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庐陵文化吉安市水体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庐陵文化的吉安市水体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管理

基于庐陵文化的吉安市水体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刘小兵丁功谊

文化旅游是旅游界的一大热点。吉安市水体资源丰富,但开发与保护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引入地方文化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思路,吉安市作为庐陵文化的传承城市,在庐陵文化基础上进行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更彰显地方特色,且使得开发与保护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一、引言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文化旅游作为当地旅游资源的重要领域,是旅游界的一大热点,其发展非常迅速。庐陵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七千年前的青铜文化,涵盖了现今吉安市十余县(区)及周边市区。吉安市是我国的革命老区之一,在传承传统庐陵文化的基础上,外延了红色文化这一新时代的庐陵文化。红色资源,青山绿水,庐陵文化构成了吉安市红绿古的特色旅游资源。

水体是旅游资源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开发水体旅游资源对地区旅游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吉安市以赣江为中轴,河流众多,各河上游植被茂密,山高水陡,水体资源充沛。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水体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吉安市水体旅游资源不但要进行正确评价与开发,还要保护,而引入文化元素,基于庐陵文化基础上的吉安市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吉安市水体资源现状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总体属于山地丘陵区,地形地貌比较复

杂,赣江两岸是宽展似带的冲积平原,构式以吉安、泰和为中心的江西最大的红岩盆地——吉太盆地。赣江自万安良口进入吉安市,由南向北流经辖区内6县2区,于新干三湖镇的刘家坊流出吉安市。过境河长289公里,占赣江总长的35.2%,区内以不同级别最终汇入赣江的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大小支流共计735条。全市现有水库1206座,蓄水量达19亿立方米。地表水人均占有量约为4800立方米,亩均耕地占有量为3460立方米。地下水埋深3-5米,含水层厚8-15米,多年平均地下水总量为46亿立方米,丰水年为56亿立方米,平水年为45亿立方米,枯水年为28亿立方米。吉安市各湖泊和池塘星罗密布,较大的有万安湖和武功湖等,由此构建了吉安市丰富的水体。

作为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大市,由于缺乏合理的开发利用,水利工程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管理不够科学,使得环境成本增加,并且水灾、旱灾时有发生。控制性防洪工程有限,使上半年洪灾泛滥,下半年旱灾频发。水资源开发高利用率低,农业灌溉粗放,城市用水浪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抵御灾害能力差。此外,由于工业和城镇发展较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三、基于庐陵文化的吉安市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合理开发吉安市水体旅游资源,不但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在开发的同时对水体资源进行保护。引入地方文化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思路,吉安市作为庐陵文化的传承城市,在庐陵文化基础上进行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更彰显地方特色,且使得开发与保护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一)对沿赣江古代青铜文化和瓷器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吉安市青铜文化的发现主要以新干大洋洲出土的青铜器为源。近年来,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商王朝中心区以外的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不断

有新的重要考古发现,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和瑞昌铜岭商周古铜矿采炼遗址就是其中突出的实例,因此对中华文明的又一摇篮——长江流域的远古文明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作为瓷器文化吉州窑民窑特色鲜明,她博采众长,集南北各窑制瓷艺术之大成,先后成功地仿烧了定瓷、龙泉瓷、青花瓷,又将民间剪纸工艺成功运用于制瓷装饰,形成了质朴、明快、生活气息浓郁的装饰风格,并且充分利用窑变技术,研制创烧了色彩缤纷、璀灿夺目的黑釉地木叶纹、虎斑纹、玳瑁斑、鹧鸪斑、鳝皮黄、油滴斑等黑釉窑变瓷和个性独特的釉下白地彩绘,给人以自然、清新、亮丽的美感,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

吉安市庐陵文化生态园利用螺子山山体和滞洪区为建设用地,秉承“山水庐陵,生态吉安”的城市定位,通过“山、水、树、鸟”等自然景观,体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象。在园内,青铜文化和瓷器文化十分显著地寓于其中,和山水相得益彰,十分醒目。寓文化于水体旅游资源中,吉安市庐陵文化生态园是个成功的范例,现为国家4A级景区。这对传承吉安古代青铜文化和瓷器文化也十分有利,对沿赣江青铜墓和吉州窑的保护,也将有利于沿江旅游的开发和利用。

(二)对水体旅游资源中的书院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白鹭洲书院,位于吉安市城东赣江中白鹭洲上,宋淳祐元年(1241)吉州太守江万里创办,为宋时江西三大书院之一。198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切实加强对白鹭洲书院的保护利用,进一步发挥文物景观效益,将保护、利用文物资源与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使文化遗产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市政府确定以“白鹭洲古书院—近代学堂制—现代学校制”为主线,实施白鹭洲书院公园整体改造工程,拟将古书院与现中学教学区相对分隔;依托书院现存历代建筑,根据书

院志留存的古书院型制,于白鹭洲北侧原有基址上恢复古书院原有型制和格局。

推进白鹭洲书院公园整体维修改造不仅有利于提升白鹭洲书院景点的整体品位和档次,把白鹭洲打造成一个以书院文化为主体的,集办学、游览、文化、生态为一体的亦学亦游绿岛,让游客感受千年庐陵浓厚的书卷气息。

(三)对水体旅游资源中的民俗和文人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渼陂(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A级风景区)位于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已有近千年历史。全村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367栋,其中祠堂7座,书院5座,牌坊3座。村内28口水塘环绕,取二十八星宿之意,与村落构成具有特色的水体旅游点。其中总祠永慕堂,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翘角飞檐,镂花斗拱,红石檐柱,石柱四面皆镂刻着嵌有“永慕”二字的20余副长联,可以看作楹联、书法、石刻、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博物馆。共和国名将梁兴初、梁必业、梁仁芥将军,革命烈士梁一清,都是渼陂村人。

槎滩陂位于泰和县禾市镇槎滩村南灉水上游,集雨面积1070平方公里。后唐金陵监察御史周矩创建,至今尚在使用,有1050年的历史,为江西省古代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人称小都江堰。槎滩陂以木桩定位,用竹条编织竹笼装石填压成陂身,以横江遏水,陂旁另开泄洪渠道,令其既蓄水又防洪,又于滩下七里许采石筑减水小陂分水灌溉,名曰碉石。槎滩陂坝长400多米,坝身高4米,坝顶宽近8米,坝脚宽约20米。建有滚水坝,溢流堰,竹筏道;分水鱼嘴,进水闸,节制堰;有泄水闸,分水闸,跌水闸等38座,还建有倒虹吸管一柱、穿山隧洞一个,大、小渡槽250多座。南北干渠和东延干渠总长近40公里,灌溉泰和、吉安两县的禾市、螺溪、石山,永阳4个乡镇的稻田六百顷。

(四)对水体旅游资源中的红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