。
三、医护人员的防护
传染病院和感染疾病科医务人员在诊治传染病病人中,不可避免要近距离接触患者,受感染的危险性大,必须采用隔离防护措施,才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造成感染的危险。
但防护并不是越多越好,科学有效的防护是防止医务人员感染的有力保证。
一般可分区分级防护。
(一)基本防护(一级防护)
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凡接触传染病人时要加穿隔离衣。
(二)加强防护(二级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传染病
流行期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的工作人员;转运诊断或疑似为传染
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加用以下防
护用品。
隔离衣(防护服)、外科口罩(N95医用防护口罩)、鞋
套、乳胶手套、防护眼罩、面罩等。
(三)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SARS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作传染病人尸解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应使用面罩,密闭式呼吸保护装置等。
传染病隔离病区内划分为三个区域,原则上穿着隔离防护服装不超过三层即可。
隔离防护关键不在多,而在每个隔离区内,都要有相应的一层隔离防护服装,并按顺序穿脱,保证隔离防护到位。
注意穿隔离防护服时要按要求穿戴,里外层顺序不乱,脱隔离防护服时也要按要求顺序脱,并慢脱轻放。
配备的隔离防护服装要保证质量,既要保证有效的厚度又要保证使用有效的材质。
同时要尽量保证医务人员穿着舒适,穿脱方便,利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