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寓言故事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072fd0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1.png)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故事一,《养生主》。
从前有一个人,他非常注重养生,每天都要按时按点地吃饭、睡觉,还要进行各种锻炼。
有一天,他听说了一个养生大师,于是前去求教。
养生大师告诉他,要保持健康,就要像大树一样,根深叶茂,顶天立地,才能迎风而生。
这个人于是按照养生大师的教导,每天都像大树一样锻炼自己,不久之后,他的身体确实变得更加健康了。
故事二,《鲁连子》。
鲁国有一位名叫连的人,他喜欢到处游荡,不喜欢安定下来。
有一天,他来到了一个山林深处,看见了一只兔子。
他对兔子说,“你怎么不像我一样,四处游荡呢?”兔子回答说,“我在这片山林里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食物和水源,我觉得很满足了。
”鲁连听了很受启发,于是决定要像兔子一样,找到自己的家园,安定下来。
故事三,《养生论》。
有一位养生大师,他年纪很大了,但身体却非常健康。
有人问他的养生之道,他说,“我每天都按时按点地吃饭、睡觉,还要进行适量的锻炼,保持心情愉快,不生气,不着急,这就是我的养生之道。
”听了这些话,人们都深受启发,纷纷效仿他的养生之道。
故事四,《饮食论》。
有一个人,他非常讲究饮食,每天都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不吃垃圾食品。
有一天,他听说了一个饮食大师,于是前去求教。
饮食大师告诉他,要保持健康,就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和油腻食物,还要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快。
这个人于是按照饮食大师的教导,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不久之后,他的身体确实变得更加健康了。
以上就是出自列子的一些寓言故事,这些故事虽然简短,但却富含着深刻的哲理,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列子的寓言故事
![列子的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de1f03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3.png)
列子的寓言故事
列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他以写寓言故事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列子的寓言故事:
1.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安全,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
如果你只是依靠别人的帮助,那么当风险来临时,你就会陷入危机之中。
2.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先付出努力。
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3. 望梅止渴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口渴的人看到远处的梅树,误以为梅子可以解渴,结果始终无法满足渴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凭想象或者虚幻的希望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应该采取实际行动,寻找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4. 知天命而不可为者多矣,不知天命而可为者少矣。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却无法抗拒天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命运有时候是不可控的,但我们仍然应该尽力争取和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列子中的20个寓言故事原文
![列子中的20个寓言故事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4bbb3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7.png)
列子中的20个寓言故事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列子寓言故事
![列子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4c8fa1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4.png)
列子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疑邻盗斧》等。
1、《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
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全文叙次井然,首尾呼应,情节完整,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极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夸父逐日》《夸父逐日》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们的心里面,于是就开始逐日。
他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水,准备往北边的大湖(或大泽)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被渴死。
他的手杖化作桃林,成为桃花园;而他的身躯化作了夸父山。
3、《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
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全文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人物语言极具性格化,人物形象则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4、《纪昌学射》《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
通过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5、《疑邻盗斧》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
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
经典- 《列子》中的十个寓言故事,蕴含大道理
![经典- 《列子》中的十个寓言故事,蕴含大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ebb0a27bf111f18583d05a53.png)
经典| 《列子》中的十个寓言故事,蕴含大道理经典| 《列子》中的十个寓言故事,蕴含大道理愚公移山【原文】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不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节选)【大意】北山愚公长叹一声,回答说:“你太顽固了,顽固得一窍不通,你简直还不如那个寡妇和不懂事的小孩。
即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呀!儿子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但是山不会再增加了,还怕挖不平它吗?”【寓意】比喻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夸父逐日【原文】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
渴欲得饮,赴饮河渭。
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
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列子·汤问》【大意】夸父不自量力,想要追上太阳的影子,一直赶到太阳落下的隅谷旁边,他口渴极了,想得到水喝,就跑去饮黄河、渭河的水。
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喝,他又跑到北方去喝大湖里的水。
还没有走到,半路上他就渴死了。
他丢弃掉的手杖,为尸体的脂膏和肌肉所浸润,生长成一片茂密的树林,名叫邓林。
邓林覆盖面积方圆达几千里。
【寓意】表现了人们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坚强决心。
也比喻自不量力。
两小儿辩日【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列子·汤问》【大意】孔子到东方游历,看见路旁有两个小孩在争辩,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最近,到了中午离人最远。
列子的寓言故事
![列子的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a20f4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d.png)
列子的寓言故事故事一,《养生》。
有一天,列子背着担子走在山间,突然看见一只大鹰在空中盘旋,它的羽毛闪闪发光,非常美丽。
列子心生羡慕之情,便对大鹰说,“大鹰,你的羽毛真美丽,我可以把你抓来,把你的羽毛剪下来,做成一件漂亮的衣服。
”。
大鹰听了列子的话,非常生气,它说,“人啊,你想抓住我,把我的羽毛剪下来,只是因为你嫉妒我的美丽。
但你知道吗?我的美丽并不是靠外表来维持的,而是靠我的养生之道。
我每天都要飞翔在蓝天之上,吸收阳光和新鲜空气,我要保持健康的体魄,才能拥有如此美丽的羽毛。
所以,养生才是保持美丽的秘诀。
”。
列子听了大鹰的话,恍然大悟。
他明白了养生的重要性,从此以后,他开始注重养生,保持健康的身体。
故事二,《知足》。
有一次,列子去山上采药,途中遇到一位老农,老农背着一大捆柴,一边走一边唱着歌。
列子觉得奇怪,便问老农,“你背着这么重的柴,还能唱得这么欢,你不觉得累吗?”。
老农笑着回答说,“我这点柴算不了什么,只要家里的火炉能够燃烧,孩子们能吃饱穿暖,我就觉得很幸福。
”。
列子听了老农的话,深有感触。
他明白了知足常乐的道理,从此以后,他学会了知足,珍惜眼前的幸福。
故事三,《团结》。
有一天,列子在山上遇到一群蚂蚁,它们正在搬运食物,一只蚂蚁不小心把食物掉在了地上,其他蚂蚁并没有责备它,而是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它把食物搬回去。
列子看到这一幕,感慨万分。
他明白了团结的力量,从此以后,他更加注重团结合作,相信团结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通过这些寓言故事,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很多人生道理。
养生、知足、团结,这些道理都是列子的寓言故事所要传达的。
愿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受到启发,活出更加美好的人生。
列子寓言故事
![列子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dbf0e0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d.png)
列子寓言故事故事一,《养生之道》。
从前,有一只老狐狸,它年纪很大,但仍然精神矍铄。
有一天,一只年轻的狐狸来向它请教养生之道。
老狐狸对年轻的狐狸说,“养生之道就像是打磨石头一样,只有经过风雨的洗礼,才能变得更加坚硬。
”年轻的狐狸听后,深有感触。
故事二,《助人为乐》。
有一次,一只小鸟飞到了一只狐狸的窝边,请求狐狸帮助它寻找食物。
狐狸听后,笑着说,“我不能帮你找食物,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诀,那就是学会自己寻找食物,这样你才能变得更加独立。
”小鸟听后,感慨万分,决定自己去寻找食物。
故事三,《坚韧不拔》。
有一棵小树,它生长在崎岖的山路上,风吹雨打,但它始终傲立不倒。
有一天,一位行人路过,看到了这棵小树,他感慨地说,“这棵小树虽然不高大,但它的坚韧不拔让我深受感动。
”小树听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故事四,《团结就是力量》。
有一只蚂蚁,它在寒冷的冬天里,为了让自己的家庭度过难关,勇敢地去寻找食物。
当它发现一块大面包时,它知道自己无法独自将它搬回家。
于是,它召集了其他蚂蚁,大家一起协作,最终成功地将面包搬回了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
故事五,《知足常乐》。
有一只鸟儿,它每天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但它却常常感到不满足。
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翅膀受伤的鸟儿,它告诉自己,“其实,我已经很幸福了,我应该知足常乐。
”从此以后,它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以上就是几则列子寓言故事,它们或讽刺人性,或反映道德观念,或启迪人生智慧。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愿我们都能成为像列子一样的智者,用寓言故事点亮人生的智慧之灯。
列子著名寓言故事
![列子著名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3d5e53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2.png)
列子著名寓言故事列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以其寓言故事闻名于世。
这些故事通常包含深刻的哲学意义,并带有一定的启示和警示作用。
以下是列子著名的一些寓言故事。
1. 望梅止渴这个寓言故事是关于一个旅行者的。
他在炎热的夏天走过一片荒凉的旷野,口渴难耐。
突然,他看到一个梅树,果实诱人。
然而,这些梅子非常酸,根本不能解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东西看起来很诱人,但却是虚假的。
我们不能轻易相信表面上的东西,而应该仔细观察和思考。
2. 精卫填海这个寓言故事是关于一只鸟的。
传说中,这只鸟名叫精卫,它的任务是把大海填平。
这听起来似乎很不可能,但精卫却坚定地努力着,一直追逐着大海。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努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
即使任务看起来很艰巨,只要我们不放弃尝试,我们最终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3. 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是关于愚公的。
愚公家门前有两座高山,它们挡住了他的出路。
愚公很生气,决定把这两座山挖掉。
愚公老年多疾,家境贫寒,但他仍然努力工作,一点一点地挖掉了山。
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加入了他的工作,一起努力摆脱前方的障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刻苦的努力,我们都可以克服困难。
即使任务看起来很大,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毅力,我们最终会成功地完成它。
4. 马踏琴这个寓言故事是关于一个马和一个琴的。
一位商人有一匹宝马和一把珍贵的古琴,他很得意,因为他觉得他拥有了最好的东西。
一天,他让马在一张琴上踏过,把琴损坏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可忘记珍惜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
我们要谨慎地对待我们的财物和身边的人,以免无意中造成损害。
5. 东篱种瓜这个寓言故事是关于一个农夫的。
这个农夫想要种瓜成为富翁,他把种子放在篱笆上,直到他觉得这些瓜种已经成熟了。
然而,当他要收获时,却发现那些种子都没有生长或已经死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指望幸运会自动降临。
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获得成功。
只有勤奋和耐心才是取得成功的途径。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2f6760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9.png)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列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主张清静无为,关于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篇一列子的邻居家丢失了一只羊。
这位邻居已经带领了他的家属亲友等人去追寻,又来请求杨子的童仆帮忙去追寻。
杨子问道:“嘻,丢了一只羊。
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呢?”邻居回答说:“岔路太多了。
” 追羊的人回来后,杨子问邻居:“找到羊了吗?”邻居回答说:“没有追到,还是让它跑掉了。
”杨子问:“为什么会让它跑掉呢?”邻居回答说:“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它到底从哪条路上跑了,所以只好回来了。
”杨子听了,心里难过,改变了脸色,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
他的学生觉得奇怪,问他说:“羊是不值钱的牲口,又不是您自己的,而您却不说不笑,为什么呢?”杨子不回答,学生不知道杨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
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引申为泛而不专,终无所成。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篇二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秦青关心地对他的朋友说:“从前韩国的娥到东边的齐国去,没有粮食了,经过雍门(齐国的城门)时,在那卖唱乞讨食物。
虽然她走了但是还有余音绕着(那雍门的)中梁,三日不停(消失),旁边的人还以为她人没有走呢。
住客栈时,客栈的人侮辱她。
韩国的娥因此放声哀哭,整个里弄的老小都因此而悲伤愁苦,互相垂泪相对,三天都不吃饭。
(里弄的人)赶紧去把追她(回来)。
娥回来后,又放声歌唱。
整个里弄的老小欢喜跳跃拍手舞蹈,不能克制自己,全忘了刚刚的悲伤了。
(里弄的人)于是给了她很多钱财打发她走。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6799cc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1.png)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1:愚公移山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有七百里。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纪快九十岁了。
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得绕着走,很不方便。
愚公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有一天,他召集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豫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大家都很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问。
她说:“像太行、王屋这么高大的山,挖出来的那些石头、泥土往哪里送呢?”大家说:“这好办,把泥土、石块扔到渤海边上就行了!再多也不愁没地方堆。
”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
他的邻居是个寡妇,她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子,刚刚换完奶牙,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
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
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可笑,就去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的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呢?”愚公深深地叹口气说:“我看你这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顽固不化,还不如寡妇和小孩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几年了。
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
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长高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挖平呢!”听了这些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一直挖下去,就去向上帝报告。
老愚公的精神把上帝感动了,他就派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一座放到朔方东边,一座放到雍州南边。
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面,汉水的北面,就没有高山阻挡了。
寓意:只要有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2: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列子》中的寓言和神话故事
![《列子》中的寓言和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57eba8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b.png)
《列子》中的寓言和神话故事:《列子》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道家典籍,其中包含了许多寓言和神话故事。
以下是其中一些故事的详细介绍:1.愚公移山: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寓言故事。
愚公的家位于两座大山之间,出行十分不便。
他决定带领家人挖掉这两座山,以便能够直通外界。
尽管智叟等人嘲笑他自不量力,但愚公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最终,他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派天神将山移走了。
这个故事寓意着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再困难的事情也能够成功。
2.薛谭学讴: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完全学会秦青的技艺,就自以为已经学完了,于是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挽留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给他送行。
秦青打着节拍,高声歌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于是薛谭忙向秦青道歉,请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提起回家的事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
3.余音绕梁:这也是一个与音乐有关的故事。
韩娥是一位善于唱歌的女歌手,她来到齐国后,因为粮食吃完了就在城门外卖唱换取食物。
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等她离开后,听过她唱歌的人还觉得那歌声就在房梁间久久萦绕,一连好几天都没有消失。
这个故事用来形容音乐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后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4.纪昌学射: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
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了他的师傅。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
两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
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隐约模糊的东西像看明显的东西一样容易,然后再来找我。
《列子》中的十个寓言故事
![《列子》中的十个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1cf164a55270722182ef72d.png)
列子》中的十个寓言故事《列子》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其中每篇文字各有主题,不仅蕴含哲理,而且浅显易懂、饶有趣味,下面十个寓言故事带你细细体会,说不定你会有新的感悟和发现。
愚公移山【原文】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不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节选)【大意】北山愚公长叹一声,回答说:“你太顽固了,顽固得一窍不通,你简直还不如那个寡妇和不懂事的小孩。
即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呀!儿子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但是山不会再增加了,还怕挖不平它吗?”【寓意】比喻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夸父逐日【原文】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
渴欲得饮,赴饮河渭。
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
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列子汤问》【大意】夸父不自量力,想要追上太阳的影子,一直赶到太阳落下的隅谷旁边,他口渴极了,想得到水喝,就跑去饮黄河、渭河的水。
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喝,他又跑到北方去喝大湖里的水。
还没有走到,半路上他就渴死了。
他丢弃掉的手杖,为尸体的脂膏和肌肉所浸润,生长成一片茂密的树林,名叫邓林。
邓林覆盖面积方圆达几千里。
【寓意】表现了人们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坚强决心。
也比喻自不量力。
两小儿辩日【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列子汤问》【大意】孔子到东方游历,看见路旁有两个小孩在争辩,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最近,到了中午离人最远。
《列子》中十个寓言故事
![《列子》中十个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cf8365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9.png)
《列子》中十个寓言故事《列子》是中国古代一部寓言故事集,其中包含了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情节,深刻的寓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列子》中的十个寓言故事为标题,通过对这些故事的解读和分析,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智慧。
一、《养生主》。
故事讲述了一个养生主,他通过自己的修行和养生之道,活到了九十九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养生之道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保健方法,才能够延年益寿,保持健康。
二、《天狗》。
故事讲述了一个天狗,它因为贪心而被困在了一个瓦罐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心是一种很危险的品质,只有适度的满足,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三、《鹿门》。
故事讲述了一个鹿门,它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了一只神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四、《狐鸣》。
故事讲述了一个狐狸,它通过模仿鸟的鸣声,成功地捕获了一只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珍惜自己的本性和特长,而不是盲目地模仿别人。
五、《独鹤》。
故事讲述了一个独鹤,它因为自己的孤独而感到悲伤。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孤独并不可怕,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克服孤独,获得真正的快乐。
六、《鲁人》。
故事讲述了一个鲁人,他因为自己的贪婪而丧失了一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婪是一种很危险的品质,只有适度的满足,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七、《伯乐》。
故事讲述了一个伯乐,他通过自己的眼光和鉴赏能力,成功地发现了一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眼光和鉴赏能力,而不是盲目地跟从别人。
八、《独鹤》。
故事讲述了一个独鹤,它因为自己的孤独而感到悲伤。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孤独并不可怕,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克服孤独,获得真正的快乐。
九、《孔子弟子》。
故事讲述了孔子的弟子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终于成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人才。
列子十篇经典寓言故事简介
![列子十篇经典寓言故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052ddc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5.png)
列子十篇经典寓言故事简介1.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定信念,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不怕困难,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2. 《夸父逐日》:讲述了夸父为了族人的幸福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充分地反映了古代先民勇敢地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事实。
这个世界正是有了夸父和无数个与夸父一样勤劳、勇敢、坚定不移、不怕牺牲的人们,前仆后继和奋勇向前,才有了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
3. 《知音》:讲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两位知心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伯牙绝弦”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音难求,要珍惜身边的朋友。
4. 《高山流水》:讲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两位知心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伯牙绝弦”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并且能够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5. 《两小儿辩日》:讲述了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大小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无穷尽,学无止境,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6. 《东郭先生》:讽刺了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告诉人们要学会明辨是非,不要盲目跟从。
7. 《朝三暮四》:讽刺了那些没有原则、反复无常的人。
8. 《九方皋》:讲述了一个名叫九方皋的人在寻找千里马时,不注重马的外表,而注重马的实际能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看透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9. 《纪昌学射》:讲述了纪昌学习射箭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刻苦钻研,勤奋努力,才能掌握一门技能。
10. 《薛谭学讴》:讲述了薛谭学习唱歌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不要骄傲自满。
以上是列子十篇经典寓言故事简介,这些故事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社会。
《列子》中的十个寓言故事
![《列子》中的十个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60417d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4.png)
《列子》中的十个寓言故事《列子》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道家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下面为大家介绍十个精彩的寓言故事。
第一个寓言故事是“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 90 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这个故事通过愚公坚持不懈地移山,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第二个寓言故事是“夸父逐日”。
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湖,就在半路渴死了。
列子寓言故事及寓意
![列子寓言故事及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806312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4.png)
列子寓言故事及寓意列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的寓言故事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生动的情节而闻名。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列子寓言》,这些寓言故事通过动物和人物的形象,讲述了许多深刻的道理,给人们以启迪和反思。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列子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故事一,《鸟捕蝉》。
从前,有只鸟捕到了一只蝉,正要啄食的时候,蝉说,“我虽然是只小蝉,但是我会唱歌,如果你放了我,我就为你唱一支动听的歌。
”鸟想了想,便放了蝉。
蝉飞到一棵大树上,开始唱歌。
树上的蝉听到了,跟着一起唱。
鸟听了,也跟着一起唱。
这时,一只猎人听到了鸟和蝉的歌声,便赶来捕鸟。
鸟看到了猎人,连忙飞走了,蝉也飞到了远处。
蝉对鸟说,“谢谢你放了我,如果不是我唱歌,你可能就会被捕到了。
”。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善待他人,因为善良的行为有时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故事二,《刻舟求剑》。
有个人在河边刻船,不小心将刀掉入了河中。
他着急地找了一把木桩,将桩插在河底,然后在木桩上刻了几刀。
他认为,这样就能找到丢失的刀。
但是,他的刀并没有浮出水面。
他的朋友告诉他,刀已经掉到水底去了,他的做法是徒劳无益的。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换位思考,不要固执己见。
有时,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同时也告诫人们,要理智行事,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故事三,《望梅止渴》。
有个人走在沙漠中,口渴得要命,他看到了远处有一棵梅树,便急忙走过去。
当他走到梅树旁时,发现树上并没有梅果,只有一片片的叶子。
他感到失望,但仍然坚持在梅树下休息了一会儿,然后继续前行。
在他走了一段路之后,他发现了一处水源,解了渴。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理智和耐心,不要因为一时的欲望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有时,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审视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告诫人们,要有毅力和耐心,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成功往往就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607305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0.png)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
列子,即《列子》一书,是中国古代道家的经典之一,传说由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列御寇所著。
《列子》中蕴含了许多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通常富含深刻的哲理,旨在传达道家的思想和智慧。
以下是两个著名的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
1. 壶中之鱼(鲲化鲲):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渔夫捕获了一条大鱼,但他的壶太小,无法容纳这条鱼。
渔夫决定将鱼剁小来装进壶中。
列子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试图改变自然规律以适应自己需求的人。
这个故事强调了顺应自然,不应违背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2. 庄周梦蝶:
虽然这个故事最著名的版本出现在《庄子》,但在《列子》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这个故事讲述了哲学家庄周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他不确定自己是庄周梦到成为蝴蝶,还是蝴蝶梦到成为庄周。
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真实”的质疑,以及对生命、身份和变化的深刻思考。
这些寓言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深度和复杂性,也展示了《列子》作为道家文献的重要价值。
通过这些简单却寓意深远的故事,《列子》传达了许多关于生命、自然和哲学的重要思想。
列子的寓言故事原文译文
![列子的寓言故事原文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cef84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b.png)
列子的寓言故事原文译文列子,名寇,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学者,其著作《列子》中充满了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富含哲理,也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幽默。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典型的列子寓言故事,并提供相应的原文及译文。
一、杞人忧天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译文:杞国有个担忧天塌地陷的人,害怕得无处安身,以至于废寝忘食。
二、歧路亡羊原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共党,又请杨子之竖子视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岔路多矣,吾安知其不为歧路也?”译文:杨子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他带领一些人去寻找,又请杨子的仆人帮忙。
杨子说:“哎呀!丢了一只羊,为什么找的人这么多?”邻居说:“因为岔路太多了,我怎么能知道它不是走到岔路上去了呢?”三、疑邻盗斧原文:人有亡铁者,疑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铁也;听其言语,盗铁也;观其颜色,窃铁也。
俄而掘其谷仓,铁在焉。
译文:有个人丢了一把铁锤,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
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行为举止,觉得像是偷铁锤的人;听他说话,也像是偷铁锤的人;看他的神色,也像是偷铁锤的人。
后来他挖开自己的谷仓,铁锤就在那里。
四、愚公移山原文: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译文: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他的家面对着两座大山。
他苦于山的北面道路阻塞,出行都要绕远路,于是召集全家人商量:“我和你们一起努力,把险峻的山挖平,使道路直通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都纷纷表示赞同。
列子中的寓言故事原文译文,列子中的寓言故事短小
![列子中的寓言故事原文译文,列子中的寓言故事短小](https://img.taocdn.com/s3/m/df1bbe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7.png)
列子中的寓言故事原文译文,列子中的寓言故事短小
列子中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列子中的寓言故事有《愚公移山》、《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疑邻盗斧》等。
《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哲学著作,到了汉代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冲虚真经》。
列子中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1、纪昌学射原文: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大全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篇一:歧路亡羊杨朱的邻居丢了一只羊,他不仅率领自己的亲朋,而且又来请杨朱家的童仆一块去追。
杨朱说:“丢一只羊,怎么要这么多人去追呢?”邻人说:“因为岔道太多了。
”等。
《列子》中有什么寓言故事呢?
简短。
并说出寓意。
列子《列子·说符》寓意:当朋友误解自己的时候,不要脑子发热,动怒发火;而应该设身外地,换位思考。
薛谭学歌有个叫薛谭的小伙子,跟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真正学到手,就以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了,便向老师告辞回家。
秦青也。
《列子》里的寓言故事及寓意
![《列子》里的寓言故事及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31b8730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f.png)
《列子》是战国早期的一部道家经典,其中每篇文字各有主题,不仅蕴含哲理,而且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以下是一些寓言故事及寓意:
1.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恒心和毅力,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成功。
2. 杞人忧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过度担心未来的事情,要珍惜当下。
3. 两虎相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了一些小事情而争吵,要学会谦让和包容。
4.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依靠别人的力量来欺压弱小。
5. 破甑不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小挫折就放弃自己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 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 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 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译文:列子学射箭,射中了一次,列子向关尹子请教射箭 的秘诀。尹子说:“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 说:“不知道”。尹子说:“这样还不行。”列子回去后 又开始练习射箭。三年后,列子又向尹子请教。关尹子说: “你知道射中靶心的原因了吗?”列子说:“知道了!” 关尹子说:“很好,好好练习把握这个技巧,不要让它荒 废了。不光是射箭,治国修身也是这样。” 寓意:办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 的规律。只有自觉地按规律办事,才能够把事情办好。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 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 “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 所以反也。” 译文:杨朱的邻居丢了一只羊,他率领自己的亲朋,且 又来请杨朱家的僮仆一块去追。杨朱说:“丢一只羊, 怎么要这么多人去追呢?”邻人说:“因为岔道太多。” 回来以后,杨朱问:“找到羊了吗?”回答说:“羊丢 失了。”又问:“羊怎么会丢失呢?”回答说:“岔道 中间又有分岔,我们不知羊跑到哪条路去了,所以返回 来了。” 寓意:治学、做事也有许多岔路,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 也会迷失方向,难有收获。
好鸥鸟者
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 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 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译文:海边有一个喜好海鸥的人,每天早晨他来到 海边,跟着海鸥游玩,来和他一起玩的海鸥何止百只。 他的父亲说:“我听说海鸥都喜欢跟你玩,你抓只来, 让我玩玩。”第二天他来到海上,海鸥只是在天空飞 舞却不下来和他游玩了。 寓意:我们彼此交往要想达到和谐友好的境界,必须 以互相真诚为前提。如果你自以为聪明,用尽心思去 算计朋友,那么朋友必然会弃你而去。
《子列子穷》译文
列子生活贫困,面容常有饥色。有人对郑国的上卿子 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 你治理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你恐怕不喜欢贤达的士 人吧?”子阳立即派官吏送给列子米粟。列子见到派 来的官吏,拜了两拜不接受子阳的赐予。 官吏离去后,列子进到屋里,他的妻子埋怨他并且拍 着胸脯伤心地说:“我听说作为有道的人的妻子儿女, 都能够享尽逸乐,可是如今我们却面有饥色。郑相子 阳把食物赠送给先生,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 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列子笑着对他说: “郑相子阳并不是亲自了解了我。他因为别人的谈论 而派人赠与我米粟,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 借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他赠与的原因。”后 来,百姓果真发难而杀死了子阳。
疑邻盗斧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 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抇(hú,挖)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 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译文: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 的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 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 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无不像偷斧子的。不久后,他在翻动他的谷物时发现 了他的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 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寓意: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
《列子》寓言
列子的故事——《子列子穷》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 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 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 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 “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 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 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 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 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 杀子阳。
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薛谭学歌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效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 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有个叫薛谭的小伙子,跟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把秦 青的技艺真正学到手,就以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了,便 向老师告辞回家。秦青没有阻拦他,把他送到城外的 大道旁,为他饯行,并轻轻地打着节拍,唱了一首十 分动听的歌子。那高亢的歌声振动了林间的树木,美 妙的音响响彻了云霄。薛谭急忙向老师道歉,要求回 去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再也没有敢说回家 的话。 寓意:学习需要谦虚谨慎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自满和 骄傲。
《纪昌学射》译文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他一拉弓野兽就 会倒地,飞鸟就会落下。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 习射箭,本领超过了他的师傅。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 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 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 着牵挺。练习两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 眶里,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不瞬)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 说:“这还不够啊,接着要学会视物才行。看小物 体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体一样 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学射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gòu张]弓而兽伏鸟下。弟子 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 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布机下,以目承 (盯着)牵挺(织机下的踏板)。二年后,虽锥末倒 眦[zì眼眶],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 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yǒu,窗户],南面而望之。旬日之 间,浸[jìn]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 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弓),朔蓬之簳(箭), 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 赝曰:“汝得之矣!”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 面远远地看着它,十天半月之后,看虱子愈来愈大了; 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 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国的牛角当 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 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把自己练习(视物)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 兴得抬高脚跺着脚,拍着胸膛说:“你已经掌握了射 箭的诀窍了。” 寓意:当老师的,一定要教学有方,善于指导,方可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学生的,一定要谨尊师教, 善于学习,勇于吃苦,不怕枯燥,练好基本功,才能 获得真正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