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之旅说课范文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文化之旅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
首先我想请各位欣赏一个短片。
看过短片,大家一定已经猜到,今天我要说课的框题是《世界文化之旅》。
首先说教材
《世界文化之旅》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的框。本册教材的主题是学会交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本单元是由前两个单元的家庭、学校中的交往扩展到社会中的交往。
本课要达到的教学三维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认识到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激发学生“既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又以博大情怀面对世界”的情感;培养学生开放的、发展的、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健康文化心态。
我把教学重点定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因为学生在和其他国家人民交往过程中,只有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才能理解各国文化的不同也会导致行为方式的不同。
教学难点我把它定为: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因为文化背景不一样,人们处事的方式就有差异,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难理解,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在交往中也容易产生因
此把它确定为难点。,矛盾
其次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演
绎归纳法、活动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并用,从学生的
个体认知水平出发,努力促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佳发展。
其三说学法
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学生学习的自我完善。
其四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程序分为三个部分。个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二个部分活动设置,感受新知;第三个部分归纳总结,主题
升华。其中第二个部分分为四个环节。具体如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我采用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个社会热点作为导入,也就是
刚开始大家看过的短片。以此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活动设置,感受新知。这一部分大约需要36分钟时间,由
四个活动构成:
个活动是:传统节日大荟萃。
“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美国哲学家杜威说过
开始”。因此,我选取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我国的春节和元宵节共8幅图片,还有我国傣族的泼水节和外国的圣诞节各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回忆不同的节日习俗。学生通过分析和归纳,生成节日也是一种文化,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的初步认识。
第二个活动是:美妙风光同领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能够“个个参与,个个精彩”,我通过24幅图片,组织学生进行看图猜国名的竞赛抢答游戏。其中包括10个国家的标志性风景:日本、英国、美国、希腊、澳大利亚、法国、印度、埃及、意大利和中国,以及4位不同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丹麦的安徒生、法国的雨果、中国的鲁迅、英国的莎士比亚。全班学生分为两组,通过抢答积分达成评价,体现了评价的
多元化。
抢答游戏结束后马上转入采访活动,通过采访的形式,提
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
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加深对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了解,以此强化重点。
第三个活动是:中外语言对对碰。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启不发。因此,我选取了“汉语桥”电视节目的视频。通过短片创设矛盾,引导学生质疑,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认识到语言文化存在差异,不分优劣,各有
千秋。
接下来,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通过列举外
来语,引导学生思考外来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初步培养
学生开放的胸怀。为下一步,也就是突破本课的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作必要的准备。
第四个活动是:文化差异喜相逢。
孔子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环节,通过学生表演的情景剧——《美国留学生的困惑》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交流合作,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开放的、发展的、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健康文化心态。从而突破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归纳总结,主题升华。
在板书展示中,我扣住本课的重点词语“节日、标志、语言、处事方式”以及“尊重、差异”。这种简洁、直观的方式,既有助于学生记忆,也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最后,以视频展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使学生“既热爱自己的祖国,又以博大情怀面对世界”的情感得以升华。
思想品德课要转变“课堂等于教室,学习资源仅限于书要随时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中选取学生所关,本”的观念.注的话题,及时纳入课堂中,把教学空间拓展到社会生活领
域中,在教学中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为此,不仅是教师自己,而且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让生活在课堂中再现,让课堂在生活中生动,使品德课真正成为开放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学生学习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