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总结的必背知识点
![管理学总结的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b5e3a2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6.png)
一、管理概念和管理学的历史发展1. 管理的概念及其含义2. 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3. 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二、管理者的基本职能和角色1. 管理者的四大职能2. 管理者的角色理论3. 管理者的有效行为三、组织结构和设计1. 组织和组织结构的概念2. 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点3. 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四、领导与决策1. 领导的概念和特点2. 领导风格和领导能力3. 决策的过程和方法五、沟通与团队管理1. 沟通的定义和作用2. 沟通的原则和技巧3. 团队建设和团队管理六、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2. 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3. 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1.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2. 竞争战略和绩效评估3. 变革管理的过程和方法八、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1. 项目管理的定义和特点2. 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3. 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九、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1. 企业文化的含义和作用2. 建设和传播企业文化3.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实践十、全球化和跨文化管理1. 全球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2. 跨文化管理的挑战和机遇3. 国际化经营的策略和方法以上这些知识点构成了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应用这些管理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
同时,用心用功,将这些管理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才能真正发挥出管理学知识的价值和社会效应。
大学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大学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e86619bd64783e09122b7f.png)
1、管理者与操作者的区别管理者是指挥他人工作的人,因此,管理者拥有直接下属.虽然管理者在组织中也可能承担某些作业职责,但其主要工作是:促进他人做好工作而不是事必躬亲地去做工作。
正是在促成他人努力工作并对他人工作结果负责这一意义上,管理者与操作者的工作具有天壤之别!2、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的技术和方法(基层)2、人际技能:与人共事、激励或指导组织中的各类员工或群体的能力(中层)3、概念技能:一种洞察既定环境复杂程度的能力和减少这种复杂性的能力(主要体现为:分析和概括能力;形势判断能力)(高层)3、西方主要管理思想4、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主要观点。
1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 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 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2)管理制度1 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2 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3 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 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 在企业中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管理)职能与执行(作业)职能分开。
6 实行职能工长制7 进行例外管理(3)评价着重解决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问题1)历史地看:①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管理方法,为管理理论的系统形成奠定了基础;②将管理与劳动相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从而有利于管理理论的发展③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发展的需要2)局限性: ①将工人看成机器人、经济人,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的手段②泰勒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③“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6、管理环境的分类(按对组织业绩的影响)外部环境间接:一般环境因素直接:任务环境因素内部环境间接:组织文化因素直接:经营条件因素7、霍桑实验(1)过程:从 1924-1932 年,分成四个阶段:照明试验(1924.11 — 1927.5);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8—1928.4);大规模访谈(1928.9—1930.5);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1932)(2)结论:①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大一管理学必背知识点
![大一管理学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0f1cee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1.png)
大一管理学必背知识点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与管理行为的学科,对于大学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基础的管理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你介绍一些大一管理学必背的知识点。
一、管理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内部管理以及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等管理职能的学科。
它包含着管理者行为、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目标导向性、效率性、可控性和发展性。
管理者需要根据这些原理来进行管理决策和实践。
二、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包括:决策者、组织者、激励者、沟通者和协调者等。
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如:人际关系技能、沟通技巧、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这些技能对于管理者的工作非常重要,能够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三、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组织结构、文化等的学科。
其中,个体行为包括:动机、态度、个性等;人际关系包括:团队合作、领导与权力等;组织结构包括:权威关系、层级结构、权责清晰等;组织文化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等。
通过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知识,管理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组织中的各种情况。
四、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组织内人力资源进行招聘、培训、评估、激励和福利等方面的管理。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学习员工招聘面试技巧、工资福利设计、员工激励机制等。
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力。
五、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销售目标,通过市场调研、产品定位、渠道选择、市场推广等手段管理市场活动。
市场营销管理需要学习市场调研方法、市场定位策略、市场推广方式等内容。
良好的市场营销管理能够为企业开拓市场、提高产品销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六、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指组织对资金的筹措、使用以及财务决策的管理。
在财务管理方面,需要学习资金预算、成本控制、财务分析等知识。
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企业合理运用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大一管理知识点归纳图文
![大一管理知识点归纳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37fe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8.png)
大一管理知识点归纳图文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管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它涉及到组织、决策、领导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图文的方式,对大一管理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一、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如何合理组织和管理一个团队或者一个机构。
组织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工作分配、权责划分等方面的内容。
1.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一个机构或者一个团队内部各个职位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
它可以分为功能结构、分工结构、项目结构等。
不同的组织结构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 工作分配工作分配是指将任务合理地分配给不同的成员,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合理的工作分配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特长,提高整个团队的效率。
3. 权责划分权责划分是指将权力和责任分配给不同的成员。
在一个组织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拥有相应的权力和承担相应的责任。
权责的明确可以有效地避免管理上的纠纷和冲突。
二、决策管理决策管理是管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决策管理主要包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决策的风险与效益等。
1.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包括分析问题、制定目标、收集信息、评估方案等。
一个好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采取正确的行动。
2. 决策的风险与效益决策往往伴随着风险和效益,我们需要在进行决策时充分权衡这两者。
有时候,我们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才能取得更大的效益。
因此,决策管理也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胆识和智慧。
三、领导管理领导管理是管理学中涉及到管理者如何有效地领导和管理下属的知识点。
领导管理主要包括领导风格、沟通技巧、激励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1. 领导风格领导风格指的是管理者在领导和管理下属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态度。
常见的领导风格包括权威型、民主型、激励型等。
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41fc7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2.png)
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管理的定义与功能管理是指在组织中对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协调,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二、管理的层次与技能管理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各层次管理者需要具备不同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和政治技能。
三、管理理论的发展1. 古典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的管理职能理论-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2. 人本管理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 现代管理理论- 系统理论- 决策理论- 质量管理理论四、决策与计划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涉及问题识别、方案制定、分析比较和选择实施。
计划是决策的延续,包括目标设定、策略制定和行动计划的编制。
五、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各部分的排列方式,影响组织的运作效率。
组织设计需要考虑环境、战略、技术、规模和文化等因素。
六、领导与激励领导是影响他人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激励理论指导管理者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七、沟通与信息管理沟通是管理的基础,有效的沟通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理解。
信息管理涉及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
八、控制与绩效评估控制是确保组织活动按计划进行的手段,包括制定标准、测量绩效和采取纠正措施。
绩效评估是对组织和员工绩效的系统评价。
九、变革与创新管理组织变革是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的过程。
创新管理是鼓励和实施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过程。
十、全球化与管理全球化对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跨文化管理、国际战略和全球供应链管理。
结语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广泛的理论和实践。
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重点知识点,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组织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以引领组织走向成功。
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大一
![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大一](https://img.taocdn.com/s3/m/236afc8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6.png)
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大一管理学是一门与组织和管理相关的学科,涵盖了各种管理理论和实践。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管理学的重点知识点对于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管理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一学生快速掌握这门学科的要点。
一、管理的定义和作用管理是指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作用包括实现组织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员工发展等。
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1. 冯·鲍曼管理原理:包括分工、权威和责任、纪律和惩戒、统一指挥、统一计划等基本原则。
2. 亨利·法约尔管理原理:包括一致性原则、优先原则、例外原则、纪律原则等。
三、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项目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等。
四、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1. 个体行为:研究个人在组织中的特征、态度、动机和行为。
2. 组织结构:研究组织中的层级、职权关系、部门划分等。
3. 团队动力学:研究团队合作、冲突与合作、团队绩效等。
4. 领导与权力:研究领导者的角色、领导风格、权力分配和运用等。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概念1. 招聘与选拔:研究企业如何吸引和筛选合适的员工。
2. 岗位设计与薪酬管理:研究如何设计和评估岗位,以及合理的薪酬政策。
3. 培训与发展:研究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 绩效考核与激励:研究如何评估员工的绩效,并给予适当的激励。
六、营销管理的要点1. 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
2.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选择:研究如何对市场进行细分,并选择适合的目标市场。
3. 品牌管理与市场沟通:研究如何打造和管理品牌,并有效进行市场传播。
4. 产品定价与销售渠道:研究如何确定产品的价格,并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
七、战略管理的关键内容1. 宏观环境分析:研究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并制定相应的战略。
大一管理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大一管理学课本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ce4722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e.png)
大一管理学课本知识点总结管理学是一门涉及组织、规划、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领导素质。
在大一管理学课本中,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核心概念。
一、管理学概述管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借鉴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它主要关注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管理过程、组织行为和组织理论等。
1. 管理过程管理过程是管理学的基础,它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四个阶段。
计划是管理的起点,它涉及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和实施策略等。
组织是实现计划的过程,它包括组织结构设计、权责划分和资源配置等。
领导是激发员工潜力和引导员工行为的过程,它包括领导风格、沟通和团队建设等。
控制是监督和评估组织绩效的过程,它包括设定标准、比较实际绩效和纠正偏差等。
2. 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研究个体、团队和组织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员工的行为、决策和动机等。
在组织行为理论中,人的行为受到个人特征、团队互动和组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在管理学中,了解和预测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集体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3. 组织理论组织理论涉及组织的结构和设计。
它研究组织的层级、权力和控制机制等。
在实践中,组织的结构设计应该考虑到组织的目标、业务需求和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
组织的结构可以是分散式、集权式或矩阵式的,选择合适的结构对于组织的高效运作至关重要。
二、管理学的重要概念管理学有许多重要的概念,了解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管理学概念的概述:1. 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评估组织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方法。
通过进行SWOT分析,管理者可以了解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战略。
2. 变革管理变革管理是指在组织内部引入新的方法、流程和系统的过程。
它旨在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变革管理需要有效的沟通、合理的规划和适当的培训。
大学《管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
![大学《管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aaf29e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a.png)
第六章简答5W1H:1 WHAT 做什么活动与内容。
2 WHY 为什么做原因。
3 WHO 谁去做人员。
4 WHERE 在哪做地点。
5 WHEN 何时做时间。
6 HOW 怎样做方式与方法。
计划与决策的相互关系:1.决策是组织在活动内容、方向与方式上的选择。
2.计划是组织不同部门、不同员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具体的行动安排。
3.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4.决策与计划往往是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的。
计划的性质:1.目的性2.首要性3.普遍性4.秩序性5.效率性计划的作用:1.为管理者提供了协调组织活动的依据。
2.为管理者提供了减少未来冲击的手段。
3.为管理者提供了配置资源的工具。
4.为管理者提供了鼓舞士气的利器。
5.为组织提供了检查与控制的依据。
6.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纲领。
计划的层次体系:1.目的或使命2.目标3.战略4.政策5.程序6.规则7.方案8.预算计划编制过程: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
3.研究过去。
4.准确的预测并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
5.选择拟定可行性计划。
6.制定可行性计划。
7.制定派生计划。
8.制定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第七章战略性计划与实施PESNT分析法:pesnt指的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技术五个方面。
五力分析法:1.根据波特的研究,每个行业都有五种基本作用力,这五种作用力的合力,决定着企业的最终利润潜力,并且最终利润潜力会随着合力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企业间的研究。
3.入侵者的研究。
4.替代品生产商的研究。
5.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6.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对企业内外部进行综合分析的经典方法。
SWOT分析法内容:1.swot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英文字母缩写。
2.用优势抓住机会组合成so战略对策。
3.用优势客服劣势组合成st战略对策。
4.用机会弥补劣势组合成wo战略对策。
5.克服劣势避免威胁组合成wt战略对策。
价值链分析法:1.每个企业都有设计、生产、营销、交货和起辅助作用的多种价值活动的集合。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0147f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6.png)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中的人员和资源,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特征管理的特征包括目的性、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灵活性和科学性。
3. 管理的作用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壮大。
4. 管理技术管理技术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确定行动方案、组织是指将资源配置到适当位置以达成目标、领导是指发挥影响力,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控制是指对组织进行监督、引导和调整,确保实现预定目标。
二、管理学基本原理1. 公司管理原则公司管理原则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2.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3. 管理的原则管理的原则包括透明、公正、公平、高效和创新等。
4. 管理的技术管理的技术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三、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 经济学管理理论经济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全面比较、分析和研究,使企业与经济的管理活动能够进行顺利、有序的进行和组织。
2. 社会学管理理论社会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社会学为基础,通过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帮助各种企业及与社会的管理者完成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应用和研究。
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主要是以人力资源管理学为基础,通过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企业各种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环境的创造。
四、管理学的基本方法1. 计划方法计划方法是指在正式及非正式计划中考虑到小集团、中集团、大集团、公司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实体在个别和集体方面遵循相关的政策、目标、原则、方法和指导方针。
2. 组织方法组织方法是通过实际的过程和系统组织来保证最有效的对企业各种活动的控制。
3. 领导方法领导方法是运用领导者全面、周到、热忱的关怀,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同时使员工的绩效更好达成公司的目标。
管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笔记
![管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25d798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b.png)
管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笔记第一章绪论1.1 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1.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1.3 管理思想的基本范式1.4 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5 管理实践的重要性第二章组织与管理2.1 组织的概念及特征2.2 组织的类型和结构2.3 组织的设计与变革2.4 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2.5 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三章决策与计划3.1 决策概述及决策理论3.2 决策模型与决策方法3.3 计划的概念与分类3.4 企业战略规划3.5 经营计划与控制第四章领导与沟通4.1 领导的概念与特征4.2 领导行为与领导力理论4.3 领导风格与领导技能4.4 沟通的概念与要素4.5 沟通技巧与沟通障碍第五章激励与团队5.1 激励理论与激励方法5.2 激励因素与激励设计原则5.3 团队的概念与特征5.4 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5.5 团队决策与团队绩效评估第六章控制与评估6.1 控制的概念与作用6.2 控制过程与控制原则6.3 控制方法与控制技术6.4 绩效评估的概念与目标6.5 绩效评估方法与应用第七章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7.1 管理伦理的定义与意义7.2 管理伦理原则与价值观7.3 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层次7.4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7.5 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实践总结与展望本章主要总结了管理学大一的知识点,包括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组织与管理、决策与计划、领导与沟通、激励与团队、控制与评估以及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管理学是一门关于组织和管理的学科,旨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内的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丰富而复杂,从传统的科学管理到人本主义管理再到现代的系统管理,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观点。
同时,管理学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密切相关,相互交叉影响,共同促进了管理学的发展。
大一管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大一管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7bba69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8.png)
大一管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在大一学习管理学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大一管理学必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一、管理学概论1. 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2. 管理学的历史发展与学科体系3. 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二、组织管理1. 组织的概念和特征2. 组织的类型和结构3. 组织的管理模式和原则4. 组织的效能和效益评价三、领导与决策1. 领导的概念和作用2. 领导的风格和方法3. 决策的过程和方法4. 决策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四、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目标2. 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3. 培训与发展4. 绩效管理和激励五、市场营销管理1. 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市场分析和市场调研3. 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4. 市场营销战略和市场营销组合六、管理沟通与协调1. 管理沟通的原理和方法2. 管理协调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3. 冲突管理和问题解决4. 团队管理和团队建设七、项目管理1. 项目管理的定义和特点2. 项目管理的流程和方法3. 项目计划与控制4. 项目绩效评估和风险管理八、组织行为学1.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意义2. 个体行为与绩效3. 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4. 共享经济与组织行为学九、战略管理1.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环境分析和产业分析3. 竞争战略和合作战略4.战略实施与控制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大一管理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将对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管理学和实践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仔细复习和总结这些知识点,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注:本文以描述性文字的形式呈现知识点总结,不以合同或作文的格式进行书写。
利用小节的方式进行分段操作,不使用“小节一”、“小标题”等词语)。
大一管理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大一管理学必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a7ebea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6.png)
大一管理学必备知识点总结在大学的管理学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许多重要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知识。
这些知识点对于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大一管理学课程中的一些必备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管理学概述管理学是研究组织与管理行为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组织的本质和管理的基本原理。
在管理学概述部分,我们需要了解管理学的起源、发展和研究方法,以及管理学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组织与管理组织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体系,管理是指在组织中协调和激励成员,使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在组织与管理部分,我们需要学习组织的基本概念、组织的结构与设计、组织的环境与战略等内容。
三、领导与决策领导是指影响他人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决策是指在面临多种选择时做出的选择。
在领导与决策部分,我们需要学习领导的基本原理与风格、决策的类型与过程、团队领导与合作等内容。
四、沟通与协调沟通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过程,协调是指协调组织中不同成员和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沟通与协调部分,我们需要了解沟通的基本原理与技巧、协调的方法与实践、沟通与协调在组织中的作用等内容。
五、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招募、培训、激励等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在人力资源管理部分,我们需要学习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等内容,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与意义。
六、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战略来适应外部环境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在战略管理部分,我们需要学习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竞争力分析、战略变革等内容,以及战略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与重要性。
七、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管理伦理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行使权力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社会和环境保持责任意识。
在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部分,我们需要学习管理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决策、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实践等内容。
大一管理学最全知识点
![大一管理学最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7f25c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d.png)
大一管理学最全知识点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您介绍大一管理学课程中的最全知识点,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以下是大一管理学最全知识点的详细介绍:1. 组织管理1.1 组织定义:组织是由一群人共同协作以实现共同目标的系统。
1.2 组织结构:指组织内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划分。
1.3 组织文化:指组织内部共有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信念体系。
1.4 组织变革:指组织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所采取的适应措施。
2. 经营管理2.1 经营战略:指企业长期发展的规划和决策,包括市场定位、核心竞争力等。
2.2 经营决策:指在具体经营过程中所做的各种决策,如生产计划、销售策略等。
2.3 项目管理:指对特定项目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2.4 营销管理:指企业如何通过市场调研、产品定价、促销等手段实现销售目标。
2.5 运营管理:指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管理,如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等。
3. 人力资源管理3.1 招聘与录用:指企业如何吸引和选择合适的员工加入组织。
3.2 培训与发展:指为员工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以提高其工作技能和个人发展。
3.3 绩效考核:指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奖惩的过程。
3.4 薪酬福利:指对员工提供的工资、奖金、福利等激励手段。
3.5 劳动关系:指管理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包括劳动合同、劳动法律等。
4. 战略管理4.1 宏观环境分析:指对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评估,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
4.2 竞争战略分析:指对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如SWOT分析等。
4.3 公司治理:指对企业内部决策过程、权力运行和公司发展进行规范和监督。
4.4 风险管理:指对企业内外部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4.5 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对社会和环境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5. 创新管理5.1 创新意识:指员工对创新的积极认知和思维方式。
5.2 创新流程:指对创新活动进行管理和协调的过程,包括创意产生、筛选和实施等。
管理学必背知识点
![管理学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3b275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0.png)
管理学必背知识点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研究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的学科。
2. 管理的基本功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 管理的层次:高级管理、中级管理和基层管理。
4. 管理的特点:目标性、系统性、协调性、灵活性和科学性。
二、管理的过程1. 计划:确定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和计划。
2. 组织:将资源合理配置,构建适应目标实现的组织结构。
3. 领导:通过影响和激励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达成。
4. 控制:监督和评估组织的绩效,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管理的理论1. 科学管理学: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管理,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2. 行为管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强调人性化管理。
3. 现代管理学:强调适应变化和创新,注重组织的学习和发展。
4. 质量管理学: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追求零缺陷和客户满意度。
5. 策略管理学:关注组织的长期发展方向和竞争优势。
6. 变革管理学:研究组织变革的过程和策略,强调管理变革的能力。
四、管理的技能1. 沟通技巧:有效地传递信息和理解他人的意图。
2. 决策能力:分析问题、制定决策方案并做出决策。
3. 领导能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成组织目标。
4. 团队合作:协调不同成员的工作,实现协同效应。
5. 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内外部利益冲突。
6. 问题解决:识别和解决组织中的问题,改进工作流程和绩效。
五、管理的环境1. 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文化、结构、人力资源和技术等内部要素。
2. 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法律等外部要素。
3. 不确定性环境:变动频繁、难以预测的环境,需要灵活应对。
六、管理的伦理1. 遵守法律法规:管理者应遵守国家和组织的法律法规,诚信经营。
2. 尊重员工权益:关注员工的权益和福利,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3. 社会责任:管理者应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积极回馈社会。
七、管理的挑战1. 全球化竞争: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管理者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管理能力。
大一管理学的知识点
![大一管理学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d30f0a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0.png)
大一管理学的知识点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和领导的学科,它涉及到各种管理原则、理论和实践。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日后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大一管理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一、管理的定义和作用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有效地利用和协调组织内外资源,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作用包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组织目标、促进员工发展等。
二、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者的角色有三个方面: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信息处理和决策能力。
而管理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三、组织中的层次结构和职权关系组织中的层次结构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一线管理者等。
职权关系指的是上级与下级之间在组织中的权力关系。
了解和理解组织的层次结构和职权关系对于有效的组织管理至关重要。
四、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包括科学管理学、人际关系学、行为科学和系统管理等。
科学管理学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人际关系学关注员工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行为科学关注员工行为和激励机制;系统管理则强调组织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五、领导理论和风格领导理论包括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情境理论等。
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具备一些特定的个人特质;行为理论关注领导者的行为方式;情境理论则认为领导风格应根据情境而变化。
了解不同的领导理论和风格有助于培养有效的领导能力。
六、决策与问题解决决策是管理者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者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并进行决策和问题解决。
有效的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管理者的绩效和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七、沟通与团队建设沟通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效的沟通可以促进信息流动和团队协作。
团队建设则需要管理者具备团队激励、冲突管理和协作能力。
八、组织文化和变革管理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的共享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
管理者需要了解和塑造组织文化,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变革管理,以适应外部环境和实现组织目标。
大三管理学的重点知识点
![大三管理学的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d0bfe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c.png)
大三管理学的重点知识点在大三的管理学课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和理解。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管理学的核心概念、理论模型和实践应用等方面。
下面将依次介绍几个管理学的重点知识点。
一、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个体、小组和组织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
在组织行为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点知识点。
1. 个体行为:个体的动机、价值观、决策过程和个性特征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等。
2. 团队动力学:团队的形成、发展和效能,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冲突和合作等。
3. 领导与管理:领导力的不同理论模型和风格,管理者的角色与能力等。
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的核心领域,关注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战略管理知识点。
1. 环境分析:外部环境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对组织的影响,如PESTEL分析、五力分析等。
2. 企业资源与能力:资源和能力对组织战略选择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如VRIO模型等。
3. 战略规划:制定、实施和评估组织战略的过程和方法,如SWOT分析、布鲁斯特矩阵等。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领域,研究企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知识点。
1. 招聘与选择:招聘和选择员工的方法和程序,包括面试、测试和背景调查等。
2. 培训与开发:员工培训和发展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绩效。
3. 绩效管理:评估和管理员工的绩效,包括绩效指标的设定和绩效评估的方法。
四、营销管理营销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学科,研究如何通过市场营销来满足顾客需求并实现组织利润最大化。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营销管理知识点。
1. 市场细分:将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2. 品牌管理:品牌的建立、传播和维护,以及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3. 市场营销传播:通过广告、促销等手段将产品和服务传递给顾客,并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
以上只是大三管理学中的一部分重点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大一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大一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ae9833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d.png)
大一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归纳作为管理学专业的大一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大一管理学基础知识进行归纳,包括管理学的定义、管理者的角色、管理的过程和常用管理理论等。
一、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管理现象、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旨在帮助管理者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企业、组织、非营利组织等。
其中,管理者是组织中负责调动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二、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在组织中有不同的角色,常见的包括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协调者和监督者等。
作为决策者,管理者需要根据组织目标和环境情况做出决策。
作为组织者,管理者需要将工作分配给组织成员,并协调他们的工作。
作为领导者,管理者需要激励和引导员工,提高团队合作和工作效率。
作为协调者,管理者需要协调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
作为监督者,管理者需要确保员工按照规定完成工作任务。
三、管理的过程管理的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环节。
规划是制定组织目标和决策的过程,包括制定战略和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组织是将工作分配给适当的人员、协调资源和建立适当的组织结构的过程。
领导是激励员工、指导团队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控制是检查工作执行情况、纠正偏差和确保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四、常用管理理论在管理学中,有许多经典的管理理论被广泛应用。
其中,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注重工作分析和劳动者的激励。
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员工的人际关系对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具有重要影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系统管理理论关注整个组织系统的运作,重视组织内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组织的灵活性和变革能力,包括学习型组织理论、授权管理理论和变革管理理论等。
总结而言,大一管理学基础知识点主要包括管理学的定义、管理者的角色、管理的过程和常用管理理论。
通过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为将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word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d08c3a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e.png)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概念: 管理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下, 为有效的达到组织的目标, 通过决策,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发挥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有组织不断的协调活动。
1、概念: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 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以高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特征: 目的性、人本性、组织性、有效性创新性。
性质: 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特性: 有效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艺术性和科学性3、基本职能: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4、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5、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分类: 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地位不同)综合、职能、直线、参谋人员(性质与范围不同)6、分类: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 综合、专业管理者7、管理者的角色①人际角色来自于正式权利, 并必须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②信息角色: 依靠建立起来的组织内外的关系网, 管理者成为组织的神经中枢并获得和传递信息(监督者、传播、发言人)③决策角色: 全面信息做出决策、组织成员按计划行事, 分配资源, 保证计划的实施和完成。
(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1)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2)人际关系方面: 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3)信息传递方面: 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8、决策方面: 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9、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素质: 良好的思想品德、德才兼备;身体素质好;良好的信息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
技能:技术技能、具有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人际技能:管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能理解激励他人;概念技能:管理者具有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
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 能够运用特定的方法、程序、技巧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人际技能: 指与其他人一起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3)概念技能: 是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管理的对象: 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无形资产。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大一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大一](https://img.taocdn.com/s3/m/ac1e48d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0.png)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大一管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涉及领导力、组织行为、决策制定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掌握一些管理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文将对一些管理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一新生更好地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一、管理的定义和基本原理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以达到组织预期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基本原理:目标导向、系统思考、资源优化、人本关怀。
二、管理的功能与层级1. 管理的功能:规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
2. 管理的层级: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三、领导力与领导风格1. 领导力的定义:领导力是一个人在组织中影响他人并指导他人实现目标的能力。
2. 领导风格:权威型、民主型、亲和型、变革型等。
四、组织行为与个体行为1. 组织行为的概念:组织行为是研究组织内部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学科。
2. 个体行为:人格特质、动机、学习和决策等。
五、决策制定与决策理论1. 决策制定的步骤:问题识别、信息收集、方案选择和评估、方案实施和评估。
2. 决策理论:理性决策、行为决策和组织决策。
六、绩效管理与激励1. 绩效管理的目标:提高员工个体和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目标。
2. 激励理论:金字塔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
七、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1. 团队建设的阶段:形成阶段、冲突阶段、规范阶段和维护阶段。
2. 团队管理:任务分配、协作沟通、决策制定和冲突解决等。
八、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1. 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帮助个人明确职业目标,制定职业发展计划。
2. 职业发展的策略:知识和技能积累、职业网络拓展、自我反思与学习。
九、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管理1. 组织文化的定义: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享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 组织变革管理的步骤:识别变革动机、制定变革策略、推动变革执行和评估变革效果。
以上是管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大学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大学管理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ffb744c69eae009591bec06.png)
法约尔: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福莱特: 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
彼得·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郝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加雷思·琼斯: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学的特征:①一般性②历史性③实用性。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管理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
眀茨伯格认为管理者扮演十种角色可归为三大类:人际角色分为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分为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分为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要具备的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时代潮流的四大发展趋势: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源化、管理人本化。
管理学三中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伦理道德表现为:“伦—理—道—德—得”马克斯·韦伯发现现代资本主义成功的最大秘密在于其独特的伦理——新教伦理。
伦理道德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理论:马克斯·韦伯:理想类型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丹尼尔·贝尔:文化矛盾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最强动力——最好动力论,《伦理学原理》。
查尔斯·汉普登-特纳等人:竞争力论,《国家竞争力“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
美国学者法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认为华人企业容易走入困境在于家族伦理传统,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约尔: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福莱特: 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
彼得·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郝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加雷思·琼斯: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学的特征:①一般性②历史性③实用性。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管理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
眀茨伯格认为管理者扮演十种角色可归为三大类:人际角色分为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分为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分为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要具备的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时代潮流的四大发展趋势: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源化、管理人本化。
管理学三中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伦理道德表现为:“伦—理—道—德—得”马克斯·韦伯发现现代资本主义成功的最大秘密在于其独特的伦理——新教伦理。
伦理道德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理论:马克斯·韦伯:理想类型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丹尼尔·贝尔:文化矛盾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最强动力——最好动力论,《伦理学原理》。
查尔斯·汉普登-特纳等人:竞争力论,《国家竞争力“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
美国学者法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认为华人企业容易走入困境在于家族伦理传统,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
社会反应:指一家企业以对自己和社会彼此有利的方式,把公司经营活动及政策方针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的能力。
社会义务:是社会义务是指一个企业承担其经济的和法律的责任的义务。
这是法律所要求的最低程度,完全是法律概念。
决策的定义: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或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
决策的依据:适量的信息。
古典决策理论(20世纪50年代前)古典决策理论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来的。
行为决策理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西蒙《管理行为》,首先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
回溯决策理论:彼得·索尔伯格。
计划的概念: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从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组织设计的涵义:组织设计就是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
管理幅度的含义:一个管理者能有效地直接领导(指挥)下属的人数。
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态:扁型结构形态和锥形结构形态。
组织结构:指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和信息所做的制度性安排。
组织设计的任务是提供结构系统图和编制职务说明书。
技术的定义:是指把原材料等资源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机械力和智力转换过程。
伍德沃德:对工业生产技术与组织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有影响的研究,称南艾塞克斯郡研究。
佩罗的研究:把技术分为四种类型即常规型、工艺型、工程型、非常规型技术。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精简高效的部门设计原则。
机械式组织也称刚性组织,它强调的是组织内部必须具有高度分明的层级结构、职位、职权、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等等。
有机式组织也称柔性组织:是指那些没有过多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和种种管制,对职务规定灵活性和可调整型较强的组织。
集权:把职权集中在组织的领导层,下级部门只能根据上级决定或指令办事,一切行动能够听指挥。
分权:把职权系统分散在整个组织中,下级部门能利用这些权力自主地解决某些问题。
分权的途径:制度分权、工作授权。
人员配备:是根据组织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
外部招聘: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的众多候选人中选拔符合空缺职位工作要求的管理人员。
绩效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工作小组的工作行为和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机制。
内部提升:是指组织成员的能力增强并得到充分的证实后,被委以承担更大责任的更高职务。
直线关系含义:由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产生的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便是所谓的直线关系。
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明确职权关系,授予必要的职能权力,向参谋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
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组织未来发展的要求。
组织变革的类型:战略性变革、结构性变革、流程主导性变革、以人为本变革。
组织变革的内容:对人员的变革 ,对结构的变革,对技术与任务的变革。
组织变革的过程:解冻阶段、变革阶段、再冻结阶段。
组织变革的目标:使组织更具环境适应性,使管理者更具环境适应性,使员工更具环境适应性。
哈默和钱皮在《公司再造》中把3C,顾客、竞争、变革看成是影响市场竞争最重要的三种力量。
其中变革最为重要。
组织文化的基本概念: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组织文化的结构:潜层次的精神、表层的制度系统、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
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超个体的独特性、相对稳定性、融合继承性、发展性。
组织文化的形成机制:发端于少数人的倡导示;范坚持宣传,不断实践;提炼定格,条理、完善格式;化巩固落实;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组织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整合功能、适应功能。
压力:是在动态的环境条件下,个人面对种种机遇、规定以及追求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一种心理负担。
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领导的本质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
领导的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
领导者的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
领导方式:专权型领导民主型领导、放任型领导。
按创新方式又分为魅力型和变革型领导;按思维方式分为事务型和战略型领导。
领导方式理论: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坦南鲍姆和施米特),管理方格理论(布莱克和穆顿:9.1任务型、1.9乡村俱乐部型、5.5中庸之道型、1.1贫乏型、9.9团队型五种典型领导方式)、权变理论(菲德勒领导权变理论P415)激励是由动机推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
激励力=某一行动的效价X期望值。
激励理论及代表人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卫·麦克兰的后天需要论,V·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社会比较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双因素理论: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的保健—激励理论。
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合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沟通:在组织中,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沟通的类别:按照功能划分,沟通可以分为工具式沟通和感情式沟通。
按照方法划分,沟通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等。
按照组织系统,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按照是否进行反馈,沟通可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途径以外的、不受组织层级结构限制的沟通方式。
所谓沟通网络,是指组织中沟通渠道的结构和类型。
其中最基本的是轮型和风车型,最集权的是轮型和Y型,最分权的是星型。
有效沟通的障碍:个人因素(接受的有选择性沟通技巧的差异)、人际因素、结构因素、技术因素。
冲突是由于某种差异而引起的抵触、争执或争斗的对立状态。
存在差异的类型:沟通差异、结构差异、个体差异。
冲突的管理:谨慎地选择你想处理的冲突,仔细研究冲突双方的代表人物,深入了解冲突的根源,妥善的选择处理方法(回避、迁就、强制、妥协、合作)。
信息的管理学定义:信息是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它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这些符号不仅指数字,而且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等。
信息的特征:价值的不确定性,内容的可干扰性,形式和内容的更替性。
有用信息的特征:高质量(精确、清楚、有序、媒介)及时(时间敏感性、例外报告、当前、频率)完全(范围广泛、简洁、详细、相关)。
控制的定义:控制是根据计划的要求,设立衡量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实际工作结果与预订标准相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控制的必要性:环境的变化;管理权力的分散;工作能力的差异根据确定标准Z值的方法,控制过程分为四类:程序控制、跟踪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佳控制。
根据实际对象和目标的不同将控制分为三类:预先控制、现场控制、成果控制。
控制的要求: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
预算:就是用数字、特别是用财务数字的形式来描述企业未来的活动计划。
预算控制:就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
预算的内容: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现金预算、资金支出预算、资产负债预算。
其他控制方法见P519。
简答题:一.合乎道德的管理的七个特征:1、把遵守道德规范看成责任,而并只为手段2、以社会利益为重3、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4、视人为目的5、超越法律6、自律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二.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2、建立道德准则3.设定可行的工作目标4.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5、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6、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三.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办好企业,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社区福利投资,社会慈善事业,自觉保护环境。
四.头脑风暴法实施四项原则:自由思考、延迟评判、以量求质、结合改善。