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一、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是培养人文素养的先决条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历史故事的鲜活性和生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故事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还可以利用历史故事、历史文化遗产等资源,开展课外文化活动,如历史博物馆参观、古迹考察等,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是人文素养的核心能力之一,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和历史人物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辨能力和历史人物的人文情怀。
教师还可以设计具有历史思维特点的学习任务和测评方式,如开展历史文献阅读、历史文化研究、历史论文写作等,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和人文素养。
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历史传承人文素养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体现,而关注社会现实和历史传承是培养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注社会热点和社会问题,关注历史文化传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活动、社区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自信人文素养的培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自信。
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历史故事讲解、历史文化研究等,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崇尚文明,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教师还可以通过历史文化传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引导学生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开展文化体验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自信。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初中历史课堂拓展人文视野(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课堂拓展人文视野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课堂拓展人文视野在当今世界,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记忆,是文化的积淀,是智慧的结晶。
对于初中生而言,历史教育更是一种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本文将以初中历史课堂为载体,探讨如何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历史教育质量。
二、初中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1.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初中历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掌握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激发爱国情怀,培养民族自豪感。
2.培养思辨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历史学科的特点在于时间和空间的交叉,因果关系的推理。
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3.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到社会进步的艰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精选教学内容,突出人文关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选择具有人文价值的教育内容,如民族英雄、重大历史事件、民间传说等,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人文关怀。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历史教学应注重情境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通过故事化、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堂的吸引力。
3.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历史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如课堂讨论、历史小论文、角色扮演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历史素养。
4.跨学科整合,拓宽学生视野历史教育不应局限于单一学科,而应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如文学、艺术、哲学等。
通过跨学科整合,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历史教育的综合效益。
初中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受到人类的智慧,体验到历史的厚重,培养出具有民族精神、人文素养的新时代青年。
教师以史育人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历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在以史育人心得体会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历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明白国家兴亡、民族复兴的道理。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挖掘历史事件中的爱国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我讲述了中国人民的抗争历程,让学生了解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进步的强大动力。
历史教育通过讲述民族英雄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讲述民族英雄的事迹,让学生从中汲取力量。
例如,在讲述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故事时,我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忠诚担当、艰苦奋斗等品质,使他们成为具有民族精神的新一代。
三、历史教育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历史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智慧,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讲述古代文化经典时,我引导学生领略中华民族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在讲述历史人物时,我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道德品质,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
四、以史育人的实践体会1. 融入生活,激发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我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古代节日时,我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来历和习俗,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走进历史,体验感悟。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地,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增强历史教育的实效性。
3. 互动交流,共同成长。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浅谈人文素养培养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8年 4月在学校组织的教学 大检 查中听了胡老师 的 《西 于古希腊 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千年 ,然后按 照历史 的时间顺序 ,
方人文 主义思想 的起 源》一课 ,本课 的教学 与以往的常规课堂相 整理文艺复兴再次发现人文精神 ,思考人该 以怎样 的物质精神生
源是指希腊 的民主制度影响后世 ,同时西方的人文精 神也起 源于
只有通过反思才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 ,胡 老师结合本课学 习
古希腊 ,那什么是人文精 神?为什么会起源于古希腊 ?”利用学生 进一步设 问“对人文精神 的再 思考 ”,通过恩格斯的名言 “我们不
必修一对古希腊 民主制度的学习内容导入新课 ,注意知识 的内在 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 自然 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 次这样 的胜
比更多地体 现了历史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尤其令人耳 目 活 ;宗教改 革使 人思考该过怎样 的宗教 生活 ,进一 步解 放人们 的
一 新 ,使我深受启发。
思想 ;启蒙运动对人权 的明确 ,使人们构想未来社会的蓝图 ,思考
历史学科核 心素 养 ,是指学生在接受历史教 育 中逐渐形 成 人该 过怎样 的政治生活 ;科技革命 的发 生 ,增强 了人征 服 自然 的
教学篇·教学反思
浅谈人 文 素养培养在历史教 学中的重要性
李 永 竹 (新 疆石 河子 121团第一中学,新疆 )
摘 要 :抓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才能全 面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正确 引领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胡老 师将培养 人 文素养 作为历史教育 的重要 目标来追求 ,采取 不同的策略 ,让 学生从 中汲取 营养 ,从 而提高人文素养。
教师如何做好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师如何做好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教师如何做好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是一个学校和家长一直关心的,且困扰很多从业者的话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注重德育教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2. 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开展文化活动: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戏剧表演、书画展览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 强化社会实践: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拓宽国际视野:教师要关注国际教育动态,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资源,如引进优质的外语教材、组织国际交流活动等。
通过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6. 加强学科交叉:教师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历史、地理、科学等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无穷魅力。
7. 个性化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8. 家校合作: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八年级历史教案上册:历史教学和人文素养的关系
近年来,教育界愈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渐成教育热词。
在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八年级历史教案上册中历史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一、历史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关系历史教学是人文素养的培养地之一,因为历史教育涉及到人类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传扬。
历史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的社会发展进程,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精神,这是了解世界和自己的必要途径之一。
通过历史教育,我们可以窥见历史人物的情感与人格,了解他们的生活、担当和抱负,可以感受到历史上每个人的先辈与继承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历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具备深厚的思想和人文内涵,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提高,以及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二、利用历史教学培养人文素养的方法1.生动形象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述古代帝王、文人雅士或农民、工人等人物时,可以详细描述他们的生活、思想、追求和目标等,让学生情感共鸣,感受到人物的内在性格。
2.培养目标:在历史教育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这堂课讲什么,以及这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
通过明确的目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
3.开展课堂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让他们在互动中获得成效。
通过讨论历史事件或人物,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与思考能力。
4.引导学生立足当下: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分析现象,鼓励学生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现实意识与批判精神。
三、结论历史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关系密不可分。
本文探究了八年级历史教案上册中历史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关系,并提出了培养人文素养的方法。
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历史教育,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民族及其文化,从而成为具有世界眼光、人文素养、批判思维、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的现代化人才,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贡献。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分析作者:温学淦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下)》 2018年第10期温学淦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育主体” 的教学理念,并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教学内涵。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学生;人文素养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0-0053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我国目前的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突出学生的认知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情感的感悟,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只会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以及个性发展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缺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因此,加强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人文素养的概述人文素养讲究的并不是能力,而是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一种精神。
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从而这也被称之为“人文系统” 或“人文精神” ,其中主要包括生而为人基本的处世“德性” 、人生哲学、价值观、艺术精神、科学精神和道德精神,是人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美好追求,强调人的感性和情感,注重人生活的多样化,主张个性解放和思维自由。
在人文素养中是以人的价值、人的思想以及人的尊严为世间万物的尺度。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1. 加强对教师人文素养教学的培训,更新教学观念教师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执行者。
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要加强对高中历史教师进行人文素养教学的培训,从而让教师对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素养以及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将其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的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
初中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中的价值分析
初中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中的价值分析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人文素质”这一概念。
历史教学是初中阶段必修的学科。
在历史课堂上通过讲述真实发生过,且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素养;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国家未来发展趋势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公共道德及个体价值三者间的关系,使之成为有理想,信念坚定地人。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素养;价值历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屹立不倒之举,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时代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历史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初中阶段作为人从出生起到整个人生历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学生身心尚未成熟。
在这一个特殊性之下,需要通过具体而有针对性和操作化教学方式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惑并能独立去分析,解决问题。
一、初中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问题及原因(一)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视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对人文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在应试化背景下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首先是对于历史知识理解不够。
“高考”使大部分高中生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取得高分而进行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和公式推导等方式来获取分数;其次是部分学校没有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导致学生对人文教育缺乏兴趣或应付老师要求,使得教师忽视了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最后是教师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够。
“历史教育要注重启发、激发和引导,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1]这些都是当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正确理解能力和良好情感体验导致出现一系列错误认识的主要原因。
(二)学校人文素养的不到位学校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而在当今社会,很多初中历史教学中忽视了对人和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教育。
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
蔡元培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
历史教育,在本质上就是要以活生生的历史事实的再现为依托,通过科学地诠释和分析,形成历史认识,由此拓展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展示学生的人文精神。
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已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文精神是当今时代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技就会受欺辱,没有民族的人文精神就会虚无。
中华民族是人类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我们的祖先以其勤劳勇敢和顽强精神,以其聪明智慧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这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取之不竭的源泉。
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人文精神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比较薄弱。
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重要。
1.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挖掘富于教育意义的内容,也可以适当补充史料,以具体的、鲜明生动的材料感染学生,增强教育效果。
2.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人文情怀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关爱,它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珍视,所以我们首先需要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应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容器”。
同时,坚持“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不以标准答案扼杀学生求知、抒发个人独特见解的积极性,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舞台,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年艰辛 , 却矢志不渝 , 终写 成《 记》 司马迁 ; 最 史 的 抱
定 “ 生 自古 谁 无 死 , 取 丹 心 照 汗 青 ” 文 天 祥 ; 人 留 的 “ 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 而求索 ” 的屈原 ; 苟利 “ 国家生 死 以 , 以 祸 福 趋 避 之 ” 林 则 徐 ; 天 下 为 岂 的 “ 公” 的孙 中山 ……让学 生在轻松 阅读历史 史 料的同 时产生情感 的共 鸣 , 接受心灵的洗 礼 , 感悟人格的震 撼 。 这些 历 史 人 物 深 邃 的思 想 、 强 的 意 志 、 朽 的 坚 不 人 生 , 培 养 学 生 积 极 进 取 的 人 生 态 度 、 强 的 意 对 坚 志、 美好 的心 灵 有 着 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用 。 三 、 导 对 学 生 的 人文 关 怀 倡 以艺术化 的语 言进 行教 学 , 重学 生 , 励竞 尊 鼓 争, 倡导对学 生的人文关 怀。教学语 言 的艺 术化运 用, 能营造愉悦 的教学 氛围, 使教学 活动处 于一种 活 跃 的状 态 。所 以 , 师 要 精 心 设 计 一 节 课 的 导 语 、 教 结 束语 、 提问的语言等 , 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 幽默感 、 现实感 。另外 , 首诗 、 一 一首 歌 、 段名言 的巧妙使 一 用也能起到锦上添 花的作 用。这时 , 史教师 的背 历 景性 知识 、 件 性 知 识 便 可 发挥 作 用 。 条 因 材施 教 、 因势 利 导 是 培 养 学 生 独 立 人 格 的 有 效教学方法 。要树 立起学生 对 自己的信心 , 每个 让 学 生都 找 到适 合 自 己才 能 发 展 的独 特 领 域 , 必 须 就 正 视 学 生 中存 在 的智 力 差 异 、 理 差 异 、 格 差 异 等 心 人 客 观 事 实 , 正 贯 彻 实 施 因 材 施 教 的 原 则 , 每 一 个 真 使 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 “ 优生” 的要求要稍高于 他 们 现 有 的 认 知 和 思 维 水 平 , 在 拓 宽 他 们 思 维 的 重 广度 和 深 度 , 要 利 用 教 学 内 容 对 其 进 行 谜 康 的人 更 性 引 导 ; “ 生 ” 表 扬 、 励 、 度 的 关 注 , 使 其 对 差 , 激 适 将 绽 放 自信 的笑 脸 , 观 、 极 地 面 对 学 习 中 的 困 难 。 乐 积 要鼓励竞 争, 培养学生敢 于竞争 、 正确面对竞 争 的优 良 品格 。竞 争 意 识 是 克 服 人 格 缺 陷 的 一 剂 良 药, 是推动个体战胜 自我 、 积极进取 的精神动力 。在 历史教学中 , 以适 当组织历史知识抢 答赛 、 可 历史小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的思考与探索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历史教育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提出了人文素养的概念,历史教育也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了历史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历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宝库,历史教育应该引导学生欣赏历史文化艺术的精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选取历史文化艺术的经典案例,指导学生如何欣赏、解读这些案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
其次,历史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历史是一门具有思辨性和开放性的学科,历史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历史事件的解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本质及其背后的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历史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历史教育应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讲座、课外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最后,历史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历史是一门全球性的学科,历史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文化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总的来说,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审美、思辨、责任、情怀、跨文化和国际视野等各个方面的素养,在学生中形成文化自信和文化关怀的情感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国自古有着“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人文教育传统和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成果,但是由于西方文明的冲击,我们许多丰富的传统资源被边缘化,甚至消失殆尽。
特别是西方腐朽文化和“个人至上”的价值观念已经开始影响着新一代青年的价值取向,甚至导致了某些人民族自信心的失落和民族意识的淡漠,使价值尺度走向了西化。
所以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显得更为必要。
历史新教材不但提高了对历史学习方面能力的要求,更强调了对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贯穿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更突出了人文精神。
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目的不是培养历史专家而是让学生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给学生一种历史思辩的能力,本文试图结合自己历史教学的实践,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谈一点浅显之见。
1,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历史史实,用榜样的力量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教材中敢于创新的人物和事迹多不胜数,例如:在思想领域:春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敢于革新,挑战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
东汉前期杰出的唯物思想家王充,提出了“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事物”的唯物思想主张,反对当时被汉王朝推崇的“天人感应”说。
宋代平民毕什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化交流的加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代指南针的发明并西传,为实现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从此世界由局部历史逐渐融合为整体。
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等等。
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把创新榜样制作成鲜活的素材,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2、以评价历史人物的留白艺术为手段,引导学生发展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历史人物的事迹是评价这个历史人物的最基础的标准,而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评价。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这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历史学科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更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思想美德,乐观向上的人生信念,求真务实的处世态度,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以及种种良好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
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教育目标。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对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下面谈一些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树立新课程改革下重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提升者,理念的引导者,是进行中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直接作用者,也是培养中学生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关键。
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
以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如,在课堂上,我经常提问、鼓励那些学习一般、不善言谈、爱搞动作的同学,课后还找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使他们的内心充满阳光和快乐。
就算学习成绩可能不算好,但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这是生活最基本的原则,也是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
二、扩充拓展历史教学内容,在浩瀚的历史知识海洋中汲取营养丰富的人文素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素材,或进行知识拓展,对学生进行激励、感染和影响,滋润和震撼学生的心灵。
如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孔子儒家思想,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历史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历史教学设计核心素养一、引言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情感等方面的提升。
本文将就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
二、历史意识的培养历史意识是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的认知和思考,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现实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意识。
例如,在讲解某个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该事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延续性和发展性。
三、历史思维的培养历史思维是指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掌握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分析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不同观点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判断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历史情感的培养历史情感是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情感体验和认同。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历史情境,感受历史的韵味和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和生动。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设计的实施建议为了更好地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
这些目标应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紧密相关,体现人文教育的价值导向。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这些内容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情感等方面的素养。
3.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演示、探究等。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 变教 学 观 念 。 实 人 文教 育 转 落
历史 中的人文精神 , 是历史 知识 、 教学手段及教学理念 的反 映 , 是 施 教 者 , 牢 固树 立 以下 理念 : 程 是 经 验 , 特别 要 课 教材 是 范 例, 教师是实验室, 教学是对话 、 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 , 教师是 研 究 者 , 生 是 知 识 建 构 者 。 因此 , 们 首 先要 懂 得 这 些 “ ” 学 我 理 , 并 在 这种 “ ” 理 的引 领下 , 断优 化 教 学 的各 个 环 节 , 不 让学 生 去 发 现、 理解 、 分析 、 判断身边的人文现象 , 而提 升 自己的人 文素 从
部人类 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 、勇于探索的历 史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力 的民族 , 在科技 、 文化等众 多领域 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 带 来 了社 会 大 治 的史 实 举 不 胜举 :赵 武灵 王 胡 服骑 射 、商鞅 变
一
、
挖 掘 历 史教 材 。 养 人 文精 神 培
学 0第 羁鲎年5 2盘 窒 0 墅期 1
许 静 ( 徽 省 怀 远 县 龙 亢 高 级 中 学 2 3 2 ) 安 3 4 6
《 中历史新课标》 高 强调 : 历史教学要 使学生 “ 提高人文 素 养,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观和价 值观” 。历史学科 是人 文教 育的基础学科 ,历史学科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为在高中 历史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历史作为人类以 往实践 的集体记忆 , 能够更全面 、 更综合地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 的累 积经 验 ,并 从 历 史 上 因价 值 理性 的缺 失 而导 致 的 社会 发 展 失衡中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因此 , 历史教师应充分认 识历 史 学科 在 人 文素 养 教育 中的 特殊 作 用 ,注重 加 强 在历 史 教 学 中 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 努力提 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
高中历史学习与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
高中历史学习与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历史学习在高中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复习考试或者增加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个体对于人文知识、人的内在精神和道德价值等方面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历史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从而形成对于人类共同价值观和认同感的体悟。
本文将从历史学习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历史学习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1.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使他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体会到历史事件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这种历史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历史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更是通过历史事件反思人类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增强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这种文化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加宽容和包容,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人类社会的曲折发展过程,从而感受到历史上的社会不公和苦难。
通过深入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关怀之情。
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1. 多元化的历史学习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历史学习方式。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实地考察、阅读相关历史文献、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历史的热爱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2. 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历史学习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培养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学科综合素养培养范文
初中历史学科综合素养培养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学科综合素养培养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历史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历史学科与综合素养的关系历史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现象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文素养、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养。
1.思维能力:历史学科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分析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能力。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人文素养: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培养人文素养,增强对不同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理解和尊重。
3.道德观念:历史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
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社会责任感:历史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历程,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意识。
为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
2.问题驱动: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讨论与合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探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实地考察、历史剧创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跨学科整合: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展跨学科教学,让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中进行综合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者:周国华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3年第07期一、人文素养培养在高中历史新课改中的重要地位历史学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人文学科,它能合理考查社会政治和道德问题,能增强人们的见识和鉴赏能力,人们可以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
高中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平衡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十分清晰地启示我们:课程在教给学生学科知识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新世纪人才所具备的行为修养素质、继续学习和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三维目标特别强调注重人文素养和对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可见,历史教师应该抓住人文素养在历史学科中的特殊性,进一步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人文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实际历史教学中可以分成两个层次:初级目标就是要利用丰富的史实和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和道德情操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求真、求美、求善的人文理念;终极目标则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建立健全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从而使其成为视野开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富有综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为达到以上目标,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组织好历史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求真求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意识。
新课改倡导素质教育,重视能力培养,主张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兼顾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教学实践活动。
譬如在教学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可引导学生描述五四运动开始的场景,使其感受青年学生的爱国激情,并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本节历史研究性学习设计为设疑-搜集史料-甄别、选择史料-整理分析史料-运用史料-撰写小论文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挖掘相关史料,求证历史真相,树立了“孤证不立”的史学基本理念,提升了批判性思维研究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提升历史素养水平(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提升历史素养水平第一篇范文在当今时代,历史教育备受关注,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更是培养学生们人文素养、提高历史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使命,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历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水平。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历史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知识体系,但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却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历史素养水平的首要任务。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注重情感教育。
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学科中的情感资源,以情感人,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历史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
二、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历史知识。
1.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历史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2.逻辑清晰地组织教学。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结构的构建,使学生能够条理清晰地掌握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3.强化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
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历史素养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历史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1.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
历史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质疑历史事件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注重历史思维方法的培养。
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思考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然而,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以追求升学率、及格率和优秀率为最终目的;历史教育与现实相脱离,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而认识现实;历史人文素养教育支离破碎,无系统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且方法单一,缺乏趣味,从而使历史人文教育效益不佳。
因此,发掘历史人文素养教育因素,制定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系统;精心设计教法,努力提高历史课堂人文素养教育效果;强化历史人文素养教育,也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历史课堂教学加强情感的投入与陶冶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炽热的内在活力,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不佳。
丰富的人文素养教育史料,只有通过情感的门户,才能进入学生的心灵,达到内化。
由于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传授历史知识必须根据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正负,旗帜鲜明地显示:或爱或憎,或歌颂或批判,或崇仰或鄙视,或赞赏或讽刺,或欢乐或悲戚,或欣喜或愤怒等不同思想感情。
这种情感恰如看不见的清泉,
汩汩流进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满足,产生情感共鸣。
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对历史教学有情感,对学生有情感,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把情感注入其中,从而使历史课堂不再是那么枯燥乏味。
况且历史本身就是丰富多彩和充满情趣的。
古往今来,众多的历史人物,或让我们敬仰,或让我们鄙视;无数的历史事件,或让我们扼腕长叹,或让我们深深思考……历史本身的无尽沧桑,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发挥的广阔的情感空间和绝好的素材。
当王昭君一曲琵琶飘然出塞,我们怎能不为她的命运不公而叹息,怎能不因她为民族友好而自我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当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我们怎能不为生灵涂炭、山河破碎而忧思?以言感人、以情感人,把强烈的情感色彩有机地注入历史课堂教学,怎能不给学生以极大的感染力,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种情感讲述中,必然把历史教育和人文思想无形中注入了教学内容;学生在这种情感碰撞中,必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我们所要传导的知识和理念,以及其中渗透的强烈的人文精神。
二、认真钻研教材并充分发掘教材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教师首先要善于利用历史史料提炼出人文素材,总结出人文精神,给学生提供思想、情感、知识、价值、理念等储备。
历史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一件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这些历史素材就是一座座历史的丰碑。
无论是炎黄舜禹、唐宗宋祖,还是马恩列毛,
凡夫俗子,他们都在历史舞台上演绎着不同人生,实现着自己不同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我们要通过分析人物去寻找古人在思想感情、价值理念、精神境界等诸方面的闪光点。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善于用历史中有价值的东西去熏陶学生,引导他们摆正学习态度。
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
如我们在教世界史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巴斯德的“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这些经典名言正是名人们深厚的爱国主义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体现,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三、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是史学的根本任务;服务现实,启迪未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史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寻求历史与现实结合,在历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是历史服务现实,启迪未来重要作用的体现。
因此,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关注现实,结合现实,追溯历史,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当代学生思想活跃,关心现实,且有不少疑虑。
因此,教师运用历史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不能忽略学生思想“热点”和社会问题的“热点”,把纷繁复杂的历史教育内容归结为一个个简单的施教模式,而应联系现实。
我认为,联系现实讲历史,应主要抓住那些与学生思想“热点”和现实问题“热点”密切相关,有内在联系的历史知识实行重点突破。
如讲“清政府闭关自守政策”联系“对
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联系“四项基本原则”,等等。
四、课堂教学中重视历史人物的分析,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
课堂教学中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历史人物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学生可以从历史人物的事迹中得到启迪,从其成长过程中了解人生的意义,汲取历史经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于职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等等。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是我们先辈留下的光荣传统、优秀品质,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巨大精神财富。
在列举这些事迹的同时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学会深层次的考虑问题,并从国家的利益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正确对待自己存在的价值观。
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提高自身人文素养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挖掘学生的个性智慧,发展学生的人格及潜力,使课堂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提倡学生站在不同角度观察分析,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出发,从某一角度评价历史人物,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当历史学科的教学更注重人文教育、注重它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时,
历史教育的人文性才能得到张扬,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总之,历史教学呼唤人文教育,我们呼唤人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